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ocx
学 位 论 文Blog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姓名 曾红指导导师姓名 刑以群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学科类别 管理学专业名称 工商管理(MBA) 论文提交日期 2004年10月 答辩日期 2004年12月学位授予日期 2005.4.1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浙江大学2005年1.10摘 要为了全面评估社会性软件blog对知识管理发展的影响,本研究从blog的功能特征及其蕴涵的内在机制出发,探讨了blog在个人知识管理及组织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并结合系统科学与复杂科学的理论,提出了一个以员工blog作为组织知识管理系统基本构成单元的知识管理架构设计。认为这一架构可以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知识在个人和组织之间的流动和相互转化、突破以往知识管理中人与技术互相割裂的障碍,从而有助于组织成长为一个自下而上的复杂自适应系统、一个灵活的学习型组织。研究着重剖析了blog架构对于知识管理的难题隐性知识管理的解决,并从实践社群和人本管理两个方面对该架构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了进一步论证blog对知识管理的意义及指导组织开展基于blog的知识管理实践,研究还收集了一些blog的运用案例、对其进行了简单地评述,并给出了利用blog开展知识管理实践的具体实施步骤建议。知识管理和blog都是相对比较新的研究领域,网络中相关论述较多,但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研究的很少。本研究借助复杂性科学理论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为blog在组织知识管理中地应用提供了完善的理论框架体系;对这一架构的详细分析和多角度评测,对于指导组织知识管理实践也具有相当现实的意义。关键词:blog、知识管理、隐性知识、实践社区、复杂适应性系统AbstractIn order to fully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software blog on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KM),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role that blog plays in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PKM) and organizational KM by explaining blogs functions and mechanism. Inspired by theories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science,this paper proposes a bottom-up architecture for organizational KM in which the basic cell is personnels blog. It argues that this architecture can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personnels, promote cycle and translation of knowledge between personnels and organization,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disseverment of person and technology which is difficult for the traditional KM. Therefore, it helps the organization develop into a flexible complex self-adaptive system and a learning organization.This paper stresses how the architecture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 Some analyse and evaluation of this architectu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mmunity of practice and humanistic management are given as well. In the interest of demonstrate the significance of blog for KM and instruct the organization to carry out blog-based-KM, in addition to some cases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blog are collected as well as some opinions about these cases, this paper gives some useful guidances about how to practise the blog-based-KM.Comparatively, the concepts