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课件.ppt

    • 资源ID:1554449       资源大小:2.18MB        全文页数:7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课件.ppt

    .,1,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2,学习目标,复述医院感染的概念、分类陈述医院感染的途径和预防措施复述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描述消毒、灭菌的种类、方法和注意事项复述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进行各项操作描述隔离的概念、意义、目的和种类正确进行各项隔离技术操作复述职业性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3,目录,第一节 医院感染第二节 消毒、灭菌第三节 无菌技术第四节 隔离技术,.,4,WHO提出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5,第一节 医院感染,.,6,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s),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 指在医院内发生的一切感染,包括: 住院或在医院就诊中所受到的感染; 在医院内感染而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在前一个医院感染而在转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在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所发生的感染。,.,7,医院感染人群,住院病人; 门诊病人; 医院工作人员; 病人陪伴者; 病人探视者,.,8,危害,WHO调查:19831985年四大洲14个国家 拥有250-750张病床的医院。 发现: 院内感染率 3% 17% 平均9%美国资料(80年代后期)统计: 院内感染率为5%, 是居民死因的第10位,10万/年死于院内感染。 中国 90年代调查(82所医院 780 815 住院病人): 院内感染率为4.08%。,.,9,危害性,延长住院期限,增加费用; 美国因院内感染平均延长住院时间45天,经济损失20亿美元/年; 增加病死率; 某医院对388例死亡病例调查,院内感染率21.39%, 其中,9.28%的死亡与院内感染有关 6.69%的死亡是院内感染直接造成。扩大传播; 医院病房的菌株具有耐药性,使社会人群受到感染。 医院中工作人员的感染问题比较严重; 乙型肝炎、肺结核 接触血液机会高的科室如外科、检验科、口腔科, 乙型肝炎感染高达3050%。,.,10,一、 医院感染的形成,遵循一般传染病的三个环节规律,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感染链,.,11,感染源,是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及排出的场所或宿主(人或动物),是导致感染的来源。在医院感染中,主要的感染源有:已感染的病人及病原携带者、病人自身正常菌群、动物感染源、医院环境,.,12,传播途径,是指微生物从感染源传到易感宿主的途径和方式,医院环境中有许多潜在的病源微生物,主要的传播途径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饮水、饮食传播、注射、输液、输血传播、生物媒介传播,.,13,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 感染者在咳嗽、喷嚏或谈笑时, 会从口腔、鼻孔喷出很多含病原微生物的微小液滴,称飞沫。若易感者在1m内,则飞沫所含的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粘膜、皮肤、手、衣物侵入人体,甚至直接落入伤口或被吸入肺内引发感染。 飞沫核传播:长时间浮游、长距离传播。 菌尘传播: 通过吸入或菌尘降落于伤口(直接感染) 降落于室内物体表面(间接传播),.,14,共同媒介传播医院中的血液、血液制品、药物及各种制剂、医疗设备、水、食物为共同媒介物。 经水:伤寒、细菌性痢疾; 经食物:菌痢、沙门氏菌、病毒性肝炎; 经药品或制剂:HBV、 HCV、 HIV经血; 仪器和设备:内窥镜、血液透析设备等 生物媒介传播 指动物或昆虫携带病原微生物作为人类传播的中间宿主。苍蝇、蟑螂、老鼠、蚊子 传播疟疾、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15,易感宿主,病原体传播到宿主后是否感染,取决于定植部位和宿主机体防御功能。 易感宿主: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受感染的人。 易感人群:把易感者作为一总体。,哪些人属于易感人群?,.,16,凡患严重慢性疾病患免疫系统疾病皮肤粘膜屏障作用损害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接受介入性检查、治疗和植入休克、昏迷、术后病人以及老年人、婴幼儿、产妇均属易感人群。,.,17,二、医院感染的类型,按病原体来源分类:内源性感染 又称自身感染(Autogenous Infection) ,病原体为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寄居在病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通常是不致病的,只有当人的免疫功能受损、健康状况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才会发生感染。较难控制。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 如:皮肤葡萄球菌 口腔链球菌 肠道破伤风杆菌,.,18,二、医院感染的类型,外源性感染 又称交叉感染(Cross Infection) ,感染源不是病人自身。病原微生物通过医院内其他人或环境传播给病人而引起感染。