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产业布局课件.ppt
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实践,第九章 布 局,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二、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内容,第一节产业布局理论概述,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业布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分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运动规律的具体表现。产业布局理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存空间的扩展,以及生产活动的内容和生产空间拓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一)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是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期 1.杜能的孤立国及其对产业布局理论的贡献。 19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撰写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在该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圈层理论。 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是古典区域理论的杰出代表,是工业布局理论的创始者。他在1909年撰写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工业区位理论。,(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 19世纪产业布局理论形成以来,在第三次产业革命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影响下,产业布局理论经历了一个异常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 1.成本学派理论。 成本学派是最早的产业布局学派,其理论的核心是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来确定产业的最优区位。该学派最早的代表人物是龙哈特,主要代表人物是韦伯。韦伯之后成本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胡佛、赖利、艾萨德等。,2.市场学派理论。市场学派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在瓜分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研究市场划分的主要理论有谢费尔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费特尔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帕兰德的市场竞争区位理论,罗斯特朗的盈利边界理论,以及吉的自由进入理论等。 研究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的理论主要有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区位经济学。,3.成本市场学派理论。 成本市场学派是在成本学派与市场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学派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而且探讨了区域产业布局与总体产业布局问题。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俄林、弗农等。除上述三个学派外,区位理论发展到世纪中期还产生了行为学派与社会学派。行为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把人的主观态度及由其所决定的人的行为当作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社会学派则着重研究各种社会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4.以后起国家为出发点的西方产业布局理论。二战后,随着殖民地国家走上独立自主道路。落后地区产业布局理论开始受到重视。西方一些学者以后起国家为出发点提出了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等,大大丰富了产业布局理论的内容。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者有创新力的企业在特定区域或者城市聚集,从而形成一种资本和技术高度集中,增长迅速并且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机制。,点轴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过程看,产业、特别是工业先集中于少数点,即增长极。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的。,5.其他相关理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区域联合理论越来越成为研究产业布局理论时所必须关注的主要理论,主要包括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和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三)马克思主义产业布局理论 中国和苏联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为指导,开创了公有制条件下产业布局理论:1.苏联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2.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指导我国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二、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内容,产业布局理论主要研究产业布局的条件、特点、层次、机制和区域产业结构等内容。(一)产业布局条件产业布局条件是指产业布局时的外部环境。它包括多种因素,既包括物质化的硬环境,也包括非物质化的软环境。,(二)产业布局特点 产业布局特点主要指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各个产业由于自身的技术经济要求不同,而在布局上呈现出不同特征。 第二,各地区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形成各具特色的多种产业的地域组合。 (三)产业布局层次 产业布局层次是指不同层次地域的产业布局具有不同的规模和规律。,(四)产业布局机制 产业布局机制是指各种影响和决定产业空间分布和组合的因素的相互制约和作用的内在机理。产业布局机制可分为两大类型:产业布局的市场机制、产业布局的计划机制。 (五)区域产业结构 影响产业布局的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部门经济结构。,第二节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一、地理位置因素二、自然因素三、人口因素四、社会经济因素五、科学技术因素,一、地理位置因素,地理位置是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经常有影响的因素,它能加速或延缓地区经济的发展。