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食源性寄生虫课件.ppt
1,作业:本周六晚截止,发邮件。,自由组合,3-4人一组,以PPT或flash动画等形式,介绍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 包括: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防治,不超过15张PPT,一定要文字精炼、配上合适清晰的图片或录像。下周一请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课,每组发言时间不超过5分钟。,2,食源性寄生虫病,广义:食(饮)用被感染期寄生虫污染的食物、水源而引起的人体感染的寄生虫病。如: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狭义:寄生虫幼虫阶段寄生于动物/植物体内或体表而发育或繁殖,并以该种生物作为生活史过程中的宿主或传播媒介,人若食用含有该虫的未熟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华支睾吸虫。,3,种类:,水源性:蓝氏贾第鞭毛虫等;肉源性:旋毛虫、弓形虫、带绦虫等;鱼源性:肝吸虫、异尖线虫等;软体动物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等;淡水甲壳动物源性:肺吸虫等;两栖爬行动物源性:曼氏迭宫绦虫等;节肢动物源性:微小膜壳绦虫等;植物源性:姜片虫等。,4,食源性寄生虫病,卫氏、斯氏狸殖吸虫病,5,生活史及流行病学特点:,均是经口感染,“病从口入”;多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宿主;有明显的地域性、地方性,与人们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密切的联系;均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受气候、地理环境影响。,猫,犬,猪,6,致病及危害:,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肝吸虫感染,全国已遍及27个省(市、自治区), 第二次全国寄生虫病调查显示全国感染人数达12001500万,可引起胆管炎、胆囊结石、肝硬化甚至肝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妇女每年生育约810万名弓形虫病损害儿,美国每年约有3300名新生儿感染弓形虫病,耗费医疗费约2200万美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2006年北京“福寿螺事件”,致160多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7,诊断与防治:,诊断防治,流行病学诊断:特定人群,临床诊断:病人个案,实验室诊断:病原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控制消灭传染源:吡喹酮、阿苯达唑等,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管、加强食品卫生检疫、把住入口关等,保护易感人群:宣传教育,8,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食品安全: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卫生: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用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9,食品安全新问题:,跨国跨区食品贸易增多:福寿螺从广西到北京、进口食品旅游及人口流动增加:环境变化及污染:粪便等处理不当人群变化:老龄化、HIV人群、肿瘤病人等,机会致病生活方式改变:快餐、烧烤、食堂等,疯牛病、口蹄疫、二噁英事件、禽流感等,10,WHO提出家庭食品制作10条黄金规则:,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彻底烹调食物,立即食用煮熟的食品,精心储存食品,彻底再加热熟食,避免生食与熟食接触,反复洗手,精心保持厨房所有表面的清洁,避免昆虫、鼠类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水。