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脱贫攻坚普查个人工作总结5篇.doc
2020年脱贫攻坚普查个人工作总结5篇 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对脱贫攻坚成效的一次全面检验。今天整理了脱贫攻坚普查个人工作总结,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脱贫攻坚普查个人工作总结1我县牢固树立"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意识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使命意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现将20_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20_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17.33万人下降到20_年初的5.46万人,贫困人口减少68.5%,贫困发生率从20.8%下降到6.5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380元增加至7772元,年均增长10%以上。(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动脱贫攻坚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息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9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32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先后出台了息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息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息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督实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_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30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855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12701户、5.54万人。二是认真核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乡镇自查、交叉核查和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县9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省脱贫攻坚第三督导组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对我县"五清"核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县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阶段,从6月21日到现在,对各乡镇(办事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档案进行集中核查,针对存在问题,现场进行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5天内整改到位。截止目前,息县已核查20个乡镇,我们下达整改通知书89份,要求乡镇逐条进行整改。通过集中核查和整改情况来看,息县贫困人口严格遵循了识别原则、方法和程序,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加,信息档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三)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在精准识贫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一是组建队伍。认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共选派130名第一书记对126个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帮万家"、驻村帮扶、"百企帮百村"和乡贤结对帮扶等"四结对"活动,每位县处级干部联系帮扶1个乡镇5户贫困户,每名干部与至少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组建99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05家企业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或若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积极推动项目协同、产业协同、合作协同和培训协同等"四协同"工作,明确18项重点任务、16个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制订涉农资金整合、宣传等18个扶贫专项方案,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二是夯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出台了息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坚持结果导向,督促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夯实派驻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帮扶工作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派驻单位责任。三是创新举措。金融扶贫方面,县财政注资2000万元设立助保金,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保金贷款,已向贫困村发放贷款1.3亿元。