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行动计划.docx

    • 资源ID:1633521       资源大小:24.22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行动计划.docx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行动计划一、农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省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粮食主产区地位 进一步巩固。有效应对非洲猪瘟严重冲击,生猪生产实现快速恢复, 2020年末生猪存栏恢复到1569. 9万头,出栏恢复到2218. 3万头, 继续位列全国第十位,生猪外调653万头,外调量持续稳定在全国前 列。蔬菜面积产量稳步提升,设施蔬菜总面积86万亩,蔬菜年产量达 到1834万吨,比2015年增长了 39. 8%o水果、茶叶、水产品、禽蛋、 牛羊肉年产量分别达525. 4万吨、8. 0万吨、262. 8万吨、61. 2万 吨、17. 8万吨,与2015年相比均有不同幅度增长,米袋子菜篮子量 足价稳,满足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二、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紧扣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的总 要求,围绕一强省、一基地、走前列的工作定位,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 化农村改革,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乡村建设和 治理水平,促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城乡融 合发展,千方百计做优农业,精益求精做美农村,多措并举做富农民, 打造彰显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 美、和谐有序之美的新时代五美乡村,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农业 农村现代化道路。第二节基本原则一、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壮大集体经济,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切实 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全省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切实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 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坚持乡村系统理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持 全省乡村振兴一盘棋,深入挖掘多功能的乡村美丽价值,注重协同性、 增强关联性。三、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新发展阶段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 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农业 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四、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构 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五、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农业开放度,激活主体、要素和市场, 调动各方面力量优先投放农业农村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乡村 振兴,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增强农业农村现代化内生动 力。第三节发展目标到2025年,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 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产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 感明显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 力持续提升,总产量稳定在430亿斤以上,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3079 万亩;生猪产能巩固提升,其他重要农产品保持合理自给水平。农业 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稳步提升,农业生 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科技 进步贡献率、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 值比达到2. 8 : Io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 局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 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农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精神文化生活 日益丰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高 素质农民队伍加快建设,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800元左右,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比降低到2. 22 : 1。乡村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 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健全,乡风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农村改革全面深 化,乡村发展活力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农业全面升级,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更加巩固,农业科学技术、 设施装备、绿色发展、经营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 力大幅度提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全面进步,乡村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改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更加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乡村基本建成。农民全面发展,文化素养 和就业技能显著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新台阶,现代农 民成为乡村振兴重要支撑力量。城乡全面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体 制机制更加完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基本形成,城乡基础一体化和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显著缩小。三、规划背景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 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 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三农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 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第一节发展基础一、农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省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粮食主产区地位 进一步巩固。有效应对非洲猪瘟严重冲击,生猪生产实现快速恢复, 2020年末生猪存栏恢复到1569. 9万头,出栏恢复到2218. 3万头, 继续位列全国第十位,生猪外调653万头,外调量持续稳定在全国前 列。蔬菜面积产量稳步提升,设施蔬菜总面积86万亩,蔬菜年产量达 到1834万吨,比2015年增长了 39. 8%o水果、茶叶、水产品、禽蛋、 牛羊肉年产量分别达525. 4万吨、8. 0万吨、262. 8万吨、61. 2万 吨、17. 8万吨,与2015年相比均有不同幅度增长,米袋子菜篮子量 足价稳,满足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二、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九大工程和农产品加工七大行动,创新开 展绿色食品产业链建设,着力打好龙头昂起、加工升级、产业融合组 合拳,重点打造了稻米、生猪、水果、蔬菜、小龙虾等优势特色产业 链,粮食、畜牧、水产、果蔬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茶叶、中药材、 油茶均超百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休闲农业和乡 村旅游综合收入突破900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20. 7亿元,比 2015年增加961. 6亿元,增幅33. 6%o三、科技驱动能力持续攀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0. 2沆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 99%,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1. 31%o智慧农业123+N平 台平稳运行,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入库生产经营主体7. 