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数字媒体艺术美学课件.ppt
t课件,1,第二章 数字媒体艺术美学,t课件,2,2.1图像拼贴与现代艺术2.2当代图像拼贴与合成艺术2.3从图像拼贴到实验动画2.4新媒体混合媒介动画2.5数字时代的电影美学2.6虚拟交互艺术的美学2.7数字媒体双刃剑:科技与人文精神,t课件,3,2.1图像拼贴与现代艺术,传统绘画艺术借助临摹、写生来表现人物与自然或是在白纸上挥毫泼墨创意的方法;数字媒体艺术往往是采用现成的数字媒材(照片、图片、绘画等)通过剪辑、结构、拼贴、重组的方法,来产生荒诞的、梦幻的、具有独特视觉冲击力的作品。,t课件,4,2.1图像拼贴与现代艺术2.1.1毕加索与布拉克的拼贴艺术,2.1.1毕加索与布拉克的拼贴艺术,1912年毕加索创作出了第一件精致的拼贴藤椅上的静物。该作品是油画史上拼贴艺术的开篇之作,也是现代西方艺术上第一个拼贴动画。画家将一块印有藤编坐垫的漆布粘在画了静物的椭圆形画布上以表现椅子坐面,然后又以绳子做了整幅画的边框。,t课件,5,2.1图像拼贴与现代艺术2.1.1毕加索与布拉克的拼贴艺术,从1912年到1915年,毕加索创作了很多拼贴作品,他用来拼贴的材料很多,包括诸如大头针、石膏粉、石墨、锯屑、小珠子、树叶、钉子、麻布袋、粉笔、薄纱、铅笔等日常随处可见的物品。如用花瓣拼贴的花、用硬纸板拼贴的小提琴、用沙子拼贴的桌上的吉他等。除了这些之外,毕加索创作更多的是用各种纸质材料粘贴的拼贴画,如冬天巴黎的小提琴和水果静物。,t课件,6,2.1图像拼贴与现代艺术2.1.1毕加索与布拉克的拼贴艺术,毕加索被载入绘画史册的拼贴风格的杰作格尔尼卡。运用了立体主义和拼贴艺术的绘画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性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虽然它是一副纯粹的油画,但从画面上仍能看出拼贴画的痕迹。,t课件,7,2.1图像拼贴与现代艺术2.1.1毕加索与布拉克的拼贴艺术,毕加索的拼贴艺术实践让众多艺术家为之倾倒,受到毕加索“在绘画中运用粘贴物”的启发,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不乏看到艺术家在各个领域的拼贴佳作。如野兽派画家 亨利马蒂斯 利用彩色剪纸拼贴的艺术作品。,t课件,8,野兽派画家 亨利马蒂斯,t课件,9,2.1图像拼贴与现代艺术2.1.1毕加索与布拉克的拼贴艺术,乔治布拉克他和毕加索同为立体主义的创始者,在1912年开始了真正的拼贴画创作。将字母及数字作为母体引入画面,还在画中画出足以以假乱真的假木头和假大理石。到后来,他索性更进一步,直接把真实的东西(通常是纸片、木片等)拼贴到画面上去。这样,便诞生了拼贴这一综合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t课件,10,t课件,11,2.1图像拼贴与现代艺术2.1.1毕加索与布拉克的拼贴艺术,拼贴艺术在经过了立体主义的创立与丰富之后,在达达主义时期(1915-1925年)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原因在于一批摄影师也涌入了拼贴的阵营,形成了“摄影蒙太奇”手法,这是拼贴和摄影结合而产生具有深远意义的新手法。,t课件,12,2.1图像拼贴与现代艺术,2.1.2摄影与“集锦艺术”的诞生对摄影拼贴的探索可以摄影初期的“绘画派摄影”时期。摄影的发明与普及使画家不得不思考两者区别何处,从此绘画不再追求“写实、逼真”,进而探讨绘画的元素与画家观念的传达。,t课件,13,1857年,雷兰德在“曼彻斯特艺术珍品展览会”上展出了他的多底叠放摄影作品两种人生。模仿拉斐尔雅典学院的绘画风格,以道德寓意为题材,构图颇具有诗意,左边是勤勉,右边是娱乐,中间是悔恨。照片根据北欧的一个古老传说,老父亲带着两个儿子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个儿子满怀信心地走向了勤奋好学、成家信教的生活道路,另一个则滑向了懒惰好色、酗酒赌博的深渊。在摄制过程中,雷兰德用了16个以上的专业模特,30张底片,拼放叠印,耗时数周,方才成功。,摄影家雷兰德1857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展出的底片拼贴照片人生之路,t课件,14,雷兰德将“摄影”与“绘画”嫁接的成功鼓舞了许多摄影家。接着英国摄影家罗宾森与1958年在伦敦水晶宫展出了一副题为弥留(Fading Away)的合成照片。照片内容:表现了一个在女孩子临终前家人围绕在床前悲痛欲绝的场面。