电商扶贫方面,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如:息县八里莲花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当地蔬菜种植户合作,形成了微信卖菜销售模式,解决贫困群众100余人就业,且带动当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产业扶贫方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计划,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0家,种粮大户1986户,优质农产品基地11处,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四)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一是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为99个贫困村21820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套餐",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力争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二是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易地脱贫搬迁有关政策,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县政府研究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结合部门实际,全局着眼、全盘谋划,统筹脱贫资源,聚合脱贫资金,按照"5个办法"和"5个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拟定我县实施方案。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常务会,成立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为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脱贫工作,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委牵头制定息县产业发展脱贫实施方案,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配套专项方案,其中县旅游服务中心制定息县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县商务局制定息县电商扶贫专项方案、产业集聚区制定息县特色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县金融办制定息县金融助推扶贫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息县基本养老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全县形成齐心合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精准实施扶贫项目。为了整合涉农资金,息县发改委结合息县实际制定出台了息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县级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债务资金6702万元,集中用全县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在资金计划已下达,预计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20_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拨付2175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开始招投标,科技扶贫、雨露计划、产业化贴息和到户增收项目正在按要求申报中。(五)加大宣传,精准营造浓厚氛围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息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紧盯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工作,编辑刊发县脱贫攻坚信息32期。县广播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插播电子流动字幕;各乡镇(办事处)在首集镇、主干道、乡村结合部等位置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标语、宣传栏、标语牌,及时、全面、准确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倡树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_氛围。(六)强化督导,精准推动工作落实一是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导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查组巡查工作范围,抽调县纪委、督察局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组成专项督导督查工作组。二是严督实导。采取随机抽查、听取汇报、查看帮扶记录、进村入户、询问农户等督导方式,对各类帮扶力量,尤其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岗在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并完成督查台账,梳理并建立突出问题6个,责令16个单位限期整改,并积极落实问题销号制度,实现了对问题台账和整改单位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实。三是严厉问责。综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拟订息县脱贫攻坚督查和问责办法(试行),确保督查工作质量。重点督查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及完成情况,对落实不力的乡镇、办事处和县直责任单位严厉批评,目前已发督查专项通报4期,点名道姓通报驻村第一书记33人。