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创面治疗演示PPT课件.pptx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慢性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新沂市人民医院 骨科邓秋奎 郑建英 汤波 王任才 张瑞岭,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机制,1,提供持续、负压、低氧的环境,刺激创面局部的增殖及各种细胞生长因子的产生,从而产生更多的新生毛细血管,增加创面的血液循环及物质交换; 2,负压吸引能及时清除创面处的渗液及坏死组织、代谢废物,有效减轻组织水肿及降低感染的发生;3,血管中的成纤维细胞及白细胞在负压的持续作用下能够持续进入创面;4,促使创面组织的收缩,缩小细胞间的空间距离,加快创面愈合。,技术由来,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NPWT)在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1博士发明,1993年并率先在国际上报道NPWT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修复各种感染性创面及软组织缺损。1 Fleischmann W,Streeckerw ,Bombelim ,et al.Vacuum sealing as trea- 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J.Unfallchirurg,1993,96(5):488.,。慢性创面的定义,1刘晖,佘文莉,黄海玲,等.165例慢性创面住院患者临床特点调查及分析J.广东医学.2010,31(9):1183-1184,机体正常的皮肤及组织受到外界致伤因素损伤后,若创面伤后1个月未能愈合、也无愈合倾向的创面,临床上称之为慢性创面1。常见的慢性创面有:糖尿病足溃疡、压疮、下肢血管性溃疡、深度烧伤创面、放射性损伤创面、感染性难以愈合的创面等。,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提供创面湿性愈合的环境,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治疗经验表明:在湿润局部环境下,可加强创面的修复及愈合能力1,加强坏死组织的溶解,利于组织细胞释放纤维蛋白酶及蛋白溶解酶;2,湿性环境利于保持各种酶的活性,细胞增值分化及移行得到增加;3,湿性环境在密闭敷料的作用下使局部创面形成低氧张力,在形成的低氧环境下,各种生长因子分泌增加,成纤维细胞的生长速度达到最快,让更多毛细血管及肉芽组织生长加快,从而明显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4,保持创面的湿润,不易形成干痂,避免敷料的更换时对创面造成损伤,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病例1 髓内型骨髓炎,何士银,男,49岁,慢性髓内型骨髓炎,病例2 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鲍善侠,女,60岁,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病例3 大腿慢性溃疡,徐梦娜,女,12岁,病例 4 踝部溃疡骨外露,张奇志,男。60岁,多发伤,2022/12/5,22,可编辑,病例5 腓骨远端钢板外露,陈小华,男,42岁,右侧胫骨腓骨骨折术后骨外露,病例 6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钢板外露,代瑞兰,女,62岁,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钢板外露,病例 7 糖尿病足创面修复,丁强,男,49岁,糖尿病足溃疡,展望,慢性创面,随着创面负压治疗技术等综合治疗的发展,治疗难度在逐渐变小,是广大患者的福音。,2022/12/5,43,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