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古诗词标题、送别题材古诗词常见的解读路径.docx
-
资源ID:1635546
资源大小:29.77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彩古诗词标题、送别题材古诗词常见的解读路径.docx
精彩古诗文标题1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适用于珍惜时间。白昼不要白白地度过,青春一去不更返。出自清翟濒风俗编时序:“白 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2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适用于顺应时势,看清时局,抓住规律等。聪明的人能顺应时势制定计划,愚蠢的人却违背 道理采取行动。出自后汉书朱浮传:“盖闻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常窃悲京城 太叔以不知足而无贤辅,卒自弃于郑也。3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适用:谦虚,不要夸耀。伐、矜都是夸耀的意思,出自老子第二十四章:“自见者不, 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4】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适用于借助外物(路),奋斗,前行等。这是收入全唐诗外编的唐代诗人龚霖老学庵 笔记之四中的诗句,仅此两句。“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意思是说,只要有可以向上 攀登的路,更高的山,人也能攀登上去。诗句是条件复句。“但有路可上”是“更高人也行的 必要条件,有了这个必要条件,就有可能产生“更高人也行的结果。这两句诗虽然说的是登 山之事,但有丰富的哲理情趣。5莫倚高枝纵繁响,也须回首顾螳螂。适用于警醒、警惕,不要沾沾自喜等。宋代陆元光为晋陵宰时,当时幕僚中有好谗谤同列者, 一日同会,忽闻蝉声,幕官谓陆日:“君既能诗,可咏此也。“陆辞之不可,即席作咏蝉: “绿阴深处汝行藏,风露从来是稻梁。莫倚高枝纵繁响,也须回首顾螳螂。因以是讥之,其 人愧而少戢。这首诗写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相互关系。6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入在后头。适用于可持续发展等。这句选自诗歌书扇示门人,作者是范仲淹,原诗为:一派青山景 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这首诗明白如话,但哲理深刻。 一派青山风景恬静幽美,这是前人的田地为后来的人占有,但是占有田地的人不要得意不已, 还有想占有这田地的人在后面呢。山河依旧,人事更替,得失不是永远不变的。今天的得会 转化为明天的失,事物总是按着这样的辩证规律发展着的。相似的有: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选自翁格的暮春: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 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7物各适其天,夫岂论大小。适用于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就好。原诗为元朝方景山写的杂咏: “昆鹏奋云霄,尺栖野草。物各适其天,夫岂论大小。”适其天,即适应其本能,也就是 遵循客观规律。鲤鹏和尺相比,大小之别不言而喻,而小的尺鹦“腾跃而上,数仞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和鲤鹏展翅数万里无法相比,可是它也是"飞之至也"。它尽了主观上最大的 努力。这首诗可以启示我们,一切事物都遵循着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各尽所能,人在各自 的岗位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充分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作用,就能作出较大的贡献,发挥最 大的人生价值。8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适用于适合自己最好。清代顾嗣协杂兴中说:“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 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诗歌每句都适合 做标题)"“生材贵适用”和“物各适其天,一从施用上讲,一从本性上言,其理相通。9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山林自在啼。适用于自由。