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七章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课件.ppt

    • 资源ID:1605509       资源大小:7MB        全文页数:9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七章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课件.ppt

    化工原理 CAI课件,苏州大学材化学部2012年2月制作人:王文丰,2022/12/10,2,化工原理教学互动邮箱: 教的互动资料在邮箱中网盘上登录密码:sdhg2012,2022/12/10,3,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传质与分离过程的基本概念和传质过程的基本计算方法,为以后各章传质单元操作过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学习目的与要求,第七章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第七章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7.1 概述7.1.1 传质与分离方法7.1.2 相组成的表示方法7.2 质量传递的方式与描述7.2.1 分子传质(扩散)7.2.2 对流传质7.2.3 相际间的传质7.3 传质设备简介7.3.1 传质设备的分类与性能要求7.3.2 典型的传质设备,2022/12/10,5,7.1 概述,7.1.1 传质分离过程,第七章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2022/12/10,6,原料,反应产物,目的产物,副产物,分离过程,反应过程,一、分离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示例:三氯甲烷的制备。,示例:炼油过程。,原料,目的产物,副产物,分离过程,2022/12/10,7,二、相际传质过程与分离,分离过程,非均相物系分离,均相物系分离,可通过机械方法分离,易实现分离。,不能通过简单的机械方法分离,需通过某种物理(或化学)过程实现分离,难实现分离。,例 气固分离:沉降,液固分离:过滤,2022/12/10,8,均相物系的分离方法,均相物系,某种过程,两相物系,根据不同组分在各相中物性的差异,使某组分从一相向另一相转移:相际传质过程,实现均相物系的分离,相际传质过程,均相物系分离,二、相际传质过程与分离,2022/12/10,9,空气氨,水,空气,氨水,示例:空气和氨分离,吸收塔,二、相际传质过程与分离,2022/12/10,10,三、传质分离方法,1.平衡分离过程,(1)气液传质过程,气液传质过程是指物质在气、液两相间的转移,它主要包括气体的吸收(或脱吸)、气体的增湿(或减湿)等单元操作过程。,吸收(脱吸),增湿(减湿),2022/12/10,11,(2)汽液传质过程,汽液传质过程是指物质在汽、液两相间的转移,该汽相是由液相经过汽化而得,它主要包括蒸馏(或精馏)单元操作过程。,蒸馏(精馏),三、传质分离方法,2022/12/10,12,(3)液液传质过程,液液传质过程是指物质在两个不互溶的液相间的转移,它主要包括液体的萃取等单元操作过程 。,萃取,三、传质分离方法,2022/12/10,13,(4)液固传质过程,液固传质过程是指物质在液、固两相间的转移,它主要包括结晶(或溶解)、液体吸附(或脱附)、浸取等单元操作过程。,结晶(溶解),吸附(脱附),浸取,三、传质分离方法,2022/12/10,14,(5)气固传质过程,气固传质过程是指物质在气、固两相间的转移,它主要包括气体吸附(或脱附)、固体干燥等单元操作过程。,干燥,吸附(脱附),三、传质分离方法,2022/12/10,15,平衡常数(分配系数),分配因子,通常将K值大的当作分子,故一般大于1。当偏离1时,便可采用平衡分离过程使均相混合物得以分离,越大越容易分离。,xi、yi分别表示组分在两相中的组成,三、传质分离方法,2022/12/10,16,2.速率分离过程,(1)膜分离,膜分离是指在选择性透过膜中,利用各组分扩散速度的差异,而实现混合物分离的单元操作过程。,膜分离,超 滤,反渗透,渗 析,点渗析,三、传质分离方法,2022/12/10,17,(2)场分离,场分离是指在外场(电场、磁场等)作用下,利用各组分扩散速度的差异,而实现混合物分离的单元操作过程。,场分离,电 泳,热扩散,高梯度磁场分离,三、传质分离方法,2022/12/10,18,三、传质分离方法,磁化精馏实验装置,钕铁硼永磁场,2022/12/10,19,3.分离方法的选择,分离方法选择的原则,三、传质分离方法,被分离物系的相态,被分离物系的特性,产品的质量要求,经济程度,2022/12/10,20,7.1 概述,7.1.1 传质分离过程,第七章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7.1.2 相组成的表示方法,2022/12/10,21,一、质量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1.质量浓度,质量浓度定义式,混合物的总质量浓度,kg /m3,密度,2022/12/10,22,2.