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抗肿瘤中药的研究课件.ppt

    • 资源ID:1559345       资源大小:485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抗肿瘤中药的研究课件.ppt

    抗肿瘤中药的研究,抗肿瘤中药与治疗概况 抗肿瘤中药的临床研究 抗肿瘤中药的实验研究,第一节 抗肿瘤中药与抗肿瘤治疗概况,应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抗肿瘤中药,在我国约始于50年代中期。1958年,冼美生等报告了中成药犀黄丸的抗动物肿瘤作用。1963年,雷海鹏等报告了对358种植物药、中药单方及复方的抗动物肿瘤筛选的结果,观察到白术挥发油、僵蚕酒及噎膈散对动物肿瘤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我国系统地研究抗癌中药创立了良好的开端。 此后,运用体内、体外各种实验方法研究抗癌中药的报告陆续发表。70年代以来,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进展,在寻找直接杀伤癌细胞的中药的同时,不少研究者又把注意力转移到中药生物调节剂方面的研究上,发现了大量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单味中药和复方制剂,其中有些药物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药理学的水平。,一、抗肿瘤中药的定义和范围,中医药抗肿瘤作用复杂,其机理大多尚不清楚,因此为抗肿瘤中药定义困难很大。我们试将抗肿瘤中药定义如下:凡能直接或间接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阻止肿瘤细胞扩散、转移;有益于患瘤机体康复;提高机体免疫力、有益于预防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中药,均可称为抗肿瘤中药。 从现代医学抗肿瘤药的机理来看,凡是能对肿瘤细胞发生以下作用的药物均属抗肿瘤药的范围: (1)直接破坏肿瘤细胞的DNA (2)阻止瘤细胞核酸的合成 (3)干扰瘤细胞DNA的转录过程 (4)阻止瘤细胞的有丝分裂 (5)阻止瘤细胞蛋白质的合成,(6)影响机体内激素的平衡,从而抑制某些肿瘤的生长。 (7)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其免疫监视机能使其不利于肿瘤细胞的生长;。 (8)阻止肿瘤细胞的侵袭或转移。 (9)阻断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10)使已恶变的细胞发生逆转。 凡具有以上任一作用的中药,不论是单味药还是复方,或来源于它们的制剂及分离出的有效成分,均应属抗肿瘤中药的范畴。,二、抗肿瘤治疗的概况,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为主。近十几年,肿瘤的生物治疗已受到普遍的重视,多种生物反应调节剂的应用效果,已使临床肿瘤专家逐渐得到认可,被列为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疗手段。 中医药治疗肿瘤,在国内已普遍受到重视,并作为常规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辅助手段,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得到多数肿瘤专家的足够重视。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既往的研究成果在质量上尚缺乏可与上述治疗手段相比较的资料。一些来源于中草药的抗癌有效成分,一般均被其视为西药。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中西医理论和各自的优势上。根据“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对患同一种癌症、有个体差异及不同中医证型的病人,治疗也因“证”而异;另一方面,对患不同种癌症的病人出现同一证型时,亦按中医治则辨证施治。,除某些中药有直接抗癌作用的之外,无论是对手术、放疗、化疗的患者,还是对已无上述治疗适应证的晚期肿瘤患者,应用中药均有益于增强其自身抗肿瘤能力,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其主要应用形式如下: 1、手术与中药治疗相结合;手术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对早期的某些肿瘤疗效显著。但手术常给患者带来损伤,耗气伤血;而手术前后进行中药调理,则对减轻手术损伤,加速术后康复有一定益处。潘明继曾在胃癌手术的研究中观察证实,术前服用中药者的心律失常出现率为3.3,而不用中药者为5。术后用益气固表、养阴生津、健脾益肾等治则及方药可促进肿瘤患者术后康复。,2、放疗与中药治疗相结合:张代钊等在对头颈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中观察到,采用扶正解毒冲剂可减轻放疗的副反应。