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人的护理 课件.ppt
第九章 肿瘤病人的护理,重点难点,重点: 1.肿瘤病人的护理评估 2.手术、化疗、放疗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要点 3.减轻疼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措施难点: 1.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 2.肿瘤病人不同心理反应及分期的观察与护理 3.肿瘤三级预防的健康指导,工作情景与任务,导入情景: 在机关工作的李女士,35岁,未婚,两个月前洗澡时无意中发现右乳房包块,约拇指大小,随后到医院检查确诊为右乳腺癌,手术后行化疗,近日出现恶心、呕吐、纳差。医嘱: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mg肌内注射,必要时;复方氨基酸溶液250ml静脉滴注,立即。工作任务: 1.对李女士进行护理评估。 2.给李女士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肿瘤(tumor)概念:,机体细胞,内外有害因素 长期作用,过度增生异常分化,新生物,概 述,概 述,良性肿瘤:一般称为“瘤”。恶性肿瘤: 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 交界性肿瘤: 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者称为交界性肿瘤。,概 述,肿瘤(tumor),良性恶性,交界性肿瘤,癌(cancer)肉瘤,概 述,病因1.外源性 :环境因素(物理、化学、生物) 不良生活习惯 慢性刺激与炎症(癌前病变)2.内源性: 遗传因素 内分泌因素 免疫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概 述,病因,概 述,病理二种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良)、浸润性生长(恶)三个阶段:癌前期、原位癌、浸润癌三级分化: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未分化)四种转移:直接蔓延、淋巴及血运转移、种植性转移,概 述,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腹腔种植性转移,转移途径,淋巴转移,护理评估,了解肿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健康史:病史、生活习惯、家族史等。身体状况:主要症状、体征、病变的程度、主要的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心理-社会状况对健康及疾病、治疗的认识,护理评估,肿瘤,肿块,阻塞,腔道器官,梗阻,压迫,神 经,浸润破坏,实质器官,血 管,溃疡及异常分泌物,坏死,疼痛,功能障碍或丧失,出血,局部表现:全身表现:,肿块,乏力、消瘦、贫血、低热、精神委靡、甚至全身衰竭等恶病质,护理评估,肿块,出血,溃疡,梗阻,恶病质,护理评估,临床分期早期:肿瘤小、局限原发部位、无转移 中期:瘤体增大、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晚期:瘤体广泛侵及邻近组织器官、且远处转移 国际TNM分期法: T:原发肿瘤 0-4 N:淋巴结 0代表无 M:远处转移 1代表小 4代表大,护理评估,例:肺癌病人的临床分期,护理评估,治病心理,患病心理,未确诊前-,焦虑反应,确诊之后-,震惊否认、愤怒、磋商、忧郁、接受,开始治疗-,忧虑、害怕,效果不佳-,恐惧、绝望,心理-社会状况:,护理评估,否认期:“不,不是我”,愤怒期:“为什么是我”,磋商期:“如果,我一定-”,忧郁期:“好吧,那就是我”,接受期:“既然是我,那就去面对吧”,心理-社会状况:,(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EB病毒抗体(VCAlgA)、雌激素受体(ER)等。2.影像学检查:X线、CT、超声波、同位素、内窥镜3.内镜检查:如支气管镜、胃镜、腹腔镜等4.病理检查(直接而可靠的方法),护理评估,治疗: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化疗、激素、免疫、生物,5年治愈率:治疗后满5年时仍健在而无复发的病例占经治疗病例总数的百分比。5年生存率:治疗后满5年时仍生存的病例数占经治疗病例总数的百分比。,护理评估,护理评估,肿瘤的治疗原则:,常见护理诊断/问题,焦虑 与癌症诊断、担忧疾病预后、医疗费用等有关。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代谢性消耗过多、消化吸收障碍、放疗、化疗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有关。慢性疼痛 与肿瘤生长侵及神经、肿瘤压迫有关。体像紊乱 与手术,放疗、化疗后形象改变等有关。潜在并发症 感染、骨髓抑制、静脉炎等。,护理目标,病人心理状态稳定,能正视和接受现实,焦虑程度减轻;应对疾病的知识及能力有所提高,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放疗、化疗反应减轻,疼痛缓解;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密切观察病人心理反应及分期,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和疏导促进病人间良好的情绪交流争取家属亲友的密切配合合理使用心理疗法,护理措施,营养支持评估原因、程度。加强营养知识教育,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鼓励病人摄取足够多的营养,给病人创造一个愉快舒适的进餐环境。