因为地理位置不仅关系到自然条件,而且还关系到交通、信息和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一)地理位置对第一产业布局的重要影响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由于受到光、热、水、土等条件的严格限制。因此,在地球上,处于什么样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该地区第一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农业生产也受当地运输条件以及相应的市场供求制约。地理位置反映地区多种生产条件,地理位置的优越与否,即表现在这些方面的差异上。,(二)地理位置对第二、第三产业布局的直接影响 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产业并非都分布在能源基地、矿产和其他原料地,而是分布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的地方,如综合运输枢纽、海港、铁路沿线等,多为不同规模的加工中心,并汇集众多的第三产业部门。地理位置还可以直接影响到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顺序,那些交通方便、距离经济发展中心较近的地区资源,因其经济价值较大,总是首先得到开发。,二、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两个方面。自然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包括未经人类改造、利用的原始自然环境,还包括经过人类改造利用后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是指自然条件中被人利用的部分。自然因素是产业布局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一)自然资源对第一产业的决定性影响由于第一产业的劳动对象直接来自大自然,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也就是相应的第一产业分布的地区。同时,各种农作物、不同种类的树木、禾草等的生存环境不同,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也各有不同,所以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直接制约着第一产业的布局。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与生物资源共同综合作用,决定大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布。,(二)自然资源对第二、第三产业布局的间接影响 自然因素对第二、第三产业布局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第一产业发挥作用的。自然资源对第二产业的影响主要有重工业中的采掘业、材料工业、重型机械,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它们多分布在工业自然资源或农业自然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另外,工厂厂址的地形、面积、工业用水等也离不开自然条件,有些地区还深受这些条件的限制。自然因素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旅游业的作用上。,(三)自然资源直接影响到产业布局的大格局 由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对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直接、间接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与竞争的条件下,产业活动势必首先向最优的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分布区集中,形成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部门,进而完成产业劳动地域分工的大格局。,(四)自然条件各要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稳固的地质基础是制造业、建筑业发展的前提。平原区利于大规模现代化耕作、灌溉,有开阔的场地供制造业、建筑业使用和发展各种运输线路,是最优的产业布局场地。山区、丘陵多地势起伏,影响对内、对外的经济联系,不宜发展保鲜的果品和耗原、燃料多的制造业。盆地地区,空气流通差,不宜发展冶金、化工等工业。气候除对农业影响最大外,对水利枢纽、航海航空、露天采矿、飞机制造以及旅游业等影响很大。水不仅影响农业布局,还可以直接用作工业原料,内河航运、海洋航运则直接使用水的浮力。动、植物的分布也决定了某些产业的布局。,三、人口因素,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两方面的属性对产业布局都有深刻的影响。 (一)作为生产者的人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人口数量对市场规模和资源开发程度有较大影响。 人口质量或人口素质也对产业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二)作为消费者的人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人口的消费状况对产业布局也有明显的影响。各个地区人口数量、民族构成和消费水平的差异,要求产业布局与人口的消费特点、消费数量相适应。,四、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产业布局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历史基础、市场条件、国家的政策、法律、宏观调控、国际政治条件、价格与税收等。(一)历史基础 产业布局具有历史继承性,已经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对再进行产业布局具有重大影响。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充分利用积极因素,改变其不利的方面,使产业布局合理化。,(二)市场条件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已成为影响产业布局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条件。因此,产业布局时,必须首先通过市场调查、预测,了解市场需求状况,以便合理布局。同时,还要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从而改变产业布局,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三)国家的政策、法律和宏观调控正确的政策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合理布局;反之,则会对经济的发展带来消极后果。法律对产业布局有相当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业布局,主要受市场需求控制,比较注重效益,但往往具有较大的盲目性,造成产业布局的波动性和趋同化。,(四)国内、国际政治条件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国内、国际政治环境,一个政局不稳、动荡不安的国家,其经济很难获得发展,当然也就谈不上合理的产业布局。(五)价格与税收条件价格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家的价格政策、产品地区差价及产品可比价格等方面。税收也对产业布局产生重要作用。,五、科学技术因素,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重要条件之一。 (一)自然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技术进步不断地拓展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使自然资源获得新的经济意义。 (二)产业结构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技术进步不断地改变着产业结构,特别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一系列新的产业部门的诞生。,第三节产业布局的实践,一、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二、全国性产业布局三、地区性产业布局,一、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是产业布局在全球范围内的特殊表现,研究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是考察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此背景下的地位和经济发展战略。 (一)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关系 国际分工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提和基础,而国际产业转移也会对国际分工格局的演进起重大作用,并不断地改变着国际分工格局。,(二)产业革命以来国际分工格局和产业转移的演变 从产业革命到产业转移这样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中,若按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联系机制的显著变化来划分国际分工格局,则存在着两个历史阶段。 1.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工业国与农业国。 2.20世纪60年代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国、资本密集型产业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国。,(三)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1.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产业转移是柄双刃利剑。2.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应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是:第一,兼收并蓄走超常规发展之路。第二,以内为主,内外联动。 3.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我们必须采取既积极又审慎的态度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二、全国性产业布局,全国性产业布局主要是从全国规模考察产业的空间联系、产业结构的适时转换与经济成长,以及适应一国经济成长各阶段而进行的对产业布局总体框架的调整。(一)全国性产业布局的总体目标一个国家产业布局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经济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但从根本上讲,产业布局的目标可分为两个,即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此外,生态平衡目标和国家安全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目标。,(二)产业密集带的形成与全国性产业布局 1.产业密集带形成的原因。近代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演变过程是由两种作用力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即产业空间聚集过程和产业空间扩散过程。这些大大小小的产业聚集体在空间上互相接近且日益密切时,我们便有可能将其视为一个更大的产业聚集体,即产业密集带。,2.产业密集带的空间演进。产业密集带的空间演化大致经历如下阶段:第一阶段,由于国家经济发展,内部产生强烈的投资冲动,在某些区位较好的地区,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产业部门得以建立起来,于是这些地区便成为新的增长极。第二阶段,在增长极内,由于部门具有很强的联动效应,便在一个经济中心内,形成围绕主导部门、相关企业相互配合的生产系统。第三阶段,由中心城市向外延伸的交通网络呈辐射状向外扩散,围绕中心城市的卫星城、抗磁中心和城市集团纷纷涌现。,3.关于我国产业密集带的发展和全国性产业布局的设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增长和生产布局的变化,促使我国产业密集带孕育和形成。国家计委和学术界在探讨区域发展战略时,曾提出T字型的产业带(长江产业带和沿海产业带)和字型产业带(除上述两带外,另加陇海兰新产业带)。此外,一些学者还提出了黄河中上游能源重化工带、南昆红水河能源有色金属带、环渤海经济带等。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目前我国的产业带都还缺乏系统性,内部无序状态和内耗都很严重,整体组织性差,协调配合不够,新陈代谢功能低,对外界刺激反应不灵敏,局部地区有病态反应。因此,我国的产业密集带急需规划和政策扶持引导。,(三)全国性产业布局的调整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全国性产业布局出现了一些新的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导致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的中西部之间差距明显拉大。二是区域产业结构在一种低层次上严重趋同,直接损害规模经济和聚集效益,并引发经济震荡。三是区域间不正当竞争、地区封锁、市场分割,引发资源大战,阻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根本对策是必须坚持全国性产业布局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思路。全国性产业布局非均衡协调发展的主旨,是在考虑产业在各地区布局非均衡的条件下,在把区域经济不断引向高水平的过程中,谋求在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比较优势与国家综合优势之间,建立一种动态的协调关系,以此消除非均衡发展的副作用。全国性产业布局非均衡协调发展要求产业政策与地区政策相结合,既要坚持产业政策区域化,又要坚持区域政策产业化。,三、地区性产业布局,地区性产业布局是地区产业运行在空间上的实现,它主要研究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地区内部各产业空间组合的最佳形式和一般规律,以求合理地利用本地资源,求得最大的区域效益。,(一)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依据1.自然环境上有一定的类似性和关联性。2.经济发展与布局现状有相似性和互补性。3.拥有实力雄厚的经济中心。,(二)地区性产业布局的基本走势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每一次跃进都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转化而实现的,因此,我们以产业结构水平的转化为基准来规划地区经济发展的成长阶段,并以此为线索来研究地区产业布局的走向。,1.传统社会的产业布局。 传统社会的产业布局问题实质上是农业布局问题。2.工业化初期的地区性产业布局。 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地区,产业结构由落后的农业逐步向现代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以原料指数较高的劳动密集型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大多趋向布局在劳动力丰富的原材料产区。