二、存在问题一是贫困人口多,自我脱贫乏力。截至20_年底,息县仍有5.46万贫困人口,占信阳市贫困人口的14.67%.同时,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弱,"保"和"救"的压力大。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慢,转移就业有限。息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刚刚起步,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仅4家,转移就业带动力不足。同时,我县产业集聚区还处于成长阶段,入驻企业量多个小,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空间有限。三是基础设施差,支撑作用较弱。因历史欠账较多,我县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运输场站建设相对滞后。如:全县还有162个村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城区还没有实现24小时供水。四是财政收入少,保障压力较大。息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_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4.2亿元,而财政支出32.7亿元,其中28.5亿元*于转移支付。三、下步打算1.突出精准管理。一方面,强化贫困人口信息维护,持续完善新增识别录入贫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对最新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及时识别录入系统,应进则进;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组织考核审定,应出则出。2.落实"五条途径"."转"字方面,聚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增加就业岗位。"扶"字方面,整合全县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搬"字方面,积极、稳妥、有序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_年,计划投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1.2亿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2户、1976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保"字方面,积极探索推进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在今年年底前,优先落实对"鳏寡孤独痴残"六类特殊困难群众的政策兜底。"救"字方面,对因病、因灾致贫的,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民政救灾、慈善救助、社会救助等方式,帮助群众渡过难关。3.积极谋划项目。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省道S337线夏庄至陡河沿淮河大桥拓宽改建、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城区新增小学建设等"双十"工程。强化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涉农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全面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整村推进等项目,完成农村土地整治22.8万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脱贫攻坚普查个人工作总结2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林业局等联镇包扶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镇党委、政府聚焦脱贫攻坚目标,立足全镇脱贫攻坚大局,坚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大力实施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教育支持、生态扶贫、创业就业、健康扶贫、兜底保障“八个一批扶贫工程”,瞄准贫困人口,对标“户5条”,整合资金,集中各级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强化帮扶指导,扎实推动工作落实。确保了我镇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20XX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1.全面完成年度脱贫任务。20XX年脱贫退出工作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中省市县各项重要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并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开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任务,根据我镇20XX-2020年脱贫滚动计划,我镇计划今年脱贫68户260人,按照全县20XX年度脱贫退出工作时间节点,经农户民主评议、核实认定、镇核查、县抽查,我镇今年实现脱贫77户288人,并已完成系统信息标注工作。2.科学制定深度贫困村规划。根据数据清洗结果,我镇娘娘坝村识别贫困户88户267人、任家院村识别贫困户140户492人,贫困发生率均超过了40%,且贫困人口超过200人,被确定深度贫困村,目前已编制了深度贫困村规划,并通过县办初审。3.严格执行动态调整政策。根据县办动态调整要求,我镇严格按照动态调整实施方案对20XX年至20XX年脱贫户及20XX年在册贫困户人员增减情况进行了核实,新增1户1人,死亡12人,新生3人,迁入4人,调整后建档立卡户共498户1538人。4.积极开展志智双扶活动。组织各村开展“明理、感恩、自强”主题教育活动,以培育有道德、有文化、自立自强的新农民为目标,开展宣讲活动5次;二是以“学、送、说、树”扶贫政策宣讲活动为载体,深化脱贫攻坚政策宣讲解读。