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docx

    • 资源ID:1645211       资源大小:1.79MB        全文页数:18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docx

    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目录第一章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概论(1)第一节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对财务状况的不同关注点(2)第二节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组成内容(6)第三节制约上市公司报表编制的基本会计假设(16)第四节制约上市公司报表编制的一般原则(21)第五节会计基本假设和一般会计原则对报表信息的影响(29) 第六节制约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编制的法规体系(33)第二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40)第一节招股说明书(41)第二节上市公告书(70)第三节定期报告(75)第四节临时报告(90)第五节配股和增发的信息披露(94)第三章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107)第一节资产负债表的作用(108)第二节资产负债表的结构(109)第三节流动资产分析(110)第四节长期投资分析(159)第五节固定资产分析(193)第六节无形资产分析(211)第七节长期待摊费用、其他长期资产与递延税款(资产)分析(224) 第八节对资产按照质量分类的理论研究(225)第四章资产负债表分析负债与所有者权益(235)第一节负债分析流动负债(236)第二节负债分析长期负债(242)第三节负债分析或有负债(247)第四节应交所得税、递延税款、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相互关系的分析(250)第五节所有者权益以及资本结构质量分析(278)第六节关于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资本重组、企业重组以及债转股等问题的专题研究(285)第七节与资产负债表有关的财务比率(305)第五章利润表及其分析(312)第一节利润表的基本结构与具体格式(313)第二节利润表收入的确认与计量(317)第三节利润表成本费用类项目及其他项目的确认与计量(332)第四节分部报告及其分析(344)第五节对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分析(348)第六节与利润表有关的财务比率(361)第六章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365)第一节现金流量表及现金流量的分类(366)第二节现金流量表的格式与编制(373)第三节现金流量的质量分析(375)第四节与现金流量表有关的比率(384)第七章合并报表及其分析(388)第一节企业合并的种类与原因(389)第二节与合并报表有关的若干重要概念(391)第三节合并报表的一般原理(398)第四节我国企业合并报表问题(414)第五节对合并报表作用的认识与分析(419)第八章与财务报表有关的其他重要信息(425)第一节财务报表附注的基本内容(427)第二节我国股份有限公司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430)第三节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432)第四节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442)第五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452)第六节审计报告及其对财务信息的质量含义(456)第九章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一)(472)第一节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472)第二节比率分析的基本原理(477)第三节我国评价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指标体系(488)第十章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二)(494)第一节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质量的综合分析方法(494)第二节不同企业间进行比较分析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508)第三节报表比率分析的局限性(512)第四节避免陷入“利润泡沫”、“现金泡沫”、“资产泡沫”(515)第五节应用案例分析(525)主要参考文献(550)第一章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概论本章提要本章将向读者介绍进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所必备的基础知识。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以及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不同关注点;2.了解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组成内容;3.了解制约上市公司报表编制的基本会计假设;4.了解制约上市公司报表编制的一般会计原则;5.了解基本会计假设与一般会计原则对报表信息的影响;6.了解制约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编制的法规体系。第一节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对财务状况的不同关注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上市公司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有关方面通常要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关于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含义,可以有很多认识与理解。从分析的内容来看,财务分析既可以指对上市公司历史的财务状况与成果进行的分析,也可以是指对上市公司将要实施的投资项目在财务方面进行评价与分析;等等。从分析的主体来看,既可以指从外部股权持有者(即上市公司的所有者)和债权人的角度利用财务报表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也可以指从上市公司内部管理者的角度对上市公司过去整体与局部的财务状况进行的分析,还可以指上市公司内部管理者从管理者的角度对上市公司整体或局部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分析。