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之企业生命周期现金流量分析.docx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_企业生命周期现金流量分析_学 院: 会计学院 专 业: 会计(3)班 姓 名:_蔡来_学 号:_200810010347_指导教师:_年 月 日选题背景和意义:一、选题背景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个企业想要获得持续发展,那么就必须要及时准确地给企业定位,确定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并相应地调整整休发展战略。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企业管理就是企业生命周期战略管理。对企业的生命周期研究从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探讨了企业所处的阶段,使企业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阶段特点,更有效地对症下药,从而使企业能够长远生存。 自由现金流量的作用出了体现在它是公司价值评估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外,其在衡量公司经营业绩及投资价值上的表现更是优于净利润、市盈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指标。自由现金流越多,意味着公司用于再生产、再投资、偿债、发放红利、股票回购的余地就越大,能力就越强,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就会越好。自由现金流量指标将公司的经营能力、短期长期的偿债能力和红利的发放能力综合起来,对企业的经营、投资活动的发展状态进行总体把握,并可据此分析企业利用自有资金扩大再生产、偿还短长期债务、支付股利、股票回购等几方面的能力。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自由现金流量这个指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认为,自由现金流量应应定义为在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的前提下,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现金净流量,减去资本性支出和营运资本增加额的合理投资后,企业能够产生的额外现金流量。这部分现金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可以自由支配的,可以全部用来分配红利或偿还债务而不影响企业的经营。目前的会计报表中已经有了利润和经营现金经流量,再提出自由现金流量这一概念有什么作用呢?自由现金流量与经营现金净流量两个指标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无风险性,利润的计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由于忽略了赊购的回收风险,有夸大利润的可能。而自由无风险现金流量采用收付实现制,避免了这一风险。2.反映了资本的时间价值。由于利润在计算过程中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忽略了资本的时间价值。自由现金流量则考虑到了资本的连续运动过程,反映了资本时间的价值。3.减少了主观影响。利润的计算会因折旧、各摊销的会计计提折旧方法不同而出现较大差异,容易受到人为操作。自由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实际节余和可动用的资金,不受会计方法的影响。4.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经营现金净流量未扣除资产更新和营运资本的增加投资,忽视了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折旧并不足以满足资产更新的资本需求的事实。自由现金流量则是以企业的长期稳定为前提,在计算考虑了这两部分需求。5.实用性。利润和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大小并不是实际可分配给股东的现金数额,其反映的企业价值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自由现金流量则反映了股东实际上可能获得的最大红利数额,反映了企业对股东的真实价值。6.信息综合性。利润反映在损益表中,经营现金净流量反映在现金流量表中,而自由现金流量则涵盖了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中相关信息,比较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经营成效二、选题意义 尽管自由现金流量有以上优点,但在现实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自由现金流量定量难。从现金流量表来看,企业现金流量包括三个部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在一般情况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正,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而投资活动中除了现金支出外也有现金流入。因此三部分的净流量总和确定很难。 自由现金流量代理成本分解难。自由现金流量留在企业是不会创造价值的,应该将其分配给股东。而管理者是不愿意把剩余现金进行分配的,因为分配会减少其控制的资源。当公司存在大量自由现金流量时,经理和股东的利益冲突就越激烈,代理问题就越严重。管理者将自由现金流量留置在企业用于自利项目。管理者这些行为导致管理费用上升,资产运营效率下降,企业效率变差。管理者滥用自由现金流量而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就隶属于自由现金流量代理成本,除此之外,代理成本还包括股东监控企业是否存在自由现金流量的监督成本和管理者掩盖自由现金流量信息的行为成本。 自由现金流量控制难。为应付将来出现的投资机会或者临时资金周转困难,企业总得将备有剩余现金或能迅速变现的资产,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公司所处行业、公司经营特点等情况的不同,很难确定一个标准的FCF水平。客观上,自由现金流量是很难控制的。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相主要对上问题存在原因,发展态势,解决办法展开研究。 自由现金流量研究还有重要意义。 对股东和投资人而言,自由现金流量的数额等于股东或投资人实际上可能获得的最大红利,是投资收益的客观衡量依据,反映了企业的真实价值。 对经营者而言,自由现金流量可以作为经营判断财务状况的依据。 对债权人而言,可以通过自由现金流量观察企业的偿债能力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状况:(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一)国外对于生命周期的研究成果回顾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起源于经济学对生产函数“黑匣子”现象的观察,而后的研究从多个学科切入,迄今形成四大分支。分别为企业生命周期仿进化论、企业生命周期归因论、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论和企业生命周期对策论。