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楷基本笔画课件.ppt
楷书基础基本笔画,楷书的定义楷,楷模、法式也,是现今的标准字体,也叫真书、正书。由隶书演变而来。萌芽于汉末、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1,PPT课件,学楷的意义,实用角度是现代汉字中的正式字体艺术角度是学习行书、草书乃至篆隶的基础,2,PPT课件,学习楷书的方法,楷书的用笔楷书的结体楷书的章法,途径:临摹与创作,3,PPT课件,临摹的意义,是以古今优秀法书作范本进行临习摹写是习字学书的必由之路是模仿过程,熟悉掌握一般规律的过程是继承与创新的需要,4,PPT课件,临摹的基本方法,摹描红双钩填墨映格临对临背临意临,临对临背临意临,5,PPT课件,注意的问题,取法乎上欧阳询的九成宫碑、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诸遂良的雁塔盛教序等。勤于动手,巧于动脑把握不同阶段的标准,6,PPT课件,执笔方法,卫夫人讲:“凡学书写,先学执笔”。五字执笔法,经王羲之传,唐陆希声阐明,近代沈尹默提倡,产生广泛影响。,指实掌虚、腕活、笔摆要领枕腕、悬腕、悬肘法腕法三种,擫、押、钩、格、抵五字执笔法,7,PPT课件,书写姿势,参见课本执笔歌、运笔操另:立式、蹲式书写不常用,书上有介绍。,足安、端坐、身直、臂张、头正、纸正、笔正要领:端正平稳、自然舒展、不紧张、不局促、不歪斜三个一:视线离纸一尺 胸离桌沿一拳 字离胸一尺,8,PPT课件,永字八法,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的运笔方法,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划,以诸宗元所着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9,PPT课件,永字八法,10,PPT课件,横画的技法,11,PPT课件,二、观其形,对长横进行观察,总结出三个要点:1、不水平,左低右高2、不笔直,中间略上凸3、不等粗,重轻重变化,12,PPT课件,三、思其理:,斜势: 1、符合人的生理书写习惯。 2、符合眼睛的观察习惯。 3、符合人的心理习惯:向上升腾。,弯度: 1、似桥有承载力。 2、似弓有弹力。,粗细: 1、节奏的体现。 2、毛笔的性能。 3、曲线美。,符合以上审美原理,则横变得形美、有力、生动感人。一千多年来,其风格多样而形态特点不变。,13,PPT课件,四、练其技,书法贵用笔,用笔需用锋。起笔:逆(顺)锋行笔:中锋。转笔调锋,上行提笔至中间后再按笔。收笔:回锋。行笔结束,提笔。,14,PPT课件,橫:是自左向右用筆的筆畫 口訣:點、畫、提、點、收 起筆折鋒落筆,與水平面約成 45 度 提轉筆鋒使運筆方向與水平面成 6 度 中鋒運筆 調整成水平方向加重運筆 提筆輕壓止筆,意迴呼應收筆 45度,笔画二 勒 笔锋触纸向右下压再横画而慢慢收起,作一横向笔画。,笔画五 策 笔锋触纸向右压再转右上斜画而慢慢收起,要点是需轻抬而进。,15,PPT课件,(一)上短横的写法,1、观察其与长横的异、同之处。,短、粗、两头上翘、收笔是转笔而非顿笔等是上短横的特点,与长横的特点不同,并且上短横用在字上,向下压,长横则上凸与之相反。 二者相同之处是斜度相同,都是左底右高。所谓“凡竖皆正,无横不斜。”,2、写法:逆(顺)锋铺毫转笔右上行,笔尖护尾回锋收笔。,16,PPT课件,(二)横的组合,请观察(1)长短比例? 长横与上短横的长度比为:2:1(2)粗细比例? 长横与上短横的粗度比为:1:2(3)横间距? 以上短横的长度为准,17,PPT课件,“三”的写法。,“三”中间之横为“中短横”。,中短横特点是:平直、粗细较匀、起笔与收笔略尖,且收笔为转笔。“三”的书写重在字的高度,三横距离应匀称,并皆为左低右高之势。,18,PPT课件,19,PPT课件,竖画的技法,20,PPT课件,二、竖画的形态,竖有悬针竖、垂露竖之分。 (左为悬针竖右为垂露竖。),21,PPT课件,三、特点:垂正:平正安稳(凡竖皆正) 粗壮:支柱作用,22,PPT课件,四、写法:,起笔:逆锋起笔,藏头蓄势,如射箭向后拉。行笔:中锋行笔使其饱满、粗壮、有力。收笔:1、悬针竖的收笔要出尖、宜正,须提笔空回。 2、垂露竖的收笔是,行笔至末尾时回锋左上轻 挑,使末端左侧外突呈垂露状。 力避散头、歪斜、纤细等病笔:,23,PPT课件,基本筆法,豎:是自上而下驅毫走筆而成的縱向筆畫。 運筆要領和寫橫劃相同,要寫得垂直、挺拔。 型態上分為垂露、懸針。 口訣:點、畫、左上提、點、上收 垂露:逆入-轉筆-提筆-提按結合澀行-頓轉回鋒收筆 懸針:逆入-轉筆-提筆-提按結合澀行-緩緩提筆最後急收,笔画三 努 为一直向笔画,以直笔之法作开头,竖笔慢慢向下写,向左微偏作一曲度后返回,其笔画不宜直,否则无力。,24,PPT课件,六、竖的应用 悬针竖一般用于字末,垂露竖可通用。