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电子政务架构设计概述.docx

    • 资源ID:1673904       资源大小:1.31MB        全文页数:7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子政务架构设计概述.docx

    目 录一、汾湖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41.1. 汾湖高新区研究背景41.2. 汾湖高新区电子政务的主要问题81.3. 汾湖高新区电子政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0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141.5. 内容与论文结构15二、综述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162.1. 电子政务相关概念基本理论,研究综述 论文 162.2. 电子政务的主要功能和意义182.3. 美国、英国、新加坡电子政务发展情况212.4.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问题282.5.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势292.6. 我国国内电子政务发展现状30三、汾湖高新区电子政务现有架构分析及改进333.1. 汾湖高新区电子政务现有架构 问题分析333.2. 针对现有架构的设计改进,政务管理问题分析,结论363.2.1.资源共享的政府办公电子政务平台373.2.2.一站式服务的企业服务平台443.2.3.以服务为核心的民生服务平台 总体架构475、汾湖高新区电子政务管理系统研究,4详细设计514.1. 制定规划和统一标准,流程优化,组织架构,运作流程,信息流图514.2. 建立奖惩机制,落实各项保障524.3. 管理系统中的侧重内容544.4. 重视政府网站的建设56五、实施效果分析595.1. 从官本位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实施介绍595.2. 有利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605.3. 有利于政府内的信息流通5.2效果分析605.4. 有利于提高管理绩效615.5. 有利于推进廉政、民主建设63六、结语与展望66七参考文献67摘 要 随着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信息时代,国家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也随着时代的要求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而政府信息化和网上办事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 电子政务是一个城市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要件之一,吴江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发达县级市,而汾湖是吴江区下辖的三大经济主战场之一,近年来,电子政务在汾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借鉴国内外成果的基础上,介绍和阐述了电子政务的相关概念,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研究和阐述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有益经验;阐述了近三十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和特点;为研究汾湖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对实际政府职能和企业、民众需求,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就汾湖开展电子政务的原因、政务最常用的应用系统、最常见的应用项目、信息系统建设的模式、电子政务的效益、电子政务对本部门效益的提升、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的困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汾湖电子政务发展所需做的改良进行了合理建议,并就如何加快汾湖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最后就未来电子政务的研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展望。 关键词电子政务 政府管理 信息化 服务型政府一、汾湖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1.1. 汾湖高新区简介2.1.1 全区简介 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区域面积258平方公里,人口25万。地处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交汇的长三角腹地,是“临沪”经济圈中最具地理优势的区域。汾湖作为苏州城区接轨上海的第一门户,制定了“苏州桥头堡、虹桥副中心”的战略发展定位,进一步承接上海辐射,融入上海发展。 “汾湖”以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之界湖而得名,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人文底蕴,汾湖镇相继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历史文化名镇。目前,正以黎里古镇保护开发为载体,将汾湖打造成文化开发区、乐居新天地;以新城建设为平台,将汾湖打造成为“创新、创业、创意”的三创新城。 全区现有各类企业2800余家,拥有永鼎股份、康力电梯、东吴水泥三家上市公司,固德电材登陆天交所。基本形成装备制造、电子资讯和新型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其中装备制造业率先跃升百亿级,新型食品产业有望在2014年达到百亿目标;以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以服务外包和总部经济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正加速崛起。先后获批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省生态工业园;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标准体系认证;汾湖科创园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目前,汾湖已正式申报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以此为抓手,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做优发展质量,努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构筑新型人才战略高地,推进科创园载体建设,着力打造“新汾湖、新业态、新城区”。