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进程.doc

    • 资源ID:1600971       资源大小:671.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进程.doc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进程资料:瓦特:18世纪中叶,发明蒸气机德国人:KBENZ 卡尔.奔驰德国人:GDAIMLER 戈.戴姆勒德国的奔驰公司(BENZ);法国的标致公司(Peugeot);英国的奥斯汀公司(AUSTIN)、罗浮公司(ROVER);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FIAT)。一、 美国汽车工业发展进程19世纪末,美国经济已到较高水平,工业生产处于世界前列,钢铁、石化等工业均有较大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福特汽车公司(FORD),1903年成立;通用汽车公司(GM),1908年成立;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推出T型汽车,采用了当时的先进技术,操作容易,维修方便,适应当时的道路条件,而且价格便宜,每辆不足500美元,后来进一步下降到300美元,只有同类昂贵汽车价格的1/4 到1/10。当时一个普通工作一年的工资收入即可以买一辆T型汽车,从而使汽车由富人享用的奢侈品,变成了普通家庭的代步工具。1913年福特公司发明了汽车装配流火线,实现了汽车的大批量生产。汽车装配流水线的应用,给汽车工业带来了革命的变化,推动了美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于是美国出现了普及汽车的高潮,随之,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从欧洲转向美国。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中期,长达半个世纪里,美国主宰了全世界汽车工业,其汽车产量占世界汽车产量的80%以上,其中20世纪20年代高达95%以上。虽然美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或制约,其发展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有起有伏的。图1-1 美国汽车产量增长状况 如上图所示,20世纪10年代,美国出现了普及汽车高潮,推进了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19101929年,汽车产量从18.7万辆增加到533.7万辆,19年内汽车产量增辑27.5倍,年均增长率达19%。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经济进入大萧条时期,经济呈低速至负增长,失业人数增多,购买能力下降,汽车产量急剧减少。1932年美国汽车产量减少到133.2万辆人,与1929年产量相比,减少了75%。以后汽车产量虽有所回升,但到1940年只达到451万辆人,仍然低于1929年的水平。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受战争的影响,汽车需求受到抑制,汽车产量再一次下降到300万辆以下。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第二次普及汽车高潮,汽车工业又得到快速发展。1946-1950年,短短的4年内,汽车产量由310万辆增加到800万辆人,年均增长率达27%。后来由于朝鲜战争等原因,汽车产量又下降到550万辆。而到1955年,汽车产量又到创记录的920万辆。20世纪50年代下半期,美国经济出现不景气现象,汽车市场立即受到影响。1958年汽车产量再一次跌到低谷,年产量从1955年的920万辆减少到512万辆,下降44.4%。随着经济的复苏,汽车产量又逐步增长,到1965年汽车产量再一次达到创记录的1114万辆人。1973年和1979年两次世界石油危机期间,美国汽车工作受到较大冲击,分别减产30%和40%。但危机之后,又得到了较快恢复与发展。90年代以来,美国汽车产量保持在1000万-1200万辆人。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欧、日本汽车先后大量进入美国,后来,韩国汽车也大量进入美国,美国进口汽车占汽车总销售量之比逐步提高到20%、30%及30%以上,最高进口量突破600万辆。美国汽车工业大发展的同时,其三大汽车公司先后进入加拿大,推动了加拿大汽车工业的发展。1960年,加拿大汽车产量达到40万辆,并以较高速度增长,1970年达到120万辆,1985年达到200万辆。在这以后,保持在200万-250万辆之间。加拿大生产的汽车,除满足本国需求外,主要返销美国。美国汽车工业与加拿大汽车工业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北美汽车工业的格局。 图1-2加拿大汽车产量增长状况二、 欧洲汽车工业发展进程欧洲汽车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西欧5个国家。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多年来五国的汽车产量合计一直占欧洲汽车总产量的3/4。