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规划课件.ppt
1,第三章 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规划,第一节 企业生产的需求预测第二节 生产计划及其方法第三节 生产能力需求与规划,2,第一节 企业生产的需求预测,一、基本概念1、预测的定义、意义 预测: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估计与推测。 预测的意义在于:预测是制定营销、生产 和库存、采购、人力资源等计划的基础。2、预测的分类 按预测的领域分: 科学预测、技术预测、经济预测 需求预测、社会预测。 本课程主要讨论需求预测,3,按预测的方法分: 定性预测、定量预测 按预测的时间分: 长期预测(数年到几十年) 中期预测(一年到数年) 短期预测(数日到一年),4,3、需求预测的意义(1) 预测是为下一步计划做准备(2)预测是制定生产 和库存、采购、人力资源等计划的基础(3)预测对生产运作产生影响,所以,它是生产运作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5,二、主要的预测方法,1、主要预测方法,6,2、预测的经济分析,7,三、定性预测方法,1、德尔菲法(delphi) 德尔菲是古希腊城名,相传城中阿波罗圣殿能预卜未来,因而命名。德尔菲法是60年代初美国兰德公司的专家们为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提出的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为消除成员间相互影响,参加的专家可以互不了解,它运用匿名方式反复多次征询意见和进行背靠背的交流,以充分发挥专家们的智慧、知识和经验,最后汇总得出一个能比较反映群体意志的预测结果。,8,德尔菲法的一般工作程序,(1)选择一批熟悉本问题的专家,一般至少为20人左右,包括理论和实践等各方面专家。,9,(2)确定调查目的,拟订调查提纲。首先必须确定目标,拟订出要求专家回答问题的详细提纲,并同时向专家提供有关背景材料,包括预测目的、期限、调查表填写方法及其它希望要求等说明。 (3)以通信方式向各位选定专家发出调查表,征询意见。,10,(4)对返回的意见进行归纳综合、定量统计分析后再寄给有关专家,如此往复,经过三、四轮意见比较集中后进行数据处理与综合得出结果。(5)获得预测结果。每一轮时间约7到10天,总共约一个月左右即可得到大致结果,时间过短因专家很忙难于反馈,时间过长则外界干扰因素增多,影响结果的客观性。,2、部门集体意见讨论法,2、部门集体意见讨论法,11,2、部门集体意见讨论法,由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人员开会,在会上自由讨论。这种方法问题在于低层人员的意见往往易受市场营销的左右,不敢与领导相背。对于重要决策,如引进流水线等,由高层人员讨论。,12,四、定量预测方法,用数学模型表示需求与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前提:变量与需求的关系今后仍然保持不变。,13,1、简单移动平均法 :实际观测值 :平均值计算跨越期数 当产品需求既不快增长也不快下降,且不存在季节性因素时,用该方法比较合适。,14,简单移动平均法算例,15,2、加权移动平均,称为加权因子 简单移动平均的各元素权重都相等,而加权移动平均的权重值可以不同。当然,其权重之和必须等于1。,16,经验法和试算法是选择权重的最简单的方法。一般而言,最近期的数据最能预示未来的情况,因而其权重应大些。但是,其需求是季节性的,故权重也应是季节性的,一般对季节性产品季节权重系数要大。由于加权移动平均能区别对待历史数据,因而在这方面要优于简单移动平均。,加权移动平均方法中权重的选择,17,3、指数平滑法,前两种预测方法(简单移动平均和加权移动平均)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必须有大量连续的历史数据。随着模型中新数据的增添及过期数据的剔除,新的预测结果就可以预测出来。有的情况下,最近的情况远比较早的更能预测未来。假设越远于当期其重要性越低,如果这一前提正确,则指数平滑法就是逻辑性最强且最为简单的方法。,18,指数平滑法的具体方法,预测值=(上次实测值)+(1-)上次预测值 称为平滑常数,(0 1) 假设所研究的产品的长期需求相对稳定,平滑常数=0.05也较合适,并假设上个月的预测值为1050个单位,如果实际需求为1000而不是1050,那么本月的预测值为:,19,4、季节因子法,季节成分: 特定周期时间里有规则的波动。 如:每天有二次交通高峰;每周周末,影院的客流量较大;某些产品的季节性需求变化等。,20,季节因子法的步骤,(1)收集历年各季度的时间序列资料,一定要有3年以上的历史资料;(2)求出同季度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3)求出季度的总体算术平均值 ;(4)求出季节因子(5)进行预测:,21,算例,某副食品公司19901993年各季度销售额统计见表(见下页)。已知1994年第一季度实际销售额为331万元,试预测1994年第二、三、四季度的销售额及全年销售额。 计算: (1)计算每个季度的平均值; (2)计算季度总体平均值; (3)计算每个季度的季节因子; 结果列入表中,如下(单位万元):,22,23,(4)预测:,24,5、一元线性回归分析,(1)几种典型的趋势 1)线性趋势反映了数据呈连续的直线关系,25,2)对数趋势以优质产品大量投放市场时出现,26,3)指数增长产品销售势头特好的产品,27,(2)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上述趋势中只有第一种趋势被称为线性趋势,对这种趋势的处理操作也最为简单,一元线性回归就是最典型的方法。 假定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选取n个样本值 ,拟合一条回归直线:,28,对应于第 个 ,可以求出一个 ,其偏差可以记为: ,显然n个偏差之和愈小,说明回归出的直线方程愈接近实际,一般以误差的平方和 最小为目标求回归直线,这就是最小二乘法。,29,由高等数学的知识知,为使 最小,必须使 、 满足如下方程组:,30,为了便于计算, 做如下定义:,31,解上面方程组有: 将求出的 、 代入 ,就可以回归出直线方程,用这个的直线方程就能预测以后的因果值。 当然,预测模型中的系数计算出来后,还需要对模型的可信度进行检验(略),32,第二节 生产计划及其方法,一、生产计划系统 生产计划是企业组织生产的前提和依据,尤其随着现代企业大规模生产的出现,要顺利完成经营目标,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计划作为指导。