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10年变迁:规模、技术与模式.docx
消费金融10年变迁:规模、技术与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金融行业的分支之一,消费金融行业更是实现跨越式发 展。在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十年来,消费金融行业 的发展翻天覆地从开始的规模仅有数亿,到现在的数十 万亿;从开始的利用人海战术线下展业,到现在借助数字化 技术实现线上与线下业务并行;从依赖外部人力与资源合作, 到自主经营自建场景;从追求利润规模为主,到追求落实政 策重视发展质量为主。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理念和经营策略 主动调整、顺势而为,实现了公司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求:“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 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扩大内需战略包含消费需求,而与消费金融密不可分的 终端消费,也是拉动国内大循环的火车头。可以说,在二十 大报告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将继续展开,人均收 入还将持续增长,消费在总需求结构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 比重,消费金融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Ol行业规模爆发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设立,是中国金融业的创新之举, 也是监管为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种下的一粒种子。2010年,第一批消费金融公司开始试点;同年3月,第 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北银消金挂牌成立。这一年末,我国信贷 余额47.8万亿元,消费信贷余额7. 5万亿元,消费信贷余 额仅占人民币信贷余额的15. 7%o2012年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2. 99万 亿元,其中消费信贷余额达到10.27万亿元,消费信贷占贷 款总余额16. 42%o2021年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2. 69万亿元,其中消费贷款余额达54. 88万亿元,消费贷款余额 占贷款总余额的28. 48%o对比来看,十年间,我国消费信贷规模增长达5倍之多, 尤其是消费贷款余额占比提升达75%o这一数据提升意义重大。经济学常把投资、消费、出口 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 长和中国城乡家庭收入稳定的增加,十年来消费金融规模提 升显著,正是我国家庭消费规模与信心的表现。正是在政策鼓励与行业红利的驱动下,市场主要的参与 主体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与数量也逐步增加。截至2012年末,北银、锦程、中银和捷信4家试点消费 金融公司资产总额达40. 16亿元,贷款余额为37.09亿元。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 (2022)(以下称报告2022)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 至2021年底,消费金融公司数量增至30家,贷款余额突破 7000亿元,达到7106亿元,同比增长44.2%;资产总额达到 7530亿元,同比增长43.5%。2022年9月,建设银行发布关于获准筹建消费金融公司 的公告称,该行拟出资60亿元投资设立建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至此,行业将迎来第31家消费金融公司。十年间,行业从仅有的个位数,达到了 31家消费金融公 司,实现了资产规模增长接近200倍。与此同时,十年来,消费金融服务居民消费,间接服务 社会零售品的零售业务。据统计,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达到44. 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 1倍,年均增长8. 8%, 消费多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在这一过程中,消费 金融既抓住了发展机遇,又促进了消费业务量的提升,助力 消费驱动力动能更足。02业务围绕人民需求最初成立的一批消费金融公司,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 在业务上主要延续银行的零售展业经验,以线下展业和渠道 代理为主。除了捷信之外,其他家几乎都是从零开始建团队 打基础。首批先行者敢于“吃螃蟹依靠线下展业,2015年北银 消金贷款余额达200亿左右,累计发放贷款超350亿元,实 现净利润L69亿元。“全国有实力的省份几乎都成立了分中 心,公司这一年仅校招就招了 300余人。”来自北银消金内部 的员工,为我们讲述了公司的高光时刻。这也说明,消费金 融业务在短短几年就受到了市场与用户的认可,背后正是搭 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2015年左右,中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有三个 最核心的内容:一是速度变化,二是结构优化,三是动力转 换。落在消费金融行业,就是经过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居民 富裕了,消费水平大幅提升,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 对于消费金融的需求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也就在这个过程 中,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与差异化逐步显现。而用户需要的, 正是监管与机构关注的。