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ppt课件.ppt

    • 资源ID:1653106       资源大小:3.11MB        全文页数:19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ppt课件.ppt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参考书目、期刊等,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高启杰主编.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农业推广学.高启杰主编.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农业推广学. 张仲威主编.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任晋阳. 农业推广学.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郝建平等.农业推广原理与实践.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中国农技推广(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办) http:/ 中国农技推广网,绪 论,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农业推广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内容,我国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与发展,原始农业社会的无意识的传播和扩散远古时代的“教稼”活动古代的“劝农官制”“推广”一词的出现及推广活动的发展 近代农业推广活动清末民国初的农业推广活动,原始农业的传播和扩散,在原始农业社会,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所形成的一些技术、技艺、诀窍需要传播和扩散,通常的方式是部落内部通过观察、模仿、言传身教等方式世代传习,此外还可以通过部落之间的迁移、接触和战争,相互影响、传播、效仿的方式进行波浪式扩散。,直到4000年前尧舜时代原始农业传播和扩散才由自发转为自觉的教稼活动。,周王朝继承并发展了后稷的重农思想和行政稼穑制度,并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教稼制度。,远古时代的教稼活动,史书记载“后稷教民稼穑”的故事,劝农是教稼的延续和发展,在继续保持指导稼穑之外,更强调以行政手段劝勉农桑,以贯穿朝廷农本治国的政策,自汉初开始采取劝农政策,并从中央到地方确立劝农官制,历代沿袭,有些朝代还辅以民间的农师,合力劝农。,古代的劝农官制,宋太宗首创“农师制”,在全国各地设“农师”,配合地方督导农业,指导农民务农,充分发挥民间力量配合地方官员做好劝农工作。,公元前100年,汉武帝任命赵过为“搜粟都蔚” (地方官名,也叫“治粟都蔚 ” 主管农业的官员)改革和推广农业技术。 他在改“缦田法”为“代田法”的过程中,首创了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的推广程序,是中国农业推广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汉代著名的劝农官,宋史食货志:公元11世纪初期,宋真宗实行养民政策,“推广淳化之制,而常平、惠民仓遍天下矣”,这是“推广”一词应用于农业活动的最早记载。,“推广”在农业活动中的出现,元代颁布了“劝农立社条例”,明朝开始传播西方科技知识,明末清初还出现了著名的推广世家-陈振龙一家,清代江苏织造李煦创造了试验、示范、繁育、推广一整套良种繁育程序,是推广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推广活动内容日益丰富:,元代 颁布了劝农立社条例,50家农户为一社,社长承担“教劝本社农桑”的任务。 农司还编辑了农桑辑要印发各地,用于推广各类种植、养殖技术。,16世纪末明朝宰相徐光启写成了农政全书,这是他用毕生精力对我国农业生产政策和经验的总结,书中还介绍了西方科技知识,是最早传播西方科技知识的著作。 明末清初还出现了著名的推广世家陈振龙一家几代为引进甘薯和在全国推广做了不懈努力。,洋务派的良种引进活动 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为改良棉花品质以适应机器纺织工业的发展需要,派人从美国引进陆地棉良种。 1901年张蹇又在江苏南通试种并推广陆地棉,安徽芜湖农务局从日本引进早稻“女郎”等。,清末民国初的农业推广活动,近代农业推广机构纷纷设立,19世纪末洋务派、维新派及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等都力办农业教育,到1909年全国办高等农学堂5所,中等农学堂31所,初等农学堂59所,培养农业技术和推广人才。,同时,建立农业科研机构。1902年,直隶农务大学堂建立。1906年在北京建立农事试验场,1909年在上海创建育蚕试验场.,1909年清政府正式颁布推广农林简章22条,规定奖励垦荒、设立农事学堂、农事试验场、农村讲习所等。,1923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等社团,这些社团开始到农村建立实验区,以农民为对象进行乡村社会调查、乡村教育和农业推广。,开始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推广活动,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农业推广工作,国民党时期农业推广工作主要制定和公布了一系列有关推广的法规,建立各级农业推广机构。 1929年1月由农矿、内政、教育三部共同公布农业推广规程,提出农业推广的宗旨为: “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提高农民技能,改进农业生产方法,改善农村组织和农民生活,促进农民合作”。