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ppt

    • 资源ID:1622406       资源大小:2.18M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ppt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2)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与主要内容。(3)李大钊等传播马克思主义。,2.在掌握新文化运动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础上,探究思考:(1)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民主与科学有什么意义?(2)新文化运动中为什么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3)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一、新青年的诞生1.背景:(1)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_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政治: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_。(3)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袁世凯掀起_的逆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尊孔复古,2.诞生:(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_,反对封建文化,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3)主要阵地:新青年。(4)活动基地:蔡元培任校长的_。,青年杂志,民主与科学,北京大学,二、新文化运动内容:(1)提倡_与_,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为此,提出了“_”的口号。(3)提倡_,反对旧文学。胡适发表_,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发表_,主张推翻旧文学,建设新文学。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把_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民主,科学,打倒孔家店,新文学,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反封建内容,【易错辨析】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中对待孔子和儒学的态度不同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变法的合理性,力图将西方的政治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以便在策略上减少变法的阻力。而新文化运动则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主要是针对儒家思想被袁世凯利用作为复辟的理论基础。,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背景:(1)国内:_开展得如火如荼。(2)国际:俄国_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2.表现:(1)五四运动前: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_等文章,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2)五四运动后。1919年,李大钊的_,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并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思维点悟】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这个宣言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马克思主义已经传入中国,中国将会走上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按照马克思主义指明的方向,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一、判断正误1.为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提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树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2.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提示: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3.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派学习西学、反封建是一脉相承的。( )提示: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们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并不是完全一脉相承。维新派是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主张君主立宪;革命派是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学习西方的暴力革命方式,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派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矛头直指正统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文化。,二、问题思考1.为什么说尊孔复古实质就是复辟帝制?提示: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要尊孔复古,就要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而这些礼仪和制度与封建君主制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复古尊孔实质就是复辟帝制。,2.怎样理解“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提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士为反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树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就是指要冲破封建儒家思想(以孔子思想为代表)对当时中国人思想的禁锢,宣扬自由平等,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3.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有什么不同?提示:新文化运动前期与后期宣传思想的重点不同。新文化运动前期宣扬资产阶级的民主和科学思想,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反对封建思想文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文化;运动后期则是宣扬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文化和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斗争的新阶段。,主题一 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内容与评价【探究讨论】材料一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材料二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材料三本杂志于国学则主以切实之功夫,为精确之研究以见吾国文化,有可与日月争光之价值。本杂志以吾国文字,表西来之思想吾国文字,自可适时达意,固无须更张其一定之文法,摧残其优美之形质也。学衡杂志简章(1922年),请分析:1.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政治革命”之外,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提出什么主张?其旗帜是什么?提示:(1)原因:三次革命都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制度;中国人在思想领域中封建意识根深蒂固。(2)主张:进行思想解放运动。(3)旗帜:民主与科学。,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学衡派的主张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有何不同。提示: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的同时,存在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和全盘否定中国文化的倾向,学衡派主张研究国学,弘扬其中优秀的文化遗产,并综合中学与西学,加以创新;新文化运动提出文学革命,要求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学衡派认为中国文言、文法可以很好地表达意思,形质优美。,【要点归纳】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思想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主题二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探究讨论】材料一新文化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材料二从1903年到1920年8月,翻译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文字大约有14种,其中可以肯定是依椐日文译的有8种,有可能是依据日文译的有3种,占全部中译本的79%,这为其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条件。李大钊在留学日本期间就已经接触了马克思主义。1917年到1921年间先后东渡日本的青年知识分子,如陈望道、李达、李俊等,基本上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了,并很快成为十月革命后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筹建中国共产党的主力。王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请分析:1.举例说明材料一中学习西方历经了“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演进。提示:(1)“器物”层次: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和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等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2)“制度”层次: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3)“精神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路径,概括说明留日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示:(1)路径:经日本传入;经俄国传入(或经法国、德国、美国传入)。(2)作用: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文献译成中文;留学日本的李大钊、陈望道等人,回国后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力。,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吸引中国当时的知识分子?提示:(1)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是指导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解放的理论体系,是实现救亡,通向社会主义的理论源泉。(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他们在五四爱国运动中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3)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侵略与争霸的本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才是救国的良方。,【要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必然性和意义 1.必然性: (1)阶级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2)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3)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为中国革命指明新的出路。 (4)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断失败,迫使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新的思想武器,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2.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为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并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缔造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1.(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列报刊杂志中,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的是()【解析】选B。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序幕。,2.(2013福建学业水平测试)曾任北大校长并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人物是()A.梁启超 B.陈独秀C.蔡元培D.李大钊【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了“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3.(2013四川学业水平测试)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A.民族独立 B.民主共和C.民主与科学 D.实业救国【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大多接受了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大力宣扬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4.1918年的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A.中体西用思潮 B.维新思潮C.马克思主义 D.新文化运动【解析】选D。从时间上“1918年”来判断,从材料“盲目输入西方学说”“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可以推断出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后又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故选D。,5.(2013河南学业水平测试)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孜孜不倦地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其思想涌动着近代社会的波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李鸿章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材料四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请回答:(1)上述四则材料的观点分别属于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政治派别分别在近代社会领导了哪些重大历史活动。(3)上述主张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不断深入的思想历程,请将其特点在下面空格处补充完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合材料可以判断出分别是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观点;第(2)题在近代中国为挽救民族危机,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3)题,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器物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答案:(1)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政治制度。,【备选习题】 1.(2013陕西学业水平测试)编排历史剧是历史课堂活动的方式之一。同学们编导了一幕历史剧,涉及内容如表所示请判断,这幕历史剧再现的历史事件是()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国民大革命,【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从表格中的信息“新青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民主、科学”可知,涉及的这一历史事件是新文化运动。,2.有学者认为,从中国近代科技史的角度看,“格致”就像一只小船,从明末到民国初期,载着“Science”过渡到“科学”和“Marxism”的彼岸。这一过程体现了()A.中体西用 B.西学东渐C.西学中源 D.中西同源【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材料信息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科技的逐渐接受、探究,即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的传播,故选B。,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