,3.工业化社会中期的地区性产业布局。 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地区,产业结构由轻工业为主体转向重化工工业的迅速增长,工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 4.工业化社会后期的地区性产业布局。 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运行特征是:在第一、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最终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5.后工业化社会和现代化社会的地区性产业布局。 在后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内部结构进一步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走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进一步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三)地区性产业生长点的选择 从产业运行规律角度来看,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创造或引进新的产业、部门或产品,并在更大范围内扩散和发展的过程。是否不断有新产业或产品被创造和发展,是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创新活动集中在少数城市或地区,这些有能力创造或引进、吸收和发展新兴产业、部门、技术和产品的城市和地区就叫产业生长点。,(四)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主要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1.增长极发展模式。 我国改革开放后,借鉴增长极的理论指导产业布局。首先,主要在东部地区重点培育一批增长极,比如经济特区的设立、开放城市的确定、各类开发区的建设等,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现在,我国持增长极观点的学者认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同样可以推行这种增长极战略,通过多层次的增长极在不同点上带动经济发展。,2.点轴布局模式。 点轴布局模式是增长极布局模式的延伸。当前我国产业布局中比较公认的两种点轴模式是:“T”型模式(以沿海与长江为轴线,以上海为首的包括轴线上的主要城市为点展开我国产业布局)和“弓箭型”模式(以沿海或京沪线为弓,京广线为弦,长江为箭,上海是箭头,以此为脉络展开我国的产业布局)。,3.网络布局模式。 网络布局是点轴发展与布局的延伸,是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一种布局模式。 4.区域梯度开发模式。 这种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存在一种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生产力的空间推移要从梯度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然后逐步向处于二、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第 十 章 产 业 政 策第十一章 政 策 类 型 第十二章 产 业 规 制第十三章 行 业 管 理,第四篇 产业管理,第一节 产业政策概述第二节 产业政策的一般模式和演变规律第三节 产业政策评估,第十章 产 业 政 策,一、产业政策的涵义 二、产业政策的起源 三、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 四、产业政策的作用 五、产业政策的局限性,第一节 产业政策概述,产业政策通常是对以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为基本内容的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应用,也是产业经济学理论价值的最终体现。因此产业政策研究理应成为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经济理论和产业政策实践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方面,产业经济理论对产业政策有直接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产业政策实践又对产业经济理论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提供新的研究素材,以此推动产业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一)产业政策的定义产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一词最早出现的标志,是1970年日本通产省代表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大会上所作的题为日本的产业政策的演讲。此后,有关产业政策的研究不断扩展,并逐步在各国政界和学术界受到关注。对于产业政策,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义。由于研究角度和学术背景的不同,人们对产业政策所作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的。,一、产业政策的涵义,日本原通产省经济研究所所长小宫隆太郎认为 产业政策是“对以制造业为中心的产业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实行干预的各种政策,以及个别产业内部的产业组织对私人企业的活动水平施加影响的政策的总和”。其强调,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是针对资源配置方面出现的“市场失败”而进行的政策性干预。,日本学术界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三种观点,由日本一桥大学、东京大学和庆应大学教授共同主编的经济辞典认为 所谓产业政策,是指与产业之间结构有关的产业结构政策和与产业内部竞争组织有关的产业组织政策。前者以产业结构变化为目的,后者以实现公平竞争为目的。现实中的产业政策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现代日本经济事典则对产业政策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认为-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的,以全产业为直接对象,通过对全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积极或消极参与某个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的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的政策的总称 。,各派学者的总体看法产业政策是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经济政策,任何有能力履行经济职能的国家都存在某种形态的产业政策。 概括地讲,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或地区政府为了其全局和长远利益而主动干预产业活动的各种政策的总和。,(二)产业政策的构成要素通常包括,政策对象,政策目标,决策程序与决策方式,政策实施机构,政策手段与措施,(三)产业政策同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西方学者通常将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称为三大经济政策。