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经济与管理课件.pptx
矿产经济与管理,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专业选修课,2009年12月,叶松青,本章内容,课程教学安排及要求,课程的概念及属性,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课程的教学内容,绪 论,第一章,绪 论,一、课程的概念及学科属性,(一)概念(包括两部分) 1.矿产经济是以矿产资源为研究对象,把矿产资源作为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基本要素按照经济学的原理,通过矿产资源在勘查和开采加工,转变为可销售矿产品的一系列多阶段活动中的作用研究其与经济效益有关的问题,以及在生产力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规律性 关注: 除自然界中矿产资源天然禀赋以外,矿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采矿加工技术的进步和经济自然地理条件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绪 论,一、课程的概念及学科属性,(一)概念(包括两部分) 2.矿产管理含义:是指国家有关矿产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国家授权范围内,对矿产资源进行的综合管理内容:包括矿产资源的储量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监督管理和矿业权管理等目的:通过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体现国家的意志,维护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保障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依法有序地进行,从而达到振兴矿业,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绪 论,一、课程的概念及学科属性,(二)属性() 1.交叉学科课程的内容属于新兴交叉学科,其学科体系和内容还有待不断完善和丰富是一门涵盖众多学科(矿产勘查学、采矿学、选矿学和经济学、管理学)的社会科学 2.两类属性从课程的名称,可以看出来其学科研究内容主要是经济与管理两大类学科矿产经济属应用经济学范畴(图01)矿产管理属于管理学的范畴,一、课程的概念及学科属性,学科分类位置图,绪 论,二、课程教学内容,1.根据学科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对矿产资源的概念、特点、状况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做了必要的介绍对矿产资源经济从宏观到微观,从经济区划到区域和矿床勘查经济,再到项目可行性研究,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和论述对地质矿产的行政管理,包括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勘查、开发的监督管理和矿业权管理,做了重点和系统的描述对进行矿产经济与管理所依据的地质矿产行政法律体系和内容,也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绪 论,二、课程教学内容,2.两部分关系(矿产经济和矿产管理)尽管两者的研究目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以矿产资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因而也就限定了全部研究工作必须遵循矿产地质规律,以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的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的综合管理水平所谓“管理”其实就是对某个经济系统的活动进行计划和决策、组织和指导、控制和调节、监督和激励,争取以最少的劳动消耗,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的目标可见,经济与管理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难分开。当然,由于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经济活动的特殊性,其管理工作的制度和方式方法也与一般工业部门有很大不同,绪 论,二、课程教学内容,3.地质矿产行政管理法律与法规()现行的地质矿产法规体系主要是在维护国家权益前提下,为规范矿产地质勘查和开发、环境保护等活动有序运作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地质矿产行政管理法规体系主要由现行的和拟将制定的地质矿产法律及与之配套的法规、规章共同组成的分类别、有层次、上下制约、相互关联的有机统一体它在规范和调整当前矿业经济活动、服务矿政管理、促进矿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它在培养地质和矿产勘查工程类专业本科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也是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绪 论,矿产与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矿产勘查经济分析,课程主要内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矿产资源法规与管理,三、课程开设的必要性,1.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需要研究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成为当今世界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绪 论,光之山,三、课程开设的必要性,.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勘查工作的弊端) 1)矿产勘查工作: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矿产勘查工作是以矿床的社会效益为前提的经济评价只限于对矿床的自然状态(如品位、储量等)进行查定,至于矿床开采后市场效益如何,是否能盈利等则很少考虑 2)矿产管理:由于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矿业活动又不以盈利为目的,矿产勘查和矿业活动中的风险完全由国家承担在这种情况下,矿产勘查工作的多快好省要求无从谈起,矿产勘查的科学性也就成了很大的问题,绪 论,三、课程开设的必要性,3. 教学改革的需要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去,过份强调认识自然和它的理科属性,在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方面,只注重地质技术科学理论,而忽视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在这种情况下,以致学生毕业以后,成为既不懂经济,又不会管理,而且缺乏法制观念,对地质矿产勘查行业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经济特点知之甚少的“纯”地质技术人员显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地质勘查工作对人才的需要,绪 论,三、课程开设的必要性,3. 教学改革的需要2) 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矿产勘查工作四大基础:地质,技术,数学和经济基础矿床勘查的最终目的和基本任务是对矿床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投入生产后的市场价值和竞争能力等作出正确的评价。因此可以说,矿产勘查的经济基础是核心问题,是最终确定矿与非矿,作出继续勘查与终止勘查,投人开发与放弃开发等决策的主要依据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认真改革,教学内容也需进行相应调整。加强矿产勘查经济基础的培养,增加矿产经济与管理方面的教学内容势在必行,绪 论,四、课程教学安排及要求,1.课程学习特点综合性强涉及知识面广2.课程学习要求课外: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常总结,谁能胜?课内:记笔记勤思考多提问,绪 论,四、课程讲授安排,课程讲授安排总学时32讲授32共16周周学时2,绪 论,教材及参考书,1.主要教材矿产经济与管理(李万亨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2. 教学参考书矿产资源经济学(秦德先等,科学出版社,2002)地质矿产经济学(赵信等,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矿业经济学(李祥仪等,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地矿行政与地质勘查(蒋承松等,大地出版社,2001),绪 论,谢谢!,海上日出(兴城海滨公园),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