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张远明更新】V0513.docx
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学习目标学习本章后,应该了解杜邦分析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在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了解骆驼评级法的主要内容,将其与我国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相联系;掌握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实务中的分析方法,重点掌握资产负债表分析和利润表分析;学会将第10章、11章、12章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相关部分的知识融汇贯通,应用到对商业银行单家、上市商业银行或者银行业整体的财务分析中。前言本章主要对银行财务报表分析的一些方法进行介绍,首先对杜邦分析法在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介绍,然后对骆驼评级法进行介绍,最后综合前面所有知识,对实务中常用的银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进行详细讲解。第一节 杜邦分析法杜邦分析法(DuPont Analysis)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创造并采用,它是利用几种主要的会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分析整体财务状况,特别是对盈利能力进行深入分析。该法采用杜邦分析图,将有关分析指标按其内在联系加以排列,主要体现了以下一些关系。王维鑫、阮红.银行财务报表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第55页1. 资本利润率(ROE)的分解首先,资本利润率可以分解为资产利润率( ROA)和权益乘数( EM),计算公式如下:资本利润率=净利润平均资本总额=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资本总额=资产利润率 × 权益乘数其中资产利润率表示单位资产所取得的净利润,是银行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是指商业银行在一个会计年度内获得的税后利润与总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权益乘数又称财务杠杆率,表示银行的负债程度,与资本利润率具有乘数关系。权益乘数越高,表明银行的负债程度越高,能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杠杆利益,但同时也给银行带来较多的风险。资本利润率(又称为权益净利率或净资产收益率)是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比率,是一个综合性极强、极有代表性的财务比率,它代表的是投资者资本的盈利能力,也即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其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可用于不同银行之间的比较。由上面的分解可以看出,资本利润率是商业银行资产盈利能力与财务杠杆的综合表现。资本利润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资产收益率,也取决于权益乘数。较高的资本利润率目标既可以通过提高资产利润率实现,也可以通过提高财务杠杆率来实现。权益乘数又称财务杠杆率,是指资产总额相当于权益总额的倍数,表示商业银行的负债程度。权益乘数越高,表明商业银行负债程度越高,杠杆效应越大,在给商业银行带来更高杠杆收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更多的风险。2. 资产利润率( ROA)的分解资产利润率是银行收入净利润率与资产利用率的乘积,因此,可以从营业绩效与资产管理两方面来分析。商业银行利润率实际上反映了营业收入与其净利润的关系。营业收入增加,一般来说商业银行净利润也会增加,但要提高利润率,则不仅要增加营业收入,而且要努力降低各项成本开支。资产利润率是商业银行经营成果与资产管理的综合体现。资产利润率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成效进行总括性评价。资产利润率指标数值越高,则单位资产收益水平越高,反映了商业银行在拓展收入渠道、提高产品收益水平、控制负债成本等方面越有效,通过内源性资本积累夯实资本充足率的基础越扎实,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越强。但同时,商业银行是经营和管理风险的行业,收益与风险相伴而生,收益应该是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实现,不能够超出其风险管理能力而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非现场监管指标使用手册(2011年版).中国金融出版社.第72页资产利润率的影响因素可以从分子和分母两方面考虑。