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小肠辩证课件.ppt
心与小肠病辨证,脏 腑 辨 证,脏腑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运用四诊的方法结合脏腑的病理反映来分析病症,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辨证方法。,心,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心主血脉的含义: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 身的功能。脉是血液运行的通路,心、脉、血三者共同组成一个循环全 身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起着主导作用。心主血脉的功能是由心气 的作用来实现的。*(1)心气旺盛、血液充盈: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生理)*(2)心气不足则血脉空虚可出现:脉搏细弱或节律不整,面色苍白(病理)*(3)血行瘀滞:脉涩不畅,面色青紫等症状(病理) 素问六节藏脏论云:“心者其华在面,其充在脉。,1心主血脉,其华在面,2主神志(主神明),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灵枢本神篇云:“所以任务者谓之心” 精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为心所主。心的气血充盈,则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充沛。如果气血不足常可以导致心神的病变可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心神不宁等症状。,3 开窍于舌,(1)心血不足:可出现舌质淡白(2)心火上炎或心阴虚:可见舌体糜烂(3)心血瘀滞:可见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古人有 “舌为心之苗” 的说法,小肠,小肠的生理功能是:分清泌浊(泌别清浊),小肠上接于胃接受胃中传来的水谷做进一步消化,清清者为水谷精微脾转输到全身被利用代 谢多余水液下输到膀胱尿由尿道排出体外。,浊浊者为糟粕下注大肠便由肛门排出体外。,*小肠的这种功能称为“受盛化物”,心与小肠病辨证The Differentiation of Heart and Small Intestine Diseases,心病辩证 心病的辩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由先天不足或久病伤心,或思虑劳神太过导致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心阳爆脱证。实证多由寒凝、淤血、气郁、痰阻、火扰等导致心脉痹阻、痰迷心窍、痰火扰心、心火亢盛等证。,心病辩证,(一)心病辨证,1、心气虚与心阳虚,虚症,由于老年脏气日衰,各种损伤气血的原因,因汗、吐、下太过,病因,心气虚证,概 念,心气不足,鼓动无力之证,机 制,先天禀赋年高体弱久病或暴病,心阳虚证,概 念,机 制,表现,心阳不足,鼓动、温煦无力之证,心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 参“心气虚证”,心气虚证 + 虚寒证,心阳暴脱证,概 念,机 制,表现,心脏阳气骤然亡失之证,心阳虚证的进一步发展 参“心阳虚证”,心阳虚证 + 亡阳证,心阳虚脱的主要证状心阳虚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心悸气短自汗活动后症状加重,心气虚:面色不华,体倦乏力舌淡胖嫩,苔白,脉虚。,心阳虚:形寒肢冷、心胸憋闷、面色苍白、舌 淡或暗、脉沉弱或结代。,心气虚与心阳虚的主要证状,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三证的关系,三证同属心的功能减弱,但程度不同,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鉴别,*辨证:心气虚*立法:补心气*方药:养心汤养心汤组成:黄芪 茯神 茯苓 当归 川芎 半夏曲 炙甘草 柏子仁 枣仁 远志 五味子 人参(或党参) 肉桂,治法,*辨证 心阳虚*立法 温通心阳*方药 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萎 薤白 白酒汤组成:瓜萎 薤白 白酒*辨证 心阳虚脱*立法 回阳救逆*方药 四逆汤,治法,四逆汤组成:附子、干姜、甘草,心气虚与心阳虚两证在病理上的联系,心气与心阳都属于心阳机能的范畴,心阳更有热能的含义。心气主要能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心阳主要是指心脏的阳热功能,具有温煦血脉,抗御阴寒病邪的作用。心阳旺盛,阴寒之邪不易内侵心脏,血液运行不易阻滞,心气充足则心功能正常。,2、心血虚与心阴虚,由于血的生化不足,继发于失血之后,病因,心血虚与心阴虚的主要证状,心悸气短易惊失眠健忘,心血虚:眩晕、面色不华、唇舌色淡、 脉细弱。,心阴虚:低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 脉细数。,心血虚证,概 念 心血亏虚,濡养失职之证,机 制,脾胃肾,化源,失血久病 忧思,耗血,心血,心阴不足,虚热内生之证,心阴虚证,概 念,机 制,心血亏,忧 思,心阴虚证,外感热病后期,心血虚证、心阴虚证的鉴别,*辨证:心血虚*立法:养心血、安心神*方药:四物汤四物汤的组成熟地、 川芎、当归、白药、*辨证:心阴虚*立法:滋养心阴、安神定志*方药:补心丹补心丹组成: 酸枣仁、柏子仁、人参、元参、丹参、天冬 当归、生地、远志、茯苓、桔梗、麦冬,治法,王某,女,31岁。