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相关性研究论文: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相关.docx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相关性研究论文: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相关性及指标研究摘要:能源和环境是本世纪紧密关联的两个最重要问题,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是中国寻求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在分析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理念内涵的基础上,揭示了两者的关系,它们虽然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但也存在紧密联系;其次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融入低碳经济发展的“脱钩”指标,它和其他指标一起评价“两型社会”的建设成果,是判断“两型社会”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本文选择的低碳经济发展的“脱钩”指标主要包括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以及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这些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不仅能够反映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变化的响应关系,还能进一步评价“两型社会”建设成果,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键词:两型社会;低碳经济;脱钩指标;评价前言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化石能源的勘探、开采、加工和利用成为了人类工业文明的标志。然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导致许多国家出现了能源产量下降甚至能源短缺的情况,同时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全球气候变化也使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1。遏制全球温度升高,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成为现今世界各国的共识。从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呼吁保护气候系统开始,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定为最终目标,再到定量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出台,再到通过“巴厘岛路线图”具体规定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主要发达国家的减排时间和额度,最后到今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新一轮气候变化大会,国际社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了不懈努力。不久前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最终未能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但哥本哈根协议所展现的某些信息仍值得关注和思考。碳减排目标任重而道远,但依然无法阻挡气候变化对能源发展影响的加大,以能源和发展问题为主题的低碳经济成为关注的热点。虽然京都议定书依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没有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规定具体的减排目标,但是目前中国与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2,并由于正处于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之中,预计2030年中国CO2排放量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3。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应承担的国际义务,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如果不能有效化解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国际压力,中国未来的发展空间将受到牵制。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不仅能确保中国在后京都时代的发展需要又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也向世界表明中国愿意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来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1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关系1. 1低碳经济的理念内涵“低碳经济”的概念(Low Carbon Economy)由英国率先提出。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第一份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OurEnergyFuture:Creating aLowCarbonEconomy)4,它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书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标准更高,生活质量更好,并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借此,英国政府希望能够摆脱其在能源政策上面临的困境,并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成为世界的引领者。随后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实现的可能性、市场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显示,低碳经济的概念虽然因研究角度的不同而有差异,但表达的内涵相同: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5。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6,其核心在于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低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7。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强调“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碳生产率即每单位碳排放所创造的GDP或附加值比较高;二是社会人文发展水平、生活质量比较高8。1. 2两型社会的理念内涵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是基于中国国情的一项重大决策。改革开放至今近30年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超过9%, 2000年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年平均增幅达到8·4%9。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的效率依然十分低下。2003年中国的单位GDP能耗为美国4·3倍,日本的11·5倍,单位GDP水耗是发达国家的5·135·8倍10。而另一方面,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比较匮乏,能源利用受到很大限制。同时,自然资源的超常利用带给地方环境的压力也相当大。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两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建立一种低消耗的生产体系、理性消费的生活体系、持续循环的资源环境体系、稳定高效的经济体系、不断创新的技术体系、开放有序的贸易金融体系、注重社会公平的分配体系和开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系11。资源节约型社会重在强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12;环境友好型社会则重在强调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社会形态11。两者统一,完整地涵盖了社会经济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等物质代谢的全过程。