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某科技园区智力资本调研总结报告.docx

    • 资源ID:1652124       资源大小:193.41KB        全文页数:6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某科技园区智力资本调研总结报告.docx

    中关村科技园区智力资本调研总结报告一、由资本知本智本说开来农业经济时代,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中对社会财富贡献最大的要素,产生的地租是主要分配形式,占绝对的比例,而由资本产生的利润和由劳动产生的工资分配只占数量不多的余额。在工业经济时代,也就是资源经济时代,企业的规模侧重于量的扩张,资本是稀缺的生产要素,谁拥有了资本谁就拥有了分配的主动权,资本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分配形式,占据着绝对的比例。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资本所代表的资源日益短缺,以资本推动经济发展难以维持;科技的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本很大程度上代替非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样,会财富的分配就取决于人力资本的多少及其价值的实现程度,相应地,非人力资本因其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减少,在分配中所占比例逐渐降低处于辅助地位。这就意味着劳动力尤其是智能劳动力应取得更多的收入。而现行分配模式中,劳动者的收入多少并没有取决于他在创造财富时各生产要素贡献的相对比例,资本的收益仍占主要地位,这种分配模式应予以变革,否则会阻碍知识经济的发展。20世纪初的经济是自然资源型的。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在20世纪2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工业产品是汽车,一辆汽车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能源约占生产成本的60%。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工业产品是半导体,在半导体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在成本中所占比例不到20%。在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计算机软件,而在制作过程中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所占比例更低。1996年联合国人力资源开发报告指出:依据100多个国家的调查表明,财富资源(指资金、有形资本)占这些国家总资源的12%,自然资源(指土地、矿山、水资源等)占24%,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占64%。可见,占多数的就是人才、技术、管理、无形资产与各种软件组成的智力资本。纵观人类发展史,社会经济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三个阶段,产业发展形态也经历了劳动密集型(人力为主体)、资本密集型(财力为主体)和知识密集型(智力为主体)诸个形态。在这极类似黑格尔“否定之否定”规律中,人力资源已从人力资本走向智力资本。当我们跨入21世纪之际,不难发现,曾被预言家称为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或人才时代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到我们身边,而推动这个时代到来的力量,正是智力资本。知识与智力。辞海对知识和智力所下的定义为: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智力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仅从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便可看出,知识是一种已有的存在,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而智力则是一种创造性存在,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智力是对知识的驾驭和操纵。知识经济与智力经济。从学术界目前对知识经济的理解上看,知识经济与智力经济并非完全对立,有时甚至是相互替代的。吴季松博士在他1998年出版的知识经济一书中给知识经济下了一个明确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不可避免地成为高度浓缩的资本,但知识资本是对人人开放的,利用仅需支付少量的成本;而智力资本则有所不同,由于智力资本的构成中含有大量创新的成分,其表现方式为新理念、诀窍、管理技术、专利技术以及新成果、新产品等,具有突出的高科技特征,且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独占性,因而,对智力资本的使用要付出较大的成本。知识经济也是智力型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智力资本的扩张,智力资本扩张的速度决定着知识经济发展的速度,智力资本扩张的核心是知识的扩散性和知识的创新性,其内在规律为知识价值认同规律。智力资本包括知识、技能。信息等,有些工业部门的增值主要依靠智力资本,其比例可达 34。但是许多企业不重视智力资本的作用而陷于严重亏损,如加拿大的帝国商业银行、美国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陶氏化学公司等都是在经过长期挫折后,才体会到智力资本的重要性的。英国学者查尔斯·双迪在其非理性时代一书中说:“一个公司的智力资产价值通常为其实体资产账面价值的3或4倍。可是当公司的经理人员被问到他们的公司内有多少知识被应用时,他们通常的回答是只有20%,如果利用率能达到30%,它对公司所产生的作用将更大。”比起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智力资本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1、一个人的实物资本(财产)具有可剥夺性,其人力资本却是无法被剥夺的。而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明显区别在于其受到相关法律(如专利法,知识产权,商标法,著作权等)的高度保护。智力资本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其受到保护的程度日益深化。因而,法制化的程度也日益提升。2、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对人员的一般投资而产生。明智的人们知晓,应趁年轻获得自己的人力资本。而智力资本不仅趋向年轻化,更依赖创造性教育和培育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的关键资源。在变革中创新的管理模式、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已取代普通的、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管理劳动,成为创造知识社会财富的巨大源泉。