印发告知贫困户的一封信500余份;加大宣传力度,先后向县委文明办推荐先进个人4人,在县脱贫攻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推送新闻稿件17篇。5.高效使用涉农资金。累计兑付产业补助资金133.3万元,兑付务工补助和产业奖励资金200户29.57万元,小额扶贫贷款247户772.5万元,保险及贴息金额49.69939万元,获贷率达49%。扶贫资金转结率小于8%。6.加强扶贫机构队伍建设情况。成立了以裴华朝为组长,魏玮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组员的脱贫攻坚领导机构,下设脱贫攻坚办公室,主任有分管领导杨海星担任,办公室落实了3名扶贫专干,负责办理具体业务。(二)全力落实“八个一批”,确保扶贫工作有序推进1.围绕脱贫增收,狠抓产业发展。围绕产业扶持脱贫一批的目标,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坚持以发展以乌鸡为主的特色养殖,发展以猪苓、天麻为主的中药材,发展以香菇、木耳、羊肚菌为主的食用菌,发展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和中蜂养殖五大骨干产业”的发展理念。乌鸡养殖方面,以农业合作社为引领,带动贫困户养殖乌鸡,主要通过“农场+农户”模式,培育壮大了_县仙缘家庭农场,扶持资金2万元;_县黑咯咯乌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资金3万元;中蜂养殖方面,我镇借助天然林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的优势,成立了_县杜花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累计发展中蜂1000箱,扶持资金3万元,为了进一步扩大扩大发展养殖规模,牵头部门林业局组织,对有养殖中蜂有意愿、有能力发展的贫困户,通过帮扶个人+帮扶单位+牵头部门三方筹资模式,累计筹资25.65万元,为全镇342户贫困户免费提供中蜂342箱,助推贫困户实现产业脱贫。食用菌方面,培育壮大了_县_坝镇田源食用菌技术协会,扶持资金9万元,目前年度生产食用菌已达25万筒,吸纳贫困户务工人员20余人,户均增收5000余元;特色产业方面,大力发展仙缘家庭农场林果业,以“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的模式,种植“香红李”,发展果园近300余亩,带动贫困户15户74人,为了加快我镇“香红李”产业发展,县林业局再次连片规划了娘娘坝村、_坝村种植规模,免费调度“香红李”树苗3.1万株,种植面积扩大至700亩。为了增强贫困农户脱贫信心和发展技能,帮助农户制定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对全镇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奖补结合的方式,完成了产业发展兑付补助资金,共7批次133.3万元;务工补助181户27.67万元;产业奖励19户1.9万元;实现了产业扶持资金账面零滞留。2.加快推进安全住房政策。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了易地搬迁安置,全镇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共计171户664人,同步搬迁7户28人。其中,20XX年脱贫户涉及易地扶贫搬迁共29户130人(集中安置12户54人,分散安置17户76人),现已全部达标入住,并通过了县移民办入住认定报告;对确定为C级D级危房的贫困户,全面落实危房改造政策,全镇危房改造共46户108人(C级36户96人;D级10户22人),20XX年共改造34户84人(C级28户74人;D级6户10人),其中20XX年脱贫户涉及危房改造共5户16人(C级4户13人;D1户3人),现已全部竣工通过验收。3.拓宽生态扶贫领域,加大生态补偿政策。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项目,大力发展林果、天麻、猪苓等林下特色富民产业,20XX年度规划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1800亩;核桃示范园建设280.5亩;新栽香红李400亩(娘娘坝村100亩,_坝村300亩);促进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贫困户通过生态补偿脱贫致富。同时,积极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落实生态扶贫岗位,在贫困家庭人员中选聘生态护林员34名,续聘11人。4.全面加大健康扶贫工作力度,有效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负担。根据县卫计局统一安排部署对娘娘坝村卫生室、新店子村卫生室进行了维修改造,总投资2.5万元。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患病人员进行体检确诊,共计体检79户,80人。开展免费送药服务,共计发放药品50余盒,价值750元。宫颈癌免费普查55人,母亲健康工程检查32人。贫困户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55人。贫困户合疗报销917人,报销费用48704.59元。5.用知识斩断穷根,实现教育扶持脱贫一批。按照相关规定对贫困家庭幼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中专学生分别给予补助,减轻贫困家庭教育负担,防止教育致贫代际传递。全年共扶持贫困学前教育学生33人,义务教育120人,高中12人,中高职12人,大学13人,落实教育资助资金33.475万元。6.积极鼓励创业就业扶贫。截止目前,累计完成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培训342人次;组织外出参观学习30余人次;年度累计务工大181人,务工收入达235.9万元。落实南通务工2人,特设公益性岗位5人,公益性岗位1人。7.严格落实保障兜底政策。对123户321低保、72户77人五保对象实行社会保障政策,全年累计拨付保障资金86.994万元。8.围绕改善环境,狠抓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是完成新店子村假坟院至关房口12公里道路的拓宽改造建设项目,二是按时完成了新店子村安置点、_坝村集中安置点建设;三是新建娘娘坝村集中供水3处,涉及农户138户,总投资120万,分散供水管道12000米,涉及60户,总投资30万元。新店子村新建集中供水6处,涉及143户,总投资114.92万元,分散供水13600米,涉及34户,总投资40.8万元。(三)社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整合各方力量,深入开展帮扶。