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朱德完整公开课ppt课件.ppt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1.了解作者,掌握课文新字和词语;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 点。2.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学会以时间顺序组 织材料的方法。3.揣摩质朴、自然、真挚的语言特点,学习运用细节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及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手法。4.感受朱德母亲的高尚品德,领会母爱的深沉,体会作者 的思念、敬爱之情。培养学习的亲情观。,学习目标,朱德 1886年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的杰出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作者简介:,朱德故居,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忠厚、仁慈、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这篇回忆我的母亲。 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时,题目为“母亲的回忆”。但是这个题目容易引起歧义,它既可以理解为母亲所回忆的往事,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母亲的回忆,于是1984年秋季中学课本将此文题目改为“回忆我的母亲”。沿用至今。,背景资料,文体知识回忆录 1.概 念 回忆录是传记文学的一种,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忆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2.特 点 (1)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2)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 (3)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知识链接,3.如何读写人的回忆录? (1)抓住叙写的主线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的钥匙。因为回忆录是依第一人称来叙写人物的, 在阅读时应沿着叙写的主线, 如作者描述了哪些具体事件, 进而把握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品德、气质。 (2)从记叙的字里行间和作者的议论中,弄清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阅读文章:1、注意本文生字生词,重点字词!2、文章的体裁是什么?,佃农( ) 祖籍( ) 仪陇( ) 溺死( ) 劳碌( ) 私塾( )衙门( ) 横蛮( )不辍劳作( ) 饱尝( )妯娌( ) 和睦( )差役( ) 迁徙( ),din,j,lng,n,l,sh,y,hng mn,chu,chng,zhu li,m,Chi y,x,字音字形:,1、不停地劳动(耕作)。 2、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3、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4、有钱而心狠,剥削穷人,压迫穷人。5、饥民聚夺富家食物或去富家吃饭。6、到处向人家借钱。,不辍劳作 任劳任怨 宽厚仁慈 为富不仁 吃大户 东挪西借,回忆录 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 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 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本文什 么 体 裁 ?,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作者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5段):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崇高的思想感情。,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是哪一句?,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哪一句?4、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分析课文,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是:,“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4、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 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感情基调。,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二、阅读课文第2-13自然段,跳读课文,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这些时间母亲经历了什么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品质?,“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菜、喂猪,聪明能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同情贫苦农民,反感为富不仁者,坚强不屈;爱憎分明,朴素的 阶级意识,节衣缩食,借债供“我”读书,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勤劳,热爱劳动,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勤俭持家,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理解、支持革命,不辍劳作,热爱劳动,勤劳一生,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深明大义,作者小时候 (记忆时起),18951900年前后,1905年,1908年,1919年,大革命时期,抗战以后,1944年,母亲的往事 母亲的品质,1、养大八个孩子2、不和任何人吵架3、希望中国民族解放成功4、东挪西借培养一个读书人5、回家继续劳动,直到最后6、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支持革命性格和蔼支持我读书勤俭节约同情穷人坚持劳动,连线,思考:1.课文通过什么线索?按什么顺序将这些小事连为一体?2.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采用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什么作用?,叙事方法,倒叙顺叙,作用,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按时间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叙述贫苦的家境和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爱憎分明的情感。,小结213自然段内容,2.作者从哪些方面书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c、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 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a、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b、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三、阅读第14-15自然段,1.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抒情和议论,2、作者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与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给我们什么启示?,感情升华,把爱母亲的感情升华到爱劳动人民,把报母恩的思想升华到报效中华的崇高境界。表达了朱德同志的博大胸怀与崇高思想。,启示:要博爱,要有为天下人服务的意识。,1、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明确:通过对比,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持家务,表达了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2、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明确:以让人震惊的事实来说明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劳动,这样的话语虽无溢美之词,但母亲勤劳坚强的形象却十分生动感人。,3、如何理解“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这几句话?,这几句平实的话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在旧中国的农村,溺婴是常有的事情,朱家也不例外,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才被迫忍痛溺死五个孩子。这个怵目惊心的事例,足以揭示旧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的牛马不如的悲惨境遇,是旧中国农村的缩影。后一句是画龙点睛的议论,一个“多么惨痛悲哀”,一个“无可奈何”,字字滴血声声泪,悲惨万状,万般无奈啊!,4、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说“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母亲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普通的一员。而正是像母亲这样具有崇高美德的千百万普通劳动者创造了和创造着人类历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母亲是伟大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作者把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升华到热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高度;作者把对母亲的歌颂之情升华到与歌颂劳动人民的感情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崇高境界,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探究主题,回 母亲去世:万分悲痛 写文怀念忆 勤劳俭朴我 母亲的一生 聪明能干 怀念的 宽厚仁慈 崇敬母 坚强不屈亲 教育影响:支持作者参加革命 忠于党和人民,结构图示,写法探究,本文是如何精心选材,巧妙布局的?,作者深受他的母亲。对母亲的一生,值得回忆记叙的事情有很多。本文主要精选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这一点作为重点来叙写母亲的一生。文章选材精当,布局巧妙,重点突出,层次清晰。课文开关先概括出母亲一生的特点“勤劳”,总领全文,然后又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回忆记叙。中间,集中、具体记叙了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写母亲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例如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线、挑水、挑粪;写母亲任劳任怨、坚强不屈、宽厚仁慈,在大家庭里与长幼、伯叔、妯娌和睦相处。这些事例构成了这位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本质特征。同时,还写到母亲同情、周济贫苦农民、憎恨为富不仁者;教给作者“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生产知识和的意志”,支持作者投身革命、体谅党的困难等等,这进一步表现了母亲高尚的思想品质。,本文在记叙中适当穿插一些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鉴赏评价,本文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一些对人物、事件的议论,抒发作者的感情,这是传记体文章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特点。这些议论可以突出人物的品质,揭示事件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本文第14、15段正是这样,这两个自然段承前文所叙,以抒情的笔调,写出母亲给予作者的宝贵财富,在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感情真挚深沉,并点明了母亲“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原因。,本文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继续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而且本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选材、组材。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纵横交叉、点面结合。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头绪繁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比山高,比海深的伟大母爱。,总 结,课后练习,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短文,用一个小事例来表现母亲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