该合成照片是由5张底片集锦而成,这种富有浓郁人情味的题材,迎合了当时社会的欣赏趣味。用现在的观点来看,摄影历史上的旧绘画派摄影家是非纪实的,是与现实主义摄影完全相悖的,但这些作品也代表了人们不满足于仅仅将摄影术作为“留影”工具,而是作为艺术创作工具的努力。,t课件,15,2.1图像拼贴与现代艺术,2.1.3达达和前苏联时期的拼贴艺术“达达派”于1916年创建于瑞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于欧洲的一种文化思想。达达派摄影的主要特点:用一些现成的物品,如报纸、入场券、照片等零碎的东西,直接贴在帆布上,组成一定的图形,作为作品展出。它反对古典艺术,提倡形象抽象化。主张“废弃绘画和所有审美要求”,崇尚虚无,使创作近乎戏谑,因而人们把这个艺术流派称之为“达达派”。创作方法:大都是利用暗房技术进行剪辑加工,创造出某种虚幻deep影像来表达自己的意念。,t课件,16,达达派的著名摄影家:莫霍利纳吉moholy-nagy laszlo作品集:http:/,t课件,17,对拼贴和构成主义的崇尚之风不仅影响了欧洲大陆,对前苏联时期的艺术家也有很大的影响。1923年,前苏联摄影家亚历山大罗钦可通过传统拼贴方法创作了名为蒙太奇的艺术作品。,t课件,18,罗钦可的拼贴肖像和他创作的前卫杂志LEF拼贴插图,t课件,19,2.1图像拼贴与现代艺术,2.1.4超现实主义拼贴艺术拼贴手法在超现实主义绘画里,更多的是意念上的拼贴。超现实主义者以拼贴不同平面不同空间的现实,来呈现日常生活之外的现实,一种超级的现实。另外,超现实主义者更注重表达艺术家自己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比如梦境等,就是思想的真实,它比社会表明的形态更能反映出社会的实质。超现实主义者将外表不相干、意义断裂的意象相联结,目的是要使人们以一种新的语言呈现断裂意象之间内在的感情联系。,t课件,20,超现实主义大师:萨尔瓦多达利记忆的永恒表现了一个错乱的梦幻世界。达利的绘画往往是支离破碎的,充分展示了无意识的梦幻场景。,记忆的永恒 是超现实注意的经典之作,是画家在创作中把梦境般的象征性物体,在令人惊异的、暧昧的结构中重新拼贴组合起来,以具象的方式去描绘梦幻的世界。,t课件,21,超现实主义大师:马格利特,他往往将互不相干的事物奇怪的并置在一起。会把一些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鞋子、窗户等不相干的东西放置在一起,探索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改变其正常比例来改变人们以往的视觉先验。,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1961年创作的比利牛斯的城堡,t课件,22,超现实主义的人像摄影大师:菲利普哈尔斯曼,单眼达利、红粉骷髅,t课件,23,2.1图像拼贴与现代艺术,2.1.5波普艺术、拼贴与通俗文化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 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在创作方法上,采用了挪用现成物象、拼贴、放大、复制、仿造、改写等,这恰恰是与数字媒体艺术中最擅长表现方法不谋而合。,t课件,24,波普艺术家 安迪沃霍尔 和其著名的玛丽莲梦露丝网印刷艺术作品,t课件,25,t课件,26,2.2当代图像拼贴与合成艺术,2.2.1大卫霍克尼的拼贴艺术霍克尼的作品,不论是绘画还是拼贴,都对看似静态却存在内在动感的事物加以细微的刻画。他在拍摄过程中充分表现了时间动感、空间转换、叙事情节等。,t课件,27,大卫霍克尼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经典拼贴摄影作品母亲,t课件,28,大卫霍克尼拼贴作品巅峰之作梨花高速公路,t课件,29,2.2当代图像拼贴与合成艺术,2.2.2 影像魔术师杰瑞尤斯曼美国当代著名摄影艺术大师杰瑞尤斯曼,被称为“影像的魔术师”和“黑白的冶金者”,是该艺术领域的佼佼者,他的作品在美国摄影史上有重要的意义。美国摄影家杰瑞尤斯曼堪称是一位暗房特技大师,在他的照片中,常常出现树木、森林,他凭借精湛的技术将这些日常中的熟悉元素重新解构,营造出梦一样的超现实画面,而这些画面最核心的主题,便是他的信仰。 http:/,t课件,30,尤斯曼擅长于暗房特技制作,通过多种手段将不同底片上的影像叠合在一张画面上,其作品的题材主要有岩石、树、人像和支离破碎的风景,从而产生象征、变形、夸张、抽象的荒诞效果,这些荒诞的超现实景观,并非毫无根据,而是来源于杰瑞尤斯曼多年的生活感受,这感受多数是他的想象与梦境,也以此来折射现代生活内在的本质。