放疗完成率中西医结合组为933(2830),而对照组为742(2331),两组差异显著。 余桂清等对行根治性放疗的头颈胸部恶性肿瘤患者74例,按不同肿瘤和病理类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纯放疗,一组用放疗加扶正增效方(生芪、枸杞子、太子参、白术、天冬、苏木、红花等)。结果在肺癌组32例病人中,单纯放疗组总有效率为313,而加中药组为68.8。中药在提高放疗的远期疗效方面亦有很好的作用, 谷铣之等在放射治疗鼻咽癌时,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共观察197例患者,结果一年生存率,中药加放疗组为91,对照组为80,三年生存率分别为67.4和533;五年生存率分别为525和24。,3、化疗与中药结合:化疗中加用中药可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这已成为许多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医生的共识。 如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肿瘤科曾报告各类癌瘤115例,其中化疗加中药者59例,单纯化疗者56例,结果化疗完成率,加中药组为881,对照组为554。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胃癌研究协作组,对326例晚期胃癌术后化疗患者,部分加用了健脾益肾方。结果,加该方的治疗组中,95的病人都能顺利完成化疗,而不加该方的对照组,仅有75的病人能完成疗程。 中药在提高肿瘤化疗的远期疗效上也有明显的作用。广安门医院报道,应用扶正冲剂合并化疗治疗置期胃癌患者(术后)303例,其1年生存率为990,3年生存率为773,5年生存率为534。与一般3期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远期疗效相比明显提高。可以看出,中医药与现代医疗结合在肿瘤的治疗中,已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治疗我国常见的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鼻咽癌、膀胱癌、子宫癌、卵巢癌、恶性淋巴瘤及白血病等方面,我国学者均总结出了比较实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4、中药治癌性疼痛有优势 一半以上的癌症患者会有疼痛。据统计,70的晚期癌症以疼痛为主诉,而肝癌、胰腺癌、骨肉瘤等常在一开始时就有疼痛。有的发达国家癌症自杀率高达8.6。多少年来,治癌痛主要靠阿片类药如吗啡、度冷丁等,除此新药不多。 由于多种原因,许多癌症患者没有得到满意的止痛效果。运用中药防治癌痛既有特色,又有特效,值得深入探讨,推广应用。归纳起来,有以下三大作用: (1)、预防疼痛发作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学者统计了300例肝癌患者,发现经常服用中药达3个月 以上者,其疼痛发生明显轻于不用中药者。研究认为,中药对疼痛的预防机制在 于两个方面:一是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机体的某些不平衡可使疼痛加剧,而中药可使之平衡;二是中医有“不通则痛”之说,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之药能起到“通则不痛”的作用。对肿瘤患者来说,及早服中药可防患于未然。若等到吗啡、 杜冷丁也止不住痛时再求助中药,只怕难有起色。,(2)、止痛效果明显 中药外用及口服对已发生的癌痛有止痛作用,效果持久而缓和,副作用小。常用止痛中药如元胡、细辛、米壳、白屈菜等,取材方便。乳香、没药、血竭、红花、姜黄、冰片等还是易溶于酒精、易于配制的外用止痛药。 中药涂擦剂 药物组成为元胡、丹参、台乌药、蚤休、地鳖虫、血竭、冰片等,前4味药与地鳖虫以4誜1比例配方,血竭、冰片各按10比例加入。以上药物加75酒精浸泡1周,过滤后将药物浓度调至每毫升含中药1克即可。据观察,治胸部疼痛缓解率为90.1;腹部疼痛缓解率为75.5 ;脊柱、四肢骨疼痛缓解率为50。疼痛缓解持续时间较强痛定为优。 祛痛喷雾酊 由延胡索、乌药、土鳖虫、丹参、红花、血竭、冰片等组成。 先以75酒精2000毫升浸泡延胡索等前五味中药,1周后滤取药汁。再于药液中加 入血竭、冰片,溶解后过滤,装入50毫升塑料喷雾瓶中备用,每毫升含生药0.1克。癌痛时可均匀喷涂于癌痛处的体表。对胸痛、胁肋痛效果最佳,而对脊柱、四肢等处的骨肿瘤疼痛效果较差。,透皮药贴 药物成分包括马钱子碱、木鳖碱、藤黄素、蟾素灵、大戟二烯醇、月桂氮卓酮等。透皮贴贴于癌痛局部或肚脐处、胸腹部及其它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选12个部位贴敷,每日24贴,每贴可连续贴敷1216小时。该贴具有抗癌化瘤、镇痛消肿、破瘀逐水、扶正固本功能,对各种肿瘤的癌性疼痛均有 显效。 穴位敷贴法 山柰、乳香、没药、大黄、姜黄、栀子、白芷、黄芩各20克,小茴香、丁香、赤芍、木香、黄柏各15克,蓖麻仁20粒。