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行动计划.docx
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行动计划一、科技驱动能力持续攀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0.2%,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99%,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1.31%o智慧农业123+N平台平稳运行,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入库生产经营主体7.6万余家,益农信息社14800家,覆盖全省近88%的行政村,数字农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二、规划背景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三农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第一节发展基础一、农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省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粮食主产区地位进一步巩固。有效应对非洲猪瘟严重冲击,生猪生产实现快速恢复,2020年末生猪存栏恢复到1569.9万头,出栏恢复到2218.3万头,继续位列全国第十位,生猪外调653万头,外调量持续稳定在全国前列。蔬菜面积产量稳步提升,设施蔬菜总面积86万亩,蔬菜年产量达到1834万吨,比2015年增长了39.8%o水果、茶叶、水产品、禽蛋、牛羊肉年产量分别达525.4万吨、8.0万吨、262.8万吨、61.2万吨、17.8万吨,与2015年相比均有不同幅度增长,米袋子菜篮子量足价稳,满足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二、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九大工程和农产品加工七大行动,创新开展绿色食品产业链建设,着力打好龙头昂起、加工升级、产业融合组合拳,重点打造了稻米、生猪、水果、蔬菜、小龙虾等优势特色产业链,粮食、畜牧、水产、果蔬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茶叶、中药材、油茶均超百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综合收入突破900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20.7亿元,比2015年增加961.6亿元,增幅33.6%。三、科技驱动能力持续攀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0.2%,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99%,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1.31%o智慧农业123+N平台平稳运行,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入库生产经营主体7.6万余家,益农信息社14800家,覆盖全省近88%的行政村,数字农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1139元提高到2020年的16981元,年均增长率为8.8%o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5年底的2.38:1降至2020年底的2.27: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五、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省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十三五的30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现行标准下281.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全省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消除了绝对贫困。产业发展扶持的贫困户达92.4%,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5419元增至2020年的12877元、年均增幅IL43%,贫困户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2654元增至2020年的12626元、年均增幅30%o六、绿色生态优势不断彰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8%以上。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体系不断完善,病死猪无害化集中处理率达78%以上。秸秆综合利用与农膜回收率分别为95.1%.86.49%,农药化肥使用量连续五年负增长,与2016年相比减幅分别为3.85%与18.57%o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成为全国首个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长江流域提前一年实现全面退捕禁捕。七、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99%的行政村纳入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逐步提升,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4.09%o打造了248条美丽宜居示范带,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五定包干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创新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5G+长效管护平台。八、农村改革纵深推进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省农村承包地确权到户面积3691万亩,颁证率达97.31%o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率达50.3%o农村宅基地改革稳慎推进,基本完成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工作,基本消除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第二节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机遇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将塑造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我省提出加快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将进一步推进城乡区域经济循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为充分发挥全省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实现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市场空间。二是新一轮政策支持将夯实农业农村发展新支撑。随着三农工作重心的转移,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将逐步转向支持乡村振兴,新时期三农投入将大幅增加,并带动更多社会工商资本投向农业农村领域。三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将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在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中广泛深入应用,有利于推进农业、旅游业智慧化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加强生态保护、传统村落开发、乡村治理提供了新手段。同时,国家正式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我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低碳农业、循环农业也将加速壮大。从挑战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发展方式粗放与产业链延伸不充分并存。我省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农业产业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明显不足,耕地质量退化面积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同时农业品牌影响力不够广,农业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仍存在短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高,对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形成制约。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仍有短板。目前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滞后,农村道路、供水、供电、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提升,全省尚未整治或整治不彻底的村庄比率达3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相对偏低,同时农村劳动就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城乡要素交换不平等,特别是土地、金融等要素在城乡单向流动趋势明显,亟待打通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通道。三是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加大。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大等因素影响,加之经营收益减少、就业难度加大等多方面制约,农民收入增幅回落且增收形势不容乐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扩大风险。