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护理服务全过程与评价标准解课件.ppt

    • 资源ID:1563155       资源大小:1.62MB        全文页数:8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护理服务全过程与评价标准解课件.ppt

    1,实践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 提高护理专业临床质量,参照标准,2,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评价标准,3,4,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学习,评价标准解读及护士工作重点,主要内容,01,02,5,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学习,主要内容,01,6,1、做好入院患者护理,2、协助医生体格检查,3、严密观察病情动态监护患者,4、提出护理问题关注风险并发症和副作用,5、准确执行诊疗计划和医嘱确保疗效与安全,6、对疑难危重和恶性肿瘤患者应制定全面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或护理重点,7、由责任组长或专科护士等负责评价与核准住院患者护理计划或护理重点的适宜性,8、规范治疗,深化专科护理内涵改善患者结局,9、根据病情和自理能力安排患者生活护理,10、提供教育指导、关注患者安全、疗效和心理,11、督导患者康复训练,12、以患者感受为主导改善服务,13、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4、出院随访和延续护理,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7,建立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学习思考实践: 解读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评价指南-14 结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 遵循临床护理基本原则 正确理解及实践,8,临床护理基本原则,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P11. 临床护理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按照护理程序,完成护理评估、计划、措施及评价。2. 按照管床责任制原则,护士负责安排、协调和完成患者住院期间全部治疗护理活动。3. 临床护士通过实施床边工作制,完成临床护理工作。4. 患者入院时和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全面正确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及循环、呼吸、神经、感觉功能,电解质、酸碱、体液平衡,进食、排泄功能及患者营养状态,皮肤黏膜情况,患者认知、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护士应当依据评估结果,为住院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并随着治疗和康复进程,调整完善计划。,9,5. 护理措施是护理计划的核心内容。包括支持生理功能的护理、支持内环境稳定的护理、促进药物预期效果的护理(给药法)、促进手术预期效果的护理(正确的“引流管护理”)等。6. 关注患者结局和治疗成效。7. 密切关注患者安全,减少不良结局。使用“安全护理技术”。8. 遵循护理核心工作制度、护理技术操作原则和无菌技术原则等。9. 尊重患者感受,主动、积极回应患者需求。10.随时记录、客观、准确。,临床护理基本原则,10,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的学习和践行是重中之重全过程中14部分的解析将围绕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以期规范护士的专业行为,让患者得到安全、优质的护理。临床护理基本原则第4条贯穿入院至出院全过程。责任护士以11项评估内容及其结果作为构建临床护理服务的基础,同时也是临床护理思维链的起始,引导护士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促进健康。11项评估内容贯穿护士的日常工作,是护士观察病情的主要内容,也是护士掌握病情、提炼病情(阳性结果)、报告病情的主线。“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直至成为护士思维习惯和工作习惯。