上药共研细末,取鸡蛋 清(或蜂蜜)适量,混合拌匀成糊状。肺癌敷乳根穴,肝癌敷期门穴。痛剧者6小时换药1次,痛轻者12小时更换1次。可持续使用至疼痛缓解或消失。 癌痛药酒方 松香、制乳香、制没药、莪术各15克,冰片10克。以白酒500 毫升浸泡1周。敷于痛处,外用塑料薄膜覆盖,待纱布快干时,再以药酒湿润,间或连续使用。一般敷1020分钟即感局部清凉舒适,疼痛逐渐缓解。,中药离子导入 延胡索、乳香、没药、丹参各100克,徐长卿150克等。用75酒精浸1月以上,取药液加少量冰片及二甲基亚砜即成。导入穴位:胸痛取内关、膻中、阿是穴;腰腿痛取肾俞、环跳、阳陵泉、昆仑等穴;肩背痛取天宗、阿是穴等;内脏病取相应脏腑的俞、募、原穴。气滞配行间或太冲;血瘀配血海、膈 俞;痰瘀配丰隆。 (3)、协同止痛作用 中药与西药止痛药配合,即可增强其疗效,又可减少西药副作用。例如芍药甘草汤加米壳水煎服对腹部癌痛有效,并可增加盐酸二氢埃托啡含服的镇痛效果透骨草、骨碎补、补骨脂三味中药对骨痛有效,也可加强解热镇痛药及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的止痛效果。再如肝癌剧痛常靠杜冷丁止痛,如用蟾酥、元胡、山甲、 青皮煎浓汁外敷肝区,会加强止痛效果。另外,具有较强镇痛活性成分的马钱子、蟾酥(局麻作用大于可卡因3060倍),均可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且与抗癌增免活性成分配伍有协同镇痛作用。,中药治癌性疼痛另一特色为镇痛持久,副反应少,多重功效。故中药应用于癌痛,即可定位于癌痛止痛的第一、二阶梯,亦可作为癌痛第三阶梯联合用药的优选,以减缓阿片类药物的剂量追加,避免阿片的过量危险。,中药多糖抗肿瘤免疫药理研究进展 从中药中分离得到的一些多糖(如枸杞多糖、香菇多糖、云芝多糖、茯苓多糖、猪苓多糖、银耳多糖、红芪多糖、人参多糖以及海藻多糖等),都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和抗肿瘤作用。中药多糖抗肿瘤免疫药理研究进展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药多糖对肿瘤具有直接抑制作用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一些中药多糖对肿瘤细胞具有直接抑制作用。枸杞多糖、茯苓多糖、刺五加多糖在体内外均能明显抑制S180、K562肿瘤细胞的生长。且中药多糖可通过细胞膜的生化特性改变,影响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如猪苓多糖、黄芪多糖、红芪多糖能降低磷酸二酯酶活性,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枸杞多糖可升高ConA活化后的小鼠淋巴细胞膜上蛋白激酶C的活性)、抗自由基作用(如海藻多糖能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加快自由基的清 除,减少原初自由基和单线态氧的产生)、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与诱导细胞凋亡(如地黄低聚多糖可能通过调控P53基因的表达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等方面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2)、中药多糖增强宿主免疫功能 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淫羊藿多糖、女贞子多糖、黄芪多糖、红芪多糖均可显著促进淋巴细胞转化 率。党参多糖小鼠肌肉注射或灌胃200毫克/千克可增加胸腺E花环形成,并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率。枸杞多糖对淋巴细胞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低浓度时表现为促进 作用,如5毫克/千克或7毫克/千克连续使用7天,可明显增加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率上升。枸杞多糖0.125克/千克连续使用35天,可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 功能,并增加其C3b和Fc受体的数量和活力。枸杞多糖510毫克/千克可以提高 小鼠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增强CTL(细胞毒T淋巴细胞)、NK细胞的杀伤功能。黄芪多糖、红芪多糖、芦荟多糖和当归多糖可增加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牛膝多糖100200毫克/千克,连续8天小鼠腹腔注射,可增加小鼠NK杀伤细胞的细胞活性。多糖还可影响细胞因子分泌及其活性,如淫羊藿多糖和银耳多糖可使胸腺细胞产生IL-2能力增强,100毫克/千克的淫羊藿多糖可诱生干扰素。西洋参多糖组分可协同ConA诱导生成IL-2和干扰素,可单独诱导脾细胞合成IL-3样活性物质。 