3、人力资本给个人、家庭与企业带来利益,刺激许多家庭、个人与企业投资他们自己的人力资本。而基于知识经济的智力资本则更多地给社会与全球带来利益,如微软公司的成功,显示这种高密度的智力资本能迅猛地创造财富,在更大范围中改变世界和推动发展。因此,人才资本化与资本人格化成为知识经济与智力资本的显著特征。4、每个地区与国家,在形成智力资本过程中,或多或少地经历过泡沫经济的阶段,其人力资本难免沾染“泡沫现象”。而泡沫经济一旦跨入知识经济阶段,则标志着智力资本的组合与形成。亚洲金融危机表明,智力资本的数量、质量及其形成的及早性,是一个国家与地区抵御金融经济危机的重要力量。5、从表象看,人力资本是有形的,而智力资本则往往是无形的。但深层的知识经济告诉我们,无形的智力资本正以迅猛的势头驾驭有形的人力资本,形成新一轮的人力资源金字塔。若要掌握未来社会的优势,就要掌握控制技术与知识的人才。智力资本,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力的代名词。6、智力资本比人力资本更具价值,也更有力量。英特尔、微软公司的成功,并不是他们比IBM公司有更多的人力与财力,而是因为他们拥有比物质或金融资本更具价值的智力资本。智力资本以其价值高、确认难、流动快的特点,在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上运行,其流失的风险也极大。物资资本(如矿山化石)的流失,往往以几十年或数年时间计算,人力资本的流失则往往以年或月的时间计算,而智力资本流失的速度极快,瞬间即来,刹时即去。借助于当代电脑技术、通讯网络技术和资讯社会优势,智力资本往往以光的速度在全球流动,追求其最高的价值实现。美国在知识经济中独占鳌头,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充分利用全球人才资源。即使在其国内反移民热潮中,克林顿政府还是提高了吸收技术移民H1B的名额,从原有的每年6万个名额上升到每年10万个名额。如何管理与利用智力资本,保护和发展智力资本已成为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也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笔者认为,应当提高全社会对智力资本的认同和保护。智力资本管理的首要环节,是法律意义上的认可。其中,股份分配是当今全球企业竞争中的共同做法,能有效地吸引人才,增加公司凝聚力。在知识经济的热土美国加州硅谷,股份分配已成为吸引管理人才与高技术人才的常规做法。同时,价值观意义上的认同,也已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的企业文化,这就是智力资本中的结构资本。知识劳动与企业家受尊重、受保护的程度,往往是衡量知识经济成熟度的重要标志。智力资本如受不到法律、道义和全社会的共认,知识经济犹如沙滩楼市,难以持续和发展。二、智力资本及其研究的发展任何企业要存在和运作都必须有一定的经济资源。传统的企业经济资源有三,即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资金资源。随着近代科技、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企业经营的第四种资源,也是更为重要的资源,即智力资本。在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并进入网络经济的形势下,企业家在经营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创造财富的方式和手段也在发生变化,企业要想进一步取得高额利润更要重视智力资本这一新的经济资源。“知识产业”的概念最早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于1962年出版的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提出的。马克卢普依据1958年美国的统计资料,从标准的国民账户入手研究,把30个部门的知识生产、加工处理和传播分为五大类,定义为知识产业,包括(1)教育;(2)研究与开发;(3)通信媒介;(4)信息设备;(5)信息服务。按照他的测算,美国在1947年1958年期间,知识产业以平均每年10.6%的速度递增,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2倍;1958年这些知识产业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NP)的29%,从事知识产业的人数占社会就业总人数的32%(1959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产品的迅速崛起,现代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从传统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到2000年三月,美国经济已经连续108个月持续增长,使全世界更加关注“知识经济”的问题。经济增长的源泉和企业之间竞争的重心,已经从物质资本转移到智力资本上。智力资本是企业竞争力的标志,智力资本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焦点。随着这种竞争重心方面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智力资本已经是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之一,应该采取更系统的方法去经营企业的智力资本。智力资本(Intellectual Assets)以知识为核心,日益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对企业智力资本的经营管理无疑是目前为止企业管理者和企业研究者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当然也是最大的机遇。智力资本在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早在50多年前就受到经济学家的关注。1945年,经济学家哈耶克(Frederick Hayek)曾研究过智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1962年,美国普林斯敦大学的学者麦奇卢普(Fritz Machlup)完成了一项题为“智力:它的创造、分配和经济意义”的研究。这项研究认为1958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信息部门的贡献达34.5。1990年美国著名战略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能力一文中将核心能力明确为“组织对企业拥有的资源、技能、知识的整合能力,即组织的学习能力”。此文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是对核心能力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另一位学者利奥纳多·巴顿(LeonardBarton)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内部的知识集合,包括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规范四个方面,主要发挥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作用”。