,随着农业推广活动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一门新兴学科兴起,国外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英国的农业推广活动美国的农业推广立法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推广活动,英国的大学推广与推广教育,19世纪40年代“大学推广”一词出现在英国;1866年,英国剑桥、牛津大学一改贵族教育传统,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开始派教师到校外进行教育活动,为那些不能进入大学的人们提供教育机会,从而创立了推广教育。1873年剑桥大学正式建立“推广教学中心”并首先使用“推广教育”一词,用来描述大学到校外进行农业教育活动; 1945年:政府设立相应的农业咨询服务机构。,美国三位一体的合作推广体系,1862:赠地学院成立:美国国会通过“赠地学院法”(Morrill Act)。 法案规定政府拨给各州一定面积的土地,以拍卖的形式筹集资金,用于每州成立一所开设农业和机械课程的州立学院,开展农村职业教育。1877:建立州农业实验站美国国会通过“实验站法”(Hatch Act)。建立由美国农业部、州和州立大学农学院领导的州农业实验站,开展农业研究和推广活动。1914年:建立合作推广体系美国国会通过“农业合作推广法”(Smith-Lever Act)。规定由联邦政府、州和县资助各州、县建立以农学院为主的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的合作推广服务体系。“农业推广”和“推广教育”得到广泛应用。,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主要农业推广活动:,一些殖民地国家:20世纪初开始了农业推广活动,主要为了增加食糖、橡胶、咖啡、花生等出口产品,以满足殖民者的需要。亚洲、拉丁美洲:少数国家:农业推广组织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多数国家: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前期或70年代。非洲:大部分国家始建于60-70年代。推广活动政府推广组织,以行政命令为特征。,农业推广活动时伴随着农业生产活动的产生和演化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农业推广的内涵也是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演变的。,农业推广的概念与功能,1.狭义农业推广 是一种种单纯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的农业推广活动。 即把大学和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用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让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我国长期以来沿用农业技术推广概念。 特点:以“技术指导”为特征的产中培训,2.广义农业推广 是西方国家广为流传的农业推广概念, 它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市场成为主导因素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的产物。 它不单纯地指推广农业技术,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生活等包括: 成年农民的农事指导 农家妇女的家政指导 农村青年4H教育(Hands,Head,Health,Heart),1962年,世界第10届农业推广会议的解释:通过教育过程,帮助农民改善农场经营模式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益和收入,提高乡村社会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的农业推广学解释为: 农业推广是在改进耕作方法和技术、增加产品效益和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村社会教育方面,主要通过教育来帮助农民的一种服务或体系 。,特点:以教育为主要特征,通过咨培训等手段启发、教育农民,以达到农民的自觉行为。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3.现代农业推广 198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的农业推广对现代农业推广的概念: “推广工作是一个把有用信息传递给人们(传播过程),然后帮助他们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观点,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技术或信息(教育过程)的一种过程”。 特点: 以“咨询和沟通”为主要特征,发展中国家农业推广的演变主要体现在推广工作的内容上,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使得农业推广的内容呈现由窄变宽的趋势并由此形成不同的阶段。,农业推广内容的演变,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推广,农村推广,农业发展,农村发展,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是运用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引导和帮助农民自愿作出科学决策,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专门化活动。,4.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服务对象: 是人不是物,农民农户农民组织。 