其中以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论影响最为广阔,本文的研究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企业生死现象的观察首先可以追溯到卡尔马克那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古典政治经济学之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创造性地区分了“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此提出 了一个重要命题: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种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个命题自然会引出生产者被淘汰出局的因果推论:如果一个生产者生产特定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长期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产品的“使用价值”就难以得到社会承认,价值就无法实现,价值链补偿随之中断,无法进行再生产,因而最终会被淘汰出局。这个推论可以视为企业生死因素的基础性分析。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一个产业就像一片森林,大大小小的企业犹如森林中参差不齐的树木,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也有凋零枯萎的命运。将企业的运行过程与生物的生命规律联系在一起,即企业出生、成长、成熟、衰退的过程,每个阶段紧凑而有序地进行,从而构成了企业的生命变化过程,也就是企业生命周期。 (二)国外关于自由现金流量的研究成果回顾 1958年,美国学者弗兰可莫迪格利尼和米勒提出的MM理论重新诠释了企业目标是价值最大化,并非新古典经济学所述的“利润最大化”。另外,他们还在1961年首次阐述了公司价值和其他资产价值一样也取决于其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思想,为自由现金流量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美国西北大学的阿尔弗雷德拉巴波特受到MM理论思想影响,在其著作创造股东价值:企业业绩新标准中提出股东价值分析概念,将自由现金流量定义为:目标企业在履行了所有财务责任,如偿付债务本息、支付优先股利并满足了企业再投资需要之后的净现金流量,并构建了拉巴波特价值评估模型,通过预测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和估计贴现率的方法来计算目标企业的价值。 森(1986)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文章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公司财务与收购。在文种,它正式提出了自由现金流量这一概念:企业在满足了相关的资金成本后净现值大于零的所有项目所需资金后剩余的现金流量,即为自由现金流量。 自詹森提出这一概念后,学术界由此拉开了有关自由现金流量讨论的序幕,并且这类讨论在近年来得到不断升温。 美国标准普尔认为,自由现金流量就是现金流量税前利润减去资本性支出。 汤姆k科普兰和蒂姆科勒更是比较详尽地阐述了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自由现金流量等于企业营业利润加上折旧及摊销等非现金支出,再减去营运资本的追加和物业厂房设备及其他资产方面的投资。它是公司所产生的税后现金流量总额,可以提供给公司的所有供应者,包括债权人和股东。” (三)国内对于自由现金流量的研究成果回顾从自由现金流量的定义研究出发,陈伟(1999)认为自由现金流量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和广义自由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帮助报表使用者揭示隐藏在会计报表中的有用信息。狭义的自由现金流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减去折旧,折旧表示企业所需的重置性资本支出;广义的自由现金流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减去投资活动所需的资金。陈良忠。余轮(2002)发表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和应用一文,将自由现金流量定义为企业在不 影响其成长前景的前提下,可以分配给股东的最大现金流量,或者说是留用以便将来增值的最大自由现金流量。他们认为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越大,企业的市场价值就越高。因此,自由现金流量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符蓉,黄继东(2007)发表“自由现金流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分析中,从不同的定义者所处的角度,分析了现有的对自由现金流量概念认识上的分歧,提出了管理者自由现金流量的概念:在股东自由现金流量基础上,当企业支付了优先股和普通股息之后,可供管理者“自由”使用的剩余现金流量。从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角度分析,川博依、张平(2001)在其发表的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农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一文种,指出自由现金流量是企业真正的现金流量,等于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加上非现金支出,再减去营业流动资金、厂房与设备及其他资产方面投资的差额。何荣天、林国春(20010认为自由现金流量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扣除维持其现有生产能力的全部资本性支出的差额,而且,自由现金流量是企业用于扩大投资、支付利息和回报投资者的源泉。 健和刘艳(2005)在基于自由现金流的证券投资组合分析一文中,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认为自由现金流量等于企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加上折旧及摊销等非现金支出,再减去追加的营运资本和在厂房设备及其他资产方面的资本支出,并对税后净营业利润、非现金支出以及营运资本等几个重要概念作了详细地解释。 自由现金流量的意义角度,汤谷良、朱蕾(2002)发表浅析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量一文,认为自由现金流量具有强大的功能,作为财务也有巨大的优越性,它贯穿了整个财务运行体系。因此可以建立以自由现金流量为逻辑主线重构财务运行体系。以自由现金流量为基础分析投资政策、融资政策、股利政策的思路,并希望以此说明三项的紧密的关联性。 立(2008)在其发表的自由现金流量作为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的优越性探讨一文中,提出了以自由现金流量来判断企业的还款能力和信用水平的思想。他们以自由现金流量与公司到期债务之比来考察公司的信用风险,随机抽取了9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证明了该指标能较好地区分公司的信用风险伍迎春(2005)发表文章用自由现金流量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优越性,探讨了用自由现金流量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优越性,他们认为,与传统的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指标相比,自由现金流量不易受到管理者的主观操纵,可以教真实地反映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并能有效地衡量和控制企业风险,是企业业绩评价的重要依据。