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开发银行组建方案探析.docx
江苏沿海开发银行组建方案江苏鸿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六月 作者: 尚兴年 目 录第一章 背景3第一节 国际经济金融环境3一、国际经济概况3二、国际金融概况3三、国际银行业概况4第二节 国内经济金融环境5一、经济环境5二、金融环境5三、银行业现状6第三节 江苏及沿海地区经济金融环境9一、江苏及江苏沿海地区经济环境9二、江苏地区银行业现状9三、江苏沿海地区银行业现状11四、江苏沿海三市概况12第二章 组建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方式16第一节 组建的必要性16一、推动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需要16二、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推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17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增强区域城市竞争力的需要18第二节 组建的可行性18一、巨大的区域发展潜力18二、明确的政策支持19三、具备组建总部性金融机构的条件19第三节 组建方式20一、组建方式20二、组建方式选择20第三章 以重组方式组建22第一节 重组对象情况22一、连云港东方农村合作银行22二、盐城黄海农村商业银行22三、南通农村商业银行23第二节 新增投资人23一、江苏金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3二、连云港市投资公司24第三节 重组原则26一、自愿参与26二、指标合规27三、消化包袱27四、共同决策27五、持续经营27第四节 重组模式选择28一、资产重组的一般模式28二、本次重组方案及选择30三、重组方案选择结论31第五节 重组简要步骤31一、建立组建领导和工作机构32二、进行清产核资和审计评估32三、征集新的投资人32四、制订上报具体组建方案32五、申请开业32第四章 以新设方式组建33第一节 投资人的确定33一、发起人选择33二、一般投资人选择34第二节 拟新设银行概况及出资比例分配34一、拟新设银行概况34二、出资比例分配35第三节 组建简要步骤35一、建立组建领导和工作机构35二、征集发起人和投资人,审核投资人资格35三、签署发起人协议35四、制订上报具体组建方案36五、申请开业36江苏沿海开发银行组建方案第一章 背景第一节 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一、国际经济概况2010 年, 全球经济持续复苏, 全年经济增长率为5.0%。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在风险与冲击中继续复苏,通缩风险逐步缓解,平均增长率为3.0%,但就业市场形势依然严峻,部分经济体的财政可持续问题令人担忧,美国和日本继续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部分欧盟国家开始缩减财政支出。美、欧、英、日央行继续维持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启动了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长强劲,继续引领世界经济复苏,平均增长率达7.3%,但同时也面临热钱流入和通胀压力,多国中央银行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政策的不同步导致国际合作和政策协调难度增加,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股票市场出现分化,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加大了结构性通胀风险。二、国际金融概况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国际金融业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得益于金融衍生产品创新而获得快速发展的西方金融市场,由于信用无序扩张的长期积累,终于于2008年引发了影响至今的金融危机,对欧美发达经济体造成了巨大冲击。到目前为止,金融危机虽已进入后期,但欧美经济复苏的态势远没有确立。2010 年,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全球金融交易活动趋于活跃,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交易规模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主要经济体金融市场不断恢复,继续主导着国际金融市场格局。不同于西方的是,新兴经济体抗危机能力明显强于发达经济体。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浪潮冲击下,在消化发达国家危机转化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仍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新兴经济体的金融业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仍然十分强劲。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性有所上升。为吸取金融危机教训,增强金融体系抵御风险、防范危机的能力,2009 年以来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启动了大规模金融监管体系改革。2010 年,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相关国际组织制定了关键性金融改革动议,主要国家在金融监管改革立法上也取得突破。改革主要集中在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强化资本和流动性要求、加强场外衍生产品市场监管、加强对冲基金监管、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改革薪酬制度、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等方面。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重构将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并以此支持全球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三、国际银行业概况金融危机发生前,由于银行传统业务盈利能力下降,引发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商业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界限也愈来愈模糊。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国际银行业不断地寻求以并购为主要手段的应对策略。如东京银行与三菱银行并购案、大通银行收购化学银行案、以及瑞士银行与瑞士联合银行并购案,都曾轰动一时。