物质的量浓度,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浓度,kmol /m3,一、质量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式,2022/12/10,23,质量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平均摩尔质量,一、质量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2022/12/10,24,1.质量分数,质量分数定义式,混合物的总质量分数,二、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2022/12/10,25,2.摩尔分数,混合物的总摩尔分数,液相,气相,二、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摩尔分数定义式,2022/12/10,26,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的关系,由质量分数求摩尔分数,由摩尔分数求质量分数,二、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2022/12/10,27,1.质量比,质量比的定义式,质量比与质量分数的关系,三、质量比与摩尔比,2022/12/10,28,摩尔比的定义式,摩尔比与摩尔分数的关系,液相,气相,三、质量比与摩尔比,2.摩尔比,2022/12/10,29,作 业 题,书上P22 习题1、2,2022/12/10,30,7.1 概述,第七章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7.2.1 分子传质(扩散),7.2 质量传递的方式与描述,2022/12/10,31,一、分子扩散现象与费克定律,1.分子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而形成的物质传递现象分子传质。,分子传质又称为分子扩散,简称为扩散,分子传质在气相、液相和固相中均能发生,播放动画31:分子扩散现象,2022/12/10,32,描述分子扩散过程的基本定律费克定律。,kmol/(m2 s ),费克定律,DAB 组分A在组分B中的扩散系数,m2/s,一、分子扩散现象与费克定律,2.费克(Fick)定律,及,DBA 组分B在组分A中的扩散系数,m2/s,2022/12/10,33,对于两组分扩散系统,一、分子扩散现象与费克定律,微分得,故此得,2022/12/10,34,3.总体流动现象,示例:用水吸收空气中的氨,一、分子扩散现象与费克定律,设由A、B组成的二元气体混合物,其中 A为溶质,可溶解于液体中,而B不能在液体中溶解。这样,组分A可以通过气液相界面进入液相,而组分 B不能进入液相。由于 A分子不断通过相界面进入液相,在相界面的气相一侧会留下“空穴”。根据流体连续性原则,混合气体会自动地向界面递补,这样就发生了A、B 两种分子并行向相界面递补的运动,这种递补运动就形成了混合物的总体流动。,2022/12/10,35,一、分子扩散现象与费克定律,2022/12/10,36,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设由A、B两组分组成的二元混合物中,组分A、B进行反方向扩散,若二者扩散的通量相等,则称为等分子反方向扩散。,1.等分子反方向扩散,气相相界面液相,易挥发组分,NA,NB,难挥发组分,蒸馏操作,2022/12/10,37,对于等分子反方向扩散,NA=NB,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因此得,N=NA+NB=0,故此得,等分子反方向扩散,2022/12/10,38,(1) z = z1,边界条件,cA = cA1 ( pA = pA1 ),(2) z = z2,cA = cA2 ( pA = pA2 ),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求解得,2022/12/10,39,当扩散系统处于低压时,气相可按理想气体混合物处理,则,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据此得,2022/12/10,40,设由A、B两组分组成的二元混合物中,组分A为扩散组分,组分B为不扩散组分(称为停滞组分),组分A通过停滞组分B进行扩散。,吸收操作,液相相界面气相,溶质,NA,NB0,惰性组分B,2.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2022/12/10,41,对于组分A通过停滞组B的扩散,NB= 0,整理得,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N=NA+NB=NA,2022/12/10,42,(1) z = z1,边界条件,cA = cA1 ( pA= pA1 ),(2) z = z2,c A= cA2 ( pA= pA2 ),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2022/12/10,43,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求解可得,或,2022/12/10,44,由于扩散过程中总压不变,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2022/12/10,45,令,据此得,组分 B 的对数平均分压,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2022/12/10,46,比较,反映了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相差,飘流因数,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2022/12/10,47,因为,故,总体流动影响,无总体流动,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2022/12/10,48,三、液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1.