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水电工程建设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手册.docx

    • 资源ID:1652502       资源大小:173.24KB        全文页数:10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电工程建设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手册.docx

    新疆伊犁库克苏河流域水电站工程建设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措施新疆伊犁库克苏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编制二一年五月第一部分: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方法引言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电建设规模、机组容量、施工难度不断增加,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给水电建设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全国重大、特大事故接连不断,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十分惨重,除主观原因外,主要的客观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安全管理模式和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主观性、经验性、人为性强。安全管理涉及面广,相关因素多,在如此复杂的系统中,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和方法均显得力不从心。现行的水电建设安全管理模式虽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这种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安全保证模式耗费了各级领导大量的精力,使他们用于战略研究和经营管理的时间相对不足,而且不能根本扭转安全管理的被动局面。对于复杂的水电建设过程,完全依靠安全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还不足以完全杜绝事故,而直接影响安全的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行为的可靠性等因素,已经成为是否导致复杂系统事故发生的最深层次原因。另一方面,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各行各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突飞猛进,并取得了巨大的效益。反观水电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虽然近年来已开始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体系,但体系的建立仅仅是向科学管理迈出了一小步,因为安全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观管理的有效性。有效的管理不但需要丰富的经验,而且需要一种科学的方法及手段。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微观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研究适合各行业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与手段,是安全管理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前提。宏观管理手段和行政命令手段的作用已经用到了极限,进一步加强用这两种手段管理安全的边际效应已不明显,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开始研究、探索新的安全管理思路和安全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问题。1 基本概念为了讨论内容的规范性,以及便于所研究的问题和对象的抽象,本文的论述建立在以下的概念基础上:1.1 事故(accident):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和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1.2 危害(hazard):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状态。1.3 意外事件(incident):危害出现并可能与可被危害对象(人员、财产和环境)产生相互作用的事件。