美秀珍、陈俊芳、刘德强(2008)等在其发表的自由现金流量:一个重要而特殊的财务命题一文,以及试析自由现金流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中,认为自由现金流量所具有的共同点在于:在会计报表中,它主要属于与经营性现金流量和投资性现金流量密切相关的概念,非常接近于经营性现金流量减去必要的指标性支出 的数值。同时自由现金流量概念充分考虑到公司的持续性经营或必要的投资增长对现金流量的要求。拥有充足的自由现金流量是公司对债权人实施还本付息和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的财务基础。从自由现金流量引发的问题角度,沈洪涛。沈艺峰的新股增发: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还是有序融资假说一文中,利用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对中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出现的“公告效应”的现象进行解释,发现自由现金流量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的“高自由现金流量低增长率”公司公告期市场表现明显不佳,这是由于增发行为增加了管理者滥用企业资源的机会。丁丽华,傅昌銮(2007)发表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和自由现金流量一文,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指标,检验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发现中国的上市公司的确存在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在公司改造的过程中特有的委托代理关系使得“内部控制现象普遍存在,公司进行并购并不一定是为了提高股东利益,特别是那些持有大量现金流量但有没有好的投资项目的公司往往会进行一些低效率的扩张行为。参考文献1金涛。握国中小企业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商场现代化,2007:P258-2592侯莹。中小板上市公司融资机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商业经济。2010 ,P60-623孙建强,孙秀梅,高洁。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及其阶段分析。商业研究,2003, P12-144符蓉,黄继东,干胜道。自由现金流量概念及计算方法分析。会计之友,2007 ,P15-165袁立,侯泽平。自由现金流量作为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的优越性探讨。商场现代化。2008,P367-3686邓玉英。企业生命周期的自由现金流量对投资的影响。商业会计。2009,P45-467谢获宝,严昌盛,陈玲。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现金流管理策略。今日工程机械,2009,P100-1038诅耀琼。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生命周期评估分析。财会通讯,2009,P92-959李相志。企业生命周期的现金流量分析。财会通讯,2006,P62-6410苏志炯。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标准研究。企业经济,2008,P11-1311徐汇琴。企业家经营能力与企业生命周期。工业技术经济,2006,P38-39,P5612张寒冰。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生存与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研士论文,浙江大学理学院,2008,P10-1813李业。企业生命周期的修正模型及思考,南方经济,2000,P47-5014王鲁捷,韩志成。企业生命周期界定方法研究。南方理工大学学报,2008,P55-6115周可,顾立刚。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方法综述及其划分依据与成长因素分析。商场现代化,2006,P119.16刘文静.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组织机构选择研究。硕士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6,P37.17春燕,陈小英.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网络财富,2008,P61-62.18汤谷良,朱蕾.自由现金流量与财务运行体系.会计研究,2002,P32-37.19Maurizio La Rocca,Tiziana La Rocca and Alfio Cariola;“Capitai Structure Decisions During a Firms Life Cycle”,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Online First,24 August,2009,P1-24.20Deborh L Gunthorpe,1993,“Stock Repurchases:A further Test of the Free Cash Flow Hypothesis”,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Volume ,number3,P353-365.研究内容与方法(包括实验设计):研究内容:1. 绪论2. 企业生命周期现金流量概念,发展情况等概述2.1企业生命周期概念,不同阶段特征概述2.2企业现金流量概念,起源与发展情况2.3.企业现金流量企业管理现状3.企业生命周期现金流量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自由现金流量定量难及其原因分析 3.2自由现金流量代理成本分解难及其原因分析 3.3自由现金流量控制难及其原因分析4.企业生命周期现金流量在企业应用中存在问题对应措施 4.1企业对于现金流量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4.2社会专家对这些问题看法 4.3自己对解决现金流量存在问题看法以及认为的解决措施5.发展展望 5.1对现金流量在企业中作用的期待 5.2自己所作准备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财会通讯等。2.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借鉴,进而得出结论,侧重定性分析。3.分析法。通过分析,比较,概括,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关键难点及拟采取的解决措施:资料收集比较困 解决办法:多上网查阅,翻阅书籍,找同学商讨论文工作总体日程安排:1. 2011年10月2011年11月1号 确定毕业论文题目2. 2011年11月2号2011年12月15号 开题报告资料收集,撰写和提交3. 2012年1月2012年2月 查阅相关资料,调查期刊文献等4. 2012年2月2012年2月20号 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5. 2012年2月21号2012年4月 写毕业论文,并交于指导老师修改指导6.2012年4月2012年4月7号 撰写实习报告7.2012年4月10号2012年5月20号 完善论文并定稿8.2012年5月21号2012年6月1号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指导教师意见:签字: 年 月 日开题报告会专家组意见组长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