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达成合并协议,组成庞大的金融服务集团;在欧元启动的鼓舞下,德意志银行收购美国信李银行,从而产生了全球最大的跨国银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以美国金融业为代表的欧美金融业大幅萎缩。据统计,2008年,美国有25家银行破产,2009年,这一数字达到了140家。而2010年全年竟有157家银行倒闭。2008年8月,美国信贷同比下降10.4%,创造了34年来的最大跌幅,受此影响,美国金融业排名从世界第一降至第三。法国信贷2008年7月至2009年8月同比萎缩达20.84%。欧美银行业经营业绩大幅下滑,2008年全球金融业利润总额下滑85%,股本回报率从上年的20%降至2.7%。2010年,危机的负面影响继续减弱,一些发达经济体的信贷市场出现复苏迹象,大型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得到修复,部分业务重新开始扩张,盈利状况有所好转,对非常规政策的依赖程度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有所下降。与欧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兴经济体的银行业同期取得了令人骄傲的业绩。仅以中国为例,中国工商银行位列2008年全球银行业盈利榜首,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分列第二和第四名。第二节 国内经济金融环境一、经济环境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巩固。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对外贸易继续恢复;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共实现GDP39.8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10.3%;CPI同比上涨3.3%;贸易顺差为1 83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4%。二、金融环境2010年,央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适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结构,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业改革,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改进外汇管理,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一) 宏观金融环境适度宽松一是货币供应量增幅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2010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约为7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9.7%,增幅比上年年末降低8个百分点。二是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适度。2010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47.92万亿元,同比增长19.9%,增幅比上年年末降低11.8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95万亿元,同比少增1.65万亿元。三是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继续增长,但增速回落。2010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71.82万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幅比上年年末降低8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2.05万亿元,同比少增1.08万亿元。四是存贷款基准利率适度上调。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10月19日和12月25日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存款、贷款基准利率各上调0.25个百分点。两次上调后,1年期存款、贷款基准利率分别达到2.75%和5.81%。这是自2007年12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首次上调基准利率。五是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比例大幅增加。12月,执行下浮利率、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分别为27.8% 和29.16%,比年初分别下降5.39个和1.10个百分点,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43.04%,比年初上升6.49个百分点。六是年内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1月、2月、5月三次上调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10月对六家银行差别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于11月两次、12月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上调后,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8.5%,已达到历史高点。(二) 金融体系运行平稳一是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稳步发展。截至2010年末,我国106家证券公司的总资产为1.97万亿元,净资本为4 319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和增长12.7%;全年实现净利润775.57亿元,比2009年下降16.85%。保险业继续较快发展。截至2010年年末,保险公司的资产总额为5万亿元,同比增长22%;2010年,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45万亿元,同比增长30.4%。二是直接融资在资金配置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继续健康、平稳运行,贷款融资的主导地位有所下降,股票融资占比显著上升,债券融资继续增加,融资结构明显优化。2010年,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总量11.1万亿元,同比少增1.9万亿元,其中,贷款融资量8.36万亿元,占融资总量的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股票和企业债券融资量1.78万亿元,占融资总量的比重比上年同期上升3.5个百分点。