服务范围: 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综合指导。 内容: 物化技术: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器、新 设备等; 非物化技术:新的栽培饲养方法、新工艺、新设计、新信息、新观念、新思想、新的操作方法等; 特征:集科技、教育、管理及生产活动于一体,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及社会性。,现代农业推广的功能(社会功能),直接功能,增进农村居民的基本知识与信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技能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间接功能,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优化农业生态条件促进农村组织发展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与政策,农业推广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内容,农业推广学的性质,从农业推广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实际工作经验在其早期发展历史上占有主要成分,在后期的发展历程中,其他社会学科渗透又有重要贡献。尤其是20世纪行为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对农业推广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其工作内容来讲,主要是农业信息、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应用,应属于自然科学或农业科学。从其工作过程及形式来看,是研究如何采用干预、试验、示范、教育、沟通等手段来诱发农民自愿改变其行为。,农业推广学是农业推广实践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及相关学科有关理论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和综合性学科。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是一门重实际应用的科学。,农业推广研究内容 (系统观念),农业推广,农业 经营 管理,农业 科学技术,社会行为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如何用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理解农业推广的属性 2、我谈家乡农业推广,讨论题目,思考题,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农业推广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美国的农业推广工作有什么特点?,第一节 农业创新的采用第二节 农业创新的扩散第三节 影响农业创新采用与扩散的因素,第一章 农业创新扩散原理,按照罗杰斯(Rogers)的解释,创新的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农业创新扩散的一般规律是农业推广的基本规律。,第一节 农业创新的采用,罗杰斯认为:创新是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纳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时间或事物(传播学角度),熊彼得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一种组合比率P=f(a,b,c,n),也就是说,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经济学角度),一、创新的概念,2. 创新的五种存在形式 (1)引进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2)采用新技术或新生产方法; (3)开辟新市场; (4)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 (5)实现企业组织的新形式。,3.创新的特性,相对优越性,一致性(兼容性),复杂性,可试验性,可观察性,二、农民对创新的采用,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是一个过程,是指农民群众从获得农业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过程。,农业推广学家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分析得知,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采用阶段,认识阶段,兴趣阶段,评价阶段,试用阶段,1.认识阶段,也称为感知阶段。农民从各种途径获得信息,与本身的生产发展和生活需要相联系,从总体上初步了解某项创新。,大众传播和集体指导是本阶段最常用的方法。,2.兴趣阶段,农民对此项创新的方法和效果,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和浓厚的兴趣,开始出现学习行为;并初步考虑采用的规模、投资的程度及承受风险的能力,初步做出是否试用的打算。,成果示范和个别访问是帮助农民增强兴趣的有效方法。,3.评价阶段,农民根据以往资料对该项创新的各种效果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农民在邻居、朋友或推广人员的协助下进行评价,得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应尽可能为农民提供先期试验结果和组织参观,协助他们正确地进行评价,促使他们尽快做出决策。