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定期测体重。,护理措施,疼痛的护理评估疼痛的原因、程度、部位、性质、持续时间选择控制疼痛的方法1、三级阶梯镇痛方案(用药原则) 口服、按时、按阶梯、个体化给药。2、病人自控镇痛泵(PCA泵),护理措施,镇痛药,病人自控镇痛泵,护理措施,三级阶梯镇痛方案一级镇痛:非阿片类解热消炎镇痛药 (阿司匹林)二级镇痛:弱阿片类药物 (可待因)三级镇痛:强阿片类药物 (吗啡、哌替啶),护理措施,手术是治疗恶性肿瘤最重要的手段,尤其对早、中期恶性肿瘤应列为首选方法。特点:切除范围广、手术时间长、病人年龄大、全身营养差、手术危险性大。,心理护理加强营养,做好术前准备手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缓解疼痛术后康复训练重建器官的自理训练健康指导,护理措施,概念:放射治疗是利用各种放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或破坏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照射野护理,放疗定位标志,护理措施,放射反应护理(1)局部反应: 皮肤反应: 表现:放疗照射部位,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害,轻者出现红斑、灼痛、刺痒感、脱屑;重者出现充血、水肿、溃疡等反应。 护理:治疗期间应注意选用全棉柔软内衣,避免粗糙衣物摩擦;照射野可用温水和柔软毛巾轻轻沾洗。,休息与活动、饮食指导皮肤护理:清洁、干燥、无刺激,皮肤反应三度一度:干反应二度:湿反应三度:溃疡坏死,粘膜护理:清洁照射器官反应: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健康指导,5、放射治疗的护理,放射反应:骨髓抑制、皮肤粘膜改变、胃肠道反应,放疗前的准备:各项检查、照射部位定位、标记、治疗、护理放射反应的护理:全身反应、局部反应,护理措施,黏膜反应: 表现:充血、水肿、黏膜表面出现白点或白斑、出血点等。 护理:治疗期间应加强局部清洁如口腔含漱、阴道冲洗、鼻咽用抗生素及润滑剂滴鼻等。照射器官反应: 表现:如口腔、胃肠道黏膜出血、水肿、坏死,形成溃疡或出血;膀胱照射后出现血尿;胸部照射后发生放射性肺纤维变等。 护理:故治疗期间应加强照射器官反应的病情观察,给予相应护理,反应严重时暂停放疗。,护理措施,(2)全身反应: 表现:放疗后病人常出现虚弱、乏力、头痛、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 护理: 应嘱病人照射前后30分钟内禁食,可避免条件反射性厌食;照射后静卧30分钟,鼓励多饮水,加强营养,补充大量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必要时按医嘱适当补充清蛋白、氨基酸、血浆等。 监测体温和白细胞计数 若白细胞3109/L,应暂停放疗。,护理措施,化疗后的反应:局部(组织坏死、静脉炎)全身 (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黏膜及皮肤反应 、脱发),每周查血象1-2次,当白细胞3109/L,血小板80109/L者,暂停化疗。,胃肠道反应,脱发,护理措施,组织坏死栓塞性静脉炎,解释、熟悉药物、药物溢出血管外处理,稀释药物、制定静脉使用计划、发生静脉炎处理,静脉炎的处理诊断:浅静脉发红、硬、触痛、肿胀等处理:停止输液、肢体制动抬高局部热敷、理疗、硫酸镁湿敷,疾病知识指导:向病人和家属介绍诊断性检查、治疗、护理和康复方面的知识。功能锻炼指导:教育病人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学会新的自我照顾方法;进行功能锻炼,尽早适应社会及身体功能改变。加强肿瘤三级预防的宣教: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诊断和治疗后的康复,健 康 指 导,思考题,张女士,50岁,确诊为右乳腺癌,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周,拟行化学药物治疗。请问:(1)张女士可能出现哪些化疗不良反应?(2)如何对其进行护理?,实训十 肿瘤病人的护理,案例资源:王女士,50岁,因食管癌进行化疗,在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消瘦、脱发、情绪低落,血常规示:白细胞2.5109/L。讨论:1.该病人当前主要的护理诊断有哪些?2.根据病人当前主要的护理诊断拟定护理计。3.如何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总 结,良性肿瘤:一般称为“瘤”。恶性肿瘤: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交界性肿瘤: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者称为交界性肿瘤。四种转移途径:直接蔓延、淋巴及血运转移、种植性转移。局部表现为肿块、疼痛、溃疡、出血、梗阻等,全身表现为乏力、消瘦、贫血、恶病质等。病理检查时肿瘤定性诊断的检查。国际抗癌联盟提出TNM分期法,T:原发肿瘤、N:淋巴结、M:远处转移。,总 结,手术切除对实体肿瘤是一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辅以放化疗,注意皮肤反应的护理。抗肿瘤药物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每周查血象12次,当白细胞3109/L,血小板80109/L者,暂停化疗。加强肿瘤三级预防的宣教,级预防为病因预防;级预防是临床前预防,即“三早”预防;级预防是康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