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可促进淋巴细胞产生IL-2及其受体表达,黄芪多糖还可促进巨噬细胞产生IL-1。猪苓多糖和牛膝多糖可提高TNF-与IL-2的产生水平,对体外培养的人胸腺巨噬细胞内IL-2和IL-6含量有增加作用。,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小鼠皮下注射淫羊藿多糖50毫克/千克,对B细胞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可使脾脏抗体生成提高1倍以上,也显著提高血清抗体水平。小鼠腹腔注射银耳多糖15毫克/千克3天,可使血清IgA、IgG、IgM不同程度增加。不同剂量的淫羊藿多糖、 银耳多糖、香菇胞内糖或胞外糖皮下或腹腔注射,可显著促进羊红细胞免疫血清溶血素水平及抗体形成细胞的功能。枸杞多糖对B细胞的作用亦为双向调节作用,枸杞多糖510毫克/千克可对环磷酰胺抑制的抗体生成反应有明显改善作用,可 使脾脏抗体生成提高1倍,并提高血清抗体水平。,第二节 抗肿瘤中药的临床研究,中药用于治疗肿瘤历史悠久,除医籍记载外,民间还蕴藏着大量的验方、秘方。但是真正系统的临床研究约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曾被普遍承认的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指导思想有“以毒攻毒法”、“清热解毒法”和“软坚化痰散结法”等。全国第一届肿瘤会议,不仅总结了中医抗癌的成果,也为后来侧重辨证论治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的研究拓宽了思路。此后,有关研究不断增多,诸如升白细胞的研究,增加放疗、化疗敏感性的研究,减轻消化道症状的研究,以及治疗放疗引起的局部皮损的研究等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从70年代起,随着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应用中医药提高机体免疫机能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大量的单味中药和复方,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观察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特别是对细胞免疫功能各种指标的影响更受重视,并陆续报告了许多具有保护放、化疗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方剂。,经过40年的努力,中医药治疗肿瘤,已在临床上形成了治疗不同肿瘤的辨证论治系统。确立了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一般原则和常用治则,从历代医籍、本草中整理、发掘出各种治疗肿瘤的方药,验证了各种秘、验方药,对其效果确切者进行了有效成分分析和作用机理研究,丰富了中医药临床治疗肿瘤的理论,提高了疗效。 通过中医药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使人们对“扶正固本”、“活血化瘀”、“养阴益气”等中医基本治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痛苦、降低术后的复发和转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二、临床常用的抗肿瘤中药,1、单味药: 临床上用于治疗肿瘤的中药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说,除常用中药外,一些少用的中药甚至过去几乎不用的草药,也逐渐进入了治疗肿瘤药物的行列。在抗肿瘤的各种中药中仍以常规治法的常用药为主。 清热解毒法,仍以银花、公英、连翘、大黄、黄芩、黄柏、黄连、山豆根、菊花、射干、土茯苓、苦参、青黛、牛黄、地丁、草河车、大青叶等常用清热解毒药为主,但近20年,一些地方草药和少用的中药也逐步被采用,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红藤、白毛夏枯草、白英、龙葵、七叶一枝花等。 活血化瘀法常用的仍是桃仁、红花、川芎、丹参、赤芍、当归、乳香、没药、三棱、莪术、泽兰、郁金、水蛭、山甲、地鳖虫、虻虫、王不留行等,但喜树、虎杖、斑蝥等过去少用的药也常使用。,扶正固本法,常用的仍是人参、西洋参、党参、黄芪、女贞子、山药、白术、大枣、当归、熟地、白芍、甘草、阿胶、龙眼肉、附子、肉桂、淫羊藿、补骨脂、肉苁蓉、巴戟天、仙茅、鸡血藤、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黄精、山萸肉、胡桃肉、虫草;鳖甲、龟板、鹿茸、紫河车等,但近20年由于人工培育灵芝的推广,这种过去被认为少见的“仙草”也普遍被采用 软坚散结法,仍以海藻、昆布、山甲、皂刺、牡蛎、内金为主,山慈菇、黄药子、猫爪草等也因其有研究报告而逐步被推广使用。其他散结之法与一般用药规律大同小异,但像猪苓、薏苡仁等,由于深入的研究,而使其成为备受青睐的常用药。 