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断层解剖成像课件.ppt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淮北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陈永刚,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大脑,小脑,脑干,脑神经,脊神经,大脑,小脑,脑干,脊髓,脑,中枢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脊神经,脑神经,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脊神经,脑神经,脊 髓 spinal cord,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位置椎管内 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在成人约平第一腰椎体下缘,新生儿可达第3腰椎体下缘平面外形颈膨大腰骶膨大脊髓圆锥终丝,脊 髓 spinal cord,6条沟 前正中裂(1) 后正中沟(1) 前外侧沟(2) 后外侧沟(2)有脊神经前根(运动)后根(感觉),脊髓节段:31个节段颈节8胸节12腰节5骶节5尾节1个临床: 常取第3,4或第4,5腰椎棘突间隙行腰椎穿刺或麻醉,可避免损伤脊髓。,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内部结构,中央管 前角(前柱)后角(后柱)中间带侧角(侧柱)后索前索外侧索白质前连合网状结构,二、白质,(一)上行纤维束,1、薄束 T5 以下 楔束 T4 以上,传导意识性本体感觉,2、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小脑后束,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3、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温觉 脊髓丘脑前束传导粗触觉,压觉,(二)下行纤维束,1、皮质脊髓束 2、红核脊髓束 3、前庭脊髓束 4、顶盖脊髓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三、脊髓的反射功能,1、牵张反射(包括深反射和肌张力反射),肌肉、肌腱,脊神经后根,前角运动神经元,脊神经前根,肌肉收缩,深反射(腱反射):,2、屈曲反射,皮肤,脊神经后根,后角细胞,中间神经元,前角运动神经元,肌肉收缩,脊神经前根,第二节 脑 brain,1,2,3,大脑,小脑,脑干,脑的组成,脑的组成,一般将脑分为六部分: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通常将中脑、脑桥和延髓统称为脑干。,概述,位置与组成包括端脑telencephalon 间脑diencephalon 中脑mesencephalon 脑桥pons 延髓medulla oblongata 小脑cerebellum,脑干 brain stem,脑干由下至上分为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脑干背面与小脑之间形成第四脑室有10对脑神经与脑干相连,其中延髓4对,脑桥4对,中脑2对。,脑 干 brain stem,脑干的外形脑干的内部结构, 嗅神经 视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外)展神经 面神经 前庭蜗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经,(位听神经),十二对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车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脑干的外形腹面观,延髓medulla oblongata 延髓脑桥沟bulbopontine sulcus 锥体pyramid 锥体交叉 橄榄脑桥pons 脑桥基底部 基底沟 小脑中脚 脑桥小脑三角中脑midbrain 大脑脚底basis pedunculi 脚间窝 后穿质,脑干背面观,延髓medulla oblongata 薄束结节 楔束结节 小脑下脚脑桥pons中脑midbrain 上丘 下丘菱形窝rhomboid fossa 即第四脑室底 髓纹striae medullares 正中沟、界沟和内侧隆起 面神经丘 facial colliculus 前庭区 听结节舌下神经三角和迷走神经三角,界沟,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腹侧面: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和副神经与脑桥相连的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 