,正确理解及践行,11,获知病情的内容(11项),生命体征脏器功能:循环、呼吸、神经、感觉功能内环境:电解质/酸碱/体液平衡进食营养状态排泄皮肤黏膜精神认知心理状态生活自理能力,12,获知病情的方法,观察T P R BP SpO2等测量量表评分体格检查护理记录医疗记录,病程记录,医嘱等交接班,(医护)查房.,13,报告病情的顺序,姓名 床号 性别 年龄入院方式,主要诊断主诉及症状体征,体格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阳性数据量表评估结果主要治疗护理经过风险,潜在并发症,副作用其他:意见和建议,14,评价标准解读及护士工作重点,主要内容,02,15,一、入院患者护理,16,一、入院患者护理,依据: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P96第三章第一节“入院”,做好入院患者护理,包括入院前、中、后护理重点,17,一、入院患者护理,1. 入院前:获取患者信息,根据病情,合理安排获取患者信息 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疾病诊断、主诉、体征、特殊需求甄别不同病情、病种和专科的需求妥善安排病房与床单位: 原则安全、便捷、舒适 病重-监护室、抢救室和靠近护士站病房;设施、药品 特殊需求-老年、消瘦、肢体活动功能障碍气垫床 脊柱手术和损伤-硬板床 特殊病人-传染病隔离病房 根据病情和生活自理需要准备设施及物品。进餐、行走、睡眠等,18,2. 入院时:核对患者身份,做好病情和相关资料交接核对患者身份: 建立手腕带,核对手腕带信息,姓名床号住院号病情交接: 依据临床护理基本原则4 交接(报告)病情 通过11项初步评估项目,明确初步诊断、症状体征、实验 室检查数据的异常结果,治疗处理过程、疾病高风险、护理高风险等相关资料交接: 患者病历资料及贵重物品,送至病床,一、入院患者护理,19,3. 入院后:及时准确处置测量生命体征,危重病人优先紧急处理通知管床医师诊治,准确执行诊疗做好病情观察评估与告知。 做好首次护理评估。围绕临床护理基本原则4的内容。 护理高危风险的评估及预防(压疮、跌倒、DVT等) 完成入院告知:基本情况及入院指导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根据评估,初步制定护理计划及护嘱准确记录及交接班,一、入院患者护理,20,二、协助医生体格检查,21,依据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P108第四章“医学检查和标本采集”,协助医生检查,二、协助医生体格检查,22,1. 协助医生落实医学检查:依据住院患者医学检查一般原则P108,第一节落实医学检查项目包含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医学检验学检查确保患者准确、及时、安全完成各项医学检查。 检查前:评估病情;做好正确的检查前准备;做好预约;告知目的和 需要的合作 检查时:为患者提供保暖、私密性好、安全的环境;协助正确的体位;告知风险及防护 检查后:及时追踪检查结果;异常和危急值报告;处理及记录,二、协助医生体格检查,2. 协助医生落实标本采集:依据标本采集原则及第四章P108-141进行采集包含血液、粪便、尿、呼吸道培养(痰、鼻咽)标本的采集确保患者准确、及时、安全完成各项标本采集采集前准备:患者-禁食、空腹准备;准备正确合适的标本容器。 采集时做好双人核对。核对医嘱、标本容器及标识识别患者身份:核对手腕带信息,姓名床号住院号协助患者取安全、合适、舒适卧位正确选择标本采集的最佳时机。大部分晨起;维生物检查最好在抗生素使用前。正确留取标本,二、协助医生体格检查,24,24,24,2. 协助医生落实标本采集:安全、及时运送标本 三大原则: 唯一识别原则-可扫描自动识别的条形码“腕带” 生物安全原则-可以反复消毒的专用容器运送标本 及时送检原则-采集后标上时间及时送检。确保标本采集后能立即送检,最好内送检,最长不超过检查后及时跟进各项检查结果。接到异常结果回报时,按照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处理,与医生反馈和沟通。3. 与医生反馈和沟通。发现患者检查和检验存在的高危风险,有怀疑的、不确定的项目随时与医生沟通反馈,二、协助医生体格检查,25,三、严格观察病情,动态监护患者,26,依据: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第二章护理评估P3-94 严密观察病情。包括病情观察围绕11项评估,掌握观察病情时机及方法,病情观察和监护要及时、量化和动态,责任护士管理一组病人时,要熟悉病情和观察重点,通过跟医生查房,了解诊疗计划变化,及时调整观察重点,三、严格观察病情,动态监护患者,27,1. 通过跟医生查房,及时了解病情及诊疗计划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和调整观察重点,护理计划及护理重点有针对性医护共管一组病人,尽量避免护士所管的病人有几个医生在管查房前评估所管病人,确定重点病人:危重、新收、特殊的病人通过关注病人以下情况的变化,调整观察重点 最新的诊疗计划,更新、完善护理计划 异常检查/检验结果病情发展 与医生沟通护理问题、潜在风险 适时向医生沟通患者日常状况,作医患间的沟通桥梁。,三、严格观察病情,动态监护患者,28,2. 病情的观察围绕11项评估重点。生命体征及其循环、呼吸、神经、感觉功能,电解质/酸碱/体液平衡,进食、排泄、营养状态,皮肤黏膜,患者精神、认知、心理状态和生活自理能力等(顺序)。3. 掌握观察病情的时机及方法时机:利用一切与病人接触时间交接班、巡视病人、跟医生查房、执行治疗、输液、接补液、发药、健康教育、通知检查、喂食、生活护理等,三、严格观察病情,动态监护患者,29,3. 