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中成药临床运用课件.ppt

    • 资源ID:1552639       资源大小:4.57MB        全文页数:12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成药临床运用课件.ppt

    中成药临床应用,第一节 解表剂-辛温解表,1、九味羌活丸(颗粒)【药物组成】 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地黄、甘草。【功能主治】 疏风解表,散寒除湿。用于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重而痛,肢体痠痛。,第一节 解表剂-辛温解表,【方 解】 方中羌活性味辛温,散风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行痹,为君药。防风辛甘微温,长于祛风胜湿,散寒止痛;苍术辛苦温燥,可发汗祛湿,二药共助君药散寒祛湿止痛,为臣药。细辛、川芎、白芷散寒祛风通痹,以止头身疼痛;黄芩、生地清泄里热,生地并可防辛温燥烈之品伤阴之弊,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第一节 解表剂-辛温解表,【临床应用】 感冒 外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痠楚疼痛,口苦而涩者;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第一节 解表剂-辛温解表,【药理毒理】 本品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注意事项】 1.本品用于风寒挟湿、内有郁热证,风热感冒或湿热证慎用。2.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品。【用法用量】 丸剂:姜葱汤或温开水送服。 颗粒剂:姜汤或开水冲服。【剂型规格】 丸剂:每袋装6g;9g。 颗粒剂:每袋装15g。,第一节 解表剂-辛温解表,2、感冒清热颗粒【药物组成】 荆芥穗、防风、紫苏叶、白芷、柴胡、薄荷、葛根、芦根、苦地丁、桔梗、苦杏仁。【功能主治】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第一节 解表剂-辛温解表,【方 解】 方中荆芥穗、防风辛温,祛风解表散寒,为君药。紫苏叶、白芷解表散寒,柴胡、薄荷、葛根发表解肌,清散伏热,以上五药加强君药解表退热之功,共为臣药。芦根清肺胃之热,生津止渴,苦地丁清热解毒,桔梗祛痰利咽,杏仁降气止咳,共为佐药。,第一节 解表剂-辛温解表,【临床应用】 感冒 外感风寒或内有郁热所致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第一节 解表剂-辛温解表,【注意事项】 1.风热感冒者,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红肿热痛,咳吐黄痰者不宜用。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3.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剂型规格】 颗粒剂:每袋装12g;6g(无蔗糖);3g(含乳糖)。,第一节 解表剂-辛凉解表,3、柴胡注射液【药物组成】 柴胡。 【功能主治】 清热解表。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流行性感冒及疟疾发热。症见身热面赤、头痛、周身痠楚、口干而渴。,第一节 解表剂-辛凉解表,【方 解】 柴胡苦辛微寒,辛散苦泄,微寒退热,善于祛邪解表,退热,为治疗外感发热,疟疾发热的良药。,第一节 解表剂-辛凉解表,【临床应用】 1.感冒 因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微恶风,头胀痛,汗出,咽干或咽痛,鼻塞流浊涕,咳嗽,咯黄粘痰,口渴欲饮,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2.流行性感冒 因外感时邪所致之高热恶寒,头身疼痛,口干口渴,舌红苔薄白,脉浮数。3.疟疾 因感受疟邪,邪伏少阳,正邪交争所致寒战高热,头痛,烦渴。,第一节 解表剂-辛凉解表,【药理毒理】 本品有解热、抗炎、抗病毒、抗惊厥、抗癫痫、保肝等作用。【不良反应】 使用本品后有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水肿不良反应报道。【禁 忌】 对本药物有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第一节 解表剂-辛凉解表,【注意事项】 1.本品为退热解表药,无发热者不宜用。2.孕妇慎用。3.过敏体质者慎用。4.应避免与其它药物混合使用。【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剂型规格】 注射剂:每支装2ml。,第一节 解表剂-辛凉解表,4、银翘解毒丸(颗粒、片)【药物组成】 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功能主治】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第一节 解表剂-辛凉解表,【方 解】 方中金银花、连翘辛凉透邪,清热解毒,为君药。薄荷、荆芥、淡豆豉辛散表邪,透热外出,为臣药。牛蒡子、桔梗、甘草宣肺止咳、清利咽喉;淡竹叶清热生津止咳,均为佐药。其中甘草调和诸药而兼使药。,第一节 解表剂-辛凉解表,【临床应用】 感冒 外感风热所致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无汗、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第一节 解表剂-辛凉解表,【药理毒理】 本品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作用。