6万余家,益农信息社14800家,覆盖全省近88% 的行政村,数字农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1139元提高到2020年的 16981元,年均增长率为88%o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5年底的2. 38 : 1降至2020年底的2. 27 :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五、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省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十三五的30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现行标准下281. 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 贫摘帽,全省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消除了绝对贫困。产业发展 扶持的贫困户达92. 4%,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5419元增至2020年的12877元、年均增幅IL 43%,贫困户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2654元增至2020年的12626元、年均增幅30%o六、绿色生态优势不断彰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配套率达98%以上。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体系不断完善,病死猪无 害化集中处理率达78%以上。秸秆综合利用与农膜回收率分别为 95. 1%. 86. 49%,农药化肥使用量连续五年负增长,与2016年相比 减幅分别为3. 85%与18. 57%o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 稳定在98%以上,成为全国首个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长江流域 提前一年实现全面退捕禁捕。七、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99%的行政村纳入农村生活 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逐步提升,全省农村卫生厕 所普及率达到94. 09%o打造了 248条美丽宜居示范带,在全国率先全 面启动五定包干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创新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5G+长 效管护平台。八、农村改革纵深推进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省农村承包 地确权到户面积3691万亩,颁证率达97. 31%o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三 权分置,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率达50. 3%o农 村宅基地改革稳慎推进,基本完成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 点工作,基本消除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第二节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 五年,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农 业农村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 的机遇和挑战。从机遇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将塑造农 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我省提出加快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 略支点,将进一步推进城乡区域经济循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并为充分发挥全省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实现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拓宽市场空间。二是新一轮政策支持将夯实农业农村发展新支撑。随 着三农工作重心的转移,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将逐步转向支 持乡村振兴,新时期三农投入将大幅增加,并带动更多社会工商资本 投向农业农村领域。三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将培育农业农 村发展新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在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中 广泛深入应用,有利于推进农业、旅游业智慧化发展,培育新产业新 业态新模式,为加强生态保护、传统村落开发、乡村治理提供了新手 段。同时,国家正式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战略目 标,我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将摆在更加突 出位置,低碳农业、循环农业也将加速壮大。从挑战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发展方式粗放与产 业链延伸不充分并存。我省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农业产业标准化、集 约化水平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明显不足,耕地质量退化面积较大,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同时农业品牌影响力不够广,农业基础设施和配 套服务仍存在短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高,对农业质量效益 和竞争力的提升形成制约。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仍 有短板。目前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滞后,农村道路、供水、 供电、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提升,全省尚未整治或整治不 彻底的村庄比率达3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相对偏低,同时农村劳动 就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相比仍 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城乡要素交换不平等,特别是土地、金融等要素 在城乡单向流动趋势明显,亟待打通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通道。三 是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加大。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 大等因素影响,加之经营收益减少、就业难度加大等多方面制约,农 民收入增幅回落且增收形势不容乐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扩大风 险。综合判断,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总体上将处于大有可为、但充满挑 战的战略机遇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难度 更大,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全省上下要站在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新时期乡村振兴的新 形势和新任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新局面。四、健全规划落实机制保障规划顺利实施调动各方面资源要素,凝聚全社会力量,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形成推动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扎实有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第一节动员社会参与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对农业农村建设的意见, 让农民全面全程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加强 组织动员,创新宣传形式,广泛宣传规划实施涉及的相关政策和生动 实践,振奋基层干部群众精神,营造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积极发挥 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和力量,最大限 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建立规划实施专家决策咨询制度,针对规 划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组织智库重点开展应用类、对策型 研究。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学习借鉴省外成功经验和典型模式。第二节强化法治保障严格执行现行涉农法律法规,在规划编制、项目安排、资金使用、 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结合全省农业 农村实际,落实重要规章制度。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标准规范对 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引领和支撑功能。