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民族风俗习惯课件.ppt
苗族的风俗饮食文化,1,t课件,苗族的建筑风格,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 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 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 鳞次栉比,层叠而上。,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肇始于环太湖地区,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2,t课件,苗族的建筑风格,这些充满了苗族艺术意象的吊脚木楼,给苗族人民艰辛的生活提供了永恒的生命激情。,修建吊脚木楼的地基必须是把斜坡挖成上下两层; 每层进深各为6尺多,各层面积约100平方米。,上下两层相差约4尺多,层与层之间的山壁和外层山体用石头砌成保坎。,3,t课件,苗族的建筑风格,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特点。,吊脚楼采用穿斗式结构,每排房柱5 至7根不等,在柱子之间用瓜或枋穿连,组成牢固的网络结构。,中柱一定要用枫木,因为枫树是苗族的生命图腾树,是象征祖先灵魂的圣树。,4,t课件,苗族的建筑风格,大多数吊脚楼在二楼地基外架上悬空的走廊,作为进大门的通道。堂屋外的悬空走廊,安装有独特的s形曲栏靠椅,苗语叫“嘎息”(ghab xil),民间有一美称叫“美人靠”,这是因为姑娘们常在此挑花刺绣,向外展示风姿而得名。,其实“嘎息”还用作一家人劳累过后休闲小憩、纳凉观景、讲述传承苗族神话和迁徙历史,以及演唱苗族古歌“嘎百福歌”的多功能凉台。,5,t课件,苗族的建筑风格,建筑的空间分割组合,以祖宗圣灵神龛所在的房间为核心,再向外延伸辐射。,家庭成员在这样的空间组合下生活,无形中便被祖宗圣灵所在的堂屋的空间引力所凝聚,从而为家庭的团结增强了亲和力。,祖先崇拜的苗族传统宗教,在吊脚楼的民居建筑上被充分完美的体现出来了。,6,t课件,苗族的饮食文化习惯,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7,t课件,苗族的饮食文化习惯,苗族的三色饭是海南中部山区苗族人民的传统小吃,只有在黎族、苗族人民传统喜庆的节日如“三月三”,苗族人民才亲手制作。,五色饭为红、黄、蓝、白、黑五色,皆用独特的植物汁液作为天然色素拌在山栏糯米中,放在特制的木蒸笼中蒸成。,8,t课件,苗族的饮食文化习惯,年糕,万花茶,绵菜粑,茶虫,捣鱼,9,t课件,苗族的饮食文化习惯,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10,t课件,苗族的服装风格,服饰特色 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黔东南境内苗族男女便装均较为简朴。男上装一般为左衽上衣和对襟上衣以及左衽长衫三类,以对襟上衣为最普遍。下装一般为裤脚宽盈尺许的大脚长裤。女便装上装一般为右衽上衣和圆领胸前交叉上装两类,下装为各式百褶裤和长裤。,11,t课件,苗族的服装风格,12,t课件,苗族的服装风格,女便装上装一般为右衽上装和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两类。右衽上装结构与男上装中的左衽上装大体一致,唯方向相反。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称乌摆(Ed bad,意为雄衣即男人的衣)是传统的苗族女装,如袈裟,无纽扣,以布带束腰。苗族女便装质地一般为家织布、灯芯绒、平绒、织贡尼、士林布等,颜色一般为青、蓝等色。,老年妇女上装多穿右衽上衣或无领交叉式上衣,下穿长及脚踝青素百褶裙,系围腰,围与裙长。老年妇女上装饰物一般为家织布或织贡尼。颜色喜尚青、蓝色。,13,t课件,苗族的服装风格,14,t课件,苗族的服装风格,苗族中青年妇女,一般穿浅色右衽上衣,沿托肩、袖口及右大襟边缘精绣花鸟、花草图案花边或购买现成花边,围围腰,系银质围腰练,下装着西装长裤,挽高髻于顶,着耳柱,中年妇女多包白毛巾头巾,青年妇女多戴银梳或插银衣、塑料花等饰物。,15,t课件,苗族的节日习惯,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16,t课件,苗族的节日习惯,苗族传统节日,传说这个节日起于明代。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苗族人都身着盛装群集于贵阳市喷水池边,吹笙奏笛,对歌谈心,以纪念、凭吊传说中的古代英雄亚努。,此外,四月八还是布依族的节日,有称它为“牛王节”的,也有叫“牧童节”或“开秧节”的。每逢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米饭,并休息一日,表示对耕牛的慰劳。,17,t课件,苗族的节日习惯,踩花山是苗族传统节日。云、贵、川等省苗族群众在农历正、二月间或四、五月间盛行踩山、跳场,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对歌、跳芦笙舞、寻求配偶;老农们则来到花场地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祝愿五谷丰登。居于山区的苗民在节日内还要进行斗牛比赛。屏边县的苗族还举办跳狮子和爬花杆的比赛。,18,t课件,苗族的节日习惯,龙船节是流行于湘西和黔东南施洞、松桃一带的苗族节日。大都在农历五月初五进行。这天除了角逐龙舟外,还有跑马、斗牛、踩鼓等活动。,19,t课件,苗族的节日习惯,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日为苗家“姐妹节”节日里,苗家按传统风俗都要吃“姐妹饭”。这种饭是用姑娘们在山上采集的野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节日里还有热闹的斗牛场面和“游方”活动。,20,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