已成功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5名,省双创人才1人,72名博士生驻企挂职工作;拥有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1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十二五”期间,全区力争实现工业销售年均递增25,总量达到千亿级规模,其中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均超过50。1.1.2 区管委会简介 汾湖高新区管委会成立于2006年,主要职责有 (一)负责区内党的建设工作。负责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的组织建设、党员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负责党的纪律检查、行政监察、宣传、精神文明和统战工作;负责人民武装、工青妇工作。 (二)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定的权限,制定投资办法,审批或审核区的各类投资项目。 (三)负责区招商引资工作,收集信息,指导项目洽谈。 (四)负责区总体规划的组织实施。审批或管理各类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对区内已建成的市政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 (五)按法律法规,在符合吴江市土地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负责对区内土地及其它自然资源进行统一开发。 (六)负责区内环境保护工作。 (七)负责区的财政收支管理,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税收征管工作。 (八)负责区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工作,贯彻落实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 (九)负责区内社会事业和城市管理工作。 (十)负责区内农业、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工作。 (十一)指导、协调和监督有关部门派驻机构的工作。 (十二)承办吴江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管委会下属的单位有:汾湖镇人大 1、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 2、在职权范围内通过和发布决议。 3、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事业和公共事业的建设计划。 4、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5、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镇长、副镇长。 6、听取和审议镇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 7、督促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认真办理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纪工委、监察室 主要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执纪查案工作、干部监察工作。负责区内信访工作、工程建设招投标监督工作。下设2个科室:检查科、综合科。党政办公室 主要负责区内党务、政务和机关日常事务工作;负责宣传、统战、新闻、群团和精神文明工作;负责接待和对外联络工作;负责文秘、政策研究、文件收发、档案及机要保密工作;负责会务、办公自动化、车队等事务工作。招商局 主要负责区内招商引资工作,制定和实施招商规划及年度计划;负责信息收集、项目跟踪,以及项目洽谈、签约和项目批准前的其他协调服务;制定招商责任制度,负责外商的投资咨询服务。建设局(环境保护局) 主要负责区内规划管理、建设、环保、交通、拆迁、拆违等工作。在市总规指导下,协助吴江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区内总体规划、专业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修正性详规,经吴江市政府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审核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及初步设计;负责村镇建设管理和区内城市道路、桥梁、水、电、气、通讯、绿化等管理;负责违章搭建、城市管理等综合执法工作;负责区内已建成市政设施的养护管理;组织区直接实施的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做好征地、房屋拆迁和补偿安置工作。财政局 主要负责区内财政、审计、统计、投融资工作。负责区内财政预算、决算的编制和执行;负责管理规费征(代)收工作;指导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投融资工作,并对其收支执行的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管理并指导区内企事业单位和村级财务会计工作。组织人事劳动局 主要负责区内组织、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负责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组织建设、党员发展、培训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负责区内股级(含正股级)以下干部的考察、任免。负责区内机关及下属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制定和组织实施区内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负责区内企业劳动合同的鉴证和区内企业劳动合同、劳动保护和安全、工资福利、社会保险、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等工作检查督促及监管;负责区内就业再就业、就业培训工作;负责企业劳动纠纷的调解,协助做好劳动保障年检和劳动案件的调查,协助处理劳动安全事故。经济发展局 主要负责区内项目审批、企业服务、科技服务和招商服务工作。负责区内投资项目的审批和备案;负责区内企业项目投产前、建设中和投产后的服务工作;负责区内产业政策的宣传、指导和企业投资咨询服务;负责区内企业情况的统计汇总、分析工作;协调配合市有关职能部门做好相关业务的管理工作。社会事业局 主要负责区社会事业的发展规划制定及实施;负责区内民政、政法(司法、综治)、消防、安全生产监察、计划生育、教育、卫生、体育、文化广播电视等工作。农村工作局(农村工作党委与其合署办公) 主要负责区内农业、新农村建设、街道管理工作。