三、银行业现状截止2010年末,我国银行业逐渐形成了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股份制商业银行为辅、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及信用社为有效补充的银行体系。至2010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共计19.5万个,从业人员30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6万个和20.7万人; 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95.3万亿元, 同比增长19.9%; 负债总额89.5 万亿元, 同比增长19.2%。本外币存款余额73.3 万亿元, 同比增长19.8%; 本外币贷款余额50.92万亿元, 同比增长19.6%。2010 年, 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净利润8 990.9 亿元, 同比增长34.5%, 增速同比上升20 个百分点; 资产利润率1.03%, 资本利润率17.5%, 同比分别上升0.09 和1.26 个百分点; 实现净营业收入25 482.4亿元, 其中利息净收入16 886.6 亿元, 同比增长36.3%; 手续费、佣金等中间业务收入3 635.58 亿元, 同比增长24.3%。截至年末,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 336 亿元, 比年初减少731 亿元; 不良贷款率1.13%, 比年初下降0.46 个百分点。同时, 拨备覆盖率高位提升, 风险抵补能力不断增强。截至年末,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217.7%, 同比提高64.5 个百分点;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230.7%, 同比提高50.8 个百分点。2010 年, 商业银行通过股东注资和内部收益留存等方式补充资本, 同时通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采取多种方式实施再融资,通过配股融资筹集资本3 346 亿元, 发行混合资本债券和次级债券融资920 亿元。截至年末,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2.17%, 同比提高0.71 个百分点。其中, 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12.08%, 同比提高0.95 个百分点; 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1.02%, 同比提高0.76 个百分点; 城市商业银行12.84%, 同比下降0.12 个百分点。(一) 四大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四大国有银行由于成立时间较早,无论是资金实力,还是网点分布,在所有银行中处于绝对优势,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重要的经济杠杆,受国家政策影响比较大,这些银行政策导向性比较强,但经营政策不够市场化和灵活,不良资产率比较高,其利用自身的网点优势及资金实力,在传统业务收益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截至2010 年年末, 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0%、12.5%、12.4% 和11.59%; 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09%、1.20%、1.01% 和1.76%; 税后利润分别为1 564 亿元、995 亿元、1 333 亿元和949 亿元。(二) 股份制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逐步发展起来的一批银行,它们见证了改革开发的历程,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其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具备一定的商业化和市场化能力,经营体制相对于四大国有银行要灵活的多,这些股份制银行基本都实现了股票上市,其收益不仅仅依托于传统的业务,也在积极与其他金融投资机构展开合作,扩大自身的收益渠道。(三) 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和特殊群体,其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设立的城市信用社,当时的业务定位是: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为地方经济搭桥铺路。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的城市信用社发展到了5000多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各地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是在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中央金融监管部门整肃城市信用社、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产物 至今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已有112家,遍及除西藏以外的各个省(市、自治区)。营业网点5162个,从业人员16.9万,生产总额14552 亿元,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6.27%,占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的27.7%;这些城市商业银行的特点是规模比较小、发展程度取决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定位不清。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处境并不乐观,前有四大国有银行的垄断及股份制银行的堵截,后有轰轰烈烈改革中的农信社作“追兵”,加上外资银行又在虎视眈眈,城商行必须进行变革。而在越来越高的“走出去”的呼声中,城市商业银行目前都面临着一个最为迫切的问题如何进行重新定位,到底应该“向上走还是向下走”(四) 农村信用社及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农村信用社的债务承担责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其财产、合法权益和依法开展的业务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银行类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又是信用合作机构。农村商业银行一部分是由农信社改制而来,一部分是近年新设立的村镇银行。截止2006年末,我国农村信用社从业人数已达到634659人,法人机构数19348个。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38834亿元,与2002年末相比增长95:农业贷款余额达12105亿元,与2002年相比增长117。