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401 00b中毒性疾病的一般治疗措施a概要课件.ppt
中毒性疾病的一般治疗措施,内容提要,中毒性疾病的基本规律、抢救措施、一般治疗措施,中毒病的一般治疗措施,中毒性疾病,多呈急性发作,少数毒物和药物引起的中毒可用特效解毒剂治疗,但对大多数毒物尚无特效的解毒药物,因此,采取一般性治疗措施,对于缓解中毒症状,维持生命,从而使中毒动物获得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治疗措施:切断毒源 排除毒物 使用解毒药物 对症治疗,一、切断毒源,停喂可疑有毒的食物、饮水,停止使用可疑有毒的药物,二、排除毒物,(一)排除消化道内毒物(二)清除皮肤和黏膜上的毒物(三)加速毒物从体内排出,(一)排除消化道内毒物,1催吐 对经口食入毒物不超过12h,毒物未被吸收或吸收不多时,应用催吐法,使毒物连同胃内容物吐出体外,以防止吸收或后送入肠道进一步吸收。(胃内充满食物或液体时,催吐最为有效),(一)排除消化道内毒物,阿朴吗啡为有效的催吐剂,但同时加剧了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的抑制,对猫不安全,一般只用于犬0.04mg/kg体重,IV;0.05mg/kg体重,SQ;猫用盐酸二甲苯胺噻嗪(隆朋)1.1mgkg体重,肌肉注射。或用1%硫酸铜溶液灌服,犬为20100m1,猫为520ml。或用1%硫酸锌溶液,犬2040 m1/次。误食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时,不宜催吐,以防造成食管和口腔黏膜损伤或胃破裂。,(一)排除消化道内毒物,2洗胃 经口食入毒物不久尚未吸收时,可采取洗胃措施(在摄入毒物2h之内实施最为有效)。(1)洗胃前对动物要进行镇静或麻醉,然后做气管内插管和套囊封闭(插管的长度露出口腔至少5cm),以防止动物误咽。(2)使用前测量胃管的长度,胃管的长度要长于从鼻尖到最后肋骨的距离。,(一)排除消化道内毒物,(3)保定时应使动物头部稍低于躯干部,用开口器打开口腔,再用直径较粗的胃管插入胃内,用温水等以每次510m1/kg体重的量灌注,水压要低,重复3-5次左右。(4)插胃管时动作要轻,不能过于粗暴。(5)及时吸出冲洗液。(6)在洗胃温水中加入活性炭或解毒药,可提高洗胃效果。,(一)排除消化道内毒物,3吸附毒物 经口食入的毒物已超过12h,虽进入肠道但尚未完全吸收时,可口服活性炭吸附毒物,以减少肠道吸收。剂量为28g/kg体重,并以每克活性炭加水35ml,经胃导管灌注胃内。半小时后再灌服缓泻剂硫酸钠,剂量为1g/kg体重,加水配成5%10%溶液。,(一)排除消化道内毒物,4灌肠 促进肠道内有毒物质排出,猫、犬多以医用16号导尿管作为灌肠用导管。尖端涂油插入肛门,边往前送边注入液体,可以深达530cm。灌肠液用温热(3839)的自来水或肥皂水,也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等。一般灌肠液剂量为2040ml/kg体重,不宜灌注过多,以防肠管受到损伤。中毒动物有高热时,可用冷水灌肠,有降低体温作用。灌肠后用手指以适度力量按压肛门片刻再放开,让其自行排出,使灌注液体在肠道内停留一段时间。灌肠可反复进行。,(一)排除消化道内毒物,5导泻 加速肠道内容物排出体外,以减少肠道对毒物的吸收。一般多用盐类泻药,如硫酸钠或硫酸镁,剂量为 1g/kg体重,配成5%10%溶液灌服。或灌服润滑性泻药,如石蜡油、植物油,剂量为35ml/kg体重。但对脂溶性毒物,不宜使用油类泻剂,以防促进毒物吸收。