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ppt
28-1,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28-2,收入与分配,宏观把握知识,(分配制度),(分配政策),(分配原则),28-3,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28-4,高考考点展示,7.个人收入的分配(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 促进公平,28-5,高考考点梳理,28-6,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产品如何分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所有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决定,决定,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分配制度,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图解我国实行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必要性。,28-8,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是什么?为什么),1、是什么?(基本要求和内容),2、为什么?(原因、意义、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28-9,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含义: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注意点】,分配范围分配对象劳动者特点国家态度,个体经济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非按劳分配),28-10,(1)理论前提:生产决定分配,(2)根本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国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当前的生产力水平状况决定的。(3)直接原因:所有制结构即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我国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客观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赶人。,探究活动一,吃不愁,穿不愁,手里不断十块头。吃饭细粮化,穿衣城市化,走路马车化住房楼房化,上下有电话,28-13,劳动者:,激发劳动者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有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考点三:按劳分配的作用:,社 会:,历 史:,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个体经济,?,28-15,28-16,【知识链接】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表现形式,1、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26000元 B36000元19000元C49000元21000元 D44000元11000元,【方法】试题取材考生家庭生活实际,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分配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去年李某的家庭收入构成中,李某作为国企员工,其工资和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其专利转让收入则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其妻开的杂货店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其房屋出租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故正确选项为D。,28-19,2、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 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 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A.B.C.D.,考点定位:分配方式、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村民所获租金不是劳动所得,故错误。土地经营权流转没有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故错误。农民所获租金是非劳动所得;土地经营权流转能盘活土地资源,发挥市场的作用,符合题意,应选D。,28-20,3、据统计,2014年全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存款,12%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保险等。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A.B.C.D.,解析:B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正确。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包括房产、理财、股票等,表明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化,正确。财产性收入多元化不能说明投资风险降低,错误。财产性收入属于初次分配,错误。,28-21,4、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 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属于按劳分配 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A.B.C.D.,考点定位:股东分红、我国的分配制度。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得到的租金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每月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符合题意;分红收入来源于企业利润,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正确且切题,故选A。程秀所在的公司是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故每月工资不属于按劳分配,排除;因为程秀以土地入股,所以该公司不是股份有限公司错。,特别提醒走出按劳分配理解中的几个误区(1)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都是按劳分配。(析:在公有制经济 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 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2)劳动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收入。(注意:个体劳动收入、私 营和外资企业中的按劳动要素收入就不是按劳分配收入)(3)工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收入。(私营、外资企业里的工资 收入不是),特别提醒正确区分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等。,28-24,特别提醒:,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个体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私企外企合法收入:国家保护非法收入:国家取缔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剥削收入:私营企业主和外资经济中的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工资性收入,28-25,归纳提升:我国目前收入差距问题,(1)主要表现:全社会收入差距拉大,财富分配严重不均。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异明显,收入向高收入群体集中,两极差距扩大。不同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行业差距继续扩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日益突出。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过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思维拓展,28-26,(2)为什么要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A、理论依据: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B、现实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效率和社会活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有利于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巧记关键词:共同富裕、公平和谐、激发效率、提高消费、转方式、扩大内需、拉动经济。 ),从初次分配的角度: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国家采取的措施,企业采取的措施,从再分配的角度: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个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拓展:什么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新创造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按三个方面进行分配:一、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国家的财政收入,国家参与初次分配的方式主要是生产环节的税收, 比如征收增值税。二、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产部门中的劳动者;三、企业(集体)自留部分。企业包括利润和计提的折旧费。初次分配直接与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相联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 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即劳动者得到工资,货币资本得到利润、利息,人力资本(表现为技术、管理、信息等)得到报酬(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征收个人和企业的所得税)、财政支出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重点调节地区、城乡、部门、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主要是社会保障一类的财政支出,个人和企业的所得税属于再分配环节,个人取得再分配的无非就是享受政府的社会保障,如免费教育、低保等等,命题角度二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实现公平的措施【典例4】 (2013重庆卷,13)(3)如何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3)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小明家2014年9月份家庭收入情况是:父亲是国有企业职工,工资3 000元;母亲是私企职工,工资2 500元;爷爷是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2 750元。9月份小明家初次分配、再分配的收入分别是()A5 5002 750 B3 0002 750C5 5005 250 D3 0002 500,解析本题考查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理解。初次分配在企业等生产部门进行,因此小明家初次分配的收入为3 0002 5005 500(元),再分配是在非物质生产部门进行,小明家再分配获得的收入就是爷爷的养老金,即2 750元。答案A,近五年来,某公司的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左右,企业利润平均每年增长20%左右;与此同时,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缓慢,平均每年增长5%左右。改变这种状况要求企业()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以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整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在减少国家税收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工人的工资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促进初次分配公平的措施。是改变该公司职工工资增长缓慢现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应入选。中机制的健全要依赖政府而不是企业,不选。依法纳税是企业的义务,说法错误。c,截至2014年10月9日,今年全国已有21个省份发布了2014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表明国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民生,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A B C 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初次分配,不是再分配,排除;题干不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排除。符合题意。,2、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09.7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977.29元,两者之比为3.13:l。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政府可采取的再分配措施有( )提高农产品的补贴标准 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对农民的专项贷款 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A B C 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明确的限定条件是再分配中的措施,项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中的措施,排除;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是提高农民的收入,通过提高农产品的补贴、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等,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故正确;增加对农民的贷款不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故排除。本题答案选B。,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因为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决定分配,但分配又反作用于生产。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2)收入分配方式对公平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不同社会成员对生产要素的拥有状况不同,劳动能力也各不相同,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必然引起收入分配上的差异,从而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和贫富差别。如果这种差别和差距进一步扩大,将会因收入过于悬殊而导致两极分化,形成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经济效率的提高。,误区警示误区:按劳分配体现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效率,不利于社会公平警示:(1)按劳分配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能有效防止两极分化,保证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公平的要求;但按劳分配中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又体现了效率的要求。由于人们劳动能力、贡献的不同,也会导致一定的收入差距,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按生产要素分配可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能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体现了效率的要求;但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投入者在收益分配过程中要遵循机会均等、规则平等的原则,这又体现了公平要求。(3)把二者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要先富帮后富,后富促先富,实现共同富裕,把二者割裂开来的观点是错误的。,28-40,注意:,、收入公平,平均主义,、区分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和分配政策,A、分配制度:,B、分配原则:,C、分配政策:,D、分配对象:,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倡导先富帮后富,同时政府要对收入分配加以调节,取缔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国家、集体(企业)、个人,28-41,思考:假设你是2011年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决定向人大提交一份解决分配不公平这一社会问题的提案。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请你在提案中列出解决分配不公平问题的一些有效措施。,重要的制度保证?重要举措:保证“两个合理比重” ?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财政、税收和社会保障),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大财富总量,增加居民的收入。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其他:,28-42,综合归纳:在收入分配上如何实现社会公平?,重要的制度保证?重要举措:保证“两个合理比重” ?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大财富总量,增加居民的收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完善并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