1.4 风险(risk):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1.5 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允许的全过程。1.6 安全(safety):免遭不可接受风险的危害。1.7 可容许风险(tolerable risk):组织根据其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已降低到可接受程度的风险。注1:以上概念也是职业安全卫生体系标准的定义;以下概念是本文的定义。1.8 能量:具有作用于人、财产或环境并产生危害的能力。1.9 约束:对能量的产生、状态和作用的控制和限制。1.10 一次约束:对能量的产生及其状态进行控制或限制。1.11 二次约束:在意外事件发生时对能量的作用进行控制或限制。2 危害辨识2.1 危害辨识的目的和方法事故是危害因素作用于被危害对象的结果,危害辨识的目的是要对组织面临的所有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找出导致事故的所有因素,为进一步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提供目标和依据。导致事故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危害识别方法,就无法保证找出导致事故的全部因素(当然,这里的全部因素是指在当前认识水平下所能认识到的因素)。在各种分析方法(如安全检查表法(SCL)、初步危险性分析(PHA)、故障类型影响分析(FMEA)、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OS)、事件树分析(ETA)、故障树分析(FTA)等)中,我们根据作业特点和各种分析方法的适用性,选择以下三种危害辨识的分析方法:故障树法:对导致事故的因素及其逻辑关系做出全面的描述,以发现和查明系统固有的或潜在的故障因素,为开展安全设计、制订技术措施及采取管理对策提供依据。事件树法:在给定一个初因事件的情况下,分析此初因事件可能导致的各种事件序列的结果,从而定性、定量地评价系统的特性,并帮助分析人员获得正确、充分的决策信息。安全检查表法:为了系统地找出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同时对安全管理方案、计划、措施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检查,将系统加以剖析,分成若干个单元或层次,列出各单元或层次的危害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和评价准则,把检查项目、评价准则按单元或层次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格,以提问或现场观察、测量方式确定各检查项目的状况并填写到检查表对应的项目上。安全检查表法在过程控制中可以为分析人员提供体系和作业活动安全现状的信息,可为评价现实风险、改进体系和作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故障树法以图形方式表明“系统是怎样失效的”,而且分层次地描述系统在失效过程中,各种中间事件的相互关系,并告诉人们系统是通过什么途径失效的。故障树本身也是一种形象化的技术资料,当它建成以后,对不曾参与系统设计的管理、运行人员也是一种直观的教学和维修指南。故障树法适合分析复杂系统,并能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在建立安全评价体系时,我们采用故障树法进行预先辨识,找出本行业或本项目的事故可能发生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为危害的分类研究提供帮助。事件树法可以帮助我们任何一种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各种后果。在作业活动危害辨识时,我们可以采用事件树法对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各种事件序列进行分析,运用故障树提供的系统失效准则判断并找出可能导致危害的事件,从而加以控制。安全检查表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安全管理现状,明确改进方向。在作业活动实施与控制阶段,我们采用安全检查表法来获得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和效果的信息,并据此对现实风险进行评价。2.2 危害辨识的过程我们将危害辨识过程分为预先识别阶段和过程识别阶段。在预先识别阶段,我们需要分析事故产生的各种原因,并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分类。在这个阶段,我们采用故障树法,从事故这一最基本的故障概念入手,按照事先制订的系统分类标准,将导致事故的各种因素逐级展开,使人们对事故产生的原因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认识,从而为建立事故控制模型奠定科学的基础。我们分析事故产生原因和建立系统分类标准的基本观点是:事故是由危害(因素)与可被危害对象(人员、财产、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危害产生的根源是与作业活动有关的能量可能处于非受控的状态,危害的发生是由能量约束失效引起的。