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评价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观点态度课件.ppt
1,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话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社会价值。,2,真 题 导 航,3,(2015课表卷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4,(2015课表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残春旅舍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注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5,(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张元干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张元干,宋代爱国词人(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4分),6,(2015福建)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秋夜纪怀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注明河:银河。太清:指天空。散关:即大散关。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7,(2015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8,(2015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月圆(1)【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2) 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柔美。(3)未缺指月圆,(4)列宿指群星。(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9,(2015重庆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好事近 清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背绿痕皴段,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1)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4分),10,【结论】1、在诗歌鉴赏中,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是诗歌鉴赏的重点(15年高考试题中14套高考题有10套均涉及);2、有时单独设题,有时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设题。,11,考点一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12,一、分清诗歌题材,把握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送别抒怀诗 羁旅思乡诗 闺情宫怨诗山水田园诗 边塞征战诗 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 即景感怀诗 即事抒怀诗,13,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除夜 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诗歌作者身处何境?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客居他乡,孤寂思乡附:思乡诗歌内容情感 羁旅思乡诗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伤春悲秋感慨韶华易逝,或日暮思归,或因梦寄情。其感情大致分为三类:1、羁旅的寂寞、艰辛;漂泊在外的凄凉、孤独、愁苦、寂寞。2、对家乡、亲人的思念。3、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题材:羁旅思乡诗,14,2、阅读下面这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题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慨叹,并借此抒发对自己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无限感叹。 附:咏物言志诗鉴赏要点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形态、色泽、特征),体会特殊物象的象征意义。2、感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态度。3、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4、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从整体构思看,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常用的技法有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从抒情的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题材:咏物诗,15,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问: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四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将自己心中的愁思寄托给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附:送别诗的思想内容表达哀婉凄伤的离愁别绪。多迷惘、伤感、凄怆之感。 表达忧伤愤懑的不平之意。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表达激昂慷慨的勉励之情或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表达劝勉慰藉的关切之意。,题材:送别诗,16,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就这首诗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答:“可怜”“犹是”两句,以特别伤惨和沉痛的心情,表达诗人对阵亡战士的哀伤和悼念,为后方闺中人不知实情依然梦里与爱人相会的同情。附:边塞诗思想情感1、描写边塞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2、抒发保家卫国、渴望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壮志豪情。3、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4、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及沉痛的反战思考。或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极写战事的惨烈,或揭示军中的不公与腐败,谴责边将的骄奢、朝廷的昏聩、穷兵黩武等。5、征人思乡的情愁。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征人思念家乡、家中亲人的离恨、渴望团圆和安宁生活的思想。6、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之情。,题材:边塞诗,17,移居东村作 【宋】王庭珪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答: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东村山景的爱赏,对远离尘世的移居生活的喜爱。首联写避地东村,“避”字点明了作者对尘世生活的远离,对田园生活的主动回归。颔联表现作者不汲汲于物质追求,虽然生活条件简陋,但仍感满足。颔联表现対幽静僻远的自然环境的喜爱。尾联写远望所见,表现作者安于农耕、怡然自得的心情。 附: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A、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B、表达淡泊名利、厌倦官场、向往闲适、恬淡的隐逸生活的思想感情。C、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身处境的感叹。,题材:山水田园诗,18,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题目泾 溪 唐罗隐泾溪石险人惊惧,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注:泾溪是指今甘肃天水市东南的泾谷水,今名永川河。 这首诗寓含着一种什么哲理?谈谈你的看法。【答案】许多事故往往出于人人自以为安全而失去警惕的时候。,题材:哲理诗,19,二、掌握全面、准确地把握诗的思想感情的核心方法,20,【典题举例1】(15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21,二、掌握全面、准确地把握诗的思想感情的核心方法,小结:(1)抓住诗题 (2)抓住关键词 (3)抓住题材类型 (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 (5)抓住典型意象(6)抓住注释,22,23,(15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一)提炼情感主旨。提问方式:直陈式:要求直接答出整诗的思想感情。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题模式:概括表达的情感。,24,【典题举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以事走郊外示友 陈与义二十九年知已非,今年依旧壮心违。黄尘满面人犹去,红叶无言秋又归。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往来屑屑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衣。【注】屑屑:劳瘁匆迫的样子。(2)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答:主要表达了诗人奔波劳碌、壮志难酬的无奈(2分)。首联直言多年来壮志难酬,岁月空逝。中间两联融情于景,表现自己奔波劳碌、黄尘满面,秋日依然无法归去的迷茫。尾联以友人“应笑”更显无奈(2分)。,概括表达的情感,分析如何表达这种情感,25,三、规范答题,(一)提炼情感主旨。直陈式:要求直接答出整诗的思想感情。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题模式:概括表达的情感。“直陈简述”式:不仅要求说出来,而且要求分析怎么得出来的。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题模式:步骤一:概括表达的情感;步骤二:分析诗歌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方法和过程),要抓住题干,审清答题要求。,26,(二)理解诗句意义。