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会计核算基础课件.ppt
第2章 会计核算基础,现代会计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内容也在不断地丰富,但是借贷复式记账法仍然是现代会计的基础。本章从会计要素入手,较为详细地解释了企业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以此引导大家学习现代会计的借贷复式记账原理。通过本章的学习,着重理解掌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原理;理解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会计核算组织的程序。,【学习导读】,2.1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用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2.1.1会计要素的确认,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按其偿还期的长短,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划分,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根据业务的重要性和企业营业范围划分,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按是否计入产品成本划分,可分为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和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称之为期间费用。,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一般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层次。企业利润的内容和分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2.1.2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的基本内容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利润 资产=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2.2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会计科目,是按照经济内容对会计要素所作的进一步的分类,并且对每个会计科目给予一个通俗易懂、简练明确的名称。为了既总括又详细地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情况,既要设置总分类科目(又称总账科目、一级科目),又要设置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包括子目或二级科目、细目或三级科目)。 详见:企业主要会计科目表,2.2.1会计科目的设置,2.2.2 会计账户的设置,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用来系统、连续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化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手段。 账户名称加上登记增加额和减少额的两方,就构成了账户的基本框架。 在借贷记账法下,会计账户的一般格式,如教材中的表2-3、表2-4所示。,2.3 借贷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就是对于每一会计事项所引起的资金运动,都要用相等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是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1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属于资产类要素的账户,增加额记入借方,减少额记入贷方;属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要素的账户,增加额记入贷方,减少额记入借方;属于成本、费用类要素的账户记录方法与资产类账户相同;属于收入、利润类要素的账户记录方法与负债类账户相同。,2会计分录的编制,编制会计分录的基本方法是:(1)分析经济业务,判断其渉及什么会计科目?(2)确定其是增加或减少?变动金额是多少?(3)确定其应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或贷方?(4)写出会计分录,并判断其是否符合“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3过账和结账,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以后,即应记入有关账户,这个记账步骤通常称为“过账”。过账以后,为了定期提供编制报表、提供会计信息,需计算出本期(月、年)发生额及期末余额资料,这一计算发出额和余额的过程并将其记入账上的过程,称之为“结账”。,3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根据资产和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来检验全部账户借贷金额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借贷记账法的三大试算平衡公式:全部账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初贷方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三大试算平衡公式,对会计账户的试算平衡是通过总分类账试算平衡表(发生额对照表)来进行的。,2.4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1会计凭证的概念及作用会计凭证,简称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会计凭证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可以及时正确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完成情况。第二可以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第三可以明确经济责任,加强岗位责任制。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2.4.1会计凭证,2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一种会计凭证。原始凭证按其取得的来源不同,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必须经过审核,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3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确定会计分录而填制的、直接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凭证。记账凭证按其使用的经济业务不同,可以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两类,其中专用记账凭证是又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只有经过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才能据以登记账簿。,2.4.2会计帐簿,1会计账簿的概念及作用会计账簿是按会计科目开设,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由一定格式和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来序时地、分类地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会计账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为经济管理提供连续、全面、系统的会计信息。第二可以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第三便于计算成本、费用和利润,以便考核企业的经营成果。第四为企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提供主要资料。,按账簿的装订形式可分为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和卡片式账簿;按账簿的账页格式不同分为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账簿;按账簿用途分类,可分为序时账簿(日记账)、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账簿的分类,2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3分类账簿的设置与登记4备查簿的设置与登记5登记账簿的规范要求:错账更正的方法 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6对账与结账对账,就是核对账目,即把账簿上记载的资料进行内部核对,内外核对,账实核对。 结账,是指按照规定把一定时期(月份、年度)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并将各种账簿结算清楚,计算出各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以便进一步根据账簿记录编制财务会计报告。,2.4.3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又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列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5)附注。,2.5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也称为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核算形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从取得、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登记和核对会计账簿到编制和审核财务会计报告的步骤和方法。会计核算组织的一般流程为: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财务会计报告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对于科学地组织会计核算、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5.1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以上各种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各有其特点,主要区别在于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会计实际工作中采用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一般有五种,2.5.2记账凭证会计核算组织程序,记账凭证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账,是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一般适用于规模小、业务量少、凭证不多的单位,2.5.3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帐的一种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根据记帐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并据以登记总帐,是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主要特点。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