欧洲汽车工业的大发展,是从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二战后,欧洲经济迅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家庭收入成倍增长,被战火压抑的消费需求迅速迸发了出来。50年代初即出现了普及汽车的高潮,从而迎来了汽车工业的大发展。1950年,欧洲汽车产量达到200万辆。到1966年,欧洲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比1955年产量增长5倍,年均增长率达10.6%,超过北美汽车产量,成为世界第二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到1973年,欧州汽车产量进一步提高到1500万辆。1973年以后,由于受两次世界石油危机的影响,同时,这时西欧国家已基本普及汽车,随后,东欧经济又出现停滞状态,汽车需求增长势头锐减,欧洲汽车工业进入了徘徊和低速增长状态。20余年来,欧洲汽车产量波动在1500万-1800万辆间。 德国:二战前,德国汽车工业已具有一定基础,戴姆勒-奔驰、奥迪、大众等汽车公司均形成一定规模。二战期间,汽车工业专为战争服务,大部分工厂到破坏。二战后,由于德国处于战败国地位,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汽车工业仍得到较快恢复和发,1950年汽车产量达到30万辆人。随着国内高速普及汽车以及汽车出口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使汽车产量大幅度上升。1960年,德国汽车产量达到200万辆人,10年内,汽车产量增长5.7倍,年均增长率以较高速度增长,到1971年,汽车产量进一步达到400万辆人。在这以后,由于受两次石油危机影响,国内已已基本普及汽车,同时,汽车出口势头减慢,而进口量有较大增加,从而汽车产量呈现下降、徘徊和低速增长状态。70年代,汽车产量波动在300万-400万辆之间;80年代以来,汽车产量波动在400万-500万辆之间。1998年达到570万辆。 图1-3 德国汽车产量增长状况意大利:二战前,意大利汽车工业有一定发展,汽车产量达5万辆。二战期间,汽车产量下降到仅几千辆。二战后,汽车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5年汽车产量达到27万辆。随着国内高速普及汽车和汽车出口增多,到1963年,汽车产量达到118万辆,为1955年的4.4倍,年均增长率20%。然后汽车产量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到1973年,汽车产量达到200万辆。在这以后,由于受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影响,及国内已基本普及汽车,同时,汽车出口量踏步不前,而汽车进口量有所增加,汽车进口量逐渐超过出口量,从而使汽车产量呈现下降和徘徊状态。80年代以来,意大利汽车产量波动在150万-200万辆之间。 图1-4 意大利汽车产量增长状况三、 日本汽车工业发展进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丰田、日产等汽车公司先后成立,推进了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二战前,日晒汽车产量达5万辆。二战期间,日本汽车工业服务于战时体制,汽车年产量下降到几千辆。二战后,日本经济呈现混乱状态,粮食严重不足,国民生活十分困难,到处是一片饥饿的凄凉景象。汽车工业困难重重,资金匮乏,资材短缺,市场萧条。各汽车公司为恢复和发展生产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到1950年汽车产量才达到3万辆。 1951-1953年朝鲜战争期间,日本成为美军的后勤基地,给日本经济的振兴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各种军需订货,包括汽车及其维修服务等纷至沓来。到1955年,日本重化工业得到了复兴,汽车产量达到7万辆,从而使日本汽车工业焕发了青春。 1955年日本通产省公布了发展国民车构想,提出发展一种供国民使用的微型汽车的要求,其要点是:本身质量400KG以下,时速100KM以上,乘座4人或者乘座2人,加100KG货物,发动机排量350ML-500ML,IL燃油行驶30KM以上,行驶10万KM无大修,生产成本15万日元以下,售价25万日 以下。要求各汽车厂家都来生产,然后评选优秀,政府给以帮助。国民车构想发表以后,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给各汽车公司以极大地鼓 ,促使各汽车公司下定决心为发展物美价廉的汽车而竭全力。当时,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300美元,就提出这一构想,是很有魄力和远见卓识的。 从这时起,日本经济开始以两位数的增长率高速增长;196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00美元,196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为普及汽车创造了条件。