为用户不同场景需求而开发的场景 金融,丰富着金融市场,涉及3C、家电、家装、旅游、教育 /培训等各个场景。比如,首批持牌机构捷信消费金融以3C数码产品为主 要业务范围,占据了线下市场,广铺门店。截至2019年末, 捷信线下销售网点达27.28万个,业务范围涵盖29省311 城。线下零售业竞争加剧,而线上生态逐步完善,消费者的 金融需求在线上爆发。众多消金和小贷公司逐渐转战线上运 营。曾经的行业龙头捷信2020年初宣布进行数字化转型。这 是行业走过转型之路的又一大典型事件。当下消费金融公司 更多发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020)场景。比如招联金融正在 探索以线上模式为主、兼具020模式的产品,将消费金融嵌 入到购物、旅游、装修等各类消费场景中。十年来,精准扶贫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三农”事业 蓬勃发展。消费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将农产品消费场景涵盖 其中。其中典型案例是2015年开业的马上消费,率先在业内 拓展金融服务场景至农产品的销售与流通,将助农工作与满 足消费者需求打通。经过多年积累,2022年9月马上消费依 托旗下安逸花商城,上线“消费助农购物节”活动,为数以百 计的农业商品打通线上营销渠道。通过创新应用数字技术, 使得农产品销路和农村电商得到迅猛发展,成为金融业务场 景化落地的最好实践。03孕育数字化能力开发拓展场景与服务人民需求,离不开金融业技术的提 升。而从某种程度而言,金融业的技术进步,离不开消费金 融的开拓。原因是消费金融具有客单价低而高频次的特征,在业务 处理中须处理大量的数据,而积累数据与训练模型,才能不 断提升金融科技的能力。发展到当下,金融行业已迈入数字 化进程中,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在金融行业的 创新应用,已经深刻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消费金融行 业对于行业技术数据的原始积累功不可没。当下消费金融行业,已率先进入了金融数字化阶段。具 体而言,传统金融服务缺乏风控识别能力和客户经营经验, 缺乏对于客户的用户画像和分析能力。个人信用信息缺乏且 缺少有效抵押物,传统金融机构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很难有 效覆盖金融需求。而拥有数字化技术的消费金融机构,将金 融服务嵌入到就业创业、租房买房、孩子上学等场景中,且 使得这些需求能够更便捷、低成本的获得。金融业是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再加上金融业务相对标准, 也是全产业中先进数字化技术应用的第一试验田。其中消费金融行业就是技术排头兵。以技术为核心布局 消费金融业务,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加强技术积累,将技术优 势逐步赋能到其他金融机构。比如,马上消费开发的集人脸 识别、语音识别、声纹识别、OCR识别、活体检测、人脸框内 检测等技术于一体的智慧双录产品,不仅实现了对内应用, 也实现了外部赋能,在银行、信托、保险等行业均已落地实 践。作为一家科技驱动型金融机构,自2015年成立伊始,马 上消费就逐步构建形成自身特有的数字化发展之路,确定了 “自营+开放平台+金融云”的发展战略与业务模式。对内,马 上消费对智能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数字化升级,目前其已打造 10万多个风控变量,构建300多个大数据风控模型,针对差 异化场景提出对应的风控策略及流程。对外,马上消费为多 个行业提供个性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向同业输出信贷服务系 统、智能客服系统等。马上消费的自身发展与业务逻辑,正是把握住了消费金 融行业的业务特点与发展趋势,成为十年来消费金融行业展 现数字化成就的一大典型。当下,随着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出台,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二十大 报告也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消费金融立足于行业发展需求,在创新业 务的同时,也在不断升级数字化能力,在这片创新与技术驱 动的金融业分支上,相信未来会将数字化能力推向新的高度。04规范与鼓励并行十年来,消费金融行业经历发展初期的懵懂,如今已经 正式迈入了规范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阶段。根据监管政策,业内主要将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划 分为四个阶段:2009年之前的探索期,2009-2013年的试点 期;2014-2017年的快速发展期,以及2017年至今的成熟规 范期。十年间,从2012年的试点期,到2022年的成熟规模期, 消费金融行业的成熟伴随着政策的鼓励与规范。2009年7月,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 法,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2010年初,银监会相继批准筹建北银、中银、锦程和 捷信四家消费金融公司,同年这四家公司相继开业。2013年3月,监管部门扩大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范围, 试点城市放开至16个。2015年,消费金融试点全面放开,消费金融开启井喷式 发展元年。在政策的全面支持下,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驶入 了快车道,与此同时,一些非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趁机涌入。2017年被认为是互联网金融监管元年。这一年,国家加 大对宏观和微观审慎的监管,监管手段之多、监管力度之强 前所未有。201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 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密集发布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 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商业 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监管政策,互联网 金融监管环境日益趋严,监管通过一系列的“整治”措施,行 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消费金融行业迎来新的机遇。