of KM and blog are new. Although there are lots of separate discussions about them on the internet, research of coalescent is rare. Combining with theory of complexity science, the systemic analyse of this paper provides a perfect theoretic frame for blogs application in KM. The detailed analyse and fully evaluation also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nstructing the practice of KM.Key words: blog, knowledge management(KM), tacit knowledge, COP(Community of practice ),CAS(Complex adaptive system)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II第一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知识管理的现状与BLOG热11.2 BLOG简介31.3 有关BLOG与知识管理的评述41.4 研究目的、文章结构及研究方法5第二章 基于BLOG的个人知识管理与组织知识管理72.1 BLOG与个人知识管理72.1.1个人知识管理的定义和意义72.1.2静态知识管理82.1.3动态知识管理92.2 基于个人知识管理的组织知识管理架构122.2.1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CAS)对知识管理的启示132.2.2 基于BLOG个人知识管理的组织知识管理的架构132.2.3 小结16第三章 基于BLOG个人知识管理的组织知识管理架构的评价173.1 基于BLOG架构的隐性知识管理173.1.1隐性知识及其管理173.1.2隐性知识管理的讲故事策略183.1.3隐性知识管理:BLOG与讲故事203.2 基于BLOG的实践社群223.2.1实践社群介绍233.2.2基于BLOG的实践社群243.2.3 BLOG实践社群对于知识管理的意义283.3 基于BLOG架构的知识管理与人本管理313.3.1人本管理简介313.3.2知识管理与人本管理323.3.3基于BLOG架构的知识管理与人本管理理念的契合343.4 本章小结35第四章 BLOG的运用案例及分析374.1 BLOG在项目管理中的运用(DAIMERCHRYSLER公司的CS/RS项目)374.1.1案例介绍374.1.2案例评述394.2 BLOG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运用(MACROMEDIA公司)404.3一个组织整体知识管理的案例(PYRA实验室)424.4 小结43第五章 基于BLOG架构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的实施建议455.1 应用领域的确定:在组织内部寻找最适合使用BLOG的领域455.2 组织培训:BLOG作为员工的电子文件柜475.3 整体知识管理系统的架构与组织管理485.4小结50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1参考文献53致谢57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知识管理的现状与BLOG Blog是“Web log”的缩写,现在blog这一单词已经逐渐固定下来,写blog这一行为被称作“blogging”、从事这一行为的人称为“blogger”;在大陆,blog被译为“网志”或“博客”,台湾译为“部落格”。 后面会专门介绍blog的功能特征、背后的理念以及发展的现状和其获得应用上成功的原因等。热在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体现为知识的学习、创造、流动与管理:信息化把知识转化为信息,通过光电技术进行传播,信息的受众接收到信息后,再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最终用于物质与精神生产。在这个知识传播和转化的过程中、在这个由大量不同角色和分工的人、各种信息传播与流通的技术设施、信息流组成的复杂系统中,如何有效地规划设计,以提高其间各个过程环节的效率?是管理学面临的新挑战。 知识管理正是为解答这些问题而诞生出来的新的管理学分支,因此,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重视,并对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然而,据Larry Prusak(IBM知识管理研究院的首席运营官)最近的调研报告:在首批实施知识管理的220家企业中,至少有一半深深陷入“局部优化的泥潭”。如一家跨国金融服务公司,花了6年时间、近10亿美元的资金实施一个知识管理项目,本希望借此提高其金融师的生产力,但结果表明这一投资的回报率非常低。再如Nynex电信公司(后来与Bell Atlantic合并成Verizon公司),花费了数千万美元构建一个系统,用来储存其最有价值的员工的专门知识,但应用表明该系统不能再现其专家解决问题的过程,等等。专家们针对知识管理在实践中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认为知识管理主要遇到以下一些障碍:知识地图编制不符合员工思维习惯,员工难以根据它从现有知识库中找到需要的知识;知识陈旧,难以满足不断变换的商业环境需要;知识背景差异,缺乏专家引导,难以理解和发现对自己有用但不属于自己知识范围的知识;知识拥有者不愿意共享知识,希望通过独占某种知识获得某种特权和保持竞争优势;员工对知识库中知识的正确性产生怀疑,不信任知识管理系统,难以建立起运用知识库解决问题的正面经验;知识库中的知识因为缺乏相关背景和来龙去脉,员工无法理解这些知识,知识的适用性较差3 。