【不良反应】 服用本品后有发生心慌、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眼前发黑,恶心呕吐过敏反应及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第一节 解表剂-辛凉解表,【注意事项】 1.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者不宜用。2.孕妇慎用。3.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4.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第一节 解表剂-辛凉解表,【用法用量】 丸剂:浓缩蜜丸及水蜜丸,用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3次;浓缩丸,口服,一次0.70.8g,一日3次。颗粒剂:开水冲服。一次15g或5g(含乳糖),一日3次;重症者加服1次。片剂:口服。一次4片,一日23次。【剂型规格】 丸剂:浓缩蜜丸每丸重3g;水蜜丸每丸重9g;浓缩丸每10丸重1.5g。颗粒剂:每袋装(1)15g;(2)2.5g(含乳糖)。片剂:薄膜衣片每片重0.52g。,第一节 解表剂-表里双解,5、防风通圣丸(颗粒)【药物组成】 麻黄、荆芥穗、防风、薄荷、大黄、芒硝、滑石、栀子、石膏、黄芩、连翘、桔梗、当归、白芍、川芎、白术(炒)、甘草。,第一节 解表剂-表里双解,【功能主治】 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第一节 解表剂-表里双解,【方 解】 麻黄、荆芥穗、防风、薄荷疏风解表,使外邪从汗而解,共为君药。大黄、芒硝泻热通便,滑石、栀子清热利湿,使里热从二便分消;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热泻火解毒,共为臣药。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白术健脾燥湿,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第一节 解表剂-表里双解,【临床应用】 1.感冒 外感风寒、内有蕴热所致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浮紧或弦数;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2.风疹湿疮 内蕴湿热、复感风邪所致恶寒发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丹斑隐疹,瘙痒难忍或湿疮;荨麻疹、湿疹见上述证候者。3.瘰疬 。,第一节 解表剂-表里双解,【药理毒理】 本品有通便、解热、抗炎、抑菌等作用。【注意事项】 1.本品解表通里,清热解毒,虚寒证者不宜用。2.孕妇慎用。3.不宜久服。4.服药期间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油腻、鱼虾海鲜类食物。,第一节 解表剂-表里双解,【用法用量】 丸剂:口服。水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浓缩丸一次8丸,一日2次。颗粒剂:口服。一次3g,一日2次。【剂型规格】 丸剂:水丸每20丸重1g;大蜜丸每丸重9g;浓缩丸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6g。颗粒剂:每袋装3g。,第一节 解表剂-扶正解表,6、玉屏风颗粒【药物组成】 黄芪、白术(炒)、防风。【功能主治】 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晄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第一节 解表剂-扶正解表,【方 解】 黄芪重用益气固表,实卫而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固表,为臣药。防风走表而御风邪,为佐药。黄芪得防风,固表不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不伤正。诸药合用,补中有散,散中有补,共建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第一节 解表剂-扶正解表,【临床应用】 1.自汗 多由气虚卫外不固所致,症见自汗,恶风,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弱。2.体虚易感冒 由表虚不固所致的神疲乏力,自汗恶风,反复感冒,舌淡,脉虚。 【药理毒理】 本品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变态反应等作用。,第一节 解表剂-扶正解表,【注意事项】 1.宜饭前服用。2.热病汗出不宜服用。3.阴虚盗汗慎用。4.服药期间饮食宜选清淡之品,忌油腻食物。【用法用量】 颗粒剂:开水冲服,一次5g,一日3次。【剂型规格】 颗粒剂:每袋装5g。,第二节 泻下剂-润下,1、麻仁润肠丸(软胶囊)【药物组成】 火麻仁、大黄、苦杏仁(去皮炒)、白芍、陈皮、木香。【功能主治】 润肠通便。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第二节 泻下剂-润下,【方 解】 方中以质润多脂的火麻仁润肠通便,为君药。大黄攻积泻下,更取苦杏仁、白芍,一则益阴增液以润肠通便,使腑气通,津液行;二则甘润可减缓大黄攻伐之力,使泻下而不伤正,共为臣药。陈皮、木香调中宣滞,加强降泄通便之力,共为佐药。,第二节 泻下剂-润下,【临床应用】 便秘 胃肠积热所致大便秘结,胸腹胀满,口苦,尿黄,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习惯性便秘见上述证候者。【药理毒理】 本品有通便、促进肠运动等作用。【禁 忌】 1.孕妇禁用。2.严重气质性病变引起的排便困难,如结肠癌,严重的肠道憩窒,肠梗阻及炎症性肠病等禁用。