负责区内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负责新农村建设;负责区内村级经济建设和财务管理工作;负责区内水利、水产、粮食、防汛、防旱、土地等工作;对区内非法占地等违法违规行为实施管理;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并结合本区实施制定全区农村工作政策;负责区内农村、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社区党员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负责区内农村定工干部的考核和管理。服务业发展局 主要负责区内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辅导、服务、协调和管理,编制和实施区内服务业的发展规划;拟定区内服务业年度发展预期目标,预测、监测服务业运行分析;提出区内服务业重大项目和投资计划并抓好项目建设进度,建立服务业项目储备库,协调、督促落实服务业优惠政策的实施。1.2. 汾湖高新区电子政务的主要问题(1)认识有偏差传统政务观念未得到根本转变 目前,在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注重硬件、技术投入,应用、管理意识薄弱的缺点。电子政务是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政府要想转型成功,政府自身的改革必不可少。片面地认为只要配置了先进的设备,建设了功能强大的电子政务系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就会提高是严重错误的。目前,很多地方政府不够重视自身职能的转变,没有借助电子政务来科学调整配置自己的组织结构、改进自己过去低效的工作方式,直接导致电子政务系统运行不够高效,该公开的信息没有得到公开,能够一站式办理的业务没有得到优化组合,服务型政府理念未得到很好的落实。对电子政务系统来说,建设可以在很短时问内花固定的资金就可以完成,但是运行和管理等后继工作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好的,但是,往往是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公众接受服务的质量。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在硬件、网络等建设中投入的资金占到了电子政务总投入的七成以上,而在后期的管理、运行、维护和安全保障方面的投入仅有区区两三成而已。(2)服务流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个性化服务意识 有些地方虽然建设了电子政务系统,但是在信息发布或业务办理的流程设计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地方对政务信息不加分类,不管泥沙鱼龙直接挂在网上,至于这些信息是哪个相关领域、与公民办理哪些业务相关联,民众全然不知,根本没有体现政府公共服务的理念。倘若把这些信息加以归类整理,区分领域、区别功能,按照公民需求加以标引,则会让看到这些信息的人感到很贴心,很容易明确其用途,公众办理业务时,也能够很便捷的获取相关信息。至于在线政务办公也一样,有些电子政务系统是按政府部门的职能分工加以分类的,而事实上业务在线办理都应从公众角度出发,按照功能需求加以分类,用业务主题加以标注。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对于那些所涉及多个部门共同办理的事项,应该加大整合力度,提供“一站式”的集中服务。 目前很多网站都开始区分不同群体,提供针对性服务。如将普通民众、投资者、游客等区分开来,建立了不同的服务机制。但政府所服务的群体是全面的、数量是庞大的,社会中的各类群体纷多,诸如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相对弱势群体还无法享受政府提供的针对性电子政务服务。这些弱势群体往往是社会中急需公共服务的群体,他们能否得到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对于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什么重要的作用。政府若能细分并满足这些特殊群体的需求,将大大提升政府的形象和深化服务水平。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来我国投资、旅游、留学的外国人士增多,对外文网站的需求越来越多,虽然很多地方政府网站都设置的外文版,但大多数仅仅停留在外文介绍,没有动态信息新闻,更没有为外籍人士专门服务的信息和栏目。还有就是,网站的个性化的服务很少,许多网站根本没有特色的服务链接,政府网站与商业类网站相比,主动性服务的内容还远远不够。(3)数字鸿沟问题严重电子政务覆盖面不均衡 所谓“数字鸿沟”是指由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不同的地区或社会群体,在享有和使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方面的差距。数字鸿沟体现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是指在政府信息化的进程中,由于政府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同、科技水平差异或社会发展不均衡造成的不同部门或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不均衡以及公众之间在利用电子政务服务和政府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差异。 在我国,“数据鸿沟”已成为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大难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从总体上看,依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程度的不同,我国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这三个地区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也极不平衡,存在着很大的数字鸿沟。经济发达财力雄厚的东部地区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领先地区,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0年1月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各省的互联网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有13个省或直辖市网络普及率仍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大城市互联网发展水平较好,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城乡间的数字鸿沟。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是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整体上我国网民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截止到2012年6月己达538亿,但重点仍是集中在城镇网民数量的增长,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率还远远不够。