能量源自人们的作业活动,作业活动由作业人员、作业对象、作业装备、作业方法、作业环境环这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基于这一观点,我们给出了事故的故障树模型。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将每种能量的产生方式、危害方式、危害对象、危害程度(结果)以及每种能量的约束方式、失效方式(原因)、失效后果、失效频度进行预先识别,从而为特定活动的危害识别做好准备。按照以上观点建立的危害辨识故障树模型见附图一。在过程识别阶段,我们主要分析特定活动可能的危害组合。在这个阶段,我们采用事件树法对由特定活动引起的事件序列按人、料、机、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展开和分析,并分析每一种结果事件中所包含的能量类型和约束类型,然后根据预先识别阶段的识别结果和判断标准,从能量产生和约束失效两方面分析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其组合,为制定针对性地风险控制措施奠定基础。我们认为作业活动是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基本活动单元组成的,每一个基本的活动单元包含比较固定的作业人员类型、作业对象类型、作业装备类型、作业方法类型、作业环境环类型,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中都存在能量产生和约束失效的可能性。基于这一观点建立的过程危害辨识事件树模型见附图二。危害辨识应在设计、制造、准备、施工、调试、试运行的每一阶段进行。危害因素的识别的范围应包含组织的生产活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及组织活动的所有场所。危害辨识应着重分析直接与作业活动有关的危险因素,不应将管理体系及过程的不完善列为直接的危险因素,或将管理活动的不符合项列为直接的危险因素,否则将给我们制定安全管理方案造成很大的困惑。因为从根本上讲,管理就是为控制项目风险而进行的活动,管理体系的不完善,管理过程、管理行为的不符合项可以通过管理体系策划、审核、管理评审以及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来解决。人们不会为了管理而管理。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管理活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控制管理对象中的风险而进行的活动;另一类是为了监督管理行为是否符合管理规范以及管理规范是否有效而进行的活动,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必须包含这两种活动。而这两类活动的基础是要知道管理对象中究竟存在着哪些危险因素以及这些危险因素会使组织承担多大的风险。3 风险评价3.1 风险评价的目的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评价特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以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工程项目施工风险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价施工活动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评价的范围包括存在于作业活动及其影响范围中的人员、机具、材料、方法、环境。3.2 风险评价的内容与过程风险评价是指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允许的全过程。在危害辨识的基础上,风险评价的内容和过程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严重程度风险值确定风险分级。风险评价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预先评价阶段和和过程评价阶段。预先评价阶段主要解决共性的、系统性的评价,预先评价的结果是制订风险控制计划的主要依据;过程评价主要解决特定活动及系统现状的评价,过程评价的结果是制订安全措施的依据。3.3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人们常用事故发生的频率和后果的严重程度来表示风险的大小。按评价结果类型可将风险评价方法分为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两种。定性评价是根据生产工艺、设备、环境、人员配置和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性的判断。