该阶段以小组讨论效果较好。,4. 试用阶段,也称为尝试阶段。农民为了减少投资风险,防止盲目应用,估计效益高低等,在正式采用之前要先进行小规模的采用即试用,为今后大规模采用做准备。,推广机构应鼓励农民做试验以验证原来的试验结果。也要注意使用方法示范,加强对农民试验的指导。,也称为接受阶段。通过试用、评价得出是否采用的决策,如果该项创新较为理想,农民便根据自己的财力、物力等状况,决定采用的规模,正式实施创新。,5.采用阶段,方法示范和技术指导为主要方法,三、创新采用者分类,罗杰斯研究了农民采用玉米杂交种这项创新过程中,开始采用的时间与采用者人数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的关系曲线呈常态分布曲线,他同时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了不同采用时期采用者人数的比例,并且按照采用时间的先后,把不同时间的采用者划分为5种类型,即: “创新先驱者”, “早期采用者”, “早期多数”, “后期多数”,“落后者”。,1. 采用者类型,2.创新采用者分布规律,创新采用者分类及其分布曲线,第二节 农业创新的扩散,创新的扩散是指一项创新由最初的采用者或采用地区向外扩散,扩散到更多的采用者或采用地区,使创新得以普及应用的过程。,农业创新扩散的方式,传习式扩散方式接力式扩散方式波浪式扩散方式跳跃式扩散方式,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是指在一个农业社会系统内(或叫社区,如一个村、一个乡)人与人之间创新采用行为的扩散,即由个别少数人的采用,发展到多数人的广泛采用过程。,突破阶段 “驱动力” “阻力”,紧要阶段 创新先驱者 早期采用者,跟随阶段 自我推动阶段,从众阶段 “后期多数”+“落后者”=从众者,典型的创新扩散过程具有明显的规律可循,一般要经历4个阶段:,突破阶段; 紧要阶段(关键阶段);跟随阶段(自我推动阶段) 从众阶段(浪峰减退阶段),扩散理论及其应用,农业创新总体的发展在时间序列上的无限性与每项具体的农业创新在农业推广中应用时间的有限性,使农业创新的扩散呈明显的周期性,而某项具体的创新成果的扩散过程就是一个周期。,农业创新S型扩散曲线,大量研究表明,一项具体的农业创新成果从采用到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其扩散趋势可用S型曲线来表示。,而扩散速率曲线则可以用常态或近似常态分布曲线来表示。,S型曲线是一条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创新采用者累计数量(或累计百分数)为纵坐标绘成的曲线,扩散曲线为S型扩散曲线。,S型扩散曲线,采用者数量(累计数),时 间,农业创新S型扩散曲线,农业推广工作时期,创新扩散理论的应用,在农业推广学中,S型扩散曲线所揭示的规律称为“S扩散理论”。郝建平等(1989)归纳并系统提出了S扩散理论所包含的农业创新扩散的阶段性规律、时效性规律及交替性规律。这些规律对指导农业推广工作有较大的作用。,1.阶段性规律及其应用,投入阶段 发展阶段 成熟阶段 衰退阶段 试验示范期 发展期 推广期 交替期 创新引进 示范成功 推广面积 出现衰退现象 推广面积下降 增加,一项农业创新成果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基础在试验示范期,速度在发展期,效益在推广期,更新在交替期。,根据扩散曲线中不同时间扩散速率的特征性变化,可把其分为4个不同时期即:,2.时效性规律及其应用,S理论表明一项创新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因为创新进入衰退期是必然的,只不过早晚而已,人们无法阻止它的最终衰退,但是可以设法延缓其衰退的速度。 因此,创新出台后,必须尽早组织试验,果断决策,进入示范期;加快发展期速度,使其尽快从早期试验阶段进入成熟期,让其在“青壮年”时期充分发挥效益;要尽可能延长成熟期,延缓衰退,特别要防止过早衰退。,3.交替性规律及其应用,一项具体的农业创新寿命有限,不可能长盛不衰,而新的研究成果又在不断涌现,这就形成了新旧创新的不断交替现象。,第三节 影响创新采用和扩散的因素的影响因素,经营条件的影响,表 1-8 经营规模与采用创新的关系(美国),表 1-9 经营规模对采用创新数的影响(日本),创新本身的技术特点的影响,第一,技术的复杂程度。 第二,技术的可分性大小,可分性大的如作物新品种、化肥、农药等就较易推开;而可分性小的技术装备(农业机械的推广)就要难一些。第三,技术的适用性。如果新技术容易和现行的农业生产条件相适应,而经济效益又明显时就容易推开;反之则难。,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1.农民年龄与采用创新的关系,2.户主的文化程度,3.家庭关系的影响,其他社会、政治因素,1.社会价值观的影响,2.社会机构和人际关系的影响,3.政治因素的影响,思考题:,创新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如何理解农业创新的采纳?创新采用者共分几种?如何理解农业创新的扩散?农业创新扩散曲线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农业创新扩散的因素有哪些?,第一节 农业推广活动中的农民心理第二节 农业推广人员心理第三节 农业推广过程心理,第三章 农业推广心理学原理,一、农民的群体的特征,群体规模和性质的不确定性,群体成员情感联系的紧密性,群体成员信息共享的制约性,群体中核心人物的重要性,第一节 农业推广活动中的农民心理,农民群体的心理定势,心理定势又叫心理惯性,也称动力定型 是指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以前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续同类心理活动的决定作用和定向趋势。,心理定势有很多方面的表现,比较常见的有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经验效应和移情效应等。,1.