1. 3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关系低碳经济是为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形成的重要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两型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对低碳经济和“两型社会”理念内涵的分析,揭示两者的关系。首先,低碳经济和“两型社会”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两型社会”作为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发展形态,涵盖的范围要比低碳经济广,它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都要符合生态规律,向着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循环使用、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两型社会”重点关注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3。而低碳经济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变暖的最佳经济发展模式,以建立低消耗、低污染的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为基础,重点关注在经济发展中排放最少量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经济产出14-17。实现低碳经济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7-20: 1、开发和利用碳中和技术,即低碳或无碳技术,包括植树造林(增加碳汇)、碳捕集和封存、二氧化碳化学固定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等; 2、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建立碳交易机制。可见两者不仅涵盖范围不同,侧重点也存在差异。其次,低碳经济和“两型社会”紧密联系,低碳经济是“两型社会”重要内涵和建设标志。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本质是一致的,它们在基本点上是共通的,两者都强调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来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可以说,“两型社会”建设本身就包含了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两型社会”的重要内涵。低碳经济有利于资源节约,更有利于环境友好。本质上与“两型社会”的战略目标高度统一,一方面要求能源结构实现由高碳黑色能源向低碳绿色能源的转变,这是“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环境友好型社会客观上要求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高碳向低碳的全面转型,因此是否实现低碳是“两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两型社会”建设中,资源节约是基础和手段,环境友好是最终目标。低碳经济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应该把它放在“两型社会”建设的首要位置上。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两型社会”建设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比如,加强碳中和技术的研发、推广和运用,可以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碳交易机制的建立,可以为“两型社会”的资金短缺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增加碳汇,植树造林和保护陆地生态系统,体现了“两型社会”的环境友好。可见,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两型社会”的建设。2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相关指标中国政府在2006年底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日前中国政府又明确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低碳之路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16。因此,我们在探索“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要融入低碳发展的理念,并结合中国国情,从优化经济和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国际技术经济合作等多方面入手,通过自上而下制定低碳发展的规划和政策,落实强制性的政策目标,同时通过企业和公众的参与,形成政府同企业和居民三方通力合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积累并总结经验,以低碳经济加快“两型社会”的建设进程,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由“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型。可见,低碳经济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两型社会”最终将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低碳化的形式体现。正因为发展低碳经济与建设“两型社会”存在如此紧密的联系,在构建“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时,如何将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指标融入其中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就涉及到低碳发展评价指标的理论基础和构建等方面。2. 1低碳发展评价指标的理论基础国外研究人员对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以来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66年首次将物理界术语“脱钩”(decoupling)概念引入社会经济领域,提出了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脱钩”问题21。近年来,“脱钩”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到能源与环境、农业政策、循环经济等领域,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质消耗总量在经济发展之初随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同比增长、甚至更高;但在某个特定阶段后会出现反向变化,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时物质消耗并不同步增长,而是略低、甚至开始呈下降趋势,出现“倒U”型,称为“脱钩”理论。“脱钩”可以分为两类:相对脱钩和绝对脱钩,前者是指经济变量的增长速度大于环境变量;后者是指经济变量增加时,环境变量反而处于稳定或减小23。对脱钩的具体评价需要引入反映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指标。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GDP作为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时候也会采用人口增长等指标24。而对于环境压力的反映指标尚没有形成统一观点,不同研究者会根据研究需要选择不同的环境压力指标。“脱钩”指标是表征在给定时期内,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程度。它们是确定一个国家是否趋向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资源效率、资源强度和资源生产率等指标均可作为脱钩指标。例如资源效率和资源强度是计算资源使用与经济增加值的比率,而资源生产率则是一个比例。“脱钩”通常被视为强调容量变化的弹性,而效率和强度则与这些比率的实际值相关。“脱钩”理论发展至今,虽然尚未有统一的标准来界定怎样算是“脱钩”25,但目前比较主流的“脱钩”理论研究评价模式主要有两种: (1)物质消耗总量与经济增长总量关系研究;(2)物质消耗强度的IU曲线研究。虽然当今西方脱钩理论的主流评价模式是IU曲线,但是不管从理论推导还是实际应用需求来看,总量研究的评价模型都应给予更多关注26。可见,总量研究的评价模型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低碳经济概念虽然已经被提出来了,但至今仍然没有给出衡量低碳经济的标准和指标体系。低碳经济发展的“脱钩”指标是一种尝试。