,第二节 泻下剂-润下,【注意事项】 1.虚寒性便秘不宜用。2.月经期慎用。3.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4.有慢性病史者、小儿及年老体虚者不宜长期服用。5.服药后大便次数过多,大便偏稀,可酌情减量或停服。【用法用量】 丸剂: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软胶囊剂:口服。一次8粒,一日2次,年老、体弱者酌情减量使用。【剂型规格】 丸剂:大蜜丸每丸重6g。软胶囊剂:每粒装0.5g。,第三节 祛暑剂祛暑解表,1、保济丸【药物组成】 广藿香、苍术、白芷、化橘红、厚朴、菊花、蒺藜、钩藤、薄荷、茯苓、薏苡仁、神曲茶、稻芽、木香、葛根、天花粉。【功能主治】 解表,祛湿,和中。用于暑湿感冒,症见发热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肠胃不适;亦可用于晕车晕船。,第三节 祛暑剂祛暑解表,【方 解】 方中广藿香芳香辛散,解表化湿;苍术、白芷解表散寒,燥湿宽中,三药共为君药。化橘红、厚朴燥湿除满,下气和中;菊花、蒺藜、钩藤、薄荷清宣透邪,六药共为臣药。茯苓、薏苡仁淡渗利湿;神曲茶、稻芽、木香醒脾开胃,行气和中;葛根升清止泻;天花粉清热生津,七药共为佐药。全方配伍,共收解表,祛湿,和中之功。,【临床应用】 1.感冒 外感表邪、胃失和降所致发热头痛、腹痛腹泻、噎食嗳酸、恶心呕吐、肠胃不适、消化不良、舌质淡、苔腻、脉浮;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2.急性胃肠炎 感受时邪、饮食不慎所致吐泻不止、下利清稀或如米泔水、腹痛或不痛、胸膈满闷、四肢清冷、舌苔白腻、脉濡弱。3.晕动症 乘坐交通工具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药理毒理】 1.本品具有抗炎、镇痛及调节胃肠平滑肌张力等作用。2.毒理 本品小鼠灌胃给药的LD50为699.830.11g/kg(相当于临床口服量的5000倍)。,第三节 祛暑剂祛暑解表,【禁 忌】 孕妇禁用。【注意事项】 1.本品解表,祛湿,外感燥热者不宜用。2.急性肠道传染病之剧烈恶心、呕吐、水泻不止者不宜用。3.哺乳期妇女慎用。4.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生冷油腻食物。【用法用量】 口服。水丸:一次1.853.7g,一日3次。浓缩丸:一次1.2g,一日3次。【剂型规格】 丸剂:水丸每瓶装(1)1.85g,(2)3.7g;浓缩丸:每瓶装1.2g。,第三节 祛暑剂祛暑解表,2、藿香正气水【药物组成】 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白芷、厚朴(姜制)、大腹皮、生半夏、陈皮、苍术、茯苓、甘草浸膏。【功能主治】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第三节 祛暑剂祛暑解表,【方 解】 方中藿香味辛,性微温,既可解表散风寒,又芳香化湿浊,且辟秽和中,升清降浊,以为君药。辅以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芳化湿浊,为臣药。厚朴、大腹皮行气燥湿、除满消胀,半夏、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苍术、茯苓燥湿健脾、和中止泻,共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脾胃,并调和药性。,【临床应用】 1.感冒 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恶寒发热,头身困重疼痛,胸脘满闷,恶心纳呆,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浮缓;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2.呕吐 因湿阻中焦所致的呕吐,脘腹胀痛,伴发热恶寒,周身酸困,头身疼痛;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3.泄泻 因湿阻气机、大肠湿热所致的泄泻暴作,便下清稀,肠鸣腹痛,脘闷纳呆,伴见恶寒发热,周身酸楚;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中暑 因外感暑湿、气机受阻所致的突然恶寒发热,头晕昏沉,胸脘满闷,恶心欲呕,甚则昏仆,舌苔白厚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药理毒理】 本品有促进胃肠运动、解除肠痉挛、抗过敏、镇吐、镇痛等作用。【不良反应】 服用本品后有发生药疹、紫癜、休克等过敏反应的报道。【禁 忌】 孕妇禁用。【注意事项】 1.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不宜用。2.阴虚火旺者不宜用。3.饮食宜清淡。4.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510ml,一日2次,用时摇匀。【剂型规格】 酊剂:每瓶装10ml。,第三节 祛暑剂祛暑利湿,3、十滴水【药物组成】 樟脑、干姜、桉油、小茴香、肉桂、辣椒、大黄。【功能主治】 健胃,祛暑。用于因中暑所致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第三节 祛暑剂祛暑利湿,【方 解】 方中樟脑辛香辟秽,开窍祛暑,为君药。干姜温脾和中,化湿除满;桉油透邪疏风,清热解暑,二药共为臣药。小茴香理气开胃,辛香止痛;肉桂温中理气;辣椒消食解结,辟毒开胃;大黄荡涤实浊,四药共为佐药。全方配伍,共收健胃祛暑之功。,第三节 祛暑剂祛暑利湿,【临床应用】 中暑 夏秋季节感受暑湿所致头晕,头重如裹,恶心,脘腹胀痛,胃肠不适或泄泻,身热不扬,舌苔白腻,脉濡缓。,第三节 祛暑剂祛暑利湿,【药理毒理】 本品有抑制胃肠运动、镇痛等作用。【不良反应】 服用本品后有发生猩红热样药疹、接触性皮炎不良反应的报道。【禁 忌】 孕妇禁用。