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设施选址与布置(第五六章)课件.ppt
第四章 设施选址与布局,本章你将学到什么?选址的意义;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讨论制造业与服 务业企业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选址的一般性程序和主要的选址方法;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原则;设施布置主要方法;流水线的平衡。,第一节 设施的选址选址的重要意义影响选址的因素和步骤,一、选址的重要意义 人类祖先对居住的洞穴的选择问题以及始于中国古代的风水问题的研究,其本质都是选址问题。到了20世纪80和90年代,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范围的选址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投资 资金、税率、周期、基础设施成本 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职工 员工士气,如何选址?,国家决策,地点决策,区域决策,二、影响选址的因素,经济因素企业战略行业竞争产品特性,政治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一)宏观层面上考虑的影响因素 1国家和地区对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时期会对各类产业发展有不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这是当今跨国公司和我国企业在选址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2劳动力资源的供应条件 我国不同地区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和受教育的程度是不相同的,是否容易获得企业所需的合格劳动力是选址时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3能源和原材料等资源的供应条件 对原材料、燃料消耗量大和对动力资源依赖性强的企业,必须认真考虑产品与材料运输成本与供需时间要求。 砖瓦厂、水泥厂;水果、蔬菜罐头厂;家具厂、预制板厂。,4自然资源条件 获取土地资源的价格、水资源的供应情况、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对于许多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至关重要。 造纸厂、啤酒厂 5交通运输条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联系越来越密切。企业应根据原材料和产成品体积、重量、形态等特点,选择合理运输方式。 6当地社会的协作环境 无论是制造业企业,还是服务业企业,都会对协作环境提出较高要求。在工业较发达的地区和服务环境较为成熟的地区建立企业,容易获得良好的协作配套条件,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7科技依托条件 高科技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应选择建在科技文化发达的地区和科技人才集中之地。,(二)微观层面上考虑的影响因素,1.制造型企业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1)厂区自然形态:建立厂区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水文条件直接影响建厂施工工作量及费用,从而影响未来的发展。(2)厂区周围人文环境和公共设施:所选厂区能否方便地利用城市原有的各种公用设施。 (3)厂区的可扩展性:在建厂时不仅仅考虑企业现实的发展对空间要求,还要在厂区空间内适当留有余地,以便于满足未来的发展。(4)产品销售条件:消费类产品制造企业应尽可能接近产品的目标市场,以利于及时掌握产品市场动态,产品就近迅速投放市场和节省运输费用,从而能更好地适应顾客的需求。,2.服务型企业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 (1)区域内消费者的购买力水平:消费者购买力水平是直接影响服务企业经济效益,是服务设施选址的首要因素。 (2)服务企业的聚集化程度:服务企业的聚集化会产生聚集效应,给服务企业带来较多商业机会,获得更多的收益,又给消费者带来方便,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成本。 (3)企业的服务功能定位:企业提供服务功能可划分为主体性功能、辅助性功能;企业应根据地区发展规划和自然形成特色功能区域,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满足服务的要求。 (4)服务与消费者接触程度:接触程度较高的服务机构,如百货商店、超级市场、餐厅,其选址应靠近目标消费群集中的区域;而服务接触程度较低的机构,如银行、邮局等则应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区和功能性较明确的区域。服务与消费者接触程度高低对服务企业的选址有较大的影响。,*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选址的比较 P143 *城市与农村的选择?,城市设厂 优点:人口稠密、人才集中、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企业聚集、协作方便、动力供应便利、资金容易筹集、基础设施齐备 缺点:高楼林立、地价昂贵、生活水平高、对环境保护要求高 适合:工厂规模不大,需大量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员工;,农村设厂 优缺点与城市相反。 适合:工厂规模大、需占用大量土地、生产对环境污染较大、需大量非技术性粗工、有高度制造机密,需与周围隔离。,麦当劳的选址 麦当劳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选址的成功,其选址的主要步骤如下: 首先,市场调查和资料信息的收集。包括人口、经济水平、消费能力、发展规模和潜力、收入水平,以及前期研究商圈的等级和发展机会及成长空间。 其次,对不同商圈中的物业进行评估。包括人流测试、顾客能力对比、可见度和方便性的考证等,以得到最佳的位置和合理选择。在了解市场价格、面积划分、工程物业配套条件及权属性质等方面的基础上进行营业额预估和财务分析,最终确定该位置是否有能力开设一家麦当劳餐厅。,最后,商铺的投资是一个既有风险、又能够带来较高回报的决策,所以还要更多地关注市场定位和价格水平,既考虑投资回报的水平,也注重中长期的稳定收入,这样才能较好地控制风险,达到投资收益的目的。,三、选址的步骤1、明确企业选址的目标,列出评价选址地点的标准2、列出影响选址决策的主要因素3、列出可供选择的方案 (1)扩建现有的厂址; (2)保留现有厂址,在其他地点增加新的厂址; (3)放弃现有厂址,迁到新的地点。4、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评估不同方案,作出选址决策,三、选址的方法 量本利法 重心法 评分法,金额 销售收入 总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CV 固定成本CF 产量,盈亏平衡分析法(P47),公式推倒 利润=收入- 成本即:R=PQ -(FC + Q Va)当R0,Q=(F+P)/(R-Va) 当R=0,Q。称为保本点(盈亏平衡点) Q。= FC/(R-Va),例1:工厂修建大、中、小三种投资规模选择,各自的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产出能力如表:工厂规模 年固定成本 单位可变成本 年最大产出能力 (万元) (元/吨) (万吨) 小 5000 1000 10 中 9000 900 25 大 16000 700 40产品市场销售单价是1500元/吨。 (1)确定大、中、小三种投资规模的盈亏平衡点。 (2)如果年需求是20万吨,应该选择哪种工厂规模?,解: 保本点Q。= F/(P- Cv ) Q 。 (小)=5000/(1500-1000)=10(万吨) Q 。 (中)=9000/(1500-900)=15(万吨) Q 。 (大)=16000/(1500-700)=20(万吨)当年需求是20万吨时,应选择建大厂规模的方案。 思考:市场需求与工厂规模的关系?,例2:已知修理站每年营业260天,固定成本为初期投资的19%,可变成本为修理收入的60%,选哪个站址较好?选址因素 站址1 站址2站址费(元) 135000 164000建筑费(元) 125000 125000预计日平均修理收入(元/天) 25000 31000年运行费(工资、维修费 50000 50000保险、税收、水电费等)(元/年),2、评分法 通常对于定性分析的因素,可以采用主观评分的方法把它量化后,转为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处理。 (1)列出影响企业选址的主要因素,形成一个可比较处理的项目清单; (2)赋予这些主要影响因素以权重,如权重系数以0.05为级差反映它在选址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其总和为1; (3)确定每个影响因素评分的取值范围,如以10为级差从10到50表示由高到低评分; (4)请相关专家和领导对每个候选企业选址方案进行评价和打分,计算各方案总分; (5)再组成企业选址决策组进行定性分析,通常选择总分数最高者为最优推荐方案。,例:有一家汽车制造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需要选择一个新的生产基地生产轿车。考虑的因素有10个,其权重选择如下表:1、出口外运的条件;2、水、电、汽的供应;3、加工协作半径;4、交通、通讯;5、技术协作水平;6、相关产业水平;7、国内市场;8、厂址的条件;9、离总部的距离;10、融资渠道。,因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权重 0.154 0.077 0.085 0.092 0.092 0.092 0.107 0.123 0.085 0.092 1.方案甲 10 7 10 8.5 8 9.5 9 10 8.5 8.5 9.02 乙 8 8.5 9 9 8.5 9 9 9 9 9 8.75丙 9.5 9 8 10 9 8.5 10 9.5 9.5 8 9.148100.154+70.077+100.085+8.50.092+80.092+9.50.092+90.107+100.123+8.50.085+8.5 0.092=9.02根据得分,选择方案丙,3、重心法 基本思想:用于确定配送中心仓库或服务设施的选择。重心法是将一个坐标系重叠在地图上来确定各点的相应位置,所以首先要在坐标中标出各个地点的位置,目的在于确定各点的相对距离。然后,求出运输成本最低的配送中心位置和坐标,对照地图找出相应位置。 数学模型:minP(x,y): Px =dixVi/Vi PY =diyVi/Vi Vi:第i个供应点(或需求点)的运输量; dix 、diy:第i个供应点(或需求点)与选择的配送中心的距离; (Px,Py)待确定的配送中心的地理坐标。,基本步骤:建立反映地理位置的坐标系;确定各供应点(或需求点)与待 配送中心之间的运输量;计算待确定位置的坐标,选择总运量最小的地点。,例:某公司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计划在某地建立一个配送中心,以解决货物的供应问题。现有四个销售点,其每月的销售量以及它们的地理坐标如表。根据这个表的数据确定一个最佳的配送中心位置。销售点 地理位置 每月销售量 甲 (10,50) 100 乙 (20,80) 120 丙 (50,100) 150 丁 (100,50) 200,Px=XiVi/Vi= (10100+20120+50150+100200)/(100+120+150+200 = 54.2(公里)PY=YiVi/Vi= 50100+80100+100150+50200/ 100+120+150+200 = 66.7(公里),第二节 生产的组织形式对象专业化工艺专业化成组技术(单元式制造),1、对象专业化(连续式生产) 将所有的被要求生产同一种产品/服务的生产运营都集中在一个生产部门。 原材料 零部件 子装配线 装配线 产成品 如:化工(塑料、药品、肥皂、肥料等)、炼油、冶金、食品、造纸,原材料 零部件 零部件 子装配线 原材料 零部件 子装配线 装配线 成品 购买的零部件和 子装配线 装配线 产品或者原材料流转生产运营,优点:生产周期短;运输路线短,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缺点品库存量;减少生产单位之间的协作;有利于质量管理。 缺点:生产过程相对封闭,适应性差;不便于工艺管理;设备利用率低。,2、工艺专业化(离散式生产) (装配式生产) 所有相似技术工艺的生产运营被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生产部门。 如:机床、汽车、船舶、电子设备、医院、机械厂、服装等;,接收和原 铸造 粗加工设备 构造 绘图 包装和运输 材料的储存项目X 项目Y 剪切和 完工设备 修边 装配 钻孔,优点:产品的生产路径比较灵活,能适应不同产品需求;有利于提高设备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工人技术水技能;设备管理相对容易。 缺点:生产周期长;运输路线长;生产单位之间协作往频繁,生产管理较复杂。,对象专业化通常使用专用的机器,只生产几种产品,对技术、培训和监管要求不高。 传统式生产方式,3、成组技术(单元式制造) 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 成组技术是一种以零件结构和工艺相似性为基础的生产和管理技术。 二战以后,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印度、香港、日本和美国得到研究与运用。 