高于同期各项贷款余额增幅29个百分点。2010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合计资产总额突破10万亿元。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在内的全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计3519家。2010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为5.6%,比上年末下降1.8 个百分点。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余额分别为3.9 万亿和2 万亿元,比上年末分别增加7825 亿元和3937 亿元。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一定进展。截至2010 年年末,全国共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1976 家,农村商业银行84家,农村合作银行216 家。在国家经济调控之下,国有和股份制银行成为经济杠杆的重要手段,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第三节 江苏及沿海地区经济金融环境一、江苏及江苏沿海地区经济环境(一) 江苏省经济概况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090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9.6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1753.9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16609.8亿元,增长13.1%。(二) 江苏沿海地区经济概况2009年江苏省沿海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3亿元,同比增长13.2%,人均GDP达到25361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苏南和全省平均水平。随着苏通大桥的建成通车、沿海大通道的全线贯通以及连云港港口建设步伐的加快,江苏省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相互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沿海产业带建设方面,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特别是新能源基地初具规模。二、江苏地区银行业现状(一) 银行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银行业规模稳步增长2010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71991.9亿元,同比增长24.4%,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市场主体进一步增加,得益于江苏良好的经济基本面,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外资银行设点布局加快,全年新设12家股份制银行分行,7家外资银行分行,6家城市商业银行分行。2010 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润同比增长43.7%,为近三年的最好水平;年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36%,较年初下降0.49 个百分点,2008 年以来累计下降2个百分点。(二) 人民币存款增势整体趋缓,存款增长的波动较大受派生存款减少、居民通胀预期上升,理财产品活跃、楼市分流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存款快速增长的势头有所放缓。2010 年,全省新增人民币存款10134.3 亿元,同比少增1670.2 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年末余额同比增速20.7%,较上年末下降11.2 个百分点。同时,因金融机构存款考核、节日因素等影响,各项存款接连出现“季末冲高、季初回落”现象,存款的稳定性明显减弱,月度间增幅差异较大。企业存款增长放缓,全年新增企业存款2054.1 亿元,同比少增3636.7 亿元,新增企业存款仅占全部存款的20.3%。储蓄存款增长乏力,全年新增储蓄存款3225.3 亿元,同比少增162.4亿元,与此同时,在通胀预期增强背景下,活期化现象明显,年末活期储蓄余额占比33.3%,同比提高3.7 个百分点。(三) 人民币贷款稳定增长,信贷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1-12 月,全省新增人民币贷款6824.3亿元,同比少增2313.3 亿元。12 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速19.3%,这一增速与江苏省2001 年以来年均贷款增速基本相当,说明贷款增长已经初步回归常态。贷款期限有所优化,全年新增短期贷款2998.3 亿元,同比多增439.1 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4957.3 亿元,同比少增1507.1 亿元,前期贷款期限拉长的趋势得到一定缓解。2010 年以来,江苏省信贷投放结构明显优化,中小企业贷款、制造业贷款增长尤为明显,也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了有力支持。1-12月,全省新增中小企业贷款4064.7 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总额(不含票据融资)的75.4%,同比提高8.2 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表外授信也快速增长,1-12 月,全省金融机构对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表外授信分别增加1182.6 亿元和981.5 亿元,分别高出大型企业574.2 亿元和373.1 亿元。与此同时,全省新增制造业贷款2086.4 亿元,占新增对公贷款的比重为24.6%,同比提高5.5 个百分点,自2010 年4 月份以来,已连续9 个月居各行业贷款增量之首。(四) 地方金融机构实力进一步增强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初步实现“省内机构逐步完善优化,省外网点重点布局”的良好局面,金融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江苏银行继续深化改革,积极推进经营体制与机制转变。在组织体系方面,完成了杭州分行筹建申报工作,初步实现了全行经营机构发展重点布局和完善优化的协同推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稳步推进,2010 年末,全省累计成立村镇银行25 家,累计成立小额贷款公司194 家。合理分工、功效互补、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累放贷款超过1000 亿元。江苏银行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有明显提高。