这些困难和障碍给知识管理这一新兴的管理科学笼上了一层阴影。企业界对于知识管理项目也开始变得谨慎起来,纷纷削减相关的预算甚至取消原计划的知识管理项目。加拿大资深知识管理专家Pollard. D在知识管理的未来一文中这样描述了知识管理目前面临的颓势:随处可见知识管理预算被一再压缩,知识管理部门不断变小;许多公司开始雇佣外部知识管理资源,不再把它看作是公司的核心能力;以往畅销书排行榜上前10本中有6本与知识管理有关,现在畅销榜上却很少见到知识管理书籍的影子;作家们开始预言“知识管理将消亡”, 追问“知识管理到底错在何处”,甚至谴责“知识管理的自我中心主义”;世界500强公司中的知识管理官数量不再有5年前那么多了;2002年仅多伦多一处就取消了一半的知识管理大会;等等2。与知识管理实践在企业中遭遇困境相反,互联网上自发产生地运用blog进行知识共享、协同学习的潮流却日益高涨。拥有blog的人数急剧增多,据 对Blog-City, BlogSpot, Diaryland, LiveJournal等美国几大主要的blog托管网站的最新调查,截至2003年底,全球估计共有500万个blog,并预测2004年底blog数量将超过1000万4。人们自发地将blog表1-1 blog发展状况调查表4年份blog数量增长率2000135,7312001958,18260620022,163,63612620035,007,272131200410,283,687105用于自我知识管理、信息收集及与他人互动交流。越来越多的知识管理专家和知识管理系统集成商开始鼓吹blog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市场,blog都正在成为资本投资的新宠。有关blog的讨论日渐兴旺,笔者随意在google搜索引擎上输入“blog”一词,查询结果高达48200000条 笔者的查询日期为2004年8月30日。至今,这一数字仍然呈爆发性增长。一些学术研究机构也开始关注blog,如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新闻研究所甚至开设了如何维护一个blog的课程。有关blog的繁荣景象,不一而足。这么热的blog到底是什么呢?人们将它与知识管理联系起来的依据是什么?更进一步,blog的热潮可否挽救知识管理当前的颓势?对未来知识管理的发展能起什么样的作用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1.2 BLOG简介对于blog,网络翻译家的解释是:“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5”。市场术语则将其理解为:“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5。” Pyra公司 最早的blog的创造者,后来被著名的Google公司巨资收购。该收购是blog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它改变了blog的草根性,引发了业界大鳄和风险基金对blog的关注,从而大大推动了blog的发展。创始人之一、Evan Williams的解释是:1、blog的主体内容由不断更新的、个人性的众多“帖子”组成;2、它们按时间顺序排列,而且是倒序方式,也就是最新的放在最上面,最旧的在最下面;3、内容可以是各种主题、各种外观布局和写作风格,但是文章内容必须以“超链接”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Jupiter研究公司副总裁Gartenberg则把blog的作用概括为“个人自由表达;知识过滤与积累;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6。”从这些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人对blog的理解迥异。其原因主要在于:首先,人们使用blog的目的不同造成对blog理解不同;其次,blog正处于发展之中,不断有新的基于blog的工具开发出来丰富blog的内涵,这使得人们更难以对其进行界定。但总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blog的本质:l blog是一个频繁更新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个性化网页;l 简单。无需懂任何网页制作及发布技术,所有人都可以在提供blog服务的网站上申请一个blog;l 具有丰富的交互功能。Blog上的公开内容任何人都可以浏览并对其进行评论;通过一个单独的blog可以到达网络上的其他站点或其他blog,每个blog都是以该blog为核心的一个网络。Blog的交互性将blog与个人日记等私有表达形式区别开来。这一点非常重要,是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4 社会性软件就是构建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络之上的、在功能上能够反映和促进真实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交往活动的形成,使得人的活动与软件的功能融为一体的软件。社会性软件按其所体现和促进社会关系网络形成不同形式可以分为显性社会性软件和隐性社会性软件。显性社会性软件在功能上是直接促进某种程度人际互联关系的构建和发展。而隐性社会性软件则是在完成软件某种功能的过程中促进了人际关系的互联和建设。显性的社会性软件更关注直接的社会朋友关系的建立、朋友之间进行人力资源的分享,具有明显的社群性质,如Friendster、Yoyonet、Linkedin、Ryze等。