原诗为宋代欧阳修写笼中鸟的画眉鸟:“百喈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 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山林自在啼。哪怕是“金笼总不如“山林”,关键在于自由的可 贵。10虽是见春迟,还免逢秋早。适用于祸福相依,转换;不利和有利,不幸和幸运。原诗为明朝高启叹墙下草:"青青 墙下草,经霜未枯槁。虽是见春迟,还免逢秋早。墙下草经霜后还是“青青的,“经霜说 明秋己深。诗人缘此慨叹“虽是见春迟,还免逢秋早。如果没有“墙的条件,而是一般的原 上草,那它们的“见春”和"逢秋都是同时的。因了“墙,所受光照少、地温低,则它感受春 的气息便迟,陆游的梅花诗中也曾说:"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也是这个 道理。“见春迟是不幸,秋来晚则是大幸。这首诗说明了事物都具有两重性,在一定的条 件下,矛盾着的双方都能向其对立方面转化。墙下草虽不得先占春光,却可免早枯槁的命运。 有了这认识,就能正确对待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不利条件,尽量使之转化为积极的因 素。11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适用于志向,每个人都发光。原诗为明代张羽的兰:"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寸心, 区区之心,言兰花极小。这看去似有贬意,实乃是为了下句的“扬:区区之心却容纳着散不 尽的香气,那阵香气,乃是由其“寸心”习习飘出。啊,真是令人心醉神怡!这一笔,跌宕成 趣。适用于志向,自信,自强等。原诗是清代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 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解自是低等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 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13妣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适用于不自量力,不自知等。原诗为韩愈的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 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蛇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诗人将它拟人化了,目的化了,似乎批 蜉想要撼动、摧倒大树。于是,展现出一幅大自然的奇妙景观:大树参天、枝叶怒放、郁郁 苍苍!如此高大,如此青翠,如此劲挺,如此充满生命的活力!而树阴之下,局处一隅的小 小的蚂蚁居然奔波劳形地钻穴打洞,想要扳动树根。多么可笑的对比!这里展现的是大与小的尖锐对比,是力量的不协调。诗人又用了一个“撼字,充满了嘲弄意 味,更加浓了这种不协调。由此得出结论:“可笑不自量!这就一笔骂倒了那些在李杜文章 光焰面前摇唇鼓舌的群儿。14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适用于磨难,困难等,出处唐孟郊古意赠梁肃补阙,意思是不经过千百次冶炼,怎么 会知道寸金的精纯!15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适用于熟能生巧,练习,勤习苦练等,出处唐储光羲江南曲其一,意思是惯在湖边居 住,船小不怕风浪。16英雄不失路,何以成功名!出处清屈绍隆赠朱士稚,意思是英雄如果不经受挫折,怎么能成就功名!【17】不遇阴雨后,岂知明月好!出处清孙枝蔚田家杂兴次储光羲韵,释义是不遭遇阴雨,怎能知道明月的美好呢!18此生泰山重,勿作鸿毛遗。适用于有价值地生活,奉献等,出处宋苏轼和陶咏三良,意思是生命像泰山一样重, 别把自己像鸿毛那样轻易遗弃。19欲穷大地三千里,须上高峰八百盘。适用于不断攀登,不断奋斗,自强不息等。出处明刘基登白云绝顶,意思是想把数千 里之外的大地尽收眼底,必须登上盘旋曲折的高峻山峰。20年少当及时,蹉昵日就老。可以替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南朝乐府子夜歌(其十六):年少当及时, 蹉昵日就老。若不信侬语,但看霜下草。21得知千载上,正赖占人书。适用于阅读,传承等。这首诗选自陶渊明的赠羊长史。陶渊明认为,他从“古人书中可以得到知识和娱乐。读书,既要有继承性,又要有目的性, 还要有选择性,把这三者融会贯通,变为自己有用的知识。"古人书”是可贵的。它是后人认 识古代社会的窗口,也是借鉴前人经验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同时 还要学习世界文化,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我们要有目的地读书,还要有计划地读书,既要博 览群书,又要精读好书,择善而从,这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总之,欲知千载上,必读古人 书!【22】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适用于学习,知行合一等。