2、复方抗癌药物:研究较为深入的方剂,多被制成成药或提取有效部分制成制剂,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贞芪冲剂、广安门医院的扶正冲剂等。各种剂型的抗癌制剂名目很多,如肿节风片(针)、猴菇菌片、掌叶半夏片(栓)、野艾片(针)、藤黄片(针、栓)、冬凌草片(膏)、莲花片、昆明山海棠片、喜树浸膏片、乳宁片、乳块消片、抗癌平、华蟾素、乌头注射液、复方莪术注射液、复方半枝莲注射液、野百合注射液、通光散(乌骨藤),还有外用药等。,3、中药抗癌活性有效成分: 生物碱类有喜树碱类多种、野百合碱、玫瑰树碱、光叶花椒碱、花椒路宁、粗榧生物碱类(包括三尖杉碱)、长春花碱类多种、秋水仙碱类三种、苦参碱两种、唐松草碱两种、汉防己甲素等。 萜类有斑蝥素类多种,雷公藤内酯三种、冬凌草甲素和乙素、红豆杉醇、苦木素、莪术油等。 醌类有放射增敏作用的马蔺子甲素。 木脂素类有鬼臼脂素类多种。 蛋白质类有天花粉提取物、蓖麻毒蛋白、槲寄生毒肽A、刺参酸性粘多糖等。 其他还有靛玉红类两种、知母皂甙、苦杏仁甙、葫芦素BE、香葵油、鸦胆子油、棉酚、藤黄酸、紫杉醇、蟾酥等。 在上述有抗癌活性的成分中,有靛玉红、藤黄酸、冬凌草素等9种是我国新创制的。,三、抗肿瘤中药临床疗效的评价,评价中药治疗肿瘤的效果,应以临床实践为依据。有些已经确定有效成分的药物如靛玉红、长春花碱类、喜树碱等,其临床疗效已得到临床的反复验证。 至于各种粗制剂及复方的效果,不少也经过国内比较正规的医疗单位验证,但由于各种原因,多数还不能取得公认。因此,尽管有许多药物行销很广,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拿出无可置疑的临床报告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结果,始能逐步得到公认。 恶性肿瘤的治疗是目前世界瞩目的重大研究课题,即使目前最受重视的抗癌药物,也都有许多不足之处,或是疗效不高,或是毒副作用明显,所以对此的每一点研究进展都应受到重视,以期对未来寻找出高效、低毒的新型药物提供线索。,第三节 抗肿瘤中药的实验研究,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实验研究到50年代中期才开始。早期的工作以寻找、鉴定抗癌中草药为主。这与当时临床治疗中流行以毒攻毒、化痰软坚等治则可能有一定关系。1958年,冼美生等报告了中成药犀黄丸的抗动物肿瘤作用。1963年,雷海鹏等报告了对358种植物药、中药单方及复方的抗癌筛选结果。40年来,我国各基础学科的学者,在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从病理、药理、生理、生化、免疫乃至分子生物等学科的角度,对中医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一、中药与预防肿瘤的实验研究 二、中药对癌细胞分化诱导的研究 三、中药致癌与促癌的研究 四、抗癌中药的开发 五、中医理论研究与中医药抗癌,一、中药预防肿瘤的实验研究,目前在肿瘤的发病学预防方面,即设法阻断或干扰致癌剂的作用及影响(二级预防),或干扰、逆转癌前病变,使之不发展成癌(三级预防),已出现了一批很值得重视的实验研究结果。 (一)、对致癌、促癌的抑制作用和预防作用 蔡海英等用N亚硝基氨酸乙酯诱发大鼠食管及小鼠前胃鳞状上皮增生与癌变的实验方法,曾先后证明柿叶茶、冬虫夏草提取物CS等对小鼠前胃鳞状上皮增生和癌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未见治疗作用。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肿瘤组探讨了扶正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他们选用宋代名方六味地黄汤(丸),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1977年报告了该方可使N-亚硝基氨酸乙酯诱发的小鼠肺腺瘤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此外,姜廷良等还观察到六味地黄汤有助于荷瘤机体的单核吞噬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近骨髓干细胞和淋巴组织增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荷瘤小鼠的甲状腺功能,降低蛋白分解代谢,从而对肿瘤的形成和荷瘤机体的生存具有某些作用。,邱佳信等在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时,以中药方剂: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生牡蛎、夏枯草、岩柏、马兰根、吴山鳖甲、玫瑰花、绿萼梅、八月札、芙蓉叶、地鳖虫,与西药维生素A、 C、E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在二乙基亚硝胺诱癌过程中能够发挥一定的阻断作用。 严瑞琪等研究了广西灵山茶、云南大叶茶、福建鼎坑茶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致 Wistar大鼠肝癌作用的影响。