等分子反方向扩散,参照气体中的等分子反方向扩散过程,可写出,组分A在溶剂B中的扩散系数,m2/s,2022/12/10,49,三、液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参照气体中的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过程,可写出,2.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或,2022/12/10,50,三、液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其中,停滞组分 B对数平均物质的量浓度,停滞组分 B对数平均摩尔分数,2022/12/10,51,四、扩散系数,1.气体中的扩散系数,通常,扩散系数与系统的温度、压力、浓度以及物质的性质有关。对于双组分气体混合物,组分的扩散系数在低压下与浓度无关,只是温度及压力的函数。气体扩散系数可从有关资料中查得,某些双组分气体混合物的扩散系数列于附录一中。气体中的扩散系数,其值一般在 m2/s 范围内。,2022/12/10,52,四、扩散系数,估算气体扩散系数经验公式,福勒公式, 组分A、B的摩尔质量,kg/kmol;, 组分A、B的分子扩散体积,cm3/mol。,2022/12/10,53,四、扩散系数,简单分子的扩散体积,2022/12/10,54,四、扩散系数,原子的扩散体积,2022/12/10,55,四、扩散系数, 、 下的扩散系数,m2/s;, 、 下的扩散系数,m2/s。,2022/12/10,56,四、扩散系数,2.液体中的扩散系数,液体中溶质的扩散系数不仅与物系的种类、温度有关,而且随溶质的浓度而变。液体中的扩散系数可从有关资料中查得,某些低浓度下的二组元液体混合物的扩散系数列于附录一中。液体中的扩散系数,其值一般在 m2/s 范围内。,2022/12/10,57,四、扩散系数,估算液体扩散系数经验公式,威尔基公式, 溶剂 B 的摩尔质量,kg/kmol;, 溶质在正常沸点下的分子体积,cm3/mol。, 溶剂 B 的黏度,Pa s;, 溶剂 B 的缔合因子;,2022/12/10,58,四、扩散系数,常见溶剂的缔合因子,2022/12/10,59,四、扩散系数,某些物质在正常沸点下的分子体积,2022/12/10,60,作 业 题,书上P22习题: 3、4、5,2022/12/10,61,7.1 概述,第七章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7.2.1 分子传质(扩散),7.2 质量传递的方式与描述,7.2.2 对流传质,2022/12/10,62,1.涡流扩散,由于流体质点的湍动和旋涡而形成的物质传递现象涡流扩散。,涡流扩散在湍流流体中发生,一、涡流扩散现象,在涡流扩散中时刻存在分子扩散,涡流扩散的通量远大于分子扩散的通量,2022/12/10,63,2.涡流扩散通量方程,涡流扩散系数,m2/s,kmol/(m2 s ),一、涡流扩散现象,描述涡流扩散通量的方程为,涡流扩散通量,2022/12/10,64,1.对流传质的类型,运动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或两个有限互溶的运动流体之间的质量传递过程对流传质。,二、对流传质,对流传质,自然对流传质,强制层流传质,强制湍流传质,强制对流传质,2022/12/10,65,2.对流传质的机理,所谓对流传质的机理是指在传质过程中,流体以哪种方式进行传质。研究对流传质速率需首先弄清对流传质的机理。,层流内层,缓冲层,湍流中心,湍流流体,流体与管壁间的浓度分布,二、对流传质,2022/12/10,66,湍流主体,层流内层,缓冲层,传质机理:分子传质,传质机理:涡流传质为主,浓度分布:为一陡峭直线,传质机理,浓度分布:为一渐缓曲线,浓度分布:为一平坦曲线,分子传质,涡流传质,在与壁面垂直的方向上分为三层,二、对流传质,2022/12/10,67,2.对流传质速率方程,描述对流传质的基本方程对流传质速率方程。,对流传质系数,kmol/(m2sc),kmol/(m2 s ),二、对流传质,对流传质速率方程,对流传质通量,2022/12/10,68,7.1 概述,第七章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7.2.1 分子传质(扩散),7.2 质量传递的方式与描述,7.2.2 对流传质,7.2.3 相际间的传质,2022/12/10,69,一、相际间的对流传质过程,设组分 A从气相传递到液相(如吸收),该过程由以下3步串联而成:, 组分A从气相主体扩散到相界面;, 在相界面上组分A由气相转入液相;, 组分A由相界面扩散到液相主体。,一般来说,相界面上组分A从气相转入液相的过程很快,相界面传质阻力可以忽略。因此,相际间传质的阻力主要集中在气相和液相中。若其中一相传质阻力较另一相大得多,则另一相传质阻力可以忽略,此种传质过程即称之为“该相控制”。,2022/12/10,70,一、相际间的对流传质过程,相际间的传质,2022/12/10,71,二、相际间对流传质模型,1.双膜模型,惠特曼(Whiteman) 于1923年提出,最早提出的一种传质模型。