这句话的意思是担心自足而不学习,担心学习了不去实践。原诗 选自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五)。这是韩愈被贬往潮州时所写的一首临别赠诗。 诗首先围绕读书求学中的知行问题提出自己的哲理性观点,接着对元十八在这方面的修养和 取得的成就加以赞扬,最后慨叹自己因被贬南海(即潮州),无法为元十八宏鸣高飞助一臂 之力。通俗中见深邃,素朴中含深情。23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适用于读书等。选自唐代翁承赞书斋漫兴二首(其二):官事归来衣雪埋,儿童灯火小 茅斋。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当诗人忙完公事,在暮色之中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赶回家门时,只见茅舍中亮着灯光,孩子 正在琅琅有声地诵读着诗文。此时此刻,诗人不禁涌起一股喜悦和欣慰的心潮,并很快由感 性的激动上升为理性的思考,吟出了“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的诗句。24书卷多情似故人选自明代于谦的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 一点尘。活水源头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25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适用于认识到别人的成功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等。选自王安石的题张司业诗:苏州司业 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首是王安石对张籍诗的品 评诗,同时道出了“寻常和“奇崛、"容易和“艰辛”的深刻哲理。26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意思是一句话语也不能实践,读万卷书也是没有用的。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选自明代周立勋的饮酒:儒生好奇古,出口谈唐虞。倘生羲皇前,所谈意何如?古人既 己死,古道存遗书0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我愿常饮酒,不更知其余。该联巨大的艺术概括力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因而具有了超越特定对象的哲理意义。 读书万卷,积累理论知识,是重要的,因为“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但是,理论知识 的重要性正在于它能够指导自身的实践,因此,要发挥理论知识的作用,就必须密切联系实 际,与实践相结合。反之,如果理论脱离了实践一一“一语不能践,那么理论再高妙、再丰 富,都是空虚的、徒劳的,它犹如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都是虚幻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一一“万卷徒空虚。作者从现实批判中所凝聚成的这两句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力度和警策作用。【27】举世人生何所依,不求自己更求谁?适用于自己奋斗,自立等。原诗选自唐吕岩的渔歌子方契理:举世人生何所依,不求 自己更求谁?绝嗜欲,断贪痴,莫把神明暗里欺。28门前两条辙,何处去不得。适用于自己去闯荡,发挥主观能动性,历敢等。出处全在人,路亦无通塞一一同样适合做标题。选自唐聂夷中行路难: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谓言骨肉亲,中门如异域。出处全在 人,路亦无通塞。门前两条辙,何处去不得。自从乐府诗行路难出现以后,世人多借此“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意(乐府古题要 解)。鲍照说:“男儿身世坎坷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拟行路难);李白云:“大道 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归去来。"唐代诗人聂夷中却不这样认识。他在行路难 中唱道:“莫言行路难,出处全在人,路亦无通寒。”这两句诗意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事 在人为“没有走不通的路的意思。将其视为格言、警语也能讲得过去。格言饱含哲理。易 经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命运不通称之为“穷穷则思变,要干,要突破。这 不就是聂夷中诗的绝好注脚吗?要干,要有出路,"全在人"。“全在人三字,重如千钧。 人是“出处”路通寒的前提,“全是关键。