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Calbraith)于1969年首先提到智力资本的概念。他在致波兰经济学家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认为,你应该认识到世界上已经有多少人把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归功于你在过去几十年中提供的智力资本。”对此事件的经典记载见于1975年G.E.费韦尔所著的米哈尔·卡莱茨基的智力资本一书。加尔布雷思指出:智力资本的智力在本质上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无形资产,而是一种思想形态的过程,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美国学者托马斯·斯图尔特(Thomas.A.Stewart),在20世纪90年代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专著,包括:脑力:智力资本是如何正成为美国最有价值的资产的?(财富1991年6月3日);你的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智力资本(财富1994年10月3日);智力资本:组织新财富(1997)。斯图尔特将智力资本定义为,“公司中所有成员所知晓的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事物之和”,并吸收了企业管理的实践,指出,企业的智力资本价值体现在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三者之中,并称为智力资本的“H-S-C”结构。加拿大McMaster大学商学院的Nick Bontis博士,指出智力资本中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相互关系和相互转化机理,并运用数理统计工具提出了测度其相互关联度的量化模型。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斯维比(Karl Erik Sveiby)在1997年的著作新的组织财富一书中,将智力资本划分为:员工能力(Employee capability)、内部结构(Inter structure)和外部结构(Extra structure),即E-I-E结构。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的乌尔里奇(Dave Ulrich)教授提出了更简洁的智力资本定义,即“智力资本=能力×认同感”。英国的安妮·布鲁斯(Annie Brooking)将智力资本归为“对使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并将智力资本体现为:企业=有形资产+智力资本。然而,把智力资本作为企业价值的一种新的增长点进行系统研究却是近些年的事情。20世纪90年代,智力资本开始受到企业界的重视。1991年,财富杂志刊载了汤姆·斯特沃德的文章智力风暴,这是在国家级商业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此类题目的文章。到1998年,伴随着美国新经济的兴起,有关智力资本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经济管理界的一个热点。仅1999年,在世界范围内召开的有关智力资本管理的国际会议就超过了12个。然而,迄今为止的多数研究集中在智力资本的解释、评估以及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上,如何利用智力资本获得企业增值的潜力则是管理理论界和企业高层管理者更为关心的问题。智力资本包括知识、技能。信息等,有些工业部门的增值主要依靠智力资本,其比例可达 34。但是许多企业不重视智力资本的作用而陷于严重亏损,如加拿大的帝国商业银行、美国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陶氏化学公司等都是在经过长期挫折后,才体会到智力资本的重要性的。英国学者查尔斯·双迪在其非理性时代一书中说:“一个公司的智力资产价值通常为其实体资产账面价值的3或4倍。可是当公司的经理人员被问到他们的公司内有多少知识被应用时,他们通常的回答是只有20,如果利用率能达到30,它对公司所产生的作用将更大。”近年来国外许多著名大公司因重视企业智力资本的作用,纷纷设立了首席知识官(Chief Knowledge Officer,CKO)或译成知识总监。CKO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经理,负责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技术开发、智力资源开发、企业本身知识共享体系的建立等职能工作。这个部门的工作成果不仅仅是数据和信息,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形成一个知识共享和创新的氛围,向企业提供经营提炼和创造的智力资源。把智力资本作为企业价值的一种新的增长点进行系统研究已成为经济管理界的一个热点。仅1999年在世界范围内召开的有关智力资本管理的国际会议就超过了12个。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要重新思考竞争策略”;2000年6月18日美国商业周刊提出了知识寿命周期日趋缩短,企业竞争规则不仅是“大鱼吃小鱼”,而且出现了“快鱼吃慢鱼”的趋势。为迎接“效率时代”的挑战,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Drucker)在21世纪管理挑战的著作中指出:“成功的企业家不是坐等灵感的降临”,而要“系统地每612月定期检查机遇窗口”、“有组织地加以运用”。美泰普史考特(Tapscott)教授在新经济数位世纪的新游戏规则一书中提出:“决策过程应该要增加在不同选择中做出最好的抉择的机遇研究”。从对智力资本的解释到升华、深化如何利用智力资本获得企业增值的机制研究是管理理论界和企业高层管理者更为关心的问题。虽然国内也有一些与智力资本思想相近或相关的研究(如人力资本、知识价值管理、无形资产等),但仅限于对国外智力资本理论介绍,专题性的少,原理性的多,直接用于实践的就更少。十五规划建议说明指出:“建议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们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今后五年的工作至关重要”。2001年3月公布的十五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坚持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朱鎔基总理在纲要说明中明确提出“我们能否抓住机遇,乘胜而上,今后五年的工作至关重要。”2000年2月13日经济日报专论“京沪深,谁是中国高技术的领头羊?”中指出:北京的优势在于智力资源的集中,发展速度上是深圳最快,产值规模上是上海最大。北京要力争全国领先,在依托中关村,切实抓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实施中,增强对智力资源“速度/效益”发展导向机制,并提高管理技术的可操作性、科学性的研究,既是贯彻落实十五规划,北京市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也是适应新经济的新规律,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创新的迫切要求。