【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之品。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5ml。【剂型规格】 酊剂:每瓶装(1)5ml;(2)10ml。,第四节 温里剂温中祛寒,1、附子理中丸(片)【药物组成】 附子(制)、干姜、党参、白术(炒)、甘草。【功能主治】 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第四节 温里剂温中祛寒,【方 解】 方中制附子补火助阳,温肾暖脾,为君药。干姜辛热,温运脾阳,功专温脾暖中,祛寒止泻;党参甘温,补脾胃,疗中虚,共为臣药。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合党参复运化而正升降,有佐助之能,为佐药。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兼和药性,为佐使药。,第四节 温里剂温中祛寒,【临床应用】 1.脾胃虚寒证 因脾胃虚弱,寒自内生,或感外寒所致脘腹疼痛,或隐痛绵绵,得温痛减,口不干,肢冷畏寒,或泻下稀溏,食少,乏力,神疲。2.胃痛 因中虚有寒,不能运化所致胃脘冷痛,畏寒肢凉,喜热饮食,舌淡苔白,脉细弦;急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3.泄泻 因脾胃虚弱,寒邪困脾所致脘腹冷痛,呕吐清水,或大便稀溏,手足不温;急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见上述证候者。,第四节 温里剂温中祛寒,【药理毒理】 本品有增强抗寒能力、镇痛、抑制肠道平滑肌运动等作用。【不良反应】 服用本品后有发生心律失常不良反应的报道【注意事项】1.大肠湿热泄泻者不宜用。2.急性肠胃炎,泄泻兼有大便不畅,肛门灼热者不宜用。3.孕妇慎用。4.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之品。5.本品中有附子,服药后如有高血压增高、头痛、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去医院就诊。6.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第四节 温里剂温中祛寒,【用法用量】 丸剂:大蜜丸,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水蜜丸,口服。一次6g,一日23次。浓缩丸:口服。一次812丸,一日3次。片剂:口服。一次68片,一日13次。【剂型规格】 丸剂:大蜜丸每丸重9g;水蜜丸每袋装6g;浓缩丸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g。片剂:每片重0.25g。,第四节 温里剂温中祛寒,2、香砂养胃丸(颗粒、片)【药物组成】 白术、木香、砂仁、豆蔻(去壳)、广藿香、陈皮、厚朴(姜制)、香附(醋制)、茯苓、枳实(炒)、半夏(制)、甘草。【功能主治】 温中和胃。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脘闷不舒、胃痛隐隐、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第四节 温里剂温中祛寒,【方 解】 方中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木香和胃止痛,砂仁醒脾开胃,为君药。豆蔻、藿香化湿行气,和中止呕;陈皮、厚朴理气和中,燥湿除积;香附理气止痛,共为臣药。茯苓健脾利湿,枳实破气消积,半夏降逆止呕,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第四节 温里剂温中祛寒,【临床应用】 1.痞满 因脾虚不运,胃气阻滞所致不思饮食,脘腹胀满,胸脘堵闷,嘈杂不适,苔薄白,脉细滑。2.胃痛 因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胃脘胀痛,痛窜胁背,脘闷不适,呕吐酸水;胃炎、溃疡病见上述证候者。3.纳呆 因脾胃虚弱,胃不受纳,脾不运化所致不思饮食,食则饱胀,大便稀溏,体乏无力;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第四节 温里剂温中祛寒,【药理毒理】 本品有抗胃溃疡和镇痛作用。【不良反应】 目前尚未检索到不良反应报道。【禁 忌】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注意事项】 1.胃阴虚,表现为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者不宜用。2.湿热中阻所致痞满、胃痛、呕吐者慎用。3.孕妇慎用。4.过敏体质者慎用。5.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第四节 温里剂温中祛寒,【用法用量】 丸剂:口服。水丸一次9g,一日2次;浓缩丸一次8丸,一日3次。颗粒剂:开水冲服。一次5g,一日2次。片剂:口服。一次48片,一日2次。【剂型规格】 丸剂:水丸每100丸重20g;浓缩丸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3g。颗粒剂:每袋装5g。片剂:每片0.6g。,中成药临床应用,东莞台心医院,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泻火,1、黄连上清丸(颗粒、胶囊、片)【药物组成】 黄连、黄芩、黄柏(酒炒)、石膏、栀子(姜制)、大黄(酒制)、连翘、菊花、荆芥穗、白芷、蔓荆子(炒)、川芎、防风、薄荷、旋覆花、桔梗、甘草。,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泻火,【功能主治】 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泻火,【方 解】 方中黄连、黄芩、黄柏、石膏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栀子、大黄清热凉血解毒并可引热毒从二便而出,共为君药。