同时,日本各汽车公司及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汽车,其售价与50年代中期相比下降30%-50%。于是,日本出现了普及汽车的高潮。日本称1966年为普及私人汽车元年。 日本以贸易立国,将扩大汽车出口置于重要战略地位。为提高汽车出口竞争能力,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随着汽车出口的竞争能力的增强,汽车出口量高速增长。1960年,日本汽车出口量不足4万辆,到1970年,汽车出口量突破100万辆,年均增长率39%。两次石油危机期间,欧、美汽车纷纷减产,而日本却以其油耗低的小型汽车进一步占领和扩大了国际市场。1973年,汽车出口量达到200万辆,1977年汽车出口量达到400万辆,1980年汽车出口量再猛增到600万辆。日本汽车出口量大量增加的同时,而汽车进口量始终保持很低水平。1960-1980年,汽车年进口量仅1万-6万辆。 由于日本实现了汽车国内销售量和出口量双高速增长,迎来了日本汽车工业高速发展,创造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奇迹。1960年,日本汽车产量仅16万辆,远远低于当时美国及西欧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水平。但到1967年,汽车产量即达到300万辆,超过欧洲各主要汽车产国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到1980年,汽车产量达到1100万辆,超过美国的汽车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日本成了继美国和欧洲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 进入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产量仍继续提高,到1990年,日本汽车产量达到创历史的1350万辆。自这以后,国内市场处于徘徊状态,而出口贸易磨擦加剧,汽车出口量下降,从最高时期的600多万辆,下降到300多万辆,因而汽车产量逐渐下降到约1000万辆。 图1-5 日本汽车产量增长状况四、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进程二战后,韩国摆脱了被占领的地位。不久,爆发了朝鲜战争,韩国经济经历了极其动荡的年代。从50年代中期起,韩国开始重建经济,工业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60年代初期,韩国开始发展汽车工业,并先后成立现代、起亚、大宇等汽车公司,汽车产量逐步有所增长。由于国内市场狭小,推进出口也较困难,直到1980年,汽车产量才达到12万辆。但在这段时期内,积累了经验,提高了水平,为以后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80年代以来,韩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到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进而出现了普及汽车高潮,国内市场迅速扩大;同时,韩国坚持把汽车工业做为出口战略产业,不贵余力扩大出口中,从而推进了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1988年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1995年汽车产量更上一层楼,达到240万辆,1997年进一步达到280万辆,一跃而成为世界五大汽车生产国。近年来,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汽车产量有所不降。1998年汽车产量为195万辆。 图1-6 韩国汽车产量增长状况五、 巴西汽车工业发展进程巴西是拉美第一大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众、奔驰、丰田、克莱斯勒等汽车公司先后进入巴西,推进了巴西汽车工业的发展。1960年,巴西汽车产量达到13万辆。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扩大,到1980年,巴西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成为首先突破100万辆级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在这以后,巴西经济出现停滞状态,汽车市场不景气,汽车销量下降或停滞不前。在10年的时间内,汽车产量徘徊在100万辆左右。90年代以来,巴西经济摆脱停滞状态,并以较快速度增长,汽车产量也随之呈现高速增长态势。1992年汽车产量超过100万辆,1997年汽车产量达到200万辆。 中国:1956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70年代又建立了第二汽车制造厂,从而奠定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基础。但是,在长达20余年的时期内,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处于封闭状态,生产水平较低,市场容量较小,产量增长缓慢,直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中国汽车产量才达到15万辆。 