如何跟踪国外智力资本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高科技园区智力型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为首都智力型企业加速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模式,并使我国智力型企业智力资本增值与管理尽快驶入快车道。本课题从微观层面人手,探讨智力型企业智力资本增殖机制模型(H-K-S-C模型),重点研究智力资本的人本管理、知识管理、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的经营管理之道,从而构筑智力资本增值的智力场-智力网-智力流-智力库;围绕智力资本微观研究,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二次创业”发展提出了建立“智能型园区”的概念。三、中关村的重新定位(一)中国高新区的发展1985年,深圳经济特区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后又由广东省信托投资公司参股,共创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批准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1年3月6日,国务院发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收政策的规定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1991年3月6日,国务院批准了2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时还认定上海漕河泾、大连、深圳、厦门火炬、海南五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上原已批准的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达27个。1992年,国家新批准25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使总数达52个。1997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将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序列。1997年12月24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开始审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草案。1999年6月5日,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市关于创建中关村科技园区,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发挥示范作用的请示报告。1999年,全国53个国家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收入6560亿元,实现总产值5660亿元,较上一年分别增长35.7%和30.6%。实现利润356亿元,出口创汇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106亿美元。这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经济发展连续第8年保持高增长态势,并提前一年实现“九五”计划预期目标。高新区几乎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完全平地盖高楼发展起来的。因为一无所有,所以也少传统观念,少习惯势力,少条条框框;因为要跨越式发展,就不能按部就班,而必须出奇兵,高效率;因为无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就不能不试探着自己开路自己走,自己积累经验自己用;因为国家不投资办企业,在体制上,只能根据市场需求,依托大学、院所、科研人员原来的成果,按照自由组合,自主抉择,自负盈亏,自筹资金的“四自”原则,鼓励科研人员们自己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因为高新区80%的企业都是民营,成果产品是人家自己研发的,资金资本的风险也是人家自己掏腰包独立承担的,企业老板们成果拥有者或资金投入者作为主人;高新区的管委会等政府派出或职能执行机构,真正成了公仆,全心全意为高新技术企业主人服务。 特殊的背景和特殊的条件,使高新区挣脱了传统体制和机制的束缚,为科技创业者营造出了一个局部优化的环境,使他们在老机制老体制下被压抑多年的创造热情迸发出来,演变成用高新技术创造经济奇迹的巨大动力。在10来年的时间里,高新区各项指标都在快速增长,总收入每30个月几乎就要翻一番;2000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新增部分的近14;2001年技工贸总收入实现约1.2万亿元人民币。“九五”期间,我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据统计,2000年全国国家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209亿元,工业总产值7942亿元,财政收入460亿元,出口创汇186亿美元,分别是1991年的106倍、112倍、118倍和103倍。全年高新区工业增加值达1979亿元,比上年增加503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新增部分的24%。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1杨健人民日报2001年05月18日第一版高新区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使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2000年高新区工业增加值达1979亿元,较上年增加503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新增部分的24%。预计到2005年,我国53个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将达到9209亿元,是1991年的105倍,税收达到460亿元,出口创汇186亿美元,是1991年的103倍。高新区已经成为所在省市经济增长快、投资回报率高、创新能力强和极具发展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自199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第一批2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目前全国有国家级高新区53个。从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高新区以来,国家高新区始终保持了高速度发展的态势。高新区内的企业规模化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据统计,到2000年底,在53个国家高新区的20796家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有1252家,过10亿元的143家,过100亿元的企业有6家,而1991年高新区内仅有7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以联想、方正、华为、中兴、远大和海尔等为代表的著名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在高新区内迅速崛起。