和前庭蜗神经与中脑腹侧相连的神经:动眼神经背侧面:与中脑背面相连的脑神经:滑车神经,第四脑室fourth ventricle,位置和组成第四脑室脉络组织tela choroidea of fourth ventricle第四脑室脉络丛choroid plexus of fourth ventricle第四脑室正中孔和 第四脑室外侧孔 外侧隐窝,小 脑 cerebellum,小 脑 cerebellum,位置形态特征分叶和功能,小脑 cerebellum,位置与外形 小脑蚓 小脑半球 中间部 外侧部,小脑的内部结构,小脑皮质小脑髓质小脑核 顶核 球状核 栓状核 齿状核,小脑分叶和机能分区,形态学分叶 以原裂和后外侧裂为界分为:绒球小结叶前叶后叶 小脑扁桃体 tonsil of cerebellum,小脑的机能分区,脊髓小脑 由小脑蚓和半球中间部及相关的顶核和中间核构成大脑小脑 由小脑半球外侧部及相关的齿状核构成前庭小脑 由绒球小结叶及相关的前庭神经核构成原小脑 旧小脑 新小脑,小脑的分叶和功能,前庭小脑古小脑 绒球小结叶 维持身体姿势平衡和协调眼球运动脊髓小脑旧小脑 包括蚓垂、蚓锥体和前叶 控制运动中的肢体远端肌的肌张力和协调大脑小脑新小脑:协调肢体的随意运动,使运动更精确,间 脑diencephalon,间 脑 diencephalon,位置分部结构功能,间 脑diencephalon,位置外形和分部背侧丘脑thalamus下丘脑hypothalamus上丘脑epithalamus后丘脑metathalamus底丘脑subthalamus,背侧丘脑dorsal thalamus,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古丘脑)特异性中继核团(旧丘脑) 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的纤维 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的纤维和孤束核发出的味觉纤维联络性核团(新丘脑),后丘脑与上丘脑,后丘脑metathalamus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上丘脑epithalamus缰三角 缰连合松果体 丘脑髓纹后连合,下丘脑 hypothalamus,组成和分区 脑底可见: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漏斗、垂体等结构内部结构 分为视上区、视前区、结节区和乳头体区 视上核 室旁核 纤维联系功能,下丘脑的功能:,神经内分泌的中心、皮质下植物性中枢调节体温、摄食、生殖、水盐平衡和内分泌活动人类昼夜节律的起搏点参与情绪行为反应,端 脑 telencephalon,概述,端脑telencephalon是脑的最高级部位大脑皮质cerebral cortex髓质medulla基底核basal nuclei侧脑室lateral ventricle,端脑的外形和分叶,沟和脑回大脑纵裂 胼胝体 大脑横裂,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分叶,3个面:上外侧面、内侧面、下面 3条沟: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2条假想线 5个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 叶,半球上外侧面的主要沟、回,额上沟,额下沟,中央前沟,中央沟,外侧沟,颞上沟,颞下沟,中央后沟,缘上回,角回,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顶内沟,顶上小叶,顶下小叶,半球内侧面的主要沟、回,顶枕沟,扣带回,钩,海马旁回,侧副沟,距状沟,中央旁小叶,胼胝体,海马及海马结构,嗅球,嗅束,半球下面,额叶,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第1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及中央旁小叶的前部第1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及中央旁小叶后部视觉中枢:枕叶内侧面距状沟两侧 听觉中枢: 颞横回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躯体运动区,躯体感觉区,身体各部在上述两区的投射特点: 上、下颠倒,头面部不倒 左、右交叉 投射区的大小与形体大小无关,取决于运动功能的重要性、复杂程度及感觉的敏感程度,大脑皮质机能定位,大脑皮质机能定位,端脑的内部结构,侧脑室基底核大脑皮质细胞构筑大脑半球的髓质,侧脑室 lateral ventricle,位置分部前角 中央部 后角 下角 功能,基底核,包括尾状核、豆状核、 