上述三种绿茶均有明显抑制AFB1的致肝癌作用。 林宝奎等根据实验证实鲜大葱匀浆可降低胃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揭示大葱有可能阻断胃内亚硝胺的合成。梅行等也根据胃癌病因调查的结果研究了大蒜的防癌作用,从胃液、饮水、粮食等分析的结果证明,大蒜能抑制胃内硝酸盐还原菌的生长,从而减少胃液中因细菌作用而产生的亚硝酸盐。有人认为蒜素是其活性成分。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关于大蒜防癌的研究,大蒜、洋葱等所含的多种成分,不仅有阻断致癌物的作用,而且在增加免疫功能及直接抗癌等多方面均能发挥作用。,杨易灿等在研究补骨脂提取物对诱发性肺腺癌的作用中发现,补骨脂提取物可使支气管及肺泡上皮增生性改变显著低于对照组。但肺腺癌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刺五加能抑制尿烷引起的肺腺瘤和吲哚引起的小鼠骨髓性白血病,还可降低小鼠自发乳腺癌和自发白血病的发生率。此外,白芨、大枣、冬凌草、刺梨汁及小柴胡汤等均有抑制化学诱癌的实验报告。 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尽管有些实验还需进一步深入,有些结果还需在防癌现场扩大验证,但是中草药的防癌潜力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近十几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相继发现,使肿瘤分子生物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二)、有关中药反突变的研究 邱佳信等用甲基亚硝基胍诱发哺乳类细胞V79,对66种中药的反突变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的白术、黄芪、仙灵脾、仙茅、肉苁蓉、枸杞子、地鳖虫、穿山甲、红藤、野葡萄藤、芙蓉花、漏芦、绿萼梅、北沙参、天门冬、生南星、鹤虱、牡蛎等19种有显著的反突变作用。他们观察到,中药的配伍不同其反突变结果也不同。如单味仙灵脾具有反突变作用,在与没有反突变作用的熟地配伍时,出现更强的反突变作用;而当仙灵脾与没有反突变作用的女贞子配伍时,则无任何反突变作用。说明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寻找合理配伍的新方剂是十分重要的。 陈燕云在研究芎龙汤(由川芎、地龙、葛根、元参、三棱、鸡血藤和牛膝组成)时发现该方在体外肿瘤反突变模型中有中等程度的反突变作用。,二、中药对癌细胞分化诱导的研究,近十几年来的研究表明,某些肿瘤可被化学物质诱导分化成正常细胞或近似正常细胞,从而逆转了其恶性状态,为肿瘤化疗的研究指出了一条新的途径。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在研究民间治疗膀胱癌的验方龙蛇羊泉汤时,发现该复方(包括龙葵、白英、蛇莓、土茯苓、灯心草、海金沙)药液和蟾蜍制备液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的抑制作用与外源性环磷酸腺甙(cAMP)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现象极为相似,两者均是在肿瘤接种后第8天抑制最明显,抑制率均在50一70左右。 从70年代初发现cAMP类似物可逆转肉瘤及神经母胞瘤的恶性表型以后,就打破了“一旦成为癌细胞,就永远是癌细胞”的概念。国内外的研究者相继从天然产物及合成化合物中发现了一系列的癌细胞分化诱导剂。我国学者利用中医药抗癌的某些特点,也已相继从抗癌中药中发现了一些可能含有分化诱导剂的药物。,例如,198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报告,我国发现的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药物靛玉红,可使病情达到部分或完全缓解。患者白细胞中cAMP的含量,从低于正常恢复至正常水平。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的磷酸二酯酶活性,在治疗前显著高于正常人,经靛玉红治疗后,病情有好转或达到缓解时,其测定值可下降至正常或低于正常。实验证明,靛玉红能调节癌细胞内cAMP含量和cAMP与cGMP的比值,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使之逆转。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及中医研究院中药所曾报告,猪苓提取物可提高小鼠肉瘤S180细胞中cAMP的含量,对其中的磷酸二酯酶活性有显著抑制。这种结果与3H胸腺嘧啶核甙掺入所观察到的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具有平行的效果。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报道,养阴合剂合并环磷酰胺能明显提高S180小鼠腹水癌细胞内cAMP含量及明显提高cAMPcGMP比值。