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智能化项目解决方案.docx
图书馆智能化解决方案目录1、图书馆智能化概述 .11.1 图书馆智能化概念 .11.1.1什么是图书馆智能化.11.1.2关于城市图书馆数字化的理解.31.2图书馆智能化的现状与发展.62、xxx 图书馆的需求分析.142.1 、概述: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图书馆智能化.142.1.1、xxx 图书馆概况 .142.2.2、项目概况 .152.2.3、项目任务目标 .162.2 、xxx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社会需求浅析.162.3 、 数字化城市建设的需求.172.4 、公共图书馆现代化管理需求.193、数字化公共图书馆经营模式初探.203.1运作模式市场化.203.2 产品与服务 .213.2.1产品: .213.1.2服务: .234、总体设计思想 .254.1 、图书馆智能化主要功能模块.254.2 、图书馆智能化工程设计要求.264.2.1 、网络平台子系统要求:.264.2.2 、数据业务要求: .274.2.3 、图像业务要求: .274.2.4 、安全和管理功能要求:.274.2.5 、服务子系统: .274.3 、技术实施原则 .275、系统集成方案 .295.1 、图书馆智能化软件解决方案.295.1.1 、书刊管理系统 .295.1.2 、文献制作及全文检索系统.305.1.3 、数字光盘发布系统 .305.1.4 、电子阅览室系统 .305.2硬件解决方案 .325.2.1主机系统设计.325.2.2 、主机系统总体设计 .335.3 、网络系统设计 .355.3.1 、方案设计概述 .355.3.2 、方案设计描述 .365.3.3 、网管软件的选择 .375.4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395.5 数据备份 .415.6 网络管理综述 .435.6.1 、网管概述 .435.6.2 、CiscoWorks 2000 网络管理软件 .456、系统实施及计划进度 .506.1 、机构设置 .506.2 、实施步骤 .546.3 、目的管理方法与制度.566.4 、系统实施方式.567、技术培训 .577.1 、技术培训 .587.1.1 、IBM技术培训 .587.1.2 、Cisco 专业培训 .607.2 、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627.2.1 、xxx 公司技术支持的承诺.637.2.2 、维护服务 .647.2.3 、项目支持小组 .651、图书馆智能化概述1.1 图书馆智能化概念1.1.1 什么是图书馆智能化图书馆智能化的定义, 在国内外还没有较为统一的看法,但基本认识应该是一致的。图书馆智能化的技术功能:图书馆智能化是传统图书馆功能的扩展。图书馆智能化包含了三大要素:数字化支持技术、数字化资源和数字化服务。形式:图书馆智能化由两部分组成: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具有较为先进而完备的系统网络设施和通信设施以及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软件;二是馆藏资源基本实现书目数据电子化并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全文数字化和多媒体化;三是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数字化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 局域网、广域网的读者用户服务的体系和方法。图书馆智能化具有的基本特点是: 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利用共享化; 信息提供知识化; 信息实体虚拟化; 信息服务现代化。1.1.2 关于城市图书馆数字化的理解( 1)公共图书馆的特点与大学图书馆、 专业图书馆、科技图书馆不同,城市公共图书馆更社会化、公众化。城市公共图书馆除了向社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外,还需提供社会教育、信息交流和文化休闲等各种服务。 公共图书馆有为社会每一个成员提供教育服务责任和义务。 图书馆所珍藏的文化典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运用图书馆特有的教育性与渗透性, 实现对每个人的文化塑造”。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 包括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领导、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公民。 所以图书馆的建设的着眼点是面向社会和服务,并期望能得到社会认同和政府的有力支持。 公共图书馆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作为城市文化中心公共图书馆是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作为由政府投资兴办的公益事业单位, 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表现出政府为市民服务的诚意与意识。因此, 与城市息息相关的公共图书馆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重大的文化活动中去,为城市建设出贡献。