从分子方面看,生息资产收益、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业务及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以及商业银行不能主动调节的各类税费都直接影响到净利润的高低;从分母方面看,商业银行总资产的规模扩张也直接影响资产利润率的大小。而对于资产利润率的进一步分解则可以从两个方面,一是从收益能力的财务分析,将其分解为收入净利润率和资产利用率的乘积;二是从收益能力的风险分析,将其分解为风险资产利润率和平均风险权重。(1) 收益能力的财务分析资产利润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收入净利润率×资产利用率通过上述公式转换,可以看出资产利润率是商业银行收入净利润率与资产利用率的乘积,因此,可以从营业绩效与资产管理两方面来分析。. 收入净利润率收入净利润率指商业银行的收入总额中最终形成商业银行可自主支配的净利润的比例,反映商业银行控制成本费用和利用税收政策的能力。收入净利润率越高,说明商业银行每单位毛收入形成净利润的比例越高,而经营成本和费用则相对较低。商业银行经营成本可以进一步分解到利息支出、非利息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税收成本等子项进行分析。银行利润率实际上反映了营业收入与其净利润的关系。营业收入增加,银行净利润也会增加,但要提高利润率,则不仅要增加营业收入,而且要努力降低各项成本开支。. 资产利用率资产利用率是商业银行运用单位资产所产生的收入,反映商业银行资产组合的构成和各项资产的收益。资产利用率越高,说明商业银行单位资产中盈利资产占比越高或者各类盈利资产业务创造收入的能力越强。资产利用率从结构上来说,可以从资产结构和收入结构两个方面去分析。从资产结构看,将商业银行资产可以划分为生息资产和非生息资产两部分,两者的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此外,生息资产可进一步按资产性质细分,例如分为存放央行、同业类资产、投资类资产、发放贷款和垫款。生息资产的内部结构和各项生息资产的收益率均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生息资产的收益状况。从收入结构看,可将收入总额分解为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营业外收入等部分。非利息收入主要包括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其他收入等。可以通过收入结构看出商业银行的毛收益主要来自哪一类收入。提高资产利用率需要从扩大生息资产占比、提高生息资产收益率、提高非利息收入等方面入手。商业银行可以采用适合自身的策略,或者改善资产结构,或者拓展收入来源。3. 收入净利润率与资产利用率的进一步分解(1) 对收入净利润率的分解银行利润率是反应银行控制支出、增加利润的主要指标。由于:净利润=营业收入-成本总额成本总额=利息支出+非利息支出+税金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报告的列示,营业收入考虑了利息支出的影响,即以净利息收入列示,相应营业支出中则不包含利息支出。所以,对于利润率指标的分解,可以通过以下附加指标而展开:税收比率=纳税总额/营业收入总额非利息支出率=非利息支出/营业收入总额利息支出率=利息支出/营业收入总额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上述任何一个指标越低,则表示银行的盈利能力越大。对以上指标再加以分解,可以涉及到银行所有支出项目与盈利水平的具体联系,如利息支出可分解为存款利息支出和非存款利息支出,非利息支出可分解为工资福利支出、手续费支出、其他营业支出等,税金可分解为营业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通过层层分解来衡量成本是否得到有效控制。(2) 对资产利用率分解对资产利用率的分解主要从银行营业收入的角度来进行。如把营业收入划分为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再与商业银行的资产进行比较,就可以说明资产的毛收益主要是来自于高利率的生息资产还是大量的非利息收入。对资产利用率的分解还可以通过分解银行资产来进行,银行资产从总体上可划分为盈利性资产和非盈利性资产两部分,前者能为银行带来利息收入或其他收入,后者则不能为银行带来收入。由于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都是来源于利息收入,目前很多银行相对更为简单,将其分为生息资产和非生息资产,两者的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盈利能力。常用的分析指标是生息资产比率:生息资产比率=生息资产/资产总额该比率反映的是生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以及银行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能产生实际的收入。很显然,该比率越高,资产利用率也就越高。根据以上的分解,可将杜邦分析法用杜邦分析图来列示,如图12-1所示,该图很直观地展示了银行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总体面貌。王维鑫、阮红.银行财务报表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第58页 图12-1 杜邦分析体系第二节 骆驼评级法一 主要内容在美国,联邦监管部门都使用评估标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评估。该体系正式名称是“联邦监管机构内部统一银行评级体系”,俗称“骆驼评级体系”(CAMEL Rating System)。