镇村主动加强与县林业局、市教育局、县体委、防火办、森林公安分局等第一包扶、参扶单位帮扶的联系,及时派驻重点贫困村工作队长和“第一书记”6人、成立驻村工作队4个。工作中,我们充分整合包扶单位和镇上干部力量,按照5321的帮扶机制,逐村逐户落实了帮扶责任,实现了“两个全覆盖”,截至目前,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扎实有力,帮扶单位干部职工累计进村入户近9000人次。(四)脱贫攻坚整改工作情况。在中省市县各级检查反馈问题,我镇主动认领,照单全收,及时安排部署,下发整改方案和整改清单,落实责任领导、责任干部以及完成时限,建立整改台账,确保整改问题逐一销号。二、存在问题我镇脱贫攻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抓政策学习宣传的深度和有效性仍显不足,少数群众自主脱贫的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一头热、一头冷”和“等靠要”的现象需进一步扭转;二是村两委干部年龄结构过大,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工作。三、2018年度工作思路1.完成241户702人脱贫退出,_坝村、娘娘坝村实现整村摘帽。2.基础设施。娘娘坝村2018年新建道路4条8.7公里,计划投资609万元;2018年完成通村公路安防工程1公里,计划投资25万元;2018年完成入户道路5公里,计划投资50万元,2018年新建白家山组平板桥1座,30延米,计划投资40万元,2018年新建招呼站1座,投资2万元。_坝村李家山、长沟、安家沟组道路拓宽改造,长14.5千米,预算投入30万元,收益农户168户;黄柏子沟、长沟组漫水桥2座,分别长105米、90米,预算投入90万元,受益农户93户;羊儿坝、姜家院、冷家坝组修堰渠3条,渠长7.3千米,预算投入40万元,受益农户225户;_坝镇简易垃圾填埋场,容积1000立方米,预算投入30万元,受益农户130户;冷家坝、范家坝、姜家院组河堤,长3.3千米,预算投入370万元,受益农户106户;_坝、范家坝组人饮工程,6公里主管道,蓄水池,入户管道水池等配套,预算投入160万,受益农户240户。脱贫攻坚普查个人工作总结320_年,乡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抓实脱贫攻坚工作,现就20_年脱贫工作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乡位于县西北部,距县城76公里,平均海拔1112米,辖7个行政村35个农业合作社4140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236户848人,20_年已脱贫29户87人,20_年脱贫26户110人。全乡有建卡贫困村2个,其中村距乡政府驻地21公里,幅员面积9.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耕地面积273亩,全村辖2个农业合作社47户196人,现有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38人,贫困发生率达20%,是县西北部最偏远的高村;村平均海拔1200米,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辖4个农业合作社65户247人,耕地面积580亩,现有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52人,贫困发生率达24%,是典型的北部高村。二、开展情况自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来,乡党委、政府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在团市委、县安监局、河林场的大力支持下,以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发展翻身仗为己任,深入推进“1+6”扶贫攻坚行动,其开展情况如下:一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完成后进村整顿提升工作;完成、4个村阵地改造和新建工作;建成4个村级便民服务室;加强对第一书记、脱贫攻坚驻村工作组、脱贫帮扶责任人的管理考核力度,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认真制定脱贫规划。把十三五发展规划与脱贫攻坚规划相结合,制定了乡十三五发展规划、乡20_-20_年度脱贫攻坚方案,7个村因村制宜分别制定了方案;严格落实精准识别“回头看”,面对面与农户制定脱贫计划。三是产业发展初见成效。结合我乡实际,新栽植核桃1300亩,发展家庭“四场”及种养业大户41户,专合组织6家。四是基础条件逐步改变。实施水窖建设77口,解决近800人饮水难的问题;实施危房改造53户,全额兑现补助资金;启动农网升级改造,已完成智能表安装工作,、村低电压改造工作基本结束;全面养护农村道路54公里,确保畅通;成功创建2个环境优美示范村。五是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开工小学新建项目,现已完成地基基础工程,预计明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争取乡卫生院改建项目,新农合参保率达95%以上;社保工作位列全县第三,严格城乡低保评议,应保尽保。六是各级帮扶尽心尽力。市县挂联领导多次深入调研走访,团市委和河林场主动为帮联的村提供免费种苗、聘请专家授课、捐赠寒衣、捐资助学、走访慰问,提供帮扶资金共计8万元;县安监局为帮扶的村购买农资化肥、修建水窖、捐建村委阵地、维修公路、走基层送温暖,提供帮扶资金共计6万元;乡信用社为部分精准贫困户发放贴息小额贷款近40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是贫困程度深。全乡贫困发生率在20.4%以上。受地域劣势影响,我乡仍有528户2202人(村31户158人,村29户129人)处于贫困线边缘,如遇自然灾害、疾病等情况,极有可能成为新的贫困对象。二是基础设施薄弱。全乡7个村54公里村道路仅硬化2个村18公里。特别是、等村未实施过硬化工程,群众安全饮水仍无法解决,村村通宽带更无从谈起,部分村两委阵地急需改建。三是疾病困扰群众。由于山大林密、住居条件差(危旧房、土坯房居多)和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全乡患风湿关节病的居多,据统计,共计276人。其中4个村患病率高于低山村3倍,因病丧失劳动力和致贫的占贫困户的50%以上。四是劳动力流失。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差,大量家庭举家外出,尤其是村年轻人越来越少(女子外嫁、儿子当上门女婿),留守老人、儿童现象较多。