综合判断,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总体上将处于大有可为、但充满挑战的战略机遇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全省上下要站在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新时期乡村振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三、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紧扣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的总要求,围绕一强省、一基地、走前列的工作定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村改革,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乡村建设和治理水平,促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千方百计做优农业,精益求精做美农村,多措并举做富农民,打造彰显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新时代五美乡村,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第二节基本原则一、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壮大集体经济,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全省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坚持乡村系统理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持全省乡村振兴一盘棋,深入挖掘多功能的乡村美丽价值,注重协同性、增强关联性。三、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新发展阶段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四、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五、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农业开放度,激活主体、要素和市场,调动各方面力量优先投放农业农村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乡村振兴,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增强农业农村现代化内生动力。第三节发展目标到2025年,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产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总产量稳定在430亿斤以上,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3079万亩;生猪产能巩固提升,其他重要农产品保持合理自给水平。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稳步提升,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8:Io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快建设,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800元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比降低到2.22:1。乡村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健全,乡风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农村改革全面深化,乡村发展活力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全面升级,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更加巩固,农业科学技术、设施装备、绿色发展、经营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幅度提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全面进步,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改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乡村基本建成。农民全面发展,文化素养和就业技能显著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新台阶,现代农民成为乡村振兴重要支撑力量。城乡全面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基本形成,城乡基础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显著缩小。四、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推进城乡低保制度统筹发展,逐步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质量,建立分类分层的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加强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可持续运营发展,健全农村留守等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鼓励村集体经济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发展养老服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努力延伸老年康复、老年护理、安宁疗护等服务。五、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健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体制机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第一节深化农村制度改革一、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加强农村承包地日常管理服务,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在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放活承包土地经营权,加强土地流转监管服务,妥善化解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加强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承包信息数据库和承包经营管理应用平台,持续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地押云贷金融试点。二、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完善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积极稳妥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落实一户一宅、户有所居要求,严禁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禁城镇户籍居民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建立健全宅基地管理机制和信息系统,加强部门协作配合,探索设立村级宅基地协管员。总结推广余江宅改经验,提升宅基地规范管理水平,做好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分类规范逐步解决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注重稳步有序,不图快,只图稳,既要解决问题,还不造成社会影响。三、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探索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有偿退出、抵押、担保、转让、继承等具体办法,探索村民委员会事务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事务分离的具体办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扩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权贷试点,健全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制度,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成员能力。四、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范围、主体和权能。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优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用地。允许农村集体依法收回农民自愿退出的闲置宅基地、废弃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按照规划用途直接入市。健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增值收益分配制度,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合法权益。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完善审批实施程序、节余指标调剂及收益分配机制。第二节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一、优化农业补贴政策落实完善扶持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巩固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成果,推进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政策与农民保护耕地责任相挂钩,充分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健全产粮大县奖补政策。优化农业补贴体系结构,将绿色生产与补贴挂钩,建立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在农业科研和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病虫害防治、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加大补贴支持力度。二、健全财政优先保障机制建立农业农村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保障的重点,确保财政投入与农业农村现代目标相适应。