改革开放以来,情况逐渐起了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多。产需矛盾非常突出,不得不大量进口汽车,加速汽车工业的发展,成为燃眉之急。通过国际合作,引进技术,对原有汽车企业进行了改造,提高了汽车生产水平。发展了轿车工业,建立了轿车的大批量生产体制,从而使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2年,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1999年汽车产量进一步增加到183万辆,并正在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世界汽车产量增长及构成: 100年来,由于受经济萧条,两次世界战争,两次世界石油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世界汽车产量有下降也有徘徊。但总的来说,世界汽车总产量是从小到大,不断增长的。1900年产量仅1万辆,1950年产量达到1000万辆,1963年产量达到3000万辆,1977年产量达到4000万辆,1994年产量达到5000万辆。20世纪下半期,大体平均每10年增加800万-1000万辆。这一发展进程表明,汽车在世界上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世界汽车总产量增长状况见下图: 由于各大洲汽车工业发展进程不同,其产量构成不断发生变化。 二战前,北美汽车生产发展最快,其汽车产量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比重达80%以上;二战以后,其所占比重逐步下降,目前降到25%左右。 五六十年代,欧洲汽车生产发展最快,其汽车产量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比重,迅速提高到45%。以后逐步下降,目前降到35%左右。 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亚洲汽车生产发展最快,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其汽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目前已接近欧洲,预计不久将超过欧洲。 南美洲、非洲、大洋洲汽车产量也不断增长,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比重都较低,中南美洲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非洲和大洋洲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下表为世界各大洲汽车产量构成发展变化:年份汽车总产量(万辆)汽车产量构成(%)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19901.040.060.0191025.525.574.51920238.32.697.41930413.214.985.11940494.24.11.094.919501057.718.80.479.40.21.219601648.842.53.349.81.60.62.219702940.345.018.130.93.11.11.819803851.440.129.522.95.41.01.119904827.538.732.923.03.80.70.919955020.933.931.427.26.00.80.7世界汽车普及进程及程度:世界汽车普及进程,各大洲有先有后,首先在北美洲进行普及,然后在欧洲和大洋洲进行普及,再转到日本进行普及,目前正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普及。随着世界保有汽车增多,世界汽车普及率越来越高。从1950年到1995年的45年内,世界汽车保有量从6897万辆增加到66584万辆,增长8.7倍,其中轿车保有量从5166万辆增加到49273万辆,增长8.5倍。同期汽车普及率从27辆/千人增加到116辆/ 千人,其中轿车普及率从20辆/ 千人增加到86辆/ 千人。世界汽车普及率增长状况如下图:世界上汽车普及程度,各大洲和各国有较大差异。从各洲来看,普及程度最高的是北美洲,达700多辆/ 千人,其中轿车达500辆/ 千人;其次是大洋洲,达500辆/ 千人,其中轿车近400辆/ 千人;第3是欧洲,达近300辆/ 千人,其中轿车达约250辆/千人;第4是中、南美洲,达约110辆/ 千人,其中轿车达80辆/ 千人;第5是亚洲,达近40辆/ 千人,其中轿车约25辆/ 千人;第6是非洲,达约25辆/ 千人,其中轿车约15辆/ 千人。从各国家来看,各发达国家已普遍高度普及汽车,普及率达500辆/千人,美国最高,达700辆/ 千人;发展中国家汽车普及率普遍较低或很低。除少数国家已开始普及汽车进程,其普及率达到100辆/千人以上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汽车普及率均在100辆/ 千人、50辆/ 千人、乃至10辆/ 千人以下。由此可见,大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普及汽车还有极大潜力。