一个“全字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天下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人间任何艰难险阻,都会被勇于攀登的英雄好汉踩在脚下,即使是穷途末路, 只要艰难地走下去,莫听“行路难,归去来的呼唤,就会有出处,就会成为坦途。只有那些 懦夫才在岔道口徘徊不前,感到路难行,去不得,途不通。29陋巷箪瓢亦乐哉!适用于安贫乐道等。选自元代宋方壶中吕山坡羊道情: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 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 达,志不改。30丈夫不逆旅,何以及苍生?适用于要经历磨难,才能成长;要经受漂泊,才能有所作为。原诗选自于明朝俞大猷的秋日山行:溪涨巨鱼出,山幽好鸟鸣。丈夫不逆旅,何以及苍 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忠勇之心,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地刻画出热血男儿的刚毅形象, 令人赞叹。逆旅,客舍之谓也。庄子山木:“阳子之宋,宿于逆旅。以旅店为家,谓 生活不安定,长年在旅途中奔波,联系到俞大猷的军旅生涯,这是真实的写照。“丈夫不逆 旅是反诘,也表现出某种矛盾心境:丈夫也有父母妻儿,也该享受天伦之乐,他何尝不知 道逆旅之苦累,思乡之痛楚,却决然离家而去。这一取一舍,用最质朴的语言表现出来,却 放射出眩目的光辉0 一家不圆,为的是万家团圆;一人弃家,为的是苍生有家;一夫甘受鞍 马劳顿之苦,为的是天下百姓能安居乐业。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责任感,可敬可钦。31劝君平地上,还似过坡时。比喻人在顺境中,容易疏忽大意,掉以轻心,而出错误。故顺境之中尤要谨慎,保持警惕之 心。选自袁枚的小心坡:“险极坡难过,小心容自持。劝君平地上,还似过坡时。” 可以改编成:劝君常有“过坡心。清田松岩题劳山杖诗:"路当坦处亦防倾。”也可以直接做标题。32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出自唐代崔涂的春夕:“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 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33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出自诗经小雅鹤鸣,皋:水边的高地。九皋:指深泽。诗句以鹤即使身处低处,鸣叫 声也能响彻云外,比喻真理和才能是不可抹杀的。34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适用于谦虚,天外有天等,出自唐杜甫木皮岭,诗句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告诉人们 不可妄自尊大或拘于一隅。3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适用于发展,时代更替,前进。出自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 这是诗人因对故人伤逝的感伤而写下的寓意深刻的诗句。以新陈代谢是自然界的必然规律, 劝诫友人不必为此过分感伤。36 一诗千改始心安适用于工匠精神,严谨,认真等。出自清袁枚遣兴诗: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 心安。37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适用于经过千锤百炼,技艺精湛。也适用于刚柔并济。 【出处】晋刘琨重赠卢退【译注】怎能料到经过千锤百炼的坚刚之物,竟会变得如此柔软,能绕在指头上。意:料想。38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适用于品德等,做好自己,实力。【出处】唐虞世南蝉【译注】蝉停在高处,叫声自然传得远,这不是凭借秋风的传送。居:在,停留。藉:凭借。 用以比喻品格高洁的人不用他人吹捧自能声名远播;也用以说明位势优越或实力强盛的事物 或人自有其强大的影响力,不用靠外界的帮助。39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可以分开做两个标题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适用于不为假象迷惑,要有真东西等。【出处】唐白居易放言五首【译注】草丛中的萤火有耀眼的闪光,但终归不是火;荷叶上的露珠虽圆,但它哪是珍珠呢?40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适用于珍惜,世事多磨等。【出处】唐白居易简简吟【译注】世上好的东西大多数都不坚固牢靠,彩云绚烂却容易飘散,琉璃明丽但质脆易碎。 琉璃:一种用铝和钠的硅酸盐化合物烧成的釉料,常烧制成缸、盆、砖瓦等。41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可以用"睫在眼前长不见直接做标题,适用于留心身边的事物,发现身边的事物。