2010年全省新增贷款占到全国新增贷款总量的9%,有利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三、江苏沿海地区银行业现状(一) 江苏沿海地区银行业发展概况2008年末,江苏沿海地区(包括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039亿元,同比增长27.7%。2010年,江苏沿海三市贷款增长较快,12 月末,连云港、盐城、南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4%,超出全省各项贷款增速5.1 个百分点。2010年,连云港市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1243.81亿元,比上年增加224.37亿元,增长22.0%。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8.24亿元,增加85.31亿元,增长22.0%。贷款余额946.26亿元,增加173.78亿元,增长22.5%。贷存比达到76.1%。2010年,南通市金融系统新增贷款532.61亿元,比上年少增148.62亿元。年末金融系统各项贷款余额2964.5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9%。全年金融系统新增存款951.48亿元,比上年少增15.13亿元。年末金融系统存款余额4957.8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93.99亿元,增长17.9%;企业存款余额1206.41亿元,增长8.2%。2010年,盐城市金融机构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009.17亿元,比年初净增350.53亿元。金融机构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达1333.93亿元,比年初净增280.82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587.54亿元,比年初净增180.25亿元,增幅列全省第一。外汇存款余额1.99亿美元,比年初增加0.03亿美元;外汇贷款余额为3.55亿美元,比年初增加0.69亿美元。(二) 江苏沿海地区银行业存在的问题江苏沿海地区各金融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融资总量偏小、业务品种偏少、金融服务同质化现象相对突出等问题,规模和融资功能不能适应沿海大开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1、银行业发展不够均衡,没有形成突出的竞争优势江苏沿海地区的银行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国有银行体制的完善及网络布局的完善、股份制银行的规模扩大以及以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为主的城商行的发展,尚未真正产生一个服务于江苏沿海地区的地方性银行,从而对江苏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江苏沿海地区金融业的改革创新仍需进一步深入,如在城乡一体化等新形势下,还需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在新型金融机构方面还需进一步发展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新型非银行金融机构等。2、经营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部分商业银行发展战略不够清晰,仍属粗放型增长;激励考核机制不太科学,片面侧重于业务指标;组织架构不尽合理,不能完全符合前中后台适当分离和制约的要求;信息系统建设和治理滞后,不能完全适应业务长期发展的需要;信贷管理基础工作薄弱,贷款新规执行力不强,还没有形成精细化的信贷管理模式。部分新设机构存在重业务、轻管理、重规模、轻经营等问题,偏离自身市场定位,同质化现象严重。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步伐的加快,目前主要依靠利差的经营模式和过度依赖大企业、大项目、大客户的简单发展模式将不可持续。这些都需要江苏沿海地区银行业未雨绸缪,做好下一步战略规划和实施。江苏及沿海地区的银行业发展、需要进行管理、结构、布局的充分调整,吸收各自发展的优势和经验、形成成熟和完善的结构,定位于各自的目标,服务于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江苏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实现了整合,形成了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为核心的城市商业银行主体。根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应成立地方性银行,专门服务于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另外,江苏省内的农村商业银行也需要进行整合。四、江苏沿海三市概况(一) 连云港市连云港位于江苏东北端,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总面积75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82万人,现辖4县3区。连云港古称瀛洲,秦设朐县,唐建海州,有“东海名郡”、“淮口巨镇”之美誉。境内有将军崖岩画、藤花落古城等史前文化遗址,西汉时期尹湾简牍、东汉时期摩崖造像等宝贵文化 遗存。孔子曾到此登山观海,秦始皇三次东巡至此建秦东门。吴承恩受花果山启迪写下西游记,李汝珍寓居板浦成就镜花缘。连云港山海风光兼备,集名山(花果山)、名海(黄海)、名水(温泉)、名竹(金镶玉竹)、名石(水晶)于一身,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江苏三大旅游资源富集区之一。连云港区位独特、交通便捷。位于长三角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区,以及沿海经济带和陆桥经济带的交汇处,是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作为中国中西部最便捷的出海口,连云港港是江苏唯一的大型深水海港,长三角和渤海湾之间重要的区域性国际枢纽港、集装箱干线港,亚欧大陆间重要的水陆中转港。2008年,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集装箱运量突破300万标箱,跻身全国集装箱运输十大港、全球百强港,港口吞吐量中50%以上货源来自中西部地区。连云港是国家规划建设的45个公路主枢纽之一,境内高速公路密度居全国前列,民航机场达国际4D标准,规划到2020年建成区域性大型机场。全市境内航道总里程1138公里,2010年将基本形成南通长江、西连京杭大运河的集疏港水运体系。连云港发展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林果茶、畜禽鱼生产基地,有大量可供开发的岸线、滩涂、浅海、盐田等海洋资源,全市拥有海岸线176公里(其中基岩海岸42公里、沙质岸线30公里),沿海滩涂160万亩,可开发浅水海域400万亩。有300平方公里的沿海盐田可作为工业储备用地。