下表为全世界汽车普及状况:年份总人口(百万人)汽车总保有量(万辆)其中轿车保有量(万辆人)汽车普及率(辆/ 千人)其中轿车普及率(辆/千人)19502509689751662720196029821271698724333197036102447619251685319804453413173218393721990525157910449551108419955710665844927311686轿车进入家庭是有条件的。根据对世界各国的分析,轿车进入家庭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进入家庭的轿车越多,轿车普及率也越高,轿车市场才能扩大。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00美元时,普遍在10辆/ 千人以下;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00-1000美元时,普遍为10-20辆 / 千人;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2000美元时,普遍为20-40辆 / 千人;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0-5000美元时,普遍为50-100辆 / 千人;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000-10000美元时,普遍为100-2000辆 / 千人;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于10000美元时,普遍在300辆 / 千人以上。下表为世界各国轿车普及率与人均GDP关系:编号国家人均GDP(美元)轿车普及率(辆/千人) 编号国家人均GDP(美元)轿车普及率(辆/千人) 50029土耳2780491印度340430波兰27901992巴基斯坦460831牙利41202173加纳390632捷克38703034肯尼亚280733俄罗斯2240615赞比亚4001134巴西3640816尼日利亚260735墨西哥3320907马达加斯加230436秘鲁231019500100037委内瑞拉3020798中国580338智利4160909印尼980939南非31609310斯里兰卡7001850001000011津巴布韦5402840韩国970013412喀麦隆650841沙特阿拉伯71409613埃及7902042希腊821020414塞内加尔6001243葡萄牙974025615玻利维亚8004044阿根廷80301491000200045乌拉圭517013716约旦1570431000017菲律宾1050846美国2698051318阿尔及利亚16004247加拿大1938046619摩洛哥11103048德国2751049620突尼斯18204249法国2499042221哥伦比亚19102750英国1870042822多米尼加14603551意大利1902052523厄瓜多尔13901952比利时2471041924萨尔瓦多16102253西班牙1358036225危地马拉13401054日本3964035726罗马尼亚14807455新加坡267301272000500056以色列1592014727马来西亚389012657科威特1739058828泰国27402758澳大利亚18720465中国汽车市场中、长期需求量预测: 中国商用汽车市场已具有较大规模,年销售量达130万辆,占全世界商用汽车市场的约9%。如果包括农用运输车中的四轮车,年销售量达近200万辆,占世界商用汽车总销售量的近14%。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为世界上第三大商用汽车市场。 根据中国国情,商用汽车所占比重,中国要比发达国家高。随着客货运输量的增长,农用运输车逐渐融入汽车,商用汽车的市场需求,还会有较大增长。中国轿车年销售量虽达约60万辆,但仅占全世界轿车市场的1.6%,为美国市场的1 / 14,日本市场的1 / 8,德国市场的1 / 6,法英意等国市场的各1 /3,巴西、韩国市场的各1 /2。中国是全世界轿车普及程度最低的国家之一,平均300人才保有一辆轿车。中国具有巨大的潜在轿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关键在于扩大轿车市场。从长远看,中国轿车普及率达到目前全世界平均水平,即每千人100辆,中国轿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辆以上,轿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万辆以上。 2010年汽车保有量预测 2020年汽车保有量预测 2010年新车需求量预测 2020年新车需求量预测中国汽车需求量预测:项 目2010年2020年低方案中方案高方案低方案中方案高方案全国总人口(亿人)13.813.813.814.714.714.7GDP增长速度(%)7.57.57.5777汽车总保有量与GDP弹性系数0.81.01.20.81.01.2轿车保有量与GDP弹性系数1.21.41.61.21.41.6汽车总保有量增长速度(%)6.07.59.05.67.08.4轿车保有量增长速度(%)9.010.5128.49.811.2汽车保有量(万辆)295434003906509366888750轿车保有量(万辆)118313571552265034564486轿车保有量占汽车总保有量比重(%)40.039.939.752.051.751.3汽车保有率(辆/ 千人)21.424.628.334.645.559.5轿车保有率(辆/千人) 8.69.611.218.023.530.5汽车年需求量(万辆)350400450500650800轿车年需求量(万辆)150170200250350450注:计算基数以2000年汽车总保有量1650万辆,其中轿车500万辆计。