评价的结果可以为是,非、合格,不合格等形式,安全检查表是一种常用的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直观、容易掌握,并且可以清楚地表达被评价系统或对象的当前状态,其缺点是评价结果不能量化,评价结果取决于评价人员的经验,而且,对同一评价对象,不同的评价人员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该方法的另一个缺点是需要确定大量的评价依据,因为必须根据已设定的评价依据,评价人员才能对被评价对象的当前状态给出定性的评价结果。定性评价主要应给出三个定性评价准则:风险的严重性等级、风险的可能性等级、风险评价指数矩阵。表13给出了定量评价准则的一个实例。表1 风险的严重性等级严重性等级等级说明事故后果说明灾难的人员死亡或系统报废严重的人员严重受伤、严重职业病或系统严重破坏轻度的人员轻度受伤、轻度职业病或系统轻度损坏轻微的人员伤害程度和系统损坏程度均轻于级表2 风险的可能性等级可能性等级说 明单个项目具体发生情况总体发生情况A频繁频繁发生连续发生B很可能在寿命期内会出现若干次频繁发生C有时在寿命期内有时可能发生发生若干次D极少在寿命期内不易发生,但有可能不易发生,但有理由预期可能发生E不可能极不易发生,以致可以认为不会发生不易发生表3 风险评价指数矩阵 严重性等级可能性等级(灾难的)(严重的)(轻度的)(轻微的)A(频繁)12713B(很可能)25916C(有时)461118D(极少)8101419E(不可能)12151720风险评价指数矩阵综合了风险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在定性评价中,该指数可作为风险判断的依据。通常将最高风险指数定为1,将最低风险指数定为20。指数的划分虽然带有人为性,但要便于划分各种风险的档次。将风险评价指数按可接受的程度划分为类别,可称之为风险评价准则。例如,表3中可给出四种类别:指数为15的为不可接受风险;指数为69的为不希望有的风险,需进行决策是否可以接受;指数为1017的是有控制的接受,需经有关方评审后方可接受;指数为1820的是不经评审即可接受的。定量评价主要适用于对设备、设施或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定量评价通常应对危害类型进行分类(如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损失等),因为不同类型的风险不能算术叠加。定量评价的优点是使评价人员可以按风险的大小对风险进行排序,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决定优先解决的问题。采用此方法,必须建立完整的系统安全模型,并对系统中存在的每一种危害进行定量辨识,量化每一种危害的产生方式、危害方式、危害范围、危害程度、发生频度。用事故发生概率进行风险估算可采用如下方法:在t时间内,涉及N人、由一个或一组危害形成的风险级别,可以针对任意给定的危害类型,用如下的期望值来衡量:(2.1)式中,S表示危害程度或损失量;F(S)是S的分布函数(累计概率函数)。(2.2)由特定危害类型的期望值E(S),个体风险的一般计算式可定义如下:(2.3)如果对危害类型加以限制,使每一事件包含一种损失,并且其危害或损失量SK相同,则总损失量是Sk与导致这些危害事件总数n的乘积,由(2.2)可得如下结果:(2.4)式中,PSn表示在一组被观察的人群中,一定时间内发生n次事件的概率。因此,对应上式,个体风险变为:式中,HS是单位时间内发生损失或危害事件的平均概率,这符合个体风险的定义:风险=损害量×损失或损害的平均发生概率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的风险评价从可行性来讲,应选择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基础数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可采用定性方法进行风险评价。评价方法的趋势是逐步由定性评价向定量评价转变。4 风险控制4.1 风险控制的内容风险控制的目的是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和/或减少由意外事件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及其造成的损失,并进行绩效监测,以不断提高风险控制水平。因而,风险控制(措施)活动可分为预防控制和应急反应两个方面,两类控制(措施)活动以意外事件的出现与否进行分界。意外事件发生之前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活动为预防控制(措施)活动,意外事件出现后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活动为应急反应(措施)活动。预防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应急反应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或减少由于意外事件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及其造成的损失。风险控制活动及过程主要有制订风险分及准则、确定风险值、制订风险控制计划、实施风险控制计划、绩效监测与改进。4.2 风险控制方法和过程根据事故的发生机制,应从减少能量产生及其等级、控制能量的状态、限制能量作用、减少事故损失等方面研究风险控制方法和管理方案。