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第一印象对以后认知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是初次对某人某事进行感知所留下的印象,它会影响以后对此人此事的印象、评价和判断,这就是首因效应,即先入为主的效应。,首因效应与农业推广 农业推广活动中,不仅存在农民对农业推广者的第一印象,还存在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第一印象。首次推广活动一旦失败,以后的工作便难以展开。因此,必须作好充分的资料、物质、技术准备,争取一次成功。,2. 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晕圈效应、光环效应,是指将认知对象的某种特征泛化,从而掩盖其它特征而形成整体印象的一种心理定势。,晕轮效应与农业推广 推广活动中存在着晕轮效应,农民可能将某些人或事物的优点放大而忽视其缺点,也可能将另外的人或事物的缺点放大而忽视其优点,形成以偏概全的结论,影响推广效果。因而,要注意引导,及时利用或打破这种心理定势,为推广工作服务。,刻板效应与农业推广 刻板印象是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或事物的固定印象。这种固定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这就需要在推广工作中,加强引导,注意试验、示范,用事实改变刻板印象。,刻板效应是指刻板印象影响人们对人或事物认知的作用。,3.刻板效应,4.经验效应 经验效应是指人们凭借过去的经验来认识某种新事物的心理倾向。,经验效应与推广 农民是比较容易固守老经验的群体,需要在推广中打破这种经验效应,这就需要对农民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同时要用事实说话(示范结果)。,5.移情效应,移情效应与农业推广 推广活动中要注意培养推广人员与农民的感情,建立起良好感情基础,这样推广项目以及技术、产品都会很容易地被信任、被采纳。如果农民在感情上不能接受推广者,推广工作就难以展开。,移情效应是指人们把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有关的人或事物上的一种心理现象。 “爱人者,兼爱其屋上之乌”就是移情效应的典型表现。,二、农民的个性心理,我国第一部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主编)中,对个性作了如下表述:“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1. 兴趣与农业推广,兴趣的含义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是个性倾向性的重要内容。 兴趣使人对有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积极地探索,促使人主动地去认识事物和寻求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手段。,农民的兴趣与农业推广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农业广活动中,了解农民的兴趣意义重大。推广内容一旦引起农民的兴趣,推广活动的展开将变得容易。如何激起农民的兴趣,关系到推广工作的效果。,第一,亲自看要比听人讲易产生兴趣,动手操作要比听和看易产生兴趣。(成果示范和个别访问),第四,与切身利益关系越密切越容易产生兴趣。(创新要紧密围绕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第三,对有前期经验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 (积极的试验、示范),第二,具有新异性的内容易产生兴趣。(不断的引进创新),如何激发农民的兴趣关系到推广工作的效果,2. 农民的能力与农业推广,第三,加强农民的教育引导,强化对农民的能力训练。农业推广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农民提高素质和能力,这是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最有效途径。,第二,确定推广项目和推广内容要考虑农民的接受能力。根据农民的接受能力,将推广内容分解,层次化、简单化、傻瓜化,便于推广目标的实现。,第一,发展农村合作组织要注意农民能力搭配。农民个体间能力差异较大,在农民或者组织中起不同的作用,有些人善于谋划,有的人善于联络,有的人善于具体操作,这些人合理组合,组织才能有效运转。,能力是与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3.农民的气质与农业推广,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等;心理过程的稳定性,如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心理过程的强度,即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如有的人较外向,善于交往,善于表达和自我表现,有人较内向,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而不善于表达等。,1.渴求心理 渴望先进、实用、有效的先进技术,2.农本心理 以农为本的心理根深蒂固,3.守旧心理 固守习惯、排斥新技术,4.自给心理 规模小而全的经营模式,5.惧怕风险心理 谨小慎微,前思后想,左顾右盼,6.从众心理,7.直观心理 只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三、多数农民的一般心理特点,第二节 农业推广人员心理,一、推广人员的基本心理品质二、推广人员的思维训练三、农业推广人员的能力培养,1.感觉和知觉,较强的感觉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经验,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威望和知名度。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推广人员,就要不断的训练自己的感觉能力。