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本书所涉及的财务报表分析是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重要方面,特指上市公司的有关信息使用者借助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及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一系列财务指标来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状况进行的分析与评价。因此,我们首先应明确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信息使用者及其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关注点。一般而言,与上市公司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有关方面可以分为:上市公司股东、上市公司的贷款提供者、商品或劳务供应商、上市公司管理人员、顾客、上市公司雇员、政府管理部门、公众和竞争对手等。这些方面构成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由于与上市公司经济关系的程度不同,上述诸方面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关注点也就不同。主要关注点分别为:一、上市公司业主或股东上市公司业主或股东是上市公司的入资者或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人。一般来说,他们要作的决策往往在于是否向某一上市公司进行投资或是否保留其在某一上市公司的投资。为了作出这类决策,业主或股东需要估计上市公司的未来收益与风险水平。因此,他们对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以及投资风险方面感兴趣。对于上市公司的股东而言,他们还会关心自己持有的公司的股票的市场价值。公司的现金(货币资金)流入和流出方面的信息也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为良好的现金流转状况既可以使公司能顺利地维持其经营活动,还可以使上市公司在分红时能考虑分发适度的现金股利。但是,应当看到,在上市公司的业主或股东之间,由于对上市公司持有的股份比例不同,上市公司的业主或股东在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和影响力方面有着较大的不同。这种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和影响力方面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持有不同份额股份的股东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关注方面的差异:对于控制性股东和重大影响性股东而言,由于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被持股上市公司重要岗位上的人事安排、投资决策、经营决策,以及股利分配政策等,因此,这类股东往往关心与上市公司战略性发展有关的财务信息,如上市公司资产的基本结构和质量、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上市公司长期获取质量较高利润的前景等等;非控制性、非重大影响性股东则更关心上市公司近期业绩、股利分配政策以及短期现金流转状况等。二、上市公司的贷款提供者按照一般分类,上市公司的贷款提供者可以分为短期贷款者和长期贷款者。其中,短期贷款者提供的贷款期限在12个月以内,长期贷款者提供的贷款期限在12个月以上。同样,拥有上市公司不同期限与金额债权的贷款提供者也会关注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得不同侧面。短期贷款者一般关心上市公司支付短期债务的能力,对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并不十分关心。长期贷款者则关心其利息和本金是否能按期清偿。对上市公司而言,能按期清偿到期长期贷款及利息,应以具有长期获利能力及良好的现金流动性为基础。因此,尽管长期贷款者并不指望从上市公司中分红,但他们仍然关心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三、商品和劳务供应商商品和劳务供应商与上市公司的贷款提供者的情况类似。他们在向上市公司提供商品或劳务后即成为上市公司的债权人。因而他们必须判断上市公司能否支付所需商品或劳务的价款。从这一点来说,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供应商对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感兴趣。另一方面,某些供应商可能与上市公司存在着较为持久的稳固的经济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对上市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感兴趣。四、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受上市公司业主或股东的委托,对上市公司业主或股东投入上市公司的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负有责任。他们负责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必须确保公司支付给股东与风险相适应的收益,及时偿还各种到期债务,并能使上市公司的各种经济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因此,一般来说,管理人员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各个方面均感兴趣。但是,也应看到,处于上市公司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人员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管理范围和权限大小不同,因而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关注仍然有较大差异:处于较高管理层次的管理者,其所处的位置就要求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有较为全面的掌握,同时,由于较高管理层次的管理者拥有了解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较为全面信息的有利条件,因此,较高层次的上市公司管理者既需要也有可能关心上市公司较为全面的财务状况。而上市公司较低管理层次的管理者,由于其所作出的决策一般只能影响其管理范围内的活动,因而往往关心与自己决策范围内有关的财务信息,诸如与上市公司工资有关的信息等。五、顾客在许多情况下,上市公司可能成为某个顾客的重要的商品或劳务供应商。此时,顾客关心的是上市公司连续提供商品或劳务的能力。因此,顾客关心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前景及有助于对此作出估计的获利能力指标与财务杠杆指标等。六、上市公司雇员上市公司的雇员通常与上市公司存在长久、持续的关系。他们关心工作岗位的稳定性、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以及获取报酬的前景。