它用编码的方式将机械零件按种类、加工工序、加工参数、材料分类成组,便于产品设计、过程设计和生产管理,从而提高生产率。,优点设备改变容易;员工培训时间缩短;物料处理成本降低;零件生产、运送更快捷;流程中库存小;生产自动化容易。,第二节 设施的布置 设施布局从制造业来说包括厂区的划分、设备的布局;服务业是指顾客服务区域、办公区域、休息室、餐厅等。 一、厂区布置的基本要求(P151) (1)厂房的布置应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尽可能使厂区内物件运输路线最短;减少交叉和迂回路线,从而缩短生产周期,减少生产费用。 (2)充分利用厂区平面,在安全、卫生的前提下紧凑布置,生产和协作关系密切的单位就近布置,减少占地面积,节约投资和生产费用。,(3)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如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运输条件,公路、铁路、港口及供电、供水等公共设施。(4)按照生产过程的要求合理划分厂区,如:生产区、生活区,设置休息区并使厂区环境、建筑布置和式样与周围社区的环境相协调。(5)在考虑防火和卫生和条件下,总平面布置力求占地面积小。 (6)厂区布置要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的需要,预留发展余地。,二、设施的布置形式 1、固定式布置 加工对象位置固定,生产工人和设备都要随加工产品所在的某一位置而转移。如:大型飞机、船舶、重型机床等。 2、按对象专业化布置 按照产品(部件、零件)的不同来设置生产单位,产品原则布置适合重复度较高的生产活动,生产的品种较少或几种加工对象相似,使复杂的工作被分解成一系列标准化的作业。 如:汽车制造厂的发动机、底盘车间,3、按工艺专业化布置 按照工艺专业化原则将同类机器集中在一起,完成相同工艺加工任务。 如:汽车生产厂的铸造车间、机加工车间、锻造车间。 物料按照预定的加工程序进入这些车间,不同的加工对象可能代表着完全不同的工艺要求和操作程序,这样零部件加工往返路线变长了,设备的用途较广,需要技术较高的工人来操作。,4、混合布置 运动队基本上是按工艺原则布置,但对一些运动员采用定位布置,配有教练、队医、专门设备;医院也是典型的按工艺原则布置,但对病人采用定位布置。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 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结构和工艺相似的零件组成一个零件级,确定出零件级的典型工艺流程,再根据典型工艺流程的加工内容选择设备和工人,由这些设备和工人组成一个生产单元。,一人多机(U型布置) 如果生产量不足以使1个人看管一台机器就足够忙的话,可以设置一人可看管的小生产线,在这个所谓的小生产线,1个工人同时看管几台机器,既充分利用人力,又可在这种小生产线内使物流流向有一定秩序。 如:作为丰田汽车公司生产配件的小松公司采用U型装配线,一般每条线拥有5-6台设备,由1-2个工人操作。,5、仓库布局* 仓库类似于制造业的工厂,因为物品也需要在不同地点(单元)之间移动,一般的仓库布置问题都是寻找一种布置方案,使得总搬运量最小,可以借助于类似负荷距离法等方法。 原则:以物料的快速存储和出库为目的,例:有一个家电用品仓库,共有14个货区,分别储存7种家电。仓库有一个出入口,进出仓库的货物都要经过该口。假设该仓库每种物品每周的存取次数如表所示,应该如何布置不同物品的货区,使搬运量最小? 出口,存储物品 搬运次数 所需货区1、电烤箱 280 12、空调 160 23、微波炉 360 14、音响 375 35、电视 800 46、收音机 150 17、其它 100 2,思路:各种物品所需区面积不同,需要首先计算某物品的搬运次数与所需货区数量之比,取该比值最大者靠近出入口,依次往下排列。 各种物品的比值如下:3(微波炉 360),1(电烤箱280),5(电视机200),6(收音机 150),4(音响 125),2(空调 80),7(其它 50)。,根据排列作出布置方案: 货区 7 2 4 6 5 5 3 通道 出口 7 2 4 4 5 5 1,6.商业零售现场布局 引导顾客在商店里转一圈,购买比事先计划更多的商品;给予顾客足够的空间进行购物与运用有限珍贵的空间放置更多的商品之间取得平衡;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 思考:超市、百货商店等零售店面布置如何影响销售额和顾客态度?,大型商场的布局主要遵循以下规则: (1) 商场有地下层都会布置为超市,配置各种食品、日常用品,方便顾客大量购买。 (2) 第一层为保持顾客流能顺畅到达目标区域,适宜布置挑选性弱、包装精美的商品,如化妆品、手提包、服饰等。 (3) 第二层、三层宜布置选择性强、价格较高且销售量较大的商品,如纺织品、男女服装、鞋帽、玩具、钟表、眼镜、珠宝首饰等。 (4) 第四层、五层可以分别布置各种专业性的柜台,如摄影器材、文化用品、工艺美术品、药品、书籍等。 (5) 第六层以上可布置占用较大面积的商品,如健身器材、家用电器等商品。,注意问题: (1) 对交易次数频繁、挑选性不强、色彩造型艳丽美观的商品适宜布置在商店的出入口处,便于顾客进门就能够购买。 (2) 对贵重商品、技术要求复杂的商品,以及交易次数少、选择性强的商品,适宜布置在商店的不太明显的位置。 (3) 按照顾客行走规律摆放商品,将关联性的商品应布置在临近区域,以便于选购和促进连带销售,如将妇女用品与儿童用品等布置在相邻区域。 (4) 将易冲动性购买的商品放在明显的位置,在收款台附近摆放些小商品或时令商品,顾客可以随机购买。 (5) 对体积笨重、销售量大、续货频繁的商品应尽量布置在与商品储存场所临近的位置。,图1 格状型零售现场布置,图2 自由型零售现场布置,图3 店中店型零售现场布置,6.商业零售现场布局 引导顾客在商店里转一圈,购买比事先计划更多的商品;给予顾客足够的空间进行购物与运用有限珍贵的空间放置更多的商品之间取得平衡;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 思考:超市、百货商店等零售店面布置如何影响销售额和顾客态度?,6、店面布置的原则 引导顾客在商店里转一圈,购买比事先计划更多的商品;给予顾客足够的空间进行购物与运用有限珍贵的空间放置更多的商品之间取得平衡;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7、办公室布置封闭式办公室布置 办公楼里有若干办公室,门前是长长的走廊,一间办公室作为一个部门,中层领导往往与员工在一起工作,信息交流和传递较方便,但员工会产生压抑感,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不同部门彼此相互独立,不利于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部门之间合作差,相互推诿扯皮的事多,这种布置也不利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而且几乎没有调整和改变布局的余地。,开放式办公室布置 这是近2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办公室布置的方法,在一间很大的办公室内,可同时容纳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人共同工作。这种布置方式方便了同事之间的交流,部门领导可以及时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增强领导与一般员工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等级的隔阂,但缺点是可能造成员工工作的相互干扰,也会带来员工之间的闲聊,影响工作效率。,远程办公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更加新型的办公形式“远程”办公也正在从根本上冲击着传统的办公室布置方式。 如:教师上完课后可以在家里做科研、写专著,通过学校网站随时了解学校教学、科研动态,当然人们可以在飞机、火车上办公。,三、设施布局的方法(P167) 1、 从-至(From-to)表法 从至表是一种常用的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方法。它是利用设备之间零件的移动次数(运输量)大小关系,把运输次数多或运输成本大的设备布置在相邻位置,并使整体车间的运输成本最小化。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和情况。,步骤:(1)根据车间生产的零件情况,选择典型的零件工艺路线,做出综合工艺路线表。(2)根据零件工艺路线表,统计不同设备之间的零件移动次数,得到一个车间的设备之间零件移动次数从-至表(矩阵表)。(3)分析与改进从-至表,把运输次数多的放在相邻位置,通过不断试探,选择使车间内零件的加工过程中总运输次数最少,或者总运输成本最小的布置。,2、物料运量图法(P169) 通过分析设施之间流量的大小,把流量大的安排在靠近的位置。往来分析适合于工艺专业化的设施布置,其步骤为: (1)根据设施之间的业务过程,初步确定各设施的相对位置; ( 2)统计各设施之间的流量; ( 3)根据流量的大小,将流量大的安排在相邻的位置; (4)根据其他因素进行调整。,因为部门01与02、部门02与03、部门03与04之间的运量较大,所以应该相邻布置。合计最后的结果 如图: 2吨 1吨,3、相关作业图法(P165) 除了考虑物流关系,还需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企业中生产部门与辅助生产部门,办公室与其他部门,通常没有固定的物流关系。 