,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感觉能力也是推广人员的基本功之一。,推广人员的基本心理品质,知觉:,知觉是对以往多次的感觉而形成的认识和积累的经验的综合反应。,推广人员的基本心理品质,水稻专家陈永康发现的水稻群体叶片“三黄三黑”的变化规律应用于水稻水肥管理。小麦栽培上用“三种耳朵”来比喻叶片外观判断群体的促控。,2.注意与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过(感知、思维以及体验过)的事物的反映。 推广中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记忆也是推广人员必备的基本功。,注意:良好的注意也是推广人员必备的心理品质之一,平时要注意训练: 第一,提高注意的范围 第二,要增强注意的稳定性 第三,要做到注意的合理分配 第四,要训练注意的灵活性,3.情绪和意志,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推广人员的情绪状况对推广工作有很大影响,因此,应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情绪品质,力争把它控制在较为平缓、稳定的状态之下,做到有热情而不亢奋,激情中蕴深沉。,意志:,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自觉性、自制性、果断性、坚韧性,是人自觉的确立目标并支配其行动,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1.发散性思维,也称多向思维,是指对同一事物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从多个方面寻找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二、推广人员的思维训练,2.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是指借鉴其他领域、部门、学科正确的东西,如结论、方法、手段等来思考问题,从联想中寻找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3.逆向思维 也称反向思维,是指从与正向思维相反的方向考虑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方式。 也就是所谓“正着不行倒着来”、“推着不成拉拉看”的逆向思维方式。,4.动态性思维 农业推广工作是一项动态性很强的工作。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不同,资源不同,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不同,要求推广工作因地制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广工作更应该遵循市场变化规律,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普及,农业技术的重点、难点会发生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会发生变化。 因此,农业推广组织要主动寻找自己发展的新空间、新领域,要有动态发展的眼光。,5.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相结合,横向思维是一种同时性的横断思维。它截取历史的某一横断面,研究同一事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发展状况,在同“左邻右舍”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比较中,找出事物的共性与个性的思维方式。,纵向思维是一种历时性的比较思维。它从事物的过去、现在、将来的对比分析中,发现其在不同阶段上的特点和前后联系,以此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三、推广人员的能力要求,1. 市场适应能力,农业推广组织的管理者除了应具备上述能力外,还要有以下必备的能力:决策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共关系能力。,5. 合作共事能力,4. 语言表达能力,3. 群众工作和组织协调能力,2.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一、推广者对农民的认知,1. 通过外部特征认知农民的心理,4. 通过环境分析认知农民的心理,3.通过群体特征认知农民的心理,2.通过言谈举止认知农民的心理,第三节 农业推广过程心理,1.认知互动,2.情感互动,3.意志和行为互动,二、农业推广者与农民的心理互动,三、农业推广者对农民心理的影响,1.劝导法2.暗示法3.吸引法,思考题,1 农民群体的特征是什么?如何打破农民群体的心理定势?2 为什么说农业推广活动中引起农民兴趣是重要的?3 如何培养农业推广人员的能力?4 农业推广者怎样对农民的心理产生影响?,第一节 行为产生理论第二节 行为改变理论,第四章 农民行为改变原理,一、行为的概念及特点,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活动即行为。 人的行为具有如下特点: ( 1 ) 目的性 ( 2 ) 可调节性 ( 3 ) 差异性 ( 4 ) 可塑性,第一节 行为产生理论,二、行为产生的机理,动机,行为,目标,需要得到满足 紧张消除,内在需要外在刺激,图4-1 行为产生模式,三、影响行为产生的因素,二是受人的世界观的影响 世界观影响人们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态度,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一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三是受人的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地 理、地貌、气候等)社会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习俗等),人的性格、气质、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也影响人的行为。