这虽然大致反映了三种经济政策具有同等地位的事实,但并没有理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日本学者提出,产业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不是并列关系,不应当将它们相提并论。因为三者不遵循统一的分类标准,其着眼点也有所不同-产业政策表明它的作用对象和范围是产业全体,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则表明它们分别以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为政策工具,其影响范围则是超越财政和金融部门本身的。,事实上,产业政策在多数情况下都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才能付诸实施,也就是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常充当实现产业政策目标的基本工具,它们之间是相互交叉、不可截然分离的。,产业政策的本质是国家对产业经济活动的主动干预。广义的产业政策原型,是随着国家政权的诞生,并开始具备履行经济职能、干预产业活动时出现的。严格意义上的产业政策则首先出现在西欧产业革命后开始工业化进程的资本主义国家。据萨缪尔森证实,“从19世纪后期开始,在几乎所有国家中,政府的经济职能都在稳步增加”。,二、产业政策的起源,德国和美国从19世纪开始,就对民族产业采取过关税保护与扶持政策。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大多数产业都不具备同先进国家竞争的实力。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必要以关税和扶持政策对本国的产业实行保护,待到经济实力增强之后,再实行积极的开放政策。欧美各国早期产业政策的重要目标,是维持竞争秩序。这集中表现为反垄断政策以法律形式在欧美各国的正式出台。,日本自明治开国时起,就明确提出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口号,并由政府直接出面创办了一大批官营的近代产业,以期通过对民间产生示范和劝业作用,来加速日本的工业化和近代化过程。1870年工部省的设立,是明治政府开始有组织地执行产业技术政策的标志。工部省的核心职能是引进海外先进技术,它不仅被授权掌管明治政府的官营事业,还负责聘请外国技师和培养本国技术人才。1886(明治18)年,日本政府颁布了长达30卷的兴业意见书,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扶植和鼓励各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其目标是加快工业化步伐。它是研究日本早期产业政策的重要史料。,中国的产业政策实践堪称源远流长。由于我国封建时代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政府可以名正言顺地对工农业生产进行干预,政府行为成为影响封建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据我国史学家研究,三国时期曹魏的“屯田”政策,北魏的“均田”政策和唐初的“均田”政策都有力地推动了土地与农民的结合,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设专职官吏掌管水利事宜、兴修水利设施,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农业政策的基本内容。这类政府行为较好地发挥了政府的权能,弥补了民间组织涣散的天然缺陷,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这些无疑都是我国早期产业政策实践原型的佐证。,三、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大量事实证明,政治对于经济从来就不是无能为力的,国家权力可能促进或妨碍经济的发展。顺应经济规律的政府行为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违背经济规律的政府行为则会阻碍、甚至破坏经济的正常发展。总之,政府总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力量。产业政策的本质是一种政府行为,是一种非市场性质的经济调控手段,是政府管理经济的基本工具。制定和推行产业政策是政府经济职能的重要实现形式。,对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的三种解释,“市场失灵”说 产业政策的兴起和存续是弥补市场缺陷、完善资源配置机制的需要 。“赶超战略”说 产业政策是政府在市场机制基础上更有效地实施“赶超战略”的需要 。“国际竞争”说 产业政策是当今世界各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 实现超常规发展,缩短赶超时间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四、产业政策的作用,就促进产业发展的目标而言,产业政策并非对任何产业都具有同等的作用 ;产业政策本身并非是万能的魔杖,片面夸大产业政策作用是不可取的 ;产业政策的实施是需要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的 ;产业政策作为政府行为,也存在失败的可能性 。,五、产业政策的局限性,一、产业政策的分类二、产业政策的目标和手段三、产业政策的一般特征四、产业政策的演变规律 五、产业政策趋同的可能性,第二节 产业政策的一般模式和演变规律,根据功能定位的不同,产业政策可分为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 根据政策的对象领域的不同,产业政策还可以分为农业政策、能源政策、对外贸易政策、金融政策、环保政策、中小企业政策。 根据政策目标的不同,还可以对产业政策进行细分,如产业结构政策就可以细分为战略产业扶植政策、衰退产业调整政策、新兴技术产业化政策 。,一、产业政策的分类,(一)产业政策的目标体系 1.实现经济振兴和经济赶超。 2.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 3.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是21世纪各国产业政策的总目标。,二、产业政策的目标和手段,(二)产业政策的手段,1.直接干预包括政府以配额制、许可证制、审批制、政府直接投资经营等方式 进行干预。 2.间接诱导主要是指通过提供行政指导、信息服务、税收减免、融资支持、财政补贴、关税保护、出口退税等方式进行 。 3.法律规制指以立法方式来严格规范企业行为、政策执行机构的工作程序、政策目标与措施 。,时代性 民族性 政治性 供给指向性 市场功能弥补性,三、产业政策的一般特征,政策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零星分散到系统化、规范化,政策对象从局部产业向全体产业发展。 政策手段从直接干预为主向间接干预为主转变,政策推行方式从日常行政为主向法治化方向转变。 政策目标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从局部向全局、从短期向长期、从纯经济领域向综合国力和生活质量领域扩展。 产业政策决策方式向民主化、科学化发展。,四、产业政策的演变规律,产业政策功能定位的趋同产业政策对象的趋同 产业政策目标与手段的趋同产业政策内容的趋同,五、产业政策趋同的可能性,一、产业政策评估的意义二、产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标准三、产业政策效果评估体系,第三节 产业政策评估,一、产业政策评估的意义,产业政策评估是指在全面掌握信息的前提下,依据特定的标准,对某项产业政策实施的影响、效果进行度量、分析和评价。从时间维度看,产业政策评估可分为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 事前评估旨在正确制定出新的产业政策; 事中评估旨在及时纠正政策偏差、合理调整政策目标与措施,从而改善政策效果; 事后评估则以总结现有产业政策的经验教训为主要目的。,产业政策评估是现实需要的产物,也是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产业政策本身也有优劣之分,并非所有的产业政策都能够获得预期效果。