连翘、菊花、荆芥穗、白芷、蔓荆子、川芎、防风、薄荷疏散风热,共为臣药。佐以旋覆花下气行水;桔梗清热利咽排脓,载药上行。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佐使药。,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泻火,【临床应用】 1.暴风客热 因风热上攻,肺胃热盛,引动肝火上蒸头目所致,症见眼内刺痒交作,羞明流泪,眵多,白睛红赤,头痛,身热,口渴,尿赤,舌苔黄,脉浮数。2.聤耳 因风热邪毒上犯,并肺胃热盛,毒热结聚,循经上蒸耳窍,气血相搏,化腐成脓所致,症见急剧发作,耳痛显著,眩晕流脓,重听耳鸣,头痛发热,鼻塞流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见上述证候者。3.口疮 因风热邪毒内侵,或肺胃热盛,循经上攻于口所致。,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泻火,4.牙宣 因肺胃火盛,风热内侵,火热蕴郁,循经上蒸于龈所致,症见牙龈红肿,出血渗出,疼痛,口干口渴,口臭口黏,便秘尿黄,舌苔黄,脉浮弦数;急性牙龈(周)炎见上述证候者。5.尽牙痈 因风热邪毒侵袭,并有肺胃火盛,蕴热化火结毒,循经郁结牙龈冠周所致。6.喉痹 因风热邪毒内侵,并肺胃热盛,蕴热生火相结,循经上蒸咽喉所致。,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泻火,【药理毒理】 本品有解热、抗炎、镇痛及通便等作用。【禁 忌】 1.孕妇禁用。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注意事项】 1.本品清实热火毒,阴虚火旺者慎用。2.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寒者慎用。3.过敏体质者慎用。4.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等食物。5.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泻火,【用法用量】 丸剂:口服。水丸或水蜜丸一次36g,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颗粒剂:口服。一次2g,一日2次。胶囊剂: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片剂:口服。一次6片,一日2次。【剂型规格】 丸剂:水丸每袋装6g;水蜜丸每40丸重3g;大蜜丸每丸重6g。颗粒剂:每袋装2g。胶囊剂:每粒装0.3g。片剂:每片重0.3g(薄膜衣片)。,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泻火,2、牛黄解毒丸(胶囊、软胶囊、片)【药物组成】 人工牛黄、石膏、黄芩、大黄、雄黄、冰片、桔梗、甘草。【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泻火,【方 解】 方中人工牛黄味苦气凉,入肝、心经,功善清心泻火解毒,为君药。生石膏味辛能散,气大寒可清胃泻火,除烦止渴,黄芩味苦气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黄苦寒沉降,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泻下通便,开实火下行之途,共为臣药。雄黄、冰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桔梗味苦辛,归肺经,宣肺利咽,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泻火,【临床应用】 1.口疮 因胃火亢盛所致的口舌生疮,疼痛剧烈,或此起彼伏,反复发作,口干喜饮,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沉实有力;口腔炎、口腔溃疡见上述证候者。2.牙痛 因三焦火盛所致的牙龈红肿疼痛,发热,甚则牵引头痛,日轻夜重,口渴引饮,大便燥结,小便黄赤,或面颊红肿,颌下瘰疬疼痛,苔黄,脉滑数有力。3.急喉痹 因火毒内盛,火热上攻所致的咽痛红肿,壮热烦渴,大便秘结等。,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泻火,【药理毒理】 本品有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不良反应】 服用牛黄解毒片后有发生药疹、过敏性休克、肝脏损害、砷中毒等不良反应的报道。【禁 忌】 1.孕妇禁用。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注意事项】 1.阴虚火旺所致口疮、牙痛、喉痹者不宜用。2.本品苦寒泄降,脾胃虚弱者慎用。3.过敏体质者慎用。4.因方中含有雄黄,故不宜过量、久服。5.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6.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泻火,【用法用量】 丸剂: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水丸一次2g,一日3次。胶囊剂:口服。小粒一次3粒;大粒一次2粒,一日23次。软胶囊剂:口服。一次4粒,一日23次。片剂:口服。小片一次3片,大片一次2片,一日23次。【剂型规格】 丸剂:大蜜丸每丸重3g。胶囊剂:每粒(1)0.3g(小粒);(2)0.4g(大粒)。软胶囊剂:每粒装0.4g。片剂:每片(1)0.3g(小片);(2)0.6g(大片)。,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泻火,3、牛黄上清丸(胶囊、片)【药物组成】 人工牛黄、菊花、连翘、荆芥穗、白芷、薄荷、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栀子、石膏、赤芍、地黄、当归、川芎、冰片、桔梗、甘草。