但是,在所有心理因素中,对人们行为具有直接支配意义的,则是人的需要和动机。,第二节 行为改变理论,一、态度改变理论 平衡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 参与改变理论二、激励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归因理论 期望理论,三、行为改变规律,思考题,农业推广要引导和促进农民行为的改变,而农民行为的改变既有动力又有阻力,试述推广人员如何借助和利用动力,克服阻力,搞好推广工作?,第五章 农业推广组织与人员管理,一、农业推广组织体系、目标及类型,(一)农业推广组织 1、组织的概念: 组织是指由一定的要素(人或部门)组成的,有特定结构,隶属关系明确,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形成的有固定运转形式的机构。,2、农业推广组织的概念,农业推广组织:是构成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职能机构,是具有农业推广共同劳动目标的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二)农业推广体系,农业推广体系:是农业推广机构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管理制度的总称。各个国家政治、经济体制不同,相应农业推广体系也各异。美国实行教、科、推三位一体,农学院统一领导与管理的农业推广体系。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在农业部设置农业推广机构,自上而下进行管理的农业推广体系。中国农业推广体系随着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开始向 多元化方向发展。,二、农业推广组织类型,根据目前世界各国农业推广组织的特点,可划分为五种类型。 1、行政型农业推广体系 2、教育型农业推广体系 3、项目型农业推广体系 4、企业型农业推广体系 5、自助型农业推广体系,(一)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就是以政府设置的农业推广机构为主,其组织目标和服务对象广泛、涉及到全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许多发展中国家,推广组织是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部分,因而农业推广计划制定,侧重于自上而下的方式,目标群体难以参与。 例如:中国、印度。,(二)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以农业大学设置的农业推广机构为主。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也可扩延至城镇居民,工作目标是教育性的。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通常是农业教育机构的一部分或附属单位,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等功能整合在同一机构,推广人员就是农业教育人员,而其工作角色就是进行教育活动。组织规模是由大学所能影响的范围而决定。,(三)项目型农业推广组织,项目型农业推广组织,工作对象主要是项目推广地区的目标团体,也可涉及其他相关团体工作目标视项目的性质而定,其技术特征以知识性为主,亦具操作性。组织规模属于中等偏小。如我国实施的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四)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企业设置农业推广机构。以公司形态出现,其工作目标是为了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服务对象是其产品的消费者,主要侧重于特定专业化农场或农民。我国 企业+基地+农户,(五)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是以会员合作而形成的组织机构,具有明显的自愿性和专业性农民组织。依据组织成员的生产与生活而决定推广内容。其推广对象是参与合作的成员及家庭人员。工作目标是提高合作团体的经济收入和生活福利。其技术特征以操作性技术为主,同时进行一些经营管理和市场信息的传递。,二、国外农业推广组织体系,1美国农业推广组织体系美国实行的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推广体制。 机构上有三个层次联邦农业部的推广组织机构州农业推广机构县农业推广组织机构,(1)联邦农业部推广局,美国联邦农业部设推广局,其职能是审核各州的工作计划,指导联邦推广经费的分配,协调全国各方面的力量,提供项目指导,维持与农业部、联邦其他机构、国会和全国性组织的联系,并承担对其活动解释说明的责任。,(2)州推广机构,州农业推广机构设在州立大学,是美国合作推广机构最重要的机构。推广处的工作和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州推广处由农业试验系统和合作推广系统组成。,农业试验系统,大学的农学院,地区性研究与试验中心,合作推广系统,县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农学院的推广教授,(3)县推广站,县推广站通过召集会议、举办各种专题、答复农户的咨询等方式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推广机构通过区域推广组织实现对县推广站的指导。每个区域负责若干个县。,(4)各级农业推广机构组织关系,美国联邦农业部推广局长由农业部长任命,他是农业部高级执行机构成员之一。