掌握观察病情的时机及方法病情观察的方法:责任护士通过询问、听、看、闻、触摸、测量等手段,结合评估工具获知病人异常情况及护理问题;包括 症状和监护设备的观察; T P R BP SpO2等测量; 倾听患者的主诉;听诊、体格检查; 量表评估; 查阅病历资料(体温单、医疗、护理记录、病程记录)、查阅检 验结果和医技检查结果; 交接班; (医护)查房,三、严格观察病情,动态监护患者,30,4. 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监护要做到及时、量化和动态。及时在越短的时间内观察出存在问题,患者的安全越有保障,满意度越高;多个病人时判断轻重缓急,优先处理。量化-如体温36.3、呼吸16次/分,不要描述为发热、呼吸平顺等;难以量化-用评估量表,如疼痛评分3分等。动态注重发展趋势,如出血量、尿量、活动能力、瞳孔变化等。5. 责任人护士管理一组病人时,要熟悉每个病人病情和观察重点。本组病人有哪些病种;特殊病人:病重、新入院、高龄的病人手术病人;高危风险病人,如跌倒;特殊治疗病人保留特殊管道的病人,三、严格观察病情,动态监护患者,31,四、提出护理问题,关注风险并发症和副作用,32,依据: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第二章护理评估P3-94,在评估基础上提出诊断。 责任护士在管病人过程中,要通过专业的观察和评估,追问自己所管的病人存在哪些护理问题?由什么原因造成?我要观察什么?,四、提出护理问题,关注风险并发症和副作用,33,1. 通过专业观察和评估,提出护理问题第一步:明确患者的健康问题:责任护士通过观察和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各系统脏器功能、内环境、进食/营养、排泄、皮肤黏膜、精神、认知、心理状态及生活自理能力共11项内容第二步:分析造成健康问题的原因:从症状、体征、体格检 查、实验室检查、评估结果、阳性数据等,四、提出护理问题,关注风险并发症和副作用,34,2. 由医、护、患三方共同处理/应对患者的健康问题,提出措施。措施是解决护理问题的核心,分“五步” 正确执行诊疗。在护理观察的基础上正确执行医嘱 专业的护理照顾和帮助 在并发症和护理问题的观察和防范 康复的训练与病人家属的配合 患者自我护理的逐渐介入,四、提出护理问题,关注风险并发症和副作用,35,3. 在诊疗中带着护理诊断和问题关注治疗风险和副作用,减轻治疗过程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关注治疗风险和副作用,运用PDCA评估病情变化的趋势,不断修正护理诊断实施专业和科学的护理措施,协同诊疗,增强治疗成效病情变化的趋势包括:治疗效果、副作用、误差、心理和社会影响,四、提出护理问题,关注风险并发症和副作用,36,五、准确执行诊疗计划和医嘱,确保疗效与安全,37,依据: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P143427 第五章支持生理功能的护理、第六章支持内环境稳定的护理、第七章给药法、第八章引流管护理、第九章冷热疗法、第十章急救护理技术,准确执行诊疗计划和医嘱。包括执行药物治疗/特殊治疗技术前、时、后护理重点,五、准确执行诊疗计划和医嘱,确保疗效与安全,38,1. 执行药物治疗/特殊治疗技术前审核医嘱;根据病情和药物的作用了解患者的疾病诊断及病原体、感染情况掌握各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查阅抗菌素使用原则(抗菌素的级别、使用指征)、依据药典、药物说明书(用法、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不良反应)等评估患者;了解应用特殊治疗技术的目的评估患者的病情能否耐受治疗,做好物品准备掌握特殊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五、准确执行诊疗计划和医嘱,确保疗效与安全,39,2. 执行药物治疗/特殊治疗技术时正确执行医嘱落实床边双人核对患者身份执行药物治疗时配药前询问过敏史正确配药(配药前、中、后“三查九对”-床号、姓名、病案号、药名、时间、剂量、浓度、用法、药物质量;双人核对药物名称、剂量等)落实床边双人核对药物、二种方式患者身份识别(姓名+住院号;输血治疗时:核对患者血型、交叉配血结果)静脉给药时: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按时给药。执行治疗技术时评估患者的病情;采取舒适的卧位准确实施治疗项目落实手卫生,五、准确执行诊疗计划和医嘱,确保疗效与安全,40,3.执行药物治疗/治疗技术后执行药物治疗后观察药物的作用及患者的反应 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过敏反应 治疗效果( 症状有无缓解、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结果) 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按照规定上报)观察有无细菌耐药性发生执行特殊治疗技术后保持治疗(如管道引流)等项目的准确落实动态观察治疗(如管道引流)等项目的效果预防不良事件(如管道移位、非计划性拔管等),五、准确执行诊疗计划和医嘱,确保疗效与安全,41,六、危重患者有护理计划或护理重点,42,1.