重点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 乡村振兴促进法江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执 行,推动各类组织和个人依法依规实施和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 场秩序,有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第三节完善考核评估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加强规划实施情况年度监测分析、 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跟踪考核机制,把规划实 施情况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压实规划实施责任。健全规 划与财政、金融等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强化各类政策对规划实 施的保障支撑。制定农业农村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分级评价各 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和规划实施情况。五、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打造乡村治理新模式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突出组织引领、社会服务和 民主参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 乡村。第一节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一、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创新村民参与村庄公共事务方式,规范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 深化村级民主决策实践和议事协商实践,加强村级议事协商点建设。 实施村务公开阳光工程,发挥村民监督作用,杜绝农村微腐败。加强 农村道德评议会、红白喜事理事会、村民理事会等社会组织建设,推 动乡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积极发展农村社 会工作,加快推动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推进乡村治理试点示范 和示范村镇创建,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等形式,推广选树成熟模式和先 进典型。二、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法治建设完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补充、配套的地方涉农规章制度体系。加 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落实合法性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提高行政 规范性文件质量。巩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成果,实施农业综 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行动,开展履职基础能力建设、现场执法能力建 设、执法信息化建设、执法人才智库建设、执法制度建设等,加大执 法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 私屠滥宰、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实施 农业农村八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互联网+普法,积极开展法治乡村建 设和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进一步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 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和健全全省 农业农村系统统一的行政权力清单,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开展农村法 治宣传教育,巩固深化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加强法治文化阵地 建设,优化乡村基本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配置。第二节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一、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大力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 传教育,加强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农民群众 依法参与村民自治和其他社会管理活动,增强农民依法行使权利、自 觉履行义务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村法制宣传骨干的 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依法办事、依法管理、运用法律手段处理矛盾纠 纷的能力,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二、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完善乡村矛盾纠纷多元化、一站 式解决机制。加强乡村调解平台和调解组织队伍建设,推进综治中心 实体化建设和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畅通农业农村行政调解渠道,努 力将行政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工 作的指导和管理,通过开展法律咨询、调解、代理民事诉讼等多种方 式,积极为农村各类经济实体和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 帮助。三、强化乡村领域综合执法扩大农村地区视频监控覆盖面,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和境外渗透 活动的打击力度,依法加强对农村宗教事务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地区 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加强县 乡村应急管理、消防安全、防雷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做好对自然灾 害、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等重大事件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灾害防 御、应急处置。第三节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一、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适合乡村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整合具有涉农专业的高 校、高职、中专等教育资源,推动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民教育培 训体系。采取多元保障机制,保障培训体系的运转。做大做强江西农 业工程职业学院、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 等一批农业职业技术院校。面向农民就业创业需求,发展农村社区教 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技能培训,激励院校、推广机构、培训机 构、涉农企业和农民积极参与,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基地。全面开展农 民科技培训,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作为重点内容对农民进行培 训,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加大农民经营管理知识培训, 建设一批示范性培训基地。二、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完善引进来+留得住人才培养机制,让人才队伍成为乡村振兴不竭 的动力源泉。加快乡村本土人才队伍孵化,挖掘乡村人才资源,培育 一批职业农民带头人、种养业发展带头人、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乡 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实 施新时代赣鄱乡村好青年选培计划。优化乡村创业环境,培育农村创 业创新带头人。第四节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信用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 化江西好人推荐评选活动,设立身边好人榜。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 心。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和激励机制,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宣传志愿服务 活动。二、发展乡村优秀文化深入挖掘、集成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结合起来,统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文艺精 品,策划出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优秀作品,扶持一批具有广泛群众 基础的民间艺术项目,培育一批基层特色文化品牌,形成农村文化一 乡一品。传承和发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群众性文体活动,深入开展文化 三下乡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组织文化志愿者行动等群众文化活动 深入农村,依托文化乡贤、民间文化能人等,建立一支扎根群众的基 层文化队伍。鼓励社会资源加大乡村文化产业投入,发展农村特色文 化产业。三、持续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大力弘扬农村优良传统礼俗,对传统礼俗文化分类引导、合理保 留,赋予传统礼俗新的时代内涵。