因而,他们对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感兴趣。七、政府管理部门政府与上市公司间的关系表现在多种形式上。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全民所有制上市公司的所有者即为有关政府管理部门。此外,工商管理部门、税务管理部门等均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感兴趣。因此,政府管理部门可能对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与持续经营能力感兴趣。八、公众公众对特定上市公司的关心也是多方面的。一般而言,他们关心上市公司的就业政策、环境政策、产品政策等方面。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往往可以借助于获利能力的分析。九、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希望获取关于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会计信息及其他信息,借以判断上市公司间的相对效率。同时,还可为未来可能出现的上市公司兼并提供信息。因此,竞争对手可能把上市公司作为接管目标,因而他们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各个方面均感兴趣。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财务信息使用者所要求的信息大部分都是面向未来的;2.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各有其不同的目的,因此,即使对待同一对象,他们所要求得到的信息也是不同的;3.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所需的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不同;4.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并不包括使用者需要的所有信息。第二节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组成内容我们这里讨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与通常说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一致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或财务报告是指包含基本财务报表、附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内容的统一体。一、基本财务报表一般而言,基本财务报表是由上市公司会计部门提供的反映上市公司某一时期(或时点)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从基本财务报表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世界各国的报表体系逐渐趋于形式上的一致(尽管其概念内涵、指标口径等在各国间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目前,世界各国的基本财务报表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BalanceSheet)、利润表(IncomeStatement或ProfitandLossAccount)以及现金流量表(StatementofCashFlows或CashFlow Statement)。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以及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上市公司的基本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正是由于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揭示了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才使上市公司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业主)、贷款提供者以及其他与上市公司有经济利害关系的信息使用者能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在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有关经济决策。(一)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基本财务报表之一,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平衡关系,反映上市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其中:资产是上市公司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具有如下特征:1.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所获得的。上市公司所能利用的经济资源能否列为资产,其区分标志之一就是是否由已发生的交易所引起。2.资产应能为上市公司所实际控制或拥有。在这里拥有是指上市公司拥有资产的所有权;“控制”则是指上市公司虽然没有某些资产的所有权,但实际上可以对其自由支配和使用,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3.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这就是说,会计报表上列示的资产并不是上市公司的所有资源,能用货币计量的资源才予以在报表中列示。而对上市公司的某些资源,如人力资源等,由于无法用货币计量,目前的会计实务并不在会计系统中处理。4.资产应能为上市公司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在这里,所谓“未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为未来的现金净流入作出贡献的能力。这种贡献,可以是直接增加未来的现金流入,也可以是因耗用(如材料存货)或提供经济效用(如对各种非流动资产的使用)而节约的未来的现金流出。在我国目前的有关制度中,把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关于各项资产的具体含义与包含的内容,我们将在以后对资产负债表的详细讨论中予以介绍。负债是指上市公司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引起,在现在承担的将在未来向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交付资产或提供劳务的责任。负债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与资产一样,负债应由上市公司过去的交易引起。2.负债必须在未来某个时点(且通常有确切的受款人和偿付日期)通过转让资产或提供劳务来清偿。3.负债应是能用货币进行计量的债务责任。