有田湾核电、新海火电等重要电力能源生产基地,现有包括核电、火电在内的发电装机容量300万千瓦,远期核电规划发展8×106万千瓦机组,可有效保证各类项目的电力需求。连云港市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三个国际商务中心之一,现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0个。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优势明显,造船、机械装备、精细化工等临港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抗肿瘤药、抗肝炎药生产基地,碳纤维材料、风电叶片产业前景广阔,依托港口综合交通优势而兴起的现代物流业、围绕建设国际商务中心而兴起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连云港市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全国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榜中位次大幅前移。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150.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居全省第四位。现在,连云港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性的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和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二) 盐城市盐城地处江淮平原东部的黄海之滨,总面积1497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10万人,现辖2市5县2区。历史悠久,因盐得名。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时,因“环城皆盐场”而更名为盐城县。海盐文化遗址众多,中国海盐博物馆正在兴建中。革命老区,百河之城。皖南事变后,刘少奇、陈毅率领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盐城成为华中抗战中心。时有“陕北有延安、苏北有盐城”之说。目前,新四军纪念馆是全国规模最大、资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军纪念设施。盐城市区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水网密布,市区420平方公里规划区内有98条大小河流,人称“百河之城”。崇文重教,民风淳朴。盐城人文荟萃,古有陆秀夫、施耐庵等,近现代有“二乔”(胡乔木和乔冠华)等。基础教育扎实,职业教育发展较快,拥有国家重点职业学校18所,在校人数超过10万人。盐城自清代以来接受两次较大规模移民,民风淳朴,包容性强。盐城既是淮剧发源地,又是中国杂技的发源地之一,拥有董永祠等人文景观和大纵湖、九龙口等游览胜地。资源丰富,生态独特。沿海滩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占全省的67%,是我省最大、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海岸线总长582公里,占全省的56。拥有太平洋西海岸最大的滩涂湿地,有野生麋鹿和珍禽(丹顶鹤)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全市耕地总面积占全省的16.4,是我省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生猪、家禽、禽蛋等农产品产量均居江苏省前列,有480个产品通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认证,是全省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2266.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6%。产业特色较为明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已形成汽车、纺织、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以及造船、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涌现出悦达、森达等一批全国知名的企业集团。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已经形成集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海运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盐城机场开通了抵达首尔、北京、昆明、哈尔滨的航线,境内有贯穿靖盐、沿海、盐徐三条高速公路,农村公路10900公里,新长铁路盐城站开通全国客货运。(三) 南通市南通位于江苏省东部,长江入海口北岸,东濒黄海,面向上海与苏州、无锡、常州,背依广袤的苏北平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现辖四市、二县、三区,辖区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人口785万。南通是长江流域进出物资的转运枢纽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港口城市。市区的五山(即:狼山、剑山、军山、黄泥山,马鞍山)为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江南古陆下沉后残留于地面的高顶。全市地势平坦,沿江、近海与中北部地区至里下河区略有起伏。境内沟河纵横交错,使江、海、河连成一片。南通属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这里土地肥沃,沟河纵横,雨水充沛,是适宜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江海平原,全市拥有耕地707万亩,耕地产出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里以粮棉为主,盛产棉花和特种经济作物,为全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作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自1984年开放以来,南通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被誉为"江海明珠,风水宝地"的南通日益向世人展示出独特的魅力,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海洋经济资源,独特的港口优势,扎实的工业基础和发达的文化教育。经国家权威机构评估认定,南通进入了中国"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环境40优"的城市行列。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3417.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0%。