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 课件.ppt

    • 资源ID:1580950       资源大小:3.29MB        全文页数:10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 课件.ppt

    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1,第四章 血液循环,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2,第一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心肌细胞有两类 一类是非自律细胞 (又叫工作细胞)另一类是自律细胞 (见图)自律细胞构成心特殊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左右束支以及浦肯野纤维网。 现以心室肌细胞、窦房结细胞为例,讨论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3,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4,(一)心室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 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约-90mV。 2动作电位 主要特点表现为复极化过程复杂,复极化速度缓慢,有2期平台。 通常将全过程分为0、1、2、3、4期(图)。机理见表,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5,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6,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7,(二)窦房结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 没有稳定的静息电位值,可用3期复极化末的最大值表示,称为最大舒张电位。约为60mV。 2动作电位 自律细胞4期膜电位不稳定,没有外来刺激的作用就能够缓慢地自动去极化,当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时,又引起一个新的动作电位。 4期自动去极化是自律细胞电活动的特点,也是自律细胞产生自动节律性的基础。 窦房结自律细胞的动作电位分为0、3、4期(图),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8,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9,二、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肌的生理特性有4个:自动节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一)自动节律性 心脏在离体和脱离神经支配下,仍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和收缩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 4期自动去极化是自律性形成的离子基础 。其中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每分钟约100次,房室结次之,每分钟约50次,浦肯野纤维自律性最低,每分钟2040次。,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10,1窦性节律与异位节律 正常时,心的节律性活动是受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所控制,因而窦房结是心脏活动的正常起搏点。 这种由窦房结控制的心搏节律称为窦性节律。潜在起搏点。当潜在起搏点自律性增高并超过窦房结时,可引起心律失常,是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潜在起搏点控制部分或整个心脏的活动时,就成为异位起搏点。由异位起搏点控制的心搏节律,称为异位节律。 2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1)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 (2)最大舒张电位水平与阈电位水平,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11,(二)传导性 (见图),心脏内兴奋的传播是通过心内特殊传导系统完成的。1房室交界 是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兴奋在房室交界区出现了延迟,称为房室延搁。 房室延搁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它使心房和心室的活动按顺序进行,保证了心房先兴奋,心室后兴奋,因此心房收缩完毕后,心室才开始收缩。心房在收缩时,心室仍处于舒张状态,这使心室有充分的血液充盈,有利于心脏的射血。2浦肯野纤维其传导速度快,可达4ms,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12,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13,(三)兴奋性,心肌的兴奋性也呈周期性变化,但其变化有突出的特点和重要的意义。 1周期性变化及特点(见图)(见表)(1)有效不应期 (2)相对不应期 (3)超常期 2影响兴奋性的因素 (1)静息电位与阈电位 (2)Na+通道的状态:Na+通道具有三种功能状态,即激活、失活和备用状态。,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14,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15,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16,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心室肌受到一次额外的人工刺激或异位起搏点产生的刺激,则心室肌可以产生一次兴奋和一次收缩,此兴奋发生在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到达之前,故称为期前收缩。临床又称早搏。 期前收缩也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当紧接在期前兴奋之后的一次窦房结兴奋传到心室肌时,常常正好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因而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而出现一次“脱失。必须等到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这样,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段较长的心舒期,称为代偿间歇。(图)。,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17,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18,(四)收缩性,心肌细胞的收缩性具有以下特点: 1、不发生强直收缩2、对细胞外液的Ca2+浓度的依赖性大3同步收缩(全或无式收缩) 闰盘决定了心肌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成一个功能合胞体。 心肌细胞要么不产生收缩,一旦产生收缩,则全部心肌细胞都参与收缩而达到最大收缩力。,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19,理化因素对心肌特性的影响,一、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体温升高1,心率加快约10次/min血液pH值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弱二、离子对心肌的影响1)K2)Ca23)Na血中K、Ca2、Na正常,心脏活动才能正常,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20,一、心率和心动周期,1、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心跳频率,简称心率。正常成年人在安静时的心率为60100次min,平均75次min。 2、心动周期 (图)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心动周期。平均为0.8秒。