所共有的特征,也是blog之所以神奇、吸引人的关键,这在后面对blog的功能具体说明时将详细介绍。1.3 有关BLOG与知识管理的评述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将blog用于个人知识管理及学习资料积累,一些组织和研究人员开始探讨性地发表将blog运用于组织知识管理的言论:Appdevadvisor网站的专栏作家Mary Branscombe写道:“知识管理不是技术实施,是与人的行为有关的艺术,blog可以用来实现知识管理中人与工具的最佳融合7。” IBM前战略管理专家Patrick在接受CIO杂志的一次采访中说道:“知识管理不是水中花、镜中月,它只是被人误解了。Blog具有激发公司所有员工参与讨论和知识分享的潜能,而这是自上而下的知识管理不可能做到的7。”Ispivancouver Spectrum杂志2004年第一期写道:“blog是一个强有力的知识管理工具,正从开放自由的形式逐渐演变为结构化的知识管理运用8。”著名知识管理专家Dave Gurteen在Blogging Klog And KM一文中写道:“知识管理blog (klog)相对来说是一个新概念,具有巨大的运用潜能。它使得组织中的任何人都可以向组织内部网发送观点、看法、文档、图片及重要的电子邮件,在那里人们可以搜索、浏览这些内容并将其分类归档。最关键在于它使得信息和知识分享变得容易了,知识管理blog(klog)最吸引人之处在于技术简单、使用容易9。”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姜奇平先生则认为“blog是一种对于知识的自由生产方式10”。以上这些都是从网络上收集的一些知识管理专家、杂志、学者对知识管理与blog的评述碎片。这些资料虽然都是些只言片语,还没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但也反映出知识管理专家们对blog现象的敏锐。而且,也正是他们的这些敏锐的直觉激励了笔者开展对二者关系的深入研究。1.4 研究目的、文章结构及研究方法从整个互联网来看,blog掀起了一场全民参与创造与分享知识的运动。自发地应用blog管理个人知识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通过自己搭建或使用第三方提供的blog服务加入blogger群体,在专属于自己的网络天地里乐此不疲地收集与自己的学习工作有关的知识与信息,记录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心得,创造、管理个人知识并积极与他人分享。在这个过程中blogger们提高了工作技能、分享到了别人的知识、拓宽了社会交往网络、一些人还慢慢建立了知识威信,逐渐成为某方面的知识权威。一些专门的实践社群也通过blogger之间的交互自发组织形成,基于实践社群的知识交互使得学习不再是闭门造车,将学习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之下,提高了学习的适用性和趣味性。上面这些活动都是自发的,联想到知识管理实践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人们不难提出以下问题:如果把blog引入组织知识管理,这种知识创造分享的热情是否也同样能够被引入?对于知识管理所遇到的一些特殊困难,blog是否有能力解决?blog在知识管理实践中是否只是一种新的工具,还是如上述专家说推崇的那样在深层次上体现了新的管理理念?把blog转化为组织行为有无理论上的依据?由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可概括为二:1、探讨组织采用blog实现知识管理的可行性;2、探索blog对知识管理的理论意义。围绕这两个主要研究目的,本文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及研究目的。第二章,基于blog的个人知识管理与组织知识管理。本章分两部份,首先介绍了个人知识管理,及blog作为一个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给个人带来哪些价值。然后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提出“基于个人知识管理实现组织知识管理”的blog架构。第三章,基于blog的组织知识管理的架构的分析和评判。从隐性知识管理、实践社群、人本管理三个方面对第二章提出的架构进行了分析和评判。第四章,运用案例及分析。通过网络调查考察分析了blog架构在企业知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形式和运用状况。虽然目前有很多组织都意识到了blog在知识管理方面的巨大潜力,但因为blog还处于发展的初期,真正系统运用其实现知识管理的组织并不多;即便有这样的组织,也因为其将blog设在企业内部网络或防火墙内,外部难以对其进行观察研究。笔者通过阅读有关blog的新闻报道及书籍,在本章总结出了blog的几个运用案例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评述。 第五章,实施建议。为了使基于blog架构组织整体知识管理系统的设想更具可操作性,本章以目前已按照传统思路搭建了知识管理系统的组织为例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步骤建议。最后一章是对本研究的全文总结。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1. 文献阅读法。文献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内外有关知识管理的论文和最新研究成果,国内外有关blog的论文、书籍,特别是网络上的相关信息。Blog本身是网络上滋生出来的新事物,因此大量第一手的资料来自于网络。2. 参与实践法。