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油气勘探地质基础课件.ppt

    • 资源ID:1572910       资源大小:10.99MB        全文页数:7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油气勘探地质基础课件.ppt

    ,油气勘探地质基础,地球的基本特征,沉积岩,油气藏,油气勘探地质基础,油气勘探地质基础,石油是什么?,石油藏在哪里?,油气勘探地质基础,石油是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从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在加工提炼之前称为原油。石油是种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液态烃,含有数量不等的非烃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在地下液态石油中常溶有大量的天然气,并溶有固态烃及非烃,多具芳香气味,呈油脂状,比水轻,多呈黑褐色、棕色、绿色及浅黄色。,有人认为石油是在地下的大油湖之中实际上这些油储集在岩石的微小孔隙之中,大多数孔隙小的无法用肉眼看到。,油气勘探地质基础,油气勘探地质基础,石油就是储藏在岩石的空隙和裂缝中,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的基本特征,赤道半径 6378km两极半径 6356km平均半径 6371km扁率 1/298赤道周长 40075子午线周长 40008表面积 5108km2体积 10832108km3,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的基本特征,陆地面积为1.49108km2占地球表面积的29.2海洋面积为3.61108km2,占地球表面积的70.8 地表的最高点在亚洲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m 最低点位于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在海面以下11034m 最大垂直起伏约20km,地球的基本特征,山地海拔高度在500m以上的低山、1000m以上的中山和3500m以上的高山 丘陵海拔小于500m、顶部浑圆、坡度较缓、坡脚不明显的低矮山丘群 平原海拔低于200m、宽广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 高原海拔高程在500m以上、面积大、顶面较为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 盆地四周为山地或高原、中央低平的地区,陆地地形特征,山地,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程大于200米的地区。海拔500米-1000米称为低山; 1000米-3500米称为中山;大于3500米称为高山。线状分布的叫山脉。,丘陵,丘陵 高低不平,相对高差在200米以下的小山,平原,平原宽广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高原,高原 海拔高程在600米以上表面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盆地,四川盆地,盆地 四周是高原或山地中央低平(平原或丘陵)的地区。,地球的基本特征,海底地形特征,大陆边缘大陆与大洋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 (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岛弧 ) 大洋中脊绵延在大洋中部的巨型海底山脉 大洋盆地介于大陆边缘与大洋中脊之间的较平坦地带,平均水深40005000m,地球的基本特征,海底地形特征,地球的基本特征,地震波的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总体上是随深度而递增变化的。但其中出现2个明显的一级波速不连续界面。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称为地壳。 古登堡不连续面,古登堡面以上到莫霍面之间的地球部分称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到地心之间的地球部分称为地核。,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球的基本特征,地震波传播速度存在着两个明显的分界面:一个在33km(陆壳)深处,纵波从6.8km/s增加到8.lkm/s,横波由3.9km/s增加到4.5km/s,这个界面称为莫霍洛维奇面,简称莫霍面,是地壳的下界面。,另一个界面在289lkm深处,纵波从13.7km/s,突然下降到8.0km/s,而横波不能通过此面,称古登堡面。,根据这两个界面,可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这三个圈层处在不同深度,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的基本特征,地壳是不均匀的,根据组成地壳的物质成份的差异、地壳的厚度和结构,将地壳划分成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两种基本类型。,地壳的结构和类型,地球的基本特征,地壳的结构和类型,地球的基本特征,地壳的物质组成,组成固体地壳的主要物质是岩石,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矿物则是由单质化学元素或其化合物组成的。在地壳的演变过程中,各种岩石、矿物或元素的状态也在不断地变化。,地球的基本特征,岩石,地壳是由三大类岩石(通常叫石头)组成的。岩浆岩 沉积岩变质岩,岩石转换,地球的基本特征,岩浆岩,是熔融状态的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岩浆是在地下深处形成的高温、高压熔融状态的硅酸盐物质。