通过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抗生素等应用可以控制。病人 病人 病人 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 病人,.,19,二、医院感染的类型,.医院性感染(Iatrogenic infection) 在诊断、治疗或预防中由于器械、材料或场所消毒不严或制剂不纯而造成的感染。 .带入传染 病人入院时处于另一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住院后发病,传给其他患者。,.,20,院内感染的分布特点,常以散发或流行的形式出现,以散发为主。 常用指标: 院内感染发病率 院内感染患病率,.,21,院内感染的科室分布,临床各科室均可发生院内感染,但感染率不同。 美、英: 新生儿ICU 外科 内、妇、儿 五官科、产科 1620% 811% 25% 5% 我国: 儿科 外科 内科 妇科 五官科 11.4% 9.4% 7.6% 4.7% 2.7%,.,22,院内感染的高发部位在流行与散发时期不同 美国CDC统计: 流行感染以胃肠炎(17%)最高,其次菌血症(16%); 散发以尿路感染(38%)最高,外科伤口(27%); 我国调查表明: 下呼吸道(26%) 外科伤口(21%) 皮肤、尿路(13%),.,23,三、常见的医院感染,(一)肺部感染 常发生在一些慢性严重影响病人防御机制的疾病,如癌、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炎,或行气管切开术、安置气管导管等病人中。 (二)尿路感染 病人在入院时没有尿路感染的症状,而在其住院期间24小时后出现症状(发热、排尿困难等),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虽无症状,但尿标本中的白细胞在10个ml以上,细菌多于105ml,都可判为尿路感染。,.,24,(三)伤口感染 伤口感染包括外科手术及外伤性事件中的伤口感染,判断伤口感染主要看伤口及附近组织有无炎性反应或出现脓液,更确切是细菌培养。(四)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不仅在健康人中可以传染,在病人中更易传染。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种。,.,25,(五)皮肤及其它部位感染 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皮肤或皮下组织化脓、各种皮炎、褥疮感染菌血症、静脉导管及针头穿刺部位感染、子宫内膜感染、腹内感染等。,.,26,四、医院感染的促发因素,(一)主观因素 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及其危害性认识不足;不能严格地执行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医院规章制度不全,无健全的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住院部没有入院卫生处置制度,致使感染源传播。此外,缺乏对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不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27,(二)客观因素,侵入性诊治手段增多 使用可抑制免疫的治疗方法 大量抗生素的开发和普及 易感病人增加 环境污染严重,.,28,原因,抗生素和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产生 耐药菌株和弱毒株的流行; 侵入性诊疗器械和设备的使用增加了感 染机会; 住院患者防御功能低下; 医院管理制度不当;,.,29,五、 医院感染的管理,(一)建立三级监控体系(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三)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四)加强医院感染学教育,明确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30,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31,1、清洁(cleaning) 清除物品上的一切污秽,如尘埃、油脂、分泌物等。2、消毒(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物体上除细菌芽孢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3、灭菌(sterilization) 清除或杀灭物体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32,物品:清水冲洗洗涤剂刷洗清水洗净常用于墙壁、地面、桌椅、病床的清洁以及物品消毒灭菌前的准备。,清洁方法,.,33,一、消毒、灭菌的方法,.,34,物理消毒灭菌法 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将之清除或杀灭。化学消毒灭菌法 采用各种化学消毒物品来清除或杀灭微生物的方法,所用的化学物品称为化学消毒剂。,.,35,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消毒灭菌法 光照消毒法电离辐射灭菌法微波消毒灭菌法机械除菌,.,36,热力消毒灭菌法,原理:利用热力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和变性,细胞膜发生改变,酶失去活性,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方法: 干热法(燃烧法、干烤法):空气导热, 传热较慢。 湿热法(煮沸消毒法、压力蒸汽灭菌法) 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 快,穿透力强。,.,37,(1)燃烧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法。常用于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污染的纸张、特殊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的敷料处理,某些器械或搪瓷类物品,在急用或无条件用其他方法灭菌时也可使用。