该评级法之所以被通称为骆驼评级法,是因为该评级法主要从五个方面考核银行的经营状况,即资本状况(Capital 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收益状况(Earnings)和流动性(Liquidity)。这五个部分的英文词的首字母按上述顺序合在一起恰好是骆驼的英文名称,该体系由此而得名“骆驼评级法”。该评级法在美国监管机构已使用了很多年,它既是全面评价银行经营状况的评级方法,又可应用于整个实地检查过程。监管部门在对被检查银行进行评级时,先对五大组成部分(资本、资产、管理、收益、流动性)分别进行评级,然后根据五个部分的评级进行综合评级。该评级体系共分为五级:第一级为最高等级,表明银行经营状况非常好,远远高出平均水平。第二级表示银行经营状况令人满意,略高于平均水平。第三级表示银行经营状况属于中等水平,这一等级略低于平均水平。同时还存在某些方面的弱点,如不及时加以修正,可能导致更差更坏的后果。第四级表明银行经营状况较差,称之为“处于边缘的经营状况”。这一级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存在某些严重问题,若不能立即着手解决会威胁银行的生存。第五级为最低等级,是经营状况最不令人满意的等级,归入这一等级的银行存在十分严重的问题,如不立即采取重大挽救措施,银行很可能在短期内濒临倒闭。王维鑫、阮红.银行财务报表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第63页二 如何进行评级骆驼评级体系主要从五个方面来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评估,虽然我国监管机构不按照该体系进行评级,但是我国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一定程度上亦反应了这几个方面,例如资本评级对应资本充足相关指标,资产质量评级体现在信用风险的资产质量、贷款迁徙、集中度等方面,盈利能力评级则对应盈利水平相关指标,流动性评级则对应流动性风险指标,只是其管理水平在我国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中没有直接相关,但是诸如成本收入比等指标一定程度亦反应了银行的管理水平,资本充足、信用风险、盈利能力、流动性风险亦均是银行管理水平的体现。所以虽然我国没有明确采用该种评级方法,我们亦在本节对该评级方法予以介绍。1. 资本评级银行的资本是银行从事一切业务活动的基础,如果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亏损,也需要资本予以抵补,此外,资本还是作为保护储户利益的最后一道屏障。在银行的总资产中有一部分是完全没有风险或几乎没有风险的资产(如现金、政府债券等)。这部分无风险资产不会产生损失,也就不需要为它们准备相应数量的资本做后盾。而另一方面,有些资产(如次级贷款)由于存在很大的风险,需要大量资本做准备。以贷款为例,一旦贷款无法收回,出现呆账,就要有资本予以冲销。风险资产以及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关于资本充足率的介绍,可以参考第十一章非现场监管(财务)指标介绍”的资本充足指标部分。评估一家银行资本充足与否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风险贷款的比重、银行在过去几年里的业务发展情况、未来几年业务发展设想、过去的盈利状况、未来的盈利预期等等。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表外业务情况。所谓表外业务是指贷款承诺、信用证、外汇交易等一些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这些表外业务虽未列在表内,但存在着风险,并对银行的经营与发展构成不可忽视的影响。检查人员在对银行的资本状况进行评级是需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该行在需要补充资本时能否及时得到。在考虑了上述各种因素后,检查人员就可以对被检查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确定一个级别。(1)如果确定为一级,表明该银行资本十分充足,远远高出平均水平。同时也表明该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十分令人满意,资产质量很高,盈利很好,表外业务分享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不存在其他潜在风险。(2)如果确定为二级,表明该银行资本充足率令人满意,高出平均水平,贷款及其他业务中没有什么风险问题,管理水平不错,业务发展稳健,目前的盈利水平能继续保持。(3)如果将资本充足状况确定为三级,表明该行资本充足率不够高,低于平均水平,或即使资本与资产之比并不太低,但有问题贷款多或者该行准备在近期大幅度扩展业务等。(4)如果一家银行的资本评级是四级的话,说明该行资本明显不足,也可能说明该行在贷款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或由于业务发展过快而是资本充足呈现不足,当然同时也说明该行盈利状况不够好。(5)如果一家银行的资本评级是五级的话,说明该行资本明显不足,这种不足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资本总量不足,另一方面是资本与资产比率过低。2. 资产质量评级对银行的资产质量进行评级可以说是现场稽核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为一家银行的资产质量是检查部门衡量一家银行总体经营状况最重要的依据。