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耳鼻喉头颈外科】课件.ppt
,鼻出血 (epistaxis),定义:鼻出血epistaxis,定义:血从前鼻孔或后鼻孔流出,是鼻部疾病的常见诊状.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各种原因引起的鼻腔鼻窦病变,血液从血管内流至血管外经前或后鼻孔流出.广义:除上述包含的范围外,还包含邻近部位出血后流入鼻腔后从前后鼻孔流出者,鼻出血概况,一、临床分类,原发性(特发性或自发性,约占70%-80%),继发性(病因明确),病因,5,鼻腔前部出血出血部位分类 鼻腔后部出血,二、病因,成人鼻出血常与心血管疾病、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使用以及酗酒等因素有关; 儿童鼻出血多见于鼻腔干燥、变态反应、鼻腔异物、血液系统疾病、肾脏疾病以及饮食偏食等。,三、诊断,1临床表现 单侧出血较多 双侧出血:可由全身因素引起者。出血剧烈或鼻腔后部的出血常表现为口凝集于鼻腔可导致鼻塞症状。咽人大量血液可出现恶心、呕吐,需要与咯血、呕血进行鉴别。 成人急性失血量达500 ml时,多有头昏、口渴等症状,失血量达到l 000 ml时可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休克前期症状。鼻同时流血或双侧流血。血块大量,2检查:目的在于查明出血原因和确定出血部位。(1)前鼻镜检查:多能发现鼻腔前部的出血点。(2)鼻内镜检查:用于明确鼻腔后部或隐匿部位的出血。应特别注意检查下鼻道穹隆顶部、中鼻道后上部、嗅裂鼻中隔部和蝶筛隐窝等区域。,下鼻道穹窿中后1/3,嗅裂鼻中隔部,中鼻道后上部,蝶筛隐窝部,(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头颅外伤所致的鼻腔大出血,应高度警惕颈内动脉破裂、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可能,行DSA有助于明确诊断。(4)其他检查:血常规、出血和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压监测以及鼻部CT和或MRI等检查。,四、治疗,治疗原则包括生命体征的维护、选择恰当的止血方法以及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治疗。同时应根据患者处于出血期或问歇期以及是否具备内镜诊疗的条件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出血期,经前鼻镜或鼻内镜检查出血点明确,应采取电凝止血;如果不具备内镜诊疗条件,建议采用指压止血法或鼻腔填塞止血,危重患者,应在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安全的情况下,必要时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若鼻出血处于间歇期,应行鼻内镜探查,明确出血部位,切忌盲目施行鼻腔填塞。,鼻出血处理流程,治疗方法,局部治疗,特殊鼻出血处理,指压止血法电凝法鼻腔填塞术血管凝固(结扎术)血管栓塞术,全身治疗,维持生命体征平稳镇静剂止血剂针对病因治疗,头颅外伤出血HHT肿瘤及放疗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局部治疗步骤,取出鼻腔内填塞物及血凝块1丁卡因(含减充血剂)棉片收缩、麻醉鼻腔黏膜详查鼻腔及鼻咽部根据出血部位或出血状况选择合理的止血方法。,局部治疗之指压止血法,适用于鼻腔前部的出血,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方法:患者取坐位、头部略前倾,用手指按压出血侧鼻翼或捏紧双侧鼻翼1015 rain令患者吐出口内血液,避免误咽。,局部治疗之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出血点明确的患者。注意:电凝功率不宜过大,一般双极电凝10 W、单极电凝25 W。在出血剧烈的情况下,直接烧灼出血点不仅止血困难,且持续烧灼可导致局部组织过度损伤,建议先用减充血剂棉片局部压迫止血,或先在出血点周围烧灼,待出血停止或血流减缓后再封闭血管断端。位于鼻中隔的出血,应避免同时处理相同部位的两侧黏膜,以防造成鼻中隔穿孔。,局部治疗之鼻腔填塞术,(1)前鼻孔填塞术:适用于内镜检查出血部位不明或无内镜诊疗条件的应急止血,以及全身疾病引起的弥漫性出血。采用无菌凡士林纱条、高分子膨胀海绵、可吸收止血材料及气囊或水球囊等材料,填塞2448 h取出。填塞期间酌情使用抗菌药物。,(2)后鼻孔填塞术:适用于前鼻孔填塞无效者。填塞物一般应在3 d内取出。因该法有可能引起鼻中隔溃疡穿孔、鼻一鼻窦炎、中耳炎以及低氧高碳酸血症等并发症,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或采取以下替代疗法。填塞期间应使用抗菌药物。,填塞后1、控制感染,常规应用抗生素.2、氧气治疗,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应给予血氧监测.血氧饱和度低于90%则须给氧.有心肺疾病者行鼻腔填塞后均应给予40%的氧气吸入.鼻腔填塞可使OSA者症状加重应给予面罩吸氧.3、及时取出填塞物4、保持填塞物的正确位置.5、防止血块误吸及窒息.6、注意耳鼻眼部并发症.7、加强会诊有些并发症如: 心梗、脑梗和眼部并发症.,鼻腔填塞并发症预防,适应症:经内镜检查出血部位不明或经鼻腔填塞后出血仍不能控制时,应根据鼻腔血管分布和可疑出血部位考虑进行相应的血管电凝(结扎)术。包括:蝶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颈外动脉凝固(结扎)术等。,局部治疗之血管凝固(结扎)术,1维持生命体征:严重的鼻出血应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必要时予以补液,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当血容量减少导致血红蛋白低于70 gL时,需要考虑输血。如出现失血性休克,应及时进行抗休克治疗等急救处理。2镇静剂:有助于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出血。3止血剂:仅适用于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黏膜弥漫性出血。动脉性出血不建议应用。4针对病因治疗:如有明确的出血原因,应选择适合的治疗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全身治疗,特殊鼻出血的处理,1头颅外伤所致的严重鼻出血:应高度警惕颈内动脉破裂、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可能,与神经外科或血管外科协作,进行相应的介入治疗。2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该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导致血管壁脆弱和血管畸形。治疗包括鼻腔填塞、凝固止血、鼻中隔植皮、抗纤溶治疗、全身或局部应用雌激素治疗等。无效者可以选择永久性封闭前鼻孔。,3鼻腔、鼻咽部肿瘤及放疗后出血:可选用鼻腔填塞术或血管栓塞术。4凝血功能障碍所致鼻出血:建议应用可吸收性止血材料填塞止血,同时治疗原发病。,特殊鼻出血的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