,此外,还有许多方药如黄芪、人参、甘草、大枣、葫芦素以及复方小柴胡汤、还精煎等,均被发现具有提高血浆或组织细胞中cAMP含量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来关于免疫功能与cAMP、cGMP关系的研究,一般认为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在其与相应抗原接触后,细胞内cGMP水平升高,而cAMP则有抑制作用。黄芪可使血浆中cAMP升高cGMP降低,使肝脏的cAMP降低cGMP升高,对脾脏则cAMP和cGMP均升高。这种现象与黄芪的增强免疫功能和免疫双向调节作用有关。,三、中药致癌与促癌的研究,关于植物药致癌和促癌问题国外早已注意到,如槟榔致癌、巴豆油促癌已为人熟知,而它们均是传统的中药。中国预防医学中心病毒所曾毅教授研究了106科的495种中草药对Raji细胞EB病毒早期抗原的诱发作用。发现其中有15种中草药有激活EB病毒的特性。它们是芫花、狼毒、了哥王、绛香、苏木、广金钱草、黄毛豆腐柴、三棱、曼陀罗、金果榄、银粉背蕨、黄花铁线莲、红大戟和独活。值得注意的是,EB病毒的激活与鼻咽癌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系。孙瑜等报告中草药黄芫花和桐油提取物能促使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诱发小鼠宫颈癌的癌发率增加,对甲基胆蒽诱发宫颈癌率不仅明显升高,而且还明显地使两组浸润癌百分比增加,证明两者均为促癌物。还有人对493种中草药进行了试验,结果有62份样品有诱导活性。说明这些药物可能有促癌或致癌因子存在。赵泽贞等对三种经常食用的天然调味品花椒、八角、桂皮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结果发现此三种调味品Ames试验均有致突变作用,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某些中草药有致癌、促癌可能,应提高警惕,特别是在临床需长期用药时,更应慎重。,四、抗癌中药的开发,至今已先后开发出了喜树碱、三尖杉酯碱、紫杉醇、靛玉红、斑蝥酸钠等多种抗癌新药。 此外至少有数以百计的中药提取物有效部分或有效成分被证实有抗动物肿瘤作用,或体外对某种癌细胞有抑制、杀伤作用。其中如天花粉、莪术、冬凌草、仙鹤草、苦参、丹参、鸦胆子、常山、冬虫夏草、防己、芦荟、虎杖、刺五加等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有的已被分析出有效成分,但大多数还只是简单的粗提物,很难从其细胞动力学的角度分类出哪些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哪些是时相特异性药或周期特异性药。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自从1979年美国正式设立了生物反应调节(RBM)专题以来,BRM热潮顿起,我国学者从中草药中发现了大量具有这种功效的药物。目前已有数百种中药或复方被发现具有增强或双向调节机体免疫机能、抑制致癌、增强机体对放疗及化疗损伤的修复等功效。,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多糖类,如属于真菌类的猪苓、茯苓、香菇、灵芝、猴头、金针菇、冬虫夏草、假密环菌等的多糖已受到广泛的重视。从高等植物提取抗肿瘤多糖日益增多,其中黄芪、人参、党参、女贞子、山药、刺五加、商陆、牛膝、附子、淫羊藿、枸杞子、酸枣、小茴香、麦冬、当归、公英、大黄、乌头、地黄等均属于传统的常用中药。另有红景天、半枝莲、向日葵心、红毛五加等多种民间草药的多糖已经或正在被开发利用。 非多糖的生物调节剂数量更多,而且有些已经有了很深入的研究。例如,众所周知的人参,其多种皂甙很多作者均有报告,它的功用是多方面的,很多研究已做到分子药理学水平。,如杨桦报告了人参皂甙与免疫核糖核酸对癌基因表达的协同抑制作用。杨贵贞和田志刚等曾证明人参三醇皂甙具有较强促细胞因子诱生的效应,其对人淋巴结细胞 IL1、IL2、IL-3、IL4、IL5、IL6和IFNr的促诱生效应以及基因调节机制。并先后证明了人参皂甙对T、B淋巴细胞的分裂原刺激的增殖反应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人参皂甙Rd可提高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淋巴细胞对Con-A(刀豆蛋白)的反应性。 1993年孙燕总结了他们20年来研究黄芪、女贞子等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结果,令人信服地感到,他们坚持在临床应用中药作为生物调节制,已带给患者很大益处。他们 1975年研制的贞芪扶正冲剂,已正式投入市场,作为手术、放疗、化疗后病人的辅助治疗药物,并已远销到许多国家和地区。 总之,从中草药中发掘防治肿瘤的药物潜力很大,相信通过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将会取得更多的成果。,五、中医理论与中医药抗癌研究,(一)引入“证”的动物模型 中医治疗肿瘤的特点是辨证论治。