五是没有产业支撑。有养殖黄羊、小家禽和种植核桃的基础,但没有专业合作社和大户带动,无规模、无产量;有大量的荒山荒坡,但没有流转和开发利用。集体经济空壳,民生改善全靠政策支持。六是兜底对象多。通过乡扶贫办摸底调查,全乡需要低保政策兜底、移民搬迁安置、医疗救助扶持分别为174人、405人、115人,两个贫困村实施上述政策兜底为90人、48人、22人,资金压力十分巨大。四、下一步打算及建议1、加快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提高边远贫困村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补助标准,优先尽快实施村、村18公里村道路硬化工程,打破发展瓶颈。2、因户施策搞好易地移民搬迁:整合易地移民搬迁、危房改造、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等项目和资金,充分发动群众,建新村、搬新居、住新房。3、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种养业:利用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和扶贫发展资金,在、村新栽植优质核桃1000亩。采取“生态养殖+对口帮扶+认养定购”的方式,以村、村为中心,重点打造“生态养殖基地”,培育1个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养殖大户10户。4、开展医卫结合实施大病救助:针对群众普遍患有风湿等慢性病特殊情况,一是普及好防病的卫生常识,二是对接医疗专家查病因除病根,三是用好用活政策,及时救助,减少群众因病返贫的顾虑。脱贫攻坚普查个人工作总结4按照全市脱贫攻坚行动统一部署,_树村抢抓机遇、迅速行动、群策群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点军区_乡_树村距城区35公里,由原和平、_树、彭家坡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版图面积15.66平方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470户,1498人,耕地面积1980亩,人均耕地1.32亩,山林面积20542.5亩。基础设施落后。村内公路里程58.5公里,其中硬化公路里程14.5公里,余下44公里全为土石公路。农民居住条件差。全村现有砖混楼房户168户,土坯房户302户。村民饮水困难。属半高山区,原村民吃水全靠修建天河水窖收集雨水饮用。20_年白云山建饮水工程项目,五村联动,20_年村内管网部分安装完成,但未常年供水,遇大范围干旱高温天气,造成村民、牲畜饮水困难。产业基础薄弱。彭家坡、_树片区以柑桔、茶叶为主,但近些年由于病虫危害和效益下滑,部分农户自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景观苗木;和平片区现仍然以粮油种植为主,部分农户进行少量的山羊、生猪养殖。20_年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6845余元,远远低于全市9121元的平均水平。二、20_年工作进展1、公路建设进展顺利。20_年度计划硬化公路6.5公里。目前村委会到一组仓库2.2公里、花乌路3.3公里按标准完成硬化任务(硬化标准3.5米);由于公墓的建设,余下花乌路1公里由于路基标准的提高,现正在进行新的方案设计。新修土石公路1.5公里,正在进行招投标工程。2、集中建房、危房改造稳步推进。本村19个户无能力建房的农户按照集中统建的方式,采取农户申请、集体承建、政府兜底的办法,予以建设,项目预计投资105万。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成,11月下旬全面竣工。危房改造已按标准、按要求改造到位92户(20_年度改造指标65户)。3、集中供水有序铺开。供水设计方案已由区农林水局出面聘请长阳清江设计院完成了规划设计任务(一处从落步淌龙洞引水,一处从三涧溪河提水),土建工程9月25日开标,10月22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阴历年前完成。4、电力保障基本到位。目前以增容变压器1台(由100千伏增至200千伏),增设台区(青龙峡)1个点,还需增容变压器8台、增设台区2处。目前部分设备已经到位,预计20_年全部完成。5、产业发展初见成效。一是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柑桔、茶叶、花卉苗木和蔬菜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市工商局牵头组织部分成员到五峰、夷陵区进行了学习考察,促进了产业发展。同时帮扶资金5万元用于合作社成员产业提档升级。二是企业帮扶力度较大,“三宁”化工帮扶10个困难户:(1)送资金(每户600);(2)帮扶3名大学生圆了大学梦(每人3000元);(3)为10个困难户送柑桔、茶叶专用肥6.2吨;(4)对新建房屋的贫困户每户帮扶20000.00元;(5)对新发展经济作物的贫困户每亩帮扶苗木资金1000.00元。三是为提高现有茶园、桔园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响应号召,新建精品果园500亩,高效茶园300亩,为柑农、茶农增加收入约20万元。四是采取股份制的方式,引进“大华园林”“轩辕公墓”等单位组建“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新建精品花卉苗木120亩。三、存在问题及困难一是公路问题。花乌路4.3公里由于原来路基宽平均不到3米,需增宽到4米路基,加上堡坎、涵洞等工程项目,另外还有1公里提高了建设标准,资金缺口大,村级无法解决。二是房屋问题。由于20_年度危房改造的指标我村只有65户(不含19户无力建房)指标,而我村今年安排危房改造150户,指标缺口大。19户无力建房在原计划基础上提高了建设标准,场地平整难度大,尚须上级酌情解决。三是饮水问题。按照规划用于安全饮水资金共需144.16万元,目前土建工程招标完成,现已开工建设。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正在筹划政府采购。四是电的问题。还需增设台区2处、增容变压器8台,需请相关部门出面协调。特别是在三涧溪河马红营段增设一个提水台区,迫在眉睫。五是产业发展的问题。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薄弱,比如灌溉用水、田间生产便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六是项目资金问题。目前资金到位少,现到位资金只有“一事一议”50万元。四、20_年重点工作1、继续深入扎实的抓好产业发展,完成200亩的红乳蜜柚发展任务。2、按新标准、新要求完成花乌路1公里的硬化任务。