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绪论课件.ppt
组织行为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杨艳杰,1,国际奥委会,2,第一章 绪论,3,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概述,组织有目标导向,组织是人的集合,组织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协调实现目标,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一,二,三,四,组织包含,4,组织,组织是由一定的人群构成的,通过专业分工协作来实现组织目标的开放性社会技术系统。,定义,5,统一目标,协作愿望,信息联系,组织,具备条件,6,组织行为,组织行为:组织内部的个人和群体所产生的行为,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组织自身的运行状态。,定义,7,8,组织与环境,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作用的外部事物和现象就构成了组织环境。,环境包括人、财、物、气候、市场、技术、文化、政治、法律等方面的要素。,环境,组织,物质能量信息,9,管理与组织行为,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激励、领导和控制,以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独立进行的活动,是保证组织正常运行、发展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10,管理者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影响组织行为,通过管理活动,管理者,11,管理职能,控制,计划,12,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角色与技能,监控者角色信息发送者角色发言人角色,纪念或象征的责任领导角色联络人,企业家角色混乱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明茨伯格,13,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管理技能,14,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体系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 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 的能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研究目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15,组织行为学内容,团队建设权利与影响力冲突、沟通领导,个性、认知、学习、态度、激励与工作压力,组织环境组织流程与结构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和创新,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16,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区别,联系,研究对象相同: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的规律性,以组织中的人为主要研究对象,17,组织行为学的意义,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有助于合理地使用人才,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18,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产生与发展,一、 理论基础,19,二、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演变,20,科学管理理论,工作定额,泰勒,21,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韦伯,巴纳德,厄威克,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社会系统学派的理论基础,综合管理理论,22,管理理论(法约尔),控制,管理基本要素,23,管理理论(法约尔),24,组织理论(韦伯),主要贡献:“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25,等级体系,公职任命制,管理者是工作人员,理性关系原则,明确的分工,员工选拔与任用,管理人员专职化,管理人员行为规范,韦伯理想组织体系特点,26,巴纳德理论,主要贡献:经理人员的职能,制定并维持一个信息系统,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阐明并确定本组织的目标,经理人员职能,经理人员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27,巴纳德理论,组织,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良好的沟通,协作的意愿,明确的目标,28,厄威克的综合管理理论,管理过程,29,行为管理理论,梅奥(霍桑实验),30,霍桑实验结论,霍桑实验结论,改善劳动者的士气(态度)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心情愉快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这才是增加生产、提高工效的决定性因素。,劳动条件并非是增加生产的第一要素,劳动条件的变化固然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但劳动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31,人际关系学说(梅奥),以前的管理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惟一动力,霍桑实验证明人是“社会人”,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着人的生产积极性,以前的管理者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受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的制约,霍桑实验证明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士气,而积极性、士气则取决于员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以前的管理只注意组织机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正式群体的问题,霍桑实验发现除正式群体外,员工中还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有它特殊的感情和倾向,影响着员工的行为。,新型领导者要能提高员工的满足感,要学会倾听和善于与员工进行沟通,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32,从“人际关系学说”到“行为科学”,60年代中叶,人际关系学说,40年代末,1933年,行为科学的产生,由理论研究逐渐转向实际应用研究,组织行为学 主要论述企业组织内个人和群体的行为,33,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人力资源学派的出现,权变理念引入管理领域,管理中的组织文化研究,组织行为学的发展,34,人力资源学派,阿吉雷斯1957年 从组织角度来分析影响职工潜力发挥的原因,人力资源学派,麦格雷戈1960年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总结了人性假设中对立的两种观点,即“X理论”和“Y理论”,企业中发生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未能充分发掘职工的潜力,观点,35,权变理念,管理的对象和环境变化多端,简单化的、普遍适用的方案并不存在。必须按照对象和情景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对策。,应用,从错综复杂的情景中寻找关键性变量,然后找出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从而针对一定的情景,使用相应的对策。,36,组织文化研究,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运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观念,是由领导者倡导、为员工所认同的本组织的目标、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观念人”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两个假设,“生活组织”不能仅从单纯的经济角度去考察和认识一个组织,还应该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不同组织的职能,37,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基本原则,收集资料的客观性,分析方法的系统性,对未来的预见性,研究程序的公开性,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所得结论的再现性,38,模型,主观模型;客观模型,物理模型;抽象模型,标准模型;描述模型,静态模型;动态模型,产生形式,形态,反映事物特征,发展变化,模型分类,39,模型结构,事物在幅度、强度和程度上变化的特征,明确的目标,变量之间的关系,应持科学谨慎态度,目标,变量,关系,40,变量,因变量,自变量,中介变量,测量的行为反应,影响因变量的因素,干扰变量,削弱或增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41,组织行为学研究具体方法,调查法,案例法,系统法,观察法,心理测验法,情景模拟法,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控制观察法,自然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电话调查法,会谈法,42,Thank you,43,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