,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泻火,【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泻火,【方 解】 方中人工牛黄性凉,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清热解毒之佳品,故为君药。菊花、连翘凉散风热,清热解毒;荆芥穗、白芷解表散风,消肿止痛;薄荷疏风清热,利咽解毒,诸药均有发散火邪之能,故为臣药。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栀子苦寒清热燥湿,解毒泻火,凉血消肿,能够清泻三焦实火;石膏清解阳明经实热火邪;赤芍、地黄、当归、川芎凉血活血,上行头目,祛风止痛;冰片疏散郁火,通关开窍,清利咽喉,聪耳明目,以助清上焦热邪,透发火郁,以为佐药。桔梗、甘草共为使药。,【临床应用】 1.头痛 因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症见头痛,伴有头晕,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见上述证候者。2.眩晕 因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症见眩晕,面红,目赤,耳鸣,耳聋;原发性高血压见上述证候者。3.暴风客热 因热毒内盛,风火上攻,引动肝火,上犯头目所致,眼内刺痒交作,羞明流泪,眵多,白睛红赤,头痛身热,口渴尿赤,舌苔黄,脉浮数;急性结膜炎见上述证候者。4.喉痹 因热毒内盛,风火上攻,蕴热生火相结,循经上蒸咽喉所致,症见咽喉红肿疼痛,头痛,身热,尿黄,便干,舌苔黄,脉弦数;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泻火,5.口疮、口糜 因热毒内盛,风火上攻,蕴热生火产毒,结聚口腔而致,症见黏膜充血发红,水肿破溃,渗出疼痛,口干口渴,身痛乏力,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洪数;急性口炎、复发性口疮见上述证候者。6.牙宣 因热毒内盛,风火上攻,火热相搏,蕴结上犯牙龈所致,症见牙龈红肿,出血渗出疼痛,口干口渴,口臭口热,便秘,尿黄,舌苔黄,脉浮弦数;急性牙龈(周)炎见上述证候者。7.牙痈 因热毒内盛,复感风火上攻,蕴热化火结毒,循经至冠周牙龈。,【药理毒理】 本品有镇痛、抗炎、通便和解热的作用。【不良反应】 服用本品后有发生药疹及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的报道。【注意事项】 1.阴虚火旺所致的头痛眩晕,牙痛咽痛不宜用。2.孕妇慎服。3.本品寒凉,易伤胃气,小儿、年老体弱、大便溏软者慎服。4.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食物。5.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6.用本品治疗喉痹,口疮,口糜,牙宣,牙痈时,可配合使用外用药物,以增强疗效。7.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经常漱口,以减少邪毒滞留。,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泻火,【用法用量】 丸剂:口服。水丸一次3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胶囊剂:口服。一次3粒,一日 2次。片剂:口服。一次4片,一日 2次。【剂型规格】 丸剂:水丸每16粒重3g;大蜜丸每丸重6g。胶囊剂:每粒装0.3g。片剂:每片重0.25g。,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解毒,4、双黄连合剂(颗粒、胶囊、片)【药物组成】 金银花、黄芩、连翘。【功能主治】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解毒,【方 解】 方中金银花性味甘寒,芳香疏散,善散肺经热邪,又可清解心胃之热毒,为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良药,故为君药。黄芩苦寒,长于清肺热与上焦实火,并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连翘味苦,性微寒,既能清热解毒,又能透表达邪,长于清心火而散上焦之热,二药共为臣药。全方配合,药少而力专,共奏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解毒,【临床应用】 感冒 因外感风热所致发热、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鼻塞流黄浊涕、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药理毒理】 本品有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链球菌、大肠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病毒亚甲1型、流感病毒亚甲 3型、流感病毒A1、流感病毒A3、腺病毒 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作用。【不良反应】 服用本品后有发生皮肤瘙痒、皮疹不良反应的报道。【注意事项】 1.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寒者慎服。2.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者不宜用。3.过敏体质者慎用。4.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用法用量】 合剂: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颗粒剂:口服或开水冲服。