实施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行 动,将道德规范融入村规民约,发挥积分制的激励约束作用,革除高 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深化惠民绿色 文明殡葬改革,合理配置乡镇殡仪服务站,提升改造殡仪馆、公益性 公墓、骨灰堂,完善基本殡葬服务免费政策。第五节健全农民增收富裕长效机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多渠道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各环节增值收益,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完善利益联结模式,支持农 业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吸纳就 业、村企对接等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支持小农户在家庭种 养基础上,通过发展特色手工和乡村旅游等,实现家庭生产多业经营、 综合创收。探索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和收益权,增加农民财产性 收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支持返乡 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发挥转移 性收入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 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精准扶持,倡导勤劳致富,增加 农村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农民农村共同 富裕。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水平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 务。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 生产、储备、流通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构建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 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第一节巩固提升粮食产能一、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制定从上到下的粮食生产任务清单,层层落实粮食生产责任,落实粮食种植面积,确保全省粮食产量稳定在430亿斤以上。提高粮食 生产考核绩效比重,将防止耕地非粮化作为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重要 内容,切实提高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考核指标权 重,加强对稳定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硬约束。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并 与相关支持政策和资金相衔接。二、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积极落实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措施,用好稻谷补贴、产粮大县 奖补等政策,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巩固农业三项补贴改革 成果,推进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与农民保护耕地责任相挂钩,充分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大粮食生产功能区政策支持力度,相关扶持 资金优先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倾斜。加大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 合作社等种粮主体的政策激励,支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按规定 开展全省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试点,研究推进水稻等收入保险和价格保 险试点。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支持现代粮食烘干、仓储、物流体 系建设,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粮食经营效益。三、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优质稻米工程、优质粮食工程和赣 产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推广粮食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大力发展优质 大米、富硒功能大米、有机大米三大优势品种。加强新品种新技术集 成创新,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扩大优良品种种植面积,重点支持优 质稻、特色稻、再生稻、功能稻等新品种示范推广。因地制宜适度发 展玉米、大豆、小麦、薯类等旱粮作物。第二节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一、坚决守住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禁违规占用 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 地,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 防止非粮化。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不同的 管制目标和管制强度,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 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加 强和改进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新增耕地核实认定和监管,坚 守耕地保护红线。健全耕地数量和质量检测监管机制,加强耕地保护 督察和执法监督。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考 核、统一上图入库原则,优化高标准农田规划布局,优先在粮食生产 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土地平整、 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 输配电六大工程,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国家下达的 新建高标准农田任务,对已建高标准农田进行改造提升。健全高标准 农田建后管护长效机制。加大土地出让收入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力 度,地方分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要优先用于支持高标准农 田建设。三、大力提升耕地质量大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计划与土壤肥力提 升工程。探索建立耕地养护鼓励机制,促进耕地用养结合,实施保护 性耕作。推进退化耕地治理,严控工矿企业排放和城市垃圾、污水等 农业外源性污染。积极推广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沼肥应用、增施有 机肥等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恢复和培育 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养分健康循环通道,促进农业废弃物和环境有 机物分解。第三节提高重要农产品供应水平一、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油料、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等,调优农业产业结 构。深挖油菜扩面增产潜力,加快发展油茶产业。扩大蔬菜产业发展 规模,提高蔬菜发展质量和效益,打造蔬菜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我省 成为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的蔬菜供应基地。按照以柑橘 为主,多种特色水果共同发展的一主多特水果产业格局,加快标准化 水果基地建设,做强做优赣南脐橙、南丰蜜橘、马家柚、井冈蜜柚、 新余蜜橘等柑橘优势区,提高欷猴桃、火龙果、葡萄、蓝莓等高效设 施特色水果比重。加快发展道地药材,稳步扩大优势区中药材规模, 大力推广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构建特色明显、质量可靠的中药材种 植产业群。以江西茶香天下为主题,以生态、绿色、有机为方向, 重点建设四绿一红(四绿:狗牯脑、婺源绿茶、庐山云雾、浮梁茶, 一红:宁红茶)茶叶优势产区,统筹建设赣州市、宜春市、抚州市、 萍乡市、鹰潭市等茶叶产区,推进生态茶园标准化建设,加快发展生 态、绿色、有机茶叶,培育省、市龙头茶企,开创茶叶产业发展新格 局。建立赣菇优势产区,推动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实现更大突破。稳 定棉花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发展花卉、蚕桑、芝麻等其他作物,丰富 种植业品种结构。二、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按照稳产提质保供给、融合协调促转型、健康绿色可持续的思路, 巩固提升生猪产业,加快发展牛羊和家禽产业,着力优化畜牧业产业 结构,深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建立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经 营体系、产业体系和监管体系,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落实落细 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现代化屠宰加工,十四五 期间生猪年出栏稳定在3000万头以上。加快牛羊产业发展,实施牛羊 大县建设战略,打造一批肉牛、肉羊养殖大县和标准化牛羊规模养殖 基地,进一步提高牛羊肉在肉类总产中的比重。