管床责任护士明确患者的诊断和健康问题:通过观察和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各系统脏器功能、内环境、进食/营养、排泄、皮肤黏膜、精神、认知、心理状态及生活自理能力共11项内容评估,明确护理诊断和问题, 确立“护理重点”2.在诊疗护理的全过程要围绕“护理重点”为病人提供服务和护理,护理重点体现在以下“六方面”,六、危重患者有护理计划或护理重点,43,2. 病人“护理重点”体现在“六方面”首次护理记录单-表达形式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人安全护理护理记录单病情和专科项目的观察、危急值观察、特殊治疗处置的观察和效果、护嘱-重要护理措施-有时间、剂量、用法ADL评估-生活护理专科护理单-解决病人安全(压疮、跌倒、高危药物外渗、防脱管等;专科科治疗方法、临床路径,六、危重患者有护理计划或护理重点,44,3. 疑难危重和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计划的表达在首次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单、护嘱、ADL评估、专科护理单基础上涉及跨专科和疑难重症时进行护理会诊修订护嘱,六、危重患者有护理计划或护理重点,45,七、上级护士审核护理计划的适宜性-评价和核准-,46,1. 组长/专科护士对护理计划的动态评价评价时机-每班评价方式(1)组长/专科护士的查房(2)临床跟进病人/询问病人(3)随机抽问责任护士,七、上级护士审核护理计划的适宜性 -评价和核准-,47,评价内容(1)护理记录单-专科观察重点根据病情动态、修改护嘱会诊(2)危重病人-疑难危重和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会诊修订护嘱(3)病人护理效果 评价反馈(1)新增护嘱或停止护嘱项目(2)增加观察项目(3)专科单的启用如病人出现疼痛,启用疼痛评估单;出现压疮,启用压疮护理单等,七、上级护士审核护理计划的适宜性 -评价和核准-,48,八、深化专科内涵,改善患者结局,49,1. 落实专科专病护理常规,病人护理结局良好2. 按工作指引正确使用专科特殊药物,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八、深化专科内涵,改善患者结局,50,2.1责任护士要了解特殊药物的分类了解特殊药物高危药物-高/低渗、毒麻药物、精神类、放射性、细胞毒性药等血液/生物制品-血细胞、血浆、血小板、丙球、白蛋白、凝血因子等抗生素肿瘤药物抗凝/溶栓药物贵重药物激素静脉营养,八、深化专科内涵,改善患者结局,51,2.2 特殊药物使用中影响患者结局的相关因素 时机-什么时候使用,疗效最好-如溶栓药,尽可能2小时内用上 方法-选择合适的入药途径,保证疗效-如胰岛素采用皮下注射 时间-应用多长时间,达到最佳疗效-如甘露醇30分钟内输注完毕 保存-采用怎样保存方法,保证疗效-如硝普钠采用避光保存注射,避免光化降解、减低药效、增加毒性 药物疗效观察,并发症预防 (1)观察时机-如胰岛素注射后30分钟内观察,吗啡注射后立即或数分钟内观察 (2)观察手段-通过肉眼、询问、借助仪器/检查/检验-如肺部借助X线 (3)观察重点-如麻醉/精神药-观察意识、呼吸、行为等,八、深化专科内涵,改善患者结局,52,3. 正确执行特殊治疗。了解特殊治疗的项目、方法、目的、注意事项、护理措施等 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 化学治疗 肠外营养治疗 康复理疗 呼吸治疗 等等4. 动态观察疗效,预防并发症,八、深化专科内涵,改善患者结局,53,九、立足病情和自理能力的生活护理,54,依据: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第二章第十一节P81“自理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做好住院患者生活护理。包括评估工具的运用,自理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根据专业的评估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生活护理。,九、立足病情和自理能力的生活护理,55,1. 评估工具专业的观察判断能力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 二版P82,九、立足病情和自理能力的生活护理,56,2. 自理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基本生活活动能力(BADL)评估自理活动:进食、穿衣、如厕、沐浴、卫生、口腔卫生功能性移动:床上活动、转移、行走、上下楼梯辅助生活活动能力(IADL)评估复杂或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家庭、工作、社区中的一切活动评估重点评估时机:在患者不同状态下评估自理能力(起居床上活动、穿衣、如厕、洗漱、修饰;进餐进食能力;活动行走、转移病情、康复进展、社会支持病人的自我照护能力患者的自理能动性患者学习、接受能力,九、立足病情和自理能力的生活护理,57,3. 