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觉传导通路课件.ppt
一个人踩上了一个图钉。 皮肤穿破的刺激被转换为沿感觉神经纤维流动的信号(信息流动的方向如箭头所示)。 信息在脊髓内被扩布给中间神经元,一部分中间神经元有轴突直达大脑,将信息传送至大脑,在大脑产生疼痛感觉,其余的中间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运动神经元传出信号到肌肉。 运动指令导致肌肉收缩,从而抬起脚。,内外环境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质,感觉,信息整合,发出指令,传出神经,脑干脊髓,效应器,脊髓脑干,引起效应,上行传导通路,下行传导通路,感觉传导通路,Ascending (Sensory) Pathways,上行(感觉)传导通路,本体感觉传导通路:1、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及 精细触觉传导通路,脊神经节,薄束核楔束核,丘脑腹后外侧核,中央后回上三分之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内侧丘系交叉,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1,2,3,精细触觉属主动探究(active exploring)获得的感觉,常常是在运动中才能形成精细的触觉,而在运动中同时有本体感觉产生。实际上精细触觉是上传至大脑皮质,再由大脑皮质经下行运动通路返回,反复几个轮回才形成的。,为什么本体感觉与精细触觉在同一通路?,2、躯干和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1,2脊髓,躯干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二)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1、躯干和四肢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痛温觉和粗触觉,1次交叉,躯干四肢疼温觉与粗触压觉传导通路,躯干四肢本体觉传导路和浅感觉传导路的异同,你记住了吗?,2、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压觉 传导通路,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丘系,丘脑腹后内侧核,三叉丘系交叉,三叉神经系统,1次交叉,头面部疼温觉触压觉传导路,(三)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1、视觉传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2、瞳孔对光反射通路,瞳孔对光反射:光照一侧瞳孔,引起双侧瞳孔缩小的反应。光照侧瞳孔缩小的反应称直接对光反射,而未照射侧的瞳孔缩小反应称之为间接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传导通路,(四)听觉传导通路:,听觉传导通路,1,2,(五)平衡觉传导通路:,平衡觉传导通路,The Motor Pathways,运动传导通路,正准备投球的棒球投球手,基于视觉、听觉、躯体感觉和本体感觉的传入信息,大脑新皮层精确地知道身体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并且要制定一个策略:把身体从目前的状态运动到一次投球完成后的状态。于是皮层运动区和小脑做出战术决定(投一个曲线球),并把这一指令发送到脑干和脊髓,脑干和脊髓神经元被激活:颈部脊髓运动神经元在适当时间内的激活引起肩部、肘部、腕部和手指的协调运动。同时,从脑干输入到胸段和腰断脊髓的运动指令将引起姿势的调整,以保障投球手在投球时不发生倾倒。另外,投球手的脑干运动神经元也被激活,以使眼睛在其头部和身体运动时能盯住他的目标接球手。,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大脑皮质传出神经运动效应器。 皮质脊髓束 管理躯干、四肢骨骼肌随意运动 锥体系 皮质核束 管理头面部骨骼肌随意运动 锥体外系 协助锥体系 锥体系主要由上、下两极神经元组成。上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主要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下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灰质前角和脑干脑神经躯体运动核。,黑色:皮质内固有神经元;红色:传出神经元;蓝色:传入纤维P.锥体细胞,M.马提诺蒂细胞, F.梭形细胞, H.水平细胞, N.神经胶质样细胞, B.蓝细胞, S.星状细胞,一、锥体系,躯干四肢肌肉,1、皮质脊髓束,中央前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前半部等处皮质的锥体细胞轴突集中而成,内囊后肢的前部,大脑脚底中3/5的外侧部,延 髓 锥 体,约75%-90%的纤维交叉至对侧 锥体交叉,皮质脊髓侧束,前 角 运 动 细 胞,皮质脊髓前束,不交叉,脑桥基底部,四肢肌,躯干和四肢肌,躯干肌,不交叉,交叉,前 角 运 动 细 胞,皮质脊髓束,中央前回,内囊膝,中脑(上丘) (下丘),脑桥,延髓,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舌下神经核,上斜肌,咀嚼肌,外直肌,咽喉,软腭肌,(舌肌),2、皮质核束,皮质核束,中央前回下部,内囊膝,皮质脑干束,中脑,脑桥,延髓,脊髓,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展神经核,面神经核上部,面神经核下部,副神经核,舌下神经核,疑核,皮质核束,对侧支配,除支配面下部肌的面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为单侧(对侧)支配外,其它脑神经运动核均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的纤维。,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表现,上运动神经元:,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及其轴突,下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和脑神经运动核的神经细胞,锥体系的任何部位损伤都可引起其支配区骨骼肌的随意运动障碍,出现瘫痪。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受上运动神经元的控制,下运动神经元对肌肉还有营养作用并组成反射弧,故上下两级神经元受损后,瘫痪所表现的体征不同。,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指脊髓前角细胞和脑神经运动核以上的锥体系损伤)表现为硬瘫(痉挛性瘫),即肌张力增高;早期肌萎缩不明显;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等;在皮质核束表现为核上瘫:即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瘫痪和舌肌瘫痪(舌尖偏向对侧)。,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指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以下的锥体系损伤)表现为软瘫(弛缓性瘫),即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深、浅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等;在皮质核束表现为核下瘫:即同侧全部面肌瘫痪和舌肌瘫痪(舌尖偏向同侧)。,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临床表现的比较,感觉传导路特点:“三、二、一”三级神经元传导两次交换神经元一次交叉、对侧管理运动传导路特点:“二、一、一”上下两级神经元传导一次交换神经元一次交叉、对侧管理,你记住了吗?,是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一切传导路径,包括大脑皮质(主要是躯体运动区和躯体感觉区)、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以及它们的纤维联系。锥体外系的纤维最后经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中继,下行终止于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二、锥体外系,特点:,主要环路: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新纹状体黑质回路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1、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该环路对发出锥体束的皮质运动区的活动有重要的反馈调节作用。,2、新纹状体-黑质回路,自尾状核和壳发出纤维,止于黑质,再由黑质发出纤维返回尾状核和壳。黑质神经细胞能产生和释放多巴胺,当黑质变性后,则纹状体内的多巴胺含量亦降低,与Parkinson病(帕金森氏病/震颤麻痹)的发生有关。,3、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此环路是锥体外系中又一重要的反馈环路。由于小脑还接受来自脊髓的本体感觉纤维,因而能更好地协调共济运动。上述环路的任何部位损伤,都会导致共济失调,如行走蹒跚和醉汉步态等。,Tha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