做大做强家禽产业, 打造优质地方肉鸡、水禽、蛋禽优势产区,加快推进家禽屠宰加工业 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泰和乌鸡、崇仁麻鸡、宁都黄鸡等地方鸡 和特色水禽市场影响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蜂、兔、鹤鹑 等特色畜禽养殖,加大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增加优质 特色畜产品市场供应。三、推动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做大 做强养殖业,科学发展生态渔业,加快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不断提升 渔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有效稳住水产品基本盘。在稳定现有池塘养 殖规模的基础上,加强河湖管理范围外荒滩、荒水、洼地的综合开发 利用,推进池塘标准化建设,积极拓展工厂化、陆基等设施渔业,大 力推行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充分挖掘低洼田、冷浆田、内涝田等宜渔 稻田潜力,创新集成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按照亩产百斤鱼(虾、蟹)、千斤粮、万元田的要求,推进稻渔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 坚持一湖一策一库一策思路,科学评价大水面水域承载能力,合理确 定养殖容量,有序恢复大水面生态渔业生产。第四节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以鄱阳湖平原、赣抚平原、吉泰盆地、赣南丘陵盆地、赣西丘陵 盆地为重点,加强水稻生产功能区建设。推动相关资金项目和支持政 策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倾斜,优先支持水稻目标作物种植。加快建设粮 食安全产业带,以产粮大县集中、基地条件良好的区域为重点,加强 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工产能,完善仓储流通 设施,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二、加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重点建设700万亩(含水稻和油菜籽复种区600万亩)重要农产 品生产保护区,严格落实生产功能区内目标作物油菜籽种植任务。加 强赣北油菜高产区、京九铁路沿线油菜长廊、浙赣铁路沿线油菜长廊 建设。在将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优先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的基础上, 积极谋划相应的支持政策,调动农民种植目标作物的积极性,充分发 挥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的基本盘作用。积极争取和引导国家、省、市 项目资金投入和财政支持政策,把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作为农业现 代化建设的各项政策重点支持领域,推进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 品牌化建设,提高利用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三、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发掘特色资源优质,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增加小而精、特而 优的特色产品供给。加强赣东、赣西北、赣南生态特色农业带建设, 推动农林复合发展,建设林业、茶叶和果业产业基地,鼓励发展生态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强化科技支撑、质量控制、品牌建设和产品营 销,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和仓储物流基地,培育一 批特色粮经作物、特色园艺产品、特色畜产品、特色水产品和林特产 品,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第五节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一、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干旱洪涝等灾害监测预警,及早做好技术和物资准备。严防 严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制定分区防控预案,推广全程专业化统防统 治模式。持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严格落实消毒灭源、监测排查、检 疫监督、调运监管等常态化防控措施,深入推进分区防控,提升养殖 场生物安全水平和非洲猪瘟防控能力。组织实施春秋两季集中防疫行 动,统筹抓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兽 医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按照补短板、强弱项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动物 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基层防疫检疫设施,强化兽医公共服务基础 设施建设,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做好渔业安全生产、防汛防台风 工作。加强生物灾害监测体系、动植物检验检疫体系建设,着力提高 农业风险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共 建共享共用农业气象灾害大数据平台,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和影响 研判能力。二、增强重要农产品收储能力深入推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探索实施更加有效、 合规的补贴措施,加快建立健全支持保护政策。健全粮食储备体系, 优化地方储备粮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与宏观调 控体系。继续推动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整合利用现有仓储设施资源, 提升拓展仓储设施功能,打造绿色智能现代化粮食仓储设施,提高粮 库智能化应用水平及数据采集、分析能力,大力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 品收储调控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军粮供应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完 善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加强应急设施建设,提高应急能力。完善粮食 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强化粮食流通秩序和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促 进猪肉市场保供稳价。依托有条件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和冷链物流企业 及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和完善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应急收储制度,防 止出现卖难和买难现象。三、深化农业对外合作充分发挥江西绿色生态资源优势,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 江西茶叶、赣南脐橙、南丰蜜橘、鄱阳湖水产、有机蔬菜、高山油茶 等绿色生态农产品出口安全示范区建设,把江西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 带上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示范的重要中心、农业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 台、绿色有机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基地。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适时组 织企业赴一带一路沿线和非洲、美洲等国家开展对外投资合作促进活 动,深耕非洲传统市场,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稳妥推进国际 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对外合作水平,扩大江西农产品 的国际份额。巩固完善江西海外农业投资联盟机制平台,努力培育一 批更具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本土跨国公司,提升江西农业企业 在全球竞争与合作中的整体地位。加强区域合作,建立健全农业贸易 促进体系,构建农业贸易厅际联席会商机制,整合展会资源,加强农 产品对外营销促销公共服务。七、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 度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 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探索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有偿退出、 抵押、担保、转让、继承等具体办法,探索村民委员会事务和村级集 体经济组织事务分离的具体办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完善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扩大农村 集体经济组织农权贷试点,健全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制度,增强农 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成员能力。资料来源:江西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注意事项

    本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行动计划.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