社会发展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既要有科学的社会运作机制,又要有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只有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才会有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城市的发展中, 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市民生活的质量, 而且也会影响到经济的运行,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如此,推动城市的文化建设, 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提高市民的文明程度,是公共图书馆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共图 书馆在城市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改变单一封闭的生存模式,走全方位、开放式的社会大文化发展之路。公共图书馆是外界认识城市的窗口,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1)与传统公共图书馆的比较:传统的近现代现代公共图书馆主要服务模式是:图书馆的公共开放、无偿服务,以及从闭架服务到开架服务等。传统图书馆通常被认为具有三大优势:资源优势, 有积累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馆藏;人员优势,有一批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信息工作者;读者优势,有一大群稳定的用户群,以及政府的支持。数字化图书馆则彻底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围墙,因此有“无墙图书馆”之称。数字化公共图书馆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图书馆的优势, 并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使图书馆的概念、功能、服务、管理模式、运营机制等方面有全新的诠释和改变,因此而获得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优势。数字化公共图书馆的优势还体现更进一步开放和服务上。开放即更好的面向社会、面向读者、面向用户;服务既要在数字化图书馆的 建设内容和服务方式中,以社会需求导向,把立足本土,为地方的经 济、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服务作为图书馆建设的宗旨。(3)公共图书馆数字化的目标:数字化公共图书馆将由一般的社会文化机构逐渐演变为城市的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和知识中心。 公益性与产业性相结合将是未来图书馆的办馆方针。1.2 图书馆智能化的现状与发展( 1) 国外图书馆智能化发展概况:欧美及亚洲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图书馆智能化方面起步要早, 而且发展速度也快。美国于1991 年率先开始研究图书馆智能化,其水平目前已居世界各国前列。其后,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也相继开始投入巨资开发本国的图书馆智能化。据不完全统计,美、英、法、日四国,仅其国家图书馆所完成的数字馆藏,存储量最少的约为 500TB,最多的已超过3000TB。此外,各国之间加强合作,美、英、法、日、加、德、意、俄8个国家的国家图书馆联合成立了一个名叫“C3 全球信息社会电子图书馆”项目,内含各国文化历史精华,目前已完成。在亚洲,日本的图书馆智能化投资4 亿美元建设日本国会图书馆关西工程,预定2002 年完成一期工程。该馆建成后将成为日本最大的图书馆智能化及亚洲地区的文献提供中心。新加坡政府在1994 年就提出了“ 2000 年图书馆发展计划” ,准备建立一个无边界电子图书馆网络,把全新加坡的公共图书馆和500 多个学术与专业数据库连接起来。其后,又于1996 年 3 月成立了一个“华文国际网络指导委员会”,其目标是要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华文因特网的发展中心。我国台湾省也于 1994 年制订了建设“亚太智能信息服务中心”的计划,该计划投资额上百亿美元,准备用6 年时间完成。( 2)国内图书馆智能化的发展过程:在我国,图书馆智能化也是一种舶来品,起步相对要晚一些,但发展也十分迅猛。1996年, 在文化部的组织与协调下, 国家图书馆 ( 原北京图书馆 ) 提出了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项目,得到上海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南京图书 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和深圳图书馆等的积极响应,并于1997 年获准立项,成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经过四年的研究,该项目于2001年 5 月结束,并通过了专家组的鉴定。该项目的实施,推动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界的图书馆智能化研究与技术开发,取得了经验, 锻炼了队伍,为中国图书馆智能化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98 年 7 月,国家图书馆正式向文化部提出中国图书馆智能化工程项目, 1998 年 12 月,由文化部牵头,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电信总公司、中国科学院、航天工业总公司、广播影视信息网络中心、清华 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联手合作, 诸多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宏大文化工程中国图书馆智能化工程筹备立项,确立了中国图书馆智能化工程的目标, 那就是建立起一个跨地区、 跨行业的巨大文化信息资源网络,使之成为我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1999 年 4 月,中国图书馆智能化有限责任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于 2000 年 4 月完成注册并正式开业。