它可依据二氧化碳排放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相对脱钩(相对的低碳经济发展)和绝对脱钩(绝对的低碳经济发展),前者表示经济增长高于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后者表示经济驱动力呈现稳定增长,而二氧化碳排放量反而减少27。Tapio利用脱钩弹性(decoupling elasticity)的概念,将脱钩指标再细分为连接(coupled)、脱钩或复钩(negatively)三种状态,再依据不同弹性值,再进一步细分为弱(weak)脱钩、强(strong)脱钩、弱复钩、强复钩、扩张性复钩(expansion negative)、扩张性连接、紧缩性(recession)脱钩与紧缩性连接等八大类(如图1所示)28。“复钩”是与“脱钩”完全相反的一种情况。 2. 2低碳发展评价指标的构建从脱钩理论来看,“两型社会”的本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消耗的脱钩29。目前国际上通常用“脱钩”指标来反映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不同步变化的实质。因此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融入低碳经济发展的“脱钩”指标非常有必要,它和其他指标一起能够评价“两型社会”的建设成果,是判断“两型社会”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在指标的构建上,一方面可以借鉴目前国际上已有的“脱钩”指标,另一方面也可以依据中国的国情,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中国的低碳发展评价指标。对中国电力部门、北京经济和印度无电农村家庭的3个案例研究,证明低碳发展模式确实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使用30,因此本文构建的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主要选择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以及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2. 2. 1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参考相对“脱钩”和“复钩”的概念模型31,本文选择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能够反映在“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响应关系及发展趋势,它主要涉及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费总量(TEC)和单位产值的能耗即能源强度(TEC/GDP)三个主要考核指标。如图2所示,此“脱钩”指标依据TEC、GDP和TEC/GDP三者的关系,主要划分为强“脱钩”、强“复钩”、相对“脱钩”或“复钩”,其中相对“脱钩”或“复钩”再具体细分为弱“脱钩”、紧缩性“脱钩”、弱“复钩”和扩张性“复钩”等4种情况。如果证明是强“脱钩”,那么至少说明从能源节约的角度来看,“两型社会”的建设非常成功。如果证明是强“复钩”,那么这是我们实现“两型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最不利的状态。其他4种情况,则都存在不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不同因素。在能源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就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确立了节能在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中国一贯以节能为先,今后也必须坚持这一战略。因为只有节能才可实现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提高竞争力等多重目标。节能不仅反映在经济建设的工业生产中,约束消费者的行为也值得关注。如果消费者的行为不加以约束,那么就无法节约能源,因为生活方式不改变,碳排放就降不下来,这就影响到整个社会是否能可持续地发展。再者,中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落后是造成能源效率较低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2000年火力发电、钢铁、水泥、乙烯的单位产品实物耗能指标国际先进水平只分别为国内先进水平的24·1%、20·9%、44%和69·7%。是年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对中国来说,在工业化阶段,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最有效的方式,而且能源效率提高的空间非常大8。自2006年起,中国政府实施了节能减排目标,计划在2006年-2010年期间将中国单位GDP能耗从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20%。因此通过在“两型社会”中加入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能够从资源节约的角度指示它的建设进程。2. 2. 2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同样参考相对“脱钩”和“复钩”的概念模型,本文选择的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能够反映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它主要涉及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总量(CO2)和单位产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CO2/GDP)三个主要考核指标。如图3所示,分析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也可参考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主要划分为强“脱钩”、强“复钩”、相对“脱钩”或“复钩”。其中相对“脱钩”或“复钩”具体细分为弱“脱钩”、缩性“脱钩”、弱“复钩”和扩张性“复钩”等4种情况。强“脱钩”和强“复钩”分别表示的是两种极端情况,前者最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而后者却是最不利的情况;相对“脱钩”或“复钩”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都出现了一些转机,但是整体上都还是有不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不同因素。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一方面可以通过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碳中和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等。因为已经选择了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来专门讨论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响应关系,所以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侧重讨论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碳中和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等问题。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难以在近10年得到根本改变。因此需要加快开展整体联合气化循环发电技术(IGCC)的研发工作,在消费前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但是按照经济成本来算,化石能源低碳化使中国面临巨大的挑战。有研究分析显示从低碳排放技术到碳零排放技术的发展,能有效降低脱碳带来的经济成本,因此通过加快研究和发展项目(R&D program)以及在经济发展中大量运用碳中和技术等新技术,能大大降低脱碳的成本33。在此格局下,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领域的技术改革和工业化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方法。如果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进步与发展的速度跟不上能源需求的增长,那么我们将很难实现能源结构调整32。中国政府在2009年6月5日第一次公开提出温室气体强度减排的概念,并计划将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前中国政府又明确宣布碳减排指标,即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15%左右。加速发展天然气,适当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深入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的主要方向。可见,通过在“两型社会”中加入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能够从环境友好的角度指示它的建设进程。