,中华分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P266,简称华支睾吸虫,肝吸虫(liver fluke)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引起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1874年首次在华侨体内发现1975年在汉墓古尸粪便内发现虫卵,悠久历史,一、形 态,成虫 狭长,背腹扁平,前窄后略钝,呈葵花子状;一般为1025mm35mm。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肠支分两支,无肛门;一对树枝状分支睾丸;长管状子宫,最小蠕虫卵;形状:低倍镜下似芝麻, 高倍镜下瓜子形;黄褐色;卵一端较窄有盖,肩峰,另一端有疣状突起; 内含毛蚴。,卵盖,肩峰,卵壳,毛蚴,疣状突起,(1040),虫卵,肝吸虫虫卵,(1040),SEM 3000,随粪便排出卵 -,淡水螺吞食(第一中间宿主),毛蚴,胞蚴,- 逸出螺体,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经口 - 终宿主,童虫,- 经胆总管- 经血管- 穿肠壁经腹腔,成虫,入水,囊蚴,雷蚴,尾蚴,二、生 活 史,肝胆管内,1月,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常见的有:纹沼螺长角涵螺赤豆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16科,71属,139种-(鲤科占28属51种)野生小型鱼类如麦穗鱼感染率较高,小结:,寄生部位(成虫):肝胆管内;中间宿主:1st淡水螺、2nd淡水鱼或虾;感染期:囊蚴;感染方式:经口,食入含囊蚴的鱼肉;成虫寿命:一般2030年 ;终宿主:人; 保虫宿主:猫、狗、猪、鼠等,三、致 病,主要危害是肝受损,发生在肝的次级胆管,也可累及胆总管、胆囊。异位寄生,引起胰腺炎.,华支睾吸虫致病机理,成虫分泌物与代谢产物,胆管上皮脱落,增生,管壁增厚,癌变,管腔狭窄,胆管阻塞,细菌感染,胆道炎症,机械性刺激与压迫,虫卵、死亡虫体碎片,胆汁性肝硬化,胆石症,阻塞性黄疸,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无特异性。如:上腹不适,腹痛、腹泻,厌油,乏力,肝区隐痛等。体征:肝肿大,多左叶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常有营养不良、贫血、发育障碍,临床表现往往较重,死亡率较高,极少患者可致侏儒症。,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内,成虫寄生在胆囊,肝吸虫病变的兔肝,肝吸虫患者手术照片,肝吸虫感染致肝癌患者肝脏照片,肝吸虫病患者(肝肿大,腹水),肝硬化腹水 肝吸虫病人(图中),肝吸虫病病人(侏儒症),正常人 华支睾病患者,四、诊 断,病原检查:找虫卵,感染后一个月1. 粪便检查: 各种浓缩集卵法 如 离心沉淀 直接涂片法、改良加藤氏法2.十二指肠引流胆汗进行离心沉淀检查。,诊 断,免疫学检查:检测血清抗体或抗原,IFAT、ELISA影象学检查:超声、CT 询问病史:流行区,五、流 行,华枝睾吸虫在世界上主要分布于中国、韩国、越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我国分布广泛:25个省、区、市有本地感染的病例,南方以广东,广西,珠江三角洲最为流行,北方以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流行严重,其他地区都有片、点分布流行区人群感染率为2.4% , 感染人数约1249万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的地区分布,广西肝吸虫病流行情况,广西60个县(市、区)有肝吸虫病流行或病例报告。,流 行,传染源: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传播途径:粪便中的虫卵入水,第一、第二中间宿主广泛存在;理论上容易预防,但很难改变人们的传统饮食习惯;当地人群有吃生的或未生的鱼肉的习惯,习食(鱼生粥);嬉食(烤鱼、烧鱼);误食(砧板),横县鱼生,80%的人吃鱼生,防 治,1. 不要生吃鱼、虾;也不能用生鱼喂猫、狗等动物。生、熟菜板要分开。2. 人粪不能用作养鱼。3. 首选药物:吡喹酮(25mg/kg,tid3d)阿苯哒唑、三苯双脒,布氏姜片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 P270,简 介,肠道寄生大型吸虫俗称姜片虫或肠吸虫,古书称“肉虫、赤虫”成虫寄生在人或猪的小肠,引起姜片虫病(fasciolopsiasis),一、形 态,1. 