岩浆的主要成分是SiO2。此外,还有其它元素、化合物和挥发组分。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上升(侵人)或喷出地表,在这个过程中岩浆会逐渐冷却,造岩矿物依次结晶,最后凝固形成岩石,即为岩浆岩。,地球的基本特征,岩浆岩,地球的基本特征,变质岩,变质岩是原来的岩石在外界条件 (温度、压力等)作用下变质而形成的新岩石。常见的变质岩有大理岩 (可以做装饰材料)和石英岩等。,地球的基本特征,变质岩,沉积岩,沉积岩就是原来的母岩 (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遭受风化剥蚀,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是组成地壳表层的最重要的一类岩石。它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如金、银、铜、铁、锡等绝大部分都蕴藏在沉积岩中,石油和天然气绝大部分也储集在沉积岩中。,沉积岩,沉积岩分类,沉积岩大致分为三大类,碎屑岩、粘土岩和化学岩,沉积岩,沉积岩,沉积岩形成,沉积岩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风化和剥蚀,搬运,沉积,成岩,沉积岩的形成,风化和剥蚀 暴露地表的岩石,经风吹雨淋,温度升降、生物破坏、大气氧化等联合影响,岩石发生物理、化学成分的变化,这种自然现象称为风化,如光滑的岩石表面变粗糙,或者产生裂缝,甚至裂成碎块或粉末。风化产物有碎屑物质 (砾石、砂、泥土等)和溶解性物质。 具有能量的介质如流水、风、冰川等将风化表层从母岩体上剥离,使岩石新鲜面暴露,这种作用就叫剥蚀。,沉积岩的形成,风化和剥蚀,沉积岩的形成,搬运 地质上把风化产物离开母岩而向新地区移动的过程称作搬运。进行搬运的载体有流水、风、冰川等,最普遍的是流水搬运。风化产物最常见的是以碎屑物质形式搬运,此外在流水中还有溶解形式和胶体形式的搬运。,沉积岩的形成,搬运,沉积岩的形成,沉积 风化产物经过一定时间和距离的搬运之后,由于搬运力逐渐减小或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被搬运的物质从搬运的载体中分离,而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的过程,称为沉积。,沉积岩的形成,成岩沉积物变成坚固岩石需要一个成岩过程。成岩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重结晶作用,胶结(左)和压实作用(右),地质构造,地层在空间上的展布形态叫地质构造。在不受外力影响的情况下,沉积岩层是水平,但由于地壳是不断运动的(构造运动),包括垂向升降运动、横向拉伸和挤压运动,使本来水平的地层倾斜、弯曲或发生断裂,各种各样的地层形态形成不同的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与油气藏分布密切相关,它控制油气运移的方向,并提供油气聚集的场所。,地质构造,基本构造形态单斜构造,单向倾斜的岩层叫单斜构造,它是由于地层差异升降形成的,褶皱构造,在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下,岩层形成各种各样的弯曲形状,但未丧失其连续性,这样的构造叫褶皱构造。,航空照片拍摄到的褶皱,地质构造,褶皱构造,褶皱包括多段弯曲起伏,向上凸起的弯曲段叫背斜; 向下凹的弯曲段叫向斜。 背斜构造中常常储存丰富的油气。,背斜,向斜,地质构造,基本构造形态,单斜和褶皱构造剖面图及等高线图,(a)单斜构造 (b)背斜构造 (c)向斜构造,地质构造,基本构造形态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是指岩层受力后发生脆性变形而断裂,丧失了岩层原有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断裂构造又可分为两大类:未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称裂缝;发生了明显相对位移的称断层。,地质构造,基本构造形态断裂构造,地质构造,基本构造形态断裂构造,断层一方面它可成为油气运移散失的通道,从而可使油气藏受到破坏; 另一方面断层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形成断层遮挡类型的油气藏,而且对于断块油气藏的形成、分布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断层构造示意图,断层要素,1.下盘 2.上盘 3.断层面,逆断层,上盘上升,底辟构造和盐丘: 底辟构造是地下高韧性的岩体, 如岩盐、石膏、粘土或煤层等, 在构造力的作用下, 或者由于岩石物质之间密度的差异引起的浮力的作用下, 向上流动并挤入上覆岩层之中而形成的一种构造。,底辟构造和盐丘: 盐丘是由于岩盐和石膏向上流动并挤入围岩, 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一种构造。盐丘构造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底辟构造, 岩核内岩盐变形为复杂多样、大小各异的褶皱, 其中多为倾竖褶皱或叠加褶皱, 这与岩盐多次上升流动有关; 盐核之上的上覆岩层往往形成穹隆或短轴背斜, 盐核与围压常为陡倾的断层接触, 围压倾角也变陡。,地层接触,整合接触 指上下两套地层为连续沉积,产状也基本相似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反映了沉积环境稳定,构造运动不明显。,平行不整合接触 指上下两套地层不连续而有沉积间断,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一致。,不整合面,不整合面,角度不整合接触 指上下两套地层不连续而有沉积间断,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地质构造,基本构造形态构造图,地质学上用构造剖面图和构造等高线图来表示岩层的构造形态。