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健康教育课件.ppt
传染病健康教育,一、传染病基本防治知识,(一)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一般具有四个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感染后免疫性,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或流行,都必须同时具备:,充分了解这三个环节就找到预防、控制甚至消灭传染病的突破口,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传染病报告和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综合性预防措施,1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的手段之一,也是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重要措施,2针对传染源的措施,(1)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病人一经诊断为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实行管理,只有尽快管理传染源,才有防止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传染病疑似病人必须接受医学检查、随访和隔离措施,不得拒接,(2)病原携带者:对病原携带者应做好登记、管理和随访至其病原体检查2-3次阴性之后,在饮食、托幼和服务行业工作的病原携带者须暂时离开工作岗位,久治不愈的伤寒等病原携带者不得从事上述行业艾滋病、梅毒、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疟疾病原携带者严禁做献血员,(3)接触者: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并有受感染可能者都应接受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为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留言:即隔离观察,即在制定场所进行观察,限制活动范围,实施诊察、检验和治疗医学观察:传染病接触者可正常工作、学习、但须接受体检、测量体温、病原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等医学观察应急接种和药物预防:对有疫苗预防的疾病可采用疫苗进行应急接种,另外还可采用预防性药物进行预防,(4)动物传染源:如属有经济价值的家禽、家畜,应尽可能隔离治疗,必要时捕杀、焚烧、消毒、深埋处理;如无经济价值的则应设法消灭此外做好家禽、家畜的预防接种工作,3切断传播途径,对于各种传染病尤其是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切断传播途径是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痰和呼出的空气污染环境,通风和空气消毒、个人卫生是关键环节,消化道传染病,着重在管理饮食、管理粪便、保护水源、除四害、个人卫生等方面采取措施;虫媒传播传染病,可采用药物或其他措施以达到防虫、杀虫、驱虫的目的,并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自然疫源传染病重点在流行地区发现和控制或消灭染疫动物(牲畜、野生动物),接触传播的疾病重点在改变性行为、改变共用注射器习惯,防治艾滋病的传播,切断传播途径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去除和杀灭病原体即:进行污染物品、环境的消毒,4易感人群的措施(1)免疫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其中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被动免疫在传染病防治中也起很大作用、如狂犬免疫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等可及时为易感者提供保护性抗体传染病流行时开展应急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力及时阻止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2)药物预防:针对当地传染病流行可采取药物预防应急措施,药物预防时间短、效果不巩固、易产生耐药,应用有一定的局限,(3)个人防护:接触传染病的医务人员和实验室人员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严格遵循国家相关传染病个人防护要求进行,如人禽流感、肺鼠疫、肺炭疽等有蚊媒传播的疾病如乙脑、疟疾、登革热等做好个人防护,使用蚊帐、野外活动、工作等要穿戴防护用具如手套、鞋套、护腿、涂抹驱蚊剂等对性接触传播的疾病,性生活使用安全套,(三)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紧急措施一旦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1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2停工、停业、停课3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4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5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二、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的个人防护措施(一)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1何为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猩红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白喉、肺结核等这些传染病,均是中华人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传染病,2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1)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2)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尘埃、气溶胶)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如日常生活用品被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后,经手-鼻-口途径可以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者(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3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详见后续各病种(略),4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1)关键要做到 “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2)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4)要坚持体育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强抗病能力运动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5)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6)多喝水: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7)补充营养,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不吸烟、少饮酒,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8)可进行疫苗接种: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麻疹、风疹、腮腺炎、流脑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5托幼机构及学校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应做好以下工作(1)做好对儿童家长的宣传工作,要求家长发现孩子在家期间发热、出皮疹等症状后不要送入托儿所、幼儿园,及时去医院就医患儿应在家中休息,直至痊愈或明确非传染性疾病方可入托、入园,(2)加强晨检、午检,一旦发现发热、皮疹等症状的孩子,立即请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保健老师在晨检时接触患病的儿童后,应进行彻底的洗手或快速手消毒(3)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儿童后,要立即对发病班级的玩具、被褥、桌椅等进行消毒发病班级物品必须与其他班级分开进行消毒和保存,对患病儿童所在班,进行医学观察、追踪,(4)教室宿舍要加强通风,对通风不良的教室应辅以机械通风(5)日常加强对儿童经常接触的环境物体表面、玩具、厕所等的清洁消毒(6)根据传染病疫情的情况、国家或省内的相关规定进行停课、停班、停园等措施,(二)肠道传染病预防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尿液及呕吐物等排出,可污染周围环境,然后,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人的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并引起发病预防肠道传染病,个人要严把病从口入关,重点牢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1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的习惯2注意饮水、饮食卫生,不喝生水,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不吃变质食物,不生食或半生食海、水产品,瓜果洗净或削皮后食用,隔餐食物热透后食用。在外进餐时,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饮店,尽量少食凉拌菜,3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4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无害化处理粪便、垃圾等,清除苍蝇、蟑螂、老鼠等病媒生物的滋生场所,防止其污染饮用水和食物,5可接种伤寒Vi苗、痢疾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甲肝疫苗等增强疾病免疫力6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近去医疗机构诊治,防止延误病情及传染他人,(三)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预防,1何为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必须依靠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称为虫媒传染病,而把可以同时感染人和其他脊椎动物,并可在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传染病称为人兽共患传染病,其中不依赖人类可长期在自然界的动物中存在和流行的疾病,又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称之为自然疫源地常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有炭疽、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等,虫媒传染病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莱姆病、疟疾、登革热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常见的病媒昆虫有:蚊子、苍蝇、蟑螂、臭虫、虱子、跳蚤、蚂蚁等,此外还包括蠓、蚋、虻、白蛉等,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流行病学(1)传染源:不同虫媒传染病的传染源和传播媒介是不尽相同的如鼠疫的传染源是各种感染鼠疫菌的啮齿动物,传播媒介多为蚤类炭疽的传染源是患病的动物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染源是猪、蚊子是主要传播媒介,(2)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患病动物或其排泄物、含有传染性病原的疫水而被感染,如鼠疫、钩体病等生物性传播:通过被感染的吸血节肢动物叮咬而传播,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等经消化道传播:食用被污染的水和患病动物的肉,如炭疽等经呼吸道传播:吸入带有病原体的气溶胶而被感染,(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多数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普遍易感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3自然疫源及虫媒的临床表现,详见后续各病种(略),4如何预防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1)扑灭有害的野生动物和吸血昆虫,如灭鼠、灭蚊、灭蚤等,避免与受感染动物接触(2)加强对家畜的管理,做好家畜饲养卫生疫畜分栏隔离或淘汰处理对炭疽动物不屠宰、不剥食、不销售;坚持炭疽动物尸体火化,(3)加强乳、肉等食品和水源管理如钩体流行期间,不在疫区水体游泳(4)加强个人卫生和职业性防护。如夏天用蚊帐、蚊香、防蚊油、驱虫剂等(5)推广人、畜的预防接种,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