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ppt课件.ppt
,5 大自然的语言,R八年级语文下册,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文章的写作技巧。2.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培养和提高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能力。3.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新课导入,从这些自然中,你读出了,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 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走近作者,文体介绍,【事理说明文】 定义:事理说明文就是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称作事理说明文。也就是说,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载 途 萌 发 簌 簌 连 翘孕育:翩然:销声匿迹:周而复始:,zi,qio,mng,s,比喻酝酿着新事物。,动作轻快的样子。,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字词积累,整体感知,阅读小标兵,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明确: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2.本文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明确:第1段,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第2段,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说明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农事安排的关系。,第3段,在前两段的基础上,直接点明物候和物候学的内涵。首先点明“物候”就是上文所介绍的种种自然现象,然后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介绍了“物候学”的形成及其功用。,内容探究,1.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3.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1.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单,容易掌握。,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1)纬度;,2)经度的差异;,3)高下的差异;,4)古今的差异。,三月的内蒙古草原,三月的海南,纬度对物候的影响,经度对物候的影响,四月的内蒙古草原,四月的大连,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天山山顶和山腰的差异,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请运用课文介绍的知识来解释这一奇怪的现象。,这几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不能,因为这四个因素是由:,主,次,空间,时间,逻辑顺序,由 到由 到,3.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引出物候和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逻辑顺序,启示:写说明文要有条理,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小 结,为了将几个因素说明清楚,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第七自然段,第十自然段,第九自然段,第八自然段,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作比较,举例子,作诠释。,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说明方法,举例的多少要按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些。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举两个必要吗?为什么?,(提示:容易明白的地方举一个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举两个例子。),举两例是必要的。近海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如果依次类推想当然,就会误以为春天也一定来得早,一定温暖,但是事实上春天反而寒冷,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才能使人确信无疑。,一、准确,严谨,1.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2.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3.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例 如:,此 外:,文中的确数,确切的例子,例子间的比较等也体现了上面的特点。,语言特色,二、准确、生动、典雅,“萌”准确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次第”一个接一个。帖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的气息。,“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载”充满的意思,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将大自然人格化了,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有趣,能吸引读者;生动含蓄地揭示了物候现象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包含了什么物候知识?,拓展延伸,古代农谚选粹,麻雀囤食要落雪。,蚂蚁垒窝要落雨。,燕子低飞要落雨。,古代农谚选粹,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泥鳅静,天气睛。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露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你看那天空飞翔的大雁,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就在眼前。,6 恐龙无处不有,R八年级语文下册,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板块构造学” 的科学原理。,2.学习阅读以论证为主的科普说明文。,3.体会作者准确平实、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新课导入,大陆漂移,恐龙在地球上足足生存了一亿四千多万年之后,竟突然全部都神秘的消失了。 