控制方法和管理方案可分为以下几类:技术控制方法和管理方案(技术装备、技术标准、生产工艺);防护控制方法和管理方案(群体防护、个体防护);应急控制方法和管理方案;状态检查控制方法和管理方案;行为控制方法和管理方案(人员技能、操作规程);监督检查控制方法和管理方案等(管理体系、管理标准和管理程序)。这些控制方法和管理方案应在特定工程项目的安全计划(工程项目中进行安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中得到完整、统一的体现。实施风险控制时,首先我们应按照预先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对不可接受的风险制订风险控制计划和风险控制方案,并进行评审,以确保风险控制计划和方案已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最终形成工程项目的安全计划。按照安全计划和过程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的结果,针对具体作业活动制订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安全控制措施实施后,可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风险控制计划及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检查,并对现状进行评价,提出局部或系统的改进意见和建议。风险控制程序详见附图3。安全管理与其它管理过程一样,是在一种资源限量条件下进行的管理活动。因此,只有对危害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对风险进行客观的评价,才能使有限的资源在风险控制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取得最大的安全收益)。在制订风险控制措施时,控制措施的优先顺序应为:技术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措施状态检查措施行为控制措施监督措施。在每类措施中,还存在内部优先顺序:能量消除(或减少)措施一次约束措施二次约束措施和应急措施。但资源消耗的的优先顺序与上述顺序相反,因此在制定实施措施时,需要寻找风险控制程度、实现难度和费用的最优结合点。在资源限制的情况下,组织可据此选择风险控制与技术经济上均可接受的安全措施。5 危害辨识与风险控制的实施为了客观、规范和有效地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我们需要将工程项目的各项活动进行分解建立作业分解结构。目的是可以全面、准确、规范地辨识作业活动的危害因素,找出危害的共性,便于制订统一、标准的管理方案和进行绩效监测。为了找出各类作业活动在风险控制方法和内容上的共性,以便形成客观、全面、规范的危害辨识范围及要求,制订统一的风险控制措施和检查标准,我们必须对危害、危害方式、危害对象、危害结果和作业活动中的能量来源及约束方式(包括失效方式)进行分类。随着施工过程的变化,危险源会发生变化,会呈现动态过程,因此危险源的分析和管理特别要注意动态发展变化,进行增加辨识和控制。本册根据经验进行分析,作了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的分析和控制措施,不一定列举全面。各项目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补。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进行危险源的分析和控制。一般情况下,项目单位组织危险源的分析,各施工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分析,区分一般和重大危险源,并制订控制措施和方案,报工程监理审核,项目单位安全部门汇总审批,施工单位全面实施措施和控制,并实行挂牌管理。监理单位全面监督实施过程。项目单位重点控制重大危险源并建立档案,确保危险源处于受控状态。- 11 -人财产环境可被危害对象生物能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状态能核能心理能行为能光能认知能动能势能事 故微生物植物动物二次约束失效保护装置失效防护措施失效急救措施失效连接约束失效传递约束失效运动约束失效隔离约束失效屏蔽约束失效免疫约束失效状态约束失效行为约束失效时效约束失效生理约束失效感知约束失效负荷约束失效温度密度压力形状危害一次约束失效能 量附图1 预先危害辨识故障树模型- 14 -作业活动传递活动移运活动断开活动屏蔽活动接触活动储存活动连接活动状态改变混合活动水平移运垂直移运作业装备作业人员作业方法能量约束方式生物变化能量转换作业对象作业环境起重机械动力设施移运人员移运材料移运设备操作人员指挥人员监护人员温度地质地貌高度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空间能见度水文气象工具附图2 过程危害辨识事件树模型附图3 工程项目施工风险控制程序NoYesNo收集施工安全信息分析事故发生的机制,确定危害来源、作用方式的分类方法,建立风险评价准则按照已建立的故障树和事件树模型对与作业有关的各类危害进行预先辨识和评价,形成分类危害和分类控制方案建立事故发生故障树模型建立作业活动的事件树模型按事件树模型和故障树模型对每一种活动进行危害辨识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发生频度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风险值、进行风险分级确定不可接受风险、制订风险控制计划实施风险控制计划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的检查Yes启动应急预案急 