作业相关图法(穆德提出的)可以根据各个部门之间的活动关系密切程度布置其相互位置。这个方法在服务业也有较多的应用,如:医院,通常就医有不同的步骤:挂号、外科、内科、化验、药房、住院等以及管理部门,医院可以根据就医的流程安排,但部门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步骤: (1)将部门关系密切程度划分为A、E、I、O、U、X(或1、2、3、4、5、6)六个等级,说明让一个部门接近另一个部门的愿望:A:绝对重要 E:特别重要 I:重要 O:轻度重要(一般) U:不重要 X:无关紧要,关系密切原因代号 关系密切原因1 使用共同的原始记录2 共用人员3 共用场地4 人员接触频繁 5 文件交换频繁6 工作流程连续 做类似的工作 共用设备9 其它,上半格表示相互关系的重要程度部门1部门2部门3部门4部门5部门6 下半格表示相互关系的原因,部门1部门2部门3部门4部门5部门6,A,X,A,A,A,A,A,X,U,U,U,U,I,U,U,(2)将待布置的部门一一确定出相互关系,根据相互关系重要程度,按重要等级高的部门相邻布置的原则,安排出最合理的布置方案。,例:部门a部门b部门c部门d部门e部门f,A,X,A,A,A,A,A,X,U,U,U,U,I,U,U,运用作业相关图法将六个部门安排在一个32的矩形建筑中。,解: 1、首先写出接近度为A的成对部门:ac、ae、af、ce、cf和ef,即它们必须相邻。 第一次尝试,将a、c、e和f靠近,以下布局可以满足每对部门的接近度为A的要求。,c,e,f,a,2、注意接近度为X(无关紧要)的成对部门是a-b、d-eE。a不与b相邻,d不与e相邻。将e和d放到两个剩下的位置,以下布局完全满足这两对部门的接近度要求。 a c e f 3、注意满足接近度X的同时要满足接近度A。,b,d,思考: 如果你第一次尝试是这样的: 最终的布置是怎样的?,A,C,E,F,例2:已知8个部门位置(图1),用作业相关图法判定是否恰当(图2),试改进其位置使符合部门接近度关系。,部门1 X 2 5 4部门2 A 1 8 6 图2 O 7 3部门3 X O O E部门4 A E X A A A A 部门5 I E O A部门6 A A A 图1部门7 A E部门8,解:将部门接近度A与X的部门列示出来: A:1-3 1-8 2-7 3-5 3-6 3-8 4-5 4-8 5-7 5-8 6-8 X:1-2 1-7 2-4原有位置:违反1-2 1-7的关系 2 5 48 63 调整为:? ? ?,调整结果: 4 5 1 7 8 6 2 3,部门1 E 作业:根据作业相关图将8个部门部门2 A (部门1必须在确定位置) A E 布置在如图的位置:部门3 A E 1 U E X部门4 A X A U X A U 部门5 I X O X A X部门6 O A E U 部门7 A A部门8,第三节 装配线平衡,一、流水线概述 (一)几个概念 流水线是指生产对象按照一定的工艺路线顺序通过每道工序的各个工作站,并按照一定节拍连续或重复完成生产过程的生产组织形式。 如:机械、电工、化工、服装、食品行业。,工作站(地)完成一系列特殊任务的有形场所。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人工工作站,拥有一个操作机器和/或者工具的工人;另种是无人工作站,拥有无看管设备,如机器人。,节拍指流水线上连续出产两件相同制品的时间间隔,用r表示:r=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Fe)计划期内计划产量(N),流水生产的分类:(1)按生产对象是否移动,分为固定流水线和移动流水线;(2)按生产品种数量的多少,分为单一品种流水线和多品种流水线;(3)按生产的连续性,分为连续性和间断性流水线;(4)按节拍的形式,分为强制节拍和自由节拍流水线;(5)按生产对象的轮换方式,分为不变流水线可变流水线和混合流水线;(6)按机械化程度,分为自动、机械化和手工流水线。,丰田汽车公司采用混合型生产线 丰田公司决定在美国生产小型厢式载货汽车(一款颇具传统风格的多功能商务用车)为尽快投产,丰田公司在它位于美国肯塔基州乔治敦的制造厂做出惊人之举,它决定在生产Camry(佳美)的工作地上同时生产第一代Sienna车。 尽管Camry与Sienna用的是同样的底盘,但两者差别很大。Sienna比Camry车长5英寸,高1英尺。每辆Sienna在装配线上占有更大的空间。需要更多更大的零件。 别的汽车制造商可能要将制造厂关停几个月以进行此类调整。但丰田公司需要行动迅速,迟缓会给Camry车旺盛的销售势头带来不利影响。,装配线上的300个工作地中,Sienna车需要求6个工作地加工其零部件,但仅需要7个新的在生产工序为节约时间,丰田公司决定不再增加工作地。它挑选了两组工人,每组一个轮班,在原生产线的七个工作地上只负责加工Sienna的零部件。同时,工程师与工人协同工作,设计出辅助设备。 