在六千七百万年前,暴龙之类的肉食龙类、脚龙类、鸭嘴龙类和鸟脚龙类还相当繁盛,然而两百年之后竟全部都绝迹了。 在六千五百万年前之後所形成的岩层中就再也没有恐龙的化石,不只陆地上的恐龙如此,甚至在空中飞行的翼龙类、在水中游泳的蛇颈龙类和沧龙类也随之消失,就连水中的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和菊石类等也不例外。 根据化石显示,这些集体死亡事件是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科学家们对那么多动物死亡的原因至今仍然感到迷惑。,阿西莫夫,出生在苏联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彼得罗维奇小镇。他自小喜欢读科幻小说,15岁时写就过一篇科幻小说,同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18岁那年,即1938年,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走近作者,遗 骸 蟾 蜍 褶 皱 劫 难 追 溯 两 栖 鸟臀目,hi,chn ch,zh zhu,ji,s,q,tn,字词积累,【遗骸】遗体、尸体。【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劫难】灾难。【致密】细致精密。【追溯】原意是逆流而上。现常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本文依据_的事实,证明了_假说。,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大陆漂移,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两个学科,即:_ _,生物学(恐龙),地质学(板块理论),从中我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整体感知,因为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在靠近南极的詹姆斯罗斯岛也发现了恐龙化石。,1.为什么说“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课文探究,2.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么问题?,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3. 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4.什么是“泛大陆”?复述“泛大陆”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25亿年前完整的泛大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6500万年以前完全分开,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现代最有影响的全球构造理论。包容了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大陆碰撞等学说。,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在,恐龙不会迁徙,大陆漂移,图示,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5.分析“大陆漂移”学说推断思路:,恐 龙,板块理论,生物学,地质学,紧密联系 相互影响 不同科学领域,找出答案,得出结论,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恐龙在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又分成四个部分所以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说明顺序:逻辑顺序,发现问题,文本细读,(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人们非常熟悉。“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为它们属同一个家族。举例帮助读者理解,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补充交代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和非洲海岸线惊人的互补性,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当然,大陆漂移学说还有很多深层证据。,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总起),大陆漂移学说成立,(具体说明),(总结),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在,恐龙不会迁徙,大陆漂移,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课堂小结,1.体会下列说法的正误 A.板块构造理论: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 B.泛大陆:每隔一段时间,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拼合起来,而地 球则仅由一个陆地构成,人们称之为“泛大陆”。 C.恐龙为何无处不有:恐龙随陆地漂移到泛大陆 的各个地方,而那些泛大陆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适合恐龙生活。,(对),(错),(对),课堂检测,2.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2)每隔一段时间,板块会将所有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成为“泛大陆”。 (3)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举例子,下定义,打比方,3.比较下面两句话与原文的区别,说说哪个表达效果好。,(1)板块上有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一起运动。(原句: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一起运动。),原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比改文生动形象。,(2)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破裂了。(原文: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原文说明这个泛大陆现在仍很牢固,只是出现一点要破裂的征兆、迹象,并非已开始破裂。改文不符合科学实际。,6 被压扁的沙子,R八年级语文下册,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恐龙灭绝原因的科学原理。,2.学习阅读以论证为主的科普说明文。,3.体会作者准确平实、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4.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的思维方法。,1.文章怎样引出“撞击说”的?找出有关表现这一内容的文字:,“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也许是导致所有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生物灭绝的原因。