,.,38,(2)干烤法:,利用特制的烤箱,通电升温后进行灭菌,其热力传播与穿透主要靠空气对流和介质的传导,灭菌效果可靠。常用于玻璃、金属、搪瓷类物品、油脂及各种粉剂等的灭菌。,.,39,(3)煮沸消毒法:,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消毒方法。将水煮沸(100)后经5-1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达到消毒效果。在水中加入12碳酸氢钠,沸点可达105,除增强杀菌作用外,还有去污防锈作用。煮沸消毒适用于耐湿、耐高温的物品,如金属、搪瓷、玻璃、橡胶类等,.,40,(4)压力蒸汽灭菌法:,利用高压下的高温饱和蒸汽杀灭所有微生物及其芽孢,灭菌效果可靠,是物理灭菌法中最有效的方法。当压力在103137kPa(1520磅平方时),温度达121126时,1530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适用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的物品。如各种类器械、敷料、搪瓷、橡胶、玻璃制品及溶液等的灭菌,.,41,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物理监测法: 化学监测法: 生物监测法:为最可靠的监测法。,.,42,光照消毒法,(1)日光暴晒法: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方法、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注意问题、效果监测(3)臭氧灭菌灯消毒法:,.,43,3电离辐射灭菌法:,应用核素60Co发射的丙种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穿透物品,杀死其中微生物的灭菌法,由于是在常温下灭菌,又称“冷灭菌”。此法穿透力强,杀菌效果可靠,适用于不耐高温物品的灭菌,如橡胶、塑料、高分子聚合物(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等)、精密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制品等。,.,44,4微波消毒灭菌法,微波是一种波长短、频率高的超高频电磁波。在电磁波的高频交流电场中,物品中的极性分子发生高速运动并引起互相摩擦、碰撞,使温度迅速升高而达到消毒灭菌作用。微波消毒多用于食品及餐具的处理、医疗药品及耐热非金属材料器械的消毒灭菌。,.,45,化学消毒灭菌法浸泡法喷雾法擦拭法熏蒸法,.,46,化学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是利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适用于不能用热力消毒灭菌法进行消毒灭菌的物品,如人体的皮肤、黏膜、排泄物及周围环境、光学仪器、金属锐器和某些塑料制品。,.,47,化学消毒灭菌法的原理:,化学消毒灭菌法是利用化学药物渗透到菌体内,使菌体蛋白质疑固变性酶蛋白失去活性,而致微生物代谢障碍,或破坏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通透性,使细胞破裂、溶解,从而达到消毒、灭菌作用。,.,48,化学消毒剂的选择,高效: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如醛类、过氧乙酸等。中效: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真菌、病毒,但不能杀灭芽孢。如醇类、碘类、含氯类等。低效:杀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亲脂性病毒,但不能杀灭结核杆菌、亲水性病毒和芽孢。洗必泰、新洁尔灭等。,.,49,化学消毒灭菌剂的使用原则,(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病原体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和使用方法。易挥发的药物要加盖,并定期检测、调整浓度。(3) 消毒物品要先洗净擦干,全部浸没在消毒液内,并打开物品的轴节或套盖。 (4) 消毒液中不能放置纱布、棉花等物,因这类物品可吸附消毒剂降低消毒效力。(5)消毒后的物品在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以免药物刺激人体组织。,.,50,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1)浸泡法(immersion):将物品浸没于消毒液中,在标准的浓度与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作用。(2)喷雾法(nebulization):用喷雾器均匀喷洒消毒剂,使消毒剂呈微粒气雾弥散在空间,在标准的浓度内达到消毒作用。用于空气和物品表面(如墙壁、地面)的消毒。 (3)擦拭法(rubbing):用消毒剂擦拭物品的表面,或皮肤的消毒,在标准的浓度内达到消毒作用。 (4)熏蒸法(fumigation):将消毒剂稀释并加热,使消毒剂呈气体,在标准的浓度与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作用。用于室内物品、空气的消毒,.,51,5、常用化学消毒剂,.,52,二、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53,(一)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按污染后可造成的危害程度和人体接触部位的不同分类。1、高度危险性物品 指穿过皮肤、黏膜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械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如手术器械、注射器、血液和血液制品、脏器移植物等。 选用消毒灭菌方法?,.,54,2、中度危险性物品 指仅和皮肤黏膜接触,不进入无菌组织内,如体温表、血压计的袖带、压舌板、消化道内镜、便器。 