中国图书馆智能化工程项目立项与中国图书馆智能化责任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图书馆智能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2000 年 1 月,北京世纪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世纪 )投资兴建图书馆智能化, 即图书馆智能化, 它应用世纪自主开发的图像扫描资料数字化技术, 使扫描的图像能直接在网络上迅速传输,跨越了图书档案资料必须转化为文本的传统思路。同年 5 月,图书馆智能化被列入“国家863 计划中国图书馆智能化示范工程” ,成为图书馆数字化的国家标准。 目前, 图书馆智能化所拥有的数字图书数量位居全国商业网站之首,馆藏图书资料超过3500 多万页 (10余万册) ,并且以每天新增图书资料10 多万页的速度迅速扩容。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管理专家评价说: “就技术和规模而言,图书馆智能化系统已在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与之相比,美国至少要落后五年。”与此同时,许多省市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研究图书馆纷纷 筹划和建设自己的图书馆智能化,积极寻求自身数字化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方案,一时间,图书馆智能化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到2002 年 4 月,中国图书馆智能化已初具规模,现有6000 万页数字化文献储存, 4000余万页数字化资源上网,提供政治、法律、经济等各个门类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并且数字化资源正在以每天 20 万页文献的速度递增。 现在用户只要登陆中国图书馆智能化网站, 就能检索到中国图书馆智能化资源库中的相关资料。国家图书馆也正加快文献数字化进程,于1999 年 3 月成立“国家图书馆文献数字化中心” ,年生产规模已达到5000 万 6000 万页全文影像数据。目前,国家图书馆网络可为读者提供1000GB存储量的网上信息服务, 已初步成为网上信息资源的中心枢纽。上海图书馆也是目前国内数字化建设有显著成就的一个馆,其数字化工作起步于1997 年,最早的项目是古籍数字化项目,迄今已完成馆藏善本一、二级藏品 3223 种的数字化工作,共计130 万页。 1999 年起进行了 7个数字化项目,总数据量近200GB。此外,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深圳图 书馆以及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其 数字化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在图书馆主页上开辟了 “图书馆智能化”窗口。综上所述, 可以看到图书馆电子化智能化的发展是一不可抗拒的潮流和趋势。国内图书馆的数字化虽然是刚刚起步,但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前景不可估量。( 3)国内外较成功的图书馆智能化有:国外图书馆智能化AmericanMemory(美利坚记忆):美国国会图书馆主持的一个关于美国文化和历史的图书馆智能化项目。CaliforniaDigitalLibrary(加利福尼亚数字化图书馆) :由加利福尼亚州政府支持的一个数字化图书馆项目,建立于1997 年,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图书馆,加州大学各分校、加州州立大学、加州科学 院、加州历史学会等多家学术机构参与了这个项目。 (The 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 (CDL) is an additional "co-library" of the UCcampuses, with a focus on digital materials and services。)DESIRE 项 目 ( Development of a European Service for Information 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欧洲研究与教育信息服务之发展):DESIRE项目由来自欧洲的四个国家 (荷兰、挪威、瑞士、英国)的 10 个协会联合工作,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强现有的欧洲信息网络,提高对资源的存储、发现、组织等服务。Digital library initiative (phase 1),(phase 2 ):图书馆智能化先导研究计划。 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侧重于数字化图书馆的技术研究, 第二阶段主要侧重于数字化图书馆的收藏。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机构DARP、A 及美国航空既太空总署NASN合资赞助。为提供资迅系统与服务给各界的使用者, 使其能取得分散不同地区且具一致性的资迅,此研究目标在于透过通讯网络,大幅提升收集、储存、组织数字资迅的方法,使其 便于搜寻、存取、及处理。美国 MOA2项目: 包括项目背景,项目使用的DTD与软件,项目白皮书,项目动向及论文集等美国伯克利大学SUNSITE数字化图书馆:该站点建立了数字式的收藏,并提供全球开发者有关数字化图书馆方面的信息和支持。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和SUN公司支持。Electronic Cultural Atlas Initiative( ECAI,电子文化地图先导研究计划): 该项目采用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Systems)系统,将电子地图与当地各种电子资源(不同的资源可以采用不同Metadata )相结合 , 使其便于收集、查询。