,25,PPT课件,26,PPT课件,27,PPT课件,28,PPT课件,29,PPT课件,30,PPT课件,31,PPT课件,撇画的技法,32,PPT课件,二、撇的形态与种类 (依次为斜撇、竖撇、平撇),撇的特点:斜撇:舒展飘逸、斜势呈45,长撇又称为掠法,书写时如 人梳理长发。竖撇:上半段如竖画,下半段如斜撇。平撇:直短、斜度较小,左低右高如同横的斜度,形态如鸟 的喙部。,33,PPT课件,34,PPT课件,三、撇的写法,斜撇为掠法,逆锋起笔转中锋,朝左下45行笔,由重到轻顺势出锋,忌散、翘、坠尾等。,平撇为啄,逆锋起笔,转中锋朝左偏下由重到轻、由慢到快,然后出锋。,竖撇的笔法类似掠法,但弯度更大。先竖行而后弯转成撇,长短斜度因位置不同而变化。,35,PPT课件,常见病笔:,36,PPT课件,撇画的应用斜撇多用在字左: 人、左、木、大竖撇多用在字左、中: 月、周、大、夫平撇多用在字头: 千、兵、禾、我,1、观察字形特点2、说出例字结构的要 领: 主笔、聚散、 轻重等。3、书写训练,37,PPT课件,38,PPT课件,39,PPT课件,40,PPT课件,41,PPT课件,第二课时 平捺的技法,42,PPT课件,捺画的形态与种类,斜捺,一波三折明显 平中带斜 头轻尾重,2、平捺的写法 逆(顺)锋起笔后平走,下转笔逐渐加重再向右行笔,尾部加重,然后徐徐提笔出捺脚,做到捺脚上平下方,43,PPT课件,三、斜捺的写法,斜捺: 起笔:逆(顺)锋轻落笔。 行笔:向右下45左右行笔,逐渐按笔铺毫、由轻到重。 收笔:尾部折笔向右,上平滑不变,下出方折,提笔出锋收笔。,教师书写示范学生练习教师指导,44,PPT课件,3、平捺的用法:,在“走之”一类字中平捺为主笔,其长度要能托起上面部分为准,头尾皆在主体之外。(讲解“走之”的写法) 察之者尚精 拟之者贵似孙过庭书谱,45,PPT课件,46,PPT课件,47,PPT课件,48,PPT课件,点画的技法,49,PPT课件,二、点画的形态,(上为左点、右点;下为长点),50,PPT课件,三、点的特点、作用,卫夫人:点如高峰之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点又称为“侧”,说明其斜势与动感。 点画的形态特点是:头尖尾圆、背凸腹平,左顾右盼如传神的眼睛,“圆侧有神”。 点在字中的位置和态势不同,分别能起到统率全字,均衡对称,稳定重心和显示精神的作用,51,PPT课件,四 、点画写法,右点:逆(顺)锋轻落起笔。右下转顿,回锋收笔,忌按笔即起或描画成点。 左点:笔法与右点相同,行笔方向相反。 长点:顺锋起笔,由轻到重。至末端右上顿笔后右下回锋收笔,尾部形态为上方下平。,常见病笔,52,PPT课件,五、点的组合运用,三点水的写法: 1、三点呈弧形,对右成环抱之势。第二点左移半身。2、三点间距,上紧下松。 3、第三点为点提,注意其笔法与方向。,53,PPT课件,54,PPT课件,55,PPT课件,提画的技法,56,PPT课件,二、提画的形态特点,“提”是一个呼应笔画,是向右上挑出的一种笔画,又叫“挑画”。很像右尖横或反向的短撇,也像刺刀,刚健有力。当独体字变为偏旁后最后一笔的横变为提画,其优势有二:一是让空间,二是增强联系。如:“王、土、正、子”等字变为偏旁时,横画成提。,57,PPT课件,三、提的写法:,先顿笔然后向右上提笔出锋,又称为“策”。要点在于“着力在本,得力在末,着马即起。”,58,PPT课件,四 、提的应用,书写时注意其联络功能,穿插避让关系。,59,PPT课件,书写时注意其联络功能,穿插避让关系。,60,PPT课件,折画的技法,61,PPT课件,二、折画的形态、类型及特点,折画主要分横折、竖折、撇折,是种复合笔画。折画的折处像人的膝关节,折处轮廓显出两个棱角,突出折的健壮骨力。,62,PPT课件,三、折的写法,横折:先写横至尾部,提、顿笔后写竖画,双棱要突出。,竖折:先写竖画,至尾部左下轻挑后右下顿笔,顺势写横。,撇折:先写斜撇,顺势往右下出反捺(长点),呈单棱的形态。,63,PPT课件,勿出现如下病笔:,四、折的运用,64,PPT课件,65,PPT课件,66,PPT课件,67,PPT课件,钩画的技法,68,PPT课件,二、钩的种类 钩画主要为:横钩、竖钩、斜钩、竖弯钩、卧钩等。,69,PPT课件,三、钩的写法: “钩”可看作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主体部分,二是出钩之处。钩的形态与方向是关键。,70,PPT课件,横钩:先写横,至尾处顿笔出钩,方向指向字心,如鸟视胸。,71,PPT课件,竖钩:先写竖至末端蓄势,然后向左上出钩。,72,PPT课件,斜钩:又称戈钩,直中带弯,有“重轻重”的变化,向外偏上出钩,弹性力度较强。,73,PPT课件,竖弯钩:又称“浮鹅钩”,因其形似故名之。先以竖的笔法行笔至弯转处需保持中锋用笔此处较细,继续向右行笔并弯转成鹅卵形,出钩方向为竖直向上。整体节奏有重轻重的变化。,74,PPT课件,卧钩:又称“心钩”,尖锋入笔由轻到重,弯转呈1/3圆弧,钩指向圆心方向。,75,PPT课件,四、钩的用法,76,PPT课件,四、钩的用法,77,PPT课件,四、钩的用法,78,PPT课件,79,PPT课件,80,PPT课件,81,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