,课文探究,2.文章怎样引出“火山说”的?找出表现这一内容的文字:,“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灭绝的巨大灾难。”,3.科学家怎样证明“撞击说”的?,(1)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分析科学家的证明思路:,普通的沙子在超高温的状态下会成为致密的“斯石英”,“斯石英”在自然状态下经历数万年的反弹,又会变成沙子,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推断,结论,(2)举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例子:,在新墨西哥州拉顿一些地方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证明思路:,课文探究,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说明顺序,用一句半开玩笑的话强调说明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解释什么是二氧化硅,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作“二氧化硅”。,揣摩语言,(1)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2)即非常纯的沙子。,本课的两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方面比较),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比较探究,指出异同之处,说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首先都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其次都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还有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说明角度:恐龙无处不在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 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撞击。说明语言:准确简练,浅显易懂。,恐龙灭绝的原因,火山说,撞击说,1.在一些地方发现了斯石英。,2.科学家研究了拉顿地区的岩层。,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是撞击。,课堂小结,7 大雁归来,R八年级语文下册,1.整体把握文意,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2.通过品味课文语言的生动性和浓浓的抒情色彩,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3.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意识。,学习目标,新课导入,你注意过天空中飞过的大雁吗?大雁排成“一”字和“人”字,你知道大雁为什么会排成这整齐的雁阵吗?,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现代环境学的奠基者。本文节选自沙乡年鉴。这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 “沙乡” 是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耕种者遗弃的荒芜农场,是利奥波德考察与研究自然生态的一个场所。沙乡年鉴是一部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是一部关怀人类在自然家园的命运和万物在人类社会中的命运的博爱之书。,走近作者,题目解说,“大雁归来”,作者用直接呼告的句式,表现了对大雁怀有的深厚感情,也是对人类良知的呼唤,具有警醒世人的作用。,雾 霭( ) 窥 探( ) 狩 猎( )沼 泽( ) 蹼 鹬( )凋 零 ( ) 颈 雉( ) 缄 默( ),i,ku,shu,zho,p y,zh,jin,字词积累,dio,【缄默】闭口不说话。【窥探】从小孔或隐蔽处偷看。【目空一切】不把一切放在眼里,形容自高自大。【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坚强不动摇、不改变。,整体感知,1.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2.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1.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1)飞来的季节是3月春天;(2)飞行的路线是弯曲的;(3)3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4)11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爱寻食玉米粒;(5)常六只或六的倍数列队飞;(6)4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2.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意。,全球一体化可借鉴学习,对人类有益无损,大雁归来的鸣叫,是带有野性的诗歌。,语言品析,(1)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本文妙用修辞,语言生动又富有趣味。,(2)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描写大雁在熟悉了环境之后的欢快情形,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你还喜欢哪些句子?说说原因。,本文语言的特点: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品味交流,选取你喜欢的句子,用下列格式说话。读 ,我感受到 。 示例:读“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我感受到 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在作者心中,大雁与人类一样具有灵性。,(1)探究知识性,明确:飞行线路之直,雁队的数字分析等知识都是作者自己苦心孤诣的发现,为人们闻所未闻。,(2)品味形象性,明确:本文多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大雁,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声情并茂;衬托手法的运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如主教雀、花鼠衬托大雁的坚定不移,乌鸦衬托大雁飞行路线笔直。,(3)感受抒情性,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明确: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言具有灵性。,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明确: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迎来春天,欣欣向荣。