第二章 组建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方式第一节 组建的必要性一、推动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资本已经上升为第一推动力,银行则是在这一推动力中有效发挥内在功效的重要工具。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资本是区域开发中最为稀缺的资源,只有在成功解决资本问题后,才能在其他生产要素的配合下尽快地摆脱欠发达面貌。资本的流动状态可以反映流入区域的活跃程度和成长性,资本向特定区域的流动和聚集,同样也意味着该区域劳动生产率的改善和竞争力的增强。地区性、区域性银行的组建,将大大促进江苏沿海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区域银行的建设将为大规模的沿海发展“奠基铺路”。应该通过区域银行吸引社会资源,为大规模的沿海发展打基础、造声势、创环境,使江苏沿海发展能广泛地吸引全国、全世界的眼球,引起包括国际资本、上海资本、珠三角资本、浙江资本在内的各类资本的重视。(一) 能够大力支持沿海发展基础项目和重点项目,解决沿海发展的难题和瓶颈问题。由于区域性银行的融资平台体系拥有长期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因而可以为建设周期和投资回收期限较长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长期资金。另外,由于区域性银行的融资平台的投入体系有相对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因此,可以支撑一些风险较大的重点项目。(二) 对多元投资主体产生吸引力与诱导力。区域性银行的融资平台投入体系应该是政府对沿海发展进行调控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应通过特定的政策手段,以较少的资金,带动和引导大量的社会资金按照政府的政策意图进行投资。(三) 促使沿海成为国际制造业基地。地方银行能够发挥突出的金融引导与支撑作用,使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资源的集聚支持江苏沿海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形成。江苏沿海发展的目标是聚集现代制造业、聚集现代城市要素、聚集国际知名企业、整合发展要素,地方银行的目标体系当然包括了促进地方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四)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缺乏健全地方金融体系的欠发达地区,本地金融机构多为工、农、中、建等商业银行或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非地方性金融机构。这些非地方性金融机构受其总行统一调配控制,经营方式往往不够灵活,地方适应能力也较差,在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等诸方面劣势相当明显,使其不能轻易放贷。而另一方面,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中小企业又严重缺乏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成为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已陷入困境。通过建立地方性金融机构,引导部分资金定位于地方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五) 填补农村资金缺口,振兴农村经济。随着工、农、中、建等四大国有银行改制的实施,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往往交易成本高、利润薄,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四大商业银行逐渐退出了农村市场,导致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持续恶化,供求总量严重失衡。农村地区已离金融越来越远。农村金融的严重缺失,已阻碍了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地方金融机构,让金融重回农村市场,填补农村资金缺口,势必会促进本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从目前沿海三市提供的项目编制规划看,每年的融资需求数额巨大,现有金融机构不能完全负担起这个重任。人行南京分行曾经赴沿海三市开展专题调研。调研发现,仅靠现有金融机构支持沿海开发,存在着一系列的瓶颈和制约。如三市金融规模总量有限,难以满足沿海开发庞大的投资计划需求;直接融资比例很低,对银行信贷依赖程度很高。以连云港为例,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之比达到22.81,远远高于91的全省水平。如果主要依靠沿海市(县)级政府融资平台来完成重大项目的资金筹集工作,不但满足不了资金需求,而且会大量集聚财政偿债风险。二、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推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金融服务功能的完善,不仅包括金融服务品种的完善,还包括金融服务能力、服务质量的提高。正如前文所述,江苏沿海地区各金融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融资总量偏小、业务品种偏少、金融服务同质化现象相对突出等问题,传统业务占绝对比例,业务创新不到位。目前各银行机构存贷款业务收入占总收入90以上,银行卡、支付结算和代理业务等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非常小。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本地区小型银行没有创新能力,其他银行分支机构没有创新动力,本地区缺乏具有法人地位的骨干银行,缺少业务创新的基础平台。只有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才能增强区域经济吸纳资金的能力,形成资金洼地,积聚金融资源。地方性、区域性银行便于加强各方的协调配合,积极推动区域内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一) 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建立金融诉讼案件协调工作会议制度,开展金融涉诉案件集中执法专项整治活动。(二) 强化社会信用意识,完善征信体系建设。通过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开展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社区、信用村镇的创建活动,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以人民银行征信数据库为基础,整合金融、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信息资源,建立畅通的信息共享机制。(三) 地方性银行能够主动适应当地环境,借助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