心动周期=60/心率(成反比),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21,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22,心率与心动周期变化的关系,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缩短,但舒张期的缩短较为显著。心率减慢时,心动周期延长,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延长,但舒张期的延长较为显著。因此,不论心率是加快还是减慢,主要影响心动周期的舒张期。,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23,二、心脏的泵血过程,以心室为例研究心脏的射血和充盈过程。 (见图) (见表) (一)心室收缩与射血 1等容收缩期 2射血期 (二)心室舒张与充盈 1等容舒张期 2充盈期,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24,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25,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26,小结,心室的舒缩活动是心脏射血和充盈的原动力,心室舒缩引起的室内压变化,是导致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压力差形成的基本原因,而压力差又是瓣膜开闭和血液流动的直接动力。瓣膜在保证血液单向流动、防止血液反流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27,三、心输出量,(一)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 心脏每收缩一次,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称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约为70m1(6080m1)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心输出量平均为5L/min(4.56.0Lmin)。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28,(二)心指数 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即心输出量体表面积,称为心指数。中等身材的成年人体表面积约为1.61.7m2,安静和空腹情况下心输出量约56Lmin,则心指数约为3.03.5L(minm2)。是分析比较不同个体心功能时常用的评定指标。 (三)射血分数 搏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约为5565,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29,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1心肌的前负荷 (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临床静脉输液或输血时,其速度和量应适当。 2心肌的后负荷 (动脉血压)如果动脉血压长期升高,心室肌则因长期处于收缩加强状态而逐渐肥厚,可使心肌缺血缺氧,最终可致射血功能减退。3心室肌收缩能力4心率 心率在一定范围内(40150次/min),心率 加快心输出量增多。,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30,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31,五、心脏泵血功能的贮备,概念: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为心力储备。 1心率储备 2搏出量储备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提高心力储备,增强体质。 安静时心输出量平均为5升/min,剧烈运动时可达30升/min。储备量为25升/min。,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32,六、心音和心电图,概念: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肌收缩、瓣膜开闭、血流撞击心室壁和大动脉管壁等引起的机械振动,通过周围组织传导到胸壁的声音,称为心音。 用听诊器听取心音,一般可听到两个心音,即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一)第一心音 (二)第二心音 (图)(表),(一)心音,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33,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34,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35,心音是心动周期的客观体征,在判断心脏功能方面有重要意义。例如,听取心音可判断心率、心律、瓣膜的功能是否正常,当瓣膜不能正常开闭时,可产生心脏杂音。,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36,(二)正常体表心电图,用引导电极置于身体表面的特定部位所记录到的心脏电变化曲线,称为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 心电图反映了整个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是整个心脏在心动周期中各细胞的综合电活动变化结果。 (一)心电图的导联常用的导联包括标准导联(I、),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及胸导联(V1、V2、V3、V4、V5、V6),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37,(二) 心电图的波形及意义,心电图记录纸上纵线代表电压,每1mm为0.1mV;横线代表时间,标准纸速为25mms时,横线1mm为0.04s。1大格0.2s基本成分及代表意义相同(图)。 1P波 反映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 2QRS波群 它反映左、右两心室去极化过程。 3T波 反映两心室复极化过程。 4P-R间期 指从P波起点至QRS波群起点之间的时间。 5 Q-T间期 指从Q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的时间6ST段 指从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之间的线段。,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38,aVL,aVR,Avf,标准导联与加压肢体导联,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39,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40,第三节 血管生理,学习目标 1说明血压、血流量、血流阻力的概念及关系 2简述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并理解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3解释中心静脉压及其测定意义 4说明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5简述微循环的功能及通路,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41,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42,1.弹性贮器血管:指主动脉和肺动脉主干及 其发出的最大分支。 功能:“弹性贮器”的作用。,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43,2.分配血管:指中动脉 功能:输送血液至器官组织,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44,3.阻力血管:指小动脉和微动脉 功能:控制局部血灌流量,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45,4.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功能:控制Cap开关,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46,5.交换血管:指真毛细血管 功能:物质交换的场所,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47,6.容量血管:指静脉系统 功能:容纳60%70%的循环血,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48,微静脉和小静脉称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功能:改变毛管前/后阻力比值,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49,7.