为了体验什么是blog,笔者从2004年2月开始在国内提供免费blog的网站注册了一个个人blog,获得了第一手的使用体验。并对国内外多个个人blog进行跟踪研究,真实体会到blog在个人知识管理方面的魅力及价值。3. 案例分析法。通过blog运用的真实案例地讲述,实现知微见著的目的。第二章 基于BLOG的个人知识管理与组织知识管理互联网上的blog热是自发的,一些以电脑为工作手段的人渐渐发现blog可以作为个人知识管理的工具,他们在利用blog交往的过程中因为兴趣慢慢形成松散的非正式的实践社群。这种自发的、无序的个人行为是否能够转化为整个组织的有计划的整体行为,从而帮助组织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本章从blog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运用出发,渐次提出了以员工blog为基本构成单元的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的架构,并借用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为这一架构设计提供了管理理论上的支持。本章分两节,第一节:blog与个人知识管理,介绍了个人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其意义,对blog的功能机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blog在个人知识管理领域的应用。第二节:基于个人知识管理的组织整体知识管理系统架构,介绍了其理论依据和具体架构,并结合知识管理的系统学派在实践中遭遇的困境对该架构作了较详细地说明。2.1 BLOG与个人知识管理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人的工作与知识的生产流通密切相关,成为知识员工。在这个知识更新迅速、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员工必须学会高效地学习、及时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快速准确地定位信息、保持与商业和技术发展的趋势同步、与他人沟通,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而这些都是个人知识管理所需要回答的问题。2.1.1个人知识管理的定义和意义个人知识管理有许多不同的描述。董小瑛认为:“个人知识管理就是基于个人能力的职业生涯的设计以及个人在获取知识、表达知识的能力上的一种培养11。”CSC公司首席研究官及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Eric tsui则指出:“个人知识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个人需做各方面的工作,在日常活动中收集、分类、搜索和重拾自己的知识。这些活动决不仅仅局限于商业和工作任务,还包括个人兴趣、爱好、家居、家庭和休闲活动12。”Frand和Hixon这样定义个人知识管理:“它是一个概念框架,指个人组织和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使其成为个人知识基础的一部分。它还提供某种将散乱的信息片断转化为可以系统应用的知识的战略,并以此扩展我们的个人知识12。”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把个人知识管理抽象为一个过程,一个获取新信息、学习新知识、整理现有资料、建立个人知识库、积极与他人交流共享知识实现个人知识创新的过程。对于需要高效率实现自我管理的知识员工来说,个人知识管理非常重要。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使得个人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知识则是个人用来武装自己的最有效的武器,只有那些善于利用个人现有知识创造价值、善于学习新知识的个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个人知识管理对组织也同样重要,如Eric tsui所言 “为了保证组织知识管理获得成功,独立知识工作者在管理个人知识方面具有竞争力越来越重要12”,个人知识管理是组织知识管理的基石、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l 知识的获取与学习: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和学习知识。l 资料的管理:对显性的资料进行管理。l 知识的共享与交流:通过与他人交流或者将自己的知识编撰成显性知识,进行传播,实现知识的共享。根据管理对象和管理方式方面的差异,个人知识管理又分为静态的知识管理和动态的知识管理。上述的资料管理属于静态的知识管理,知识的获取与学习、共享与交流是动态的知识管理。Blog所具备的功能机制可以帮助个人实现对知识的动静态管理。下面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2.1.2静态知识管理很多人在开始使用blog时,主要把blog作为个人文件柜或个人图书馆搜集整理资料,这实际上就是在做静态知识的存储与管理工作。Blog用于静态知识管理有以下特点: l 方便记录。个人可以在blog上书写读后感、学习及工作心得、随时产生的灵感、思想等。个人在网络上发现了一篇好文章可以将其全盘拷贝到自己的blog上,也可以建立一个通往该文章的超级链接,并配以文章大意、关键字、作者等简短介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blog是blogger的个人知识库。Blog不仅记录文字,还可以记录图片及声音,更是一个多媒体的个人知识库。l 分类方式灵活。