无糖颗粒:一次5g,一日3次,6个月以下,一次1.01.5g,6个月至1岁,一次1.52.0g,1岁至3岁,一次2.02.5g,3岁以上儿童酌量或遵医嘱。含糖颗粒,服用量加倍。胶囊剂: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片剂: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剂型规格】 合剂:每瓶装100ml。颗粒剂:每袋装5g(1)无糖颗粒(相当于原药材60g);(2)含糖颗粒(相当于原药材30g)。胶囊剂:每粒装0.4g。片剂:每片重0.5g。,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解毒,5、银黄颗粒(片)【药物组成】 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功能主治】 清热疏风,利咽解毒。用于外感风热、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干、咽痛、喉核肿大、口渴、发热;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解毒,【方 解】 方中金银花性寒泄降,为花主散,功善清热解毒,又兼疏风散热,透散表邪,为主药。黄芩味苦气寒,既除上焦湿热火毒,又清肺热、泻肺火,为辅药。,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解毒,【临床应用】 1.急、慢乳蛾 由外感风热,邪热入里,肺胃热盛所致,症见咽喉疼痛剧烈,咽痛连及耳根及颌下,吞咽困难,喉核红肿较甚,表面有黄白色脓点,或连成伪膜,高热,渴饮等。2.急、慢喉痹 由外感风热,邪热入里,肺胃热盛所致,症见咽部红肿,疼痛较剧,发热较高,口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赤,苔黄,脉洪数。3.感冒 由外感风热,邪热入里化热,肺胃热盛所致,症见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等。,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解毒,【药理毒理】 本品有抗细菌毒素、抗过敏、抗炎作用。【注意事项】 1.本品清热解毒,阴虚火旺者慎用。2.本品苦寒,脾气虚寒,大便溏者慎用。3.服药期间忌辛辣、鱼腥食物。【用法用量】 颗粒剂:开水冲服。一次 4-8g,一日2次。片剂:口服。一次 24 片,一日 4次。【剂型规格】 颗粒剂:每袋装4g。片剂:每片重0.25g。,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解毒,6、板蓝根颗粒【药物组成】 板蓝根。【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腮部肿胀;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解毒,【方 解】 方中板蓝根性味苦寒,苦能泄降,寒能清热,本品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能。火毒内蕴,肺胃热盛所致急喉痹、急乳蛾,瘟疫时毒,热毒蕴结所致的痄腮、咽喉肿痛皆可用之。,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解毒,【临床应用】 1.急喉痹 因火毒炽盛,上灼于咽而致咽部红肿、疼痛,发热,舌红,苔黄,脉数;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2.急乳蛾 因肺胃热毒壅盛,上蒸喉核而致喉核红肿、疼痛剧烈、或化脓,吞咽困难,发热,舌红,苔黄,脉数;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3.痄腮 因瘟疫时毒,热毒蕴结所致发热、腮部肿胀,舌红,苔黄,脉数;急性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药理毒理】 本品有抗炎、抗内毒素、抗病原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和肝炎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等)作用。【注意事项】 1.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者不宜用。2.阴虚火旺之喉痹、乳蛾者不宜用。3.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510g(含糖型),或一次316g(无糖型),一日34次。【剂型规格】 颗粒剂:含糖型每袋装(1)5g ;(2)10g。无糖型每袋装3g。,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解毒,7、连翘败毒丸(膏、片)【药物组成】 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黄、栀子、黄芩、黄连、黄柏、苦参、白鲜皮、木通、防风、白芷、蝉蜕、荆芥穗、羌活、麻黄、薄荷、柴胡、天花粉、玄参、浙贝母、桔梗、赤芍、当归、甘草。,【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蕴结肌肤所致的疮疡,症见局部红肿热痛、未溃破者。【方 解】 方中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为疮疡常用之剂。以大黄、栀子、黄芩、黄连、黄柏、苦参、白鲜皮、木通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直折火热邪毒,且大黄、栀子、木通又可泄热通便,使火热之邪随二便而解。防风、白芷、蝉蜕、荆芥穗、羌活、麻黄、薄荷、柴胡,其性疏散,可使邪热透表而除。天花粉、玄参、浙贝母、桔梗、赤芍、当归凉血消肿,活血散结。