短路血管:指小动脉 和小静脉之间的吻合支 功能:调节体温,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50,二、血流动力学基础,(一) 血流量 血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横截面的血量。血流量(Q)与血管两端的压力差(P)成正比,与血流阻力(R)成反比,即:Q=PR。 血流速度 是指血液中的一个质点在血管内流动的线速度。主动脉中的血流速度最快,毛细血管中的血流速度最慢。(图),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51,(二)血流阻力 小动脉和微动脉是产生阻力的主要部位 。生理学上常把心脏及大血管称为循环系统的“中心”部分,小血管则是其“外周”部分。将小动脉和微动脉阻力称为外周阻力。 血流阻力与血管的长度和血液的黏度成正比,与血管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如果血管的半径缩小一半,血流阻力将增加至原先的16倍;相反,如果血管半径扩大一倍,其血流阻力将降低至原先的116。,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52,(三)血压,概念:血管内的血液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blood pressure,BP)。在测定人的动脉血压时,应将测量部位(肱A)置于与心脏相同的水平。 避免重力因素的影响。血压的表示单位常用毫米汞柱(mmHg)或千帕(kPa)。(1mmHg=0.133kPa; 1kPa=7.5mmHg)。静脉压较低,常用厘米水柱(cmH20)表示。(1cmH2O=0.098KPa)。从心室到心房各类血管之间存在着压力梯度(图)。,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53,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一)动脉血压正常值及其相对稳定的意义,概念:血液流经动脉时对动脉管壁产生的侧压力为动脉血压。(默认指肱A血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缩期动脉血压上升所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心舒期动脉血压下降所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压差,简称脉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大约等于舒张压加13脉压 。,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54,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55,在安静状态下,我国正常成年人收缩压为90130mmHg(12.017.3kPa);舒张压为6090mmHg(8.012.0kPa);脉压为3040mmHg(4.05.3kPa);平均动脉压为100mmHg (13.3kPa)。高血压:舒张压持续超过12.7KPa(95mmHg),或不足40岁的人收缩压持续超过21.3KPa(160mmHg)。低血压:收缩压持续低于12.0KPa(90mmHg)。,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56,动脉血压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动脉血压是推动血液流动的驱动力,它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并且保持相对稳定,才能保证全身各器官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各器官的代谢和功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如果血压过低,即使组织中的血管扩张,血流量仍然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血压过高则心室射血时所遇到的阻力过大,心肌的后负荷加重。 长期血压过高对血管壁有损伤作用,如果脑血管受损,容易发生脑溢血。,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57,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通常将在上臂测得的肱动脉压代表主动脉压。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种。 临床上常用听诊法间接测定肱动脉的血压(图)。书写方式为收缩压舒张压mmHg(kPa)。,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58,(二)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图),动脉血压的形成前提 :足够的血液充盈量 。基本因素 :心室射血 (动力)外周阻力 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图)缓冲收缩压,维持舒张压。,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59,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凡是参与形成动脉血压的因素,都能影响动脉血压。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 (图)(表)(一)搏出量 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二)心率 (三)外周阻力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四)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的比值(五)大动脉管壁的弹性,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60,(三)动脉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随着心脏的舒缩活动,动脉内的压力和容积发生周期性变化而导致动脉管壁发生的周期性的搏动,称为动脉脉搏,简称脉搏。 最常用的触诊动脉是桡动脉。1动脉脉搏的形成与传播 脉搏波的传播速度远高于血流速度。 2脉搏波的描记及其波形 (图) 3动脉脉搏的意义 桡动脉脉搏可判断心率、心律、心缩力、动脉管壁弹性和主动脉瓣的功能状态等情况。,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61,四、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安静时,体循环中6070的血液量被容纳在静脉内。 静脉又叫容量血管。(一)静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 1外周静脉压 各器官静脉的血压称外周静脉压。 特点 : (1)血压低 (2)受重力和体位的影响大 (3)静脉充盈程度受跨壁压的影响较大,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62,2中心静脉压,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正常值约为412cmH20。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临床上可用来作为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及心功能监护的指标。 在输液过程中,如果中心静脉压仍偏低或有下降趋势,常提示输液量不足;如果中心静脉压高于正常并有进行性升高的趋势,则提示输液过多、过快或心脏射血功能不全。,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63,(二)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静脉回心血量的多少取决于静脉两端的压力差,即周围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因此,凡能影响上述三方面的因素均可影响静脉回心血量。 1心脏收缩力(最重要)2重力和体位 3、骨骼肌的挤压作用4、呼吸运动,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64,(3)骨骼肌收缩的挤压: 肌缩挤压VV血回流 + V瓣膜的防倒流。 例如:长期站立 + V瓣膜的损伤下肢V曲张。立正久站下肢V回心量+ 精神紧张虚脱。