【出处】唐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译注】睫毛就在眼前老是看不见,写诗的道理和技巧你自身己掌握,又何必到别处去寻求 呢?道:法则、规律,此指写诗的规律和技巧。用以说明要寻找的事物就在近处,不必到别 处去寻找。亦用以形容事物近在眼前,却往往被人视而不见。42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用“雏凤清于老凤声直接做标题,类似于“芳林新叶催陈叶【出处】唐李商隐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译注】桐花盛开,遍布在迢迢万里的丹山路上,小凤凰的叫声比老凤凰的清越明亮。桐花: 梧桐树的花。传说凤凰只栖息在梧桐树上,以桐实为食。丹山:传说中凤凰的栖集之地。用 以形容年轻的动物或人胜过年老的一辈。43从来名利地,皆起是非心。适用于名利等。【出处】唐于武陵东门路44百年能几日,忍不惜光阴。适用于惜时,珍惜光阴等。【出处】唐杜荀鹤赠李蒙叟【译注】一百年又能有多久,怎么忍心不珍惜光阴。45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适用于在顺利的时候保持谨慎。【出处】唐杜荀鹤泾溪,又见罗隐同名诗。全诗为: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 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译注】泾溪中石头多,水流急,十分危险,过往的人战战兢兢,小心谨慎,所以一年到头 也没听说有谁落水。倒是那水流平稳,没有石头的地方,常常听说有人溺水。46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适用于年少奋斗,好事多磨等。“少年无向易中轻”可以单独做题目。【出处】唐李咸用送谭孝廉赴举【译注】好事都是从困难中得来的,年轻人不要专想从容易的事情中找轻松。无:通“毋, 不要。易中轻:从容易做的地方求得轻松,指轻取功名。用以说明好事都是从克服困难中争 取到的,只图容易和轻松是得不到的。47浮名浮利过于酒,醉得人心死不醒。适用于名利。【出处】唐杜光庭伤时,又见郑遨偶题。【译注】虚浮的名利比酒还厉害,醉得人心到死也不醒悟。48野芳虽晚不须嗟。适用于耐心等待,乐观对待等。【出处】宋欧阳修戏答元珍: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译注】我曾做客于洛阳,在那里度过繁花似锦的春天;如今在这山城,野花虽然开得晚些, 但总会开放,不必嗟叹。49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适用于历经磨难等.两句可以分开分别做标题。【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译注】璞玉经过琢磨大多会变成玉器,铁剑从泥土的埋没中拔出来便能成为倚天长剑。沉 埋:埋没。倚天:古人想象中靠在天边的长剑。语出宋玉大言赋“长剑耿耿倚天外。此处指好剑。50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好事多磨,自古瓜儿苦后甜可以单独做标题。【出处】元白朴中吕阳春曲题情【译注】天生的好事从来就少,自古瓜儿都是先苦后甜。俭:缺乏,贫乏。一说为困难、磨 难的意思。51切莫怨东风,东风正怨侬。适用于自我反省等。【出处】清郑燮菩萨蛮留春【译注】切不要埋怨春风,春风也正在抱怨你呢!东风:春风。侬:你。用以告诫人遇到不 如意的事不要埋怨客观,抱怨别人,也应从自身去找一下原因。52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适用的主题非常广,如人生短促,且行且珍惜。【出处】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译注】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匆匆远行的过客。忽:急速。53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和上一句类似。【出处】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译注】人生一世犹如暂时寄居,又像狂风卷起的尘土,一会儿就不见了。奄忽:急遽。飙 尘:狂风卷起的尘土。54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适用于及时行乐,珍惜现在等。【出处】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译注】既然苦于白天短夜晚长,那么,为什么不手拿灯烛夜间出游呢?秉,拿着。55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适用于珍惜时间等。【出处】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56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此心到处悠然",可以单独做标题。适用于恬淡等人生态度。【出处】宋张孝祥西江月题裸阳三塔寺【译注】坎坷的世路如今都己走惯了,现在我这颗心不论到哪里都会悠然自在。