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落实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的考核办法,确保按规定提高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加强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资金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农投入之间的统筹衔接。创新农村金融保险服务。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投入。加大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的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保持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法人地位和数量总体稳定。做实大型银行三农事业部,鼓励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内设机构。完善差异化监管政策。支持市县构建域内共享的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品范围,发展农机具和大棚设施、活体畜禽、养殖圈舍以及农业商标、保单等抵质押融资。积极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引导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向乡村下沉。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试验区建设。完善财政惠农信贷通工作机制,支持财政出资设立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体系建设,依法完善乡村资产抵押担保权能,改进、加强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和服务,深化农业大灾保险试点,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特色农业价格(收入)保险、天气指数保险试点。有效运用期货及其衍生品工具,扩大保险+期货应用试点,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管理。第三节畅通城乡要素流通渠道一、创新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乡村招才引智制度,创新城市人才服务乡村机制,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允许入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并享受相关权益,建立科研人员入乡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制度。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二、保障农业农村发展用地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鼓励盘活存量农村建设用地,各地消化存量所得建设用地指标,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原址恢复林地用途的畜禽养殖场异地重建时,依法依规优先使用林地定额。根据乡村休闲观光、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工厂化育秧等产业分散布局的实际需要,探索点状供地等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机制。规范设施农用地使用和管理,完善永久基本农田补划程序。三、推动城市资金向农业农村流动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改善乡村营商环境,鼓励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发展,开展现代农业、乡村产业、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和公务服务建设。定期发布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引导城市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引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重点,拓展乡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引导大中型银行进一步下沉服务中心,优化县域网点设置。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有序投入农业农村。四、推进城乡融合试点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以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为重点,持续推进鹰潭市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萍乡市、新余市等6个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率先建立起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第四节协同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综合平台。深入推进农垦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加强农垦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继续深化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六、推进科技与机制创新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完善经营机制,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第一节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一、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全省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和重点领域,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实施关键技术攻坚行动,推广运用揭榜挂帅、公开竞争、定向委托等方式,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生态循环农业、农业设施装备、农业信息化等领域取得突破。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组建一批技术创新联盟,开展一批优势特色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二、加强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大农业科技领域引才育才力度,抢抓全球人才流动新机遇。大力提升农业科技人员业务素质,多渠道提升本土农业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多层次吸引海外农业科技人才,做好引进人才的安置和融入工作。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攻关,加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三、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以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为抓手,培育多元服务主体,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推动公益性推广和经营性服务融合发展,鼓励农技人员提供技术增值服务并合理取酬。发展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建设公益性推广机构和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平台。打造集试验、推广、培训于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强化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实施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计划、知识更新计划和基层农技推广特聘计划。四、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和支持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到科技园区落户,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重点龙头企业加强合作和资源整合,发展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积极争取和运用国家和省内优质资源,推进井冈山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升级建设。统筹推进生物农业、设施装备、农产品加工、智能农业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建设,加强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与应用示范。到2025年,新增10个左右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争创1个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各地依靠现有各类园区,整合农民工返乡创业园资源,强化财政扶持和金融服务,为特聘农技员、科技特派员、乡村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等群体创新创业提供孵化服务,按照标准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周到的农民众创空间和农民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第二节打好种业翻身仗一、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全面完成全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推动建设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和水产种质资源库等,新改建一批种质资源库(圃、场、区)、原生境保护区(点),提升农业种质资源保护能力。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种业企业,搭建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基因挖掘平台,创制高产优质、高效广适等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和有育种价值的新种质,推动农业种质资源登记交流共享、开发利用。