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县河长制的经验做法.docx
XXX县河长制的经验做法20xx年以来,XXX县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中,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采取“四个一机制”有效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提升了河(湖)长制工作水平。建立一个工作机构。XXX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人民政府县长为组长、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X县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乡、村三级河(湖)长体系,设县级总河(湖)长2名、副总河(湖)长2名、县级河(湖)长28名、县级河长责任单位28个、乡级河长56名和村级河长182名,覆盖省级河流2条、市级河流4条、县级河流9条、乡级河流7条和小(二)型以上水库、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湖泊(海子)等40个,上下游、左右岸,做到河(湖)长制无缝衔接、全覆盖、网格化管理。县财政划拨河(湖)长制工作经费300万元,保障河(湖)长制工作正常运转。成立XXX县河(湖)长制工作站,明确编制8人,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主要对省级河长、市级河长、县级河长、乡级河长和村级河长巡河发现的问题或者群众举报的问题进行跟踪督办、形成“河长牵头、部门协作、分级管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河(湖)长制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实现河(湖)长制工作有人做事,保障河(湖)长制工作有力开展。组建一支执法队伍。XXX县组建水务综合执法大队,为XXX县保留的12支综合执法队伍之一。执法大队为副科级机构,明确编制10人,设两个执法中队,负责对河流、湖泊、山塘水库等涉水违法行为的查处。为执法人员配齐执法设备、执法识别服等,保障执法工作正常开展。每周组织开展一期水务大讲堂,采取面对面现场集中授课,现场互动交流的形式,邀请法律顾问、执法人员对干部职工进行专题培训,系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贵州省河道条例等法律法规,划出工程建设运行、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灾害防御、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各领域的监管“红线”。今年以来,开展专题培训23期,培训1500余人次。通过学习培训,有84名干部职工通过贵州省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训系统取得执法证或者执法监督证。执法大队组建以来,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调查立案47起,已结案34起,已进行处罚11起,共处罚金合计17.3万元,征收各类水行政事业规费合计467.21万元。开展一次主题党日。XXX县出台关于在各级党组织中开展“不忘初心强党性巡河护河我先行”主题活动的通知,将河(湖)长制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主题党日来安排部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采取集中巡河、个人监督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参与巡河护河工作,着力解决河湖库“脏乱差”等突出问题,深入推进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广大党员干部在开展巡河护河工作中,主要采取看水面是否清洁、看岸边是否存在“清四乱”问题、看水中是否有网箱养殖、看各种标识标牌是否影响使用等“四看”方法进行。党员干部对巡河护河工作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进行解决,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河长办,由河长办督促责任单位解决。据统计,20xx年XXX县有近500个党组织、IOOOO余名党员干部共同参与到巡河护河工作中,争当河(湖)长制的宣传者、参与者、守护者、推动者,用实际行动做出了表率,用实际行动来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真正发挥了“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一轮联动执法。XXX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各级河(湖)长巡河发现的问题和群众反映的“清四乱”问题线索,建立河(湖)长制+水务综合执法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强化执法监管,为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提供有力保障。联合执法以“清四乱”为主要内容,重点围绕涉及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河(湖)长制方面的工作进行执法工作。根据“清四乱”问题线索,河(湖)长工作站选派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和水务综合执法大队人员组成联合执法组,组织开展现场调查核实,根据调查核实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对未构成违法或违法情节轻微的向当事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明确整改期限、整改内容和整改后效果;对需要其他部门整改的问题,上报县级河长签署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并督促整改至5|位;对破坏河道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和不按要求及时整改的一律进行立案查处。通过联合执法,实现了县域境内水系全域管理“一盘棋”,水系管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一张网”的目标,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广阔水市场、和谐水文化“五好民生水利”的需求,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河湖新格局,还河湖以美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