,t课件,31,“超现实注意摄影拼贴”作品集锦,t课件,32,t课件,33,t课件,34,t课件,35,t课件,36,2.2当代图像拼贴与合成艺术,2.2.4数字摄影和PS:从现实到荒诞,利用PS修版前后对比,t课件,37,因特网上被反复PS“恶搞:的公众人物或娱乐明星,t课件,38,2.2当代图像拼贴与合成艺术,2.2.5数字图像拼贴艺术特征中国艺术家李小镜可以说是”数字杂交合成“高手。2001年通过数字图像艺术合成,并结合计算机3D建模创作的数字艺术设计作品进化,将从鱼到人的进化过程惟妙惟肖的展示出来。,t课件,39,李小镜的数字艺术作品进化,t课件,40,作为数字软件,Photoshop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对图像进行综合处理,如扭曲、变形、拼贴、蒙板、柔焦、镜像、复制、彩绘和叠加文本矢量图形等。,t课件,41,2.3从图像拼贴到实验动画,2.3.1 电影蒙太奇的诞生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后被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影上就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蒙太奇是电影语言,或者说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镜头和蒙太奇(镜头的连接)是电影的两个基本因素。,t课件,42,2.3从图像拼贴到实验动画,2.3.2 波兰的早期拼贴动画除了蒙太奇外,拼贴艺术在实验动画领域表现的最为明显,这里既包括基于画面的”图像拼贴“,也有基于动态媒介的”时间剪辑“。由于动画艺术本身的高度假定性、抽象性和符号性的特征,使其在表现图像拼贴、音乐和影像合成上有着独特的优势。,t课件,43,2.3从图像拼贴到实验动画,2.3.2 波兰的早期拼贴动画世界上最早的拼贴动画是由波兰的著名实验动画大师波洛齐克和尚连尼卡两人联合制作的短片从前和DOM。波兰动画的发展有近60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国的实验动画电影中,波兰的艺术表现是鲜明而独特的。艺术家们通过动画这种艺术形式探讨着人性内在的绝望以及对自然力量无以掌控的无力感。,t课件,44,2.3从图像拼贴到实验动画,2.3.3 20世纪60-70年代的拼贴动画20S60年代,大众文化开始大量渗入艺术中去,从而形成了新的表现形式波普艺术。在国际动画节和奥斯卡获奖作品弗兰克电影是一个拼贴动画的集大成者。是一个自传。短片的开始就是电视机,讲述主人公从出生到现在的经历。POP艺术一般的手法,不断涌现并消失在画面上。弗兰克电影网址: http:/,t课件,45,2.4新媒体混合媒介动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各种设计软件的出现,传统动画的创作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同时,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普及,作为观念与实验媒介,各种讽刺、诙谐、搞笑的个性类、拼贴类、或混合媒介类动画短片在优酷、如豆及手机媒体如iphone、ipad上有着极高的人气,例如:打,打个大西瓜、李献计历险记、泡芙小姐的金鱼缸新媒体混合媒介动画弥补了影院和电视动画品种单一、互动性差的缺陷,让观众能够观看自己喜爱的动画作品。,t课件,46,2.4新媒体混合媒介动画,2.4.1多样化的表现风格数字化可以将文字、绘画、照片、印刷品、纹理、图案和影像等转化为数字影像,摆脱了传统动画媒材的束缚,极大的丰富了动画的视觉隐喻,增加了画面的表现力与动感。,t课件,47,2.4新媒体混合媒介动画,2.4.2个性化和大众化的特征数字化使得动画创作摆脱了专业环境的束缚,从而节省了人力和财力,并大大降低了动画的制作成本。更简洁的创作工具如Flash、AE等可以实现个人的”独立制片“的梦想,动画由传统的、必须接受严格训练的设计师逐步向平民化过度。如。在2011年加拿大渥太华动画节上,一部来自中国的动画短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专业研究生雷磊创作的这个念头是爱获得主竞赛单元最佳叙事类短片奖。