【典题举例3】 (14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怨送别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杪:树梢。(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答:“怪人催去早”有责怪催促者催着要早早离开之意。 词人目送友人扁舟渐行渐远,不忍离开;天边愁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诗人仍在江边徘徊。而此时夕阳还有“一竿红”,只觉天色尚早,词人不禁心中生恨,怪催促者催着要早早离开,使自己不能和友人多聚片刻。 全词没一句言离别,一“怪”已使诗人的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反常心理正好表达了(反衬)诗人对友人浓烈的不舍和留恋,足见两人友情之深。,阐明表面意思,分析诗句效果:手法+内容、情感表达效果,答题要点:阐明诗句的表面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意;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阐述诗句表达的感情和旨趣。,27,(三)分析情感变化【典题举例4】(2014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答: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怎样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答题思路:切分诗歌的层次;体会每一层次中诗人的情感;将这些微妙的情感贯穿起来,体会出诗人的情感变化。,28,三、规范答题,(一)提炼情感主旨。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题模式:概括表达的情感+分析诗歌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方法和过程)(二)理解诗句意义。答题要点:阐明诗句的表面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意;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阐述诗句表达的感情和旨趣。答题模式:阐述表面意思+分析诗句效果(方法+内容+情感)(三)分析情感变化答题思路:切分诗歌的层次;体会每一层次中诗人的情感;将这些微妙的情感贯穿起来,体会出诗人的情感变化。,抓住题干,审清答题要求,问什么,答什么,灵活答题。,29,四、巩固提升(13年新课标I)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略)(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答: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拜将,而自己只能做一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在对比之中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30,奉陪郑驸马韦曲 【1】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释:(略)问: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占据一丛竹林,头戴小乌巾,过着像刘岩一样的隐士生活”运用典故,通过对韦曲春色描写,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因此产生对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的向往,曲折含蓄地表达出对久图官场功名而不得的厌倦情绪。,31,考点二鉴赏作者的观点态度,32,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表达出的自己对人和事的看法、倾向以及人生志趣或感悟。它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 所谓“评价”, 是在分析概括之上的审视,即是在把握诗歌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诗歌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等。另外,还须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评价时允许考生有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有理就行。,33,一、常见的设问方式及答题模式:1、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一种模式:第一步,旗帜鲜明表态,不能模棱两可。第二步,抓住诗句具体分析一句一句说。第三步,要有一个归纳总结,扣住古人评价要点。2、诗人对XX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3、这首诗体现了XX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你如何看待这种态度?第二种模式:第一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第二步,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4、这首诗体现了XX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文本分析。第三种模式:这首诗通过写 (概括诗句的意思),流露了(表达了)诗人(概括观点态度)。,34,二、答题要领:1、体悟要深入:2、分析要细致:要紧扣原诗的内容。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注意把观点态度的评价和表达技巧的分析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起回答,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也分析是怎样表达的。3、归纳要全面:有的诗歌作者要表达情感不是单一的,要求我们在分析概括时理清思路,把握要点,逐一分析,不能遗漏信息或以偏概全。4、评价要恰当:避免陷入为主,用固有的认识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避免没有分寸,不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而是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结果要么无限拔高,要么片面否定,对作者都是又失公允的。,35,三、典题举例1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宋】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8“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分)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9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案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36,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宋】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9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案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答案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蘋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答案三: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例如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例如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37,典题举例2(2014年江西卷)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苏轼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1)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 答:舞雩,出自新课标先秦诸子选读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答:本诗表现了作者经历磨难而始终乐观向上、超脱旷达的人生态度。尽管作者身在“天涯万里”,宦海漂泊,人生遭到重大挫折,但他胸怀坦然;面对热情的黎胞,天真无邪的儿童,作者感到无限的欣慰,仿佛进入了曾皙所描绘的孔子所向往的礼乐之治的盛世,也忘却了宦海沉浮的怅惘之情。,38,(2014年江西卷)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苏轼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答:本诗表现了作者经历磨难而始终乐观向上、超脱旷达的人生态度。尽管作者身在“天涯万里”,宦海漂泊,人生遭到重大挫折,但他胸怀坦然;面对热情的黎胞,天真无邪的儿童,作者感到无限的欣慰,仿佛进入了曾皙所描绘的孔子所向往的礼乐之治的盛世,也忘却了宦海沉浮的怅惘之情。,概括态度(总),分析诗歌何处用什么手法表现出这些态度,39,四、巩固提升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晚晴注李商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睛。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注】李商隐自838年身陷党争后,遭到牛党的不断排挤。后来被迫离开京城,跟随郑亚刭桂林当幕僚,获得信任,在得到一些人情的温暖和精神的解放后,暂时过上了一段平静的生活。晚晴指桂林初夏久雨后转晴的一个傍晚。 诗中的“晚晴”有何特殊的人生含义?一个“重”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答:“晚晴”象征着人生中一段虽短暂却美好的时光。从诗人“重晚晴”的“重”字上我们体味到的不是惆怅,而是一种分外的珍重,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40,落叶 吴嘉纪枝上曾几日,夜来秋已终。又随天地意,乱下户庭中。不静月斜处,偏惊白头翁。何须怨摇落,多事是春风。【注】吴嘉纪(1613-1684),字宾贤,号野人,明末清初诗人。明亡后绝意仕途,隐居家乡,以布衣终身。1全诗是怎样描述秋天落叶的?为什么落叶偏使白头翁“惊”呢?(5分)答:暮秋月夜,风吹叶落,散落的枯叶在院子里发出萧萧瑟瑟的声音。白头老翁之所以“惊”,是因为他从落叶中感到了时间的推移,感慨自己生命流逝,人生衰老。(答出描述秋天落叶的,2分;答出为什么“惊”的,3分。)2诗的尾联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6分)答:落叶何必要埋怨秋风将它摇落呢?这是因为它在春风中就隐含了多变故的命运。生命规律就是有兴必有衰,应当从容面对,表达了诗人达观从容的人生态度。(如答成“面对自然规律的盛衰变故,表达出无奈或感慨”,言之成理亦可)(答出尾联意思的,给3分;答出人生态度的,给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