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临床应用】 疮疡 由风热毒邪蕴结肌肤所致,症见肌肤红赤、肿胀、微热、疼痛,舌尖红,脉浮数;体表急性感染性疾病见上述证候者。【注意事项】 1.疮疡阴证者慎用。2.忌食辛辣、油腻、海鲜之品。【用法用量】 丸剂:口服。一次6g,一日2次。膏剂:口服。一次15g,一日2次。片剂: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制剂规格】 丸剂:每100粒重6g。膏剂:每瓶装 (1)30g;(2)60g;(3)120g。片剂:每片0.6g。,8、如意金黄散【药物组成】 黄柏、大黄、姜黄、白芷、天花粉、陈皮、厚朴、苍术、生天南星、甘草。【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瘀滞肌肤所致疮疡肿痛、丹毒流注,症见肌肤红、肿、热、痛,亦可用于跌打损伤。【方 解】 方中黄柏、大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二味共为君药。姜黄破血通经,消肿止痛;白芷、天花粉燥湿消肿,排脓止痛,以加强君药解毒消肿之效,为臣药。陈皮、厚朴燥湿化痰,行滞消肿;苍术燥湿辟秽,逐皮间结肿;天南星燥湿散结,消肿止痛,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共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临床应用】 1.疮疡 因热毒瘀滞肌肤所致,症见疮形高肿,皮色焮红,灼热疼痛;急性蜂窝组织炎、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肛周脓肿见上述证候者。2.丹毒 因热毒瘀滞皮肤所致,症见突发全身发热,患部色红如染丹,边缘微隆起,边界清楚,疼痛,手压之红色减退,抬手复赤,舌红苔黄,脉滑数。3.流注 因热毒瘀滞肌肤所致,症见疮形高突,皮温微热,疼痛,可见一处或多处发生;体表多发性脓肿见上述证候者。【药理毒理】 本品有体外抗菌以及抗炎、镇痛等作用。【不良反应】 如意金黄散外敷有引起过敏性皮疹不良反应的报道。,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解毒,【禁 忌】 1.疮疡阴证者禁用。2.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注意事项】 1.孕妇慎用。2.皮肤过敏者慎用。3.忌辛辣、油腻、海鲜等食品。【用法用量】 外用。红肿,焮热,疼痛,用清茶或凉水调敷;亦可用植物油或蜂蜜调敷。一日数次。【剂型规格】 散剂:每袋装15g。,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解毒,9、鼻炎康片【药物组成】 野菊花、黄芩提取物、猪胆汁、麻黄、薄荷油、苍耳子、广藿香、鹅不食草、当归干浸膏、扑尔敏。【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宣肺通窍,消肿止痛。用于风邪蕴肺所致的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方 解】 方中野菊花功善疏散风热,清热解毒;黄芩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猪胆汁苦寒清热解毒,三药配伍,清热解毒力胜,针对主要病机,共为君药。麻黄、薄荷宣肺散邪,苍耳子温和疏达,味辛散风,通窍止痛,三药辅助君药,增强疏风散邪,宣肺通窍之功,共为臣药。广藿香芳香化湿,鹅不食草祛湿化浊,以助君臣药物化湿浊之功;当归和血行血,以防辛温燥烈之品耗伤气血,共为佐药。更加抗组胺之西药扑尔敏。,【临床应用】 1.伤风鼻塞 因风热外袭,上犯于鼻,热毒蕴肺,肺失宜肃,热壅鼻道,风热鼓胀肌膜,鼻失通畅所致,症见鼻塞较重,鼻流粘稠黄涕,擤出不爽,鼻黏膜色红肿胀,鼻道有黄色脓涕积留,伴发热,头痛,微恶风,口渴,咳嗽,痰黄黏稠,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急性鼻炎见上述证候者。2.鼻窒 因风热上攻,热毒蕴肺所致,症见鼻塞时轻时重,或交替性鼻塞,遇冷则塞减,鼻气灼热,鼻涕色黄量少,嗅觉减退;伴有头昏不清,咳嗽痰黄,时有胸中烦热,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有力;慢性鼻炎见上述证候者。,3.鼻鼽 因风热上攻,热毒蕴肺所致,症见阵发性鼻痒,喷嚏,流鼻涕,小便色黄,大便干燥,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过敏性鼻炎见上述证候者。【药理毒理】 本品有抗炎、镇痛、抗过敏作用,以及抑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作用。,第五节 清热剂-清热解毒,【注意事项】 1.肺脾气虚或气滞血瘀者慎用。2.过敏性鼻炎属虚寒证者慎用。3.孕妇慎用。4.不宜过量、长期服用。5.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6.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7.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械及高空作业。【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剂型规格】 片剂:每片重0.37g。,第五节 清热剂脏腑清热,10、护肝片(胶囊、颗粒)【药物组成】 柴胡、茵陈、板蓝根、猪胆粉、绿豆、五味子。【功能主治】 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第五节 清热剂脏腑清热,【方 解】 方中柴胡苦辛微寒,疏肝理气,解郁止痛。茵陈苦辛微寒,清热除湿,利胆退黄。板蓝根、猪胆粉、绿豆均能清热解毒,绿豆且

    注意事项

    本文(中成药临床运用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