而且这样的企业还在不断地涌现。而在10年前,国家高新区内过亿元的企业只有7家。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高新区在企业的产权、分配、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高新区通过改革和创新,不断优化硬软件环境,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有近6000项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在国家高新区内实现了产业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企业自有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占区内产品总额的80%以上。实践证明,科技人员在高新区利用全新的机制创办企业,把科学研究和工业化生产的责权利紧紧地绑到一起,对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是卓有成效的。它成为科技体制改革最醒目的亮点,最大的成功之一,它使人们看到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带动经济飞速发展的美好前景,找到了又一条实现经济强盛的正确途径。 (二)高新区的“二次创业”目前,国家高新区已经完成了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初步建立了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市场推进机制,奠定了产业发展的基础,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创新资源的聚集优势。一批有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成长壮大,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成长优势的新兴产业正在形成,一批高新技术的企业孵化基地和产业化基地正在迅速崛起。多数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培养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都为国家高新区实现新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新世纪,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高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动国家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迈出新步伐,实现国家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实现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就是要在总结过去十年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提出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新思路。1.国家高新区要从注重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的外延式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国家高新区在发展初期,基础条件差,国家又不可能给予大量的直接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高新区依靠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聚集产业发展资源是必要的。但是,国家高新区发展到现阶段,主要沿用以往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2.国家高新区要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注重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转变。国家高新区发展,要求具备一定规模的硬件条件。但是,目前从总体上看,软环境建设滞后于硬环境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必须把改善软环境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3.国家高新区要努力实现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转变。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国内竞争将日益融为一体,高新技术产品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竞争,必须把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作为我国国家高新区今后发展的重要任务。4.国家高新区要推动产业发展规模,由小而分散向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转变。回顾我国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在产业总体规模上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和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相比,无论是在规模上、质量上,还是在产业布局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必须发挥优势,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5.国家高新区要从逐步的、积累式改革向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新体制、新机制转变。过去十年中,我们在建立国家高新区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我国全面参与全球化进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国家高新区必须继续深入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切实做好了这些方面的工作,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就一定能够实现新的跨越。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国家高新区实现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十五”期间,国家高新区发展目标是徐冠华:推动国家高新区实现“二次创业”, 人民日报, 2001-10-08:1.