屏状核和杏仁体纹状体corpus striatum: 尾状核豆状核新纹状体:尾状核壳旧纹状体:苍白球 globus pallidus功能,大脑半球的髓质,连合纤维:连合左右半球皮质的纤维,包括胼胝体、前连合和穹隆连合联络纤维:联系同侧半球内各部分皮质的纤维,包括弓状纤维、钩束、上纵束、下纵束和扣带等投射纤维:由大脑皮质与皮质下各中枢间的上、下行纤维组成,大部分经过内囊,内囊 internal capsule,位置分部经过纤维讨论:何谓“三偏”,内囊结构的模式图,尾状核头,丘脑前辐射,额桥束,壳,豆状核,丘脑皮质束,顶枕颞桥束,听辐射,视辐射,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背侧丘脑,丘脑上辐射,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内 囊 模 式 图,边缘系统 limbic system,组成: 边缘叶:隔区(胼胝体下区、终板旁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结构(海马、齿状回) 有关皮质下结构:杏仁体、下丘脑、丘脑前核等功能:“内脏脑” 与内脏活动有关与情绪和记忆有关参与个体生存与种族繁衍功能,脊柱区断层解剖 Sectional anatomy of vertebral region,淮北市人民医院陈永刚,Anatomy of vertebrae,各部椎骨的形态特征,颈椎:寰椎、枢椎: 36颈椎、隆椎: 胸椎: 腰椎:,颈椎 胸椎 腰椎,1)椎体间的连结 2) 椎弓间的连结 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 组成:髓核、纤维环 前纵韧带anterior longitudinal lig. 位于椎体前面 上起枕骨大孔前缘,下至1、2骶椎,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位置:位于椎体的后面,上起枢椎, 下达骶管,特点:窄而薄,与椎体结合疏松。,作用:限制脊柱过度前屈,椎骨间的连结,2)椎弓间的连结黄韧带 ligamenta flava 棘间韧带 interspinal ligaments棘上韧带 supraspinal ligaments,项韧带横突间韧带intertransverse ligaments关节突关节zygapophysial joints(与椎间盘一起构成脊柱的联动关节),小结:三条长韧带: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棘上韧带三条短韧带:黄韧带 横突间韧带 棘间韧带前:椎间盘 后:关节突关节,椎管前面观,椎板,黄韧带,横突肋凹,肋骨,关节突关节,寰枢椎之间的连结,寰枢正中关节寰枢外侧关节,寰椎横韧带齿突尖韧带翼状韧带寰枕前膜寰枕后膜覆膜,胸段脊柱前面观,脊髓 脊髓被膜硬膜外隙、硬膜下隙、蛛网膜下腔齿状韧带:软脊膜在脊髓的两侧脊神经前后根之间连于硬脊膜。对脊髓起固定作用神经鞘袖:蛛网膜下腔在椎间管处随着神经根向外延伸,硬脊膜与蛛网膜包被在神经根的外面。,膈脚后间隙:胸主动脉 食管 奇静脉 半奇静脉 胸导管,交感干:交感神经节 节间支白交通支 灰交通支,软脊膜,硬脊膜,蛛网膜,椎管内结构,脊神经(上位),前根(下位),后根(下位),终丝,蛛网膜,硬脊膜,后纵韧带,黄韧带,椎内静脉丛,马尾,后支,前支,交通支,正要穿椎间孔的脊神经为本椎间孔对应的脊神经侧隐窝中的脊神经前后根为下位神经,交感神经节,椎管上面观 平椎间孔,脊膜支,腰椎CT横断层,平椎间孔层面,椎静脉系,椎内静脉丛位于硬膜外隙,椎内静脉丛前部:4条静脉干,椎内静脉丛后部:两条静脉干,前部:椎体的前面和侧面(奇静脉系和腰升静脉),后部:位于椎弓周围,位于椎体内。椎静脉湖或椎静脉管,连通椎内外静脉。,椎间静脉:位于椎间管中,与脊神经伴行。引流脊髓、椎内、椎外静脉血。由上而下依次回流到椎静脉、肋间后静脉、腰静脉和骶外侧静脉。,椎静脉系缺乏瓣膜,故肿瘤可以通过椎静脉系导致颅内外及上下腔静脉系之间转移,椎外静脉丛攀附于脊柱周围,椎体静脉:,椎静脉丛,椎静脉系,1颈部:椎间静脉行于椎间管的上份, 脊神经根行于椎间管的下份.,2胸部:脊神经行于椎间管的上份,椎间静脉行于椎间管的下份.,3腰部椎间管上部:腰神经根,腰动脉脊支, 椎间静脉上支椎间管下部:椎间静脉下支,脊髓静脉及脊神经(头颈部),椎静脉系,CT图像上,椎体静脉常显现为长裂状,Y型或树枝状低密度影。 而椎内静脉前部可以显现与椎间盘密度相似的影像。,1输尿管 2下腔静脉 3腹主动脉 4椎体 5椎静脉管 6腰大肌 7横突 8椎管 9侧隐窝 10关节突关节(下关节突居内侧),腰部CT横断层,平椎弓根层面,两条椎体静脉之间的骨质可以向后脱落形成骨小帽.,Part Sectional anatomy of cervical vertebral region,Uncus of vertebral body-椎体钩Transverse process-横突Articular process-关节突Complex-复合体,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UTAC属于颈椎的关键部位,它与脊神经、椎动脉、脊髓关系密切。