成虫 长椭圆形,背腹扁平,肥厚硕大, 活体肉红色,死后灰白色,似生姜片,长27cm, 宽12cm,厚0.5-3mm;腹吸盘靠近口吸盘,漏斗状,肌肉发达,较口吸盘大45倍;一对珊瑚装分支睾丸;卵黄腺发达。,2. 虫卵大小:最大蠕虫卵,130140 m 8085 m ;形状:椭圆形 ;颜色:淡黄色;卵壳:卵壳薄,均匀,卵盖较小;卵内含物:内含卵细胞1个,卵黄细胞2040个 。,卵盖,卵细胞,随粪入水 虫卵-,毛蚴孵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逸出 - 吸附于植物媒介 表面,经口-被终宿主食入,幼虫孵出,13个月,成虫,在水中发育(约37w),侵入中间宿主(扁卷螺),尾 蚴,囊 蚴,- 吸附于肠粘膜,12 个月,二、生活史,生活史,生 活 史 小 结,寄生部位:小肠上段;中间宿主:扁卷螺植物媒介: 水红菱、茭白、荸荠等感染方式:经口,人或猪因生食含活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成虫寿命:一般1-4年;保虫宿主:猪。,中间宿主:扁卷螺,菱角,荸荠,水生植物为植物媒介,茭白,浮萍,水花生,布氏姜片吸虫囊蚴,从水生植物表面刷洗、沉淀,取沉淀中的囊蚴,三、致 病,夺取营养 覆盖肠粘膜机械性损伤吸盘发达,吸附力强,可造成肠道明显的机械性损伤 ;肠粘膜可发生炎症、出血、水肿、坏死、溃疡等;偶有肠梗阻;毒性作用和变态反应,致 病,病人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腹痛和腹泻,腹痛多位于右上腹部,肠蠕动增强,肠鸣音亢进。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还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儿童患者可出现夜惊、磨牙等神经症状。重度患者表现为营养不良和消化功能紊乱,浮肿、贫血和重度乏力。,四、诊 断,1、粪检:,直接涂片法:因虫卵大,产卵量大,一条成虫 每天产卵25,000个,故检出率高,易诊断,浓集法:改良加藤法、离心沉淀、水洗沉淀,2、检虫:,呕吐,随粪外排,五、流 行,1、分布:,亚洲,国内:东南沿海、内地平原 18个省、市 与水生养殖业密切相关,姜片虫感染率的地区分布,2、流行环节:,(1)传染源: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2)传播途径:,虫卵入水 水中有扁卷螺、水生植物,(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啃菱角的外皮而生食。有人在一个菱角的 外皮上捡到688个囊蚴。,生食水生植物:菱角、茭白,六、防 治 原 则,1、加强粪管、防止污染水体,2、卫生宣教:饮食卫生,3、不用被囊蚴污染的青饲料喂猪,4、普查普治:首选 吡喹酮,并殖吸虫,并殖吸虫(Paragonimus)是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肺及组织的吸虫。我国主要有两种并殖吸虫寄生于人体:肺型并殖吸虫病 卫氏并殖吸虫皮下型并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 P275,简称为肺吸虫(lung fluke)成虫寄生在成虫-主要寄生于人或肉食类哺 乳动物的肺脏 引起肺吸虫病(paragonimiasis),一、形 态,1. 成虫 椭圆形,虫体肥厚,腹平背隆,似半颗黄豆,约1054mm 长宽比约2:1 口吸盘腹吸盘,腹吸盘位于虫体中横线之前,肠管波浪状起伏 卵巢与子宫左右并列,两个睾丸左右并列 。,2. 虫卵大小:80 11848 60 m形状:椭圆形;颜色:金黄色;卵壳:卵盖大而倾斜(可缺盖),卵壳厚薄不均匀;卵内含物:卵内含一个卵细胞,10多个卵黄细胞。,二、生 活 史,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童虫,成虫,川卷螺,淡水蟹 蝲蛄,人体,成虫,(寄生在人或肉食动物的肺部,虫卵经气管咳出或吞入后随粪便排出),囊蚴,胸 腔,腹 腔,肺,穿过肠壁,穿过隔肌,生活史,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蝲蛄,crayfish,Eriocheir sinensis,生活史小结,终宿主:人保虫宿主:常见虎、豹、猫、狗等转续宿主:野猪、野鼠等第1中间宿主:川卷螺第2中间宿主:溪蟹、 蝲蛄感染期:囊蚴感染方式:经口,生 活 史,寄生部位:肺异位寄生: a 穿行至肝、腹膜、脾、肾、生殖系 b 穿过腹壁肌肉-腹壁、胸壁 c 沿颈部-颊部、眼眶 d 入胸腔的虫体可经纵隔-心包、颈 内A周围疏松组织-颈A管外孔-入 颅、侵入脑,一、急性期:主要由童虫移行、窜扰所致,(1)穿肠壁-出血、脓性窦道,(2)入腹腔-浑浊或血性积液,(3)肝脏花纹状出血、坏死,呈“虫蚀”样,(4)入胸腔-胸腔积液、胸膜炎,(5)入腹壁-血性或化脓性肌炎,三、致 病,二、慢性期 主要损害肺,脓肿期,炎症C死亡 、 崩解,形成囊壁,内容物排出、吸收,肉芽组织填充纤维化,特点:虫体具有游走性,多部位新旧病变同时存在,三期病变可同时见于同一器官内,组织损伤、出血、炎C浸润,果酱样,囊肿期,纤维疤痕期,临 床 分 型,4、皮下包块型:游走、单个或成串、触之可动,多见于 腹壁、胸背、头颈,直径1-6cm。