丰田公司通过对装配线采取革新措施,即采用了混合生产线,使投产所需要的时间可能缩短了3年(1998年上市)。2003年初在北美车展展出了第二代产品,同年4月正式在市场上推出,市场反映良好。,例:某流水线计划日产量为件,采用两班制,每班规定有分钟停歇时间,计划不合格品率为,计算该流水线的节拍。r=FeN()(0.02)6(分件)注意节拍的单位,(二)流水线的特征连续性 劳动对象在各个工作站之间平行移动或平顺移动,流水般地在工序间移动,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减少了设备的加工间歇时间;专业化 流水线通常只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或零件,工作站专业化程度高;节奏性 生产对象在各道工序按一定节拍进行生产,两批相同制品之间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投入流水线或产出流水线,具有明显的节奏性;,(二)流水线的特征顺序性 按生产对象的工艺顺序将工作站排列成链条形式,劳动对象在工序间单向移动;一致性 工序工作站(设备)数量与各工件单件加工时间的比值相一致。 ;,(二)流水线的特征顺序性 按生产对象的工艺顺序将工作站排列成链条形式,劳动对象在工序间单向移动;一致性 工序工作站(设备)数量与各工件单件加工时间的比值相一致。 ;,二、装配线平衡(工序同期化),为什么要进行装配线平衡? 例:某装配线有道工序,其作业顺序和工序作业时间如图所示。假定节拍为分钟件,计算每道工序负荷率(也称利用率,负荷率作业时间流水线节拍)。 2 3 1.5 工序负荷率最高为 (第、道) 2.8 3 1 r=5分钟件,工序负荷率过低,会导致资源浪费、忙闲不均、引起矛盾。必须对装配线的工序进行新的组合分析,重新组织工作站(即流水线的平衡)。,三、装配线平衡的方法(P95)最大后继作业数优先分配法 (最长任务时间直观推断法),(一)装配线平衡的原则保证各工序之间原来的先后顺序不变;分配给予每个工作站的工序加工时间不能大于节拍;各工作站的单件作业时间尽量接近于节拍;使工作站数量尽量地少。,(二)步骤、确定装配流水线的节拍(r=Fe/N)、计算装配线上需要的最少工作站 Smin = ti / r Smin:流水线实现平衡时的理想最少工作站数;ti:第i道工序的作业时间,、组织工作站(按照前述原则)、计算流水线的总负荷率(利用率) Ki ti(Sr)100% 流水线的时间损失系数(率)=1- Ki,例1:一装配线由10个工序组成,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和作业的先后次序如图:如果节拍为15分/件,试进行装配线的平衡。 8 3 5 6 10 8 6 6 12 4 ,(1)计算最小工作站数目: Smin =(8+8+6+3+6+5+12+6+4+10|)/15 =68/15=4.53 取5(2)组织工作站。由于最小的工作站数目是5,因此工作站的划分最少是5: 1、3;2、5;4、6、8;7;9、10 分配过程可参见下表:,工作站 剩余时间 够资格分配 分配作业 修正的 工作站 的作业 剩余时间 闲置时间 15 7 7 1 15 7 7 1 3 15 12 12 7 7 1 15 35 15 11 11 1 7,(3)计算流水线的总负荷率 Ki ti(S r)100% = 68/(515)100% =90.67%,工序(作业)紧接的前一工序工序时间(分钟) A - 0.9 B A 0.4 C B 0.6 D C 0.2 E C 0.3 F D、E 0.4 G 0.7 H 1.1 总计4.6假定:每小时生产55分钟,每小时生产50件产品,(1)画出顺序图 0.2 D0.9 0.4 0.6 0.4 0.7 1.1A B C F G H 0.3 E,(2)计算流水线节拍 r=Fe/N =55/50 =1.1单位/分钟(3)决定工作站的最小数量 Smin = ti/r =4.6/1.14.2 取5 工作站划分? A 、 BC 、 EDF、 G 、 H,(4)计算流水线的总负荷率 Ki ti(N R)100% = 4.6/(51.1)100% =83.64%,(三)流水线的平面布局 直线型L型U型(开口型)分枝型(山字型)环型S型(蛇型),作业: 一产品装配线计划每小时出产30件产品,每小时用于生产的时间是50分钟。下表是装配工序,每道工序的作业时间及紧前工序等信息。请:(1)画出装配工序先后顺序图;(2)计算该装配线的节拍(3)计算每小时装配30件产品的最小工作站数并进行装配线平衡。,装配线工序及作业时间工序 工序作业时间(分钟) 紧前工序 A 0.69 - B 0.55 A C 0.21 B D 0.59 B E 0.70 B F 1.10 B G 0.75 CDE H 0.43 GF I 0.29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