企业生产计划体系如下图所示:,33,34,反映企业基本目标和组织方针,制定企业产品战略、生产战略、投资战略、销售和市场竞争战略。战略性是其基本特点。长期计划一般设计5年或更长时间,而且每年要进行滚动修改。计划的滚动修改如下图所示:,1、长期计划,35,36,中期生产计划又称为生产计划大纲或者年度生产经营计划,计划期一般为一年。中期计划是我们本章主要关注的对象。 主要指标有:产品品种、产品质量、产品数量、产值以及利润等。,2、中期计划,37,3、短期计划,(1)主生产计划 是短期生产活动,包括材料采购、零部件外协、制造以及装配等活动的依据,一般期限为季度或月度。主生产计划的对象是产品,它是按生产计划规定的任务和实际订货情况来制定,规定产品的品种、数量、加工进度、完工时间,规定每个生产单位的投入产出进度。,38,(2)物料需求计划 根据产品结构,将主生产计划展开为详细的材料需求、零部件生产以及外购计划。(3)短期作业计划 就是生产作业计划,是具体规定每一种零件的投入和完工时间,以及每台设备上零件加工的顺序。,39,二、生产计划的内容与指标,1、生产计划的内容,40,2、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1)产品品种指标:生产什么、品名、规格、型号、种类数等; (2)产品质量指标:一级品率、合格品率、废品率等 ; (3)产品产量指标:生产多少 (4)产值指标 1)总产值:企业在计划其内完成的以货币计算的生产活动总成果的数量。 2)商品产值:企业在计划期内出产的可供销售的产品价值 3)净产值:企业在计划期内通过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41,三类产值之间的关系,42,三、生产计划制定方法,1、线性规划方法 线性规划方法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在生产计划和其他管理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在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约束条件下,对产品品种统筹安排,确定产品产量的最优方案,以达到最佳经济效果的一种数学方法。,43,一般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是:,44,算例,45,46,47,48,2、盈亏平衡点法,49,50,51,第三节 生产能力需求规划,一、生产能力的概念和种类1、生产能力的概念 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企业的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和一定质量的产品的最大数量,或者能够加工处理的一定原材料的最大数量。,52,2、生产能力的种类,(1)设计能力 是指工业企业基本建设时,设计任务书与设计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它是企业新建、改建和扩建后应该达到的最大年产量。 (2)查定能力 是指企业生产了一段时间以后,重新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企业的产品方向、固定资产、协作关系、资源条件、劳动状况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新的条件下可能实现的最大生产能力。,53,(3)计划能力,是指企业在年度内依据现有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实际能够达到的生产能力。它是以现有生产条件,并考虑到在年度内能够实现的各种技术的、组织的措施的效果来确定的。 上述各种生产能力各有不同的用途,当编制长期计划,安排企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时,应依据设计能力或查定能力来进行。当编制年度生产计划、季度生产计划、确定近期任务时,应当以计划能力为依据。,54,二、生产能力的计算,1、计算步骤 计算和核定生产能力是确定生产指标、编制生产计划的前提。核定生产能力一般是至下而上的,步骤如下: (1)设备和设备组的生产能力 (2)生产线和工段的生产能力 (3)车间的生产能力 (4)企业的生产能力,55,2、单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计算,56,3、多品种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计算,(1)标准产品法 如电机可以用标准千瓦的电机,拖拉机可以用标准马力的拖拉机来计算生产能力。(2)代表产品法 就是从许多产品中选择出一种产品作为代表产品来计算生产能力。通常选择产量大、在结构和工艺上具有代表性、决定企业发展方向的产品作为代表产品。而其他产品可以通过换算系数折合为代表产品。,57,58,算例,某厂生产A、B、C、D四种产品,其计划产量分别为250,100,230和50台,各种产品在机械加工车间车床组的计划台时定额分别为50,70,100和150台时,试换算为用代表产品表示的产量。,59,代表产品计算生产能力换算表,60,(3)假定产品法,在企业产品品种比较复杂,各品种在结构、工艺和劳动量方面差别较大,不易确定代表产品时使用假定产品法。 1)计算假定产品台时定额,61,62,算例,某厂生产A、B、C、D四种产品,其计划产量分别为100,80,150和170台,各种产品在机械加工车间车床组的计划台时定额分别为200,250,100和50台时,车床组共有车床15台,两班制,每班8小时,设备停修率10%,试求车床组的生产能力(每周按六天工作计算)。,63,假定产品计算生产能力换算表,64,三、国外有关生产能力的几种观点,1、最佳运营生产能力,65,2、规模经济,66,本章作业,1、简述生产计划的内容和主要指标。2、简述生产能力的含义。3、简述代表产品法的适用场合与计算步骤。4、简述假定产品法的适用场合与计算步骤。4、有两种工艺方案,第一种方案的固定工艺成本为50万元,单位产品的变动工艺成为10元;第二种方案的固定工艺成本为30万元,单位产品的变动工艺成为15元;试联系产量对两工艺方案的优劣进行经济评价(要求画出示意图,列出计算式)5、某企业决定生产一批产品。总固定成本为380000元;单位产品售价26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8元。求: (1)生产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产量、销售额分别是多少? (2)产量是多少时能实现60000元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