,(二)清除皮肤和黏膜上的毒物,对皮肤和黏膜上的毒物,应及时用冷水冲洗,而且愈早愈彻底愈好。对于不宜用水洗涤的毒物,可酌情使用酒精或油类物质擦洗。为了防止毒物溶解在酒精或油类物质中被吸收,要边擦洗边用干毛巾擦净。,(二)清除皮肤和黏膜上的毒物,对已知毒物,最好选用具有中和或对抗作用的药物来清洗体表或黏膜的有毒物质。如毒物为酸性物质,可选用弱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溶液)。反之碱性物质中毒时,可选用弱酸性物质(如食醋)进行洗涤。但注意选用洗涤药物时,不能使被清洗的毒物增加毒性,如敌百虫中毒时,严禁用弱碱性溶液清洗,因为敌百虫在碱性环境中,可转变成毒性比敌百虫更大的敌敌畏。,(三)加速毒物从体内排出,多数毒物通过肝脏代谢由肾脏排出,也有的毒物通过肺或粪便等途径排出。可给予葡萄糖、肝糖原和葡萄糖醛酸等,以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但猫肝脏与犬不同,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使某些化学物质不能及时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由肾排出,结果导致这些物质排泄缓慢。,(三)加速毒物从体内排出,为促使溶解在尿液中的毒物随尿排出体外,在机体肾功能正常时,可投予利尿剂,用甘露醇2g/kg体重,静脉注射,或用速尿4mg/kg体重,肌肉注射。当中毒动物发生少尿或无尿,甚至肾功能衰竭时,可进行腹膜透析,使体内代谢产物或某些毒物,通过透析液排出体外。,三、使用解毒药物,(一)常用解毒药物1吸附剂 将毒物吸附于吸附剂表面或孔隙中,以减少或延缓毒物的吸收,达到解毒目的。吸附剂不溶于水,也不易被机体吸收,对机体无害。因此除氰化物外,其他经口食入消化道的毒物,都可使用吸附剂解毒。但吸附剂对毒物也仅仅是吸附作用,并不能改变毒物性质,因此用做洗胃,或配合催吐剂、泻剂使用为好。常用吸附剂有药用炭和木炭末等,剂量为每13g/kg体重,使用前配成2%5%混悬液。,(一)常用解毒药物,2保护剂 为黏浆剂和具有黏滑性的物质,在灌服后能被覆在胃、肠黏膜表面,使毒物不能与黏膜直接接触,从而保护黏膜免受毒物刺激,并减少或延缓毒物吸收。,(一)常用解毒药物,保护剂多数是营养物质或对机体基本无害的物质,可不受剂量、次数限制,对经口进入消化道内的毒物,一般都可使用。但这类制剂也仅能起到物理性保护作用,使用前,最好先用催吐剂或泻剂,以免使过多的毒物沉积于胃、肠壁上而不易被清除,造成不良后果。常用保护剂有蛋白水、牛乳、米汤和面粉糊等。,(一)常用解毒药物,3凝固剂 可以使毒物凝固,形成不易溶解的物质,以减少胃肠对其吸收,适用于铅、铜、汞、石炭酸等易被凝固剂所凝固的毒物。常用凝固剂有蛋白水、花生油、菜油和猪油等。应注意的是,有些毒物易溶于油中而被吸收,有加重中毒的危险。因此,在应用油类凝固剂后,再灌服盐类泻剂将更为安全。,(一)常用解毒药物,4中和剂 即以弱酸中和碱性毒物或以弱碱中和酸性毒物,从而达到解毒目的。常用弱酸性解毒剂有食醋、酸奶、稀盐酸(使用前稀释2040倍)和稀醋酸(使用前稀释1020倍)等。常用弱碱性解毒剂有氧化镁、石灰水上清液、小苏打水和肥皂水等。,(一)常用解毒药物,5氧化剂 用以氧化毒物,使有毒物质变为无害物质,常用于洗胃或口服及深部灌肠。但在应用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用在能被氧化的毒物,如生物碱、氰化物、无机磷、巴比妥类药物、砷化物等。有的毒物,如有机磷(1605、1059、3911、乐果等)在应用氧化剂后,反而使其毒性增强,故对这些毒物应禁止使用氧化剂解毒。