,t课件,48,在加拿大渥太华动画节获奖的拼贴动画短片这个念头是爱画面截稿,t课件,49,安德烈苏斯科夫的网络剪纸动画爱的发明,t课件,50,2.4新媒体混合媒介动画,2.4.3新型的动画传播途径网络新媒体使艺术资源海量呈现,同时也给动画传播提供了”非院线“式的传播途径。从优酷、爱奇艺、酷六等网上,越来越多的人们欣赏到了以前无法触及的动画作品,也给无数从事动画创作的发烧友提供了一个交流、分享和走向商业化的契机。如李献计历险记,t课件,51,t课件,52,2.5数字时代的电影美学,2.5.1数字电影的概念2.5.2计算机图像与数字电影2.5.3数字电影的美学2.5.4数字3D立体电影2.5.5数字电影的观影模式2.5.6视频分享与手机电影,t课件,53,2.5数字时代的电影美学,2.5.1数字电影的概念数字电影:(又称数码电影),是使用数码技术制作、发行、传播的电影。其载体不再是胶片为载体,发行方式也不再是拷贝,而代之以数字文件形式,通过网络、卫星直接传送到电影院以及家庭。数字电影的播映,是由视频投影机实现的,具有高亮度、高清晰度、高反差的特点。与传统电影相比,数字电影最大的区别是不再以胶片为载体,以拷贝为发行方式,而换之以数字文件形式发行或通过网络、卫星直接传送到影院、家庭等终端用户。,t课件,54,2.5数字时代的电影美学,2.5.2计算机图像与数字电影20世纪70年代的后期,好莱坞的星球大战影片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物,开创了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进行电影道具和视觉特效的先河。1977年的星球大战标志着数字化电影的尝试。星球大战获第50界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剪辑,最佳原创音乐,最佳声效六项大奖及特殊贡献奖 。,t课件,55,2.5数字时代的电影美学,2.5.2计算机图像与数字电影1989年,卡梅隆自编自导的深渊问世。这部作品是在完成了异形II的拍摄后第三部重量级作品。一方面,影片运用了大量的电脑制作合成影像,因此,科幻影迷们醉心于这部影片在科学上的准确性,以及片中激动人心的特技效果。深渊标志着数字电影时代的开始。,t课件,56,2.5数字时代的电影美学,2.5.3数字电影的美学数字技术与电影业的联姻始于20世纪70年代,兴盛于90年代,成熟于世纪之交,它经历了如下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注重电影画面的视觉效果,致力于创造视觉奇观,给观众以视觉刺激为主要目的。这时期的影片以星球大战、魔鬼终结者2为代表。第二阶段,注重看不见的特效,观众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银幕上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像泰坦尼克号的数字生灵和数字海洋。,t课件,57,2.5数字时代的电影美学,2.5.3数字电影的美学第三阶段,成为影片中不可替代的表现手段,像美国飞人中飘飞的玫瑰花瓣、精灵鼠小弟中可爱的动画老鼠,阿甘正传中飘飞的羽毛。借助最新的三维动画技术和电脑视觉特效,数字特效帮助打造了巨猿、霸王恐龙等“虚拟角色”,制造了电影金刚中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热带丛林的惊险打斗场面。第四阶段,数字技术开始全方位走向电影制作领域。此时数字技术不止用来做电影特效,它已深入到电影制作的每一领域。从剧本创作、故事版设计、形象化预审、三维场景模拟,到实际拍摄中的运动捕捉、道具和摄影机控制,以及后期的非线性编辑和计算机图像合成,最后到传播领域的数字传输与播映。,t课件,58,2.5数字时代的电影美学,2.5.4数字3D立体电影由福克斯公司打造的冰河时代3首次以3D电影的形式在全球公映。影片通过数字科技,使观众体会到了“虚拟现实”般的临场沉浸感与乐趣。“数字3D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双放映机产生视觉差异,再加上立体眼镜的焦距调节,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t课件,59,2.5数字时代的电影美学,2.5.5数字电影的观影模式2.5.6视频分享与手机电影,t课件,60,2.6虚拟交互艺术的美学,2.6.1娱乐、游戏与交互体验2.6.2新材料、新媒体与艺术,t课件,61,2.7数字媒体双刃剑:科技与人文精神,2.7.1网络媒体与传统价值观2.7.2电子游戏与虚拟空间2.7.3科技进步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