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占总数七八成的网民都居住在城镇,城乡互联网普及率仍存在较大差距。到2012年底,城镇居民中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约六成,而农村地区目前只有237,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地区能够享受电子政务的比例还是相当的低。三是个体间的数字鸿沟。电子政务只有在与公民进行交流并满足公民需求的基础上,它才具备其价值,所以判断电子政务成功与否还得取决于公民个人的接受程度。受自身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等的影响,个人应用新兴技术的能力有所不同,导致其在享受电子政务服务中也会有所差异,这就是电子政务发展中个体之间的数字鸿沟。据调查报告显示,从学历来看,在所有网民中,高中及其以上学历的网民占722,初中以及初中以下学历的占278;从收入上看,接近74的网民收入都在3000元以下;从职业上看,学生所占的比例最大,占到288。在我国还有近8亿多人民不会上网,他们更无法享受电子政务带来的服务,可是他们却往往是最需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群体。 此外,由于种种原因,电子政务还无法做到让所有的民众都能够平等的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当前能够享受政府电子化服务的对象仅局限于少数公众,公众参与度方面也远远不够。(4)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标准信息孤岛现象突出 上至中央下到地方,至今都尚未对电子政务的建设进行统一全面的规划,在技术标准方面,几乎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大家都是在边探索边实践。很多地方盲目建设的电子政务系统,由于缺乏调研和规划,导致建成之后问题重重,留之无用,弃则可惜。部分的地方政府由于缺乏科学论证规划,导致设计建设有缺陷、硬件设备不配套。还有的地方政务重视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却忽视软件的技术应用,导致在运行、维护和管理上与建设脱节,花很大投资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由于缺陷而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系统的条块分割,导致部分政府部门根据自己的业务流程和需求,以自我为中心建设、使用和管理电子政务系统。个别部门或领导贪大求全,盲目追求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和政绩,不愿提供或利用已有的资源,导致许多政府数据库都留在部门内部,造成了信息资源的荒置和浪费,不能信息共享导致百花齐放却不能互联互通,从而形成资源孤岛。目前,分布在各级政务机关的办公系统和政务信息及其他一些相关的数据还无法实现集成。诸如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发布,都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紧紧围绕着本部门的需求而进行。上面所列举的现象与电子政务的统一开放性、规模经济、“政府部门一站式服务”等自然特性存在着严重冲突,十分不利于我国建设节约型、知识型、创新型、效率型和服务型政府。1.3. 汾湖高新区电子政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3.1 建设主体认识不到位公民参与程度低 当前,一把手往往担任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负责领导政府信息化建设,这体现了信息化在我国政府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一把手也确实发挥了作用,很有成效的推动了电子政务信息化的建设。同时这种模式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一把手的任期是短的,但电子政务的目标实现却是长期的;一把手在信息化方面的认识是有限的,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速度是迅速的;一把手对于相关业务的掌握是零散的,但基层业务确实全面系统的。因此过分地依赖一把手的支持则很容易出现政绩工程,缺乏实用性、先进性和扩展性。这些问题往往很难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出现,只有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才能暴露出来。新的一把手上任之后又会根据前任的漏洞加以弥补,还是缺乏专业性、系统性、实用性、兼容性等功能的考虑,造成再一次的失败。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要想获得合法性认可,其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是必须的途径,然而面对纷公众纷杂的需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却是有限的。因而,有限政府理念被提出,政府要充分的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到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之中。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但是在电子政务的设计、建设、运行过程中公众参与程度还不够,参与的途径也不够畅通,尤其是一些重大电子政务项目在论证设计阶段没有很好的去调查倾听民意度,进而影响了系统建设的质量,导致民众参与和使用电子政务,享受政府在线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不高。1.3.2 政府主动服务意识欠缺缺乏有效的考核和监督机制 只有以为公众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为导向的政府才算是服务型政府,政府要发挥主动性,主动倾听广大民众的意愿,了解社会公众的需求,摸清自己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足了群众的要求,作为一个服务型政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态度上都要积极的转变自己,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公仆意识,热情积极的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而非被动的等待公众上门接受服务,“官本位”思想和传统的工作作风必须被摒弃。然而,目前我国建设的地方电子政务系统在主动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意识还不够,主要体现在整个电子政务服务系统的功能模块、环境界面以及服务流程等都由政府自己来决定,他们没有去征求社会和公众的意见,大多是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意愿。