一般而言,负债按偿还期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至于负债的具体内容,我们也留待以后介绍。所有者权益是指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上市公司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二)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上市公司某一会计期间财务成果的报表。它可以提供上市公司在月度、季度或年度内净利润或亏损的形成情况。利润表各项目间的关系可用“收入-费用=利润”来概括。其中:收入是上市公司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而实现的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费用是指上市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应该指出,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其费用构成不尽相同。对工业上市公司而言,按照是否构成产品成本、费用可划分为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与生产产品有关的各种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一般而言,在制造过程中发生的上述费用应通过有关成本计算方法,归集、分配到各成本计算对象。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将从有关产品的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期间费用是指那些与产品的生产无直接关系,与某一时期相联系的费用。对工业上市公司而言,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此外,在上市公司的费用中,还有一项所得税费用。在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没有差异的条件下,所得税费用是指上市公司按照当期应税利润与适用税率确定的应交纳的所得税支出。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界长期遵循“所得税是利润分配的结果”的认识,将所得税支出作为利润分配的内容。随着会计制度改革的深入和认识的不断深化,我国已将所得税支出从原来的“利润分配表”中移至“利润表”,这实际上是接受了将所得税支出作为一项费用处理(尽管在表中只出现“所得税”而不是“所得税费用”)的观念。关于上述收入与费用的具体构成及利润表的格式,我们将在“利润表分析”一章中讨论。(三)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上市公司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情况的报表。需要说明的是,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概念,指的是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和现金等价物(一般包括短期投资等变现能力极强的资产项目)。二、附表这里的附表,是指那些对基本财务报表的某些重大的项目进行补充说明的报表。我们前面所谈的基本财务报表,只能提供反映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基本信息。从各国会计的实践来看,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对基本报表内容予以精炼化、概括化,大量详细、重要的信息则在附表中列示。因此,附表对揭示财务状况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资产负债表的附表主要包括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和应缴增值税明细表等;利润表的附表包括利润分配表和分部报表(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等。三、财务报表附注与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报表附注主要是以文字和数字形式对基本财务报表的内容以及其他有助于理解财务报表的有关事项进行必要的说明,包括基本的会计政策以及运用的主要会计方法等内容。财务情况说明书则是对上市公司当期财务分析结果进行总结的文字说明。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资金运用情况等内容。关于财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具体内容,我们留待本书后续部分讨论。我国企业目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如下:(一)资产负债表(二)利润表(三)现金流量表第三节 制约上市公司报表编制的基本会计假设上市公司的会计部门从事财务会计活动,编制财务报表,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会计原则又是建立在一些基本的会计假设基础之上的。因此,本节及下节将讨论会计的基本假设与一般原则。会计的基本假设与一般原则,也是制约上市公司报表编制的基本假设与一般原则。一般认为,会计假设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那些未经确认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变化趋势所作出的合乎情理的判断。长期以来,我国会计界对会计假设的概念一直存有疑义,认为从“会计假设”一词所包含的内容与会计工作的实际两方面看,称为“假设”有些名不符实。因而,会计假设一词从概念到内容只是出现在某些教科书中或学术论文中,在我国的会计法规中并未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国际上公认的4个基本会计假设,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写入了总则,但仍未出现“会计假设”字样,在有关介绍企业会计准则的文献中也未将上述4个会计假设称为“会计假设”,而将其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下面我们分别介绍基本会计假设的含义及其对报表编制的影响。一、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假设的基本含义是指每个上市公司的经济业务必须与上市公司的所有者及其他经济组织分开。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处理与财务报告的空间范围,也限定了上市公司的会计活动范围。有了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处理的经济业务和财务报告才可以按特定的主体来识别。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主体假设的表述是:“会计核算应当以上市公司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上市公司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说明的是,上市公司会计主体并不一定是作为法律主体的法人。