任何部位的病变均可使神经、血管受到影响。,颈椎复合体UTAC,颈段脊神经分为三段:神经根位于椎血管的后内侧 脊神经位于椎血管的后外侧前支位于椎血管的前外侧,颈椎CT横断层,平舌骨层面,该层面平颈椎椎间孔层面,前方为椎体及椎间盘(锥体钩、锥体的前后缘),后方为椎弓(关节突关节、椎板、棘突)。脊神经根和横突孔清晰可见。舌骨体的后方为舌根,舌根的后方为会厌,舌会厌正中襞连于两者之间,正中襞的两侧低密度影为舌会厌溪(会厌谷)。舌骨的前方为舌骨下肌群,后方为舌根附着部。颈动脉鞘位于胸锁乳突肌的深面。颈动脉鞘的前方为下颌下腺.,平颈椎椎间孔横断面,1口咽 2颈动脉 3咽静脉 4颈内静脉 5颈长肌 6椎间盘 7脊髓 8椎动静脉 9脊神经 10黄韧带 11头半棘肌12头夹肌13斜方肌14颈半棘肌 15肩胛提肌 16后斜角肌 17胸锁乳突肌 18颈内静脉 19 前斜角肌 20头长肌,平颈椎椎弓根横断面,1会厌软骨 2甲状软骨上角 3颈外侧深淋巴结 4颈内动脉 5头长肌 6横突孔 7锥体 8脊髓 9硬脊膜和蛛网膜 11肩胛提肌 12头夹肌 13颈半棘肌和颈深静脉 14棘突 15椎板 16头半棘肌 17斜方肌18胸锁乳突肌 19颈内静脉 20中斜角肌 21关节突 22椎弓根 23颈长肌(椎前肌)24前斜角肌,咽后壁与椎前筋膜之间为咽后间隙椎前筋膜的后方为椎前间隙,颈段脊柱正中矢状断面,寰椎横韧带位于齿突的后方,前纵韧带位于锥体前方,后纵韧带位于锥体的后方,齿突与枢椎锥体之间存在椎间盘,颈部椎管的上部比较宽大(漏斗型),第二颈椎的棘突较宽大且垂直向后。,C7,颈段脊柱正中矢状断面,颈段脊柱旁正中矢状断面,在旁正中矢状面上主要观察椎间孔。椎间孔的上部有椎间静脉通过,椎间孔的下部有脊神经通过。,第一颈椎间孔较大,位于寰枢外侧关节的后方,内有第2颈神经穿过。 其余的椎间孔均位于关节突关节的前方。,Part Sectional anatomy of thoracic vertebral region,1肋椎关节 2横突 3竖脊肌 5棘突 7肋骨 9椎管 10锥体及椎间盘(猫头鹰眼征) 12右心房 13左心房 14左室壁 15奇静脉 16食管 17胸主动脉,胸椎横断层,经第9胸椎体上份的层面,显示第9胸椎椎弓根和第9肋骨,显示肋椎关节和肋横突关节。椎管的后方为黄韧带。在黄韧带的后方依次为第8胸椎棘突和第7胸椎棘突。显示第9胸椎体和第8椎间盘。,经第9胸椎体中份的层面,显示第9胸椎体和椎弓,椎间孔显示清楚,有脊神经穿过。椎体内椎静脉管显示清楚。椎管的后方为椎板。在椎板的后方为第8胸椎棘突和棘间韧带。,椎体的前方有胸主动脉、食管及奇静脉和半奇静脉、胸导管(膈脚后间隙)。,经第9胸椎体下份的层面,显示椎体和关节突关节,显示肋椎关节和第10肋骨。椎管的后方为椎板。椎板的内面有黄韧带。椎板的后方为第8胸椎棘突和棘间韧带. 只有第11112胸椎只与同序数的肋骨相连结. 肋骨与同序数椎骨的横突相连。与同序数椎骨的上肋凹相连 .椎体的前方为膈脚后间隙,有胸主动脉、食管及奇静脉和半奇静脉、胸导管,胸段脊柱旁正中矢状断面,胸段脊柱正中矢状断面,Part Sectional anatomy of lumbar vertebral region,平腰椎体和椎弓根层面,1锥体 2后纵韧带 3硬脊膜 4黄韧带 5上位腰神经 6侧隐窝 7横突 8关节突关节 9椎板 10棘突 11 竖脊肌 12 腰方肌 13腰大肌,平腰椎椎间盘和椎间孔层面,1椎间盘 2后纵韧带 3脊神经 4上关节突 5黄韧带 6棘突 7下关节突 8侧隐窝(下位腰神经),平腰骶关节层面,1、3左右髂总静脉 2右髂内动脉 4左髂内动脉 11左髂外动脉 5输尿管 6腰骶椎间盘 7第5腰神经 8腰骶关节(关节突关节) 9髂骨翼 10竖脊肌,11,椎管的形态,1、2腰椎为卵圆形。 3、4腰椎多为三角形。 5腰椎多为三叶草形,CT测量腰椎椎管矢状径1617毫米,横经2021毫米。当矢状径小于12毫米时,被认为狭窄,当小于10毫米时,被认为绝对狭窄。当横经小于16毫米时也应考虑狭窄。,椎管侧隐窝,椎管侧隐窝:属于椎孔的外侧分。以上关节突内侧缘为界。前壁:椎体的后外面,后壁:上关节突根部和关节突间部(其前面有黄韧带),侧壁:椎弓根的内侧面,内侧以上关节突的内侧缘为界。正常矢状径为35mm。 腰椎侧隐窝明显。,(猫头鹰眼征),椎间管:前:椎体及椎间盘后:上关节突和黄韧带(黄韧带位于关节突关节的前方)上:椎弓根下切迹下:椎弓根上切迹,腰神经通道,神经根管,椎间管,神经根管:盘黄间隙、上关节突旁沟、椎管侧隐窝、椎弓根下沟。,腰神经通道,腰神经通道,腰神经通道,椎管前面观,脊柱胸腰骶椎正中矢状面,T1,T2,脊柱胸腰骶椎旁正中矢状面,T1,T2,Part Sectional anatomy of sacral vertebral region,平第一骶椎体上部横断面,1腰骶椎间盘 2第1骶椎 3骶管(第1骶神经) 4竖脊肌 5髂骨翼 6髂腰肌 7左输尿管,-7,平第一骶椎间盘横断面,1第1骶椎 2左髂内动脉 3骶髂关节 4骶管 5 第1骶前孔(第1骶神经) 6第1骶椎间盘 7骶正中嵴 8骶髂骨间韧带 9 右髂内动脉 10输尿管,10,