一项正确的产业政策可以产生积极效果,促进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一项违背经济规律的产业政策则可能造成消极的后果,甚至阻碍产业的正常发展。随着政策科学在西方的兴起,产业政策评估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共同关心的课题,并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因此,产业政策评估理应成为产业经济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产业政策评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政策评估是客观、公正地评价产业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产业政策评估是及时纠正产业政策偏差、合理调整产业政策目标和手段的前提条件。 产业政策评估是产业政策走向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必由之路。,福利经济学原则是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 。 生产力标准 否有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综合效益标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综合收益,或者等量的投入获得更大收益。 国际竞争力标准是否有利于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二、产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虽是一种抽象的理论,但可以作为产业政策评估的重要原则。当一项产业政策的实施使得大部分人受益,而使小部分人利益受损时,如果能够采取配套措施,对受损者的利益予以补偿,只要这一补偿明显低于受益者的福利量,那么社会福利总量仍可得到增加,并更加接近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可以断定该项产业政策是可取的。,(一)福利经济学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长期以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福利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大量产业政策的实践证明,在公平与效率关系中,“效率”通常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不断提高“效率”,才能为实现“公平”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以公平为由限制追求效率的政策,往往会导致低效现象的蔓延,并最终使“公平”总是与低效、贫困为伍。而成功的产业政策则通常是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并以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为宗旨的。,根据福利经济学的观点,产业政策作为公共意志的产物,应当努力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是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应当作为衡量产业政策成败优劣的重要尺度。换句话说,有助于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的产业政策就是成功的政策;相反,背离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原则的产业政策肯定是失败的政策。,各国的产业政策虽然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共同目标都与“提高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无论各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如何不同,也无论各国的历史文化差异多大,生产力水平高低都可以成为统一的衡量标准。是否有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理所当然可以充当衡量产业政策优劣与成败的标准。生产力的内核是科学技术,但科学技术的发达同人类福利的增长并不总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对生产力标准应当附加伦理尺度。,(二)生产力标准,一项产业政策的实施,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政治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既有直接效益,也有间接效益;既有正效益,也有负效益;既有短期效益,也有长期效益。因此,在进行产业政策评估时,我们需要全盘考虑各种效益因素,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评估的片面和失真。这就是建立“综合效益标准”的主要根据。,(三)综合效益标准,综合效益标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政策评估框架,其方法是通过对实施某一政策所涉及的各种“成本”和“收益”进行全面的综合性比较分析,最后以政策总成本和政策总收益的比率,来判别该项产业政策效果的优劣。,综合效益标准提示我们,成功的产业政策应该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综合收益,或者等量的投入获得更大收益的政策。忽视环境和资源代价,片面追求产值增长的传统观念显然是不符合“综合效益标准”的。发展中国家应当努力避免那种为片面追求产值而不惜发展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含量小型企业的产业政策,因为它在生态环境效益和综合效益维度上是负值。,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显著的今天,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已成为各国产业政策的核心目标。因此,是否有利于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将成为各国在21世纪衡量产业政策成败得失的重要尺度。产业政策的决策者必须高度重视这一新趋势。只有更加自觉地从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去统筹安排整个产业政策体系,才能在战略上站稳脚跟,才不致于在21世纪的较量中失利。,(四)国际竞争力标准,产业国际竞争力标准要求我们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不仅要注重对民族工业的保护和扶植,而且要充分考虑本国的资源禀赋,通过有选择地扩大对国际市场的参与,来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通过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来实现公众福利的最大化。,中立的评估主体 科学的评估工具 完备的信息收集渠道 可靠的评估结论,三、产业政策效果评估体系,产业政策评估体系是由评估者、评估对象、评估方法和评估结论等要素共同构成。它涉及由谁评估(Who)、如何评估(How),以及评估结论(What)。完整的产业政策评估体系,需要具备中立的评估主体、科学的评估工具、完备的信息收集渠道和可靠的评估结论等基本要素。选择合格的评估机构、界定评估对象、掌握有关信息,是保障评估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应当指出,产业政策评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实际的评估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