,感悟启示,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那么我们人呢?,珍爱有益无害的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总结归纳,通过描写,南飞的大雁,大雁归来,春雁觅食,孤雁,群居的鸣叫,感受到大雁的,友情,亲情,抒发,爱鸟之情,善性,8 时间的脚印,R八年级语文下册,1.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2.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学习目标,新课导入,岩 石,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长毛象,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 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走近作者,背景资料,短篇小说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地。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容于融于作品中。,腐 蚀 浑 浊 山 麓 刨 刮 海枯石烂 楔形文字 粗 糙,字词积累,sh,zhu,l,k,xi,co,bo,整体感知,1.看哪一组同学最先标出全文的段号?并回答共几段?,共 31段,9段(1、5、7、11、13、18、22、24、27),2.看哪一组同学最先标出全文的独句段?共几段?分别是哪些?,3.以上所说的独句段中,有哪些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5)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7)3)“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8)4)“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22)5)“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24)6)“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27),课文内容分段,第一段:(14)讲述了生活中和大自然中保留着许多时间的记录。第二段:(529)详细讲解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第三段:(3031)读懂大自然,造福人类。,细节感知,1.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吗?,提示一:读第718段。,提示二:岩石经受着阳光、霜雪、风沙、空气、水流、生物和人类的“攻击”。,山崖裂缝,崩落,(碎石,沙砾,泥土),旅行,沉积,堆压形成新的岩石。,2.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提示一:读第1921自然段。,提示二:可从岩层厚度、排列顺序、地壳 运动等方面去思考。,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地壳运动: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3.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提示一:读第2226自然段。,提示二:可从岩石结构、石头颜色、生物化石等方面去考虑。,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生物化石反映历史的发展,4.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提示一:读第2729自然段。,提示二:根据不同类型的化石去思考。,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5.人类了解岩石的变化有什么好处?,提示:读第3031自然段。,增加知识 找寻宝藏,6.分析第521自然段的说明顺序?,提示:解题思路:简括各自然段意思合并相关段落对照顺序类型进行发现,总提下文自然界中岩石的各种现象过渡,引起下文岩石毁灭所呈现的现象概说呈此现象的原因空气和水中酸的作用雨水的作用生物的作用人的作用岩石生存的原因岩石生存的结果,第5段:第6段:第7段:第8段:第9段、第10、11段:第12段:第13段:第14段第1517段第1821段,概括,具体,结果,原因,原因,结果,总,分,小 结,通过岩石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说明了气候的变化、记录了古生物的状况及上亿年的时间的痕迹,留下了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失的活动。,品味语言,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如:“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1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课堂小结,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由此你对科普类文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 科普类文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1.科普类文章是传播科学知识、启迪青少年智慧的优秀读物,理趣、情趣兼备。2.科普类文章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是探索知识的钥匙。3.多读科普作品,了解神奇的世界,也了解人类伟大的创造和成就。4.读科普作品,增强求知欲,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第二单元写作指导,说明的顺序,技巧指导,一、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是指在说明事物特征或阐明事理过程中确定语句、语段先后,使文章内容条理化的一定次序。说明事物有合理的顺序,文章才能有条理,让人看得明白。怎样的顺序才算合理呢?这要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以及说明对象本身的规律而确定。大致可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具体讲解如下:,技巧指导,技巧指导,技巧指导,技巧指导,二、写作思路,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兼用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用以介绍事物、解说事理的文体。它主要是介绍客观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解释事理的含义、特点、演变过程等。因为说明文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所以它以客观介绍为主,一般不表示作者的主张和思想感情的倾向。同时说明文的语言必须简洁、准确、明白,让人易懂易解。写作思路如下:,技巧指导,(一)仔细观察事物 要抓住事物的特征,首先必须对事物有全面的了解。怎样才能了解事物呢?最根本的办法是在生活实践中细致地观察事物。 