救事故调查事故处理纠正措施意外事件调查纠 正NoYes预先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施工过程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危害是否出现风险控制措施是否有效损失是否避免第二部分: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危险源分析与控制措施序号作业活动危险点危险源危害后果预控措施备注1建筑工程施工1.1一般规定1.1.1开工前(必备条件)资质不合格人身伤害设备事故参加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必须经资格审查合格,并持有相应等级的安全资质证书安全管理、监察网络不健全人身伤害设备事故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和完全监察机构,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和完全监察人员,安全监察人员应持证上岗。各级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机构应形成网络并有效运行。安全措施不全人身伤害设备事故应有经规定权限审批后的安全措施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措施交底。应制定安全管理、监察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各类施工人员、施工机械、安全设施全部准备就绪。作业人员不符合上岗条件人身伤害机构事故1 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应取得专业上岗证并体检合格2 全体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规”培训学习,且考试合格。3 作业人员应配备合格的安全帽及与其专业相配套的其他安全防护设施。作业人员应正确着装和佩戴安全防护用品。1.1.2人身伤害财产损失1 开工前应对施工区域的平面布置进行科学设计,并报有关部门审定后实施。2 各种易燃、易爆、 有害材料的库房应远离作业区和住宅区,并经地方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3 施工现场的各种施工设施、管路管线应符合防洪、防火、防爆、防强风、防雷击、防砸、防坍塌及工业卫生等要求。4 施工现场的洞(孔)、井、坑、升降口、漏斗口等危险区,应有防护设施和明显警示标志。5 施工区域,作业区及建筑物,应执行消防安全的有关规定,设置必需的消防水管、消防栓、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设备,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更换。保持消防通道畅通。6 施工区域宜采用封闭措施,对施工中的关键区域和危险区域,应实行封闭。 1.1.3高空作业1 安全设施不全2 措施不当3 违章作业人身伤害1 凡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应经体检合格。经医生诊断患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得参加高处作业。2 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安全带应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3 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衣袖、裤脚应扎紧,穿软底鞋,不得穿塑料底和带钉子的硬底鞋。凡饮酒者、精神不振者,禁止攀高作业。4 高处作业面的临空边沿,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栏杆处宜设夜间警示红灯。5 高处作业面必须设有钢爬梯、 爬梯或简易木梯。6 高处作业平台、走道、斜道等应装设1.05m高的防护栏杆和1.8m高的挡脚板,或设防护网。高度超过3.2m 以上的高处作业时,应拉设水平安全网,水平安全网的外侧应比内侧高0.5m 。7 在悬崖、陡坡、杆塔、坝堤、脚手架以及其他高处危险边沿进行悬空作业时,临边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并应根据施工具体情况,提供安全带、安全绳等个体防护用品,挂设水平安全网或设置相应的吊篮、吊笼、平台等设施。8 高处作业人员应配带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系保险绳子。传递物品时,严禁抛掷,防止高处坠物。9 特高处作业,应与地面设联系信号或通讯装置,并应的有专人负责。特高处作业的危险区应设围栏并挂“禁止靠近”的警告牌,危险区域严禁逗留和通行。10. 