构造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的垂直剖面图,可以表示该剖面上各个岩层的展布形态。构造等高线图,是用某一岩层层面的海拔等高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来表示该岩层的空间起伏形态,又称构造平面图。,地质构造,基本构造形态构造图,含有断层的构造等高线图,单斜和褶皱构造剖面图及等高线图,(a)单斜构造 b)背斜构造 c)向斜构造,地质构造,区域地质构造,一个盆地不同地区的地壳运动历史不尽相同,构造特点各异,据此将盆地平面分成多个构造分区,叫区域地质构造。根据盆地基底起伏状态将盆地分为若干个一级构造单元,即坳陷和隆起。一级构造单元内又可分为若干个次一级构造单元,即凸起和凹陷。,地质构造,区域地质构造,1、坳陷是盆地内在发展史上以相对下降占优势的构造单元,是一定地质时期的沉降中心,沉积岩厚度较大,“生、储、盖”组合发育,是油气藏分布主要区域。 2、隆起是盆地内在发展历史上以相对上升占优势的构造单元,沉积厚度较薄。 3、凹陷和凸起 一个隆起或一个坳陷又可以按其基底起伏形态分成若干个凹陷和凸起,坳陷内的凹陷沉积厚度最大,是重要的生油区。,油气藏,石油的生成,关于石油的生成,在学术界概括起来有三种观点:油气无机成因说、油气有机成因说和油气成因二元论。,无机成因说认为油气是与生命活动无关的无机物生成的,是宇宙天体中的碳、氢化合物或地下深处岩浆中所含碳、氢以无机方式合成的。,有机生成学说认为埋藏于地下的石油是古代生物的遗骸在浅海、海湾、内陆湖泊等地沉积下来,并被新的沉积物迅速埋藏起来,使这些有机物质不被氧化而保存下来。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和特殊的环境下,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最后转变成石油和天然气。,油气成因二元论是指油气既可以是有机物转变而来的,也可以是由无机物转变而来的。,油气藏,油气藏的形成,油气藏形成的过程:,石油生成,运移,聚集,保存,石油是在生油层中生成的,生油气层是那些较厚的暗色粘土质和石灰质的岩层。这种岩层比较致密,生成的油气也比较分散,所以很难形成有开采价值的油层。油气是可以流动的。在共存水的重力分异和一定压力的作用下,油气流出生油层,被运移到别的地层储油层中去。,油气藏,油气藏的形成,油气藏形成的过程:,石油生成,运移,聚集,保存,储油层具有大量的孔隙空间,可以容纳较多的油气,形成油气聚集。疏松的多孔砂岩、具有裂缝和溶洞的石灰岩等,都是很好的储油层。,油气藏,油气藏的形成,油气藏形成的过程:,石油生成,运移,聚集,保存,如果储油层的上面覆盖的地层属于多孔、渗透性地层,或者上面没有致密地层覆盖,油气就会流失到其它地层中去,则形不成油藏。所以形成油藏还需在储油层上部有致密的盖层。盖层一般是致密的粘土层、泥岩层、页岩层。,石油的运移,油气藏,油气藏的基本概念,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称为圈闭。 油气藏,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一个油气藏存在于一个独立的圈闭之中,油气在其中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 统一的油(气)水界面和统一的压力系统) 。 如果在圈闭中只聚集了石油,称为油藏;只聚集了天然气,称为气藏;二者同时聚集,则称为油气藏 。,油气藏,油气藏类型,多年来,各国地质学家提出了许多分类方案,主要可归为几种:以形态为依据的分类(层状、块状、不规则状)以成因为主的分类(构造、地层、复合圈闭)混合分类:以成因为主,结合形态分类( 西大等),油气藏,油气藏类型,油气藏成因分类图,按圈闭成因,油气藏可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岩性油气藏复合油气藏,油气藏,构造油气藏,由于地壳运动使储层顶面发生变形、变位形成的圈闭里储存了油气,称构造圈闭油气藏。,包括背斜油气藏和断层 (或断块)油气藏。世界大油田中,背斜油气藏占总数75%以上,我国已发现的油气藏大多数也是背斜油气藏,如大庆油田。,油气藏,背斜油气藏,由于地层发生弯曲、拱起形成向周围倾伏闭合低油气势区。,油气藏,背斜油气藏,基本特点油气水分布,油气局限于闭合区,气居上,中间是油,下面水。当一个背斜的腹部存在多层储集层,可分两种情况出现:如彼此被分隔则形成多个油气藏; 如各油层之间并未完全分隔,而且相互沟通, 应认为是一个统一的油气藏,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封闭作用 由于断层的存在,使油气在纵向上,横向上被密封、聚集成藏。 通道和破坏作用 由于断层活动或开启程度高,破坏了油气藏的平衡状态,断层可作为油气运移通道;如上部有良好盖层,可形成次生油气藏。如断层断至地面,油气可逸散而破坏原有油气藏。,油气藏,构造圈闭断层,油气藏,地层岩性油气藏,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储油圈团是由沉积作用或成岩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渗透性地层与非渗透性地层沉积搭配而成的圈闭叫地层圈闭,油气聚集在地层圈闭中形成的油气藏称为地层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又细分为:,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潜山油气藏 地层超覆油气藏,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油气藏,油气藏,复合油气藏,有些圈闭是受多种因素控制的,如某些圈闭既有断层的作用又受地层的影响,故把受多种因素控制的油气藏称为复合油气藏。,油气藏,Click to edit title style,

    注意事项

    本文(油气勘探地质基础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