3、加大协调力度,按时保质完成安全饮水建设项目,确保年底村民吃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4、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完成集中统建、危房改造任务。5、积极争取农网改造项目工程,确保农民正常需求。脱贫攻坚普查个人工作总结5为扎实开展扶贫攻坚工作,提高农民致富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根据_县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扶贫攻坚工作评议会议要求和_县扶贫攻坚专项工作会议精神,乡人大对该乡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了工作评议,现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成立领导小组,落实相关责任。_乡及时成立评议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人大主席任副组长,乡人大主席团其他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调查工作小组。(二)积极动员,统一安排部署。20_年7月27日,召开_乡人大组织开展工作评议动员会,参会人员有乡村社干部、县乡人大代表以及部分精准扶贫户代表,对评议工作进行宣传动员和工作部署。(三)深入各村社开展调查工作。20_年7月27日-8月3日,乡人大主席团组织调查组先后深入_、_、_、_四个村。通过召开会议、个别座谈、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对近三年以来,我乡扶贫攻坚开发工作情况开展了评议调查。(四)组织召开集中评议和测评工作。20_年8月7日,乡人大主席团召开专门会议,组织县、乡人大代表、村社干部以及部分贫困户代表对被评议单位近三年来扶贫攻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工作情况进行集中评议和测评。测评结果满意达84%。二、存在的问题(一)新村建设规划不尽合理,群众参与不高。公路沿线和高山社建设标准不一致。规划实施随意性大,特色亮点不够突出,群众参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还存在等、靠、要思想,不能够积极投工投劳,主动配合。个别村在农村建设中侧重基础设施、美化亮化等“面子”工程,对发展主导产业和引导致富能人返乡创业重视不够,各村主导产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水平低、效益不高现象,难以形成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二)扶贫攻坚项目实施难度大,任务艰巨。我乡共有精准扶贫156户558人,分布较散,各村社均有涉及,贫困程度参差不齐,大部分生产生活条件差、素质偏低、思想相对保守、致富门路不多。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始终存在,群众因灾、因市场等因素影响而致贫和返贫现象时有发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缓慢,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三)农业结构单一,尚未形成真正骨干支柱产业。我乡群众经济*以打工和种植业,特别是以种植玉米和洋芋等为主,尚未形成骨干支柱产业,传统的农牧业和非农产业弱小,其产品产量低、质量差、增产不增收。三、几点建议(一)立足村情、突出特色,推进示范村建设打造新农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逐村逐社充实完善规划,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用规划引导新村建设,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原则,充分调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加强项目整合和资金捆绑,鼓励、支持、引进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新村建设。要结合实际制定出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长、中、短”适合本地优势的产业,努力建成一批民风民俗、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确保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打好扶贫攻坚战。紧紧抓住_山区集中连片开发战略和市纪委帮扶的良好机遇,严格落实择贫而扶、扶贫到富原则,让贫困群众切实享受到国家扶贫开发的优惠政策。提升贫困群众和农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用好用活信贷扶贫政策,全面推行小额贴息贷款。不断完善部门包村、干部包户精准扶贫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考核办法,确保扶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三)创新模式,强化考核,切实做到精准扶贫“扶真贫”。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创新工作模式,按照抓点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和一个示范点一个发展模式的总体要求,着力突出政策扶贫,产业扶贫,技能扶贫,信心扶贫,增强帮扶实效性。增强考核制度,强化督促考评,增强工作能力,推动精准扶贫深入发展,确保按制度完成各项帮扶目标任务。(四)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打造地方特色产业。结合当地实际,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选择适合本地条件,有优势、有特色的农业和产品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引导农民规模生产,形成有特色的代表性的主导产业,使潜在的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创造经济效益。比如_这几年的生猪、土鸡、乌药等都很有名气。2020年脱贫攻坚普查个人工作总结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