该项目的主要参与机构: 台 湾 中 央 研 究 院 , CaliforniaDigitalLibrary, Griffith University ACASIAN, Ohio StateUniversity-The HuntingtonArchive of Buddhist Ar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University of Sydney。DigitalLibraryFederation :Digital Library Federation() is a consortium of libraries and related agencies that arepioneering in the use of electronic-information technologiesto extend their collections and services. DLF是一个图书馆和相关机构的联盟, 主要倡导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扩展图书馆的馆藏和服务 。 目 前DLF 的 管 理 机 构 是theCouncilofLibrary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CLIR).Reference Model for an 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 (OAIS) :美国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于1999 年提出开放档案信息系统参考模型 (ReferenceModelforan Open Archive InformationSystem), 已日益被接受为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系统基本构架,并已作为 ISO 标准草案 .D-Lib Magazine :关于图书馆智能化技术的在线电子期刊。CDRS): 由美国国会图书馆牵头开展的CDRS计划,借助所有的学术、公共、政府图书馆的网络和信息资源, 提供网上专业参考服务。ARLStatistics& Measurement Program:Statistics& MeasurementProgram 是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ARL)牵头进行的统计项目,收集并整理关于图书馆馆藏、人员、服务等方面的描述性和 量化数据。国内图书馆智能化国家图书馆 - 中国图书馆智能化工程: 中国图书馆智能化工程是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国家级数字资源系统工程, 工程按照国际上图书馆智能化的主流技术方案,采取自主开发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 建设分布式、可扩充的、具有自主版权的中国图书馆智能化系统。清华大学建筑图书馆智能化: 从中国建筑史中一个重要片断 中国营造学社与梁思成生平为主线构建的。是由清华大学图书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三方合作共同研制开发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智能化研究: 清华大学图书馆整理的一些关于图书馆智能化的相关资源的站点和相关名词的解释上海图书馆智能化 : 按文献特征分成九大系列: 上海图典、 上海文典、点曲台、古籍善本、科技会议录、中国报刊、民国图书、西文期刊目次、科技百花园等。上海图书馆智能化资源 : 该站点包括上海图书馆研究报告、 翻译资料、国内外关于图书馆智能化的论文资源以及一些研究元数据的站点。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英文名称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它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 工程" 总体建设规划中两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是一个虚拟式的科技信息资源机构,由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工程技术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组成。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目前收藏有中外文期刊、图书、会议文献、科技报告、学位 论文等各种类型、 各种载体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面向全国提供馆藏文献的阅览、复印、查询、检索、网络文献全文提供和各项电子信息 服务。2、xxx 图书馆的需求分析2.1 、概述: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图书馆智能化2.1.1 、xxx图书馆概况传统的书馆实行开架借书, 同时开展集体借书, 预约借书等形式服务。在上南大街书库处辟有基藏书刊查阅室,还向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发放基藏书刊查阅证。馆内设有参考咨询部门, 可回答读者关于文献方面的咨询,为专家、学者和读者从藏书中搜集资料,提供课 题服务及代查代检代抄服务。馆内配有静电复印机。图书馆智能化所办参考文摘,半月一期,是为党政机关及有关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内部送阅资料。 该馆与全国 100 余个图书馆及资料部门建立了书刊资料互赠和交换关系; 和 xxx 地区各公共图书馆实行通用借书;并担负对本市基层图书馆(室)进行业务辅导的任务。智慧政府将图书馆智能化新馆建设列入了为民办实事的形象工2程。目前,图书馆大楼已建好。