运用生活活动能力(BADL)量表进行自理能力评估目的:患者需要帮助部分,责任护士明确患者需求内容:十个方面 大便、 小便、 如厕、 修饰、 进食、 转移、 活动、 穿衣、上下楼梯、洗澡评分结果: 满分100分:完全自理 60分:基本自理 40 -60分需要帮助 20-40分:需要很大帮助 20分: 完全依赖;,九、立足病情和自理能力的生活护理,58,4. 根据专业的评估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生活护理依据: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 第五章第一节P143“限制/活动的护理”、第三节P182“饮食营养护理”、第五节P212“个人卫生/清洁/自理”,做好住院患者生活护理责任人:责任护士原则:因人、因病、因时而异制定帮助和自理活动计划哪些需要给予帮助,帮助多少,如何帮助安排落实帮助计划:责任护士自己做?学生?护工?家属?怎么做?评价患者需求是否满足:别人做-指导、监督和管理:是否掌握要领?护理结局根据患者的治疗、康复进展调整生活护理方案反馈:医生、护士交班,九、立足病情和自理能力的生活护理,59,十、关注安全、疗效和心理的全程健康指导,60,入院时 指导方向位置、饮食安排、开饭时间、探视规则和应急呼叫等,重大检查、治疗、手术前及后 指导需要做的准备,如禁食禁饮的时间、抽血化验、备皮、体位、麻醉方式、患者可能发生的症状、体现及应对的方法,出院前 指导患者家庭治疗、定时随访、功能锻炼等事项。,出院后 定期电话随访、提供电话咨询,住院前 门急诊时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如病因、治病方法、治疗的过程、治疗的好处和风险等,十、关注安全、疗效和心理的全程健康指导,关键时点,1.抓住开展健康教育 的开展关键时点,61,05,06,07,08,09,出院指导:预防疾病的再发措施、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不适随诊。,特殊指导:重大检查、特殊治疗、手术的前后进行相应的教育指导。,用药指导:所用药物的作用、用药途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指导遵医嘱按时用药。,饮食指导: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根据病情进行指导,作息指导:包括活动与疾病的关系、活动的量、频率、时间、范围等,01,02,03,04,入院教育:包括主管医护人员、环境、生活制度、探视制度、卫生制度、住院规则等,疾病介绍:包括疾病的病因、诱发因素、主要表现、预后等,心理指导:了解、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心理需求,行为指导:了解病人的行为习惯,指导病人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或促进健康的行为方法。,十、关注安全、疗效和心理的全程健康指导,2. 落实护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62,3. 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行之有效的健康指导有目标、有计划、有检查、有反馈 抓住病人的注意力 最关心、最担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充分利用时间 所有接触病人的机会 强化教育 反复指导,十、关注安全、疗效和心理的全程健康指导,63,评估:发现确定健康教育问题计划:制订健康教育相关措施,与病人共同制定预期目标实施:落实健康教育相关措施评价:三个层次进行效果评价 识记:患者知道要做什么 理解:患者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该怎样做 运用:患者能够按要求去做,4. 评估是健康教育的基础,要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十、关注安全、疗效和心理的全程健康指导,64,十一、督导患者康复训练,65,依据: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第五章第一节四P152活动运动管理,做好早期康复训练,包括专业的评估、沟通解释、制定计划及康复活动明确功能锻炼的方法、剂量,十一、督导患者康复训练,66,1. 专业的评估是早期康复训练的基础。责任护士在11项内容的观察和评估基础上,重点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睡眠疼痛及用药进食/营养患者本体感觉和肌力患者自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十一、督导患者康复训练,67,2. 沟通解释: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说明康复训练的目的,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3. 制定计划:依据评估和专科疾病特点制定具体的康复训练计划。康复训练的原则:趁早、量化、个体化4. 