另一方面,如果银行对资产的管理较差,致使资产质量不高,对银行造成的损失也较大。资产质量不高还会影响银行的其他经营活动,甚至会导致银行的倒闭。对资产质量的评级主要是依据下述六个方面的因素:(1)风险资产的数量。风险资产数量过多,无疑会影响资产的质量。(2)逾期/不良贷款的数量与发展趋势。逾期/不良贷款越多,资产质量越差。(3)呆账准备金的充足状况。呆账准备金越多越充足,资产评级越高。(4)负责管理资产的人员的素质。素质越高,资产评级越好。(5)贷款的集中程度。贷款投向越集中,风险越大,资产评级越低。(6)值得注意贷款近期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可能性越大,则资产质量的评级越低,这一因素主要是用来评估银行资产将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应用到中国的商业银行,则可以参考信用风险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质量、贷款迁徙、集中度风险等相关指标,详细可以参见第十一章非现场监管指标。在分析评价时一般将某一商业银行与同类型商业银行以及与该行历史上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趋势分析。3. 对银行管理水平的评级管理水平是检察人员考核一家银行经营状况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最难评估的一个方面。检查人员在对其他几个方面进行评级时,都有一些客观的数据、比率(如资本充足率、流动比率、收益率等)作为评级基础,而在对银行管理水平进行评级时,却没有比较客观的数据、比率,只有如银行业务政策、业务计划、管理者的经历与经验、职员培训情况、雇员是否充足等一些非定量性因素做参考。因此对银行的管理水平、管理者素质的评估,实际上只是通过考核银行的实际经营状况并参考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流动性管理、盈利水平等其他因素来间接评定。一般情况下,如果一家银行的上述几个方面的评级都很高,实际上就证明了这家银行的经营管理很成功。我们对该银行的管理水平的评级就应该是“令人满意的”或“非常好”,即二级或一级。相反,如果一家银行的其他方面如资本、资产、盈利水平、流动性管理等的评级都不高,只有三、四级,也就反映了该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不够好。当然只考虑了上述几个方面的因素还是不够的,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该行高层管理人员的经验、水平与信心;高层管理人员是否对中下层管理人员及一般职员实施了有效的监督;雇员人数是否足够,雇员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培训。另外还要考虑的因素有:该行制定的业务政策与业务流程规定如何,执行情况如何,该行制定的长、短期规划如何,该行高层管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对不测事件的应变能力如何,该行高层管理人员的个性及个人品质如何(是否诚实,有无从事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的迹象与可能)。最后还要考核银行董事会是否对银行的经营管理实施了有效的监督、是否为经营部门配备了充足的人员等。上述各种情况都是检查人员在评估一家银行的管理水平时所应仔细考虑的因素。只有审查了上述各种因素后,检查人员才能通过综合分析,加上自己的判断,对该行的管理水平评定一个级别。应用于实务中,例如在银行尽职调查中对银行内部控制的评价,对银行管理层、人员素质的考察,其实一定程度上与CAMEL中对银行管理水平的评价的理念相吻合。4. 对收益状况的评级银行盈利是抵补损失的第一道防线。无论是银行的经营管理者、股东,还是银行监管部门都十分重视银行的盈利水平。较高且持续的盈利水平,是股东获得股利的保证,是银行业务扩充的保证,亦是投资者获得较高收益的保证,很大程度上也是债权者权益得到保障的一大保证。检查人员在对银行的盈利状况进行评级时,首先要考虑该行在过去一两年里的净盈利情况。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一家银行的盈利水平的重要比率。当然,在评定收益状况级别时,检查人员不仅要考虑资产收益率,而且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该行过去几年收益率的走势,未来几年收益率的变化的趋势等。此外检查人员还要考虑该行资产收益的质量。因为有的时候银行的盈利并非来自正常的营业收入,而是由于诸如近期出售了一部分银行的固定资产等突发性因素。如果一家银行的盈利大幅度增加是由突发因素造成的,检查人员在对其盈利状况进行评级时就要有所考虑。检查人员最后要考虑的情况是,该行的盈利中有多少作为留存利润归入资本,又有多少用作股息的分配。假如一家银行的盈利水平很高,足以获得较高的评级,但该行却将其盈利的绝大部分都作为股息分配给股东,留存很少,该行很可能会获得相对较低的评级。对于收益状况,我们亦可以结合非现场监管指标中的盈利性指标以及杜邦分析法。5. 流动性评级银行保持足够的流动性是为了应付储户的提款和满足客户的贷款需求。评估银行的流动性是否充足需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1)该银行存款的变动情况;(2)银行对存入资金(如大额存款等)的依赖程度;(3)可随时变现的流动资产数量;(4)银行对自身资产负债的管理、控制能力;(5)该行负债管理水平和从外部借入资金的频率;(6)该行在遇到流动性问题时迅速筹集资金的能力,如检查人员可以查看该行是否已与其他银行签订了临时借款协议等。