选用消毒灭菌方法?3、低度危险性物品 指不进入人体组织、不接触黏膜,仅直接或间接与健康无损的皮肤接触,如果没有足够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一般是无危害的。如口罩、衣被、毛巾等。 选用消毒灭菌方法?,.,55,(二)医院消毒中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1明确消毒的主要对象:感染途径、媒介物、病原微生物 2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 :简便、有效、无损伤、价格适中3控制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1)微生物的种类 :细菌繁殖体、细菌芽胞、病毒 、真菌 2)微生物的数量 :多时间、剂量 3)有机物的存在 :血液、分泌物等 4)温度 :高作用 5)PH值 6)剂量与监测,.,56,(三)医院正常的清洁、消毒、灭菌,医院环境空气净化预防性和疫原性消毒被服类消毒皮肤和黏膜的消毒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57,(四)清洁、消毒、灭菌的监测和效果评价,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消毒卫生标准 空气监测: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或进行医疗活动前采样。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取3点,即中心1点,两端各距墙1m处取1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各点各距墙1m。采样方法:培养皿暴露5分钟。 手:双手指曲面丛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58,2、医疗物品消毒效果监测 3、消毒液的监测4、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 (三种方法) 5、紫外线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三种方法) 6、餐具消毒效果的监测7、卫生洁具消毒效果监测8、洗衣房衣物、医用污物消毒效果监测,.,59,第三节 无菌技术,.,60,一、无菌技术的概念,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61,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一)操作前准备(二)操作中保持无菌(三)无菌物品保管,.,62,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目的: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63,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2无菌容器的使用 无菌容器用于盛放无菌物品并保持其处于无菌状态。3无菌包的使用 包扎和开包法 打开之无菌包有效期为24小时。4铺无菌盘 用无菌巾形成一个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以供治疗用。有效期为4小时。5取用无菌溶液法 打开之无菌溶液有效期为24小时。6戴无菌手套 保护无菌物品或操作的无菌效果,隔离技术中使用避免交叉感染。,.,64,无菌容器,.,65,使用无菌容器,.,66,取用无菌溶液,.,67,打开瓶盖 冲瓶口,.,68,倒取溶液 消毒瓶塞 记录,.,69,第四节 隔离技术,一、隔离基本知识(一)隔离(isolation)是指将传染病人、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对传染病人采取传染源隔离,其目的是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易感人群采取保护性隔离。(二)隔离病区的管理,.,70,二、隔离原则,(一)一般消毒隔离(二)终末消毒处理 终末消毒处理是对转科、出院或死亡病人及其所在病室、用物和医疗器械的消毒。,.,71,三、隔离的种类及措施,严密隔离(strict isolation) 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与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染的烈性传染病,如白喉、鼠疫、霍乱等。呼吸道隔离(respiratory tract isolation) 适用于经呼吸道分泌物引起感染的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百日咳、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72,肠道隔离(digestive tract isolation) 适用于由病人的排泄物传染的疾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甲肝等。粪口途径传播。接触隔离(contact isolation) 适用于病原微生物经体表或伤口,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皮肤或粘膜破损处而引起的传染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及绿脓杆菌感染等。,.,73,昆虫隔离(insect isolation) 适用于由昆虫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脑炎、疟疾、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回归热等。血液-体液隔离(blood-body liquid isolation) 适用于由血液或体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疟疾等。这类病人用过的针头、注射器及各类导管等应先在病房内进行消毒,然后到供应室交换。,.,74,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