患者的康复活动包括床上活动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肌力训练步行训练,十一、督导患者康复训练,68,非术科的患者如脑卒中肢体康复过程分为卧床期、坐位期、离床期、步行期和恢复期的训练术科的患者如腹部离床活动康复过程分为卧床期、坐位期、离床期、步行期的训练剂量量化原则:次数、范围、方式、顺序、程度,5. 明确功能锻炼的方法、剂量,十一、督导患者康复训练,69,十二、以患者感受为主导改善服务,70,1. 落实管床责任制,床边工作制,践行患者至上责任护士了解自己所分管病人的感受和需求。尤其对患者所关注的止痛、疾病恢复时间、费用等随时掌握沟通;甄别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在管病人全过程将自己所制定的护理措施与患者沟通,达成共识,十二、以患者感受为主导改善服务,71,2. 与患者建立良好信任关系初次见面留下美好印象:对特殊人群注意应用尊称,尽量用患者喜欢的称呼。热情主动了解患者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度;沟通中多选用商量倾听口吻、从对方反馈内容中能听出言外之音进行治疗与护理时:从患者居住地、职业、个性特点、家庭成员、社会关系、经济等方面了解情况,寻找患者感兴趣的话题,评估患者的健康行为,十二、以患者感受为主导改善服务,72,3.解决所管病人当前最影响病人感受的因素和问题4.关注为患者所提供的设施齐备完好、便捷、能否满足患者需求。 工作中保护病人隐私,协助解决急需的生活需求5.让病人了解获取帮助的方法。 介绍疾病治疗过程及预后,使病人心中有数6.继续与病人建立友好关系。 取得病人认同将健康教育、功能锻炼内容渗透到与病人沟通中7.贴心服务,为患者解忧愁。 跟医疗查房,落实反馈病人最关心问题。,十二、以患者感受为主导改善服务,73,十三、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74,依据: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P462-499,第十二章“医院感染防控技术”第一节至第六节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落实。包括手卫生、无菌技术、标准预防技术、隔离技术、消毒灭菌技术、医疗废物分类、放置与处理等。,十三、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75,1. 落实手卫生含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总原则:“五个”关键环节,“二前三后”、 “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洗手时间15S卫生手消毒。手消毒剂:先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明显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手部证实或怀疑形成孢子微生物污染时;应先洗手检测结果: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 外科手消毒: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先洗手后消毒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外科手消毒效果: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十三、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76,2. 落实无菌技术。含无菌手套使用术、无菌盘布置术、无菌持物钳使用术总原则:戴无菌手套时双手始终保持在腰以上使用期限:无菌盘有效期限不超过4h、开启的无菌包有效期为24h、无菌持物钳保持无菌:干式保存不超过4h,十三、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77,3. 落实标准预防技术认定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可能带有感染源含医务人员防护、患者防护、标准预防术标准预防术包括手卫生、选用手套、口罩、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鞋套等总原则:可能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诊疗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时, 戴防渗透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等针头不能重新套上针头套,直接放入锐器盒感染性疾病或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按指定路线进入病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病情允许时在传染期戴口罩,十三、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78,3. 