57君子交有义,不必长相从。适用于交友,友谊,义气等。【出处】三国魏郭遐叔赠嵇康五首【译注】品行高尚的人在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不一定要经常相伴相随。君子:指品行 高尚的人。义:情谊。相从:相随。58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在这个时代,要坚守自己,坚守寂寞等。【出处】唐孟浩然留别王维【译注】只应该耐守寂寞,回家乡闭门隐居吧。59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适用于不争,做自己等。【出处】唐秦韬玉贫女【译注】敢以灵巧的双手和精细的针线活在人前夸耀,却不愿把双眉画得长长的,去跟别人 争妍斗丽。60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适用于正气、操守等,其中“浩然气可以替换。比如一点诚信意,千里快哉风等。【出处】宋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傀俭【译注】胸怀一点浩然正气,就会像身披吹拂千里的爽快清风那样舒坦适意。浩然气:古人 认为浩然之气是一种至大至刚的正气,最高贵的节操。孟子公孙丑上有“我善养吾浩然 之气”。快哉风:令人心神爽快的清风。战国楚宋玉风赋写道,“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 襟而当之,日:'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61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两句可以分别做题目,前半句适用于简洁,后半句适用于创新。【出处】清郑燮所撰楹联【译注】删繁就简,使诗文像三秋落叶后的树木一般简明;领异标新,让诗文如二月初绽的 春花那样清新。三秋:秋季的第三个月,即深秋。时空定位送别题材的古诗词常见的解读路径近些年来,就高考全国卷诗词鉴赏来看,非常热衷送别题材,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个题材 做一些梳理。占诗词送别的诗词一般都有这几种类型时间和空间出现: 时间类:日暮、清晨、月夜、春、秋,尤其是日暮即傍晚特别多。空间类:长亭,浦桥、南浦、渡口、古道等等。长亭送别送别Ol写柳是因为:柳者,留也。折柳,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折柳也是一首古代歌曲。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 杨柳歌辞第一中。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古人折柳赠别,是大有深意的。因为“柳和“留为谐音,既表达依依不舍的情感,也寓意人去他乡,宛如柳木随遇而安、发 展壮大。这一习俗源自何处,已无据可考。文献记载最早可见诸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尤其是隋、唐时期,经过文人雅士们不断写诗作赋,折柳赠别那种离愁别绪和深情厚谊就被 定格了下来。团送别那诗中写的空间地点、时间都是有原因有演变过程的。02送别为什么会在渡口?渡口:是送别诗词出现也非常多的。虽然有些诗词没有直接指明是在渡口送别。但是只要出现水、船那基本是送到渡口,跟长亭一样的道理。渡口送别渡口也会栽柳树,这也许都是为了柳者,留也吧?很多重要渡口也有亭阁这类建筑,也是因为这儿不只是寻常人离开的途径,很多官方、富商 也会从这儿登船。有些还是船只停泊港口,比如唐代的涪陵就是“门泊东吴万里船。渡口送别也是因为:古代最为便利快捷的交通工具还是水路。所以渡口送就是非常正常了。在唐代之前已经可以从成都走水路到涪陵,然后再过荆门山,下三峡往东可直达苏杭一带; 折向北走襄阳走丹水就可以直达洛阳、西安。京杭大运河也可以直通江南地区.漓江因为有了灵渠也可以互通。所以感情深一般就是送到渡口,然后准备点酒菜,寒暄一番,咏咏诗。这基本就到日近黄昏了,所以很多送别的时间是集中在晚上,那是因为他们不舍啊。比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送李白到渡口0在李白将走时,汪伦却进行了一轮踏歌表演。来抒发自己送别情谊。踏歌一种民间歌调,边走边唱,以脚步为节打拍。应该是汪伦那个地方特殊的送别方式。而踏歌在宋代的绘画就出现过。一般是来庆祝丰收这类的。踏歌图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传世名作03送别为什么会有长亭和在傍晚?秦汉时期在乡村大约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秦制三十里一传,十里一亭,故又在驿站路 上大约每十里设一亭,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这实际就是官方连锁旅店了。那亭就成了一个距离代表。一亭就是十里了。古代礼节肯定讲究,尤其那帮文人墨客更讲究,毕竟好友要走了,肯定要送。感情稍微浅点就送个一亭,感情深的甚至送至城外三亭,那就是三十里了。然后边聊边送, 那走路也慢了,如果中午出发基本也就到晚上就话别了。所以好多送别诗词很多是傍晚,那是因为他们消磨到这个时间。