,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65,五、微循环,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 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与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微循环的通路与功能一个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7部分组成。3条通路 (图) 表 1迂回通路 2直捷通路 3动-静脉短路,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66,六、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一)组织液生成与回流原理(图) 生成和回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二)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1毛细血管血压 2血浆胶体渗透压3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4淋巴回流 会解释临床常见水肿的原因。,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67,七、淋巴循环的生成和回流,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即成为淋巴液。毛细淋巴管正常人安静时每天约生成24L淋巴液,大致相当于全身的血浆量。 淋巴循环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1回收蛋白质 2运输脂肪及其他营养物质 3调节体液平衡 4防御和免疫功能,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68,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 1心血管活动中枢 (1)脊髓:脊髓胸腰段中有支配心脏和血管的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2)延髓:延髓是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 有心迷走神经元(心迷走中枢) 、心交感神经元(心交感中枢) 、交感缩血管神经元(交感缩血管中枢)。 。(3)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69,2心脏的神经支配及作用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3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1)缩血管神经纤维 人体内绝大多数血管仅接受单一的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支配。 (2)舒血管神经纤维 1)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2)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70,4心血管反射,(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图) 此反射称降压反射(又称减压反射)降压反射的过程简示如下(图)当动脉血压下降时,可通过相反的过程使动脉血压上升。降压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其生理意义是保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尤其在维持正常血压的相对稳定中起重要作用。(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 生理情况下,化学感受器反射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不大,在缺02、失血、酸中毒等情况下才发挥作用。,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71,(二)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血液和组织液中所含的某些化学物质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 1全身性体液调节 (1)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Ad)比较表 肾上腺素主要影响心脏的活动,有明显的强心作用,临床上常作“强心药”使用。 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的活动作用强,有强大的缩血管作用,临床上常将其作为“升压药”使用。 (2)血管紧张素 (3)血管升压素 (4)心房钠尿肽,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72,2局部性体液调节 (1)激肽 (2)组胺 (3)前列腺素 (4)组织代谢产物 3其他因素 阿片肽、内皮素、一氧化氮等对血管平滑肌的活动都有调节作用。,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73,第五节 器官循环,学 习 目 标 1指出心脏的血液供应血管及特点并分析与结构的关系 2说明肺的血流特点 3说明脑的血流特点,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74,一、冠脉循环 二、肺 循 环 三、脑 循 环,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75,比较表,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76,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77,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78,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79,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80,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81,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82,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83,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84,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85,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86,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87,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88,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89,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90,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91,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92,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93,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94,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95,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96,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97,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98,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99,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100,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101,

    注意事项

    本文(护理专业生理学血液循环 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