素体虚弱,常感头晕心慌,记忆力减退。近数月来,因工作劳累,心慌加重,失眠多梦,面色淡白,月经量少色淡,查唇舌色淡,脉细无力。,心血虚证。,病案分析,心血虚与心阴虚在病理上的联系,心血是指心血管系统的血液,血属阴,所以心阴也包括心血在内,同时也包括心的阴精和津液在内,心血与心阴都有滋养心脏和安心神的作用,故心血虚与心阴虚,多表现为阴血不足或心神失养或心功能虚衰等病理反应。从病理上分析心血虚是单纯的血液不足血不养心,主要表现为心神失养和心功能失常方面,心阴虚除包括心血虚外还可见到阴虚不能制阳,心阳虚亢,虚火内生等情况,心血虚与心阴虚可见于现代医学的神精管能症、贫血、甲亢、以及某些心脏疾患如:先心、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实症,心 火 亢 盛,多见于情志之火内发,过食辛辣食品,六淫内郁化火,过服温补药物,病因,心火亢盛证,概 念,机 制,心火内炽,扰心、炎上之证,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心火亢盛证,外感热邪,心火亢盛的主要症状:心中烦热、急躁失眠、口舌糜烂而疼痛、口渴、舌红、脉数。,*辨证:心火亢盛*立法:清泻心火*方药:导赤散(丹)导赤散的组成: 生地、竹叶、木通、甘草稍,心脉痹阻证,概 念,机 制,心脏脉络阻痹不通之证,久病体弱,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感受外邪,心脉痹阻证,瘀血痰浊寒邪气滞,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血不养心,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臂内侧,时发时止。,心悸怔忡。,以“痛”和“悸”共见为辨证要点,注意辨识原发病证。,有“痛”无“悸”不能说明“瘀”在心。,有“悸”无“痛”不能说明心脉有“瘀” 。,心脉痹阻证的主要症状:心悸,心前区刺痛或闷痛,时作时止,重者有面唇指甲青紫,四肢逆冷,舌暗红或见紫色瘀斑,苔少脉微细涩。*辨证:心血瘀阻*立法:通阳化瘀*方药:瓜萎薤白半夏汤瓜萎薤白半夏汤的组成:瓜萎、薤白、半夏,患者,刘某某,年届40余岁。形体肥胖,常有肢体沉重,困倦之感,某日生气后,出现胸部胀闷疼痛,痛引左肩背之内臂,时轻时重,伴心慌,情绪紧张,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心脉痹阻证(气滞痰阻心脉),病案分析,痰蒙心神证(痰迷心窍证),概 念,机 制,指痰浊蒙蔽心神,表现以神情呆滞为主症的证候。,湿浊之邪阻碍气机 气滞痰结 上扰心窍 忧思郁怒气机不畅 上扰清窍 肝风挟痰,病因:情志不遂,气郁不舒,气滞生痰,痰浊凝聚所致,心神为痰浊所蒙。痰迷心窍的主要症状:意识模糊,甚则昏迷不省人事,口吐痰涎或喉有痰声,舌强语言不清,苔白腻,脉滑。辨证:痰迷心窍立法:涤痰开窍方药:导痰汤导痰汤的组成: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南星、枳实,痰迷心窍,概 念,机 制,指火热痰浊侵扰心神,表现神志异常为主症的证候。,外感湿热蕴成痰火 火热灼津为痰 内伤情志刺激 炼液为痰 气郁化火 痰火扰心,痰火扰神证,病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痰,炼液成痰或痰浊日久化热化火或外感热邪灼液成痰。痰火扰神的主要症状:若外感热邪引起,可见发热面赤气粗、口渴、痰黄、喉间痰声、狂躁谵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若内伤引起,可见失眠心烦,或见神志错乱,哭笑失常,狂躁妄动,甚则打人骂人。辨证:痰火扰火立法:涤痰泻火方药:礞石滚痰丸礞石滚痰丸的组成:大黄、黄芩、礞石、沉香,4痰火扰神,张某,男,21岁,农民。因郁怒积于胸中, 心烦, 彻夜不寐,妄见妄言,继则弃衣裸体,扛越妄动,胡言乱语,骂詈不避亲疏。病5天,送院就诊。途中打伤其父眼睛和腰部,护送人将其捆缚于柳树上,竟将柳树连根拔起,查面赤气粗,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本病乃精神刺激,怒而未发,郁积胸中,郁气生火,火热故津成痰,痰火互结,内扰神明,初则较轻,症见心烦,不寐 , 妄见妄语,但病情发展迅速,继则痰火郁闭加甚,而神乱增重,则弃衣裸体狂越妄动;胡言乱语,骂詈不避亲藐,以致在送往医院诊治途中伤其父,被绑缚中,连柳树根亦拔起,此乃力逾常人之举,为痰火闭神之实也,面赤气粗,便秘尿黄,舌红为热象,苔黄腻,脉滑数是属痰火表现。 狂病 痰火扰心证,附: 小肠实热证 小肠热盛,泌别清浊失常之证,概 念,机 制,心火下移小肠,小肠病辨证,小肠实热心与小肠相表理,心火亢盛可移热于小肠可见:心胸烦热,小便短赤,甚则尿道灼热疼痛, 口腔溃疡。*方药:导赤散 导赤散组成 生地、竹叶、木通、甘草稍,41,2.施护措施,心病的护理措施,生活起居 :“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应做到住处安静,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情志护理:“喜伤心”、“悲哀忧愁则心动”,辨证施食 : 饮食防过饱过饥,夜餐尤应忌过饱,俗话说“胃不和则寐不安”,对症处理 : 便秘者每日晨起、睡前顺时针按摩脐及下腹部,口舌生疮者用喉风散喷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