要下工夫仔细观察事物,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它的特征,认清它的本质。可用眼、耳、口、鼻、体、肤等感觉器官,对说明的事物进行看、听、尝、嗅、触、摸,必要时还要动手做实验,以获得这些事物的第一手感性材料。如对一朵花,要从形、色、香等几方面观察;要说明自行车的构造,除仔细观察外,不妨动手拆一拆,,技巧指导,装一装,通过实践全面掌握自行车的构造。有些事物的某些特征,还要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才能了解清楚。如要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就要随时观察,看它白天、晚上怎么样,春天、冬天怎么样,晴天、雨天怎么样等等;而且要多观察几只燕子,才能了解得更加全面。郑板桥把竹画得形神俱备,这与他长期仔细观察,胸有成竹不无关系,写文章也应如此。有些事物不是观察就能了解清楚的,如写历史事物、古代制度等,不可能完全依靠观察,还需要采用其他方式调查研究,或者借助他人的经验。因此,可以通过查阅词典、辞海、知识手册或有关书籍研究资料或请教他人等方式来掌握事物的特征。,技巧指导,(二)抓住事物特点 抓住事物特点,把握说明中心,这是写说明文的一个重要要求。同一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从范畴上讲,特征大体上分为外部特征、内部构造特征、发生发展特征、成因特征和功用特征。从主次地位讲,特征分为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全面地列出某一事物的全面特征,以便抓住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例如景泰蓝的制作一文则主要抓住其手工操作和制作过程中的繁复、精细的特点进行介绍。又如“能制造和利用生产工具,能思想,有语言,直立行走”,这是人类特有的,技巧指导,能思想,有语言,直立行走”,这是人类特有的属性。但前三个是本质的、有决定性的,后一个是非本质的、派生性的,写作时只要抓住前面三点说明就行了。如果面面俱到,反而会使文章详略不当,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 (三)确定说明顺序 (1)结合说明对象的性质确定说明顺序。 如实物说明文:具有一定的形体,人们可以通过感官知道的具体物品,可按时间或空间顺序说明;程序说明文:用来说明制作程序、使用程序等,可按制作程序或使用程序来写;事理说明文:指的是说明某事物的成因、关系、方法、原理等,一般用逻辑顺序。,技巧指导,(2)注意使用表明顺序的词语或语句 。 在运用时间顺序的说明文中,常有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先)”“接着(接下来)”“然后”“最后”等;介绍建筑物的实物说明文一般按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等方位顺序安排结构。 (四)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画图表、作诠释等。采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取决于说明的目的和事物的特征。,技巧指导,下面提示几种重要的说明方法,或许有助于你写好说明文。 (1)下定义。就是抓住事物或事理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来说明,所说明的内容应该是周全的,所用的语句应该是精准、简明的。看云识天气中有较多的下定义的语句,例如说明“晕”:“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作晕。”,技巧指导,(2)分类别。写事物说明文,先想好事物有哪几个方面的特点,再加以说明;写事理说明文,先想好用哪些事物或现象来说明这个科学道理。如看云识天气这篇事物说明文写天上的云,从大的方面分为晴天的“薄云”和阴雨天“低而厚密的云层”,其中“薄云”又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等。这样分类,可以给读者一个更加清晰的印象。,技巧指导,(3)列数字。说明文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常常用数字说话。这种数字应该是精准无误的,不能凭空想象或估算;如果不能确定其数字,应该加上“大约”“左右”等词。例如故宫博物院介绍故宫宏观布局时使用了不少数字,体会到文章的科学性、严谨性。 (4)打比方。说明大家陌生的事物时,打个比方,能让读者更容易明白;说明大家并不陌生的事物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也可以打个比方。例如中国石拱桥开篇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通过“虹”的比方,让人在脑海里马上产生石拱桥的大概形象。,技巧指导,(5)引资料。为了让说明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可以适当地引用一些资料,如名人著述、公式定律、谚语、典故等。例如中国石拱桥引用水经注的话,推断“旅人桥”是有记录的最早的石拱桥;引用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游记的话,说明卢沟桥的“独一无二”“闻名世界”。,技巧指导,(五)运用准确的语言说明文语言的要求是准确、简明。说明文可以写得朴素平实,也可以写得生动有趣。但做到语言准确、简明,文字通俗浅显,是写作说明文的基本功。 (1)语言准确,就是表述符合实际情况或者科学规律,可采用以下技法: 用具体的数据体现准确; 使用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使语言准确; 有时由于需要而使用术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技巧指导,(2)语言简明,就是简单明白,怎样使语言简明呢?要注意锤炼语言,尽量用较少的文字表达丰富而准确的意思。,技巧指导,三、技巧点拨 (一)根据说明对象确定说明顺序,技巧指导,技巧指导,技巧指导,技巧指导,技巧指导,(二)根据说明内容突出侧重点,佳作欣赏,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未来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就像母亲一样,为我们带来生存的资源和条件。我们是地球的主人,我们要像善待自己一样去保护它。 谁不想让自己的家园变得更完美、更漂亮?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五花八门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其中大多数垃圾都是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比如我们常用的电池,如果用完后不进行适当的处理,那么将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据研究,一节废弃的纽扣电池会污染60万升的水。如果每人丢弃一节废电池,那么可能几十年后,水,将成为奢侈品。 所以,为了保护环境,请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佳作欣赏,我国已于2015年6月1日起实行“限塑令”。这一做法,使我国每年节省三千七百万桶石油。塑料袋,这种东西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再普通不过了,但是你明白吗,塑料袋却是污染环境的一大因素。塑料袋以石油为原料,不仅消耗了很多资源,而且还需要500年的时光才能被自然分解。 所以,为了保护环境,请减少使用塑料袋。 