5、亚临床型 症状不明显,血清学阳性。6、其他型:,1、胸肺型:最常见,以血痰为主要特征,伴咳嗽、胸痛, 血痰铁锈色或果酱样,可见虫卵2、腹型: 腹痛、腹泻、大便带血,侵及肝时,肝痛、 肝大、肝功紊乱3、脑脊髓型:以侵犯部位而定,常见有阵发性剧烈头痛、 癫痫发作,运动N障碍如偏瘫、视力障碍等。,Dog infected with Paragonimus westermani shows multiple worm nodules.,A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hows multiple calcified density in the right frontal and temporal areas of chronic cerebral paragonimiasis patient.,Brain Paragonimiasis (paralysis),Subcutaneous paragonimiasis,返回,新华网广州9月25日电:一名30多岁的广西籍男子两个月前大腿皮下长了个会爬行的小“瘤子”,据了解,这名患者一向都有生吃河鲜的习惯,其中特别喜欢吃醉蟹或蝲蛄。他的身体一直不错,因此在病发初期,他没有怀疑到怪病是由生吃河鲜引起的,在看病时也很少向医生说出他的饮食习惯。 患者开始出现低烧等感冒样症状,大腿上长了一个核桃大小的“瘤子”,有轻微痛痒,他按照感冒口服些药物自我治疗。一周过去,“瘤子”竟然会爬行,从大腿移动到小腿。这可把他吓坏了,马上到当地医院求治,疗效并不显著,症状依然存在。近日到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求治,被诊断为肺吸虫病,由生食河蟹引起的。经过一系列的杀虫治疗,这名患者经复诊检查目前已基本治愈。,四、诊 断,(一)病原学检查 1、找虫卵 痰液、粪便 2、皮下结节或包块活组织检查找童虫,(二)免疫检查1)皮内试验 普查用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阳性率90(三)X线、CT检查 脓肿期-边缘模糊、界限不清的浸润性阴影 囊肿期-边缘锐利的多房性囊样阴影 纤维疤痕期-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五、流 行,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国、韩国、日本、越南、菲律宾、泰国、印度和俄罗斯(远东)。,分布广泛:全国有25个省、市、区(含台湾)有本地感染的病例。分溪蟹流行区和蝲蛄流行区,并殖吸虫病的病例分布,流 行 环 节,(1)传染源:,(2)传播途径:,虫卵入水 水中有螺和蟹、蝲蛄 人、畜、兽捕食第二中间宿主,(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六、防 治,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关键) 不吃生溪蟹、蝲蛄(“麻小”)、生肉类, 不喝生水,注意餐具卫生。2、加强粪管,不随地吐痰,防止虫卵污染水源。3、治疗病人、带虫者。处理保虫宿主。 药物有吡喹酮等。,2003年元旦前, 著名小品剧演员赵本山身体不适,咳嗽,胸痛,痰中带血,伴有发热,几家医院当作肺炎治疗,病情不见好转,经仔细检查终于弄明白,原来他患的是肺吸虫病,祸起吃了未煮熟的小龙虾。,链状带绦虫 Taenia solium P290,又称 猪肉绦虫(Pork tapeworm ) 链状带绦虫、 有钩绦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 -猪带绦虫病,幼虫-寄生于猪或人的组织内 -囊尾蚴病,即囊虫病 (cysticercosis),简 介,形 态,成虫:乳白色,扁长如带,前端较细,向后渐扁阔,分节,7001000片,长24m,头节,头节近球形,似小米粒,1mm,有4个吸盘、顶突、其上有小钩2550个,排列成内外两圈,内大外小。,头颈节,头颈节连为一体,颈节具有再生能力;幼节节片短而宽 。,成节(Mature proglottids) 近方形,每一成节各有一套生殖器官。