推动产业发展跨上新的台阶。“十五”期间,国家高新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要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2005年技工贸总收入达到3.5万亿元、工业总产值3万亿元、利税3200亿元、出口创汇600亿美元,工业增加值8000亿元,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60万元以上,并继续培育一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骨干企业。过去十年,国家高新区经济发展超常规增长,十年平均增长率为67.8%,最近五年平均增长率为43%,接近总收入每30个月翻一番增长速度。2.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要进一步优化,技术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增强,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从而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新体制和新机制。3.国家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要更加突出,对传统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要进一步增强,形成若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龙头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增长极。4.通过择优支持,选择几个发展态势好、在国家高新区发展排序中位于前列的几个高新区,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把杨凌、绵阳建设成为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示范作用的科技城。5.国家高新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要有明显提高。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高新区的优势,大力吸引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国家高新区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走向国际,逐步实现跨国经营。 尽管成绩如此卓著,但对只有短短10年发展历史的高新区来说,它仅仅只走完了依靠政策、招商引资的原始积累阶段,从2002年开始,才进入以创新为核心内容的“二次创业”时期,而且它面临的是中国加入 WTO后,经济将迅速融入全球经济大潮的新形势。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2002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高新区要积极思考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经济结构中的定位问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并按照世贸组织认定的规则规范,进一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塑造新型的政企关系和产业发展的体制环境。 (三)“中关村”的界定中关村科技园区是由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而形成的,它有两个核心要素,一是国家科技部系统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二是能够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的政策范围区。它只统计这个政策范围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活动,而不统计一个封闭区域内的全部经济活动。1999年的国务院批复为标志,大的形势要求中关村的建设必须调整固有的运行节奏,加快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关村的发展寄予厚望”,这要求北京市把建设中关村放在全国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加速建设中关村也是首都经济迈向新世纪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奠基性工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由五个园组成,即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和亦庄科技园,所以它是已经超越了原中关村的地域范围,是跨行政区划的政策区域,是北京市高科技园区的品牌。它的发展目标是借助园区丰富的科技智力资源,探索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全过程,以进一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之所以形成一区五园的构架,也是出于对各园区不同地域的现有功能的考虑,以保证科技成果向产业化发展探索的完整性。中关村地区有213家科研院所和39所高等院校,原来的区域主要是配合这些科研院所进行科研开发活动,而现在是探索这些智力资源向产业化转变的时候,就出现了空间布局和功能调整的问题。我们从实际出发,形成了一区五园的发展格局。海淀园主要功能是科研开发,与高技术产业相关的商务活动中心和部分有特点的产业基地,其他四个园主要功能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是为了弥补中心地带产业化功能的不足。首都经济的核心就是高新技术产业,这是北京在考虑了自己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之后,确定的正确的产业战略选择。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机制、体制创新问题负有重大责任。比如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问题上,北京市政府负有重要的责任。贾庆林书记多次到园区视察调研,对许多重大问题给予具体指导;刘淇市长多次主持专题会和园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对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决策。市政府努力解决如行政效率问题、审批条件问题、审批减少问题、办事规则问题等。这些都是市政府充分利用自己的改革事权来改革和减少工作当中的不足,但仅此是不够的。在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机制、体制创新过程当中,遇到问题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地方政府所能充分解决的范围。比如说国家外汇管理局在过去两年内给了中关村两条非常重要的创新政策。