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ppt课件.ppt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 习 课,制作:大桥镇中学许文勇,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回顾1、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2、活性炭的吸附性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4、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6、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知识网络,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硬度、导电性、吸附性,化学性质,稳定性(常温),可燃性,还原性(高温),二、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性质,用途,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组成:CO,2CO+O2 = 2CO2,点燃,3CO+Fe2O3 = 2Fe+3CO2,高温,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性质,用途,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反应,能与碱反应与碳反应,光合作用,组成:CO2,CO2+H2O = H2CO3,CO2+Ca(OH) 2= CaCO3+H2O,制取,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气体验满,气体检验,CaCO3+2HCl =CaCl2+CO2 +H2O,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固体液体气体,除去HCl用饱和的NaHCO3溶液除去水用浓硫酸,向上排空气法,查、装、定、收、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立即熄灭则已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变浑浊则为CO2,实验法,工业法:,CH4,1、运用对比的方法,把握知识的要点*金刚石和石墨的比较,石墨,金刚石,用途,导电性,硬度,外观,组成元素,名称,2、除去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上的白色固体 3、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1、通入CO2变红的石蕊试液,加热后又变成紫色:,以这种方式可以测一测学生的化学方程式,练习:1、从下列气体中,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氧气 (2)氢气 (3)二氧化碳 (4)一氧化碳(5)甲烷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是_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_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_能溶于水,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_能使灼热的氧化铜还原为铜的气体是_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能灭火的气体时_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最简单的有机物_,【例4】(2002年上海市)CO中混有少量水蒸气和CO2,要得到纯净、干燥的CO,可将该混合气体依次通过 ( )A.灼热的CuO、浓H2SO4B.浓H2SO4,灼热的CuOC.浓H2SO4,NaOH溶液D.NaOH溶液,浓H2SO4,【例3】(2002年大连市)盛放石灰水的瓶中常形成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是,产生这种物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典型例题解析,碳酸钙,CO2+Ca(OH)2 = CaCO3+H2O,D,典型例题解析,【例6】(2002年北京市东城区)氢气、木炭、一氧化碳分别跟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后都有二氧化碳生成B.反应的实验装置相同C.反应后都有红色固体生成D.反应类型均属于置换反应,C,例7、 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容易造成CO中毒伤亡事故。请回答: CO使人中毒的原因是:CO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阻止空气中的 进入人体。你认为,在烧木炭或使用燃气热水器等时,要注意的是(写一点):_。 CO虽然有毒,但有很多重要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例:_。,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试验其性质的装置。(1)指出图中的几处错误。(2)纠正错误,反应一段时间后,B中的紫色石蕊试液会变 色。C中哪一支蜡烛先熄灭,说明CO2具有 ,且 的性质,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可用CO2来 。,(1)该装置图有3处错误:长颈漏斗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会导致CO2从长颈漏斗逸出。用稀硫酸作反应物,由于生成的CaSO4微溶会覆盖CaCO3表面,使反应不能顺利进行。A中导气管口伸入液面以下,这样CO2会把酸液从导管压出,无法收集气体。(2)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既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因此低处的蜡烛先熄灭,*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比较,碳的两种氧化物,*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比较,二大气体,*氢气、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比较,还原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