睾丸约150200个,卵巢分左中右三叶,中叶小,孕节(Gravid proglottid)子宫向两侧分支,每侧约713支,每一支又继续分支,呈不规则树枝状;每一孕节中约含4万个虫卵。,形态,虫卵:,球形,31 43m,壳薄,无色透明,胚膜厚,具放射状纹理 棕黄色,内含1个六钩蚴,猪囊尾蚴,猪囊尾蚴俗成囊虫,如黄豆大小,为白色半透明的囊状物,囊内充满透明的囊液,被囊尾蚴寄生的猪肉俗称为“米猪肉”或“豆猪肉”,形态,成虫 寄生在小肠,二、生活史,虫卵/孕节-,经口,被猪 食入,消化液 2472h,六钩蚴孵出,-钻入肠壁-,血流或淋巴,各组织(肌肉、脑等),6070天,囊尾蚴,经口,-被人食入,消化液 ,2 3个月,或人,生活史(Life Cycle),终宿主:人中间宿主:猪或人感染期:囊尾蚴或虫卵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致病阶段:囊尾蚴、成虫成虫寄生虫于人小肠、囊尾蚴寄生于(皮下、肌肉;脑;眼等),Life Cycle,致病,1、猪带绦虫病: 由成虫引起 肠粘膜损伤,胃肠道症状,肠梗阻、穿孔,表现:,寄生部位:广泛,好发部位:皮下、肌肉、脑、眼、心、 肝、肺等,特点: 数量多少不等(1 数千个), 大小随寄生部位而不同,1cm左右 坚硬,无粘连,无压痛,囊尾蚴病:囊尾蚴引起,囊尾蚴在皮下形成结节,以躯干和头部多见,触之似软骨,无压痛。可致肌组织萎缩,“假性肌肥大”,皮下、肌肉囊尾蚴病,致病,猪囊虫病引起的“假性肌肥大”和治愈后的比较,脑囊尾蚴病,三大症状癫痫颅内压增高精神症状,致病,深部玻璃体和视网膜下常见患者视力下降,可感虫体蠕动,重者可致盲,眼囊尾蚴病,致病,Note this cysticercus in the tongue,诊 断,猪带绦虫病诊断 (1)粪便查虫卵、孕节 阳性率不高,应连查三天(2)试验性驱虫 收集全部粪便,水洗检查头节和孕节,可以确定虫种和考核疗效(3)询问食肉习惯,囊尾蚴病的诊断 (1)皮下结节手术摘除(2)眼底镜(3)X线、CT、B超、核磁共振等,诊断,脑囊虫病的诊断标准 (供参考): 1、有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精神障碍等脑部症状和体征,排除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脑损害 2、周围血或脑脊液免疫学检查阳性。 3、脑脊液压力增高或细胞数增高,并发现有嗜酸性粒细胞者。 4、头颅CT或MRI检查有典型囊虫影像改变者 凡具有上述前两条和其他任意一条者可确诊为脑囊虫病。,流 行,1、分布:,全球性,国内各地均有,东北、华北、西北、鲁豫为高发区, 广西、云南呈区域流行。,流行因素,(1)粪便污染地面、水源,(2)猪的饲养不当,(3)人的卫生及饮食习惯不良 即生食或半生食猪肉 “生皮”、“剁生”、“过桥米线”,防 治,1、治疗病人:,阿苯达唑(丙硫咪唑), 吡喹酮,中药:南瓜子-槟榔合剂:晨空腹口服 南瓜子粉60 80g,2h后服槟榔煎剂 (60 80g+500ml水),半小时后服 泻剂(50%硫酸镁60ml),注意:治囊虫需住院,多疗程,2、卫生宣教:饮食方式,3、改进养猪方法:圈养、远离厕所,4、加强肉类检查,肥胖带绦虫 Taenia saginata P294,简 介,肥胖带绦虫,又称牛肉绦虫(beef tapeworm )、牛带绦虫、无钩绦虫。人体感染是由于吃生的或未熟的含有囊尾蚴的牛肉所致,引起牛带绦虫病。,人体两种带绦虫的区别,1 体长 、节片,2 头节,3 成 节,4 孕节,人体两种带绦虫的区别,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区别,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区别,成虫,二、生活史,虫卵/孕节-,经口,牛食入,消化液 2472h,六钩蚴孵出,-钻入肠壁-,血流或淋巴,各组织(肌肉、脑),6070天,囊尾蚴,经口,-人食入,消化液 810 W,寄生部位 成虫:人的小肠内 囊尾蚴:牛的组织,终宿主:人中间宿主:牛等动物,感染期:牛囊尾蚴,感染方式:经口,小节,致病,牛带绦虫病,孕节自肛门逸出,肛门瘙痒。,腹痛与恶心常在晨间明显,腹泻、便秘、 食欲亢进或减少、体重减轻等。,呕吐及发热,贫血、失眠、乏力、 头晕、头痛、,诊断流行 同猪带绦虫防治,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 spiralis) P329,简称旋毛虫(Spiralworm) 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于同一宿主小肠和肌细胞内,由其引起的旋毛虫病(trichinelliasis,trichinosis )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简 介,1.