一条是持有永久居留权的留学人员在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的,他的资本和劳务所得在完税后可以自由汇兑,这是对中关村吸引人才至关重要的一个政策。比如说中外合资企业法规定,外商股权低于25%的企业按内资企业对待。但中关村确实有这样的社会需求,希望外商股权低于25%的企业能够按照正常的合资企业经营,最近国家外管局同意这样的合资企业可以开设外汇资本金帐户。比如说工商部门已经解决了技术成果在企业股权结构中的比例约定问题。这些不断出台的新政策,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政府积极推进机制、体制创新的一种努力,就是政府作用的重要体现,当然需要创新的过程远没有完成。政府的主导作用还应表现在配置社会思想资源方面。中关村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结果,这不仅仅是中关村地区行政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未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特点。所以制定清晰、正确的发展思路并为社会各界基本认同,就成了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这种思想资源的配置至少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是吸收社会各界正确的思想,形成政府推进工作的清晰、正确的思路;第二个层面的任务是用这种比较正确的思路,再去影响社会各界的思想。中关村目前形成的政府推进思想,比如说两根主线、三个层面的环境创造、两条重要的产业发展技术路线,都是吸收了社会各界思想形成的。(四)中关村的发展在总量扩张的基础上,中关村的创业质量也出现了质的飞跃。从宏观上看,园区内企业效益显著提高。2001年,园区出口创汇25.5亿美元,增长27.5%;上缴税费总额92.1亿元,增长49.5%。从微观上看,一大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中芯微公司研制出了我国第一枚实用化的32位CPU芯片方舟一号,实现了微电子与计算机领域的新突破;研制上百万门级超大规模专用芯片的中星微电子公司实现与微软成功合作;由归国留学生创办的北京奥瑞金种子科技开发公司用不足三年的时间就跃居我国种子行业销售、利税的前列。目前,中关村的实力仍独占全国鳌头。2000年,中关村科技园区实现技术收入200亿元,占全国53个高新区技术收入总额的一半;园区内技术收入占技工贸总收入的11.9%,比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高7.5个百分点。自国务院1999年6月5号批复加快园区建设以来,在以科技部为代表的中央有关部委领导关注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园区的建设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2000年中关村园区的经济增长和创业势头非常好,园区企业实现的增加值达到了3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2%,全部企业实现的技工贸总收入达到了1679亿,同比增长了60.l%;工业总产值实现1067.6亿元,同比增长了63.7%;实现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了61.5%;上交税费达到61.6亿元,同比增长51%。2001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技工贸总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55.7亿元,同比增长了39.8%,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151亿元,同比增长了28.1%。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超过家;企业新增就业约万人,就业总数达万人。上缴税费总额89.4亿元。出口创汇达30.5亿美元,同比增长67.6%。园区企业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截至2001年底,中关村科技园区留学归国人员总数已达2808人。在园区从业的人员知识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目前,园区从业人员中,博士有4867人,硕士23262人。2001年园区实施引进人才新政策以来,企业当年接收北京高校的非北京生源毕业生达5500人,使园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增加到14万人,比2000年增长了37.7%。2002年上半年,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在北京掀起高潮,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2-3家留学人员企业在中关村成立。中关村管委会的最新统计显示,截止2000年5月,中关村科技园区共有留学人员回国创办的企业1223家,约占园区高科技企业总数的10%,在园区从业的留学人员3569人,是1999年的3.5倍。1 人民日报 2002年6月8日 第二版2002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稳步增长,预计第一季度将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24%;工业总产值将达240亿元,同比增长21%;上缴税费22亿元,同比增长36%。2北京日报  2002年3月31日 第一版如表1所示。 2000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经济发展年报 单位:亿元                     时间经济指标 2000年1999年增长%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46112271倍增加值326.0226.144.2技工贸总收入1540.3104946.8工业总产值(现价)915.465240.4上缴税费总额61.740.851.2利润总额87.7 67.530.1出口创汇(亿美元)19.4 9.61倍表1从八十年代闻名的“电子一条街”发展至今,中关村已走过20年的创业历程。可“村”里仍有好几千处于成果转化或是贸易积累初创期的中小企业,总收入上亿元规模的企业仅近200余家,有影响的行业“龙头”企业更是屈指可数。同时,产业整体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同行业水平,也没有形成上、中、下游产品配套发展的产业链。 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加大中关村的建设力度,计划用10年时间使其成为国内技术创新的“高地”和世界一流的科技工业园区。2001年月,北京市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管理体系进行改制,撤消了海淀园管委会,以后区域内的硬环境建设由海淀区政府主管,软环境建设由园区管委会主管。海淀园原来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审批、核检等工作职能,将实行网上“

    注意事项

    本文(某科技园区智力资本调研总结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