3展望“两型社会”建设至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利用发展低碳经济的契机,加快“两型社会”的建设步伐。低碳经济发展的“脱钩”指标,分别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两方面入手反映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变化的响应关系和发展,而这又正好与“两型社会”节约能源、环境友好的基本理念相一致,成为判断“两型社会”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中国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过程中,发展低碳经济是首要途径。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化,不仅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还需要积极开发和利用碳中和技术,引导消费者行为,建立碳交易机制等。前者由于受当前发展阶段和中国资源的限制,发展空间很窄,而后者却潜力无限。比如,有研究证明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以及碳捕集和封存以及二氧化碳化学固定等领域的前景非常光明34-35。参考文献:1鲍健强,朱逢佳.从创建低碳经济到应对能源挑战解读英国能源政策的变化与特点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9, 8(2): 148-154.2Carbon Dioxide Information Analysis Center. NationalCO2Emissions from Fossil-Fuel Burning, CementManufac-ture, and Gas Flaring: 1751 -2005 R. Oak Ridge: CDIAC,2006: 6-12.3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InternationalEner-gyAnnua,l 2006& 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R.Washing-ton, DC:EIA, 2007: 12-18.4Department ofTrade and Industry. Energy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Z. London:DTI, 2003: 12-16.5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3): 14-19.6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5, 8(3): 79-87.7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 2008, (3): 22-23.8潘家华.怎样发展中国的低碳经济J.绿叶, 2009,5: 20-27.9吕连宏,罗宏.金砖四国的能源消费状况比较研究.中国能源, 2009, 31(9): 27-29.10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4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12-15.11潘岳.以环境友好促进社会和谐 J.求是, 2006,(15): 15-18.12敬莉.论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 J.新疆财经, 2007, (1): 48-51.13王鹏.对“两型社会”内涵的再思考J.北方经济,2009(1): 5-6.14姜克隽.“低碳”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A.张坤民等主编.低碳经济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484-489.15胡鞍钢.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A.张坤民等主编.低碳经济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41-62.16张世秋.低碳经济:链接区域污染控制、气候变化减缓与可持续发展的桥梁A.张坤民等主编.低碳经济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 80-89.17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 2008, 15(4): 98-102.18薛睿.低碳经济:应对挑战与把握机遇J.中国商界, 2009(8): 48.19杜飞轮.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 J.中国经贸导刊, 2009(10): 30-31.20任奔,凌芳.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与启示J.上海节能, 2009(4): 10-14.21CarterA P. The Economice ofTechnological ChangeJ. Scientific American, 1996: 25-31.22李坚明,孙一菱,庄敏芳.台湾二氧化碳排放脱钩指标建立与评估A.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两岸环境保护与永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 2005.23 OECD. OECD Environmrntal Indicators: Develop-ment, measurement and useR. Paris:OECD, 2003: 1-37.24OECD. Indicators toMeasure Decoupling ofEnviron-mentalPressure from EconomicGrowthR. Paris:OECD, 2002:16-18.25Christian Azar, John Holmberg, Sten Karlsson. De-coupling-past trends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R.Ministryof the Environment ofSweden, 2002: 6-10.26邓华,段宁.脱钩评价模式及其对循环经济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14(6): 44-47.27庄贵阳.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经济低碳发展J.国际经济评论, 2007(9-10): 50-52.28Tapio. 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 Degrees ofDecoupling in theEU and theCase of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 and 2001 J. Transport Policy, 2005(12): 137-151.29刘传江,冯碧梅.低碳经济对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5): 16-21.30Urban Frauke. Climate-Change Mitigation Revisi-ted:Low-Carbon Energy Transitions for China and India J.DevelopmentPolicyReview, 2009, 27(6): 693-715.31 Jarmo Vehmas, Jari Kaivo - oja and Jyrki Luuk-kanen. Comparative de-linking and re-linking analyses ofma-terial flows in the EU-15 member countriesC. Paper presen-ted at ConAccount Conference“Quo VadisMFA?”Wupperta,lGermany 9-10 October2003.32Shi Dan. Analysis of China s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under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Technical Circum-stancesJ.China&World Economy, 2009, 17(2): 94-109.33 Richels Richard, Blanford Geoffrey. The value oftechnological advance in decarbonizing the U. S. economy J.Energy Economics, 2008, (30): 2930-2946.34KaiMan Kerry Yu, Igor Curcic, et a.l RecentAd-vances in CO2Capture andUtilizationJ.ChemSusChem, 2008,(1): 893-899.35Urban F., BendersR., et a.l Renewable and low-carbon energies asmitigation options of climate change forChinaJ.Climatic Change, 2009(94): 16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