大多blog都提供分类功能,blogger可以根据个人的思维习惯自主地对知识进行分类储存;另外,基本上所有的blog也以时间为序编辑储存知识。这种以时间为纵轴、分类为横轴的储存方式简洁明了,有利于提高个人管理知识和信息的效率。l 便于检索。许多blog都支持检索功能,人们可以通过关键字、分类及时间等线索搜索旧帖子。许多人都有使用微软个人知识管理工具office的经验,office功能非常强大,但要熟练地运用office定位储存在个人电脑上的知识,却需要相当的技巧。笔者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储存在个人电脑上的知识在需用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了,office的搜索功能非常笨拙,依据关键字搜索不是找不到需要的文章就是搜出若干的文件名,需要一一打开查找。相比office,blog则简单得多,支持关键字全文搜索,结合时间及分类线索,非常便于查找及定位知识。另外,blog储存在Internet网络上,非常方便移动管理。个人无需随身携带手提电脑、移动硬盘等,只要有网络,个人就可以管理自己的blog,记录、阅读、查找个人储存在blog上的知识。目前推出的移动blog服务使得书写blog甚至可以不再依赖Internet网络,通过手机,个人可以随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发送到自己的blog上。例如一个商务谈判的参与人可以利用移动blog的服务将谈判的最新情况发送到该项目的blog上,便于其他不能亲临谈判现场的项目成员了解到谈判的最新进展,blog的储存功能还将这一过程记录下来,为以后回顾总结此次活动或将来开展类似的活动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2.1.3动态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的难点在于动态的知识管理。只有通过动态的学习和交流,个人知识才能得到发展。知识交流范围越广,共享知识的人越多,拥有知识的个体获得的收益就越大;与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人交流,也可以从不同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领域内获得灵感和启迪。但是,目前的个人知识管理大都围绕着独立的个人展开,很少将个人置于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之下,更少有人将个人知识管理与知识分享、知识传播及个人营销结合起来实现动态的个人知识管理。Blog的出现为实现动态的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可能。具体来说,blog主要从以下方面帮助个人实现动态的知识管理:1、知识的获取Blog以超级链接为主要的记录方式,这使得blog不再是一个信息孤岛,通过链接,每个blog都是信息海洋的一个港口,blogger可以通过它到达网络的其他站点,获取最新信息。除此之外,blog还提供Rss Rss (RDF Site Summary)是指将Web网站摘要用XML以超数据方式描述的结构。例如, W3C及Slashdot等Web网站已开始使用Rss更新网站信息。许多blog网站在收到这些更新信息后,可以显示本网站刊登的部分文章目录及链接一览表。当W3C与Slashdot网站出现新的文章后,通过这些步骤就能自动更新一览表。也就是说,通过这一技术,就可以及时向本网站的读者提供业界最新动态。一般情况下,blog网站更新得非常频繁,blog的这种特点刚好符合Rss的长处。 订阅服务,通过这项服务,信息可以按照设定的要求自动推向blogger,个人无需再从庞杂的信息海洋中甄别最新信息。(目前Google也集成了这一功能,这样对于网络上动态增生的信息,通过订阅搜索条件便能即时获得。比如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监控、某专家的最新言论等等)。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这一点:比如小李经常阅读新浪的财经频道,以往他需要每天数次地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该频道的网络地址,然后再选择性地阅读相关信息。采用blog提供的Rss订阅服务后,新浪财经频道的新信息随时自动更新到小李的blog上,这不仅使得小李避免了信息迷航 注意力常常被分散,信息庞杂及无数的超级链接很容易让人们在互联网上忘记最初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还大大缩短了小李获得新信息的时间,正如Latest industry intelligence (Singel 2003)报告说“blog工具使用户随时得到最新信息,花费的时间只有原来他们浏览网页和喜欢的书签的一半13”。2、知识的共享人们选择在blog上公开的内容都是在为知识的共享做贡献,他人可以通过阅读这些内容受益。3、知识的交流人们在阅读blog上的一篇帖子后,可以通过评论功能直接在该blog上给作者留言,也可以通过Trackback Trackback是blog的一种标准功能,可以翻译为外部评论。利用该功能,评论者可以在自己的blog上对别人的blog发表评论,而系统会在后台为两个blog建立双向的超级链接。这一点与纸媒体上的文献引用不同,文献引用是单向的,单向引用使得一篇文章很难查阅到自己被引用情况。关于这一点,在3.2.2节实践社区部分还会详细介绍。 功能与作者交流。4、学习Blog为个人提供了一个弹性、自主、动态的学习环境,通过blog,个人可以实现:l 多纬度学习。Blogger间基于兴趣互相建立链接,个人blog可能收到来自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经历、不同思维方式的人的评论,对某一话题的兴趣可能使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共同学习。