至于广大群众使用起来是否方便、高效则没有被考虑就去,电子政务中,市场理念的缺失十分严重,电子政务系统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管公众用还是不用。 与此同时,对于电子政务系统的绩效考核和监督机制也十分的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政务正常目标的实现,影响了电子政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现实中,电子政务建的好与坏并不影响政务的开展,建的好了公众可以多使用点,建的不好,也没人提意见。在政府管理的实绩考核中,并没有把电子政务的建设列入其中;政府集运动员和裁判员于一身来评判电子政务的发展绩效,必然影响考核和监督的公正性和公信力。此外,在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中,重投入,重硬件,轻影响、轻实效的现象十分普遍。现在对电子政务考核的指标往往从技术角度的出发,诸如:硬件运转情况,网络及信息安全情况,系统稳定情况,有无系统备份等等,更多关注的是技术上的网站灵活性、可靠性和可升级性,而在评价过程中忽略了从公众的满意度。有些测评虽然考虑了公众的满意度,但是仅作参考,并没有对群众满意度本身进行测评,更没有直接问政于民,导致考核中公民参与程度远远不够。1.3.3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系统建设背离政府目标 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工具,电子政务也是实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途径,要想发挥这个重要工具和重要途径关键是要被很好的应用。可是,在实现实中,电子政务系统与政府职能转变创新还不能很好的结合。电子政务优势的体现,离不开重组再造传统的政府流程,传统政府流程的重组再造会牵扯到一些部门和人员的切身利益,他们往往不愿意损失自己的小利益,因此他们会给电子政务的实施制造相当大的阻力。这时就需要上级政府部门或领导在全局高度来推动电子政务的实施,根据电子政务去重组优化传统的政务架构,实现两者的统一。如今在在实施电子政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上面,上政府部门和领导的做的还不够,他们不愿触及影响电子政务健康发展的利益和流程冲突等体制性矛盾,个别地方政府连内部办公自动化都还没有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和在线公共服务的质量更是不敢恭维,政府传统行政模式的优化和重组远远没有实现。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目标是实现政府的电子化、信息化服务。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在实施过程中,重视了电子化、信息化、却忽略的服务二字。电子化、信息化是服务的手段而不是终极目的。很多地方电子政务的建设是由信息技术部门来规划、建设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了电子政务系统更具技术性,而在服务性上严重缺失。哪些电子政务搞的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注重管理,特别是注重将现代公共管理理念注入到电子政务系统之中。技术上的侧重必将导致与政府的宗旨、机构设计、流程优化、公务员队伍建设等相脱节,系统的建设更是难以触及深层次的政府职能转变,当前我国正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而电子政务建设不能与政府的长期目标相配套结合,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效果将大打折扣。1.3.4 经济发展不平衡公民信息素养差异较大 造成电子政务建设中数字鸿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个人信息素养差异。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造成地区问、城乡间电子政务数字鸿沟的主要原因。经济鸿沟在信息社会中的反映就是数字鸿沟,对国家和个人来说,发展和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能脱离信息基础设旌和设备的应用,而信息化设施的建设是以经济能力为基础的。电子政务是以互联网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技术基础的,参与电子政务必须拥有一定的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最基本的就是要拥有一台电脑,购买必要的软件,能支付曰常的上网费用等等。倘若这些条件都无法满足,试问又如何开展电子政务呢?凭借政策优势和地域优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这些地区的地方政府也有了足够的财力来发展电子政务,大力进行信息化建设,如铺设网络基础设施、购买数字化设备、开发信息系统。而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迟缓,地方财力不足,无力进行政府信息化建设。同时,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的收入较低,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也较低,难以真正融入到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中。 另外,信息素养差异是造成个体间数字鸿沟的主要原因。在信息时代,网络是广大民众获得信息和相互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公众借助信息媒介获得大量信息,与外界保持紧密联系,与此同时也要求公众必须有自主判断网络信息的能力,决不能全盘接受纷杂的网络信息。这种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并加以利用的行为能力就是信息素养。即使对于同一信息媒介所传递的信息,由于信息素养的差异,不同个体对信息理解的广度、深度、层次也可能差异巨大。电子政务以公民为中心,以满足公民的信息需求作为判断电子政务成功的标准。公民作为信息主体,其信息素养会影响到享受电子政务服务的质量,这种质量的差异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1.3.5 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科学建设体系 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关于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而我国由于起步较晚,目前还只是由一些行政法规来指导电子政务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系统、深入、全面的统筹规划方面,在硬件、软件和管理的统一强制性技术标准方面,在统一综合性测评体系方面都还十分缺乏。