新馆建筑面积为 13300m,建成后将大大增强市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 市图书馆将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新更好的服务。2.2.2 、项目概况本次项目的目的是将新图书馆建设成为适应xxx开发开放建设需要的现代化的数字化图书馆,能够面向广大读者,辐射全市,提供 便捷、专业的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从而创造出更 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xxx 系统集成公司以多年的实际操作经验,真诚的合作精神、强大的资源实力可为该项目提供系统集成设计、实施、培训、维修保养等全方位的服务。本项目的建设将坚持合理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充分利用图书馆智能化的原有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在初步实现“馆藏资源数字化” 的基础上保证 “社会资源馆藏化” 的增长潜力拓展需求。本项目的建设将考虑国内现有图书馆智能化建设的经验,并结合IBM一直以来的国内外图书馆智能化建设的经验,针对图书馆智能化 的实际情况情况进行整合, 建设一个具备一定规模, 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引进先进的图书馆管理平台,建设较为完善的网络应用系统和服务体系,为实现全面的图书馆智能化搭好基础平台。2.2.3 、项目任务目标项目建设应包括: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应用系统建设、网络储存系统建设以及应用和储存系统的安全防卫系统建设。首期工程包括: 网络系统、服务器及储存系统、 中心机房、办公设备、应用系统等。2.2 、xxx 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社会需求浅析社会需求是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立足点不论是在何种经济、 社会环境下, 图书馆事业及其公共服务的发展原动力主要在于社会需求, 这也是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 各项事业获得发展的共同前提。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资源共享化已成为当代图书馆的发 展趋势, 城市公共图书馆都应该适应这样的发展趋势,并把握这一发展的机遇使自身的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跃上一个新的台阶。2.3 、 数字化城市建设的需求“数字化城市”广义上讲, 是指城市的智能化。 它既是城市智能化的概述,又是城市智能化的目标。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 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 的通畅、协调。“数字城市”形成整个城市发展、管理、服务功能的信息数字化并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 监管城市提供有效的科学的手段,使城市建设和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撑和保障。数字城市建设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城市智能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智能化的重视所提出的 更进一步的要求,我国的数字城市建设正在形成热潮。目前,我国已有几十个大、 中城市提出了各自的数字城市建设方案,并投资启动了相关的项目。还有许多城市也在研讨这方面的可行性。无可置疑的是作为城市文化信息中心的城市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是数字化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的城市公共图书馆是为市民提供直接的智能化服务重要措施之一,所以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基本需求。许多城市在分步实施数字化城市建设时都把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作为城市数字化首先实施的主要项目之一,成功的例子之一便是上海图书馆。2.4 、公众服务需求数字化公共图书馆可以极大限度的满足公众的以下需求:过互联网络和浏览器能足不出户的更方便的借阅、查询图书文献资料;通过数据库及各种检索软件方便快捷地获得经过处理和序化的有强指向性的有用资料;通过图书馆智能化的资源共享系统方便的分享和应用远远超越本地图书馆资源的国内外的信息资源;图书馆智能化的互动功能方便读者信息反馈,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多方面的个性化的需求。随着终身教育、 经济文化、 休闲娱乐等的需求在信息需求总量中迅速提高,数字化的公共图书馆里还可专门设立各种市民咨询服务窗口,以承担市政府在市民服务方面的工作;还可以设立会议厅、演播厅、展示厅及放映厅等,使之真正成为城市社会、文化中心,直接参与社会文化事业。此外, 数字化的城市图书馆将承担起知识库建设的任务,以适应未来社会信息需求的发展。 根据这样的要求, 在文献资源数字化的过程中,各个图书馆可以按照各自的特点,建成一批主题知识库,与文 献的采访并重,以备有专门需要的读者用户的咨询。2.4 、公共图书馆现代化管理需求( 1)服务功能现代化的需求: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信息服务的要求是快速、准确、方便、及时,除了公众服务,政府的智能化对此也有要求, 如省市级的公共图书馆, 可以通过数字化图书馆的网线将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联到省市领导的机关中以满足政府机关的决策需 求等;( 2)资源开发的需求: 现代图书馆资源开发有两个主要需求,其一是观藏资源智能化, 其二是公共资源馆藏化, 这两者的实现都需要数字化基础;( 3)信息知识化增值化的需求:对馆藏信息以及公共信息的管理、采集、序化处理等信息资源增值过程对图书馆数字化有较高的要求;( 4)生存与发展需求 :在智能化数字化社会公共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急需研究的课题,无可置疑的是任何公共图书馆已经不可能以信息孤岛的形式存在下去。