在考虑了上述各种因素之后,检查人员还要将该行的流动性比率与其他同类银行的流动性比率进行比较,然后确定该行的流动性评级。之所以要进行比较,是因为不同的银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会有不同的流动性需求,不能简单地按照一个标准衡量所有的银行。一家银行流动性是否充足,只能与其同样规模、同样类型的银行比较才能确定。检查人员在完成上述五个方面(资本、资产、管理、收益、流动性)的分别评级后,就可以在该行进行综合评级。进行综合评级可以有两种方法:(1)将五个方面的评级相加后除以5得出综合评级,这种方法简单方便。(2)有的时候,检查人员认为五个方面的评级中有的可能更重要些,所以,在综合评级中给它一个较大的权数。也就是说,检查人员在确定一家银行的综合评级时,他可以在五个单独评级基础上经过简单的计算得出综合评级,也可以在五个独立的评级基础上,加上自己对该行的判断,得出一个加权计算的综合评级。无论检查人员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中的哪一种,最后的综合评级结果都应符合下列标准。(1)综合评级为一级的银行,各方面状况均属一流,即使出现一些小问题也能随时解决。该类银行能适应一切经济周期的变动与影响以及市场的任何突发性变化,银行监管部门对获得这一评级的银行可以完全放心。(2)综合评级为二级的银行,其总体经营状况应是稳健安全的。即使有一些小问题也能通过正常渠道加以解决。(3)综合评级为三级的银行,往往既存在着一些小问题,也存在着某些较严重的问题。这类银行如遇经济环境逆转很可能出现经营状况恶化的局面,除非银行的管理者即使采取措施予以阻止。这类银行暂时还没有倒闭的危险,但需要监管部门给予较多的关注。(4)综合评级为四级的银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财务问题和其他方面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得以解决,银行将面临着倒闭的危险,需要监管部门的特别关注。对于这类银行监管部门往往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它解决问题,走出困境。(5)综合评级为五级的银行极有可能在近期内倒闭。这类银行急需立即充实新资本和更换经营管理者。以上介绍了美国银行监管部门在对银行进行评级时所使用的骆驼评级体系。虽然我国未采用该种评级体系,但是我国的非现场监管指标基本上覆盖了资本状况、资产质量、收益状况和流动性状况这四个部分,而这四个部分又体现了管理水平,所以一定程度上,与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第三节 实务中常见分析方法对于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包括利润表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资本充足分析、金融风险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其中现金流量表分析的重要性相对较低一些。出于实用性和重要性的考虑,本节重点介绍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简要介绍资本充足分析,金融风险分析则融合在这三大分析中。在每介绍完分析方法之后,我们将结合在A股上市的16家银行的情况,重点对上市银行2012年的财务表现进行分析,部分地方则直接以某一家上市银行为例进行分析,所有依据的基础数据除特别说明以外,均为公开年报或者Wind数据库获得。其中上市银行在没有特指的情况下,均是指在A股上市的16家国内商业银行。一、 总体方法介绍在财务分析中,最为常见同时亦是在实务中最为实用的方法,主要是结构分析、比率分析和趋势分析,如图12-2所示。 图12-2 财务报表分析三大核心方法结构分析在一般企业财务分析中,应用到资产负债表分析,例如对资产、负债按照大类结构进行分析,进一步按照大类中的小类进行分析,再进一步按照每个科目例如应收账款按照客户、应付账款按照供应商、存货按照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进行明细分析。而应用到利润表分析则包括对收入按照客户、产品、地域等结构进行分析;对成本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等进行分析,将制造费用进一步按照下一级明细如折旧费、摊销费、通讯邮电费等进行结构分析;对费用按照性质如人工费用、办公费用、市场费、折旧费、摊销费等进行结构分析。比率分析在一般企业财务分析中,在运营能力分析中例如对资产周转率(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率(周转天数)等常见的比率进行分析,在偿债能力分析中例如对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常见的比率进行分析,在盈利能力分析中对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管理费用占主营收入比、毛利率、成本收入比、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占收入比等常见的比率进行分析。而对于结构分析和比率分析,则常常可以将趋势分析融入其中,趋势分析首先是历史趋势,例如对过去三年的结构、比率的趋势分析,数据允许和分析所需的情况下,进一步按照季度或者月度进行分析,例如对产能、平均工资进行月度分析等;其次便是行业趋势,与可比公司进行对比,无论是结构上还是比率上,均可以进行对比。历史趋势属于对一定时期内的比率所进行的时间序列分析,而同行业的趋势分析则属于横向分析。