2016年11月7日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为我们再一次敲响了警钟。虽然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树立环保意识,开再大的会议也只是形同虚设。相关人员在会议上说,此刻全球平均气温正逐渐升高,大,佳作欣赏,部分冰山已经开始融化。如果再这样下去,那么世界将被海水淹没。此刻的全球平均气温较以前已经升高了1.1,别看只是小小的1.1,可这是“全球平均气温”啊!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升高4,那么北极和南极的气温将升高16,到那时,北极和南极也能够看到大树了。你想一想,到那时,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其实导致这些灾难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人类。据研究,我们每一天使用的电器会排放很多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却是使气温升高的一大因素。如果减少使用电器,那么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会随之减少。汽车尾气中也内含很多的二氧化碳,我们应随时提醒爸爸妈妈,上班或外出旅游时,应乘坐地,佳作欣赏,铁或公共汽车,尽量少开私家车,这样能减少很多二氧化碳的排放。 所以,为了保护环境,请减少使用电器,少开私家车上班或旅行。 作为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如果我们人人环保、天天环保,我们就能够创造一个崭新、美丽的世界!,倡导低碳生活,R八年级语文下册,发烧的地球,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2009年12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此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 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南太平洋中的岛国:图瓦卢,将可能是第一个消失在汪洋中的岛国。,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图瓦卢50年后沉入海底,走在图瓦卢仅有的一条马路上,心里极不踏实。因为往左边看,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往右看,还是大海。时不时在马路中间的洼地里还会冒出一摊海水来,让人总感觉一不小心就会跟马路一起沉下去。,马尔代夫沉没进入百年倒计时,从高空望去,马尔代夫不愧为印度洋上的一串明珠:1190个苍翠群岛镶嵌在蔚蓝海面上,如同珍珠一样光彩夺目,难怪这里被称为“人间天堂”。不过一个残酷的事实是,马尔代夫的美景全部位于低海拔,全国平均高度仅高出海面1.5米,八成的国土不高于1米。如果联合国对全球暖化下海面上升速度计算准确的话,最快一个世纪这些岛屿将被海水逐一吞噬。,“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碳循环,中国低碳,自 2003 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关于做好建设节能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节能工作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 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2007年4月,低碳经济和中国能源与环境政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07年6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确定了中国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的框架,同时科技部等 13 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以落实国家方案: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贡献。,在2010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中“低碳”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世博会上,许多低耗环保的新型材料也一一亮相,会“呼吸”的墙壁、地板随处可见。记者了解到,世博会很多场馆使用的都是可回收利用的绿色材料,除了住、行,衣也可以低碳。比如,德国馆的工作人员身上所穿的制服采用了一种生态循环纤维,这种特殊的涤纶纤维,可以循环回收使用。,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英文:Kyoto Protocol,又译京都协议书、京都条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个人“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频繁的台风、干旱、洪水,冰川加速融化,物种加速灭绝,这些都是全球变暖带来的灾难,而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每节约1度电,就相当于节省了0.4千克煤的能耗和4升净水,同时还减少了1千克二氧化碳和0.03千克二氧化硫的排放。”,同样的制冷效果,更少的耗电需求,这就是节能空调的妙处。如果全国的家庭都用它,每年可以节约用电33亿度,相当于少建一个6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还能减排温室气体330万吨。,选用节能空调 省电每天做到,看完电视,摁下遥控器并不是彻底关机,其实他还在耗电。只有将电源拔下,才彻底不耗电。如果人人坚持,全国每年省电180亿度;相当于三座大亚湾核电站年发电量的综合呢!,用完电器拔插头 省电又安全,车越多,路越堵。多乘公交地铁出行,不但避开拥堵,而且节能效果明显。按照在市区同样运送100名乘客计算,使用公共汽车与使用小轿车相比,道路占用长度仅为后者的1/10,油耗约为后者的1/6,排放的有害气体更可低为后者的1/16。,多乘公交地铁出行 减少地球负担,保持合理车速;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变速;用粘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更换机油;车胎气压要适当;,巧驾车多省油,如果有1/3的人用骑自行车替代开车出行,那么每年将节约汽油消耗约1280万吨,相当于一家超大型石化公司全年的汽油产量。,出门骑自行车 健身环保一举两得,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源。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少二氧化碳6.4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节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少买不必要的衣服 才是环保新时尚,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常常出现。而少浪费0.5千克粮食(以水稻为例),可节能约0.18千克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