作为法律主体的法人是指在政府部门注册登记、有独立的财产、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实体,它强调上市公司与各方面的经济法律关系。而会计主体则强调上市公司的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它是按照正确处理所有者等其他经济组织与上市公司本身的经济关系的要求而设立的。从会计实践上看,会计主体与作为法律主体的法人经常出现差异。比如,在我国,在上市公司集团内部,独立核算的母子公司均是法律主体,但从上市公司集团整体来讲,本身并不是法律实体。从会计的角度来看,为了全面反映上市公司集团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成果,就应将上市公司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对待,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又比如,在西方,独资上市公司和合伙上市公司不是法人,但从会计的角度仍可将独资上市公司和合伙上市公司作为会计主体并组织其会计活动。此外,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的内部银行及内部承包制,对上市公司内部划分的各“责任单位”,均可作为会计主体来看待,但这些单位就可能不是法人。会计主体假设的作用除了是限定上市公司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以外,对会计概念、会计行为、会计法规建设及报表编制等方面还有重大影响。比如,对会计概念的影响,要求基本的会计概念具有鲜明的会计主体性。例如,会计中的资产概念,指的是特定上市公司可以支配的经济资源。离开了一定的会计主体,就不可能谈论会计概念。这是会计学概念与其主体的立场而不是上市公司以外的立场。按照会计主体假设的要求,上市公司会计行为只能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负责,而不能对上市公司以外的其他利益集团负责。实际上,我国新近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规定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内容,就是在法规建设中尊重会计活动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的体现。再如,对报表编制的影响,要求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只能反映某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等等。明确会计主体假设对会计的重要意义,对制定会计政策、评价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二、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的基本含义是,上市公司会计方法的选择应以上市公司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以它现实的形式并按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为假设。通俗地讲,就是上市公司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对此,企业会计准则的表述是:“会计核算应当以上市公司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在这里,上市公司在可预见的将来保持持续经营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会永久存在,而是指上市公司能存在足够长的时间,使上市公司能按其既定的目标开展其经营活动、按已有的承诺去偿清其债务。持续经营假设为上市公司在编制报表时会计方法的选择奠定了基础。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一般情况下,资产以其取得时的历史成本计价,而不按其立即进入解散、清算状态的现行市价计价;二是对长期资产摊销,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问题的处理,均以上市公司在折旧年限或摊销期内会持续经营为假设;三是上市公司偿债能力的评价与分析也是基于上市公司在会计报告期后仍能持续经营的假设;四是正是由于考虑到持续经营假设才有了会计上除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以外其他权责发生制方法的选择(如坏账处理的的备抵法、销售收入的确认等),等等。不仅如此,持续经营假设还要求当传统方法可能危及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时上市公司的会计活动能够选择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有利的方法。比如,在市场上存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当简单的价值补偿已不能维持其实物替换的“持续经营”时,就需要研究通货膨胀对持续经营的不利影响,并力求在会计方法上予以消除;又如,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比较有利于“持续经营”;等等。三、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的含义是,上市公司在持续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可以归属于人为地划分的各个期间。这种因会计的需要而划分的期间称为会计期间,会计期间通常是按月、季和年来划分。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必然结果。由于我们假设上市公司会在可预见的将来保持其持续经营状态,这就存在着在持续经营的过程中,什么时候向与上市公司有利害关系的各方提供财务报告的问题。在会计实践上,绝不可能等到上市公司的全部经营活动完结以后才向外界提供财务报告。为了使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能定期、及时地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上就应把其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人为地进行划分,使其归属于各不相同的会计期间,并进行会计处理及财务报告的编制。以年度划分的会计期间,称为会计年度。会计年度既可与日历年度相一致,又可与日历年度不一致。我国规定以日历年度作为上市公司的会计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在以季度和月份作为会计期间时,其起讫日期也采用公历日期。会计期间的确定,实际上决定了上市公司对外报送报表的时间间隔以及上市公司报表所涵盖的时间跨度。从会计信息本身应当反映的经济内容以及报表信息使用者所希望了解的内容来看,会计期间的划分应当体现较为完整的生产经营过程。