中国轿车市场需求结构发展趋势:车型类别2010年2020年大型轿车(排量>2.0L<10<7中型轿车(排量1.6-2.0L30-4020-30小型轿车(排量1.0-1.6L20-3030-40微型轿车(排量<1.0L20-3030-401998年中国轿车销售结构状况中国载客汽车需求结构趋势:车型类别需求结构趋势大型客车需求量不断增加,需求结构不会有明显变化,保持在1.5%左右中型客车需求量逐步增加,需求结构可能波动在4%-6%之间轻型客车需求量可能有起伏,需求结构将波动在30%-50%之间微型客车需求量可能有起伏,需求结构将波动在40%-60%之间中国载货汽车市场销售结构:年份重货中货轻货微货合计销量(万辆)比重(%)销量(万辆)比重(%)销量(万辆)比重(%)销量(万辆)比重(%)销量(万辆)比重(%)19912.425.020.4942.619.1439.86.0212.548.0710019924.006.026.3939.629.9144.96.389.666.6810019935.726.534.3139.034.7839.513.2515.088.0610019944.55.231.235.937.543.113.815.987.010019953.655.124.3533.932.945.810.915.271.810019963.154.720.330.529.544.413.5520.466.510019973.074.618.8728.229.6544.515.2722.866.8610019983.675.618.7728.529.2544.414.1221.565.8110019994.786.418.1724.238.4651.213.6718.275.08100注:表中不包括进口载货汽车。中国载货汽车需求结构趋势:车型类别需求结构趋势重型货车需求量不断增多,需求结构变化不大,保持在4%-5%中型货车需求量变化不大或有所下降,需求结构逐步下降到20%以下,再降到15%以下轻型货车需求量增多,需求结构可能从目前50%左右提高到60%左右微型货车需求量增多,可能有起有伏,需求结构可能波动在15%-30%之间中国载客汽车市场结构:年份大客中客轻客微客合计销量(万辆)比重(%)销量(万辆)比重(%)销量(万辆)比重(%)销量(万辆)比重(%)销量(万辆)比重(%)199136002.12440014.078.693005.3100199249001.73700012.974.8305001.6100199348001.73110010.781.7174006.0100199447001.53780012.464.36650021.8100199540001.0230006.058.739.6100199644001.1232005.852.240.6100199746981.1157593.745.250.0100199857901.3167153.841.353.6100199976511.5290975.735.657.2100中国汽车市场起伏变化状况:世界各国千人销售汽车比较(1995年):国家人口(万人)汽车销售量(万辆)千人销售量(辆/千人)美国260651511.658.0德国8141357.543.9法车5790219.537.1英国5909219.537.l意大利5719188.032.9日本12496686.554.9韩国4445157.435.4泰国594057.19.6马来西亚196528.614.6巴西15374162.710.6阿根廷341822.46.6中国144.21.2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汽车工业发展模式比较:国家人口(万人)历史最高产量(万辆/年)汽车工业发展模式日本127001350自主开放型模式美国278001290从自主开放型模式转为自主开放型模式为主,辅以外资主导型模式和共同经营型模式德国8222570自主开放型模式为主,与外资主导型模式相结合法国5908360自主开放型模式韩国4684300自主开放型模式加拿大3115250外资主导型模式西班牙3963250自主开放型模式、共同经营型模式、外资主导型模式相结合转为外资主导型模式和共同经营型模式为主英国5883220自主开放型模式为主转为外资主导型模式为主意大利5730210自主开放型模式巴西17000200外资主导型模式墨西哥9888150外资主导型模式世界各国汽车工业循环周期比较:美国汽车产量中轿车占比重发展变化:年份汽车总产量(万辆)其中轿车产量(万辆)轿车产量占汽车产量(%)1955920.4795.086.41960790.5670.384.81970828.4655.079.51980801.0637.679.619851164.9818.570.31990978.0607.762.119951197.5634.052.9欧洲主要汽车生产国轿车产量占汽车总产量比重: 有

    注意事项

    本文(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进程.doc)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