而对于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由于其业绩表现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故一般来说,在分析商业银行的业绩表现时,往往需要结合宏观经济进行分析。在分析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时需要注意双向看:一是从宏观到微观,根据宏观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对商业银行关键财务指标形成预期,然后微观看某家银行的表现是否一致;二是从微观到宏观,在分析某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时需要找出背后业务的变化,然后看是否符合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预期,即透过财务比例去看银行业务实质、管理层的偏好,乃至国家政策导向。例如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在其每个季度出版的银行业快讯中国十大上市银行业绩分析中,主要分为宏观经济金融及银行业经营环境概述、盈利能力分析、资产质量分析、资本管理分析、经营战略分析,有时亦将盈利能力分析扩充为经营状况分析,资产质量分析扩充为财务状况分析,总的来说,最为核心的主要是利润表分析和资产负债表分析。对于宏观经济分析,一般关注以下部分:GDP同比增幅,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的同比增幅、固定资产投资分行业同比增幅、不同行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资金投放情况(逆回购-正回购)、CPI和PPI的走势、各融资渠道占比的情况、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情况等。关于宏观经济本身的分析,不是本书的介绍重点,后续不再介绍。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其实亦是结构、比率和趋势三大核心方法的应用,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从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资本充足分析分别讲解三大核心方法在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具体应用。二 资产负债表分析对于资产负债表分析,同样是结构分析、比率分析和趋势分析的结合。结构分析,对于资产方面,如图12-3:商业银行资产的结构分析图所示。首先从整体上看,商业银行的资产可以分为生息资产和非生息资产;其次生息资产进一步分为存放中央银行、同业相关资产、投资相关资产和贷款及发放垫款四大类;再次同业相关资产则进一步分为存放同业和其它金融机构款项、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三类,投资相关资产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投资四大类,而贷款及发放垫款从大的科目设置上仅一类,但其按照结构分析时则主要参考金融风险中的信用风险部分,详细参见后续贷款部分。图12-3 商业银行资产的结构分析图结构分析,对于负债方面,如图12-4:商业银行负债的结构分析图所示。首先从整体上看,商业银行的负债可以分为付息负债和非付息负债;其次付息负债进一步分为央行借款、同业相关负债、吸收存款、应付债券等其他负债四大类;再次同业相关负债则进一步分为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拆入资金、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三类,而对于吸收存款则可以按照种类进行进一步的细分,详细参见后续吸收存款部分。图12-4 商业银行负债的结构分析图比率分析体现在如贷款质量相关的不良贷款率、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拨贷比、信贷成本,流动性分析方面的存贷比等,如图12-5: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比率分析图。而趋势分析则包括规模的增长比率,各类结构的历史变化趋势,与同行业的可比银行的对比趋势等。图12-5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比率分析图(一) 总资产规模变化及整体结构分析1. 总资产变化额及变化比率在分析一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时,首先从资产总额的变化情况来看,包括增长额和增长比率,相比一般企业,其资产规模的变化更为重要。如果是按照年度进行分析,比率则是相比上年的增长比率,如果是按照季度进行分析,则是相比上一季度。在对比银行自身历史情况之后,则可以进行同行业对比,例如按照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大类,也可以与整个银行业进行简单对比,资料允许可以按照银行类型、资产规模、经营战略、地域等指标选取可比银行进行对比。例如我们通过Wind获取16家上市银行2008年至2012年每年底的总资产数据,如图12-6:上市银行总资产变化情况,可以发现总资产规模增长速度逐年呈现下降趋势。而对于每类资产具体的增长趋势,则需要进一步看结构。2. 按大类分析资产结构尤其是生息资产结构分析完资产规模整体变化之后,则需要看具体增长或者减少的原因,会进一步看资产结构。