,停滞膜模型(双阻力模型),双膜模型示意图,播放动画32:双膜模型,2022/12/10,72,停滞膜模型的要点, 当气液两相相互接触时,在气液两相间存在着稳 定的相界面,界面的两侧各有一个很薄的停滞 膜气膜和液膜,溶质A经过两膜层的传质方式 为分子扩散。, 在气液相界面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状态,无 传质阻力。, 在气膜、液膜以外的气、液两相主体中,由于流 体强烈湍动,各处浓度均匀一致,无传质阻力。,二、相际间对流传质模型,2022/12/10,73,依据双膜模型,组分A通过气膜、液膜的扩散通量方程分别为,二、相际间对流传质模型,2022/12/10,74,设对流传质速率方程分别为,比较得,气膜对流传质系数,液膜对流传质系数,二、相际间对流传质模型,2022/12/10,75,根据双膜模型,导出,停滞膜模型的模型参数,液膜厚度 zL,气膜厚度 zG,二、相际间对流传质模型,或,2022/12/10,76,2.溶质渗透模型,希格比( Higbie )于1935年提出,为非稳态模型。,溶质渗透模型示意图,二、相际间对流传质模型,播放动画33:溶质渗透模型,2022/12/10,77,溶质渗透模型的要点, 液面由无数微小的液体单元所构成,当气液两 相相互接触时,液相主体中的某些单元运动至 相界面便停滞下来。在气液未接触前,液体单 元中溶质的浓度和液相主体的浓度相等,接触 开始后,相界面处立即达到与气相平衡状态。, 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溶质 A通过不稳态扩 散方式不断地向液体单元中渗透。,二、相际间对流传质模型,2022/12/10,78, 液体单元在界面处暴露的时间是有限的,经 过时间c后,旧的液体单元即被新的液体单 元所置换而回到液相主体中去。在液体单元 深处,仍保持原来的主体浓度不变。, 液体单元不断进行交换,每批液体单元在界 面暴露的时间c 都是一样的。,二、相际间对流传质模型,2022/12/10,79,根据溶质渗透模型,可导出,二、相际间对流传质模型,设对流传质速率方程分别为,2022/12/10,80,比较可得,溶质渗透模型的模型参数,暴露时间,二、相际间对流传质模型,2022/12/10,81,3.表面更新模型,丹克沃茨(Danckwerts) 于1951年提出,为非稳态模型。,表面更新模型的要点, 溶质向液相内部传质为非稳态分子扩散过程。, 界面上液体单元有不同的暴露时间或称年龄,界 面上各种不同年龄的液体单元都存在。, 不论界面上液体单元暴露时间多长,被置换的概 率是均等的。单位时间内表面被置换的分率称为 表面更新率,用符号S 表示。,二、相际间对流传质模型,2022/12/10,82,根据表面更新模型,可导出,二、相际间对流传质模型,设对流传质速率方程分别为,2022/12/10,83,表面更新模型的模型参数,表面更新率,比较可得,二、相际间对流传质模型,2022/12/10,84,7.1 概述,第七章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7.3.1 传质设备的分类与性能要求,7.2 质量传递的方式与描述,7.3 传质设备简介,2022/12/10,85,一、传质设备的分类,传质设备,气液传质设备,按所处理物系相态分类,液液传质设备,气固传质设备,液固传质设备,传质设备,按两相的接触方式分类,逐级接触式设备,微分接触式设备,按促使两相混合与接触动力分类,传质设备,无外加能量式设备,有外加能量式设备,2022/12/10,86,二、传质设备的性能要求,单位体积中,两相的接触面积应尽可能大,对传质设备的基本要求,两相分布均匀,避免或抑制沟流、短路及返混等 现象发生,流体的通量大,单位设备体积的处理量大,流动阻力小,运转时动力消耗低,操作弹性大,对物料的适应性强,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调节方便,运行安全 可靠,2022/12/10,87,7.1 概述,第七章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7.3.1 传质设备的分类与性能要求,7.2 质量传递的方式与描述,7.3 传质设备简介,7.3.2 典型的传质设备,2022/12/10,88,一、板式塔,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的气液传质设备,它主要由圆柱形壳体、塔板、溢流堰、降液管及受液盘等部件构成。,板式塔的结构,1. 壳体2. 塔板3. 溢流堰4. 受液盘5. 降液管,板式塔,液相,连续相,汽相,分散相,2022/12/10,89,二、板式塔,筛孔塔板示意图,1. 筛孔2. 鼓泡层3. 泡沫层4. 降液管,2022/12/10,90,填料塔为连续接触式的气液传质设备,它主要由圆柱形壳体、液体分布器、填料支承板、塔填料、填料压板及液体再分布装置等部件构成。,1.塔壳体;2.液体分布器;3.填料压板;4.填料;5.液体再分布器;6.填料支承板。,填料塔结构示意图,填料塔,液相,连续相,气相,分散相,二、填料塔,2022/12/10,91,与板式塔相比,填料塔具有以下特点:,生产能力大,侧线进料和出料较难,压力降小,持液量小,操作弹性大,分离效率高,造价较高,易堵塞,二、填料塔,2022/12/10,92,作 业 题,书上p22习题: 6、7、8,2022/12/10,93,学 习 指 导,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七章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