高处作业严禁烤火取暖,使用喷灯气焊时注意气焰不能靠近脚手架或其他易燃物,焊接作业的下方或附近,严禁有易燃易爆物品,并应备消防器材和专人看管。11. 高处作业人员使用电梯、吊篮、升降机等垂直设备上下时,必须装有灵敏、可靠的控制器、限位器等安全装置。12. 高处作业时,不得坐在平台,孔洞、井口边缘,不得骑坐在脚手架栏杆上,躺在脚手板上或安全网内休息,不得站在栏杆处的探头板上工作及凭栏杆起吊物件。13. 在带电体附近进行高处作业时,跳高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跳高必须满足规范要求。14. 遇有六级以上的大风,没有特别可靠的安全措施,禁止从事高处作业。 1.2土方明挖1.2.1人工开挖坍塌人身伤害1 挖土前应根据挖土深度、土质情况、环境情况、地下建筑物和地下水情况,做好边坡开挖施工方案。2 挖土时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严禁采用先掏底的开挖方法。3 坡顶边1m 内不得堆堆材料、停放车辆、设备和堆土。坡顶或坑边1m 外堆土高度不超过1.5m ,坑边或坡顶有大型设备或有作业时要采取加固措施。发现坑边或坡顶有裂缝、土质疏松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4 雨季施工时应做好排水,防止冲垮护坡。坡顶应设置排水沟。5 在有地下构筑物附近挖土时,其周围应加固,在靠近建筑物处开挖基坑时,应采取相应的防坍塌措施。6 边坡顶部、井、沟等周围应有安全围栏和警示牌。7 严格按设计规定的边坡角度进行施工,在需要的部位及时做好支护工作。夜间作业时应有足够的照明。1.2.2机械开挖1坍塌2违章作业3机械故障人身伤害设备事故1 机械开挖应遵循1.2.1条的规定。2 采用机械挖土时,应对机械的停放、行走、运土方法及挖土分层厚度制订具体措施。3 挖土机械行走或工作时,严禁任何人在伸臂挖斗下面通过或逗留。4 严禁人员进入挖斗内,不得利用挖斗递送物件。5 严禁在挖土机的回转半径内进行其他各种作业。6 严禁无证人员操作开挖机械。7 加强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8 夜间作业时要有足够的照明。1.3.1一股爆破作业1 违章作业2 管理不善3 粉尘4 爆破飞石5 振动人身伤害设备事故火工产品流失建筑物损坏1 炸药库内严禁吸烟或带火种,库房应符合防爆、防雷、防火、防潮、防鼠及防盗的要求,并有良好通风。2 建立火工材料领用制度,并严格执行。3 应制定石方明挖措施并进行钻爆设计,审批后严格执行。爆破参数未经原审批单位同意不得随意变更。4 放炮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应明确警戒范围及信号标志,规定警戒时间,并派出警戒人员。有条件的地方应将爆破时间和警戒区域予以公示。5 装药人员严禁穿钉子及铁掌的鞋,药卷必须用木棒竹棒轻塞,严禁用力捣实或用金属物送药。6 露天爆破的安全警戒半径:深孔法不小于400 m,浅孔法不小200 m,警戒半径内的建筑物、设备应预以保护,人员应予以疏散。7 在同一地点,露天浅孔爆破不得与深孔、洞室大爆破同时进行。8 火工材料在使用前必须检验,凡不符合技术的火工材料一律禁止使用。9 在无照明的夜间、中大雨、浓雾天、雷电和五级以上风(含五级)等恶劣天气,均不得进行露天爆破作业。10. 利用电雷管起爆的作业区要切断一切电源。当工作面杂散电流大于30mA 时,不得采用电雷管起爆。加工房通讯接近起爆电源线路的任何人,均不得携带不绝缘的手电筒,以防引起爆炸。11禁止干式钻孔,要及时对爆堆进行洒水降尘。1.3.2边坡开挖1 边坡失稳2 掉块建筑物破坏人身伤害1 应根据设计要求及地质、水文等条件编制施工方案后认真执行。2 高边坡开挖必须进行预裂或光面爆破并预留安全马道。3 爆破后及时进行安全清橇,对有支护要求的部位及时进行锚喷支护。4 高边坡应加强变形观测,提前进行边坡变形的预测预报。5 坡顶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或防护网,在高边坡作业的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同时应遵守1.3.1条的规定1.4石方洞挖1.4.1洞脸开挖坍塌、掉块人身伤害设备事故1 洞脸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及时清理洞脸并锁口。在洞脸边坡侧应设置挡渣墙或积石槽,或在洞口设置钢或木构架防护棚,其顺洞轴方向伸出洞口外的长度不小于5 m 。2 洞脸边坡和两侧岩壁不完整时,应采用锚喷支护或混凝土永久支护等措施。1.4.2一般洞室开挖1 爆破冲击波2 粉尘3 围岩坍塌4 爆破振动人身伤害职业病建筑物损坏机械损坏1 禁止干法钻孔作业。2 出渣前爆堆洒水降尘。3 加强通风,使送入的新鲜空气满足人体安全要求,加强照明使工作面具有足够的亮度。4 定期对地下洞室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5 加强对围岩的初期稳定监测,及时进行安全支护,一般支护不得滞后掌子面20 m,不良地质条件时应紧跟掌子面支护。6 爆破后及时派出经验丰富的人员对围岩进行检查清撬。7 地下洞室爆破时,除起爆人员外,一律撤出洞室或避入专设的安全保护地带。起爆人员宜在专用的操作间内进行起爆。8 地下洞室禁止使用电雷管起爆网络。1.4.3特大断面洞室开挖顶拱和边墙失稳人身伤害设备事故1 应制定专项的开挖措施,包括开挖顺序、分层厚度、出渣通道、风水电布设、作业人员安全防护,通讯爆破设计等。