二、加强种业创新攻关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强基补短扬优势,加快构建现代种业体系。依托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种业企业以及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开展种业联合攻关,加快培育绿色优质、高产高效品种。稳定支持育种基础性研究和重点育种项目,加强南繁科研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建设种业产业园,扶持种业企业发展。在严格监管、风险可控前提下,有序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三、强化种业治理服务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种业监管治理体制,加强种业队伍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种业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品种区试审定、品种审定撤销、引种备案和展示示范工作机制,建立种业大数据管理系统。加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力度。第三节增强农业装备研发与应用能力一、加快农机薄弱环节装备研发加强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研究和农机装备的研发、推广与应用,攻克制约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的技术难题。支持丘陵山区开展农田、果茶园宜机化改造,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基础条件薄弱的短板。聚焦我省丘陵山区特色,强化需求引领,推动丘陵山区通用动力机械装备及特色作物生产需要的高效农机装备研发和生产推广。到2025年,全省建成2-3个具有规模优势、产业链相对完整的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农机试验鉴定,加快农机新产品的专项鉴定和成套设施设备的推广应用,不断推进省产农机装备产业发展。二、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建设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加快补齐水稻机械化种植短板。开展农机作业托管服务补贴,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加快高效植保、产地烘干、秸秆处理等环节与耕种收环节机械化集成配套,大力推进粮食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机械化。推进标准化果园、茶园建设,为实现开沟施肥、除草打药、节水灌溉、修剪采摘等生产环节机械化创造条件。围绕设施种植产业优势区域,积极推进设施布局标准化、建造宜机化、作业机械化、装备智能化、服务社会化,不断提升设施种植机械化水平。加强畜禽品种、养殖工艺、设施装备集成配套,推进畜禽养殖场(户)改善设施装备条件,构建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的畜禽养殖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健全水产养殖机械化标准体系,推进设施装备运用与绿色养殖方式发展相适应,促进水产养殖品种、工艺、设施与机械装备协同联动。深化北斗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强化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示范,建立若干个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片和智慧农场示范基地。到202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全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虬第四节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机制一、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围绕提升规范化水平、增强服务带动能力、开展空壳社常态化清理、加强试点示范引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强化指导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以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为抓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积极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县和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开展示范农垦场创建,做大做强农垦企业,引领示范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到2025年,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基本实现设区市全覆盖,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超过1500家,培育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200个以上、省级示范农垦场20个以上。二、健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主体多元、功能互补、竞争充分、融合发展的原则,加快培育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组织优势和统一经营功能,直接服务或组织小农户接受各类社会化服务。鼓励专业服务户和农民合作社发挥贴近农户的优势,重点服务产中环节,引领农户对接市场。发挥供销、农垦、邮政等系统的资源优势,强化为农民服务功能。引导专业服务公司和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服务骨干企业,树立行业标杆和服务品牌。鼓励各类服务组织加强联合合作,推动服务链条横向拓展、纵向延伸,促进主体多元互动、功能互补、融合发展。引导各类服务主体围绕同一产业或同一产品的生产,以资金、技术、服务等要素为纽带,积极发展服务联合体、服务联盟等新型组织形式,打造全产业链服务组织体系,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和分享机制。三、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农户家庭农场,提升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高个体农户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加强小农户科技装备应用,向小农户集成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一站式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用途监管和风险防范,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维护小农户权益。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多种类型的合作方式,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方式。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设立风险资金、为农户承贷承还等多种形式,与小农户建立稳定的订单和契约关系。七、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乡村资源禀赋,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以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路径,发展全产业链模式,拓展乡村多种功能,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第一节优化乡村产业发展布局一、明确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深入实施绿色食品产业链链长制,统筹推进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等环节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链完善、供应链稳定、价值链提升、创新链拓展。发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拓展乡村特色产业,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构建乡村产业圈状发展格局。立足县域布局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引导各类龙头企业向农产品加工园区集中。发掘乡村功能价值,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提升服务水平,丰富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以培育天然富硒农产品为重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标准、高品质、高技术、强品牌的特色富硒农业,统筹推进富硒农业高质量发展,力争五年内全省达到千亿产业目标。推进农村创业创新,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高地。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重点方向、重点区域、重要企业,开展招大引强行动,引进一批优势企业和优质项目。二、推进县镇村联动发展强化县域统筹,推动形成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层级明显、功能衔接的结构布局,促进县乡联动、产镇融合、产村一体。推进县域、镇域产业聚集,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域布局,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下沉重心,在有条件镇区所在地建设加工园区和物流节点。促进村镇联动发展,实现加工在乡(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支持改造提升县域商业设施。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建设购物、娱乐、休闲等业态融合的商业中心,着力建立完善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第二节促进农产品加工提质增效一、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梯队建设,做好龙头企业动态监测及认定工作,着力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企业发展格局,形成乡村产业发展新雁阵。