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胃功能及其调控课件.ppt
瘤胃功能及其调控,张老师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反刍动物的消化特点,反刍动物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以瘤胃中的微生物消化为主。 皱胃、小肠:酶消化饲料在瘤胃中经微生物充分发酵,干物质和粗纤维的消化率分别为 7085和50%。,瘤胃内环境,活体发酵罐食物和水分相对稳定:干物质占10%15%pH:5.07.5渗透压:接近血浆温度:超过体温12,一般为38.541 .,反刍动物的复胃示意图,复胃(山羊),瘤胃内容物,瘤胃约占全部4个胃瘤胃、网胃(蜂巢胃)、瓣胃、皱胃总容积的80%。 成牛奶牛的瘤胃容积达200L 。瘤胃中生活着大量的细菌、原虫和厌氧真菌。每克瘤胃内容物中含细菌1091010个,原虫105106个,而真菌数量较少。,瘤胃发酵的利弊,其好处是瘤胃微生物把宿主不能直接利用的物质转化成高质量的营养素,显著提高了饲料的利用效率。合成菌体蛋白、维生素。但发酵过程中,也有大量能被宿主动物直接利用的营养物质首先被微生物利用或发酵损失,饲料中的淀粉大部分在瘤胃中降解为VFA,使得小肠吸收的葡萄糖极其有限,这是奶牛“先天”血糖不足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被降解掉,显著降低了饲料必需氨基酸的利用率。,瘤胃微生物对NPN的利用,瘤胃中的微生物:26%只能利用氨;55%可利用氨和氨基酸;少数能利用肽。瘤胃中每发酵1kg有机物质,可合成90230g菌体蛋白。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品质与豆饼蛋白相当。用无氮饲粮加尿素饲喂奶牛12个月,产奶4271kg。,影响瘤胃微生物活性的因素,瘤胃微生物的最适温度是3841,当温度下降时,瘤胃微生物活力下降,瘤胃发酵效率暂时下降。当pH值低于6.2时,纤维分解菌生长繁殖受到抑制,造成粗饲料的消化率下降。 渗透压过高,可能会造成瘤胃微生物脱水、死亡,影响瘤胃的正常功能。,瘤胃发酵的调控,调控饲料成分在瘤胃中的发酵及其与机体消化之间的平衡,可求得饲料在瘤胃和肠道的最佳分配,最大限度地发挥瘤胃发酵的有利方面。 对瘤胃发酵的调控主要从饲喂方式、日粮组成及其加工、饲料添加剂和瘤胃微生物等几方面入手。,饲喂方式对瘤胃发酵的调控,适当提高奶牛饲养水平,增加瘤胃内压,能增加瘤胃内容物的稀释率,减少发酵造成的能量损失,减少原虫对细菌的吞食机会,从而减少氮素在瘤胃中的无效循环提高小肠内的氨基酸和葡萄糖吸收量。对于连续采食的反刍动物,瘤胃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瘤胃pH值也是稳定的。瘤胃pH值的变化,将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饲料的消化率。因此,可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在饲喂程序上,先喂粗饲料后喂精料对瘤胃发酵有促进作用,瘤胃pH值下降不大,进入小肠的未降解饲料的含氮量增加。,日粮组成及其加工处理对瘤胃发酵的调控,日粮的精粗比例决定了瘤胃中乙酸与丙酸的比例。 反刍动物日粮中的精粗比对瘤胃pH值和渗透压有较大影响 。饲料的细度对瘤胃稀释率和pH值的影响 。饲料组合效应 :如利用青饲料进行“催化性补饲”,使秸秆利用率增高。,饲料添加剂对瘤胃发酵的调控,添加“保护脂”:脂肪酸钙盐 ;最有效的使用时间是在泌乳期的512周 ;日粮中含脂肪5%6%时,养分有最大的利用率 。缓冲剂:碳酸氢钠、氧化镁和碳酸钙 ;稳定瘤胃pH值。高产奶牛。酵母培养物 :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和消化率,瘤胃微生物对瘤胃发酵的调控,去瘤胃原虫:瘤胃原虫对于细菌的吞食是造成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去原虫,则瘤胃细菌的数目会增加24倍。原虫的吞食作用增加了氮素在瘤胃中的无效循环, 菌体蛋白的重复合成,使得能量利用效率降低。完全去原虫后,瘤胃对饲料纤维的总消化能力下降。因此,去原虫应是种和量的问题。,瘤胃微生物的基因改造和导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微生物的特定功能可显著改善其对特定基质的消化率 。由于微生物在瘤胃中的生存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将修饰菌由试管转移到瘤胃却非常困难。 从其他家畜或野生反刍动物体内分离菌株并导入瘤胃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小结,由于瘤胃的复杂性,取得的成果仍然有限。对任何一个环节或过程的调控均可能影响其它的反应过程,往往造成顾此失彼。人们对瘤胃发酵系统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许多方面处在探索之中。,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