2 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各项支护,并针对揭示的地质条件和观测结果及时进行支护方案的调整。3 应系统的变形、应力应变监测设施,并加强监测,及时预警、预报,做好坏质预报工作。1.4.4竖井(余井)开挖1 导井堵井2 高空坠落3 坍塌人身伤害机械损坏1 竖(斜)井导井的开挖,有条件者可尽可能地选取用反井钻研机或爬罐作业。2 扩挖时应进行专门设计,合理确定钻爆参数,减少大块石的数量,根据地质条件进行及时有效支护。3 及时将导井底部溜渣清理干净。4 进入竖(斜)井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带,必须有专用的扩挖台车供人员作业。5 卷扬机操作人员应经培训上岗,送人小车应有双制动闸,应有两种以上联络信号。送人上下的卷扬机和小车系统应进行专门设计,必须符合有关安规规定,并定期进行检查保养。6 扩挖台车移动时,人员必须撤离台车。7 井口应设有不低于1.2 m的防护围栏,围根据地底部距地0.5 m 处应全封闭。8 应制订导井堵井的应急预案。9 斜井运输轨道、斗车、爬井轨道、罐体等要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1.4.5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洞室开挖1 地质不良带2 地下暗河涌水或地下水丰富3 有害气体4 措施不全面人身伤害设备事故职业病1 加强地质预报做好超前勘测(探洞或探孔)。2 要制订切实可靠的施工方案,包括严密的应急、救援措施、准备好应急材料、设备和抢险人员。3 超前固结、超前排水,超前支护。4 应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先导洞室、后扩挖、先支护后开挖的作业原则。5 加强排水,一是在永久洞室周围提前开始排水设施施工,以降底室岩内的地下水,提高围岩的自稳能力;二是及时钻设围岩周边的排水孔,将围岩中的水引出来。6 加强围岩稳定监测。7 加强对洞室有害气体的监测,加强洞室通风。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撤离人员。在有瓦斯泄露的洞室内进行作业时,应制订严密详细的防爆措施,供电设备、动力设备应做好防爆防燃工作。1.5锚喷支护1.5.1锚杆施工1 物体打击2 高空坠落人身伤害1 在锚杆孔开始钻进时,要时刻观察钻孔部位的岩石情况,防止围岩掉块伤人。2 宜采用专用锚杆台车进行锚杆施工,做到施工机械与人员作业紧密配合,进行锚杆作业的脚手架应符合规范要求。作业人员系好安全带。3 预应力锚杆施加预应力时要做好各项防范措施,施加预应力时要按设计要求和步骤进行。1.5.2喷混凝土施工1 粉尘2 操作不当人身伤害1 供喷混凝土的脚手架应符合规范要求,走道板应密铺,高于3 m的脚步手架挂设安全网。2 喷混凝土射手应经专业培训。3 宜采用湿喷法。4 喷混凝土射手应佩戴防护面具和防护眼罩。5 宜采用喷混凝土机械手或锚喷台车进行喷混凝土工作。6 对施工机械进行经常性维修保养。1.5.3预应力锚索施工1 锚头、锚具破坏2 安全设施不全人身伤害机械损坏1 预应力锚索应进行专门设计,锚固端长度和锚具的选择应通过试验确定。2 严格按经批准的施工工艺和张拉程序进行施工。3 锚索张拉时,锚头头的正前方不得站人和放置设备,必要时设置钢挡板。4 高空作业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1.6土石方填筑1 道路布置不合理2 设备距边坡太近3 误指挥、误操作4 违章作业人身伤害设备损坏仪器损坏1 土石方填筑应制订专门的施工措施,合理布置施工道路。2 进行填筑作业的施工机械应有专人指挥。指挥时集中精神,指挥信号果断、准确。3 施工机械距边坡的距离不少于2 m 。4 多台机械共同作业时,前后相距不少于8 m,左右相距离不少于1.5 m。5 应制订预埋仪器的保护措施,在规定的区域内不得进行机械作业。6 斜面碾压时,作业区下方不得站人和停放设备。牵引设备应定期检查,及时保养,不得使用断丝超过有关规定的钢丝绳。1.7灌浆施工1.7.1设备安装及拆除1钻研架倾覆人身伤害设备事故1 钻机安装必须严格遵守先立钻架后装机,先拆机后拆钻研架的顺序。应遵循立架从下而上,拆架从上而下的原则 。2 钻研机平台必须平整坚实牢固,满足一定的安全系数,钻架脚步周边应有50-100cm的安全距离,临空面必须设置安全栏杆。3 移动钻研架、钻研机要有安全措施,若人为移动时,架子腿不能离地面过高,并要清除移动范围内的妨碍物。4 机电设备拆装时禁止用铁锤直接捶击,解体部件要支架稳固垫实,对回转机构要卡死。拆装螺栓使用扳手时用力要均匀对称,同时必须一手用力,一手做好支撑防滑措施。5 拆装找正孔径时,必须使用定位梢等到专用工具,禁止用手伸入孔内试探,拆装传动皮带时禁止手伸进皮带里面。6 电机设备必须安装在干燥、清洁的地方,严防油水杂物侵入,电机外壳应有接地保护装置,有危险的传动部位必须设安全保护罩。1.7.2钻孔作业1 传动皮带无防护罩2 违章操作人身伤害1 开机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异

    注意事项

    本文(水电工程建设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手册.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