引导优质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合作等方式,整合资源要素,逐步发展成为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催生培育壮大一批农业独角兽、瞪羚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参与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建设,壮大龙头企业规模。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牵头、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抱团发展。二、优化农产品加工布局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减少产后损失,延长供应时间,提高质量效益。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加快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集成应用,发展精细加工、推进深度开发、推进综合利用加工,促进农产品多次加工、多次增值。推进农产品加工向产地下沉、与销区对接、向园区集中,形成生产与加工、产品与市场、企业与农户协调发展的格局。三、强化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进公共关键技术装备攻关,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范围。组织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研发一批新型实用技术和先进加工技术;鼓励引导农产品加工装备研发机构和生产创制企业,开展加工装备研发,集成组装科技含量高、适用性广的加工工艺及配套装备,提高关键装备国产化水平,提升农产品加工层次水平。四、稳步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大力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加快建立赣鄱正品品牌体系,包括建立赣鄱正品标准体系、管理体系、发展体系、运营体系,力争到2025年底,打造赣鄱正品子品牌300个;持续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高质量发展,着力培育湘赣红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快推进湘赣红品牌集群由量增转向质优发展,力争到2025年底将湘赣红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提升江西特色优质农产品影响力和知名度。第三节推进产业园区化融合化发展一、建设乡村产业园区按照大基地、大加工、大流通发展模式,每县确定1-2个主导产业作为支持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科技研发、加工物流、营销服务等市场主体加快向产业园集中,吸引资本、科技、人才等要素加快向产业园集聚。依托资源优势,坚持特色发展,加快一村一品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突出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建设区域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以县为单位开展创建,示范引领农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到2025年,建成10个左右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培育壮大10个左右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二、促进农产品流通升级强化农产品市场功能,推进优化升级,推动建立以产地批发市场为龙头、销地批发市场为纽带、社区农贸市场(菜市场)为终端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畅通农产品流通产业链,建立市场培育和稳定现代批发商的长效机制。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建设一批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推动建设一批具有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加工配送中心、产地集配中心和交易中心。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向有条件的乡镇开展产后加工和合理设置物流节点。主动对接全国知名农产品销售商、大型批发市场、连锁商超、营销龙头企业等,签订产销合作、基地共建、生产订单等协议,对接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直销直供、农超对接、农贸对接、农餐对接、农社对接等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为农产品出村进城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到2025年,建设各类农产品市场60家以上。三、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培育多元融合主体,支持发展县域范围内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参与主体多的融合模式,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产业强镇。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鼓励农业与加工流通、文化和旅游、科普教育、健康养生、信息技术、商贸服务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功能农业等。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以加工流通带动业态融合。以信息技术带动业态融合,促进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和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现多类型业态与模式融合发展。第四节拓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功能一、做强乡村休闲旅游业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聚焦重点区域,开发形式多样、独具特色、个性突出的乡村休闲旅游景点、业态和产品,建设一批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发展领先、示范作用突出的休闲农业重点县。创建一批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的休闲农业精品园区、星级休闲、乡村民宿、研学康养基地等,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品牌;推介一批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一批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精品景点,认定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开展一系列有江西特色的乡土美食推介活动。结合江西红色、绿色、古色三大特色文化,加强对历史人文资源的挖掘整理,打造红色文化游、乡村绿色休闲游、传统民俗风情游、江河湖泊滨水游等一批乡村特色文化和旅游品牌。二、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整合城乡多种生产要素,融合新兴业态和新的商业思想,有效衔接脱贫攻坚、全域旅游和城郊农业,大力发展业态类型丰富、经营方式灵活的乡村新型服务业,提升农村资源附加值。加快发展乡村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农业、乡村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6大农业产业化服务发展,支持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发展农资供应、农技推广、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拓展乡村生活性服务业,改造提升农村传统小商业、小门店、小集市等,积极发展批发零售、养老托幼、体育健身、卫生保洁、文化演出、法律咨询、信息中介、典礼司仪等乡村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订制服务、体验服务、智慧服务、共享服务、绿色服务等新形态,探索线上交易+线下服务的新模式。鼓励各类服务主体建设运营覆盖娱乐、健康、教育、家政、体育等领域的在线服务平台,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为乡村居民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三、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推动实施数商兴农,重视发展互联网+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扩大电子商务在农村覆盖面,发展农村电商新基建,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充分发挥现有市场资源和第三方平台作用,培育多元化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鼓励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电子商务主体加强合作,延伸乡村寄递物流服务网络,构建农村购物网络平台;依托农家店、益农信息社、农村综合服务社、村邮站、快递网点、农产品购销代办站等发展农村电商末端网点。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推广应用,拓宽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市场,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探索建立农产品分等分级制度的同时,加快培育直播电商、生鲜电商等新业态和新模式,为农产品、特色食品、民俗制品等产品进城拓展更大空间。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完善农村信息网络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宽带普及率。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宣传普及电子商务知识,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第五节激发大众农村创新创业一、培育创新创业主体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