成虫线状,微小,3-4mm ,1.4-1.6mm 子宫中段含虫卵,后段充满幼虫,自阴门产出,卵胎生,形 态,Adult,Male,Female,2.幼虫囊包,宿主横纹肌细胞内,长约1mm,卷曲于梭形的囊包中,其纵轴与肌纤维平行。一个囊包内通常含12条幼虫。,生 活 史,成虫,十二指肠和空肠,幼虫,囊包,钙化,成虫,幼虫,胃,食入含活幼虫囊包的肉类,入肠粘膜再返回肠腔,蜕皮四次,人体内,入肠黏膜下小淋巴管和小血管,横纹肌,生 活 史,寄生部位:成虫 小肠,幼虫在横纹肌感染期:幼虫囊包感染方式:经口,食入活囊包的肉类及制品 致病阶段:幼虫、成虫诊断阶段:幼虫及囊包保虫宿主: 广泛,猪、犬、鼠、猫、熊、野猪、狼、狐等特点:成虫和幼虫可寄生在同一宿主体内,无外界自由生活阶段,但必须更换宿主,才能完成生活史。,致 病,分为三期: 1侵入期幼虫脱囊并钻入肠黏膜发育为成虫的阶段,部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又称为肠型期。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同时伴有厌食、乏力、畏寒、低热等全身症状,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病程:1周,2幼虫移行期,新生幼虫随淋巴、血循环移行至全身各器官及侵入横纹肌内发育的阶段 ,又称肌型期。致病机理:机械性损害+分泌物的毒性作用 所经之处的炎症反应(血管炎+肌炎)。临床表现:发热、水肿,血中Eos增多; 突出症状:全身肌肉酸痛、压痛,以腓肠肌、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疼痛最明显。 侵犯咽喉肌:吞咽困难和语言障碍; 肺:出血、肺炎、气管炎、胸膜炎; 心脏:心肌炎; 脑:脑膜炎、颅内高压 可因心衰、呼吸道并发症、败血症死亡病程:2周-2月,3囊包形成期,肌组织由损伤到修复的过程。随着虫体的长大、卷曲,幼虫寄生部位的肌细胞逐渐膨大呈纺锤状,形成梭形的肌腔包围虫体,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囊壁。囊包内幼虫钙化,患者全身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肌肉疼痛仍可持续数月。,Facial and periorbital edema,舌肌中散在的旋毛虫幼虫囊包,诊 断,1询问病人有无食入过生肉或未熟肉的病史2病原诊断活检法,自患者腓肠肌或肱二头肌取样,经压片或切片镜检有无幼虫及囊包。如果患者尚有吃剩的肉,亦可用同法检查,以资佐证。但阳性检出率仅50%。3免疫诊断 旋毛虫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血清学方法可协助诊断。ELSIA: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流 行,呈世界性分布,但以欧洲、北美洲发病率较高。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已知有百余种哺乳动物可自然感染旋毛虫病。猪为主要动物传染源。幼虫囊包的抵抗力较强,能耐低温。晾干、腌制、涮食等方法常不能杀死幼虫。生食或半生食受染的猪肉是人群感染旋毛虫的主要方式,占发病人数的90以上。,旋毛虫感染病例的地区分布,防 治,1. 加强教育,防止病从口入;2. 加强肉类检疫;3. 治疗病人。 药物:阿苯达唑 20mg/kg/d ,连服710 天 。,142,旋毛虫病例一例,患者,男,23岁,藏族,农民。以全身酸痛,浮肿,伴红疹9天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9天,全身酸痛,阵发性。咳嗽,不易咯出痰液。发热盗汗,下肢水肿,压之凹陷。逐渐延及全身,眼皮水肿明显。全身出现红疹,胸背部及上肢明显。肌痛加重,感全身无力,需要人扶上床。吞咽困难,心慌气促。曾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果,转入我院。初诊:皮肌炎。取腓肠肌送病检,镜检:肌纤维间见旋毛虫形成的囊包,囊内见幼虫卷曲,包囊呈梭形,长轴与肌纤维长轴平行,周围可见慢性炎细胞浸润。诊断:(腓肠肌)旋毛线虫病。讨论:西藏地区的农民有喜食生牛羊肉及猪肉的习惯。幼虫经肠粘膜进入血循环,经过肺组织时引起肺部继发性肺炎。出现干咳,痰不易咯出等症状。幼虫进入肌组织后引起肌组织的变性坏死,而引起非同一般的肌肉疼痛,并出现吞咽困难。由于虫体毒素可引起不规则的持继热,出现荨麻疹,以及引起全身血管炎和水肿,易误诊为皮肌炎。追问病史,患者在发病前5天生食猪肉,同食者3人一起发病。此种病例最后的诊断需靠肌肉活检病理诊断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