由于这些方面的缺位,致使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和部门盲目建设电子政务,无法做到统筹规划、协同共建、科学配置、高效服务、互联互通,从而造成了大量的电子政务系统重复建设,浪费巨额的财政资金。1.3.6 系统运维体系薄弱 汾湖高新区电子政务建设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运维”的现象。一些项目建成后,由于系统运维费没有保障、技术不断更新和设备不断老化等原因,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更不能可持续地运行,甚至最后存在搁置浪费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的初衷和效益。而且市目前尚未建立一套统一的系统运维体系和标准,没有建设统一的系统运维监控平台,系统运维技术人员缺乏,尚未建成一支高质量、高水平、规范化的系统运维队伍。 面对以上问题,要针对性地合理规划、建设一个适合汾湖高新区本地实情的电子政务,则需要多方借鉴,综合考虑,兼顾效率与实际可操作性。从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内容学习,把握关键,对国内外优秀的电子政务范例进行仔细分析。从而设计出一个合乎实情、顺乎事理的高效电子政务平台。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1.4.1. 文献研究法 笔者查阅了大量有关电子政务和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的文献以及相关学术论文、专著和报导等资料,并对相关文献材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归纳,掌握研究主题和相关领域学术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与中国民俗风情相近的新加坡的电子政务,以及我国的电子政府发展情况都做了初步的了解,借鉴别人的优点,重视别人的缺点,发挥自己的长处,为本论文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努力设计出一个比较符合我区发展实情和我国实情的高效的、性价比较高的电子政务系统。1.4.2. 实地调研法 笔者在汾湖高新区党政办公室工作多年,曾经担任信息部门负责人,对于汾湖高新区电子政务的运作比较熟悉。对于整个高新区的政府职能运作也是比较了解。同时还深入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目前我区内电子政务的运用、组织环境以及监督控制等电子政务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基本情况。 同时笔者跟负责汾湖高新区门户网站的宣传科经常有工作上的交流,利用机会了解到汾湖高新区内政府相关网站的实际操作和管理方式,对于网站管理和网络舆情的把握方面,掌握了很多实际情况和难点要点,并搜集了大量相关的材料。实地工作也为后期电子政务管理体系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1.5. 本文难点与创新点1.5.1. 研究难点 本文的难点在于要在结合大量电子政务和管理学的知识理论,并在明确汾湖高新区电子政务开展内外部环境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电子政务管理体系的结构模型,并对模型中各板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1.5.2. 可能的创新点 长时间以来,人们大多从技术的层面去探讨电子政务,把电子政务当作一个技术课题来研究,政府也更愿意从技术上发展电子政务。虽然也有学者从某种具体管理方法的角度对电子政务进行了研究,但对电子政务中管理思想综合运用的研究和运用还比较缺乏,很多人还没有很好地认识和把握管理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将尝试着从地方层面出发、从管理的角度开展电子政务相关研究,结合地方实际环境,设计出一套以服务大众为核心,不局限于政府职能划分的电子政府系统,挖掘管理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与意义,探寻并解决管理在电子政务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如何运用等相关问题。二、综述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2.1. 电子政务相关概念2.1.1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E-Government )在很多地方被认为是“电子政府”,即借助网络科技构建起来的“虚拟政府”,让民众能方便快捷地使用各类政府服务。 简而言之,电子政务就是借助电子科学技术而进行的国家管理工作。目前,电子政务的定义没有明确的定义,它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美国政府认为,电子政务是一种成效显著的战略,能提升信息传递的效率,实现政府管理的巨大变革:减少行政管理环节,简化办事流程,降低运作成本,加速信息传递,提升社会效应等。 世界银行认为,电子政务则是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政府服务的传播能力,增进政府与公民、企业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关系,提高政府的效率、透明度以及受托责任。 在我国,对电子政务的定义与西方国家又有所差异,这主要表现在电子政务的广义概念上。涵盖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系统的行政事务电子化在我国被认为是广义的电子政务,而在西方国家,只是狭义地定义为行政部门管理和服务职能的信息化。电子政务研究权威专家汪玉凯教授认为电子政务是公共管理部门应用现代通信信息和传播等先进技术,集成管理和服务的具体业务,优化组织结构和再造业务流程,跨越空间、时间与部门,为公众提供规范、优质、透明的管理和服务。 对于电子政务来说,信息技术只是手段和载体,政务才是目的。电子政务的实质是一种新兴的政府管理理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的具体应用。从新公共管理视角来看,电子政务是以公众为中心,以追求效能为原则,以促进民主、提高公信力为目标的。电子政务一般具有阶段性、民主性、透明性、有限性、公众导向性等基本特征。根据服务对象来划分,电子政务主要有四类,即G to G(政府与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模式,G to B(政府与企业的电子政务)模式,G to C(政府与公众的电子政务)模式,GtoE(政府与公务员之间的电子政务)模式。其应用主要体现了SE价值:交流更通畅(easy communication )、行政更高效(efficient corporation )、成本更节省C effective cost-down )、协作更延伸(extensible cooperation )、用户更满意(enjoyablecustomer )。电子政务的建设是起于政府办公自动化,历经计算机联机、互联网普及,到设立政府网站、建成政府内外网,再到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建设,从而逐步发展和完善。通过电子政务,公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政府服务,在线办理各种事务并向政府提出愿望、意见和要求等,还可利用网络新媒体来参政议政。