l 自组织及社区网络学习。Blog为blogger提供了一个个人学习空间,在这里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日程、学习风格进行学习,但该学习又不是脱离人群的“闭门造车”,个人可以从评论、反馈中受益,借此深化自己的思想。尽管许多blog都是个人日记,只吸引了作者的亲戚及朋友;但blog同时被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用作个人知识库、学习日记及网络工具,这类专业blog满足了作者的兴趣和需要,同时又为他人从中受益创造了机会(因为blog的公开性,他人也可以阅读到作者储存在blog上的知识)。专业blog之间的交互还将促进松散的学习社区网络的形成。l 分布、渐进学徒式学习。基于blog的学习跨越了行业、组织、部门边界及时空限制,使人们可以加入到不同的对话中去,并从中学习。经常阅读他人的blog有助于个人建立一个专家咨询系统,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对象,通过阅读他们的blog学习到其经验和技能;随着个人对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入,可以选择的学习对象也会不同,借此可以实现渐进式学习。刘丽霞等把blog与学习的关系总结为“blog提倡三种学习模式”:主动性学习模式,blog好比作者的精神家园,与他人分享的动力促使作者主动学习;反思性学习模式,与阅读自己blog的人的思想交流促使作者反思;开放式的学习模式,blog用链接将某一主题的知识串起来,提高了他人查找知识的效率。这一总结从学习模式变革方面抓住了blog促进学习的原因。通过blog进行知识互动,不仅可以实现个人知识管理体系的必要补充,还能够为个人事业发展和人际网络扩展争取更多的机会。个人在blog上展示自己知识管理的成果,除了可以更好地展示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还能取得认同和发展机遇。当个人成为知识交流的重要元素时,可能还会取得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权威、专家地位,从而获得更好的事业发展机遇。2.2 基于个人知识管理的组织知识管理架构绪论回顾中已经提到:虽然人们不难理解知识管理的巨大意义,在现实中付诸实施的组织和机构却很少,成功的案例则更少。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来自组织机制和技术成熟度两个方面的障碍16。对知识管理学术研究也多从这两个方面展开:或者从组织行为学和企业管理的角度,提出从企业文化、组织制度上营造学习型组织,强调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或者从技术实施上提出构架企业电子公共大脑,引入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强调知识的管理就是信息的管理;另外也有人提出要结合前面两种片面的思维,认为“知识管理不但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结合起来进行管理;知识管理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相互结合,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经历过前面两种思想指导在实践中的困境,上述第三种被称为知识管理系统学派17的思想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在实践中,目前所谓的知识管理系统学派却遵从“1+1=2”(行为学派+技术学派=系统学派)的简单线性加和的思维方式,把知识管理等同于组织行为的保障与技术支撑两个方面的简单组合,即在整体搭建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的同时,强调为配合知识管理系统的实施,组织需建立一套管理制度“命令”人们使用知识管理系统贡献和共享知识,通过制度改变人们的习惯以形成新的企业文化。但是,一方面员工很难养成“在完成自己工作之外,再额外向组织知识管理系统贡献知识”的习惯;另一方面,员工个体思维习惯、直觉、学习风格的差异使得组织很难按照普遍适用的分类方法储存知识,由此员工可能无法发现组织以统一格式储存在知识管理系统中的知识,从而使得知识库的利用率大大缩减;另外,自上而下搭建的组织知识系统难以捕捉非结构化的隐性知识。这些问题使得所谓的知识管理系统学派在实践中效果也差强人意。怎样才能把组织制度建设、组织文化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架构有机的结合起来?制定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可行性分析的实施方案,以填补人与知识管理系统间的鸿沟呢?为解答这些问题,以下将结合复杂自适应系统的理论,提出一个以员工blog作为组织知识管理系统基本构成单元的知识管理架构方案。2.2.1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CAS)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omplexity Adaptive System)的提出,是从对系统演化规律的思考引起的。复杂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于复杂性产生机制的研究。CAS理论就是对于这个问题的一种回答。简单地说,其基本思想可以用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