在上市公司连续、大批、大量生产和经营产品且季节性影响对其影响较小的条件下,会计期间的划分不会对信息披露以及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分析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在上市公司季节性生产的条件下,整齐划一地以日历年度为会计年度,将有可能因财务信息代表性较差而使得上市公司所披露的部分信息(如资产负债表信息)难以反映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另一方面,在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越来越多地要求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情况下,整齐划一地以日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也将使得审计人员在每年的第四季度和第二年的第一季度空前地繁忙。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下,审计人员难免会降低审计质量。这就是说,会计期间的划分,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审计工作的质量关系重大。会计分期假设除了为上市公司进行会计处理计算损益和编制财务报告限定了时间区域、对会计信息质量有重要影响外,对会计的概念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受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许多会计概念具有鲜明的“时期”特性。比如,利润总额、收入、费用等均带有鲜明的时期特色。此外,会计分期假设与持续经营假设一起,构成了权责发生制原则的理论基础。四、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假设的基本含义是,只有能用货币反映的经济活动,才能纳入到会计系统中来。这意味着:第一,会计所计量和反映的,只是上市公司能用货币计量的方面;第二,不同实物形态的资产需用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才能据以进行会计处理,揭示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货币计量假设使得上市公司对大量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统一汇总、计量成为可能。第四节 制约上市公司报表编制的一般原则会计原则是从会计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被公认为公正、妥善和有用的系统化的惯例,是会计人员据以辨认、计量和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财务报告的指南。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制度中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以及报表编制应遵循的基本会计原则作了规定。现分述如下:一、客观性原则企业会计准则对客观性原则的表述是:“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我们认为,客观性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可验证性,二是会计人员对某些会计事项的估计判断合法、合规、合理。可验证性是指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应当尽量以实际发生的业务为基础,以取得的业务凭证为依据。这样,就能保证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从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等过程都有可靠的凭证为依据,也能保证会计上的账证、账账、账表和账实之间的相互一致。在会计实务上,除了能够取得记载业务发生情况凭证的业务以外,还有一些业务虽已发生,但其金额需要靠会计人员的职业估计和判断才能确定的业务。对这类业务的处理,就很难要求其达到数据准确性。这些业务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摊销、坏账损失的预先估计,制造费用在完工产品和产成品的分摊、或有损失的估计,等等。很明显,这些“业务”在各个会计期间都会发生,但其金额大小,不同的会计人员可能会估计出不同的结果。对这些问题的估计,我们只能要求会计人员的处理能尽量合法、合规、合理,不带主观偏见。因此,美国会计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见解认为,财务信息客观性的标志是:“如果两个以上有资格的人员查证同样的数据时,基本上能得出相同的计量和结论。”(转引自:常勋著:现代西方财务会计,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要求,上市公司“应当按照交易或经济事项的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是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作出的新规定。按照该项原则,上市公司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对那些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相符合的业务或者事项,可以按照经济实质进行处理。如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承租方在租赁期内,应将被租赁的固定资产视同自己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理。三、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上市公司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信息使用者相关,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会计的相关性原则,是会计信息的生命力所在。因为,任何一个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都可能希望通过对有关会计信息的使用以做出相应的决策。如果会计信息不能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有关决策,会计信息乃至会计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上市公司加强内部营管理的需要”。这说明,上市公司会计在新形势下应同时满足三方面的要求。但如何做到这一点,还需进行进一步地探索。四、可比性原则企业会计准则对可比性原则的表述是:“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这就是说,对于不同上市公司、特别是同一行业内部的不同上市公司之间,应使用类似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以使不同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编制建立在相同的基础上,从而有利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进行上市公司间的分析比较。遵守可比性原则,将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大大提高。