反正离别,那被送的人可以在驿站住一晚上,第二天再赶路。讲究点还带着酒菜再喝上两杯,然后再依依告别。或者人家本身亭就备有酒菜这类的。古代30里虽然比现代的稍微短点,但是边走边聊,就算不停走也要3个小时左右。这边走边聊自然就更慢了,到了饭点再吃顿饭,一顿酒饭时间下来基本就到日暮了。当然也有因为是夏天趁天黑赶路比较凉爽的情况,古代赶夜路的也相当多。还有一个原因,晚上一般水流平缓,所以晚上上船的也比较多。04送别诗词也会频繁出现古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古代送别的长亭时间都非常长了,官道形成都是有很长的悠久历史。比如长安的西出东出的道路从秦汉时期就存在了。长亭是官方维护,是重要的战略周转站,虽然也而向民用,但是更多是军事战略用用途。而且从秦汉到唐宋直到清代,这些长亭古道都是沿用。而且诗词中引用古道更能衬托送别的沧桑感。05唐诗送别诗词中出现更为频繁的潮桥。瀚桥是长安的地名,曾是西安东去的一条必经通道,是西安城东交通要道和战略重地。昔日瀚桥只余桥墩。隋瀚桥遗址浦桥地处瀚河,为“八水绕长安”的最大一条河流,是渭河的一个支流 全唐诗中直接描写或提及瀛桥(瀚水、满陵)的诗篇就达114首之多;雍录上指出:“此地最为长安冲要,凡自西东两方而入出晓、流两关者,路必由之"; 王昌龄濡桥赋中说:“惟于瀚,惟瀚于源,当秦地之冲口,束东衢之走辕,拖偃蹇以横 曳,若长虹之未翻;李白叹道:"年年柳色,瀚陵伤别;岑参写道:“初程莫早发,且宿浦桥头;刘禹锡唱道:“征徒出瀚唉,回首伤如何;李贺咏道:"溺水楼船渡,营门细柳开”;李商隐吟道:“漏水桥边倚华表,平时二月有东巡”潮桥被人们改称为“情尽桥、“断肠桥”、"销魂桥。也是因为送别到此止的原因,东出长安, 不论是送朋友还是送亲人,都会折柳送别。雍陶折柳桥: 从来只有情难尽, 自此改名为折柳, 罗隐柳: 瀚岸晴来送别频, 自家飞絮犹无定,何事名为情尽桥。任他离恨一条条。相偎相依不胜春。 争解垂丝绊路人。温庭筠写的清平乐洛阳愁绝就可以来验证为什么叫上述名字了: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经这桥上远行的人络绎不断,来这桥上送行的人成群结队,所以整天都有人折杨柳枝,整天 都有人执手呜咽。瀚桥两岸古代是“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每当早春时节,柳 絮飘舞,宛若飞雪,就形成了“潮桥风雪”景观,这就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06送别还有一个地名:南浦。南浦:本意是指水的南边,后来演变泛指送别之地,饱含离愁别情最早跟屈原九歌?河伯中的"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有很大关系。南朝宋齐之间的文学家江淹所写的别赋中的“春草碧色,春水泳波;送君南浦,伤如之 何,则强化了南浦送别之意象。南朝宋齐之后的送别诗中,“南浦的意象明显多了起来。唐代就成跟浦桥一样频繁使用的诗词意象了。王维送别:“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 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其二)前四句日:"鹦鹉洲横汉阳流,水引寒烟没江树。南浦 登楼不见君,君今罢官在何处。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 李贺黄头郎诗曰:“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宋代送别词中“南浦的意象也很多,其意趣仍承袭唐诗。柳永倾杯:“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情知道世上,难使皓月长圆,彩云 镇聚。韩元吉薄幸曰:“送君南浦。对烟柳、青青万缕。刘辰翁兰陵王曰:“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周邦彦尉迟杯曰:“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南浦。贺铸天香曰:“流浪征修北 道,客橘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辛弃疾祝英台近曰:“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姜夔念奴娇曰:“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到了元明清的离别诗词中,“南浦的意象依然经常出现,比较典型的如清人沈树荣送别 诗曰:“落叶枫林两岸秋,曾于南浦动离愁。只今一片江头月,不照归舟照去舟。总之,作为诗歌意象,南浦饱含着历代诗人的离愁别情。07送别为什么大部分在春秋季节?在古代一般离开一个地方去往目的地,都是喜欢选择这两个季节。原因很简单:春天路途好走,不冷不热,而且春暖花开,也可以边走边欣赏美景。秋天则是秋高气爽,加上如果不快点走,到了冬天赶路就非常不方便和辛苦。会天寒地冻路滑的。所以古代如果没有紧要的事情一般都是选择这两个季节出行,所以送别就大部分集中在这两 个季节了。当然那些有紧急事情比如军事、出征、赴任、公务的就不受这个限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