虽然商业银行的资产分为生息资产和非生息资产,但由于商业银行生息资产的占比一般较高,如表12-3:16家上市银行生息资产发展情况表(合并口径)所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16家A股上市银行的平均生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97%,自2008年12月31日以来,其变化相对较小,所以对于商业银行最为重要的是进一步分析生息资产本身的结构。从大类上来说,生息资产主要分为存放央行、同业相关资产、投资类资产、发放贷款及垫款等四大类,所以对于结构分析来说,首先应该分析清楚各大类的变化趋势,分析时亦可对比可比银行。一般来说,存放央行款项与存款准备金政策息息相关,当然亦与银行整体资金使用相关,从其结构上可以看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的占比情况。当然满足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要求是最低要求,分析时可计算超额备付金比率。从财务分析角度,生息资产相对更为重要的则是同业类资产、投资类资产、发放贷款和垫款。例如我们通过Wind获取16家A股上市银行的2008年至2012年年报数据,整理后如图12-7:上市银行总资产分布情况变化所示,可以发现,发放贷款和垫款的占比在2009年底上升了3.3%,在2010年继续上升0.2%,这主要与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国家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关。投资相关资产可以发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同业相关资产则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非生息资产整体占比基本维持在3%左右,较为稳定。在分析完毕整体结构变化之后,则需要进一步单独分析各大类,参考后续部分。 图12-6 上市银行总资产变化情况图12-7 上市银行总资产占比情况变化表表12-1 16家A股上市银行生息资产发展情况表(合并口径) 人民币:亿元2008年12月31日2009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2011年12月31日2012年12月31日金额发放贷款和垫款 202,979 273,901 325,044 371,814 423,454 存放同业和其它金融机构款项 6,269 12,588 14,330 27,919 37,054 拆出资金 8,797 5,574 7,311 19,726 20,393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17,276 27,675 30,905 31,328 47,717 同业相关资产 32,343 45,837 52,545 78,972 105,164 交易性金融资产 3,121 3,008 2,819 4,618 7,07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4,780 38,535 40,051 39,710 46,3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42,188 57,153 76,786 79,463 86,617 应收款项类投资 32,550 32,457 20,557 20,096 23,235 投资相关资产合计 112,639 131,153 140,213 143,887 163,225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67,477 76,209 103,865 128,808 141,756 非生息资产12,33713,43716,69521,47325,424生息资产合计 415,439 527,099 621,667 723,481 833,598 总资产 427,776 540,537 638,362 744,954 859,022 占比发放贷款和垫款47.4%50.7%50.9%49.9%49.3%存放同业和其它金融机构款项 1.5% 2.3% 2.2% 3.7% 4.3% 拆出资金 2.1% 1.0% 1.1% 2.6% 2.4%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4.0% 5.1% 4.8% 4.2% 5.6% 同业相关资产占比 7.6% 8.5% 8.2% 10.6% 12.2% 交易性金融资产 0.7% 0.6% 0.4% 0.6% 0.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8.1% 7.1% 6.3% 5.3% 5.4% 持有至到期投资 9.9% 10.6% 12.0% 10.7% 10.1% 应收款项类投资 7.6% 6.0% 3.2% 2.7% 2.7% 投资相关资产合计 26.3% 24.3% 22.0% 19.3% 19.0%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5.8% 14.1% 16.3% 17.3% 16.5% 生息资产合计 97.1% 97.5% 97.4% 97.1% 97.0% 非生息资产合计2.9%2.5%2.6%2.9%3.0%总资产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及数据整理*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