五、一贯性原则企业会计准则对一贯性原则的表述是:“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这就是说,一贯性原则要求上市公司在编制报表时所采用的会计方法和报表的指标口径、核算内容、编制规则在前后各会计期间应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坚持一贯性原则,可以使上市公司连续几个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对经营决策有使用价值,还可以使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报表和会计信息进行纵向的分析和对比;也可以防止个别上市公司或个别人利用会计方法的变动,人为地操纵体现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指标如成本、利润等以粉饰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情况发生。需要说明的是,强调会计的一贯性原则,并不等于会计方法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变动。对此,企业会计准则也有提及。对上市公司来讲,一旦其所选择的会计方法已不适合于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就应对现行的会计方法作出调整或变更。但应在财务报告中对有关情况作出说明。六、及时性原则企业会计准则对及时性原则的表述是:“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我们认为,及时性原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上市公司的经济活动发生以后,会计人员应对其进行及时的会计处理,将其纳入会计系统;二是在会计期间结束以后,应能及时地编制财务报告,使有关利害相关者能够及时地了解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最新发展变化情况。上述及时性的两方面含义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及时的会计处理,才有可能在会计期间结束以后迅速编制财务报告;但如果在会计期间结束以后,未能及时编制财务报告,即使会计记录做到了及时性,也会使会计信息的价值大打折扣。七、明晰性原则企业会计准则对明晰性原则的表述是:“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强调明晰性原则是由会计核算的目的决定的。我们知道,会计核算的目的之一是要向与上市公司有关的各个方面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能够清晰完整地反映出上市公司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如果因为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清晰度不高而使信息使用者无从使用,不仅给信息使用者造成困难,对提供信息的上市公司也是一种损失。另一方面,为了保证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符合客观性原则,还需要通过特定的方法对会计信息及其产生的过程进行审查和验证。这就需要上市公司的会计记录准确、清晰,会计凭证和账簿要据实填制和登记,账户对应关系清楚,文字摘要属实,手续齐备,程序合理。八、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也称应计制原则,其基本含义是,凡属于本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付,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其款项已在本期收取或付出,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在这里,属于本期的收入,也称已实现的收入,其确认主要关注实现收入的过程是否完成,并不关注货币的收取情况:只要商品销售的过程完成或收入的赚取过程完成,在会计上就确认收入。一般来说,上市公司会计上所确认的收入(体现为利润表中引起利润增加的因素)与货币收款情况有三种对应关系:一是在销售活动完结或劳务提供过程完结时立即收取货款(如现销),从而使得收入的确认引起货币同时增加;二是在销售活动完结或劳务提供过程完结时并不立即收取货款(部分或全部),但却取得在未来确定的时间内收取货款的权利(如赊销),从而使得收入的确认引起债权增加;三是在向顾客提供商品和劳务以前已经收取了货币(如预收款销售),此时收入的确认引起债务减少。在会计实务中,各种情况下收入的确认问题,在各行业财务制度中均有原则规定。所谓属于本期的费用,也称已发生的费用,是指为产生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而发生的耗费,在利润表中表现为使利润减少的因素。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对费用进行确认,其确认主要关注资源的消耗与实现收入的过程是否相关,并不关注货币的支付情况:只要是为实现收入发生的资源消耗,在会计上就确认为费用。一般来说,上市公司会计上所确认的费用(体现为利润表各项费用等)与货币支付情况有三种对应关系:一是在费用发生时立即支付货款(如小额的费用开支),从而使得费用的确认引起货币同时减少;二是在费用发生时并不立即支付款项(部分或全部),但却承担在未来确定的时间内支付款项的义务(如先耗用他人资源,后付款),从而使得费用减少。九、配比原则配比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上应将上市公司实现的收入与取得这些收入所发生的耗费相对应、相比较,以计算得失。可见,上市公司的财务成果是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结果。实际上,前面的权责发生制原则解决了上市公司收入和费用的确认问题。在收入和费用确认以后,利润计算问题实际上已经解决。因此,我们认为,权责发生制原则与配比原则实质上是一致的,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着眼点在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后者着眼点在于损益的计算。应用配比原则,将上市公司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费用相配比,可以反映该期间的财务成果,并据以对上市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作出评价;如果将上市公司内部某部门的收入与费用相配比,可以揭示该部门的财务状况并对其业绩进行评价;如果将某种产品的收入与费用相配比,可以揭示具体产品的盈利水平,上市公司可据此作出产品决策。十、谨慎原则谨慎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对上市公司不确定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时,应持保守态度。具体地说,就是凡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

    注意事项

    本文(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