实施电子政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主要在于:推动政府由传统的官僚模式向更合理有效的治理模式转变;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实现资源共享;精简政府管理机构,改善公共服务,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政府形象;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拓展公民政治参与,提高民主化程度;拉动IT产业,从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等。2.1.2. 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Digital City)是从数字地球衍生而来的。1998年1月,美国副总统戈尔首次提出了“数字地球”这个新兴概念。这犹如石破天惊,全世界为之震动,迅速掀起了构建“数字地球”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热潮。1998年6月,江泽民主席接见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时在我国首次提到数字地球的问题。1999年11月,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隆重举办,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许多领导人和一批知名科学家出席了会议,通过了数字地球北京宣言。此后,学术界纷纷深入研讨如何营建中国特色的“数字地球”等问题。城市在地球的空间里虽只是一个点,但拥有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积聚的本质特征和特定的地理环境,是最主要的信息产生、应用和辐射枢纽。因而数字地球必然引出数字城市。数字城市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人们的积极响应。它为城市探求新的发展模式,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促进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思路。我国政府对数字城市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2000年5月,近百名市长与百名IT精英企业聚集“二十一世纪数字城市论坛”,深入细致地商讨了中国数字城市的发展战略。数字城市建设被列入国家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的重点。香港、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如火如茶地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目前,数字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全国共约300多个地级城市正在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其中150多个城市己完成建设。 数字城市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层面不同对其理解就不同。通常,数字城市是指充分利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现代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与生产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进行多主体、多层面、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具有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诸方面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服务和决策功能的信息体系。其核心思想是借助信息高速公路,利用数字化手段,使信息资源达到最大效益,整体性地解决经济、社会等诸多问题。其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和人。建设“数字城市”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会给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市民生活带来效益,能大力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及繁荣昌盛。主要表现在智能管理与控制城市交通、防治城市灾害、监测与可持续利用城市资源、建设与管理城市通讯、治理与保护城市环境、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城市生活的智能化等方面。 电子政务的提出,是结合了传统的政府办公方式和电子商务而成的,它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社会对政府办公效率的日趋严格要求的条件下诞生的。 电子政务正式成为一个独立概念,是在电脑与英特网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之后。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电子政务在新的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发展。原本只是作为帮助政府行政工作、提高行政效率的电子政务,在日常的办公过程中,却慢慢地改变了政府的行政理念,改进了政府的行政方式,成为考核政府行政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些都成为了电子政务兴起的背景。2.2. 电子政务的主要功能和意义 电子政务本质就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政府行政领域的应用,所以它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2.2.1 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在大部分情况下,表现为建立政府网站,使之成为民众接收政府提供各种信息以及反馈给政府的网络平台。1999年1月22日,我国推出的“政府上网工程”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里程碑。它由中国邮电电信总局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等40多家部委(办、局)信息主管部门联合策划发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局作为支持落实单位,联合信息产业界的各方面力量(IS

    注意事项

    本文(电子政务架构设计概述.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