推广局长通常选自各州推广处长之中。农业部内,推广局长向主管科教事务的部长助理汇报。州推广处长在农业部长的认可下,由所在学校的校长任命。推广处长对主管副校长负责。州推广工作计划需得到联邦推广局长认可。州推广处负责任命专业人员和技术专家。有些州还任命技术专家到区域推广机构工作。县推广站推广人员的技术监督、指导,由州推广处长负责。当地社区通过顾问委员会,对县推广人员的工作类别提出建议。县推广站的办公室和辅助人员由当地政府提供。县推广站和农业部的联系是通过州推广处来完成的。,(5)经费关系,美国推广体系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联邦、州和县政府的税收。也有来自私人集团、个人捐赠,还有志愿者服务。另外还有农业部的推广教育工作基金。美国农业合作推广体系每年的总经费约10亿美元。1996年32%来自联邦,47%来自州,18%来自当地政府,3%来自私人集团捐赠。以实物形式和志愿者的服务捐赠总值,相当于40亿美元左右。县推广人员的工资由州推广处和当地政府共同负责。辅助人员的工资由当地政府负责。,(6)农业推广人员队伍和职称制度,美联邦推广局,拥有174个专职人员职位,州县有16500个专职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推广站长及局长级507人,州专家3706人,学院负责人和督察651人,地区推广员629人,县推广员11240人。有3300个家政推广专家;290万志愿服务人员。美国农业推广人员的职称制度,和我国现行的专业技术职务制度有相同之处。其特点是职务名称统一,不分专业;职务级别少(仅分三级),而级内分为多等(共十九等)。,2日本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日本由国家、地方及农民共同建立农业普及组织机构。农业改良普及所是日本农业普及的主体和实施机构。其协力(辅助)机构主要包括农业科研、农业教育、情报等机构。,(1)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日本农业水产省农蚕园艺局内设立普及教育课和生活改善课,作为国家对农业普及事业的主管机关。负责农业改良、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的计划、机构体系、资金管理、情况调查、信息收集、普及组织的管理、普及活动的指导、普及方法的改进、以及普及职员的资格考试和研修等工作。,(2)地方农业普及机构,全国现有农业普及所570所,每个普及所有职员18人左右。一个普及所负责:市、区、村数 5.7个商业农户数 4889户专业农户数 789户农业劳动者 4621人耕地面积 8989公顷,(3)经费情况,农业改良助长法规定,由国家和都道、府、县共同负担农业普及事业所需要的经费。全国每年农业普及事业的经费为750亿日元。其中农林水产省负担370亿日元,其余部分由都、道、府、县负担。经费主要用于普及职员的工资、普及所和普及职员的日常活动、普及职员的研修。,(4)农业推广队伍状况,日本农业普及事业的具体实施者主要是专门技术员和改良普及员。全国共有普及职员11375人,其中技术员667人,改良普及员10708人。,3英国农业推广组织体系,英国农渔食品部农业发展咨询局。在地方则按郡和城镇设置咨询推广机构。形成了国家与地方上下一体的农业咨询推广体系。此外,英国肉品和农畜管理委员会、全国农业中心和各种协会,在农业咨询推广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英国农业推广经费来源渠道,政府拨款地方政府拨款通过试验服务筹措经费欧共体、私人、企业或公司的资助,4荷兰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国家推广组织分为种植业和养殖业两大系统,垂直领导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行政上由农渔部直接领导,由一位副部长主管。省级不设专门的农业推广行政管理部门,按自然区划设有12个种植业和17个养殖业地区推广站。推广人员实行招录制度,录用后二年考核合格者转为正式推广员。分为专业技术推广员和普通推广员。坚持定期考核、岗位培训制度。推广体系的经费全部由国家拨发。从1990年农民协会开始增加对推广体系的投入,到2000年,国家和农协各占50%。,5丹麦农业推广组织体系,丹麦的农业咨询服务组织,范围遍及种植业、畜牧业、农业建筑、机械化、农场会计和管理、法律、青年工作、农政以及培训与信息等。农场主联合会和家庭农场主协会负担大部分经费,国家给予一定经费补助。,6国外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共同特点,(1)层次分明,结构完善。(2)经费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3)农业推广的立法完善,以法保、促推广。(4)农业科、教、推职责分明,密切合作。 农业教育、科研坚持为推广服务。(5)重视提高推广人员素质。,思考题,简述主要国家农业推广组织的主要形式及其对我国农业推广的启示。,第六章 农业推广方式与方法,第一节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程序与方式方法第二节 农业推广方法第三节 农业推广教育与培训,第一节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程序与方式方法,一、农业推广程序 二、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方式及存在的问题,一、农业推广程序,建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农业推广的形式和立足点也不同,可简单归纳为“田、点、板、网、包、园”六个字。,基本程序:,试验,示范,推广,七个步骤: 项目选择、试验、示范、培训、服务、推广、评价,二、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政府推广机构为主体的推广方式-高等农业院校为主体推广方式-企业(公司)为主体的推广方式-青年

    注意事项

    本文(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