金融领域“非持 牌”时代终结,消费金融持牌化成为趋势。同时,作为促进国 内大循环的助推器,消费金融市场仍获鼓励发展。2020年这一年,监管部门相继批筹重庆小米消金、北京 阳光消金、重庆蚂蚁消金、苏银凯基消金、唯品富邦消金5 家消费金融公司。2021年以来,监管对于新设消费金融公司持更加审慎的 态度,仅有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于2022年上半年通过并购 方式拿到消金牌照。十年间,在市场与监管的呵护与帮助下,行业发展的规 律逐渐呈现,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完善。这是行业成长的必经 之路,也为未来十年发展奠定了基础。05践行“金融为民”从“消费主义”到“理性借贷。从追求“利润为王”到践行 “金融为民”,中国的消费金融行业十年来在新时代新发展理 念下悄然转变,已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独特之路,是金 融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典型代表。首先是金融的可得性。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依照可及性、 适用程度、数据普惠金融质量三个维度,将衡量金融宽度指 标纳入世界银行金融包容性(普惠金融)数据库,得到了世 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响应和关注。适应新的趋势,我国逐步加强了金融包容指标体系、金融可 得性等方面的基础研究。2013年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 相继发布普惠金融报告,重点关注金融服务覆盖面、薄弱领 域金融可得性、金融服务的效率、金融扶贫攻坚、金融基础 设施等问题。消费金融以其业务特点与技术能力,成为实现 普惠金融中的重要业务之一。一个典型例子是,很多下沉市 场的征信“白户”,难以获得银行的信用卡,难以进入传统金 融机构的视野。他们的首次信用积累正是通过消费金融公司 获得的。这为他们获得同等金融服务打下了基础。以数字化能力见长的消费金融公司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 性。2021年普惠金融报告也指出,数字化成为金融机构重要 转型发展方向,数字技术运用促进金融服务范围持续下沉拓 展。再有是逐步降低用户成本。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之初,其资金 来源以内部融资为主,多依赖股东的资金拆借以及股东存款。 随着后期业务的发展,除了传统的银行同业、股东存款、ABS (资产支持证券)、金融债券、银团贷款,还有不少消金公司 通过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甚至是二级资本债等多种形式和 渠道来拓宽资金来源。这样一来,公司资金成本逐步降低, 再加上风控技术能力提升,为用户带来了更多实惠的金融产 品。尤其是疫情以来,央行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 双重功能,持续加大对普惠金融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力度,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保持流动性 合理充裕,有力降低了居民的用钱成本,提升了消费动能。最为重要的是,消费金融行业率先在政策鼓励下践行ESG理 念。当下,在绿色金融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消费金融机构 通过绿色低碳实践,提供负责任的金融服务,走出一条可持 续发展的道路。比如,2021年末马上消费公开披露了首份系统性ESG报告, 成为行业内首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 报告中,马上消费主动把节能减排、乡村振兴、普惠金融、 消费者保护融入到企业的治理和规划中,这为其他消费金融 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样本;中原消费金融通过推出“7天无理由 还款“权益,用户在首次借款的前7天内提前还款,不收取任 何费用,鼓励用户适度消费,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兴业消金 积极推广高等教育贷款“兴才计划”,参与创办兴才励志成长 基地,这些都是将ESG发展理念融入普惠金融实践之中的典 范。疫情以来,消费金融行业更是主动实施了延缓还款、减免息 费等一系列措施。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行业机构积极 响应监管精神,体现出金融机构自身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报 告2022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消费金融公司共计 为5. 6万名客户办理延期还款35. 95亿元;为24. 7万名逾 期客户减免利息2. 98亿元;为16. 8万名逾期客户减免费用 1.63亿元。06总结十年来,消费金融坚持合规经营、稳中求进,是观察金 融行业转变发展思路、落实政策要求的一个窗口,是金融业 转型升级、服务实体的一个缩影。十年来,消费金融公司按照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消费需 求的政策要求,畅通消费信贷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渠道,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民生的能力和水平。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消费金融行业还将探索中国式 现代化中应有的业务形态与创新技术。不过践行普惠金融的 使命不会变,这是当初创新设立消费金融机构的初心,也是 消费金融行业前行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