落实标准预防技术口罩使用:完全覆盖口、鼻、下巴,密合试验,持续应用6-8h手套使用:采血、输液等可能发生针刺伤时戴清洁乳胶手套清倒引流液、更换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床单等时戴一次性薄膜手套4. 落实隔离技术包括接触、空气、飞沫、血液等传播隔离总原则:根据隔离种类分室安置患者,同种病原患者可同住一室限制患者活动范围接触传播:手卫生;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如MDRO、肠道感染等空气传播:进入确诊或可疑患者房间,戴医用防护口罩,如肺结核、水痘等飞沫传播: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 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如流感、病毒性腮腺炎等血液传播: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戴手套,防止针刺伤,如乙肝、丙肝、梅毒、HIV等,十三、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79,5. 落实医疗废物的分类、放置与处理严格遵循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P497第六节正确进行医疗废物分类、放置与处理医疗废物分五类: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化学性、药物性废物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用双层黄色胶袋包装,十三、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80,门急诊:评估病人:普通病人体查后执行手卫生,发热、肺结核、流感等呼吸道/飞沫传播病人戴口罩,抓住重点环节,入院时:了解收治病种传播途径、隔离要求,安置床位, 如H7N9、SARS、开放性肺结核等安置在负压病房,住院时:查房、生活护理、操作、接触病人物品等执行标准预防;发热、MDRO、H7N9等特殊病种防护要求:如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鞋套等,出院时:环境、物品终未消毒,病人末解除隔离时的指导,如开放性肺结核、MDRO等出院后的隔离防护,运送病人时:普通病人标准预防,特珠感染病人:运送人员防护、运送路线,车床、轮椅消毒处理等,6. 医院感染防控技术贯穿在病人入院到出院全过程,建立在评估的基础上,十三、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81,十四、出院随访和延续护理,82,依据: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第三章第三节“出院”P101,第四节“出院后延续护理与长期护理”P102 实施出院随访和延续护理。,十四、出院随访和延续护理,83,1. 出院前评估是出院随访和延续护理的基础。包括病情、ADL、自我管理能力、家庭支持度、社区支持度和患者的家居环境。2. 评估的“六大”关键环节,十四、出院随访和延续护理,84,评估患者病情及出院后需要获得的延续性治疗和护理。,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详见ADL评估单),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如:年龄、意识、精神、感知等病理生理因素。,评估自我管理能力,如:注射用药、口服用药、引流管等。,评估家庭支持度如:家庭成员的关心帮助及经济支持。,评估社区支持度:如:能否寻求社区医院的咨询和帮助;经济困难的患者能否获得社会来源的经济支持等。,评估患者的家居环境,包括:居住环境是否干净、安全,是否有安装平安钟,电梯等。,关键环节,十四、出院随访和延续护理,85,3. 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出院随访和实施延续护理措施出院随访随访方式:电话随访、接受咨询、电子邮件、信函、上门随访随访内容:出院后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及处理、恢复情况、 何时复诊、征求患者对住院期间的意见,十四、出院随访和延续护理,86,3. 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出院随访和实施延续护理措施延续护理措施指导使用护理器具。气垫床使用、翻身单的使用、简易接尿袋使用药品自我管理指导。药物储存的方法、按医嘱服药、勿自行减量加量、勿漏服。专科护理技术指导。家庭氧疗、造口护理、留置尿管、胃管、PEG管护理等康复知识指导。中风患者的轮椅转运技术、肢体功能训练、压疮预防等、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制作随身卡给患者-心内科随身卡、糖尿病患者急救卡专科护士门诊举办病友联谊会-肿瘤俱乐部、肾友会,十四、出院随访和延续护理,87,谢谢聆听,

    注意事项

    本文(护理服务全过程与评价标准解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