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等。前者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应用时注意药液的浓度;后者易产生气体,使用时需经10倍以上稀释。,(一)常用解毒药物,6沉淀剂 使毒物沉淀,以减少毒性或延缓吸收而达到解毒目的。常用沉淀剂有鞣酸、浓茶、稀碘酒和蛋白水等,主要用于砷、汞等重金属、及生物碱类物质中毒。,(一)常用解毒药物,7颉颃剂 利用药物与药物间,药物与毒物间,甚至毒物与毒物间的相互颉颃作用来达到解毒目的。常用颉颃剂有:(1)阿托品、莨菪碱类对毛果芸香碱、槟榔及其制剂、新斯的明等有颉颃作用。阿托品还对有机磷、西维因和吗啡类药物等有一定的颉颃解毒作用;(2)水合氯醛、巴比妥类药物对士的宁、美解眠等有颉颃作用;,(一)常用解毒药物,(3)氯丙嗪颉颃盐酸苯海拉明等(对抗肌肉震颤等);(4)阿片、吗啡、杜冷丁和其他阿片类药物颉颃盐酸丙烯去甲吗啡、麻黄碱、戊四氮、尼可刹米、安钠咖、回苏灵、山梗菜碱等;(5)巴比妥类药物、水合氯醛对麻黄碱、苯丙胺、戊四氮、尼可刹米、山梗菜碱、安钠咖、美解眠等有颉颃作用。,(二)特效解毒药,(二)特效解毒药对毒物具有特殊颉颃作用和解毒功能,使其变为对动物无毒的物质,这种药物称为特效解毒药。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美蓝 1%美蓝溶液0.51ml/kg体重,静脉注射,应用于氢氰酸中毒;剂量为0.10.2ml/kg体重,静脉注射,可解除亚硝酸盐、非那西丁、安替比林、硝基苯等中毒。2.解磷啶、氯磷啶、双复磷 用于有机磷中毒,如配合阿托品使用,则效果更好。,(二)特效解毒药,3依地酸钙钠、青霉胺、二巯基丙醇、硫代硫酸钠 主要用于铅、汞、砷、锇等重金属和类金属中毒。4葡萄糖醛酸内酯(肝泰乐) 是石炭酸、来苏儿、木焦油等芳香族化合物中毒的特效解毒药,但主要用于犬而不宜应用于猫。,四、对症治疗,对症治疗又称支持疗法,在中毒病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缓解中毒症状,抢救中毒动物的生命赢得了时间。当前仍有许多毒物中毒后无特效解毒药,通过对症治疗,可增强机体的代谢、调节功能,以及降低毒物的毒性作用。,四、对症治疗,临床上,根据动物表现采用相应的方法和药物进行治疗。如强心补液、利尿、止痛、调节酸碱平衡、兴奋呼吸中枢、缓解肌肉痉挛、降温和镇静安神等。A.维持呼吸 (1)保持呼吸道畅通。 (2)必要时给氧,进行人工呼吸。,四、对症治疗,B.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 (1)治疗休克。 (2)纠正心律失常。 (3)纠正电解质的紊乱。 (4)纠正酸碱的失衡。 (5)维持正常的水分。,四、对症治疗,C.维持体温 (1)体温降低时:可加盖毛毯或热水袋。 (2)体温升高时:可输液,进行冷水浴或用风扇散热。,四、对症治疗,D.中枢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抑制:给氧、维持呼吸。 (2)兴奋或抽搐: 安定,0.5mg/kg体重,IM;必要时可IV。 苯巴比妥,2-10mg/kg体重,IM或IV。 注:动物抽搐时往往引起脑水肿,治疗时可用甘露醇或地塞米松,也可两者都用。,四、对症治疗,E.减轻疼痛(可使用杜冷丁) (1)犬:5-10mg/kg体重,IM。 (2)猫:1-4mg/kg体重,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