图书馆智能化的实现可以使传统图书馆的经营形式和内容发生根本的改变,使公共图书馆的生存与竞争能力大大增强。3、数字化公共图书馆经营模式初探3.1 运作模式市场化公益性与产业性相结合将是未来数字化城市图书馆的办馆方针,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市场化运作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从一方面可以通过国家投资来筹集, 但另一方面, 也应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使数字化图书馆的工程建立起自我造血的机制。通过滚动推进, 使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纳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如可以将数字化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给千家万户, 将一些富有特色的数字化资源向全世界的用户提供有偿服务,根据市场的需求, 将信息资源组合成面向市场的信息产品, 在网上进行电子商务的尝试,如此等等。3.2 产品与服务3.2.1 产品:图书馆的信息与知识资源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将成为可以向公众提供的增值的数字化产品。数字化的公共图书馆向公众有偿提供的数字信息产品应该有:(1) )特色馆藏数字资源产品:在各个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中,一般都有馆藏特色资源和馆藏一般资源的区别。公共图书馆应将馆藏建设的重点放在突出特色上, 突出对社会文献信息总资源的贡献与补充上。特色馆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馆藏长期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特色、并已具备一定规模的某学科或某专业的文献资源;二是反映当地历史沿革、社会变迁、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文化源流、民俗风情等方面情况的地方文献;三是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进程中所迫切需要的某些方面的主导文献信息资源。 从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服务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收集后面两种文献信息资源。 对于这些其他馆少有收藏或收藏不完整的特色文献,应加大收藏力度,以形成全面、系统、精良的特色藏书体 系。在未来图书馆格局中,拥有特色馆藏是图书馆存在的基础。馆藏特色化和专门化是图书馆在网络时代的战略选择。(2) ) 特色文献数据库 :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是将特色馆藏资源用科学方法加以组合后转化为数字化形式,以提供给特定用户检索和利用。为确保特色数据库的实用性和完整性,要根据用户特定需求, 把分散在各种类型、 各种文种的文献信息资源包括网络资源加以科学组合成各种专题数据库, 为有专业要求和特别指向要求的读者提供有效的信息。(3) )常规的基础藏书的图书、期刊资料数据库。对保持常规服务、满足读者的一般需求的读者面宽、借阅频繁的基本藏书作适量收藏,除了将原有的馆藏资源数字化还有计划的购进现有的检索类的电 子出版物为读者提供信息量大的检索功能的方便的服务以满足各个 层次的读者的广泛需求。3.1.2 服务:数据化的公共图书馆应该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更深层次的全新的服务模式:(1) )深入化的服务内容在充分收集特色文献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按用户需求对特色文献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加工,然后提供利用。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 可按专题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和甄别,去除冗余、无用的信息, 然后将有用的信息进行加工、 整序、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信息指南, 帮助用户实现信息资源的快速查找和获取;也可按用户的需求对信息进行科学整理、加工,形成诸如“综述”、“述评”、“研究报告” 之类的信息产品以及各种特色信息包。实现从单纯的对原始文献的物的传递转变为知识的传递和信息的传递。(2) )利用 web提供客户终端服务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终端即能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获取所需的特定信息及把新的需求反馈给图书馆,从而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和距离,提高工作效率。公共图书馆要逐步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咨询服务, 使特色文献数据库得到充分的利用。其服务方式有:建立图书馆的web站点,通过站点主页系统为用户提供包括书目信息、图书馆信息、在线阅览、查询及检索服务;利用数据库和检索功能为用户提供多途径便捷有效网上查询服务;利用交互式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