在动物身上辨证难度很大,一直被认为是研究中草药抗癌的一个缺陷。近10年来,随着中医基本理论研究中多种“证的模型”的出现,一些学者已开始把它引进了抗癌中草药的研究。 于尔辛等根据临床治疗肝癌的辨证情况,认为脾虚可能是癌变的关键,他们将脾虚证的动物模型接种上肿瘤,再用健脾理气中药进行实验治疗。发现脾虚动物荷瘤后体内代谢、血液黏度、免疫功能有一系列的改变,其肿瘤生长也有特异性,中药的治疗能使之恢复到对照组的水平。他们认为健脾中药有广泛的调节作用。 亦有人利用肾虚证的动物进行过类似的研究。尽管对这些“证的模型”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毕竟是在联系中医理论探索新路子。,(二)活血化瘀治则与肿瘤防治的实验研究,近20年中,应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对活血化瘀进行研究,在肿瘤实验研究中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1活血化瘀药的抗动物肿瘤作用。实验证明许多活血化瘀、逐瘀散结、活血破血中药有直接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如莪术、三棱、当归、川芎、红花、赤芍、地鳖、水蛭、山甲、乳香、没药等均被证实对动物肿瘤有抑制作用。 2某些活血中药与肿瘤化疗药合用有增效作用。如丹参、鸡血藤等与喜树碱并用治疗小鼠白血病L615,可延长小鼠生命。 3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有实验证明,不少活血方剂均可增强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和其他非特异免疫功能。有些活血化瘀药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4有的活血药可预防放射性纤维化,减少副反应。大鼠经30Gy(3000 rad)照射右肺纤维化模型,活血药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可改善血液循环,抑制结缔组织增殖。范忠信用体外血栓形成实验观察到消瘀合剂可使血栓长度明显缩短,重量减轻。 傅乃武等研究发现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小鼠S180和肝癌没有抑制作用,但与环磷酰胺合用则表现出增效作用。陈燕云等则通过临床实验研究发现,活血化瘀方剂芎龙汤可明显改变癌症患者血液高粘状态。一般认为血液高粘状态与癌的复发、转移及患者死亡有关。 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赤芍均增加静脉注射W256细胞后肺部的转移。丹参注射液还可增加Lewis肺癌的自发肺转移。这一结果给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提供了值得探索的课题。,(三)扶正固本治则与肿瘤防治的实验研究,扶正固本是近十几年中医治疗肿瘤中研究最多的一个治则。许多学者把它和中医药增强机体免疫机能联系起来。其研究范围之广,涉及肿瘤的预防、发病、手术、放疗和化疗合并用药,以及肿瘤的转移、复发,患者的康复等各个方面。 近年全国对健脾益肾防治化疗副反应进行了约20个课题的实验研究,显示扶正冲剂合并化疗能提高抑瘤作用,能明显延长某些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升高白细胞,提高其对化疗药的耐受性,促进骨髓有核细胞及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对癌细胞DNA聚合酶有抑制作用。扶正解毒冲剂可提高放疗受照小鼠的存活率及造血功能的恢复,保护血象及免疫功能。 近几年相继发现了一些抗放、化疗副作用的中药制品,如马蔺子甲素、石花多糖、人参提取的二醇和三醇、补肾中药大菟丝子饮、健脾益肾冲剂、当归补血汤、黄芪、银耳、牡蛎的提取物、茶多酚、川芎嗪、蝙蝠葛碱、大蒜素、野蔷薇果汁、黑枣叶茶等。,特别应该注意的是通过扶正治则的研究,发现了一大批具有生物学反应调节剂(BRM)作用的中草药或其方剂。它们分别能激活非特异的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激活天然杀伤细胞,促进T淋巴细胞的分裂、增殖、成熟、分化;提高体液免疫机能,诱生干扰素;通过产生某些细胞激活因子如IL1、IL2、NK细胞激活因子等进一步激活有关免疫细胞。 具有这些作用的药物不仅有传统的扶正药黄芪、人参、冬虫夏草等,也有活血化瘀药的莪术、红花、丹参等,以及清热解毒的公英、银花、白花蛇舌草之类;甚至利水渗湿的茯苓、猪苓、竹叶等也有很明显的增强免疫机能的作用。 综上所述,40年来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实验研究从无到有,发展迅速。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许多人运用现代科技,从整体、细胞、分子各个水平上开展研究,并初步取得一批成果。,

    注意事项

    本文(抗肿瘤中药的研究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